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史整理

更新时间:2024-04-05 12:1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外国教育史

绪论

1、外国教育史研究的范围

研究除中国以外所有国家和地区人类教育产生、演变过程及发展的规律。 2、外国教育史研究的体系包括

外国教育通史、国别教育史、断代教育史、专题教育史、文献史、中外教育比较史等。 思考:教材采用了那些体系? 3、外国教育史的特点

教育史是教育科学的一个分支,有跨学科、多学科的性质。 有历史的特点.

外国教育史不同于“西方教育史”或“欧美教育史”,而是世界范围内的教育史。 4、学习外国教育史的意义

提高学生关于教育理论的修养,为将来从事教育事业工作奠定专业理论基础。 有助于了解教育发展的规律性

有助于继承人类宝贵的教育遗产,为更好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服务批判继承,减少盲目性。 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职业道德。 5、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论从史出,要从社会的经济基础出发了解教育史。 原则:从史实出发,占有大量的资料

从历史的动态考查问题,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历史人物的评价:不能根据他是否提供了我们今天所需要的东西,而应把他与前人对比,看他是否提供了新东西。教育家的出身、阶级、立场、哲学观点等,不妨碍其

在教育上提出先进的观点。

要正确的阐明某为教育家的历史地位,应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其一,教育思想、教育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要将任务放入社会发展中考查;其二,教育思想理论

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教育有历史性与实践性;其三,同时代与不同时代教育思想间的关系(相互影响与继承)

6、历史分期:

古代东方文明古国 古希腊 古罗马 中世纪 文艺复兴 近代各国 7、关注的要点: 教育思想 教育制度 教育思潮 教育实践

第一章 史前教育和东方古代国家的教育

第一节史前教育

一、原始社会教育的发展

(一)前氏族时期的教育。儿童公有公育成为这一时期教育的主要特点。

(二)母系氏族时期的教育。这是氏族公社(公元前一万五千年—前五、六千年为氏族公社)的第一阶段。这时的教育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三)父系氏族时期的教育。这是氏族公社的第二阶段(距今约有五、六千年前)。这一时期教育与前一阶段相比没有明显的区别,仍然是按照性别的不同进行教育,

但教育内容比以前更加多样和丰富。

(四)军事民主制时期。这是氏族公社的末期。这一时期的教育主要是军事体育训练,重视道德教育和精神教育,培养青少年具有勇敢、机警和干练的品质。 二、原始社会教育的性质和特点 1.原始社会教育的性质

原始社会的教育是受原始社会生活的发展影响的。

美国的教育史学家孟禄认为,原始社会生活的特点是“泛灵论”(animism)。他指出,原始人在解释他们的生活时,认为在他们所有所感知的事物背后,都有一种精神

实体或“灵魂”在控制着物体

? 内容: ? 一个是满足生活实践需要的必要的训练, ? 二是关于各种精心设计礼拜的步骤或形式的训练。 ? 性质 ? 是一种用“泛灵论”来说明和解释生活的教育;是一种通过实践教育和理论教育的训练,达到敬畏神灵和膜拜神灵的教育;是一种服从、保

守和适应生活的教育。

? 方法:从观察和实践中学习;从传习和教导中学习;奖惩是中要的教育方法;成年礼 2.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1)原始社会的教育是与生产和生活紧密联系的,是一种适应生活和在生活中进行的教育。 (2)在原始社会教育中,儿童公有公育成为教育的重要特征。

(3)原始社会教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包括传递生产知识和经验,让儿童学习行为规范、氏族的禁忌、部落的习俗和传统等。 (4)受原始文化“泛灵论”的影响,宗教教育成为人们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的教育。

(5)由于原始人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多是在模仿的过程中完成的,因此,原始社会教育的方法主要一种模仿的方法。 三、原始社会后期教育的变化

1.变化

原始社会的教育是十分简单和落后的。

一般认为,在原始社会的末期,已经产生了原始的文字。在原始社会的后期,也出现了学校教育机构的萌芽。 2.文字和学校教育的出现带来的问题

(1)文字教育和学校教育发展的结果培育出了一个与其密切相关的社会的特殊阶层。

(2)文字教育和学校教育发展的结果也使得学校教育逐步成为教育的代名词,使得学校教育渐渐远离人们日常的生活,逐步趋向于文字和古训方面,成为一种脱离人

们生活的教育。

(3)文字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果,也使得学校教育逐步成为一个独立的机构,与社会各个方面很少发生联系,成为一个保守和守旧的机关。 3.学校教育改革的主要问题

(1)怎样使为少数人和特权阶层服务的学校教育变成为大多数人服务的教育,变成普及的、大众的教育;

(2)怎样使偏重文字方面的学校教育与人生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社会教育和生活教育有一个合理的结合,并且保持一个合理的比例; (3)怎样使学校教育一方面能够保存人类文化教育中最好的一部分,另一方面能够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新的人才 第二节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一、巴比伦的教育 ? 巴比伦位于亚洲西部的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巴比伦文化的前身是苏美尔文化。苏美尔衰落后,巴比伦城兴起。到汉谟拉比(前

1792-前1750,巴比伦的第六位国王)王朝时,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 教育目的:培养文士为主的学校。 ? 文士教育一般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教授读写;第二阶段是将志向不同的学生分派到相应的寺庙或国家较高一级的机构接受定向培养 二、古埃及的教育

古代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的下游,公元前3000年左右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在古埃及社会,法老(即皇帝)的权力至上,全国土地归他所有,由他分给贵族和僧

侣,而强迫奴隶耕种土地。公元前332年,古埃及为马其顿所征服

1、古埃及的文字和学校

与巴比伦一样,古代埃及很早就已经有了自己的文字,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埃及有了自己的学校。 2、古埃及学校的类型

(1)宫廷学校,主要由法老设立。 (2)职官学校,由政府各机关设立。

(3)僧侣学校,也称寺庙学校,是培训祭司或僧侣的机构,主要设在寺庙。 (4)文士学校,主要培养文士。文士私人招生教学。 3、古埃及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方法

在古埃及文里,“教育”一词有“使其成为”的含义。在埃及人的生活里,由于人们信奉“多神论”和“万物有灵论”,因此人们非常崇拜各式各样的神,在教育上则有“学

神”。

在埃及的教育理念中,也是比较强调和谐和秩序的。 在埃及的学校教育中,主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注重道德品德的培养。 (2)练习书写。 (3)练习词令。

(4)重视数学和计算。

在教学方法上,古埃及的学校主要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方法: (1)以机械教学为主。

(2)教师多利用问答方法,但不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重视体罚。 三、古印度的教育

印度也是世界文明古老的发祥地之一。公元前2000年中叶,北部的雅利安人部落进入印度,征服了当地人,建立了王国。 1、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印度早在公元前2000年以后,就逐步形成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等级。其中婆罗门是僧侣祭司,刹帝利是军事贵族,以上两个属于高级种姓,是特权

阶级。吠舍是是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首陀罗地位最低,不属于再生种姓,是没有权利的奴隶,为非“再生”人。

2、婆罗门教的教育

婆罗门教是印度的早期宗教,崇拜“梵天”,认为梵天是世界万物的创造者,是宇宙的最高主宰。婆罗门教赞成种姓制度,并创立了“善恶因果说”和“转世轮回说”。

与婆罗门教的发展相适应,婆罗门的教育非常重视这种维持种姓间的等级和进行宗教意识的教育。

儿童最初是在婆罗门家庭接受教育。公元前8世纪以后,婆罗门教出现了一种办在家庭中的学校,被称为“古儒学校”。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吠陀经》,以及一些基础

性的与读经有关的学科等。在古儒学校里,教师主要采取体罚的办法管理学生。

3、印度佛教的教育

印度的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由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在教育上进行了改革,主张教育应当面向平民。佛教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寺院,教育目的是培养僧侣。佛教的

寺院除了进行教学外,还进行一定的学术研究

四、希伯来的教育 1、早期的家庭教育

在早期希伯来人的家庭中,以父权为中心的家长制占有绝对的地位。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宗教信仰为主要目标,《圣经·旧约》成为学习内容。另外,希伯来家庭还重视

对子女进行职业技能的传授。

2、后期的学校教育

希伯来人从巴比伦返回耶路撒冷后,教育形式也发生比较大的变化,学校开始出现了。公元前2世纪左右,学校从犹太会堂中分离出来,形成了较完备的制度。学校教

育的主要内容是解释《圣经》的著作。

总之,希伯来的教育是一种宗教和道德训练的过程。教育事业是一种神圣的事业。这样,在希伯来,教育工作者受到尊重,教师的语言被看作是上帝的语言。另外,希

伯来的教育也影响了以后的基督教教育,使教育成为宗教的重要工具。

本章要点回顾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东方文明古国最早产生学校教育: 1、学校产生的历史基础:

生产力的发展和奴隶制国家的形成 2、学校产生的客观条件: 体脑分工和专职教师的出现 3、学校产生的重要标志: 文字的产生及应用

两河流域的教育是世界文明的源头,巴比伦文化的前身是苏美尔文化。 公元前4000 年 苏美尔文字和 “泥板书”

根据考古发掘,公元前 2100 年 两河流域马里城学校遗址是迄今所知最古老的学校。(“泥板书舍”) 一、古巴比伦的教育

苏美尔衰落后,巴比伦王国兴起。国王汉谟拉比用武力统一两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国家,并颁布了世 界上第一部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后来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巴比伦王国的学校的重要类型是寺庙学校,分为初级和高级两个等级,教授读写算、天文学、医学、占星术 等,教学方式是师徒传授式。

公元前三千多年发明象形文字。后来又发明 24个辅音字母(“西奈字母”); 二、古代埃及的教育

用做书写的材料称为“纸草”;

学校类型有:宫廷学校、僧侣学校、职官学校和文士学校;

据史籍记载:公元前 2500 年就建有宫廷学校(有文献记载的历史上最早的学校) 教学方式:灌输和体罚

古印度文明的前身是达罗毗荼人创造的“哈拉巴文化”(前2500 年);

公元前1400 年,雅利安人创造了雅利安文明和梵文,建立了严格的种姓制度; 三、古代印度的教育

古印度的教育分为前后两部分: 1、婆罗门教教育

学校的重要类型:“古儒学校”。学习《吠陀》经、语音学、文法学、天文学等,教学方法以背诵为主。 2、佛教教育

寺院学校,主要学习佛教经典,培养男女僧侣,教学采用争辩和讨论方式。寺院不仅是教育机构,还是学术 机构。佛教的产生及教义。

※ 古代东方文明古国学校的主要类型及教育特点: 学校类型:

(1)宫廷学校:培养高级官吏; (2)祭司学校:培养高级僧侣;

(3)神庙学校:培养一般官吏及神职人员; (4)文士学校:初级启蒙学校;

(5)古儒学校:古代印度一种私塾式学校。 教育特点

(1)阶级性、等级性明显

(2)设施简陋,个别施教,尚未形成正规的教学组织形式; (3)教育机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4)教育内容包括智育、德育和宗教教育等; (5)体脑分离,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脱离; (6)教学方法简单,体罚盛行;

(7)文化教育源远而不流长,有断层期。

第二章 古代希腊教育制度

第一节 古希腊教育发展概述

希腊文化和教育的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荷马时代(2)城邦制时代;(3)希腊化时代。 一、荷马时代的教育(公元前1100—公元前800年) 1、教育的概况

教育形式:尚未出现学校这种专门的教育机构,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主要是在实际的生活过程中进行的。

教育内容:大致以军事和与军事直接有关的知识、技能为主,同时也注重演说能力的培养。荷马时代教育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道德教育。荷马时代的教育是一种非制

度化的教育。

二、城邦制时代的教育 1.古风时代的教育

在众多希腊城邦中,斯巴达和雅典的是最具代表性的。因为,第一,他们代表了两个相反的政治体制类型和教育类型。第二,他们又是现代教育思想和实践的根源。 2、古典时代的智者派教育

古典时代是希腊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以智者的出现为标志,希腊(尤其是雅典)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所谓智者(Sophistes,又称诡辩家),在前5世纪后期主要指以收费授徒为职业的巡回教师。作为智者派共同的思想特征是:相对主义、个人主义、感觉主义和怀疑主

义。

智者派的出现在希腊教育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第一,智者们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和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因而促进了社会的流动。 第二,智者既拓展了学术研究的领域,又扩大了教育内容的范围。

第三,智者们最为关心的是道德问题和政治问题,并把系统得到的知识和政治知识作为主要的教育内容。

智者对希腊教育思想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正是由于智者的出现,希腊教育思想才真正成型。这主要表现在,希腊教育思想所探讨的基本问题,大多已由智者提出,并

在不同程度上作了理论的探讨。简言之,在智者的教育思想中,已经包含了全部希腊教育思想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方向。

三、希腊化时代的教育

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开始向东扩张,先后征服了希腊、小亚细亚、叙利亚、埃及和印度(部分地区)等地区,建立了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庞大

军事帝国,开始了东西方文化和教育相融合的新时期。在希腊化时期,文化和教育方面的变化呈现出明显不同于古典时期的特点。

在希腊化时期,教育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诸方面。

第一,希腊,特别是雅典的学校教育制度,广泛地传播到小亚细亚、美索不达米亚、波斯、埃及等广大地区,从而对这些地区的教育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二,文化和教育中心的转移。 第三,希腊的初级学校发生蜕变。

第四,在希腊化时期,中等教育日益偏重于知识教学,尤其强调文学教育,体育和美育被忽视。第五,希腊化时期教育中真正得到发展的是高等教育。 本节小结:

第一,古代希腊教育制度反映了西方奴隶制社会文化、科学的繁荣,它是奴隶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第二,与古代东方国家教育制度相比,古希腊教育不仅形成了初步的学校制度,而且还具有丰富的教育思想,其中国家主义的教育思想、和谐教育、发展人的职能的思

想等,都对以后各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三,希腊化时期希腊教育的传播,推动了其他国家教育的发展,也使希腊文化教育得以保存,使希腊教育与其他民族的教育结合在一起,促进了新的教育的形成。 第二节 斯巴达和雅典的教育 一、斯巴达的教育

斯巴达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南部的拉各尼亚平原。斯巴达国家的居民分为三个等级。斯巴达人为第一等级,第二等级是皮里阿西人(perioeci),第三个等级是希洛

人(helois),为了维护其统治,斯巴达实行举国皆兵的体制,整个国家就是一座军营。

1、斯巴达的教育目的

斯巴达立法者为了适应其特殊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需要,建立了一套以培养军人为唯一目的的教育制度。这种教育,专门以军事训练为其中心内容,很不重视发展

人的智慧和才能。

2、斯巴达教育的过程和内容

斯巴达的儿童在7岁以前主要在家中接受母亲的教育。从7岁至18岁,儿童进入国家的教育机构,开始军营生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五项竞技”、神话、传说。 从18岁起,公民子弟进入高一级的教育机构—青年军事训练团埃佛比(ephebia)。年满20岁的公民子弟开始接受实战训练,到30岁时,正式获得公民资格。与绝

大多数古代国家不同的是,斯巴达人非常重视女子教育。

通过以上对斯巴达教育的分析,可以将斯巴达教育的特征归纳如下:第一,斯巴达人把教育看作最重要的国家职能和社会职能;第二,建立公共的国家教育机关以

教育统治阶级的青年一代;第三,整个统治阶级对于教育问题的注意;第四,注意培养勇敢、坚韧性和爱国主义精神,实施体育与军事训练;第五,国家注意女子教育。

总之,斯巴达教育的性质是野蛮的、落后的,不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教育内容是片面的。不过,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训练勇敢的战士,用来防御和增强斯巴达国家的

实力,维护公民的地位,这在当时是成功的。

插播:古希腊历史

古希腊的地理范围,除了现在的希腊半岛外,还包括整个爱琴海区域和北面的马其顿和色雷斯、亚平宁半岛和小亚细亚等地。公元前5、6世纪,特别是希波战争以

后,经济生活高度繁荣,产生了光辉灿烂的希腊文化,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古希腊人在文学、戏剧、雕塑、建筑、哲学等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这一文明遗产在古希腊灭亡后,被古罗马人破坏性的延续下去,从而成为整个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

古希腊文明的兴起

早在古希腊文明兴起之前约800年,爱琴海地区就孕育了灿烂的克里特文明和麦锡尼文明。大约在公元前1200年,多利亚人的入侵毁灭了麦锡尼文明,希腊历史进入

所谓“黑暗时代”。因为对这一时期的了解主要来自《荷马史诗》,所以又称“荷马时代”。在荷马时代末期,铁器得到推广,取代了青铜器;海上贸易也重新发达,新的城邦国家纷纷建立。希腊人使用腓尼基字母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并于前776年召开了第一次奥林匹克运动会。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召开也标志着古希腊文明进入了兴盛时期。前750年左右,随着人口增长,希腊人开始向外殖民。在此后的250年间,新的希腊城邦遍及包括小亚细亚和北非在内的地中海沿岸。在诸城邦中,势力最大的是斯巴达和雅典。

