煤矿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4-25 21:31:04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钟山区汪家寨镇黄猫洞煤矿

重大危险源 检测评估监控措施

及应急预案

编 制:

矿 长:

日 期:2010年6月

目 录

第一部分:黄猫洞煤矿概况..............................2 第二部分:应急与求援系统组成..........................3 第三部分: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及应急与救援预案............7 第一节 水.........................................7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火........................................13 瓦斯......................................20 煤尘......................................30 顶板......................................38 提升运输..................................44 供电......................................51 火工品....................................59 1

第一部分 黄猫洞煤矿概况

黄猫洞煤矿位于六盘水市钟山区汪家寨那罗村,行政区划隶属于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汪家寨镇管辖。地理坐标:东经104°49′46″~104°50′14″,北纬26°45′00″~26°45′19″。汪家寨-木果公路从矿区西部通过,距汪家寨9km,距野马寨火车站11km,交通较为方便。

钟山区汪家寨黄猫洞煤矿交通位置图

黄猫洞煤矿煤矿隶属钟山区煤炭管理局管辖,企业性质属独资企业。

黄猫洞煤矿投产于1996年,为私营矿井。2005年矿井进行技术改造,规模从3万t/a增大至6万t/a(未验收)。采用斜井开拓方式,工业场地位于矿区东部,主斜井井口标高+1734m,场区沿坡地梯级布置。矿区内可采煤层6层(1、4、7、8、11、13号煤层),属宣威组、汪家寨组含煤岩系。

黄猫洞煤矿(采矿许可证证号:5200000630855)矿区范围由6个拐点圈定(表2-1-1),矿区面积0.2669km,开采标高1800~1690m。

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

拐点号 D E F G H I X (m) 2960330.0 2960005.0 2960300.0 2960483.0 2960595.0 2960595.0 Y (m) 35483047.0 35483675.0 35483813.0 35483795.0 35483573.0 35483398.0 2

黄猫洞煤矿现为技改扩能矿井,设计生产能力9万t/a。 第二部分 应急与救7援系统组成

煤矿成立应急救援组织和机构,即黄猫洞煤矿应急救援指挥部。其组织如下:

成立矿井灾害预防及处理指挥部,指挥部设在矿调度室。 总 指 挥:张开学(矿长);

副总指挥:黄志荣(副矿长); 副总指挥:李广忠(工程师);

成 员:周志品 孟凡明 程龙富 赵祖常 蔡昌明 蔡昌文 李招会 黄志庆 黄明义

矿井发生重大事故后,煤矿矿长、安全矿长、工程师必须立即赶到抢险救援指挥部组织抢救:矿长是负责处理灾害事故的全权指挥者,在矿长未到前,由值班矿长指挥。如果矿长对抢救事故的全面指挥工作不能有效地领导,则由副总指挥中集体推荐一名为总指挥,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到现场后,由上级主管部门任命总指挥或由上级主管部门领导担任,并授以全部权力和责任。 处理事故过程中,各有关人员的职责:

矿长:是处理灾害事故的全权指挥者,在煤矿工程师、矿务局救护大队大队长的协助下,制定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

各副总指挥及各单位参加事故抢险人员根据总指挥的分工、安排,积极组织人员不讲任何条件,不折不扣地完成所接受的任务;

各有关副矿长,根据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作战计划,负责组织为处理事故所必需的任务待命,及时调集救灾所必需的设备、材斜,并由指定的副矿长严格控制入井人员,签发抢救事故用的入井特别许可证;

矿山救护队队长,对矿山救护队的行动具体负责,全面指挥,

领导矿山救护队和辅助救护队,根据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所规定的任务,完成对灾区遇难人员的救援和事故处理,如果与其它矿山救护队联合作战时,应临时成立矿山救护队联合作战部,由煤矿事故所签订的矿山救护协议的救护队队长担任指挥,协调各救护队的战斗行动;

驻矿煤管站安全人员,根据批准的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事故的作战计划,以及按照《规程》规定对抢险救灾工作的安全和入井人员的控制实行有效的监督;

通风瓦检负责人,按照总指挥的命令,负责改变矿井通风制度,注视主要通风机的工作状态,组织完成必要的通风工程,并执行与通风有关的其它措施;

矿调度室,按照总指挥的命令,负责协调各方面的工作,协助指挥进行挽救和灾害处理,并负责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情况,并立即将事故情报报告矿山救护队,矿长、工程师和行业主管部门、煤管站、县煤炭局,同时及时下达总指挥的命令,通知所有调度员,到调度室待命,随时调度抢险救灾工作,统计、掌握出入井人数和留在井下各地点的人数;

各有关采煤班组、掘进班组负责查对本区域工作面内的人数,并采取措施,将他们有组织地带领沿避灾路线图规定的线路,撤到安全地点、直到地面,并将现场所见的事故性质、范围、原因等情况。如实、详细汇报给矿调室,并准备随时接受任务,完成有关抢险和灾害处理任务;

矿灯、自救器发放室负责人,应根据入井人员的挂牌和矿灯领自,自救器牌号码,查清在井下的人数和姓名,并迅速报告调度室,对没有持有入井特别许可证的所有人员,不得发给矿灯、自救器,并在井口必须严格检查,禁止入井;

材料供应:及时准备好必需的抢救材料,并根据抢险指挥部的命令,迅速运送到指定地点;

机电:根据指挥部的命令,负责改变主要通风机的工作制度,并保证正常运转,掌握矿井内的停送电工作,及时抢救和安装机电设备,更成其它安排的任务;

运输:负责将遇难人员及时运出井上,促证救灾人员和物资器材及时运到事故地点,满足救灾需要;

工程师:负责准备好必要的图纸和资料,根据总指挥的命令,完成测量相关工作;

医疗:负责组织对受伤人员的急救治疗,组织护理的药物供应;

后勤:保证对受难人员的妥善安排和救灾人员的食宿,以及其它生活事宜;

保卫组:负责事故抢救和处理过程中的治安保卫工作,维持矿区的正常秩序,不准闲杂人员入井,并在井口附近设置专人警戒,严禁人员逗留、围观;

值班电话接线员:接到矿调度的事故通知后,立时切断与事故没有直接关系的一切电话,开放事故信号,并按照《规划》中

规定的《发生事故后,必须立即召集的单位和人员名单》及时按顺序通知所有单位人员到调度报到、待命,协助矿调度人员值班及时传达总指挥命令。 三、通讯、联络方式 通讯、联络表

小组成员名单及电话 姓 名 张开学 李广忠 黄志荣 周志品 孟凡明 程龙富 赵祖常 蔡昌明 蔡昌文 李招会

职 务 联 系 电 话 13985938512 13985948038 13595852359 15885907322 13595873398 13698580555 13639158026 15285862348 15085851267 15085888726 备 注

第三部 分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及应急与救援预案 第一节 水 一、监测

矿井水危险源主要有以下两个个方面:①周边小窑积水;②废弃巷道积水;