希波战争

在希腊城邦向地中海沿岸扩展的同时,西亚的波斯帝国也在扩张,强大的波斯帝国征服了小亚细亚半岛上的艾奥尼亚希腊诸邦。前499年,小亚细亚半岛上的米利都等

希腊城邦发动起义,得到雅典的支持。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在镇压起义后,就准备进攻雅典。前490年,波斯大军渡海西侵,但在马拉松战役中被人数居于劣势的雅典重装步兵击败。希腊人赢得了第一次希波战争的胜利。

前480年,波斯国王薛西斯一世率50万大军再次进攻希腊。希腊各城邦也结成同盟,共御强敌。希腊联军的陆军以斯巴达人为主力,海军则以雅典舰队为主。希腊陆

军在温泉关阻击波斯陆军,虽然兵败,但为希腊海军的集结赢得了时间。波斯人攻入了雅典,将全城焚毁,但希腊海军在萨拉米海战中一举击溃波斯海军,波斯人面临补给被切断的危险,不得不撤退。希腊人乘胜追击,解放了小亚细亚的希腊诸邦。第二次希波战争以希腊的胜利告终。

伯罗奔尼撒战争

希波战争以后,雅典成为希腊的霸主。雅典海军是希腊各城邦中最强大的军事力量,雅典的民主制也在伯利克里执政时期达到黄金时代。希波战争中,希腊各城邦建立

了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战后逐渐成为雅典实现其霸权的工具。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不满雅典的霸权,双方爆发多次摩擦。前431年,斯巴达的同盟底比斯进攻雅典的同盟普拉提,正式引发了伯罗奔尼撒战争。雅典依靠其强大的海军进行封锁,斯巴达则攻入雅典,试图迫其决战。双方互有胜负,但都未能取得决定性胜利,遂于前421年缔结和约。和平未能维持很久,前415年,雅典对西西里岛斯巴达的盟邦叙拉古发动大规模远征,结果以惨败告终。西西里远征使雅典元气大伤,无力抵御斯巴达的攻势。前405年,雅典海军被全歼。次年,雅典向斯巴达投降,斯巴达成了希腊的新霸主。斯巴达的霸权也未能长久,希腊各城邦陷入混战之中。

马其顿的崛起

马其顿位于希腊的北部,处于希腊文明的边缘,被希腊人视为蛮族。但从公元前4世纪起,马其顿逐渐成为希腊北部的重要国家。前395年,菲利普二世即位。在菲利

普的治下,马其顿成为巴尔干地区首屈一指的军事强国。面对马其顿的崛起,希腊建立了以雅典为首的反马其顿同盟。前338年,马其顿在喀罗尼亚大败希腊联军,取得了对整个希腊的控制权。前336年,菲利普遇刺身亡,其子亚历山大即位。亚历山大即位后很快就平定了希腊城邦的起义,巩固了政权。前334年,亚历山大率大军渡海东征,拉开了他征服世界的序幕。亚历山大最大的敌人是强大的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先后在格拉尼卡斯河和伊苏斯击败波斯军队,从波斯

人手中夺取了叙利亚和埃及。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试图求和,但被雄心勃勃的亚历山大拒绝。前331年,亚历山大和大流士三世之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高加米拉战役爆发。亚历山大再一次取得了胜利,并乘势攻下巴比伦,波斯帝国灭亡。亚历山大继续东进,直到印度河流域方才折返。前323年,亚历山大病死,他庞大的帝国也随之分裂,古希腊历史结束,希腊化时代开始。

影响

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很多知识分子(以僧侣和贵族为主)为了摆脱基督教日益腐朽的世俗化统治与思想禁锢,开始重新学习逐渐被遗忘的古希腊著作,例如《荷马史诗》、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和一些先古基督教会文章。古希腊的精神遗产第一次得到了全面复兴和继承。

可是到了18~19世纪,随着启蒙运动的兴起,学者们不再把《圣经》上写的当作真事,而且把古希腊的知识归于同类,把前776年第一次奥运会之前的事情统统算为神

话,而非历史。1870年Heinrich Schliemann在希腊Troy出土文物,这一考古发现让西方人重新认识到古希腊不是虚无缥缈的神话传说,而的确经历过灿烂的文明。从此学者开始仔细研究古希腊流传下的著作,区分神话,传说和历史。

二、雅典的教育

雅典原是阿提卡半岛上的一个城市的名称,从公元前594年至公元前593年梭伦(solon)改革开始,中经前509年至前508年的克利斯提尼(cleisthenes)改革,雅典

逐步向奴隶主民主制度过渡。这对雅典文化和教育的发展,具有非常深刻的影响。

2、雅典教育的过程和内容

7岁前,儿童在家中由父母养育。7岁以后,女孩留在家中由母亲负责教育,学习纺织、缝纫等技能。男孩7随后则开始进入弦琴学校学习。到十二、三岁左右,公民

子弟一方面继续在弦琴学校和文法学校学习,另一方面则进入体操学校,从18~20岁,青年进入青年军事训练团,接受军事教育。到20岁,经过一定的仪式被授予公民称号。

与斯巴达教育相比,雅典教育有许多成功之处:第一,它把国家的意志与青少年的内在需要巧妙地结合起来了。第二,它使人的才能、倾向、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雅典的教育制度和教育理论在公元前4世纪通过亚历山大帝国的政治威力而广泛流传,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三、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的区别:

第一,就城邦对教育的态度而言,斯巴达采取严格的集权领导;雅典,在教育上则采取宽松的政策。 第二,就培养目标而言,斯巴达以训练勇敢善战的士兵为主,而雅典教育则竭力和谐发展的人,即公民。

第三,就教育机构而言,斯巴达教育机构多为统一的、尚武的特点。雅典教育机构则具有私人和国家并举的特点。 第四,就课程而言,斯巴达以体育锻炼和军事训练为主。雅典则于体育习武之外,着重文化知识的传授。 第五,就教育方法而言,斯巴达强调要服从师训、刻苦习练。雅典则对启发诱导比较重视。 第六,就师资队伍而言。 本章要点

*古代希腊的教育

古希腊的教育分为三个时期:荷马时代、古风和古典时期、希腊化时期。 一、荷马时代(前 11-前 9 世纪)的教育 “英雄时代”。《荷马史诗》《伊利亚特》24 卷 《奥德赛》22卷

教育内容:包括军事知识和技能、道德教育。 教育目的:培养武艺高强、能言善辩、品行高尚、足谋多智的 英雄。

二、古风和古典时期的教育(前 800-前 330)

斯巴达和雅典是希腊众多城邦中最强大和最有代表性的两大城邦。 (一)斯巴达的教育

居民分为三个等级:斯巴达人(统治者,约 3 万)、希洛人(奴隶,约 30 万)、皮里阿西人(自由民),由

于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人数相差悬殊,实行全民皆兵的军事化管理和原始共产主义制度,任何财产包括儿童都属于国家。 儿童的培养过程:

▼ 国家掌管男女婚配 ,儿童属于国家所有; ▼ 0-7岁由父母抚养,养成健康身体;

▼男孩 7-18岁送往国家教育机构,过半军营式生活;

▼ 18 岁起进入高一级青年军事训练团,接受正规的军事训练; ▼ 20 岁起开始实战训练;

▼ 30 岁时经过考核成为合格军人,结束教育历程。

教育具有浓厚的军事体育色彩,教育目的是培养体格强壮的武士。 教育特点:

1、国家重视教育并对教育进行监督管理; 2、教育为政治服务,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3、注重军事体育训练、性格训练,忽视文化知识教育; 4、重视女子教育

教育性质:野蛮、落后。

影响:性格教育产生重要历史影响。 (二)雅典的教育

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制度,公民可以参政议政,教育目的在于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公民、军人、政治家和商人。 ※ 雅典的教育制度分为以下阶段:

0-7 岁:在家接受教育,雇佣年长的女奴隶担任家庭教师;

7-16 岁:女孩在家跟母亲学习纺织、缝纫、刺绣等技能,男孩则进入文法学校、弦琴学校(音乐学校)和角 力学校学习。文法学校传授简单的读写算和文学知识,弦琴学校传授歌唱技能,角力学校以体育训练(即“五项 竞技”)为主。

16 岁时大部分青年不再继续上学,从事其他职业。只有少数贵族子弟进入国家主办的体育馆学习,接受体 育、智育和审美教育。

18-20 岁:进入高一级的青年军事训练团,接受军事教育; 20 岁时经过考核成为正式公民

雅典教育的特点:

1、德智体美和谐发展;

2、教育机构有私立与国立两种,制度化程度较高; 3、教育和生活需要紧密结合; 4、不重视女子教育。

和谐教育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 (三)智者学派

希腊古典时期活跃在各城邦的一批职业教师、演说家和作家。他们云游各地,积极参加城邦的政治和文化生 活,以传授知识获取报酬,并逐步形成了一个学派即智者学派。 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高尔吉亚、普罗狄克、安提丰等

智者学派共同特征:是相对主义、个人主义、感觉主义和怀疑主义。

智者们广招门徒,收取高额学费,向年轻人传授文法、修辞和辩证法(雄辩教育的核心,被称为“三艺”), 以及数学、自然科学和音乐等。 文法:有关语言结构的知识。 修辞(学):大致包括诗歌、韵律、作文等内容及其系列严格、细致的规则。作为参预政事,发表意见,驳 斥对手,笼络人心的工具。

辩证法:其含义为进行谈话、论战。相当于争辩术或逻辑学。 教学方法有:练习法、理论联系实际、问答法等

公元前 4 世纪后,智者学派演变成玩弄概念游戏的“诡辩派”。其雄辩教育和“三艺”对后世影响很大。 三、希腊化时期(前 330-前 30)的教育

由于政治上的巨变,希腊化时期希腊本土的教育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1、初等教育:音乐和体育不受重视,身心和谐发展的传统遭到破坏。

2、中等教育:文法学校取代了国家体育馆的地位,教学科目主要是文法和修辞 3、高等教育:发展迅速,机构较多。

前 392 年伊索克拉底在雅典创办修辞学校; 前 387 年柏拉图在雅典创办阿加德米学园; 前 335 年亚里斯多德创办吕克昂学园;

前 308 年芝诺创办“斯多葛学派”哲学学校; 前 306 年伊壁鸠鲁创办伊壁鸠鲁学园;

前 200 年上述学校合并为雅典大学,成为著名的学术研究中心和高等教育中心,直到公元 313 年后才开始衰落。 希腊化时期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1)希腊的学校教育制度广泛传播到小亚细亚、两河流域、波斯和埃及等地区,促进了这些地区教育事业的 发展;

(2)新的文化教育中心(亚历山大利亚)的形成,促进了东西方文化教育的交流与融合;

(3)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使得东方的宗教与西方的唯心主义相互影响,助长了宗教神秘主义的流行,为基督教 的产生提供了思想基础。

总之,希腊化时期的哲学、文化和教育对后世影响很大,继希腊之后的又一个西方文明的发祥地——罗马几

乎全部吸收了希腊化时期的文明成果,后经罗马人的传播,希腊文明成果扩散到世界许多地方,对于西欧近代教 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希腊债务危机的文化根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0bf2570102dqtv.html

第三章 古希腊教育思想

第一节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是古代希腊“三哲”中的第一位,至今他在西方人的心目中仍具有很高的地位。

他非常重视道德哲学,认为美德的本质就是知识,美德来自教育,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人们自觉地用理智认识永恒不变的道德,教育的关键是要使人学会清晰地、

无偏见地思维,所以他在教学上采用所谓“知识助产术”。这实际上是通过启发式谈话使学生获得一般性概念的归纳法,包括提出问题、激发思维和修正错误、归纳概念两个步骤。

一、自知其无知”

在教育上,苏格拉底首先提出了什么样的人是有智慧的人,以及知识和智慧的关系问题。苏格拉底得出结论,认为那些所谓有智慧的人其实都不是有智慧的人。有智慧

的人在于“自知其无知”。

“自知其无知”这一思想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苏格拉底的“自知其无知”的思想,提出了教师在教育和教学方面所应具有的重要的品质和态度,即谦虚品质和真诚“无知”的态度问题。 第二、这一思想也恰恰成为苏格拉底教学方法的基础。 二、“德即知识”

“德即知识”(VirtueisKnowledge)的思想,也是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他看来,知识包括一切善,美德是一种关于善的知识。道德的行为之所以发生,

首先是因为行为的发生者具有关于道德的知识。苏格拉底高度评价“德即知识”在教育上的意义。在他看来,因为德即知识,而美德的获得与教育有重要的联系。因此,懂得善的人是通过教育获得的。

苏格拉底这种“美德即知识”的教育观,强调道德中知识的重要性,在教育思想史上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但苏格拉底的这种思想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三、苏格拉底法

“苏格拉底法”是一种对话式教学方法,它并不是把学生所应知道的原理直接教给学生,而是从学生所熟知的具体事物开始,通过师生间的对话、提问和讨论等方式来揭

示学生认识中的矛盾,刺激学生在教师帮助下寻找正确答案,使其得出正确的原理。

苏格拉底运用这种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

1、苏格拉底是“回忆说”的创始人,认为一切知识都根植于每个人的灵魂之中,这种知识不是从外灌进去的,它需要教师不断的引导出来。 2、苏格拉底十分注重思考在一个人生活中的作用。

这种方法是近代启发式教学法和现代发现法的萌芽。

苏格拉底创立的“苏格拉底方法”,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提出了一种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思路,也提出了教育者在教学方面所应具有的重要的品质和态度,

即谦虚品质和和真诚的“无知”态度。在苏格拉底的时代,他并未形成系统的教育理论,但他的教育主张直接影响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并通过他们,对西方近现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本世纪中叶,他所倡导的“苏格拉底法”仍为现代教育家所推崇。

第二节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柏拉图(Πλ?των

Plato,公元前427-公元前347),是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客观唯物主义的奠基人。他出生于雅典贵族家庭,青少年时期曾学习文学、音乐和绘画,并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20岁后跟随苏格拉底学习,前后8年。苏格拉底去世后,他离开雅典,四处游历。前387年,柏拉图在雅典创办学园,收徒讲学,培养了包括亚里士多德等一大批学生。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也成为古代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他于公元前387年创办了著名的阿卡德米学园,把“四艺”(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列为学校的

必修课程,扩大了教学内容。他的教育代表作是《理想国》,在这本书和其它著作中,柏拉图把教育和社会、国家的问题联系起来,把培养执政者(哲学家)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其次是卫国者,再其次是劳动者。为了实现教育目的,他提出了一个从学前教育乃至高等教育的完整的学校制度

【地位】

柏拉图与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比起来,在西方得到更多的尊重和注意。因为他的作品是西方文化的奠基文献。在西方哲学的各个学派中,很难找到没有吸收过他的

著作的学派。在后世哲学家和基督教神学中,柏拉图的思想保持着巨大的辐射力。有的哲学史家认为,直到近代,西方哲学才逐渐摆脱了柏拉图思想的控制。

公元12世纪以前,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一直被教廷排斥,甚至欧洲已经不再流传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当时,柏拉图的学说占统治地位,因为圣奥古斯丁借用和改造

了柏拉图的思想,以服务神学教义。直到13世纪,托马斯·阿奎那利用亚里士多德的学说解释宗教教义,建立了烦琐和庞大的经院哲学。亚里士多德才重新被重视。

柏拉图的理论,被1949年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认为是唯心主义的。但他对西方哲学的启蒙作用被普遍认可,也因为他卓越的人格而备受尊重。 一、理念论与“回忆说”

柏拉图的理念论是他的哲学基石,也是他的教育学说的理论基础。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中的一切事物,一切个别的可感觉的事物,都不具有真理性,只有理念才具有

真理性。所谓理念就是共相、概念和普遍的真理。每一个理念统摄着与他同名的众多的个体事物,每一类众多的个别事物都有一个相应的理念。这个相应的理念就是众多个体普遍的东西,是他们的本质,是他们的源泉。所谓真理、就是理念。那么,理性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认识理念的呢?柏拉图的回答是:通过回忆。柏拉图在《斐多篇》里,提出了他的“回忆说”。柏拉图把回忆心中固有知识的过程看成是一种教育和启发的过程。

二、灵魂说与“哲学王”

柏拉图认为,灵魂包括理性部分、激情部分和欲望部分。理性是先天所成,得之于理念世界;欲望和激情是后天所成,是灵魂和肉体结合后的产物。灵魂的这三种功能

表现在教育方面,强调理性知识的重要性,贬低乃至否定感性知识的作用;教育在于发展人的理性、节制人的欲望。依据他的灵魂说,柏拉图提出了“哲学王”的培养目标。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构想一个理想的国家。在这种国度里,统治者既不是单纯的政治家,也不是不问实际政治的哲学家,而是集政治权力和哲学思考于一身的哲学王。

三、《理想国》与教育制度 《理想国》(Republic)是一部讨论政治和教育的著作。书中以苏格拉底和格劳孔等人的对话形式表述其哲学、政治和教育思想,讨论了政治体制、婚姻、优生、宗教、

道德、教育、文艺等各种问题。在本书中,他精心设计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国立学校教育体制。

根据柏拉图的观点,公民的子女为国家所有,由国家负责其养育和教育。柏拉图很重视学前教育。为使幼儿受到美好教育,他认为教育应从幼年开始,一切事情都

应该慎之于始,幼儿教育更是如此。

在幼儿教育之后,青少年要从7~17岁接受普通教育。这时期的教育,包括音乐教育和体育。音乐教育为了陶冶心灵,体育为了锻炼身体。二者不可偏废。

在普通教育的基础上,青年们要接受两年(从18岁到20岁)军事训练,一般青年到了20岁,学业就算基本结束了。少数优秀的对智力有兴趣的各方面发展良好的

青年要继续学习。他们从20岁到30岁期间要研究高深的科学理论。到30岁以后,要进一步挑选为数极少的最优秀的人继续深造,这就进入到了学习哲学的阶段,一直学5年,到35岁为止。学完5年哲学以后,还必须取得实际工作的经验。到了50岁时,他的知识、经验都丰富了,他就可以成为最高统治者—哲学王。

柏拉图的教育制度是为了培养军人和执政者,这两种人在全体人民中是少数。他们是人中的精英,是国家的栋梁,唯有他们才能过共产主义的生活。共产主义既是

优秀人物所组成的制度,又是保证能够创造优秀人物的制度。在柏拉图的教育体系中,最主要的任务是培养执政者即哲学王,哲学家应是热爱知识,不是爱一般的变幻无常的东西,而是爱永恒不变的真理。他所有的快乐不是肉体的而是精神的,他不贪婪、不偏狭、不怯懦。

评价:

柏拉图的教育学说博大精深,它几乎涉及到教育领域中的所有的重要问题。柏拉图的教育学说对后世影响很大,不仅仅是历史上的,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也是经常可以使

人们感觉到并且想到的。

柏拉图在教育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1)第一个提出了比较系统的从学前到研究院的教育体系;

(2)主张教育由国家管理,强调教育服务于社会及政治的功能,成为“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之一; (3)首次提出了优生、胎教及公共学前教育的思想,并论述了学前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4)强调学前教育的内容如游戏、故事、音乐等应具有教育性,从而开创了“教育性教学”理论的先河; (5)提出了重视女子教育及男女平等思想;

(6)提出了“四艺”作为教学内容,支配欧洲中高等教育达 1500 年之久;

(7)将培养心智能力放在首位,开创了主智主义的教育传统;但他抬高理性、贬低感觉则助长了教学脱离实际的倾向; (8)他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鼻祖,影响西方思想及文化达 2000 年之久; (9)由于强调神性至上至善,从客观上开创了西方教育科学的神学进程。 第三节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ριστοτ?λη? Aristotle,前384~前322年),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师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他一生著述

非常丰富,涉及哲学、政治学、物理学、伦理学、逻辑学、植物学、文学,等等。

他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政治学》和《伦理学》等著作中。 1、灵魂说

亚氏把人的灵魂分为三个部分:

(1)植物灵魂,即人的生理部分,表现为营养、生长和发育等方面,是灵魂的最低级部分; (2)动物灵魂,即人的感觉部分,表现为本能、情感和欲望等方面,是灵魂的中级部分;

(3)理性灵魂,是灵魂的高级部分,表现为思维、理解和判断等方面。

一个人从出生到成人依次呈现出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理性灵魂,要使灵魂的三个部分得到充分发展,最有效的 途径是教育和训练。

据此,他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先是体格教育,然后是情感教育,最后是理智训练。 亚氏根据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提出了按年龄划分教育阶段的和谐教育思想: 2、和谐教育

0-7 岁(家庭教育):体格训练,以游戏活动、听故事为主; 7-14 岁(初级学校):情感教育,学习内容有读写、体育锻炼、音乐和道德品质培养; 14-21 岁(高年级阶段):理智教育,学习科目有数学、文法、文学、诗歌、修辞、伦理学、政治学等。 3、文雅教育

也称自由教育,认为自由民必须具有政治和经济上的自由,及足够的闲暇时间,以便从事心灵的沉思,研 讨真理和进行哲学思考;

他把课程分为实用和文雅两类,前者服务于实际生活,具有功利性,是不文雅的;后者是专供闲暇和享受的,是高尚的。文雅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各种能力和

理性的发展。

4、亚氏对教育理论的贡献

(1)首次提出了教育必须适应自然的思想,并据此划分了儿童教育的年龄阶段,开创了后世“遵循自然”教育思想的先河;

(2)亚氏的“白板说”后为洛克等人继承发展,成为“外铄论”;而他的“潜能发展”说则萌芽着“内发论”的倾向,他对这两大教育流派的形成都有一定的影响; (3)首次指出了教育学和心理学之间的密切联系,要求教育与人的心理活动相适应,并论证了以美德为核心的德、智、体、美和谐发展原则; (4)倡导文雅教育(自由教育),对后世教育家如卢梭、阿诺德、赫胥黎、赫钦斯等有重要影响。 *希腊三哲的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前 469-前 399)

1、教育目的:培养有德有才、深明事理,具有各种实际知识的治国安邦之才。 *2、论“美德即知识”

苏氏伦理道德方面的著名命题。认为美德不是先天形成,而是后天教育的结果;美德可以通过学习各种知识 而获得,美德是善的,包括正义、勇敢、信任、友谊、节俭等,这里的知识仅指伦理道德方面的知识。反过来, 也可以说“知识即美德”。 **3、创“苏格拉底法”

也称“产婆术”、精神助产术,受其母亲为人接生的启发,自称是“知识的产婆”。认为人的头脑中已有各种 知识,教师的作用在于启发学生,把知识发掘出来。这一方法分为四部分:讥讽、助产术、归纳和下定义。 1.讥讽:是就对方的问题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方陷入矛盾,承认自己的无知

2.助产术:即用谈话法帮助对方把知识回忆起来,就像助产婆帮助产妇产出婴儿一样 3.归纳:是从各种具体的事物中找出事物的共性,形成一般的概念 4.定义:是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概念,得出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 这是一个从现象、个别到普遍、一般的过程

它以学生为主体,促使他们独立思考问题,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但不适用于低龄儿童,受教育者必须 具备相关的知识积累和推理能力。实际上是西方启发式教学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极大。 **柏拉图(前 427-前 347) 1、 理念说

柏拉图客观唯心主义体系的理论基础和核心。他认为理念是独立而客观实在的本体,是一切事物的本源。人 们日常感觉到的具体事物是运动变化的,不真实的;只有通过理性认识到的“理念”才是永恒不变的,唯一真实 的“绝对存在”。

所谓理念是指概念、普遍真理和法则、原理。理念先于宇宙而存在,并主宰宇宙间的万事万物,是真理和至

善的源泉,现象只是理念的摹本而已。柏拉图认为世界是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组成的,理念世界是真实的、永 恒的,现象世界是不真实、不稳定的,人们所要认识的是由理念组成的世界。现象世界(自然界)只是理念世界 的影象,理念世界是真理的化身,是宇宙精神。 2、回忆说

柏拉图的认识论和学习方法。人由肉体和灵魂组成,灵魂先于肉体存在于理念世界中,当灵魂和肉体结合“投 胎”为人时,就暂时失去了对最高理念的认识;但在现象世界的刺激下,又可把忘记的知识捡回来。

因此,在认识论上,认识不是对现象世界的感知,而是对理念世界的回忆。人死后灵魂离开肉体又回到理念 世界中,即灵魂不死。具体到教育上,学习就是回忆头脑中固有的理念,“知识即回忆”。教学目的是为了恢复人 固有的知识,教学过程即是回忆理念的过程。 3、灵魂说

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即理性、激情和欲望。人们用以思考推理的是灵魂的理性部分; 用以感觉喜怒哀乐等感情的是灵魂的激情部分;用以感觉爱、饿、渴等物欲之骚动的是灵魂的欲望部分。 理性是先天所成,得之于理念世界;欲望和激情是后天所成,是灵魂和肉体结合后的产物

灵魂的这三种功能表现在教育方面,强调理性知识的重要性,贬低乃至否定感性知识的作用;教育在于发展 人的理性、节制人的欲望 4。、人性论

柏拉图认为,人是神用不同的东西造出来的:或金质、或银质、或铜铁质。金质的人拥有智慧和理性品质,

应该成为上层统治者,即哲学家;银质的人拥有勇敢和意志刚强品质,应该成为军人和中下层统治者;铜铁质的 人具有节制品质,应该成为劳动者,即手工业者和农民。这三种人依其天性做适合自己的工作,并能各司其职, 协调一致,就构成了理想的国家。 5、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

婚配、优生、胎教: 国家负责男女婚配(好男配好女),优者生存;

柏拉图吸取斯巴达和雅典教育的经验,提出了一个教育和选拔军人、哲学家的教育制度,即金字塔形的教学 体系:

0-6 岁(幼儿教育):公养公育。集中到儿童游戏场所,由国家选派公民监督教育,内容是经过挑选的游戏、 故事和唱歌(教育性教学); 6-13 岁(初等教育):入文法学校和弦琴学校接受读写算和音乐教育,主要是陶冶灵魂; 17-20 岁(高等教育):进入青年军事训练团,接受军事体育训练,培养勇敢美德,注重意志教育。20 岁时 经过选拔,大多数人终止教育,成为军人。 13-17 岁(中等教育):入体操学校进行体育训练,注重和谐发展和情感教育,养成节制美德。

20-30 岁:少数具有金质的人继续接受教育,发展理智美德,学习“四艺”(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和辩 证法,30 岁时经过选拔,大多成为国家的高级官吏。

30-35 岁:极少数在哲学研究上具有特殊才能的人继续学习辩证法 5 年,成为哲学家,然后到实际工作中去 锻炼。

35-50 岁:经过 15 年的实际工作考验,如果在事业和学识上都是最好的,特别是在哲学方面有高深的造诣, 能用理智去衡量各种事物,就可以成为奴隶制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哲学王。现世中的哲学王就相当于理念世界 中的最高理念——神,哲学王就是神的化身。 柏拉图的全部教育归结于哲学王。

第四章 古罗马的教育

第一节 古罗马教育发展概述 古代罗马的教育

古罗马教育是古希腊教育的继承和发展,对后世欧美教育影响极大。西方教育史上所说的“古典文化”即指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的总称。 古罗马的历史分为三个时期:王政时期(前 8-前 6 世纪)、共和时期(前 509-前 30)、帝国时期(前 30-476)。 古罗马的教育一般从共和时期说起。 ? 罗马共和国是贵族奴隶制共和国。在庞大的帝国内,奴隶和奴隶主之间的矛盾非常尖锐,贫民与贵族的矛盾也很激烈;帝国境内各被压迫

民族与帝国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更是日益加深,反抗帝国控制和奴役的斗争,此起彼伏,接连不断。

一、共和时期的教育

1、共和早期(前 509-前 3 世纪):

主要是军人和农夫教育,以家庭教育为主,0-7岁由母亲负责教育,7-16 岁父母分工负责男女儿童的教育, 教育方式是“做中学”, 16 岁时结束家庭教育,成为合格的罗马公民。 2、共和后期(前 3 世纪-前 30):

在对外扩张过程中吸收外来文化,形成了以希腊文化为模式带有本民族特色的学校制度:希腊式学校和拉丁语学校。 (1)初等教育(7-12 岁):内容简单、设施简陋、体罚盛行、教师地位很低、对象是平民子弟。 (2)中等教育(12-16 岁):希腊文法学校和拉丁文法学校,以语言和文法为主,纪律严明、体罚盛行,教师地位较高。 (3)高等教育(16-20 岁):希腊修辞学校和罗马修辞学校,为国家培养高级官吏和演说家,教学内容丰富,开设修辞学、辩证法、法律、数学、天文学、伦理学等,

教师大多是著名的修辞学家和哲学家。

评价:

从罗马教育的发展历史来看,共和时期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正是在这个时期,罗马教育逐步从原有的、相对落后的状况中摆脱出来,开始建立正规的学校教育

制度,从而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二、帝国时期的教育(前 30-476)

公元前 30 年,屋大维建立了地跨欧、亚、非的罗马大帝国。建国后的 200 年是罗马帝国发展的“黄金时期”,其文化教育得到长足发展,形成了光辉灿烂的古罗马文

化。

在教育上的改革有:

1、教育目标是培养帝国官吏和公民; 2、加强国家对学校的控制;

3、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由国家支付支付薪金; 4、拉丁文取代希腊文占主导地位,教学形式主义严重;

5、出现了法律学校、建筑学校、医学学校、机械学校等专科性质的大学; 6、宗教教育的出现和世俗教育衰落。

公元 1 世纪在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中间秘密流传 宣传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救世主耶稣基督将降临人世为人们解脱苦难 开始受到迫害。313 年罗马皇帝颁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合法。393年定为国教。此后基督教的宗教精神便日益浸透到学校中去 三、基督教育的兴起 ? 基督教于公元前1世纪中叶产生于小亚西亚、叙利亚和埃及等地区。在帝国统辖地区,为了要摆脱帝国的奴役、蹂躏,一些人用救世主降

世即将即将解救人间苦难等宗教迷信宣传,来秘密传播反抗罗马统治者的思想。公元313年,西罗马帝国发布“米兰赦令”,基督教成了西罗马帝国的正统意识形态。

? 基督教成为罗马的国教以后,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的基督教特别热衷用基督教精神改变教育

的性质。与此同时,教会便开始自办学校,在西罗马境内,世俗学校逐渐衰亡,教会学校取而代之。

? 从公元2世纪开始,为了传播教义、吸收教徒,基督教会先后开办了初等教义学校和高等教义学校等教育机构。 ? 初等教义学校是教会最早设立的初等教育性质的学校,其目的是对原来信仰“异教”的皈依者. ? 高等教义学校则以培养神职人员为宗旨。

世俗教育机构:在基督教学校的兴起和发展的同时,罗马帝国原有的世俗性质的文法学校和修辞学校却在不断衰落。到西罗马帝国行将灭亡之际,帝国境内的世俗的教

育机构大多已不复存在,教会学校代替了他们原有的地位

第二节 古罗马教育思想 一、西塞罗的教育思想

?

西赛罗(Cicero,前106—前43)是古罗马的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是雄辩术教育的积极倡导者,他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论共和

国》、《论善与恶的定义》和《论雄辩家》等著作中。

西塞罗认为,全部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政治家,而只有优秀的雄辩家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政治家。因此,教育的直接目的就在于培养雄辩家。 他指出,一个雄辩家必须具有良好的、多方面的素养。

首先,他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在雄辩家所学习的各项知识中,伦理学是最重要的。

其次,雄辩家应当具有修辞学方面的特殊训练。他不仅具有知识,更具有使知识充分、生动地表达出来的能力。 再次,雄辩家应该具有优雅的举止风度。

西塞罗进一步提出了以“人道”为教育理想的主张。教育工作必须高度重视道德品质的培养。 西塞罗的教育思想对昆体良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二、昆体良的教育思想

昆体良(Quintinlianus,35-100或40-114),古罗马帝国时期的雄辩家、著名教育家。 (一)教育的目的

与西塞罗一样,昆体良也主张把培养善良而精于雄辩术的人作为教育所达到的基本目的。他认为,一个雄辩家既要擅长雄辩,通晓各种有价值的知识,具有较高的才能,

同时也应具有崇高的思想、高尚的情操,成为一个善良的人。

评价:昆体良充分肯定教育的巨大作用,认为大多数人都具有基本相同的天赋,都能敏捷地、灵敏地学习。 昆体良虽然强调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但他也认为教育的基本作用并不是绝对的。 (二)昆体良的教学论

昆体良教育思想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是他关于教学问题的一系列主张。

1、教学组织形式:昆体良提出了分班教学的思想。在强调集体教学的同时,昆体良注意到因材施教的问题。 2、教学的原则与方法,昆体良的一个重要见解是反对体罚。 昆体良提出了教学应当适度的原则。

为防止学生因为负担过重而造成疲劳,昆体良主张学习与休息相间。 昆体良主张教学应当明白易懂。

昆体良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经常向学生提出问题,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 (三)关于教师的论述

昆体良高度重视教师的作用。他认为教师应当具有全面的素质。 首先,教师应当是才德俱优、言行一致的人。 其次,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

第三,教师应当热爱学生,能够以父母般的感情对待学生。 第四,教师应熟悉所教学科的内容,教师才可能有效地教学。

第五,教师应当深入了解学生的心里特征、个性、才能和倾向,更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学。

昆体良是古罗马时期最为重要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在西欧文艺复兴时期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人文主义教育的重要思想来源。 三、奥古斯丁的教育思想

奥古斯丁(Augustinus,354~430年)是基督教教父哲学的集大成着,他是把哲学用在基督教教以上,从而创立了基督教宗教哲学体系的神学家和哲学家。在他的重要

著作《忏悔录》中,结合自己的经历,历述了对教育的一系列看法。他的教育哲学成为中世纪基督教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宗教哲学和教育

奥古斯丁认为最高精神实体就是上帝。上帝是不变的存在的本体,是绝对的精神。

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与“地上之城”的虚构,成为中世纪基督教会实现其国际神权政治以及与世俗国家争夺政治权力的理论根据。 这个理论对于加强教会在欧洲国际政治中以及各国中的地位,对于加强教会对教育的控制,起了重要作用。 (二)灵魂论和知识论

2、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发现心中已有的真理,而不是去认识客观物质世界。教学活动,就是通过符号、语言、数等等,引起学生对其心中已有概念的重新认识。 2、知识论