二、评估

黄猫洞煤矿煤矿新系统一期工程设计开采上组煤,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大部均属浅部开采,采空区积水对矿井巷道掘进、采面回采没较大影响。

三、监控措施

在井下作业时,结合各项工程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具体要求如下:

1、采掘工作面必须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

先治后采”的原则。

2、定期收集、调查和核对相邻煤矿和废弃的老窑情况,并在井上、下对照图上标出其矿井位置、开采范围、开采年限、积水情况等。

3、针对主要含水层(段)建立地下水动态观测系统,进行地下水动态观测、水害预报,并制定相应的“探、防、堵、截、排”综合防治措施。

4、井巷在掘进过程中必须边探边掘,掌握前方水文情况,

若发现有水患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待确认安全后才向前掘进,并将出水点位置标于井上下对照图或采掘工程图上。井巷揭露的主要出水点或地段,必须进行水温、水量、水质等地下水动态和松散含水层涌水含砂量综合观测和分析,防止滞后突水。

5、采掘工作面或其他地点发现有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突出预兆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立即报告矿调度室,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

6、井下和地面排水设施保证完好,所设沉淀池、水沟、水仓要及时进行清理,每年雨季前必须清理一次。每年雨季前对矿井防治水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成立防洪抢险队伍,并储备足够的防洪抢险物资。

7、查明矿区和矿井的水文地质条件,编制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并组织实施。做到水文地质条件可靠。 四、应急与救援预案

矿井水危险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周边小窑积水;②废弃巷道积水;因此,必须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采)”的原则,对可能有矿井水危险源存在的工作面先采取先探放水后生产的措施。 (一)报警通讯

1、发现或得知事故发生的职工应立即向矿调度报警。 2、调度接到报警后,按照预案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及成员,并通各专业组火速赶往现场,立即就位并各司其责。

3、指挥部根据事故类别、伤害程度及《伤亡事故报告》的有关规定迅速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4、报警人员和接警人员必须将下列情况叙述清楚、记录清楚:事故发生时间、地点、由什么原因引发的事故,透水时涌水量大小、迅猛程度以及有无人员伤亡等,

关于事故有关的补充:将联系人姓名、电话告诉对方。 指挥部值班室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汇报总指挥,同时通知各专业组立即就位、各司其责,火速赶往现场进行救援,指挥员必须随时向指挥部汇报有关情况。 (二)现场抢险

事故一旦发生,安全技术部门必须火速赶往事故现场,弄清透水水体来源、储水量、水头压力等情况,制定具体实施应急救援计划,各专业队根据指挥部的指挥,迅速组织人员赶往现场救援,积极履行自身抢险义务。 (三)应急方案

1、采面生产过程中发生透水事故时,透水点往上的人员沿采面往上经回风巷撤离事故点,透水点往下的人员沿采面往下运输巷撤离事故点;

2、当班班组长(或其他发现事故发生的人员)就迅速赶到就

10

近安全点的电话旁向矿调度汇报;

3、矿调度接到汇报后,立即通知有关单位将井下受水患威胁的人员撤到安全地点,同地通知机电组将井下排水泵和水泵开启排水;并通知有关单位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工作;

4、各专业组接到矿调度通知后立即准备有关救援物资,组织人员抢险。

5、掘进迎头生产过程中发生透水事故时: 1)立即将所有人员从迎头撤至安全地点;

2)当班班组长(或其他发现透水人员)及时赶到就近安全地点的电话旁向矿调度汇报;

3)矿调度接到汇报后,及时电话通知井下透水点往下采面系统内受水患威胁的人员按避灾路线撤到安全地点;

4)矿调度接到汇报后,立即通知有关单位将井下受水患威胁的人员撤到安全地点,通知机电组将井下排水泵的水泵开启排水,并通知有关单位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工作;

5)有关单位接到矿调度通知后,立即准备各种救援物资和组织人员抢险;

6)当透水事故的发生引起人员伤亡时,应急救援指挥部必须采取如下紧急救援预案。

现场受伤人员较多、伤者病情不能完全确诊时,在总指挥部的统一协调下,尽量多安排运输队员和医院救护队员地入现场,同时在现场开展现场自救。

11

7)当现场有死亡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①死亡事故发生时间应立即向有关部门汇报;

②当死亡人数不能确定时,现场负责人应立即清点人数,没有到达集合地点的人员的名单及时上报应急救援指挥部。 ③知道有人失踪,与其联系不上时,要积极进行搜救。 ④一旦事故情况得到控制,应急与救援指挥部可降低事故抢险级别,指示重新进入和恢复行动。 (四)条件保障 1、器材

防护器材:防护衣、防毒面具、防腐手套、鞋子、抢修工具等,要按装卸人员及施工人员的数量储备好,且设专人管理,保证完好。

救援器材:如水泵、管路等,必须保证完好、畅通。 2、经费

救援经费应由平时救援训练经费和救援行动经费组成。制定资金使用计划时必须确保应急与救援经费的来源、额度。 3、人员

应急与救援指挥部成员、应急与救援队员应按专业分工,本着专业对口,便于领导、便于集结和开展应急与救援的原则进行组织。

领导机构成员要求有一定的权威、熟悉本企业的系统情况,有一定的灾害治理经验,确保迅速、正确做出判断和决策。

12

应急救援指挥部值班人员负责救灾情况的联络及指令的传达,保证领导机构同各专业队、小组之间,本企业与上级和兄弟单位之间的信息及时准确沟通,完成调度、汇报、通告、救援工作。

专业救灾队伍是处理紧急事故的快速反应突击队,负责事故中心地带的抢救和消灾工作,应有完善的装备和严密的组织。 4、严格执行有关制度执行,定期、不定期的检查制度,及时消除隐患。 5、培训和训练

①对各岗位工种进行操作训练,严格按培训计划进行考核,达到预防有效;

②对采区各生产班组进行透水知识培训,使大家懂得透水预兆,发现透水预兆时,停止生产进行观察,并采取措施进行可靠放水措施,防止透水事故的发生。 (五)预案的评估和修改

为了能把新技术和新方法及时用到矿井水应急救援中去,与不断变化的具体情况相适应,应急救援预案必须不断进行修改,每年至少修正一次,对新增机构、人员情况、设备更新情况、矿井水患变化情况重新进行编写。 第二节 火 一、监测

凡发生在井下、井口附近20m范围内的火灾,叫做矿井火灾。

13

二、评估

矿井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外部火源引起的火灾,二是煤炭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内在因素引起的火灾,因此,矿井火灾分为两类:即外因火灾和内因火灾。 外因火灾,又称外源火灾。 内因火灾,又称煤炭自燃。 三、监控措施

火灾是无情的。矿井火灾也不例外,它能造成大量的矿物资源和物质财富的损失,还能引起瓦斯、煤尘爆炸,产生“火风压”使风流逆转,造成通风系统紊乱,且火灾发生后,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气体,使井下人员中毒伤亡。由于条件限制,矿井火灾不同于地面火灾,每个工作人员不得不提高警惕,严加防范,认真执行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而且还要针对井下特殊情况,采取适当监控措施,防止发生矿井火灾事故。

在本煤矿井下取样,经贵州煤炭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试验鉴定为具有自燃倾向性。 具体要求如下:

1)编制工程施工方案时,必须列入该项目涉及到的预防及处理火灾事故的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并健全和落实各级火灾管理责任制。

2)严格执行煤炭工业技术政策,合理开拓布置,理顺采掘关系,按程序开采,选择合理的开拓方式和采煤方法,对于具有

14

自燃性的煤层,应采用后退式回采,禁止前进式回采,要选用回采率高、回采速度快、采空区容易封闭的采煤方法。

3)预防巷道中的自燃发火,要保证巷道的工程质量,防止发生冒顶。遇有冒顶或有煤与瓦斯突出形成的空洞,要清除浮煤,打好支架,充填黄泥或喷洒阻化剂,防止煤的氧化。

4)简化、优化通风系统,实行并联通风,避免串联通风,加强通风管理,及时维修巷道,降低矿井通风阻力。 5)井下应使用绝缘电缆或阻燃橡套电缆。

6)严格执行放炮管理规定,使用合格的炮泥,煤矿井下不准放糊炮,要严格执行“一炮三检查”和“三人连锁放炮”制度。 7)井下硐室内不准存放汽油、煤油或变压器油。井下使用的润滑油、棉纱布头等必须集中存放,定期送到地面处理。 8)要预防明火,井口附近20m内禁止烟火,严禁带烟草、引火物下井,井下严禁吸烟-严格井下用火管理,尽量做到井下不用火。

9)加强井下综合防尘管理,勤洗尘,防止煤尘聚积,控制产尘量。

10)必须认真抓好预防和处理火灾事故方面的安全技术知识培训,提高职工应知应会等综合素质。

11)加强现场施工管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规程和质量标准化要求进行操作,实现操作技术标准化、规范化。 12)严格进行班前班末安全评估,对存在火险隐患的要仔细

15

进行检查并及时处理。

13)必须开展对工作面工程质量和火灾管理及规程措施兑现情况的评估工作,并建立单位工程质量管理档案,建立单位工程质量项目负责制。 四、应急与救援预案

矿井火灾相关危险源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在井下吸烟、拆卸矿灯、放明炮、电焊、气焊等; 井下电气设备使用不当或维修不及时造成短路产生电弧火花;

瓦斯、煤尘燃烧或爆炸引燃井下可燃物; 违反操作规程、违章放炮。

采空区、冒顶处和压酥的煤柱中,由于煤炭自身物理化学性质具有自燃性,与空气接触后氧化生热,如果散热条件不好,就会自燃。

(一)报警通讯

1、发现或得知火灾事故发生的职工应立即向矿调度报警,报警时应详细说明以内容:

1)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和相关设施:

2)关于事故有关的补充:联系人姓名和电话等; 3)火灾事故的类型:电缆着火、煤层燃烧等;粗略的事故危险情况、事故现场人员情况等。

2、调度室接到事故报警后立即汇报总指挥。同时通知各专

16

业组各司其责,火速赶往现场进行救援。指挥部根据事故类别、伤害程度及《伤亡事故报告》的有关规定迅速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二)现场抢险

事故一旦发生,安全技术部门必须火速赶往事故现场,弄清火源、火势、人员受灾等情况,制定具体实施应急救援计划,各专业队根据指挥部的指挥,迅速组织人员赶往现场救援,积极履行自身抢险义务。

(三)应急预案

现场受伤人员较多,伤者病情无法确诊时,应在总指挥部的统一协调下,尽量多安排运输队和医疗救护队员进入现场,并在现场开展自救。当现场发现死亡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立即向有关部门汇报。如有必要,建议矿区治安队采取必要行动控制现场秩序。

2、当死亡人数无法确定时,由矿区治安队在现场负责清点人数。没有到达集合点的人员名单应及时上报应急与救援指挥部。

3、知道有人失踪,他人与其联系不上时应积极进行搜救。 4、事故情况一旦得到控制,应急与救援指挥部可降低事故抢险级别,指示重新进入和恢复行动。 (四)条件保障 1、器材

17

火灾事故应急与救援中的器才准备由供应组具体负责采购,但应满足应急与救援中的现场实际需要。器材的保管、存储和保养由供应组具体负责,救护队协助并做好保养中的技术指导工作。

器材包括:(1)通讯器材。(2)防护器材,如头盔、专用服装、氧气呼吸器等。(3)应急与救援器材,指救援现场应用到的必要器材和设备。 2、经费

应急与救援经费应由平时救援训练经费和救援行动经费组成。制定资金使用计划时必须确保应急救援经费的来源、额度。 3、人员

应急与救援指挥部成员、应急与救援队成员应按照专业分工,本着专业对口、使子领导、便于集结和开展救援的原则进行组织、领导机构成员应有一定权威并熟悉本企业的情况,有一定灾害治理经验,以确保迅速、正常做出判断和决策。

应急与救援指挥部值班人员负责救灾情况的联络及指令的传达,保证领导机构同各专业组之间、上级和兄弟单位之间的信息准确沟通,完成调度、汇报、通告、救援工作。

专业救灾队伍是处理紧急事故的快速反应突击队,负责事故中心地带的抢救和消灾工作,应有完善的装备和严密组织。 根据紧急事故组成人员的工作需要和特点,应急计划中应对其人选作出具体安排。

18

4、建立相关制度

1)设立24小时值班制度,应急与救援指挥部设在矿调度,实行24小时值班。

2)结合生产情况,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检查活动。检查检查应急与救援工作情况。

3)坚持例会制度,每月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主题例会。由指挥部成员和特殊工种人员参加,汇报上阶段的安全生产和救援工作情况,布置下阶段的安全和救援工作。

4)坚持总结评比制度,每月、季度、年开展救援评比工作。评比工作中注意总结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每次应急与救援工作完成后,进行工作经验总结。 5、培训和演练

1)经常对操作人员进行自救互救知识教育,使工人掌握通畅呼吸道、人工呼吸、止血包扎、骨折固定和搬运等急救技术,了解各种条件下的救援方法。

2)应急与救援队员的培训,应急与救援队员的培训应通晓常见外伤、休克的检查与诊断,熟练掌握外伤急救和抗休克等院前急救技术,并做到先抢救后转运的原则。

3)必须让工人了解施工现场具有哪些危险隐患、事故现场各种信号的含义、防护用具的使用和自制简单的防护用具;紧急情况下如何行动等。 6、训练和演习

19

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训练成果汇报演习。平时注意严格组织管理、加强业务训练。深入可能发生事故的区域苦熟悉情况;在训练中检查应急与救援预案的落实情况。 7、预案的评估和修改

为了能把新技术和新方法运用到应急救援中去,与不断交化的具件情况保持一致,应急与救援预案必须不断地行修改,每年至少重新编写一次。对新增机构、人员变化情况、设备更新情况进行重新编写。在实践和演习中提高指挥水平,使预案进一步合理化。 第三节 瓦斯 一、检测