奥古斯丁的知识论,也同样充满着浓厚的宗教色彩。他强调信仰高于理性,宗教虔诚高于知识。但是,奥古斯丁并没有达到完全弃绝知识的地步。 (三)伦理学和德育

奥古斯丁的原罪论和禁欲主义是他的宗教哲学和教育思想中的两个极重要的理论。到了中世纪,它们就成为基督教教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1、他从圣经中的有关亚当夏娃的故事制造出他的“原罪论”。它对教育也带来了极坏的影响,它成为中世纪学校恐吓和鞭打儿童的理论根源。

2、奥古斯丁的禁欲主义是他的原罪论的派生物。他每天采取斋戒和鞭打自己身体的办法,来到到禁欲的目的。这种用鞭打而强行克制并进而扑灭人的任何情欲的办法,

以后在中世纪的修道院学校中,在大教堂学校中颇为盛行。

3、奥古斯丁的教育哲学对西欧中世纪教育的影响既深又广,西欧中世纪的修道院学校、大教堂学校以及某些大学,无不以他的教育哲学为宗旨,为灵魂。他是中世纪

由教会所控制的教育所推行的教育方针、政策的思想渊源。

一、共和时期的教育

1、共和早期(前 509-前 3 世纪)的教育:

主要是军人和农夫教育,以家庭教育为主,0-7岁由母亲负责教育,7-16 岁父母分工负责男女儿童的教育, 教育方式是“做中学”, 16 岁时结束家庭教育,成为合格的罗马公民。 2、共和后期的教育(前 3 世纪-前 30):

在对外扩张过程中吸收外来文化,形成了以希腊文化为模式带有本民族特色的学校制度:希腊式学校和拉丁 语学校。

(1)初等教育(7-12 岁):内容简单、设施简陋、体罚盛行、教师地位很低、对象是平民子弟。 (2)中等教育(12-16 岁):希腊文法学校和拉丁文法学校,以语言和文法为主,纪律严明、体罚盛行,教 师地位较高。

(3)高等教育(16-20 岁):希腊修辞学校和罗马修辞学校,为国家培养高级官吏和演说家,教学内容丰富, 开设修辞学、辩证法、法律、数学、天文学、伦理学等,教师大多是著名的修辞学家和哲学家。 二、帝国时期的教育(前 30-476)

公元前 30 年,屋大维建立了地跨欧、亚、非的罗马大帝国。建国后的 200 年是罗马帝国发展的“黄金时期”, 其文化教育得到长足发展,形成了光辉灿烂的古罗马文化。 在教育上的改革有:

1、教育目标是培养帝国官吏和公民; 2、加强国家对学校的控制;

3、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由国家支付支付薪金;

4、拉丁文取代希腊文占主导地位,教学形式主义严重;

5、出现了法律学校、建筑学校、医学学校、机械学校等专科性质的大学; 6、宗教教育的出现和世俗教育衰落。

公元 1 世纪在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中间秘密流传

宣传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救世主耶稣基督将降临人世为人们解脱苦难 开始受到迫害。313 年罗马皇帝颁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合法。393年定为国教。此后基督教的宗教精 神便日益浸透到学校中去 三、基督教的兴起与教育

公元 395 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两部分。基督教后来也分裂为天主教与东正教。 学校类型: 初级教义学校、高级教义学校

前者属于初等教育性质,目的是普及基督教教义;后者带有高等教育性质,培养传教士和教会领导。 罗马共和后期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雄辩教育的倡导者。

提出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有文化素养的雄辩政治家。其著作《论雄辩家》是有关雄辩教育最重要的著作之 一,其雄辩教育理论成为当时及后来 100 多年中的权威观点。 四、古罗马的教育思想

1.西塞罗(前 106 年-前43 年)

他认为雄辩家必须具有以下特殊素质:广博的知识、较强的应变能力、修辞学的修养、优雅的举止与风度等。 培养雄辩家的主要方法是练习:模拟演说和写作训练。

他还将自己的教育理想总结为“人道”(Humanitas)。即指为人之道,在人与人之间具有同情、仁爱、礼让、 谦和等品质。并认为只有有文化修养的人才能算作人

西塞罗的演说词(共 58 篇)词汇丰富、句法讲究、讲求对称、抑扬顿挫,其文体结构对文学界和教育界产生了 很大影响,以至于出现了“西塞罗主义”,人们尽力加以模仿。其拉丁文著作被普遍认为是最纯洁的散文典范, 是高等学校拉丁文学必读教材。 2、昆体良(公元 35-95年)

罗马帝国时期著名演说家和教育家,其《雄辩术原理》是西方第一本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昆体良继承 了西塞罗关于雄辩教育的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

(1)论述了人接受教育的可能性。认为一般的人都可以通过教育培养成人

(2)论证了学校教育的优越性。认为学校教育优于家庭教育,还提出分班授课的主张(班级授课制思想的先声) (3)强调德育的重要性。提出德行是雄辩家的首要品质 (4)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和语言发展

(5)论述了教学方法、教学原则。主张教学要量力而行、劳逸结合、循序渐进、课程按多样性原则编排、 反对体罚等

(6)对教师的要求:德才兼备、宽严相济、多勉励、少斥责、因材施教、教学应明白易懂等

总之,昆体良是古希腊罗马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之集大成者,是夸美纽斯以前西方最杰出的教学法学者,其 教育思想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家维多里诺、伊拉斯谟、夸美纽斯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3、奥古斯丁(公元 354-430 年)

古罗马帝国后期神学家和哲学家,他依据柏拉图的理念说和灵魂不死等理论解释《圣经》,并加以发挥创造,使宗教和哲学相结合,创立了基督教宗教哲学,成为中世

纪基督教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西欧中世纪教育的发展

产生了深远影响。包括: 原罪论(人生而有罪);

赎罪论(只有皈依上帝才能得救);

禁欲论(应压制人的情欲,摧残肉体以拯救灵魂); 教权至上论(神权高于王权);

灵魂不灭论(灵魂可以与肉体分离,死后可以升天)等 这套理论后来在整个中世纪居于主导地位。

第五章 西欧中世纪教育和阿拉伯的教育

第一节 西欧中世纪的基督教教育

在西欧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基督教会成为一种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它在意识形态上居于独尊的地位,并且垄断了中世纪的教育。 一、教会学校

教会学校主要包括三种类型:修道院学校、大教堂学校和堂区学校。在这三类学校中,修道院学校因其藏书丰富、管理严格等特点而成为最重要的教会学校。 1.修道院学校

(1)修道院学校分为两部分:

一为“内学”,主要负责对准备充当神职人员的学生的教育。 一为“外学”,负责对不准备担任神职的学生的教育。 (2) 教育目的:培养学生具有服从、贞洁、安贫等品质。 (3) 主要学习内容:

圣经,通行的教材为《教义问答》,是基督教教会对初信教者传授基本教义的教材,用问答体裁写成。

神学加上“七艺”构成了修道院学校的主要学习内容,而神学则成为其他学科的“王冠”。 (4) 教师:多由修道士和其他神职人员担任。

(5) 学生管教:极为严格,棍棒和鞭条是学校的必备品。 2、大教堂学校和堂区学校 大教堂学校:

又称主教学校或座堂学校,一般设在主教的所在地,其性质和水平同修道院学校相近,学校设备和条件比较好,学科内容也比较完备。 堂区学校:

一般设在牧师所在的村落,是对一般居民子弟进行初步教育的一种形式。 二、托马斯·阿奎那的教育思想

(ThomasAquinas1224~1274)是西欧中世纪著名的基督教神学家和经院哲学家,也是一位教育工作者和大学教师。托马斯·阿奎那在教育和神学的关系中,把教育思想

从属于神学之下,形成了神秘、系统、独特的经院主义的教育思想。

1.阿奎那的教育目的论

教育目的就是发展人的通往上帝神性的理智。教育要使不朽的灵魂与上帝沟通。

阿奎那的知识观概括的讲,就是感性知识观、理性知识观、神性知识观。感性知识是对物质的实物的知识,感性知识可分外感性知识和内感性知识。 2、论教学

阿奎那十分重视教育教学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运用符号作为媒介,教学离不开语言、文字、图形和实物,知识即寓于这些符号之中。 3、托马斯·阿奎那式的教育方法 第一,正反论辩式。 第二,开放调和式。 第三,启发诱导式。 简评:

阿奎那的教育思想处于附属于神学的年代,其内核已蕴含着近代教育思想,强调理性,尊崇科学的重要成分,为教育思想发展到尊重人性的文艺复兴时代,起到了铺

石垫路的作用。

第二节 西欧中世纪的世俗教育 一、宫廷教育

在781年,查里曼邀请英格兰教士、著名学者阿尔琴(735~804)到法兰克王国,协助改进学校,发展教育.

在原有宫廷学校的基础上,阿尔琴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在阿尔琴的管理下,法兰克王国的同听学校在当时成为世俗教育的中心.

在改革和发展宫廷学校的同时,查里曼还致力于对教会学校的改进。787年前后,查里曼发布命令,要求教士不要忽视文学的学习,只有虚心诚意地和不甘落后地学

习,才能更好地探索经义的奥秘。

二、骑士教育

1、封建等级制度和骑士制度

法兰克王国在9世纪后期,就确立了封爵制度,国王以下依次为公爵、伯爵、子爵、男爵,最低一级的封建主是骑士。骑士教育成为世俗封建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骑士教育的目标

训练骑士的标准是剽悍勇猛、虔敬上帝、忠君爱国、宠媚贵妇。 3、骑士教育的实施

骑士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它通常分为三个阶段:(1)从出生到7~8岁,这个阶段为宗教教育阶段。(2)7~8岁以后,这个阶段通常称为“礼仪教育阶段”。(3)

从14~15岁到21岁,被称为“侍从教育阶段”。

骑士教育的基本内容除上述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内容,那就是“骑士十诫”。

骑士教育旨在训练保护封建主世俗利益的武夫,其内容虽也注重培养宗教道德品质,但以养成军士征战能力为主要目的,文化知识极为贫乏。 三、城市教育

中世纪城市与罗马早期的城市的主要区别是它不是以政治为中心的城市,而是以经济为中心的城市。中世纪的城市经济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自由。中世纪城市的这种比

较自由和宽松的环境,为城市教育和中世纪大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兴起背景:

在中世纪城市的形成过程,市民阶级的形成对于城市的发展、城市文化和城市教育的兴起,具有重要的影响。市民阶级主要由商人、手工业者组成。他们为了保护自

己的利益和生产经营的需要,一般都组织起行会。

市民阶级的不断壮大促进了市民阶级对教育的广泛需求。在这一时期,促使城市当局建立了新型的教育机构,城市学校出现了。 与中世纪其他世俗教育机构的区别:

首先,中世纪的城市学校大多是由城市当局或行会组织负责开办和进行管理的。因此更具有世俗教育的特点; 其次,城市学校比较强调职业和技术的培训;

再次,虽然宗教教育仍然是所有城市学校的重要教学内容,但是起地位受到明显地削弱; 第四,城市学校教学水平也比较低。 第三节 西欧中世纪大学

从12世纪开始,西欧教育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中世纪大学的建立是这种发展的主要标志。 一、中世纪大学的兴起

西欧中世纪大学的产生,是社会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工商业的发展、城市的兴起、十字军东征、经院哲学的出现,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但就每一所大学的建立而言,又各有其特殊和具体的原因。

中世纪大学最初产生于12世纪的意大利、法国和英国。早期中世纪大学通常是在原有的文化教育机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大学的前身有两种,一种是原有的对所有人

的教育中心和研究所;另一种是原有的主教学校,最早的中世纪大学就是在此基础上建立、演变而言的。

西欧第一所大学是11世纪末产生于意大利的工商业城市波伦亚的波伦亚大学。 1150年,巴黎大学形成。

后来巴黎大学中的英国学生返回祖国,组成了牛津大学(1168年)。 1209年,从牛津分出一部分学生设立剑桥大学。 http://www.56.com/u46/v_NjM4NTc1ODc.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cb00XNDg3NDgzNDQ=.html

12世纪后意大利又成立萨拉尔诺大学,西班牙创立萨拉曼加大学,德国设立海德堡大学,奥地利开办维也纳大学,法国成立了奥尔良大学等等。 14世纪末,欧洲已有47所大学,15世纪末达60多所,大学已遍布欧洲各地。

欧洲“大学”原来的含义是人们组织起来的团体,逐渐发展为专指由从事学习、教学和研究的人组织起来的团体。在以后的形成过程中,渐渐形成了较为明确的含义,指

并非专由一个地区或一个阶层团体的学生,而是由各个地方来的学生组成的学校。从事着神学、法学和医学等的高等教育。

二、中世纪大学的组织与管理特点

1、管理体制:中世纪大学通常被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以波伦亚为代表的“南方型”大学,又称为“学生大学”。 另一类是以巴黎大学为典型的“北方型”大学,又称为“先生大学”。

“先生大学”:如法国的巴黎大学,欧洲北部的英格兰、苏格兰、瑞典、丹麦等地的大学,大多属于这种类型。 “学生大学”:欧洲南部如意大利、法国(巴黎大学除外)、西班牙、葡萄牙等地的大学,一般属于这种类型。

但是,不论是“学生大学”,还是“先生大学”,执掌教务的并不是学生和教师个人,而是由他们组成的团体。在中世纪大学创建之初,大学实际上就是一个由教师团体和

学生团体组成的“组合”。

在“学生组合”中,往往按照地籍,组成“同乡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同乡会”又互相组合,形成更大的区域性组织。“教师组合”的主要形式是“系”或“教授会”。这

是按所教学科而形成的教师组织。

中世纪大学中更为重要的组织机构是学院。在中世纪大学中,按学科划分一般有四个学院,即文学院、法学院、医学院和神学院。其中,文学院是一种预备性质的机构,

为进入其他三个学院作准备。神学院则是地位最高的学院。

中世纪大学建立以后,即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教会和世俗封建主为了争取大学的支持,往往授予大学一定的特权。 2、教学内容和课程

中世纪大学创建之初,教学内容和课程并不确定,通常是由各大学教师自定的。从13世纪起,经教皇命令和大学法规确定,课程逐步趣于统一和稳定。中世纪大学的

教学方法主要是讲解和辩论。

大学学习一般分为两个主要阶段,这与学位制度具有直接联系。第一阶段:可获“学生学位”,在此基础上可获得“硕士”或“博士”的学位 3、教学方法

不同的学科虽然在教学内容上有很大的差异,但在教学方法上却大致相同。如在当时的神学院,除了圣经外,最重要的教科书是彼特?朗巴特(peter lombard,1100~1164)

的《箴言四书》(libri quatuor sententiarum),但其主要的教学方法仍是通行的讲授和论辩。

讲授(lectio)来自拉丁语动词阅读(lego),即阅读指定的教材,由教师诵读教科书原文及其注解,学生逐字逐句地笔记,授课的内容则被记录、整理为“注释集”

(commentarius)。

论辩(quaestio)最初只是一种口头训练,后来演变为一种正式的教学方法。在神学院,论辩又分为两种,即问题论辩(quaestio disputata)和自由论辩

(quaestio quodlibetalis)。

问题论辩在课堂上进行,由教师提出一个论点,由两名学生或两组学生进行对辩,由教师主持,裁定胜负。有时,由一名学生就某一问题的两面自己提出论据,自己辩

驳,称为独辩。

自由论辩则是在公开场所进行,一般是在降临节(advent)后的第二周和四旬斋(lent)后的第四、五周举行。自由论辩的规模很大,不局限于学术问题,任何问题都

可提交讨论,参加的人包括学生、老师以及其他著名的访问学者。论辩的题目最后整理、汇集为“论辩集”(quaestiones),各种题目的论辩集则进一步总汇为“大全”(summa)。它的写作方式是围绕一个题目提出一系列问题,每一问题都有“赞成”和“反对”两种意见,作者先列举维护这些意见的理由,然后陈述自己的观点,最后逐一反驳其中一种意见的各种理由,并论证另一种意见的各种理由。

4、入学时间和学习期限

都没有严格的规定。一般是十三四岁入大学,先学习文科5年至7年,学习内容为拉丁语和“三艺”,学完后通过考试取得学士资格。然后再学“四艺”,四艺学完

考试及格后,可获得硕士学位。学生只有取得硕士学位后才有资格选修其他三科(神科、医科、法科)深造,而在其他三科中的一科毕业后,就可获得博士学位,也才有资格被任命为教授。当时认为神科最难学习,水平最高,毕业生的出路和前途也最好。

5、学位出现的意义

事实上,学位制最初只是教师行会的一种自我保护措施,它起着决定职业标准和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的作用。学士最初根本就不是一种学位,它乃是教师行会所新招学

徒的一种身份,这些年青人希望有一天也成为行会的正式成员。那些获得许可证,被接纳到教师行会的人,最初一律叫硕士,magister其本意就是师傅,表明已出师了,可以开始授课带徒,而博士或教授仅仅是一种荣誉称号。

学位的出现和大学学位制的形成,表明社会需要掌握专门知识的人,也要求了解其知识的程度和质量,它是社会生活发展的客观需要,所以,经过多次变化,一直流

传至今,仍被广泛采用。

6、西欧中世纪大学的特权 《完全居住法》规定:

学者们不能因为债务问题而受到伤害和报复,违者将处以四倍的罚款;学者们免受地方法官的司法审判;在特殊的案件中,任何被传唤出庭的学生都可选择是由自己的教

师审理还是由主教审理②。腓特烈一世的法令为后来的统治者们提供了可供效仿的范例,这一法令本身也成为了大学的学者们诉求更多其他特权的基础。

7、中世纪大学存在的意义 (1)、中世纪的大学产生以后,迅速成为欧洲文化复兴和传播的中心,也是随后进行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近代启蒙运动的重要阵地。此外,尽管世界各国、各民族

自古以来就有种种较高水平的教育机构,如希腊雅典的学院、阿拉伯的“智慧馆”和中国的书院等,但是,西欧中世纪形成的大学所提供的办学理念、组织原则、教学体系、学业考核制度、法律地位等,却是近现代世界高度教育制度的直接先驱。

(2)、中世纪的大学是欧洲重新获得和了解古代希腊罗马的哲学和科学知识的重要媒介。当欧洲还处于文化的黑暗时期时,却正是阿拉伯世界以其灿烂辉煌的文化彪炳

于世的时候。公元7、8世纪兴起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是古代东西方诸多民族、宗教融合、碰撞的结果,它在产生之初即表现出勤于学习、尊重知识的特点,据说,穆罕默德曾对穆斯林发出“学问即使远在中国,亦当求之。”的号召。经过阿拉伯人200年左右的努力,欧洲古代的主要经典几乎都翻译成了阿拉伯文,当这些著作被翻译为拉丁文而为中世纪的学者所了解后,重新点燃了欧洲人的智慧,而这主要是在当时的大学展开的。

(3)、中世纪的大学直接促进了经院哲学的发展与繁荣。随着大学的发展,教会的势力也慢慢渗透进大学,经院哲学逐渐成为大学的主要内容。 三、中世纪大学与经院哲学

1.经院哲学的兴衰

经院哲学(scholasticism)是教父哲学的继续与发展,是中世纪神学哲学化达到最高阶段的产物。它产生于8~9世纪,盛行于12~13世纪。进入13世纪,后,由于种种

原因,经院哲学逐渐衰落。

经院哲学主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调和哲学和神学、理性与信仰之间的矛盾。为了真正解决这个问题,经院哲学家所作的工作之一,就是使神学哲学化。 2.经院哲学与中世纪大学

经院哲学对中世纪教育影响巨大,它与中世纪大学的关系密切,是当时大学的灵魂。 第一,直接促进了中世纪大学的兴起和发展。 第二,客观上促进了古典学术、文化的传播。

第三,确立了理性的合法地位,提出了理性训练的教育目标。 第四,经院哲学的思维方法(形式逻辑的三段论推理),不仅是一种学术研究的方法,同时也是一种训练思维的方法和教学方法。第五,经院哲学内部不同派别的论

争,促进了学术的自由探讨,从而有助于大学教育的健康发展。经院哲学家在大学中的学术探讨和争鸣,为中世纪大学摆脱狭窄的“职业”教育产生了有益的影响。

第四节 阿拉伯的教育

拜占庭和阿拉伯两个国家的教育与这一时期西欧的一些教育状况有很大不同,并对后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部以君士坦丁堡为都城,为东罗马帝国,史称拜占庭帝国。西罗马灭亡之后,拜占庭帝国又存在了近一千年,直到1453

年为奥斯曼帝国所灭。

一、拜占庭的教育

世俗文化教育体系与基督教教会的文化教育体系长期并存、相互影响和对立斗争的局面,形成了拜占庭教育的基本特点。 拜占庭教育的一个突出的特征是世俗文化教育体系与教会文化教育体系长期并存,互相渗透与对立斗争。 1、世俗教育

拜占庭的教育仍然继续了古典教育的传统。希腊语仍然是教学所运用的语言。另外,当西欧的高等教育完全绝迹的时候,拜占庭的高等教育却继续存在。

(1)高等教育:七世纪之前,拜占庭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和各省的大城市都设有高等学校。其中规模最大、作用最为显著、延续时间最长的世俗性高等学校是君士坦丁

堡大学。该校成立于公元425年,座落在宫 庭附近,其任务是为帝国培养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官吏。学校邀请著名学者讲学,由国家支付薪俸,而且免除教师的课税负担

(2)专科教育:拜占庭的专科学校也较为发达。著名的有贝鲁特和君士坦丁堡的法律学校,雅典的哲学学学校,亚历山大里亚的医学校和哲学学校。

(3)宫庭教育:占有重要地位,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重视。宫庭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未来的皇帝,主要开设基督教教义、希腊哲学、罗马法理学、军事训练、文法、修辞、

历史等课程,学习内容十分丰富。教学一般由特聘的家庭教师负责,某些皇帝亲自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或制订教学计划。

2、教会教育

拜占庭教育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继续保持用希腊哲学的观点和论证方法来钻研神学理论,探讨神学问题。它不像西欧教会那样鄙视古典文化。 拜占庭教会也重视教士应承担的教师职责。在公元7世纪时,君士坦丁堡教会曾经两次颁布了关于学校教育的通谕

拜占庭的文化教育在13世纪以前对东欧的一些国家的教育有着较大的影响。拜占庭的文化教育对于文艺复兴也起着积极的作用。 (1)修道院学校

附设在修道院中。在学校里,每个修士都单独有一个房间进行课经和学习,学习内容完全是宗教性的。修道院学校不仅训练修士,还开展收集书籍、经卷、组织抄

书等工作。一些著名的修道院还建有图书馆,专门收藏经书和誊写书稿,不少修道院学校的藏书十分丰富。

(2)主教学校

在拜占庭教会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主教学校的教育目的是培养神职人员,教学内容主要是神学,但并不排斥一些世俗学科,尤其注重传授一些古典文学知识和古

代哲学知识。君士坦丁堡大主教学校是拜占 庭最高级的主教学校。在其中任教的人都需经过专门的严格考试。学校有五名教授,分别担任一个宗教学科的教学。由于这所学校集中了当时的神学权威,使它不仅成为教会学校的最高学府,而且是最高的神学思想中心。它有权解释教会的政策和教义。在这所学校中,学生以研读神学为首要课业,此外还学习七艺、自然科学和古代哲学著作。学习这些非宗教神学内容的目的是按照教会的需要,对其重新加以解释,批驳异教分子。它为东正教培养了大批忠实信徒,是圣象崇拜派的基地,在圣象破坏运动中被皇帝封闭。

二、阿拉伯的教育

7世纪伊斯兰教建立后,在默罕默德德领导下,阿拉伯半岛归于统一,并迅速成为横跨亚非欧三洲的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帝国。伊斯兰政权建立后,各种类型及各种水

平的教育机构才陆续出现。

1、宫廷学校和府邸学校

哈里发宫廷中的设备和人才比较充实,又给传习知识提供便利的条件,慢慢地便形成了宫廷学校。取法哈里发的贵族大臣也常在府邸延聘导师,教育王孙公子。 帝王宫廷还举行高深学术的讨论,邀集学者给哈里发讲学论道,是帝王教育的特殊方式。 2、学馆

学者之家简称为“学馆”。学馆以学者为中心传授高深的学识,这和传授简易的基本知识的私人设置的昆它布,在程度上是不同的。 3.清真寺

清真寺都在宗教活动之外,从事教学工作。清真寺开始设置昆它布以实施初等教育,慢慢地,清真寺传授高深知识也是极为多见的。 当时的宗教和教育紧密结合而不彼此分离,清真寺不但是初等教育的场所,并且通过讲学和论辩而成为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了。 4、高等教育和图书馆

中世纪时,阿拉伯国家的高等教育颇为发达。远在公元9世纪时,这里就出现了大学。9世纪初,哈里发迈蒙在巴格达建立赫克迈大学,这是阿拉伯的第一所大学。 在阿拉伯国家里,图书馆在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方面曾起了巨大的作用。图书馆俨然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大学。

阿拉伯教育,尤其是阿拉伯大学,其中各种制度、课程、教师的地位、学生的游学等等,对于欧洲的大学影响很大。阿拉伯的学术、教育对于欧洲的文艺复兴有着明

显的影响。

第六章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 一 、人文主义教育活动及教育思想

他们重视人在社会中的作用,重视用新的教育观指导办学,用新的教育方法培养人的思想,对近代教育理论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一些人文主义者(如英国的

莫尔和意大利的康帕内拉)还提出了空想社会主义的教育思想。

1、维多里诺的教育思想(VittorinodaFaltre,1378-1446) 维多里诺总结了许多教育原则。主要有: (1)为儿童的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 (2)学校应是一个亲密的集体。

(3)学校要对儿童负责,培养儿童良好的纪律。

(4)尊重儿童的个性特点,允许儿童个性的发展,给予适合他们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学习任务。 2、拉伯雷(Rabelais,1494-1553)和蒙田(Montaigne,1533-1592)的教育思想

拉伯雷和蒙田都是以文学作品来影响后世教育思想的人文主义作家。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都对封建制度及其教育进行了批判,阐述了新的教育观。拉伯雷主要提出了

在愉快、自由教育的基础上来培养人的思想,蒙田提出了培养儿童的判断力和主动性的思想。

《巨人传》这部小说是拉伯雷的代表作。小说以比较的方法批判了经院主义教育,提出了人文主义教育的主张,即理想的社会由享有完全自由的人所组成的,“想做什

么,就做什么”。

总之,拉伯雷主张应在令人愉快和富有刺激的环境中来进行自由的教育、身心并行发展的教育和认识所有事物的教育。

蒙田是文艺复兴时期法国的思想家和散文作家,他反对经院主义哲学,主张人的理性自由发展。他的代表作是他的《散文集》。其教育思想主要集中在第24章《论学究

气》和第29章《论儿童教育》(OntheEducationofChildren)。其基本主张是反对培养学究,主张培养具有实用知识,良好的判断力,良好的道德和体力的“绅士”。

他提出教育跟随自然的主张,主张教育要依照自然,把儿童培养成具有自由精神的“绅士”。如何培养这种新人呢?第一,他认为首先要培养儿童的判断力。第二,在教

学上,他主张采取自然的、多样的、自由的教学方法。

3、伊拉斯谟斯的教育思想

伊拉斯谟斯(Erasmus,1466-1536)是尼德兰著名的人文主义者和教育理论家,主要教育著作有:《愚人颂》、《一个基督教王子的教育》、《论正确的教学》等。 伊拉斯谟斯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封建主义和经院主义教育的批判。

伊拉斯谟斯充分肯定教育的巨大作用,他指出:“一个国家的主要希望,在于它对青年的适当的教育。”

伊拉斯谟斯认为,教育应具有以下目的:在青年的头脑中播下虔诚的种子;使青年热爱并学习自由学科;能为生活做好准备;掌握基本的礼仪。 伊拉斯谟斯非常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

伊拉斯谟斯高度重视正确的教育教学方法的运用。 二、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 第一、重视人在教育中的地位

第二、创建新型的学校机构,使教育环境自然化。

第三、在注重人文学科改革的同时,也强调在自然中学习知识。

第四、尝试和运用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为儿童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第二节 宗教改革时期各派教育

与文艺复兴时期一样,宗教改革也是西方教育发展历史上的一次重要的改革运动,也是西方教育发生转变的关键时期。正是在这个时期,一些宗教人文主义者,大胆改

革教育,较早地提出了教育平等和强迫义务教育的主张,并进行了初步的实践,从而为西方近代国民教育的发展和国民教育制度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宗教改革运动发生于1517年的德国。当时的德国仍处于分裂状态,全德国共有七大选帝侯、十几个大诸侯、两百多个小诸侯和上千个独立的骑士领地。由于分裂,德

国难以形成抵御外来影响的强大力量,加之15-16世纪的德国在欧洲国家中尚属较为富庶的国家,因而成了罗马天主教廷勒索的主要对象。罗马教廷收入中的1/3来自德国,德国因而被称为“教皇的奶牛”。教廷的横征暴敛不但激起了德国中下层人民的愤怒,也引起了各邦诸侯、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的不满。15世纪末16世纪初,反对教廷干涉的呼声进一步高涨。

导火线

1517年10月,教皇利奥十世(Leo X,1513~1521年在位)以建罗马圣彼得教堂为名,派特使到德国兜售赎罪券,声称:“只要购买赎罪券的钱一敲响钱柜,罪人的灵魂

就可以从炼狱进入天堂。”这种以宗教名义进行的敲诈伎俩,引起了德国各界的广泛不满。同年10月31日,神学家马丁·路德(Matin Luther, 1483 ~ 1546)在维登堡万圣教堂的大门上贴出《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即九十五条论纲)。在《论纲》中,路德否认教皇拥有赦免任何罪恶的权力,指出:“任何基督徒,只要他能真诚地仟悔,将获得完全解除罪孽,无须乎赦罪券。” 《论纲》虽然并未完全否定教皇和教廷,甚至也未完全否定教皇的其他权力,但由于它表达了人们积压已久的不满情绪,因而得到迅速传播,并成为德国各界反对罗马教廷的共同纲领。

宗教改革运动时代背景。人民与教会的矛盾,是宗教改革运动形成的社会基础。宗教改革运动出现,也与罗马教廷和教会的腐败有重要的联系。宗教改革的直接导火索

是由教皇利奥十世批准出售“赎罪券”所引起的。

一、新教各派的教育改革

在新教教育中,有影响的是德国路德派、法国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派办的教育,这是在三种不同理论指导下展开的教育活动。 (一)路德派教育改革的特点

路德派教育的特点是把教会置于国家权力之下办教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应重视教育,掌握教育权。 2、国家应推行普及、义务的教育。 3、重视各类教育的发展。

4、重视对学校教育和教学的管理。

总之,路德派的宗教和教育改革改变了上帝主宰一切,教皇按照上帝的规定主管人间一切事务的思想,导致了一种新的思想的产生,即由历来以管理国家是世俗君主的

责任,劝慰人们的精神世界是教会的责任,进而又发展为上帝给世俗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力,每个国家的教会都应隶属于君主。这个思想为近代教育由教会控制逐步过渡到由国家控制奠定了基础。

(二)加尔文派的教育改革特点

加尔文教派的主要影响是在瑞士的日内瓦。其改革特点有:

1、注重为人的发展提供规范化、理性化的环境,强调教会、国家、学校、家庭教育的一体化。 2、重视各级各类学校的发展,强调学校教育的系统化。 (三)英国国教派教育改革的特点

英国的宗教改革又不同于前两者,它形成了国家和教会联合起来的特点。国家和教会两者在最高权力上是平等一致的关系。 1、强调教育为国家服务,重视高等教育。 2、初、中等教育由私人团体办理、负责 二、耶稣会派的教育改革

这个团体的目的是确保天主教会的原有阵地,对天主教进行改革,扩大天主教的影响,使天主教在与新教的斗争中取胜。因此非常重视教育,并把力量放在中、高等教

育上。

耶稣会教育改革的思路:

一方面将文艺复兴精神和古代经典著作的思想纳入到服从基督教理想和教会中; 另一方面,将产生于文艺复兴思想的新个人主义引申到为上帝服务中。 耶稣会学校采用军队的管理制度,形成了等级森严的组织结构。 耶稣会学校对教师的培训非常重视。

第七章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夸美纽斯(John Amos Comenius, 1592-1670),是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的伟大教育家。他的代表作《大教学论》的问世,标志着教育学科成为独立

的教育学科。

第一节《大教学论》与教育适应自然思想 一、教育活动与《大教学论》

夸美纽斯生活的时代是捷克民族遭受政治和宗教压迫的时代。 1614年,他担任一所中学的校长,开始研究教育改革的问题。

1628年,夸美纽斯随“捷克兄弟会”成员被迫迁往波兰,从此终身流亡国外。在波兰时,夸美纽斯开始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研究。 在夸美纽斯的教育著作中,《大教学论》是西方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

该书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要“探索并找到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一种可以使教师教得少,而学生学得多的方法”。旨在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

术”。其论述的内容、范围比较广泛,具有普通教育学的性质。

以后,夸美纽斯主要从事泛智教育的研究。

在教育观上,夸美纽斯吸收了前人如昆体良、塞涅卡等人的思想,也吸收了同时代的德国拉特克的教育思想,如教学要有对人的身体和心理的认识,教育要遵循儿童的

自然发展次序等等。但其教育思想上也有同一性和机械性的特点。

二、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 (一)思想来源

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是夸美纽斯教育思想中根本性的指导思想。它的的提出,主要受到如下几方面的影响。

1、这个思想的提出是他把文艺复兴以来“引证自然”的思想在教育中的全面运用,力求探索自然法则对教育影响的结果。在他看来,自然不仅是发展变化的,而且还具有

一定的发展规律,自然的发展规律就是宇宙万物的发展的根本规律。

2、夸美纽斯提出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也是他对教育进行思考,分析旧教育的问题,试图全面改革教育得出的合乎逻辑的认识。在《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表示了对

旧教育的强烈不满。

(二)“教育适应自然”

在夸美纽斯看来,“教育适应自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指教育要适应大自然的发展法则。他认为大自然的法则是教育的正确法则,教育的法则应依自然的法则得来。