严格执行瓦斯检查制度,按时鉴定瓦斯等级。 二、评估

瓦斯危害可分为一般瓦斯爆炸、瓦斯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三种。

三、监控措施

进行井下作业时,结合井下作业场所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具体要求如下: 一)预防瓦斯爆炸的技术措施

1、加强通风管理,调节、配足风量,防止瓦斯积聚,简化、优化通风系统,确保系统稳定、有效、连续不断,及时吹散、冲淡并降低瓦斯浓度到规程规定以下。

20

2、完善通风系统,实行分区通风,布置单独回风道,保持采区独立回风系统,使通过采、掘工作面的污风直接进入采区回风道。

3、掘进工作面使用局部通风机通风,局部通风机安设在进风侧新鲜风流处,并距回风流巷道10m以远,以防产生循环风,风筒吊挂平、直、稳,不出现“死弯”,风筒出口距迎头煤壁不大于5m,保证工作面有足够的风量。掘进工作面临时停工时,不停风,否则必须撤出掘进巷道内的所有人员,切断掘进巷道内的所有电源,设置栅栏和警标,严禁人员进入。

4、及时处理超限或积聚瓦斯,排放瓦斯时,治安专项措施汇报技术员及矿长批准。瓦斯浓度在3%以上时,由救护队按措施进行处理,无措施不排放瓦斯。认真分析无计划停电、停风事故,找出原因,制定措施和追究责任。

5、严格执行停、开工制度,没有审批不准开、停工报告,不得擅自开、停工。

6、井下放炮,严格执行“一炮三检查”和四人(瓦检员、放炮员、安检员、施工单位班长)联锁放炮制度。

7、井下杜绝盲巷。两巷预透前20m,由技术人员下达贯彻通知书。通风组接到通知书后,详细检查被贯通巷道的瓦斯浓度,并向生产技术组和生产单位送交允许或不允许贯通通知书,施工单位只有在接到允许贯通通知书后,方准由一头放炮贯通。两巷贯通期间,通风组必须保证风筒的吊挂质量,保证正常供风。

21

8、加强小窑、老窑的预报工作。过小窑、老窑前,自施工单位制定专项措施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未经批准,不得强行通过小窑、老窑。

9、严格瓦斯检查制度,瓦检员不得空班漏检,并实行井下联专箱交接和汇报制度,井下所有地点的瓦斯要做到无超限现象,并按规定装备瓦斯检测报警断电仪。

10、井下电器设备都必须使用防爆型,下井的设备必须经过防爆检查合格后,方准下井,并应经常保持防爆性能良好,严禁失爆。

11、井下严禁带电作业(除本质安全型的),严格遵循停、送电制度,恢复送电时,必须严格执行谁挂牌谁摘牌送电,其它人员不得任意停、送。

12、 局部通风必须实行“三专两闭锁”,煤电钻实行综合保护,供电线路实行漏电、短路、接地三大保护。

13、煤巷、半煤巷及岩巷掘进工作面必须实行“双风机双电源”,一台运转一台备用。

14、凡因停电、停风造成瓦斯积聚3%的掘进工作面,在救护队员未到达现场之前,瓦检员应将局部通风机三通打开并用绳索将三通前的风筒捆紧,在开口处设置栅栏,并在此守候。施工单位电工还必须检查风电联锁开关是否打到“零”位。确认无问题后,可在风机开关附近等候排放。

15、加强采、掘工作面局部冒落区、采区上隅角等的瓦斯检

22

查和管理,以防瓦斯积聚。每个采掘工作面,必须配跟班瓦检员,并做到现场交接班。

16、巷道贯通时必须预计风流方向,并提前准备好调整系统的通人设施。

17、上隅角切顶线以里,悬顶空间必须用锯末袋封堵严实进行隔离,其倾斜长度必须大于回风巷宽度。

18、回风巷电气设备要距采面煤壁20m以外沿上帮铺设,并加强维护和失爆检查工作。

19、使用的机械和电器设备以及供电网络都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在生产中注意观察,定期检查和维修,保持设备处于完好状态,防止机械磨擦产生火花引起火灾及沼气爆炸。 20、矿长、工程师、管理人员及采掘、通风组长、班长下井时还应佩带便携式瓦斯检定器,矿灯房负责对便携式瓦斯检定器的校对工作,确保误差在规定的范围之内。 二)预防煤尘爆炸技术措施

1、完善斜井防尘供水系统。回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和各运输机巷道的各转载点、装车点都必须设喷雾、洒水装置,并保证经常有水。

2、健全防尘机构配齐专职测尘工,洗(刷)尘工,严格测尘制度和喷雾洒水制度,做到定期测尘及时清洗粉尘。

3、炮采工作必须使用水炮泥,掘进工作面全部推广使月湿式钻眼。放炮前、后放炮地点前后20m 范围内都必须洒水灭尘,

23

回采工作面未使用水炮泥,掘进工作面没有灭尘装置不准进行生产

4、按质量标准化要求各采区上、下山、采区进回风石门,及回采工作面上、下巷、掘进工作面等,全面安设净化水幕,逐步推广自动水幕的使用。

5、完善防尘管路系统,主要运输大巷、运输石门、回风石上、下山必须安设有防尘管道,并按规定每隔50m设置三通阀口,掘进工作面开口前必须先安设防尘水管并按区分片落实到人。确保管路安装合理,完好齐全。

6、灭尘工作(包括管路安装、维修洗尘),采用分工记录制,工作完成情况汇报制,计划处理制度等,力求分工明确,各种制度健全。

7、负责灭尘的人员必须严格执行防灭尘管理制度。 8、相邻煤层及进回风石门和回采工作面上、下巷道都必须安设隔爆水槽,并保持完好,水槽吊挂数量要符合要求。 9、凡有采后掘的工作面,采、掘放炮必须分开,禁止采、掘在同一时间内放炮。

三)预防煤与瓦斯突出技术措施

1、加强职工安全、技术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举办防突学习班,进行突出预兆、突出基本知识和避灾线路的学习教育。 2、积极开展瓦斯地质工作,研究煤层地质与突出的关系。 3、采掘突出煤层前,严格执行“四位一体”的防突措施。

24

4、 石门揭穿突出煤层,采用松动爆破时,炮眼数目3~4个为宜,眼深10~12m,确保超前工作面6m。 四、应急与救援预案

矿井瓦斯相关危险源主要有三个方面:(1)瓦斯爆炸。(2)瓦斯煤尘爆炸。(3)煤与瓦斯突出。 一)报警通讯

1、发现或得知瓦斯、煤尘和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发生的职工应立即向矿调度报警,报警时应详细说明以下内容:

1)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和相关设施;

2)关于事故有关的补充:联系人姓名和电话等;

3)事故类型: 瓦斯爆炸、瓦斯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等; 4)粗略的事故危害情况、事故现场人员情况等。 2、调度接到事以报警后立即汇报总指挥。同时通知各专业组立即就位,各司其责,火速赶往现场进行救援。指挥部根据事故类别、伤害程度及《伤亡事故报告》的有关规定迅速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二)现场抢险

事故一旦发生,安全技术部门必须火速赶往事故现场,弄清事故性质,受灾情况等,制定具体实施应急救援计划,各专业队根据指挥部的指挥,迅速组织人员赶往现场救援,积极履行自身抢险义务。 (三)应急方案

25

瓦斯、煤尘爆炸时:

1、迅速组织撤退灾区和威胁区域人员。 2、立即切断灾区电源。

3、矿山救护队员迅速接近遇难人员,全力以赴进行抢救。抢救人员的同时,救护队员必须随时掌握现场变化情况,并及时向指挥部汇报:①事故地、巷道破坏程度。②局扇、通风装置、电气设备、水管、压风管路破坏情况。③采取空气试样,分析有毒有害气体成份和浓度。④弄清爆炸生成物流动方向及其影响范围。

4、在抢救遇难人员的同时,如果确认爆炸没有引起火灾,必须对巷道进行通风,尽量增加送入爆炸区的风量,如果爆炸生成的有害气体可能危及其它人员的安全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将有害气体引入回风巷,恢复盲巷通风必须有排放措施。 5、采掘工作面发生瓦斯或煤尘爆炸时,如果引起残火源(衣服和煤尘的助燃等),必须在加强通风的前提下,扑灭全部火源,以免发生连续爆炸。

6、遇到爆炸发生在井底车场、主要大巷中,应先迅速采取局部反风措施或调整通风系统,避免灾区范围扩大。

7、迅速恢复被破坏的通风构筑物,确保矿井通风。 煤与瓦斯突出时:

1、迅速撤退灾区人员和受灾威胁区域人员,切断通向灾区电源。

26

2、以最快和最大的风量送入有煤与瓦斯突出的巷道。积极迅速地抢救遇难人员,对被窒息的遇难人员以最快速度给予机械苏醒和人工呼吸。

3、迅速恢复突出区域的通风系统,将高浓度瓦斯从独立回风巷道、总回风道排出地面,并派专人检测主扇排出的瓦斯浓度。 排出高浓度瓦斯的主扇井口50m范围内必须严格消除烟火和切断电源(主扇电源除外),并禁止人员运行。

4、清除突出洞穴的突出煤时,必须文护好突出洞穴前后巷及巷道邦顶,避免二次突出。

5、现场受伤人员较多,伤者病情无法确诊时,应该在总指挥部的统一协调下,尽量多安排运输和医疗救护队人员进入现场,同时在现场积极开展现场自救。当发现现场有死亡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①死亡事故发生时应立即向有关部门汇报。如有必要,建议矿区治安队采取必要行动控制现场秩序。

②当死亡人数不能确定时,由矿区治安队在现场负责清点人数。没有到达集合的人员的名单应及时上报应急与救援指挥部。 ③知道有人失踪,与其联系不上时应积极进行搜救。 ④一旦事故情况得到控制,应急救援指挥部可降低事故抢险级别,指示重新进入和恢复行动。 四、条件保障 1、器材

27

井下瓦斯事故应急救援中的器材准备由供应组具体进行采购,应以满足救援现场实际需要为标准。救援器材平时保管、存储、保养由供应组具体负责,救护队协助并做好保养的技术指导工作。

救援器材包括:

通讯器材,如对讲机、救援防护器材,包括救援人员的头盔,救援人员专用服装等。

救援器材,指救援现场应用到的必要一些器材和设备。 2、经费

救援经费应由平时救援训练经费和救援行动经费组成。制定资金使用计划时,必须确保应急救援经费的来源、额度。 3、人员

1)应急与救援指挥部成员、救援队成员应按照专业分工,本着专业对口、便于领导、便于集结和开展救援的原则进行组织。

2)领导机构成员应有一定权威并熟悉本企业的基本情况,有一定灾害治理经验,以确保迅速、正确做出判断和决策,应急与救援指挥部值班人员负责救灾情况的联络及指令的传达,保证领导机构同各专业队(组)、上级和兄弟单位之间的信息沟通,完成调度、汇报、通告、救援工作。

3)专业救灾队伍是处理紧急事故的快速反应突击队,负责事故中心地带的抢救和灭灾工作,应有完善的装备和严密的组织。

28

4)根据紧急事故组成人员的工作需要和特点,应急计划中应对其人选作出具体安排。 4、建立相关制度

1)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应急与救援指挥部设在矿调度,实行24小时值班。

2)建立检查制度。结合生产情况,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检查活动,定期检查应急与救援工作情况。

3)建立例会制度,每月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主题例会。由指挥部成员和特殊工种人员参加,汇报上阶段的安全生产和救援工作情况,布置下一阶段的安全和救援工作。

4)总结评比制度。每月、季度、年开展救援评比工作,评比工作中注意总结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每次应急救援工作完成后,进行工作经验总结。 5、培训和训练 培训

1)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对操作人员应进行自救互救知识的教育,使工人掌握畅通呼吸道、人工呼吸、止血包扎、骨折固定和搬运等急救技术,了解在各种条件下的救援方法。

2)应急救援队员的培训,应急救援队员的培训应通晓常见外伤休克的检查与诊断,熟练掌握外伤急救和抗休克等院前急救技术,还须做到先抢救后转运的原则。

3)对职工使用自救器的培训,要让职工能熟练使用自救器,

29

做到发生事故不慌张,要有步骤的进行疏散救护工作。 6、训练和演习

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训练成果汇报演习。平时注意严格组织管理、加强业务培训。深入可能发生事故的区域,熟悉情况,训练中检查应急与会同志救援预案的落实情况。 7、预案的评估和修改

为了能使新技术和新方法运用到应急与救援中去,与不断变化的具体情况保持一致,应急与救援预案必须不断进行修改,每年至少重新编写一次。对新增机构、人员变化情况、设备更新情况进行重新编写。在实践和演习中提高指挥水平,使预案进一步合理化。 第四节 煤尘 一、检测

悬浮煤尘的测定:采用快速直读测尘仪测尘。

煤尘积聚的检测:按照矿井通风质量标准化检查标准进行检测,只要出现积尘厚度超过2mm且连续长度超过5m的要求必须及时清除。 二、评估

煤矿生产过程中随着煤被破碎,将会产生大量的粉尘,由于煤被破碎成细小的煤尘后,其表面积大大增加,系统的自由表面能也相应增大,从而提高了煤尘的化学活性,特别是氧化热的能力,悬浮在空气中的煤尘在一定条件下,遇高温热源后发生剧烈

30

氧化反应,并伴随温度和压力的急剧上升、对周围环境产生巨大的破坏,即煤尘爆炸。

煤尘爆炸的条件是煤尘自身具有爆炸性、着火源、空气中氧气浓度三个条件,在本煤矿井下取样,经贵州省煤炭产品质量检验中心鉴定为具有爆炸性,井下任何产生场所空气中氧气浓度均达到了爆炸所需下限,三个条件中已具备两个条件,也就是说如果生产场所的浮游煤尘浓度达到爆炸下限以上,有着火源就会发生爆炸。