在论证教育原则时,夸美纽斯一般是把教育现象与其他自然现象放在一切论述的。这种论证是用一种类推法来说明教育法则的。正是在教育适应自然原则的基础上,夸

美纽斯阐述了教学的直观性,教学的巩固性,教学的循序性和连贯性等原则,初步建立起近代教学论的体系。

其次,教育适应自然所包含的另一层含义是指教育要适应儿童个体的自然发展,即适应儿童的天性、年龄特征。 (三)评价

夸美纽斯的“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是他对自然、社会和教育进行一定认识的结果。在他看来,世界万事万物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局部要服从整体的安排,教育和个

人要服从自然总体的秩序。当然,也应看到夸美纽斯提出的自然法则并不是对自然规律的科学认识。而更多的是对自然现象进行简单的罗列和人为的解释,从而在论证中带有拟人化和简单化的现象。

从另一角度来看,夸美纽斯提出的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又并非仅仅是从模仿自然法则得来的,而主要来自他对古代教育思想和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方教育取得的先进成果

他用宗教观保护了他的自然观,又用自然观保护了他的教育观,这是他教育思想中自然主义特色的表现。

需要指出的是,正因为夸美纽斯论述教育问题是以大自然作为参照系的,因此,他在论述儿童个体教育时常具有机械的特点。

在他看来,所有的人都“具有同样的人性,具有同样的感觉与理智的器官”,所有的人都要发展相同的自然能力。这是进行统一教育的基础。 第二节 泛智教育与学校教育思想 一、泛智教育与学校教育体系

在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中,“泛智教育”是其重要的内容。学校教育的基本功能应当给人以广泛的知识教育。 “泛智”思想实际上是使所有的人都竭尽个人的能力学习和积累所有的知识。

其中有两点宝贵的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只要发展人的智力,给人类以广泛的知识教育,就会在人心中培育和发展美德和虔诚的种子。其次,所有的人都是

可以教育的。

如何研究和进行广泛的知识教育,夸美纽斯认为,应该研究并总结出一个包罗万象的知识体系,而且要求人人都应该掌握这种对于现实生活有益的、有用的知识。 夸美纽斯的“泛智”思想,反映了文艺复兴以来反对宗教蒙昧主义,提倡认识客观世界和发展科学的时代精神,以及广泛发展教育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要求,具有反

对封建主义的进步意义。“泛智教育”思想是夸美纽斯一生教育思想与教育活动的核心。

从教育适应自然和“泛智教育”的思想出发,夸美纽斯论述了学校教育的体系和普及教育的思想。他认为,一个人接受教育的最好时期是从出生到成年(0-24岁)

这一阶段,以后就主要是发展力量了。他把这一时期按照人的发展顺序划分为4段,每段6年,分别设立相应的学校和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

学校各阶段的特点和内容:

1、早期教育和学前教育:夸美纽斯重视对儿童的早期教育。 (1)要让儿童去活动,不应阻止他们的爱好和兴趣。 (2)父母要亲自抚育子女,使儿童的生活充满快乐。

(3)不仅注重感官的教育,还要求给予儿童以多方面的知识教育。 2、关于国语学校的教育:

(1)应对所有的适龄儿童进行教育,反对过早的教育分化。 (2)所有的儿童都要先学习国语,为以后学习拉丁语打下基础。

3、拉丁语学校的教育:这是为12-18岁的青年设立的中学。在拉丁语学校教育内容更为丰富。。

4、大学的教育:夸美纽斯认为大学应该是研究的人类知识专门学科场所。学生所受到的教育应该是周全的。

总之,夸美纽斯所设想的四级教育体系,注意到了各级学校的前后衔接和层次的递进,打破了封建教育的等级制,反映了民主教育和普及教育的思想。 此外,夸美纽斯十分重视通过设置学校开展普及教育工作。

二、学校教育组织和管理

在夸美纽斯以前,还没有人从理论上论述过教学的组织形式问题。

针对中世纪学校教学效果低的个别施教的传统做法,夸美纽斯要求实行班级制。

针对中世纪学校组织十分松散,学生入学或离校停学的时间没有统一规定的普遍现象,夸美纽斯提出学校工作应实行学年制的要求。 夸美纽斯了阐述班级教学的益处。

夸美纽斯在总结实际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新的教学工作组织形式―――班级上课制对后来整个世界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在学校的教学管理上,夸美纽斯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 在学校教育问题上,夸美纽斯还论述了教学过程和教学原则等问题。

总之,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尽管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还受一定时代的限制,但是他的教育思想是一个宏观的,全面的教育思想。正如一些后来教育家在评价他时说,夸

美纽斯的教育是一个重视知识的教育,是一个理想和实际相结合的教育,是一个为了人类的教育。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在人类教育学的发展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第八章 近代教育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 近代教育制度发展特点概述 一、近代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1、政治基础

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推动了近代资产阶级国家的建立,形成了一种不同于中世纪封建社会的新型社会和新的社会关系:即由过去的身份型社会开始向契约型社会转变;

由一种人身依附关系转变变为一种契约关系。

2、经济基础

在资本主义社会,社会的经济基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3、科学和思想基础 4、教育基础

人文主义教育、近代教育家的改革和实验,以及近代民族国家对各类教育所进行的改革,奠定了近代教育制度产生和发展的现实基础。 二、近代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改革和发展对教育的影响

1、近代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宣扬的自由、平等的观念,促进了近代教育对发展人的个性的重视和对教育普及的追求。

2、近代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宣传个人主义和国家主义的价值观,把教育与个人的发展和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使教育成为个人发展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手段。 3、近代资本主义在经济的发展中重视劳动和劳动创造财富的观念,使得教育与劳动结合起来,成为近代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4、近代资本主义在经济的发展中对知识和科学技术的重视,使得知识,特别是科学知识得到较大的发展,推动了近代知识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发展。 三、近代教育制度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与中世纪教会教育相比,近代西方教育是一种追求世俗化和回归现实的教育。 (二)与古希腊教育相比,近代西方教育是一种重视现实和追求物质利益的教育

(三)受资本主义政治和文化传统的影响,近代西方教育形成了典型的“双轨制”教育。

从其构成来看,“双轨制”教育主要由贵族资产阶级教育和贫民教育构成。贵族资产阶级教育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中世纪以来欧洲所形成的传统大学和近代新

大学;一个是中等教育。“双轨制”教育的另一条轨道是贫民教育。

(四)在反对教会控制教育的斗争中,近代西方教育管理体制的主体,实现了早期的由教会控制,逐步到教会和国家共同控制,最后到由国家控制的转变。 (五)近代教育制度在发展过程中,逐步由随意性和分散性,向法律化、制度化和民主化方向发展,国家主义和分权主义成为教育制度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 (六)在近代各级教育发展过程中,普及义务教育成为教育发展中心。

(七)在近代教育制度形成过程中,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第二节 近代英国教育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的教育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前,其教育就已具有悠久的历史。从历史上看,英国教育具有明显的宗教性和贵族性的特点。 中世纪后期,英国传统学校的性质和作用也发生了改变。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文法学校和歌咏学校又得到较快的发展,一些著名的大学也附设文法学校。

16世纪后期,英国的封建制度逐步衰落,资本主义得到发展,培养资产阶级新人的需要,促使有识之士开始思考和批判英国的封建教育制度。 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教育

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教育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这一时期,许多教育家和团体主张教育革新,改革英国的封建教育制度。

但是,这一 时期英国非国教派教育家所创办的新型学校的出现,推动了英国教育制度的发展。

在这一时期,英国一些宗教团体和慈善机构开始普及初等教育的工作。这个时期的普及初等教育是与社会的贫困现象联系在一起的。 在扶贫过程中,英国宗教团体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这一时期,非国教派和天主教等教派也大力创办慈善学校,进行普及初等教育的工作。英国初等教育对贫困儿童的实施,也引发了一场关于贫苦儿童教育和就业关

系问题的争论。

三、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教育

18世纪80年代前后,英国首先开始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引起了英国社会的巨大变化。 工业革命使得解决普通人的教育和普及初等教育的问题,成为更为迫切的现实需要。

在英国工业革命的时期,首先出现的是“星期日学校(SundaySchool,也称主日学校)”。 伴随星期日学校的发展,出现了另一种学校制度――“导生制”。 在工业革命时期,工人阶级为缩短工时和建立工厂法,保护童工的利益,与资产阶级进行了长期的斗争,也促进了英国初等教育的发展。 工业革命的发展,引起了英国政府对教育的重视。 19世纪20年代,英国开展了“新大学运动”。 四、工业革命后英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1870年通过了“福斯特法案”。法令规定:

(1)在教会学校设置不足的地区,应设置由纳税人选举的地方教育委员会兴办的学校,并由地方税收举办公立初等学校。 (2)各教派设立的学校地位得以保持,但不能从地方税中得到补助。

(3)公立学校可以进行不属于任何宗教团体的宗教教学,也允许教师不参与学校的宗教教学。学生家长可要求其子女不参加学校的宗教仪式或宗教教学。 (4)规定对5-12岁的儿童实施强迫教育。

1870年的初等教育法,是英国一次创立国民初等义务教育制度的尝试。 第三节 近代法国教育

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前的教育

从9世纪中叶到15世纪末,法国教育也是以基督教教会的教育体系为主的。

文艺复兴时期,法国出现了一批资本主义的手工业工场,资产阶级得到一定的成长。 宗教改革以后,教育权主要掌握在天主教手中。

17世纪,法国的各级教育仍在天主教会的控制下。初等教育的主要内容是识字、教义问答和祈祷。这一时期,法国的中等教育主要是耶稣会中学和文科中学,法国

的高等教育也处于教会的管辖之下,大学排斥新教徒的现象非常普遍。

18世纪,法国一些进步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向法国封建的社会制度和教育制度发起了挑战。 18世纪中、后期是法国政治、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法国教育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 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教育

18世纪末,法国社会的阶级矛盾日益尖锐。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不仅推翻了法国的封建制度,还沉 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有利地推动了其它国家资产阶级

的民主运动和反对农奴制的斗争。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从1789年发动到1799年结束,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在每一个阶段上都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教育改革方案。 康多塞(JeanAntoineCondorcet,1743-1794)于1792提出了一项关于由国家举办世俗学校的教育计划。 雷佩尔提(Lepelletier,1758-1794)也提出了一项教育计划。

作为化学家的拉瓦锡(Lavoisier,1743-1794)提出的计划也具有自己的特点,即重视民族工业的知识和技术教育。 这个时期,由于各派斗争激烈,各种教育计划和法令难以实施,因此各级教育发展速度不一。 三、19世纪的法国教育

1799年,拿破仑发动政变,组成新政府。1804年,拿破仑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4),在教育上建立起了具有法国特色的中央集权的教育领导体制。 1806年,拿破仑在巴黎设立了帝国大学。

在拿破仑执政期间,处理与教会的关系也是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1808年3月,拿破仑颁布《帝国大学令》。

19世纪初,法国的初等教育发展比较缓慢。1830年法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以后,工业革命的推动,使得初等教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 1881年和1882年法国通过“费里教育法”。

19世纪初,法国的中等教育主要类型是国立中学和市立中学。

在中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法国既坚持保留自己的传统,又不断加以改革,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法国的高等教育在这时期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在这一时期,法国大学的学科设置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第四节 近代德国和俄国的教育 一、近代德国的教育

(一)17-18世纪的德国教育

德国是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德、意、法)以后形成的封建制国家。宗教改革运动后,德国的新教和旧教都加强对学校教育的争夺,形成了德国历史上历来重视教

育的特点。

16世纪末,德国各封建邦国十分重视初等教育的普及工作。 在这一时期,德国中等教育的形式主要有文科中学和骑士学院。。

需要指出的是,18世纪初,一种新的中学类型——实科中学开始受到重视。 德国的高等学校早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就已经产生了。

18世纪后期,德国也开始改变过去教会控制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局面,加强国家对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控制。 (二)19世纪德国的教育 18世纪末,德国政治、经济都相当落后,国家还没有统一。新人文主义思潮的出现开始了德国教育史上又一次重要的改革。代表人物为洪堡德(Humboldt,1767-1835)。 改革首先调整和加强了教育领导机构。其次,对各级学校进行整顿和重建。

在初等教育方面,洪堡德特别重视提供师资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努力改进培养工作。 在中等教育方面,洪堡德十分重视文科中学的改革。

在高等教育方面,洪堡德重视新大学的建设工作。1810年建立起了柏林大学。柏林大学的建立开创了高等教育“教学与科研”两大任务并重的新的局面,成为各高校

学习的榜样。

1815年,代表封建贵族和僧侣利益的欧洲“神圣同盟”成立后,德国政治又开始走向反动,德国的教育也出现了倒退。

1871年普法战争后,德国基本结束了封建割据的局面,实现了以普鲁士邦为首的统一,建立了资产阶级和容克地主相联合的政权,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

条件。

19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德国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德国实科教育逐渐得到重视。 二、近代俄国的教育

(一)彼得一世前后的俄国教育

俄国是从9世纪开始过渡为封建制国家的。

俄国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是从彼得一世(1672-1725)开始的。 在文化教育改革方面,主要内容有:(1)实习新的文化教育发展政策。(2)开办普通学校。(3)设立专门学校。(4)创建科学院。 18世纪中期,俄国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中的突出成就就是1775年莫斯科大学的建立。

1802年,俄国成立了教育部。1804年,又颁布了具有自由主义色彩的《国民教育章程》和《大学及附属学校章程》。 1815年以后,教育政策变得更为反动。

1826年,沙俄政府在镇压了进步的“12月党人”的武装起义以后,又强化了其反动的教育政策。 总之,这一时期俄国教育倒退和落后了。 (二)农奴制废除以后的俄国教育

19世纪中叶,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社会改革运动的洪流。

19世纪60年代是俄国历史发展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也是俄国教育思想教育实践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社会各界对教育改革给予极大的重视,许多政

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教育家等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对封建农奴教育制度进行了揭露和批判。

农奴制废除以后,从1860-1864年间,俄国在进行政治、经济改革的同时,也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教育法规,开始了教育上的改革。 初等教育是这次改革的重点。

1864年的《文科中学和中学预备学校章程》规定,文科中学是无等级的学校,可以招收各阶层子弟入学。 60年代的教育改革还推动了女子中等教育和大学的发展。

总之,在十月革命前,俄国的教育与西欧、北美的教育相比是十分落后的。1914年,俄国仅有10万多所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仅有20%,文盲占全国成年居民的75%,

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仍是为特权阶层和资产阶级服务的。

第五节 近代美国的教育

美国是北美洲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一个历史相对较短、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 一、美国独立以前的教育

在美国独立以前,受不同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影响,13个殖民地的教育形成了各自的特点。 北部殖民地工业发达,居民大都是来自英国的清教徒,十分重视民众的教育。 在中部,当局没有统一的设立学校的要求,各教派分别设立学校。 在南部,统治者主要注重上层社会青年的教育。 这个时期,各个殖民地学校的主要类型有以下几个: 在初等教育上主要有主妇学校和市镇学校。 在中等教育上主要有拉丁文法学校和文实学校。

在高等教育上,这一时期主要有美国第一所高等学校——哈佛学院。

总之,美国独立前的教育基本上还是宗主国英国教育的移植,没有形成自己的教育体系。 二、美国独立后至南北战争以前的教育

1775年,北美殖民地人民掀起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1776年,13个殖民地宣布独立,成立了美利坚合众国。 建国初期,美国十分重视教育对于国家和人民的作用,并动员一切力量,唤起人民办教育的积极性。 1787年通过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虽然没有对教育的权力做出具体的规定,但1789年通过的宪法第十条修正案却涉及了教育。 由于教育行政权下放到各州,这样就形成了各州具体管理教育的体系。 19世纪初,美国各级教育逐步发展起来。

在初等教育上,由于受美国不断扩张领土和工业革命的推动,普及初等教育成为美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19世纪20年代起,美国工人阶级掀起了为设立免费公立学校运动的斗争。

随着公立学校的大量开办,培训师资、建立师范学校成为美国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在中等教育上,受公立初等学校运动影响,美国也出现了公立中学的运动。

这一时期,美国的高等教育也处于改革之中。首先是兴办公立高等教育。其次,重视技术训练和专业的教育。第三,原有的大学重视教学内容的改革。 三、南北战争后美国的教育

1861年~1865年,美国进行了南北战争,为资本主义在美国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形成了具有美国特色的教育制度。 在教育领导体制上,联邦政府认识到中央设立教育领导机构的必要性。

南北战争后,在欧洲学前教育发展的影响下,特别是在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的学前教育思想的影响下,美国的学前教育实践和理论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这一时期,美国的初等教育也有较快的发展。随着初等学校数量的增加和初等教育的不断普及,美国开始重视小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南北战争以后,美国的公立中学得到较快的发展,各州普遍设立公立中学,公立中学成为公立初等学校的继续。 美国中学的课程设置除重视学校科目外,还重视许多实用科目。

在高等教育上,这一时期,美国在强调高等教育讲求实用原则的同时,开始重视高等教育学校学术水平的提高。 19世纪末,美国高等教育进入多层次、多结构发展的阶段。 第六节 近代日本的教育

日本是亚洲东部的一个岛国。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日本形成了独特的教育体系。 一、明治维新以前日本的教育

明治维新以前的260多年,在日本历史上被称为江户时代或德川幕府统治时期。

在日本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对日本教育产生较大影响的思想文化主要有中国的儒学、日本的国学(和学)和西方的兰学。 江户时期,日本的具有等级特点的教育机构逐渐发展起来,主要有以下3种类型: (1)幕府直辖的学校机构。 (2)藩学。