煤尘爆炸后在冲击波的作用下,沉积的煤尘重新飞扬起来,只要煤尘浓度达到爆炸下限就会被火焰引爆造成联锁爆炸,其破坏性更大。

三、防止煤尘爆炸及爆炸传播措施 (一)防止煤尘积聚

1、回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运输机转载点、装车点都必须放喷雾、洒水装置,并保证经常有水。

2、健全防尘机构,配齐专职测尘工、洗(刷)尘工,严格测尘制度和喷雾洒水制度,做到定期测尘及时清洗粉尘。 3、炮采、炮掘工作必须使用水炮泥,掘进工作面全部推广使用湿式钻眼。放炮前后,放炮地点前后20m范围内都必须洒水灭尘。炮采工作面未使用水炮泥、掘进工作面没有灭尘装置不准进行生产。

4、对所有采面进行煤体动压注水,减少产尘量。

31

5、采区上下山、采区进回风石门和回采工作面上下巷、掘进工作面等,必须按质量标准化要求安设净化水幕,逐步推广自动水幕。

6、完善防尘管路系统,主要运输大巷、运输石门、回风石门、上下山必须安设有防尘管道,并按规定每隔50m设置三通阀门,掘进工作面开口前必须先安设防尘水管并按区分片落实到人。确保管路安装合理,完好齐全。

7、凡有采掘工作面的,采、掘放炮必须分开进行,禁止采、掘同一时间放炮。 (二)杜绝着火源

1、严格执行机电设备检修制度,杜绝电器设备失爆; 2、井下放炮必须使用水炮泥,所有雷管脚线、连接线及放炮母线接头必须使用绝缘胶布包好,杜绝爆燃现象; 3、加强瓦斯管理,杜绝瓦斯爆炸事故;

4、使用阻燃性风筒、电缆;尽量选用非着火性轻合金材料避免摩擦火花。 (三)隔爆措施

在每个掘进头、每个采西、每条石门及每条运输或通风大巷内按规范安设隔爆水槽并加足水,定期对隔爆水进行更换。 (四)监控措施

1、对综合防尘系统实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及时对查出的问题采取强制措施督促整改,未整改达到要求不得生产。

32

2、采取奖罚激励机制,制定隐患责任追究制度、质量标准化检查办法及考核制度等,以此强制各单位一把手亲自过问,保证综合防尘措施得到落实。

3、定期检测各生产场所的煤尘情况,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处理。

四、应急与救援预案 (一)报警通讯

1、发现或得知事故发生的职工应立即向矿调度报警。 2、矿调度接到报警后按照预案通知应急与救援指挥部及成员和专业队(组)立即就位,各司其责,火速往赴现场进行救援。 3、指挥部根据事故类别、伤害程度及《伤亡事故报告》的有关规定迅速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4、报警和通讯一般包括以下内容: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和相关设施;事故类型;必要的补充,如联系人姓名和电话等。 (二)现场抢险

1、迅速组织撤退灾区和受威胁区域的人员。 2、立即切断灾区电源。

3、矿山救护队员必须迅速接近遇难人员,全力以赴进行抢救,抢救人员时,救护队员必须随时掌握现场情况,及时向指挥部汇报:

4、查明事故地点、巷道破坏程度;

5、查明局扇、通风装置、电气设备、水管、压风管路破坏

33

情况;

6、采取空气试样,分析有毒有害气体的成份和浓度; 7、弄清爆炸生成物流动方向及其影响范围。

8、 营救、保护、转移受伤人员时,如果确认爆炸没有引起火灾,必须对巷道进行通风,尽量增加送入爆炸区域的风量,如果爆炸生成的有害气体可能危及其他人员的安全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将有有害气体引入回风巷,恢复盲巷通风必须有排放措施。

9、采掘工作面发生煤尘爆炸时,如果引起残火源(衣服和煤尘的助燃等),必须在加强通风的前提下,扑灭全部火源,以免发生连续爆炸。

10、如果发生在井底车场、主要大巷中,应先迅速采取局部反风措施或调整通风系统,避免灾区范围扩大。

11、清理堵塞巷道,修复被破坏的通风构筑物,恢复充满爆炸烟气巷道的通风,扑灭爆炸产生的火灾,确保矿井通风。 12、设置警戒,防止他人进入井下,维持矿区治安,疏通运输路线。

13、快速进行调查分析,查明事故原因,密切注意事态发展,必要时向兄弟救护大队求援。 (三)应急方案

1、煤尘爆炸时,首先必须确定事故发生位置,通过检测察看事故点邻近区域瓦斯及通风情况,发现风流逆转,立即启动矿

34

井反风系统实行压入式通风。

2、现场受伤人员较多,伤者病情无法确诊时,在总指挥部的统一协调下,尽量多安排运输队和医疗救护队人员进入现场,同时在现场开展自救。当现场发现有死亡时,应作到以下几点: 立即向有关部门汇报。如有必要,建议矿区治安队采取必要行动控制现场秩序。发现有人失踪,与其联系不上时,应及时进行搜救。

3、当死亡人数无法确定时,由矿区治安险在现场负责清点人数。没有到达集合点的人员的名单应及时上报应急与救援指挥部。

4、一旦事故情况得到控制,应急与救援指挥部可降低事故抢险级别,指示重新进入和恢复行动。 五、条件保障 1、器材

井下煤尘事故应急救援中的器材准备由供应组具体进行采购,应以满足救援中的现场实际需要为准。救援器平时保管、存储、保养由供应组具体负责,救护队协助并做好保养中技术指导工作。

救援器材包括:

通讯器材,如对讲机、救援现场广播等。

救援防护器材,包括救援人员的头盔,救援人员专用服装等。

35

救援器材,指救援现场应用到的必要一些器材和设备。 2、经费

救援经费应由平时救援训练和救援行动经费组成。制定资金使用计划时必须确保应急救援经费的来源、额度。 3、人员

(1)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救援队成员应按照专业分工,本着专业对口,便于领导、便于集结和开展救援的原则进行组织。领导机构成员应有一定权威并熟悉本企业的具体情况,有一定灾害治理经验,以确保迅速、正确做出判断和决策。

(2)应急救援指挥部值班人员负责救灾情况的联络及指令的传达,保证指挥部阿各专业队(组)、上级和兄弟单位之间的信息沟通,完成调度、汇报、通告、救援工作。

(3)专业救灾队伍是处理紧急事故的快速反应突击队,负责事故中心地带的抢救和消灾工作,应有完善的装备和严密的组织,根据紧急事故组成人员的工作需要和特点,应急计划中应对某人选作出具体安排。 4、建立相关制度 1)值班制度

应急救援指挥部设在矿调度,实行24小时值班。 2)检查制度

结合生产情况,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检查活动。定期检查应急与救援工作。

36

3)例会制度

每月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主题例会。由指挥部成员和特殊工种人员参加,汇报上阶段的安全生产和救援工作情况,布置下一阶段的安全和救援工作。 4)总结评比制度

每月、季度、年开展救援评比工作。总结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在每次应急与救援工作完成后,进行工作经验总结。 5、培训和演练 培训

1)根据接受培训人员的不同,选择不同重点,确定培训内容,制定培训计划。培训内容的确定可参照以下内容: 鉴别异常情况及时上报的能力与意识; 对待各种事故如何处理; 自救与互救的能力。

2)对各种应急与救援专业队的培训 各种器材、工具的技能与知识; 任务的目的和如何完成任务;

与上下级联系的方法和各种信号的含义。 3)对群众的培训 具有哪些危险隐患; 各种信号的含义

防护用具的使用和自制简单防护用具;

37

紧急状态下如何行动。 训练和演习

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成果汇报演习,平时注意严格组织管理、加强业务训练。深入可能发生事故的区域,熟悉情况;在附中检查与应急与救援预案的落实情况。 6、预案的评估和修改

1)为了能把新技术和新方法运用到应急救援中去,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具体情况,每年至少应对预案重新编写一次。 2)对危险源和新增装置、人员变化地行定期检查,对预案及时更新。

3)在实践和学习中提高指挥水平,对预案进一步合理化。 第五节 顶板 一、检测

根据顶板破坏状况,凡出现顶板离层超标、急剧下沉、下沉量超标或直接冒落现象且危及人身安全、影响安全生产的均可划定为顶板事故。 二、评估

根据发生地点,顶板事故可分为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独头掘进巷道顶板事故;巷修工作面顶板事故;巷道、硐室顶板事故。 三、监控措施

顶板管理是矿井安全生产永恒的主题,顶板事故是矿井生产必须长期与之抗争的五大自然灾害之一,能否将顶板事故的危险

38

降到最低甚至杜绝顶板事故的发生,关键在于顶板监控。

因此,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1、编制每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设计和施工方案时,必须列入该项目涉及到的预防及处理顶板事故的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并健全和落实好各级顶板管理责任制。

2、严格执行煤炭工业技术政策,合理开拓布置,理顺采掘关系,按程序开采,积极主动地对生产系统薄弱环节进行合理改造,努力提高矿井综合能力,为采掘正规循环作业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3、供应部门要把好支护材料、设备、器材的质量与数量关,按要求及时向采掘工作面供给合格的、足够数量的文护材料。 4、必须认真抓好预防及处理顶板事故方面的安全技术知识培训,提高职工应知应会综合素质。

5、加强雨季、初采、收尾、开口、贯通、过断层构造带等特殊作业时空的技术管理及现场施工管理,提前制订针对性强的安全技术措施,并严格按措施要求落实兑现。

6、加强采掘工作面的地质工作,摸清构造变化,搞好地质预测预报,及时合理调整爆破参数和支护珍式,防止地质构造变化引起顶板故。

7、依靠科学技术,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改善顶板、底板状况。

8、加强现场施工管理,作业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

39

规程和质量标准化要求进行操作,实现操作技术标准化、规范化。 9、坚持顶板离层检测和矿山压力观测,合理选择支护,加强对系统巷道的巡视和插背工作,杜绝空帮空顶。

10、严格进行班前班末安全评估,仔细检查顶板支护上存在的隐患并及时处理。

11、开展工作面工程质量、顶板管理及规程措施兑现情况评估工作,建立单位工程质量项目负责制。 四、应急与救援预案

顶板事故相关危险源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一是操作不规范。现场施工过程中,由于支护不及时,未使用好前探超前支护和防倒装置、爆破前未采取加固措施、未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和找掉制度、炮眼布置不合理。

二是工程质量不合格。 三是支护强度满足不了要求。 四是采动影响或地质构造应力。 (一)报警通讯

1、发现或得知事故发生的职工应立即向矿调度报警。 2、矿调度室接到报警后按照预案通知应急与救援指挥部及成果和各专业队(组)立即就位,各司其责,火速赶赴现场进行救援。

3、指挥部根据事故类别了伤害程度及《伤亡事故报告》的有关规定迅速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40

4、报警和通讯一般包括以下内容: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和相关设施;事故类型;必要的补充,如联系人姓名和电话等。 (二)现场抢险

1、医疗队迅速进行紧急救护,快速转送受伤人员到相应医院。

2、安全、技术部门进行现场调查分析,确定事故原因。 (三)应急方案

1、现场受伤人员较多,伤者病情不能完全确诊时,应在总指挥统一协调下,尽量多安排运输队和医疗救护队员进入现场,同时在现场开展自救。

2、当发现现场有死亡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立即向有关部门汇报。如有必要,建议矿区治安队采取必要行动控制现场秩序。

当死亡人数不能确定时,由矿区治安队在现场负责清点人数。没有到达地点的人员的名单应及时上报应急与救援指挥部。 知道有人失踪与其联系不上时应积极进行搜救。

一旦事故情况得到控制,应急救援指挥部可降低事故抢险级别,指示重新进入和恢复行动。 (四)条件保障 1、器材

顶板事故应急与救援中的器材准备由供应组具休进行采购,应以满足应急与救援中的现场实际需要为标准。救援器材平时保

41

管、存储、保养由供应组具体负责,救护队协助并做好保养中的技术指导工作。

救援器材包括: 通讯器材。

救援防护器材,包括救援人员的头盔,救援人员专用服装、氧气呼吸器等。

救援器材,指救援现场应用到的必要一些器材和设备。 2、经费

救援经费应由平时救援训练经费和救援行动经费组成。在制定资金使用计划时必须确保应急救援经费的来源、额度。 3、人员

1)应急与救援指挥部成员、救援队成员应按照专业分工本着专业对口、便于领导、便于集结和开展救援的原则进行组织。 2)领导机构成员应有一定权威并熟悉本企业的基本情况,有一定灾害治理经验,以确保迅速、正确做出判断和决策。 3)应急与救援指挥部值班人员负责救灾情况联络及指令的传达,保证领导机构同各专业队(组)、上级和兄弟单位之间的信息沟通,完成调度、汇报、通告、求援工作。

4)专业救灾队伍是处理紧急事故的快速反应突击队,负责事故中心地带的抢救和灭灾工作,应有完善的装备和严密的组织。

5)根据紧急事故组成人员的工作需要和特点,应急计划中

42

应对其人选作出具体安排。 4、建立相关制度

1)设立24小时值班制度。应急救援指挥部设在矿调度24小时值班。

2)结合生产情况,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检查活动。定期检查应急救援工作情况。

3)坚持例会制度,每月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主题例会,由指挥部成员和特殊工种人员参加,汇报上阶段的安全生产和救援工作情况,布置下一阶段的安全和救援工作。

4)坚持总结评比制度,月、季度、年开展救援评比工作。评比中注意总结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每次应急救援工作完成后进行工作经验总结。 五、培训和演练 培训

1、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对操作人员应进行自救互救知识比较,使工人掌握通畅呼吸道、人工呼吸、止血包扎、骨折固定和搬运等急救技术,了解在各种条件下的救援方法。