(3)民众的教育机构,包括乡学、私塾、寺子屋等学校

19世纪中叶以后,出现了一批反对封建制度、主张学习西方以自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福泽谕吉。 二、明治维新后日本的教育

1868年,是日本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明治维新”后日本进入了资本主义近代化的历史时期。

在明治维新的过程中,日本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教育方面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提出了“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的改革目标。 1872年8月,颁布了日本近代第一个教育改革法令——《学制令),具体规定了日本的教育领导体制和学校制度。 《学制令》由学区、学校、教员、学生和考试5大部分组成。 这一时期日本的高等教育也得到一定的发展。

从1873年到1878年,日本的小学校数和学生数都有较大的增加。 1879年,日本废除了1872年的《学制令》,颁布了《教育令》。

《教育令》是日本参照美国的教育改革经验,第二次建立国民教育制度的尝试。其特点是中央放宽对地方教育事业的控制,给地方更多的自主权。 19世纪80年代日本资本主义得到了发展。1886年,日本政府制定了《学校令》,其中包括《小学校令》、《中学校令》、《帝国大学令》、《师范学校令》。 《小学校令》规定。 《中学校令》规定。 《帝国大学令》规定。

《师范学校令》规定,将师范学校分为普通师范学校和高等师范学校。

在强化对日本各级学校进行改革和管理的同时,日本政府为了进一步巩固天皇制的国家政体,十分重视对国民的思想道德教育。 《学校令》颁布以后,日本的各级学校教育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第九章 洛克的教育思想

第一节 教育思想基础与《教育漫话》

洛克(John Locke,1632~1704)是英国近代早期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教育代表作《教育漫话》对西方近代社会和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生平及思想基础

1、生平

洛克出生在一个律师的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

1666年,洛克结识沙夫茨别利伯爵,对洛克的政治观有很大影响。1693年,发表了《教育漫话》。1704年,洛克去世。 2.思想基础

洛克的教育思想与他的政治观和哲学观是密切联系的。 在社会政治观上,洛克赞成君主立宪政体。

在哲学观上,洛克在反对“天赋观念”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唯物主义经验论的“白板”说。 应当指出的是,洛克的“白板说”对近代教育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二、“经验论”与求知方法 1.“经验论”

(1)认识论。在认识论上,洛克反对当时流行的“天赋观念”论,认为人的一切知识都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的。这样,知识与经验的关系问题成为洛克所思考的中心

问题。

在《人类理解论》一书中,洛克主要讨论了知识和人的心智关系问题,并提出了经验是一切知识来源的观点。 人的经验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外部的经验,一个是内部的经验。 (2)知识与经验。从经验论出发,洛克反对天赋的知识。

洛克虽然反对天赋的知识和观念,但认为人的心智有天赋的能力。 如何认识复杂、抽象的观念,洛克主张用分析的方法。 2.求知方法

关于求知的方法,洛克首先提出了知识定义的方法。二是提出了推理的方法,洛克强调个体可以进行推理的重要意义。 3.对“经验论”的评价。

洛克“经验论”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三点: (1)只重批判方法,缺乏创新方法; (2)只重视具体而轻视抽象观念; (3)忽视了人的主动性。 三、《教育漫话》简介

《教育漫话》是洛克教育思想的代表作。

《教育漫话》一书,集中反映了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体系,是洛克教育思想的集中表现。

洛克的《教育漫话》在西方教育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来各国(特别是英国)资产阶级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二节 绅士教育思想 一、论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1、论教育的作用

作为资产阶级的教育家,洛克十分重视教育对于人的培养作用。 洛克认为英国教育的重点应当放在绅士教育上。 2.论教育的目的

培养绅士。通过教育使绅士具有四种品质,即“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 如何对绅士进行教育,洛克认为,理想的教育应是家庭教育。 二、论绅士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1、体育

《教育漫话》“有健康的身体才有健康的精神,这是对于幸福人生的一个简短而充分的描述”。 2、德育

德育是洛克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 (1)德育的内容、过程

在道德教育内容上,洛克认为要使儿童形成良好的品德,就要培养各方面的德行。在德育过程中,洛克尤其重视培养青年绅士具有良好的礼仪。 (2)德育的方法

首先对儿童进行说理教育。其次,重视榜样示范作用。

在德育方法上,洛克还主张运用奖励、表扬等办法而反对体罚。 3、智育

在《教育漫话》中,洛克把智育放在仅次于德育的地位。他认为,对一个绅士来说,“学问是应该有的,但是它应该居于第二位,只能做辅助更重要的品质之用”。 从这个思想出发,洛克在论述智育问题时,首先把道德放在知识之上,认为绅士最重要的品质是德行。其次,在处理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时,洛克更重视绅士的

智力培养。第三,在课程设置上,反对古典学科,主张课程的设置要符合绅士的将来发展需要,注重实用性和多样性。

智育的原则和方法。

首先,他强调应通过多样性的学习,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和自由。

其次,要养成儿童热爱求知的习惯。要求教学中应诱导儿童的好奇心,鼓励他们发问与主动探索。 第三,尽量联系实际学习。第四,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三、论儿童的健全精神教育

洛克关于儿童健全精神教育思想的主要特点是

(1)重视人的早期,特别是儿童时期健全精神的发展和教育;

(2)重视以理性为指导的儿童健全精神教育;

(3)重视理性指导与有效管理相结合的儿童健全精神教育。 1、儿童健全精神教育和身体健康教育的关系

在《教育漫话》的开篇,洛克首先关注的是儿童健全精神和身体健康的关系问题。他指出:“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

儿童的身体健康教育是有特定涵义的,即主要是针对那些身体本来健康、至少没有疾病,在不借助医药范围以内的儿童身体的维护和改进。 关于儿童健全精神的教育,洛克是把它放在与身体健康教育同样重要的地位上。 2、关于儿童健全精神教育的几个问题 (1)儿童管束和放任的问题 儿童应该受到管束。 应该实行有条件的管束。 (2)关于儿童自尊的问题

在对儿童的精神教育上,落克主张对儿童进行奖励和处罚的。 论奖惩办法。在奖励和处罚的办法上,洛克也有自己的见解。 (3)教育中处罚儿童的问题

洛克提出的“人事分开”的原则值得我们注意。洛克指出,对儿童的过失进行一定的处罚是必要的,但是要注意儿童对处罚的认识和反应。 可见,洛克关于处罚教育的目的,不是处罚儿童本身,而是处罚儿童的过失。 (4)教育中说教和说理的问题 儿童健全教育的地位

总之,在洛克的教育思想中,儿童健全精神的教育思想是他整个教育思想的一条主线,也是他教育思想的精髓。 儿童健全精神的教育应重在日常的管理。

第十章 卢梭的教育思想

第一节 思想基础与《爱弥儿》 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运动中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通过教育代表作《爱弥尔——论教育》,提出了以人的自由

发展和自然教育为基础的培养新人的教育理想。

一、生平及思想基础

1、生平

卢梭出生于日内瓦一个贫穷的钟表匠家庭。

1742年,卢梭离开日内瓦来到巴黎,结识了狄德罗等许多启蒙思想家,并参加了《百科全书》的编写工作。长期艰难的流浪生活,对卢梭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749年,以《科学与艺术的进步能使道德改善还是使道德堕落》为题举办征文活动,卢梭参加了法国狄昂学会的征文并获得了首奖。卢梭的论文犀利、尖锐,与众不

同,社会反响强烈,卢梭一举成为文坛名人。

此后,卢梭又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著作。包括1762年《爱弥尔——论教育》。1778年,卢梭在巴黎附近的村庄去世。 2、思想基础

卢梭一生写下了大量著作,涉及政治、法律、经济、文学和教育等领域。这些著作虽然内容不同,但相互之间联系密切,构成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其共同点是抨击法

国封建社会的不平等现象,并寻求克服不平等的方法和途径。

政治观

卢梭提出了反对封建专制统治,要求民主、平等的思想,主张社会契约论。

恩格斯指出:“18世纪的伟大思想家们,也和他们的一切先驱者一样,没有能够超脱出他们自己的时代所给予他们的限制。” 卢梭的政治思想实质上是以资产阶级的“人性论”为基础的,他把资产阶级的一切需要都看成是人的“自然本性”需要。通过教育培养新人便成为社会改造的重要的一环。 二、《爱弥儿》简介 概况:《爱弥尔——论教育》写于1757年,1762年第一次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出版。该书是一部半小说体的教育专著,共分五卷。前四卷提出儿童成长的自然的重要时期,

及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原则、内容和方法。第五卷着重论述了女子的教育以及男女青年的爱情教育。

此书的意义:卢梭的教育思想重要体现在他的《爱弥儿》一书中。该书的主要贡献是分析了人的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关系,论述了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自然进程,倡导

了自然主义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为教育科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对教育的关注:在《爱弥尔》一书的原序中,卢梭提出了为什么要研究教育和如何研究教育的问题。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卢梭认为,研究教育要先从研究学生开始。应提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一种实行起来容易的方法。这种思想和方法就是自然主义的思想和方法。 “自然教育”的目的观:在《爱弥尔》一书中,卢梭清晰地表达了自己“自然教育”的目的观。 论教育的作用:卢梭在书中充分肯定了教育对于个体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教育阶段论:卢梭在该书中又把儿童的发展划分为四个时期:从出生到2岁为婴儿期;从2岁到12岁为童年时期;从12岁到15岁为少儿时期;从15岁到成年是

青年时期。

可以说,《爱弥尔》这部著作的核心就是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 对《爱弥尔》的评价

《爱弥尔》是西方教育史上非常重要的教育论著,其中所论述的自然教育理论在教育思想上引起了伟大的革命。 当然,《爱弥尔》一书所反映的卢梭的教育思想还具有一些不足。 第二节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的含义和基本内容 一、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的含义和基本内容

卢梭关于“自然”的理解主要体现在他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爱弥尔》和《社会契约论》等书中。 1、人的自然本性是善良的,是“文明”的社会使之堕落的。 2、要使人的自然本性得以自然的发展,必须进行自然的教育。

卢梭认为,人生来是善良的,又是软弱的,人需要力量,需要帮助,需要判断,人的一切需要是由教育得来的。基于这种性善论,卢梭提出了自然教育的原则。 3、自然教育的目的和本质

卢梭认为,从自然教育的目的来看,自然教育不是培养野蛮人,而是培养自由人;不是培养“公民”,而是培养自然人。

总之,卢梭所谓自然教育的本质是以儿童的自然倾向为基础,受儿童的自身发展的法则所支配,培养能够适应一切环境、适应一切人生活的自由人的教育。

4、自然教育应当在家庭进行

卢梭十分重视在家庭中实施自然教育。 5、自然教育应在乡村中进行。

卢梭认为应当送孩子到乡村接受自然教育。 二、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的

儿童观和教育观

卢梭在《爱弥尔》一书里把爱弥尔的教育划分为五个阶段,并提出了具体的内容。2岁以前幼儿期的教育;2-12岁儿童期的教育;12-15岁少年期的教育;15-20岁

青春期的教育;爱弥儿未来的妻子苏菲的教育。

1、卢梭儿童观和教育观的依据和基础。

(1)幼儿期与儿童期的区别。在卢梭看来,幼儿是指“不会说话的人”儿童期开始后,他们开始说话,哭的时侯要少一些。 (2)少年期与儿童期的区别。在儿童期,儿童还是很柔弱的,在少年期,他们已经变强了。 (3)青年期和少年期的区别。卢梭认为青年期是儿童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 2、儿童期是个体发展的最重要时期

在教育史上,很少有人对儿童期给予特别的关注,卢梭可以说是历史上第一人。 3、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的儿童观

(1)关于儿童发展的动力问题,卢梭认为儿童自身有一种内在的发展潜能。

(2)关于儿童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问题,卢梭认为,儿童个体从出生到成人的发展是经过几个明显的、相互联系的阶段的。 (3)关于儿童个体发展的内外部因素的作用问题,卢梭认为,儿童个体的发展是自然的,是依靠自己的本性推动的。 (4)关于儿童现时的生活和将来生活的关系问题,卢梭认为儿童期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4、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的儿童教育观

卢梭关于儿童主体地位的论述,反映在教育上,构成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观。

(1)反对压制儿童的个性,束缚儿童个性自由发展的作法。主张自然的教育必须是自由的教育,是任儿童身心自由发展的教育。

(2)反对强调外在的,强制性的,遥远的教育目的的教育。主张教育要以儿童现时的生活为出发点,关注儿童现在的发展,为儿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3)反对用一种固定的教育模式来约束儿童的发展。主张教育者应时刻注意儿童个体发展的特点,尊重儿童的个性,顺应儿童天性的发展和表现。 (4)反对儿童个体被动的学习和接受教育。主张儿童必须依靠自己的能力,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努力,而不是别人的思考和意见来完成学习。 (5)反对过分保护儿童和折磨儿童的做法,主张儿童期的教育应是一种生活的教育和快乐的教育。 第三节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一、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1、反对过早对儿童进行理性的教育。

(1)过早用理性教育孩子是不自然和虚假的。 (2)要按照儿童的年龄进行自然教育 2、应对儿童进行“依赖于物”的自然教育 (1)“物的隶属”和“人的隶属”的区别

(2)应对儿童进行“隶属于物”的自然教育。

3、反对进行“积极教育”,主张对儿童进行“消极教育” (1)“积极教育”和“消极教育”的含义和区别。 (2)进行“消极教育”的必要性。

4、自然教育应当通过儿童做事情来进行

(1)做事情来学习是儿童获得知识的最基本的途径。 (2)可以利用“自然后果法”教育儿童。 (3)事物学习与符号学习的区别

5、自然教育应当让儿童成为学习的主人 (1)让孩子有学习的欲望。

(2)让儿童按照自己的思维和能力学习。 (3)培养儿童成为学习主人的技巧

6、自然教育还可以通过身体教育和感官教育进行 (1)身体教育与理解力。

(2)感官教育是儿童能力发展的基础。 二、卢梭自然主义教育与其他教育的关系

1、知识教育观

在知识学习的内容上,卢梭认为,首先应当学习有用的,而且能够增进人的聪明才智的知识。 在知识学习的方法上,卢梭强调,首先要把培养儿童爱好学问兴趣和提高能力放在首位。 2、劳动和职业教育观

在这个阶段,卢梭认为,爱弥儿在发展智力的同时,应该接受职业和劳动教育了。 职业和劳动教育不仅仅是学习手艺的需要,也是培养人的趣味和心灵的需要。 如何选择职业,卢梭提出了几条原则。 3、道德教育观

(1)自爱和他爱是道德教育的基础。 卢梭认为,人的种种欲念来自于自爱。 卢梭在强调自爱心的同时,也反对自私心。

(2)要培养儿童具有善良的情感、道德判断力和道德意志。 4、宗教教育观

卢梭认为,宗教教育与道德教育是密切联系的,没有宗教教育就没有真正的道德。

5、女子教育观

总之,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强调教育要培养自由、独立、自然发展人。

第十一章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

第一节 教育活动与《林哈德与葛笃德》 裴斯泰洛齐(J.H. Pesstalozzi,1746-1827)是瑞士著名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在许多国家得到传播,对近代教育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生平与教育活动

1.青少年时代:

裴斯泰洛齐出生在瑞士苏黎世一个医生的家庭,5岁时父亲病故,他和兄弟、姐姐从小在母亲和一女仆的照顾下生活。“消除苦难的根源”成为他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 裴斯泰洛齐生活的时代正是瑞士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时代,青年时代的裴斯泰洛齐受到法国的启蒙思想运动的影响。 2.教育试验期:

(1)1768年,他在苏黎士附近的“新庄”,建立了一个试验农场。 (2)1774年,裴斯泰洛齐又在“新庄”办起了一所孤儿院。

从此。裴斯泰洛齐开始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集中精力从事著述。1781年,写了《林哈德与葛笃德》。(Lienhard Gertrude中译名为《贤伉俪》),其中许多素材都取

自于他在新庄农场的实验和孤儿院的教育活动。

小说表达了作者试图通过改善贫苦人民的教育水平的强烈愿望。书中主要叙述的是一个乡村的历史,文字方面富有伤感性,很适合当时的浪漫主义的口味。塑造的是

一个敢作敢为、教子有方的贫民妇女--葛笃得的形象。写出了裴斯泰洛齐注重农村教育的思想。用教学、劳动合二为一的方法去教育农民的子女。此书问世后,在欧洲各国影响深远。

(3)1789年,受瑞士政府的委托,裴斯泰洛齐在斯坦茨建立了一所孤儿院。

(4)1799年,裴斯泰洛齐在布格多夫的幼儿学校任教,继续进行教学方法的研究。第二年写了《葛笃德怎样教育子女》一书。 (5)1827年,裴斯泰洛齐去世。

(6)1846年,在他诞辰100周年时,家乡人民在他的坟墓上树立纪念碑,碑文写道:“亨利赫·裴斯泰洛齐,1746年1月12日生于苏黎世,1827年2月17日逝世于布鲁格。在

涅伊霍夫,你是贫民的救主,以《林哈德和葛笃德》教诲人民;在斯坦茨,你是孤儿的慈父;在格多夫,你是新式小学的创始人;在伊佛东,你是人类的教育家。你是一个真正的人,一个真正的基督教徒,一个真正的公民。毫不利己,一切为人(All for others, nothing for himself)。愿你长眠安息!”