2、应急救援队员的培训,应急救援队员的培训应通晓常见外伤、休克的检查与诊断,熟练掌握外伤急救和抗休克等院前急救技术,还须做到先抢救后运转的原则。

3、对群众的培训,要让群众了解在施工现场具有哪些危险隐患;事故现场各种信号的含义;防护用具的使用和自制简单的

43

防护用具;紧急情况下如何行动等。 训练和演习

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训练成果汇报演习。平时注意严格组织管理、加强业务训练。深入可能发生事故的区域,熟悉情况;在训练中检查应急救援预案的落实情况。 六、预案的评估和修改

为了能把新技术和新方法运用到应急救援中去,与不断变化的具体情况保持一致,应急与救援预案必须不断进行修改,每年至少重新编写一次,对新增机构、人员变化情况、设备更新情况进行编制。此外,在实践和演习中提高指挥水平,使预案进一步合一化。

第六节 提升运输 一、检测

根据运输方式,运输作业可分为机车运输、皮带运输、提升运输。

二、评估

提升运输相关危险源

提升运输相关危险源主要有以下方面: 提车掉道、跑车、断绳、车辆伤人。

一般提升运输事故:事故造成主要运输巷道中断运输30分钟以上,一次影响产量50吨,经济损失1000元以上。 二类提升运输事故:斜井跑车、矿车坠井,人员重伤3人以

44

上、人员死亡一人或以上。

重大提升运输事故:发生全矿井停产或主要运输巷道中断运输8小时,设备直接损失5万元以上人员重伤5人或以上、人员死亡2人或以上。 三、控制措施

进行运输作业时,应结合工作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技术措施。 具体要求如下:

1、提升运载必须贯彻采、掘、运协调发展,系统配套、综合治理的方针。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作业规程规定。加强对矿、轨道、绞车、皮带的管理,确保安全运输。 2、提升运输要加强治乱,建立正常秩序,重点是制止“三违”。提升运输各工种司机必须持证上岗。严禁“瞪、趴、跳”车和坐溜子,违者开除矿籍,对制止“瞪、趴、跳”车和坐溜子的人员,应给予表扬、奖励。

3、距离超过1500m的平巷和垂深超过50m的上下人员主要倾斜井巷,配有运人设备。

4、对事故多发地点,必须制定严密的制度,采取科学的手段,防止事故发生。有行人斜井或上下山的,提升斜井和绞车道一律不准行人。没有单独行人斜井或下山的,必须严格执行“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的制度,违章者从严处理。

5、必须完善上下山安全设施,如防跑车装置,双道巷下部

45

防止错道信号装置。上下山车场和中间每个交叉口,必须安设声光报警器,绞车一动就能发出响声和光亮,保证行车不行人。倾斜井巷各车场,应设信号硐室及躲避硐,并设挡车器或挡车栏,上部水平车场必须设阻车器,变坡点下方10m左右处设挡车器或挡车栏。

6、必须完善运输绞车的安全设施,井下1.6m以下的运输绞车,必须安装紧急制动闸,工作闸、声光信号和内、外过卷安全保护装置等。小绞车安装牢固,不合格不准运转。

7、 井下必须增设警标、巷标、路标等各种标志牌。警标使工人和电机车司机随时看到醒目的注意事项;巷标指引工人到达工作地点;路标使工人知道避灾路线。

8、加强绞车司机和信号把钩工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技术操作水平,保证严格按章操作;

9、跑车防护装置和防跑车装置必须齐全灵敏可靠; 10、加强提升道行人的安全管理工作,严格执行“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的制度,坚决杜绝瞪、趴、跳车现象。 四、应急与救援预案 (一)报警通讯

1、发现险情的职工应立即向矿调度报警,报警时应详细说明以下几点: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相关设施; 2)关于事故有关的补充;联系人姓名和电话等。

46

3)指挥部值班室接到报警后立即汇报总指挥。同时通知各专业队(组)立即就位,各司其责,火速往往现场进行救援。指挥部根据事故类别、伤亡情况迅速向有关部门报告。 (二)现场抢险

医疗队进行紧急救护,并快速转送受伤人员到相应医院。 安全、技术部门进行现场调查分析,确定事故原因。 (三)应急方案

1、发生提升运输事故后必须以最短时间,修复车辆、修复线路保证线路畅通。

2、积极解救伤员。现场受伤人员较多,伤者病情不能完全确诊时,在总指挥部的统一协调下,尽量多安排运输队和医疗救护队员进入现场,同时在现场开展自救。当现场发现死亡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立即向有关部门汇报如有必要,建议矿治安队采取必要行动控制现场秩序。

2)当死亡人数不能确定时,由矿区治安队在现场负责清点人效。

3)知道有人失踪,其他人与他联系不上时应积极进行搜救。 4)一旦事故情况得到控制,应急救援指挥部可降低事故抢险级别,指示重新进入和恢复行动。 (四)条件保障 1、器材

47

应急与救援中的器材准备由供应组具体进行采购,应以满足救援中的现场实际需要为标准。救援器材平时保管、存储、保养由供应组具体负责,救护队协助并做好保养中的技术指导工作。救援器材包括:

通讯器材,如对讲机、救援现象广播等; 救援器材人员的头盔,救援人员专用服装等; 救援器材,指救援现应用到的必要一些器材设备。 2、经费

救援经费应由平时救援训练经费和救援行动经费组成,在制定资金使用计划时必须确保应急救援经费的来源、额度。 3、人员

1)应急与救援指挥部成员、救援队成员应按专业分工,本着专业对口、便于领导、便于集结和开展救援原则进行组织。 2)领导机构成员应有一定权威并熟悉本企业的基本情况,有一定灾害治理经验,以确保迅速、正确做出判断和决策。 3)应急与救援指挥部值班人员负责救灾情况的联络及指令的传达保证领导机构同各专业队(组)、上级和兄弟单位之间的信息沟通,完调度、汇报、通告、求援工作。

4)专业救灾队伍是处理紧急事故的快速反应突击队,负责事故中心地带的抢救和灭灾工作,应有完善的装备和严密的组织。

5)根据紧急事故组成人员的工作需要和特点,应急计划中

48

应对其人选作出具体安排。 4、建立相关制度

1)设立24小时值班制度,应急救援指挥部设在矿调度,24小时值班;

2)坚持安全检查制度,结合生产情况,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检查活动,定期检查应急与救援工作情况。

3)坚持例会制度,每月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主题例会。由指挥部成员和特殊工种人员参加,汇报上阶段的安全生产和救援工作情况,布置下一阶段的安全生产和救援工作。

4)坚持总结评比制度每月季度年开展救援评比工作,评比工作中注意总结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育。每次应急救援工作完成后进行工作经验总结。 5、培训和演练 安全技术培训

(1)直接从事煤矿井下工作的职工,都必须进行强制性的安全技培训,经考核合格才准上岗,否则,干部不能担任领导职务,工人不准上岗,下井实习和参观的人员,在入井前必须学习有关的安全注意事项。

(2) 从事井下工作的所有人员都必须经过培训,培训对象和时间:提升运输各类司机等特殊工种,接受培训时间不少于一个月。

(3)安全技术培训,应包括下列内容:

4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46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