第二节 适应自然与和谐发展教育思想 一、适应自然的教育思想 (一)关于如何教育人 (二)关于教育适应自然 (三)关于各种能力的发展 (四)评价

二、和谐教育思想 (一)道德教育

裴斯泰洛齐把道德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认为它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关键问题”。

在道德教育实践上,裴斯泰洛齐把爱作为道德教育的基础,重视家庭式的道德情感教育。 (二)智育

裴斯泰洛齐非常重视智力教育。他认为智育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儿童的天赋才能和能力,发展儿童的心智。 (三)体育和劳动教育

裴斯泰洛齐把体育看成是人的和谐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并主张体育与劳动教育应紧密联系。 同时,他认为,劳动教育是以体育为基础的。 第三节 教学理论 一、论要素教育

裴斯泰洛齐的教学心理化思想主要是通过他的要素教育论的方法体系实现的,在后期从事的初等教育实践中,裴斯泰洛齐十分重视简化初等教育方法的研究。 (一)、概念

在裴斯泰洛齐看来,要素是构成事物的最简单的基本单位。要素教育就是依据儿童先天能力的最初表现,寻求教学内容的最简单要素进行教学的方法体系。 (二)、要素教育的内容 1、概述

在智育上,他指出,数、形、词是智育的最基本、最简单的要素。他认为,其他教育上也有教学的简单要素。 裴斯泰洛齐的“要素教育论”思想是对卢梭的教育适应人的本性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2、初等教育教学法

从要素教育论出发,裴斯泰洛齐研究了初等教育的语文、算术、测量等学科的教学,认为数、形、词完全适合这三科的教学。 对裴氏教育思想的评价:总之,裴斯泰洛齐教育思想的可贵之处在于他把教育理论与现实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创立了一套依照儿童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和教学的方法体

系。

二、教学心理化 1.提出

在西方教育史上,裴斯泰洛奇是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 裴斯泰洛齐在1800年发表的《方法》一文中,首次明确地提出教学心里化。 1801年,裴斯泰洛齐在其《葛笃德如何教育她的子女》中又重申这一思想。 2.背景

第一,裴斯泰洛齐指出,专制主义和经院主义的教育违背儿童的本性,采用不适合儿童发展的方法,将一堆无用的知识充塞儿童的头脑。实现教育心理化,建立符合儿

童心理规律的“教学机制”是建立新式学校教育的关键所在。

第二,19世纪初教育革新的迫切要求。 3.具体见解和要求

首先,是要求教育的目的和教育的理论指导置于儿童本性发展的自然法则的基础上。

其次,教育心理学化,就是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要适合儿童的心理规律,即教学内容心理学化。

第三,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的心理学化。 要使教学程序与学生的认识过程相协调。

第四,裴斯泰洛齐认为,儿童成为他自己的教育者,教育者不仅要让儿童接受其教育,还要使他成为教育中的动因。

第十二章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赫尔巴特(J.F.Herbart,1776~1841)是德国19世纪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也是欧洲教育心理化运动的重要代表之一。赫尔巴特的主要代表作是1806年的《普通

教育学》。他的突出贡献就是将教育理论建立在哲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试图揭示教育、教学的规律,深化了教育学研究的内容。

第一节 思想基础与《普通教育学》 一、生平及思想基础 1.生平

赫尔巴特出生在德国西部奥登堡一个律师家庭,从小受过良好的古典教育。少年的赫尔巴特就比较爱思考和研究一些有关人类社会的问题。18岁时,他进入耶拿大学学

习。大学毕业后,他曾经去瑞士的一个贵族家庭做了三年的家庭教师。

在瑞士期间,赫尔巴特曾去布格多夫拜访裴斯泰洛齐,对其教育方法和经验进行了研究。

从瑞士回来后,赫尔巴特离家来到柏林做了两年的助教,后又到哥丁根大学学习并获得博士学位。在哥丁根大学任教期间,赫尔巴特主要讲授教育学和心理学。1841年,

他因中风而去世。

2.思想基础

(1)政治观

赫尔巴特拥护德国封建贵族的利益,认为对于普鲁士这样的封建君主制度,只需设法维护和巩固它的秩序,而不应象法国那样给予任何破坏和改变。这是他的最基本的

社会政治观点。

(2)哲学观

在哲学上,赫尔巴特接受了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单子论”中“实体不变”的思想,认为宇宙是由无数的“精神实在”构成的,这些实在是永恒不变的。 (3)心理观

赫尔巴特认为,观念是心理的最基本的要素。他把人的全部心理活动看成是观念的集聚和分散。他断定心理学是研究观念集聚、分散、结合和消失的科学。教育过程就

是不断向学生呈现“观念”的过程。

从观念竞争有强弱变化的认识出发,赫尔巴特还提出了“意识阈”的观点,并用观念在“意识阈”内外的活动变化来解释人的心理。 赫尔巴特把全部心理活动归结为观念的活动,实际上也就是把人的全部精神生活都看成是观念的活动。 在心理学上,赫尔巴特还提出了“统觉”的思想,统觉是赫尔巴特教学理论的重要依据之一。 赫尔巴特的哲学和心理学反映了德国哲学和心理学注重思辩和经验的特点。 (4)伦理观

在伦理学方面,与他的政治观直接相联系,赫尔巴特还提出了维护普鲁士君主专制秩序的伦理道德观点,这也是他的教育理论的伦理学基础。 二、《普通教育学》简介

1.概述

赫尔巴特于1806年发表了《普通教育学》这本著作。该书是反映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经典和代表作 2.结构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一书全称为《从教育目的引出的普通教育学》。全书共分三编,三编之前加有一个“绪论”。

第一编的标题是“教育的一般目的”,共分两章。第二编的标题是“兴趣的多方面性”,共分六章。第三编主要论述了训育和道德性格的形成问题。 3.《普通教育学》“绪论”的主要思想

首先,他认为教育研究要有问题意识,即要带着一定问题去研究教育 第二,他认为教育应当是一门艺术。

第三,关于心理学和教育,以及与儿童的发展的关系。 第四、对教育学的认识。

第五、赫尔巴特提出了没有“无教育的教学”和没有“无教学的教育”的观点。 4.《普通教育学》的贡献

一是他把教学论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之上,并寻找教学论的理论依据,使得教育学开始真正与人的发展结合起来。 第二个重大的贡献就是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性教学”的概念。 《普通教育学》的第三个贡献在于“教学形式阶段”说的提出。 第二节 教育目的论和教育过程论 一、教育目的论

1.教育目的的道德基础

赫尔巴特的教育目的论是以他的五种道德观念为基础的,努力形成学生“完美”、“善良”的道德品质。这五种道德观念是,(1)“内心自由”;(2)“完善;(3)“仁慈;(4)

“法律”;(5)“正义”。

2.教育目的

赫尔巴特十分重视五种道德观念在教育上的作用。他说,教育的全部工作都可以总结在道德这一概念中,“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

高目的”。具体来说,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有文化和有道德的人。

3.教育目的的两个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的,赫尔巴特还进一步具体论述了这一目的和如何实现这一目的的问题。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可以分为两部分,即可能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教育

的真正目的是必要的目的,即道德的目的。

赫尔巴特指出,整个教育过程就是以实现必要的目的为主要任务的,必要的目的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赫尔巴特关于教育目的论述是有一定意义的。 二、教育过程论

以道德为基础的教育目的是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核心,对于如何实现这一目的,赫尔巴特提出并论述了教育过程的思想。他提出了管理、教学和训育的思想。

在他看来,教育目的的实现涉及三个方面,一是教育对象——学生;二是知识的传授——教学;三是形成学生一定的观念——德育。教育过程就是通过管理和教学,向

学生传授知识并形成学生一定道德品质的过程。

(一)管理

1.管理观

赫尔巴特把对儿童的管理看成进行教学和道德教育的首要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因此,他把管理放在教育过程的第一阶段。 管理与对儿童的认识有重要的联系。赫尔巴特认为,必须从小就注意着重地加以“管理”,以便“造成一种守秩序的精神”。 2.论管理方法

在管理方法上,赫尔巴特主张首先利用的威胁,以强制性的手段管理儿童。 其次要运用监督的办法,监视儿童的行为,不让其撒野。 第三是权威与爱。赫尔巴特非常重视权威的作用。

在用权威对儿童进行管理时,赫尔巴特还提出了要把教师的爱作为管理儿童的辅助手段的主张。 赫尔巴特关于管理的思想在许多方面提出了教育管理的重要问题。 (二)教学

教学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赫尔巴特首先认为,教学活动是人类特有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按照一定程序进行智能建设的过程。

2.赫尔巴特反对卢梭的自然主义的教学思想,认为这种教学思想主张“把人交给自然,或者甚至把人引向自然并让自然来训练,那是愚蠢的。 3.赫尔巴特不仅强调教学的智能建设作用,更重视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途径,强调教育性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原则。 4.那么受过教育和没有受过教育,只凭自己经验生活的人有什么区别呢? 总之,在赫尔巴特看来,只有教学才能满足人的多方面发展的要求。

5.从上面的赫尔巴特的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非常重视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的。不过应当指出,他更重视掌握知识在形成道德观念上的重要性。 赫尔巴特的这一思想是与他的心理学思想和政治观相联系的。 (三)训育

1.什么是训育:训育是指性格训练,主要是关于道德教育方法的主张。

2.训育对于性格培养的意义:训育对于性格的培养具有双重的意义——间接的和直接的。 3.训育与管理和教学的联系:在赫尔巴特看来,训育与管理和教学都有一定的联系。 4.在训育方法上:赫尔巴特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观点。 关于训育的方法,赫尔巴特还强调,训育与管理不同。 第三节 课程论和教学论 一、课程论

(一)经验、兴趣与课程

1.课程理论的基本主张

赫尔巴特课程理论的一个基本主张是: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与儿童的经验和兴趣一致。

另一方面,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形成学生的观念,兴趣是头脑中各类观念相互联系的结果,是个体对观念加以体验的过程。 那么,如何使知识具有“兴趣”,或者说使知识与兴趣保持密切联系呢? 2.兴趣的分类

关于兴趣,赫尔巴特还对不同的兴趣进行了划分。

赫尔巴特关于兴趣的思想,实际上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观点,值得我们注意:

这样,赫尔巴特依据他的兴趣分类理论对课程论做了探讨。赫尔巴特认为,兴趣有两大类,六个方面。 一类是与自然知识相联系的兴趣。一类是与社会交往相联系的兴趣。 3.根据兴趣设置课程

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赫尔巴特提出了根据兴趣设置课程的主张。 由此,赫尔巴特提出了他的范围广泛的教学课程论。 (二)统觉与课程

统觉理论是赫尔巴特课程理论的又一重要基础。根据统觉原理,新的概念和知识总是在原有的知识背景中形成,是以原有观念和知识为基础产生的。 (三)儿童发展与课程

赫尔巴特深入探讨了儿童的年龄分期问题,进而提出了关于不同时期学习相关课程的思想。 赫尔巴特认为,儿童发展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1)婴儿期;(2)儿童期;(3)少年期;(4)青年期。 依据这个划分,赫尔巴特提出了不同阶段的课程内容。 二、教学论

(一)教学方法理论

1.直观教学法:赫尔巴特认为直观方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

2.教学过程与方法根据赫尔巴特的主张,教学过程的完成大体上具有三个环节:感官的刺激、新旧观念的分析和联合、统觉团的形成。与此相应,他提出了三种不同

的教学方法:单纯的提示教学、分析教学和综合教学。这三种教学方法之间的联系,就产生了他所谓的“教学进程”。

3.教学三环节

赫尔巴特所谓的单纯的提示教学方法实际上就是直观教学。 在教学过程的第二个环节中,需要进行分析教学。 教学过程的第三个环节是综合教学。 (二)教学形式阶段理论

1.兴趣活动的四个阶段

赫尔巴特不满足于通过对兴趣的分类建立他的课程论体系,他还注重研究个体兴趣的变化来说明教学过程,提出了教学的“形式阶段说”。兴趣活动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1)注意。(2)期待。(3)要求。(4)行动。

赫尔巴特指出,儿童在学习活动中的思维状态主要有两种:专心与审思。 2.教学形式阶段理论

他指出,任何教学活动都必须是井然有序的,都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1)明了阶段。 (2)联想阶段。

(3)系统阶段。 (4)方法阶段。

对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评价

19世纪后期,赫尔巴特学派以及一些国家在推广和运用赫尔巴特教学思想的过程中,由于过分地强调教师的地位和知识的作用,把依据学生心理变化而变动的教学过程

变成刻板的、机械的公式,使学生的发展处于被动、消极的状态中,赫尔巴特的教学论以及以他的教学论为核心的教育思想被称做传统教育思想受到了人们的批判。

第十三章 福禄培尔的教育思想

第一节 思想基础与《人的教育》 一、生平及思想基础

(一)生平

1782年,福禄培尔出生于德国中部图林根一个路德派新教的牧师家庭。 中学毕业后,福禄培尔在林务部门作学徒。

1799~1801年福禄培尔进入德国耶拿大学学习数学和自然哲学。

自1805年,福禄培尔开始从事教育工作,并研究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方法。

1816年,福禄培尔在家乡开办了一所初等学校,称为“德国普通教养院”。1826年写了《人的教育》一书。 1836年回国后,福禄培尔的工作完全转向学前幼儿教育。 (二)思想基础

1.哲学基础

在哲学方面,福禄培尔接受了谢林的“宇宙精神”的观点。福禄培尔哲学思想的核心就是强调上帝为万物的统一体。 2.宗教基础

他的思想体现了泛灵论的思想。在他看来,宇宙的最高精神法则可以体现在动物和非动物的本性或现象中。福禄培尔提出了普遍性、个体性和差异性统一的思想。 此外,福禄培尔受谢林思想中关于“发展”概念的影响。 二、人的教育与教育的两个原则 (一)人的教育 1、概述

1826年出版,集中阐述关于儿童的发展与教育的理论 2.结构。

全书共分五章。第一章是“总论”;第二章是“幼儿期的人”;第三章是“少年期的人”;第四章是“学生期的人”;第五章是“整体的概观和结论”。 3.具体阐述。

在“总论”里,福禄培尔在他的神学基础和对自然的认识上阐述了教育的一般原理。

关于人的发展阶段,福禄培尔把人的发展划分为3个阶段。一是幼儿期;二是少年阶段;三是学生阶段。 (二)论教育的两个原则

1.“教育适应自然发展”原则

在福禄培尔的教育思想中,“教育适应自然发展”是一个重要的原则。

在他看来,教育适应自然的发展,在于反对违反自然的人为干涉的教育,使人像自然那样按照其本性发展 2.“自动发展”原则

福禄培尔关于教育的另一个重要原则是人的“自动”发展的原则。

福禄培尔认为,这种“自动”发展是个体利用自我能动的力量,通过内部表现于外部和外部表现于内部的两个阶段实现的。 福禄培尔之所以提出人的“自动”发展的教育原则,还在于反对旧教育对儿童的束缚。 但福禄培尔并没有因此使儿童的发展绝对自由化,而排斥外部力量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发挥教育的作用,福禄培尔研究了儿童的发展过程,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幼儿期、少年期和学生期。 总之,在他看来,不同的教育手段对儿童的影响和作用是不同的。 第二节 论学前教育与学校教育 一、 论学前教育

1.概述

学前幼儿教育是福禄培尔一生主要从事的事业,也是他最有成就、最有影响的事业。 2.论早期教育

福禄培尔十分重视人的早期教育,认为幼儿时期对人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对于自然、家庭以及社会关系的认识都取决于这个时期的生活。 3.论家庭教育

由于幼儿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教养,因而,福禄培尔也十分重视父母在家庭中的教育作用。 4.论幼儿园教育

福禄培尔非常重视对幼儿园教育的研究。

关于游戏、活动以及教具的设计,福禄培尔吸收了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要素教育思想。 (1)恩物

“恩物”就是依据这种思想为幼儿进行游戏和其他活动所设计的一套教具。恩物通常有六种。 第一种是六个不同颜色的毛线球。

第二种恩物是由木制的圆球、立方体和圆柱体组成。

随后的四种恩物的是把立方体按照不同的分割方法分割而成的。 福禄培尔认为这些恩物还应当与游戏结合起来进行。 福禄培尔认为真正的恩物应满足三个条件。

福禄培尔设计和创造这一套恩物,是有其思想基础的。 (2)游戏与作业

在福禄培尔的幼儿教育体系中,游戏和作业也是重要的教育途径。

福禄培尔为儿童编制了多种游戏活动,其中有以“恩物”代表的玩具游戏。 作业主要是一种用于教学的教育活动形式。 5.福禄培尔幼儿教育思想的影响

福禄培尔在幼儿教育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

19世纪后半期乃至20世纪初期,他的幼儿教育方法一直深刻地影响了欧美各国、日本和其他国家的幼儿教育。 二、 论学校教育

1.关于学校的性质

福禄培尔认为,学校作为一种教育机构,应当把外部世界以及作为外部世界处于密切联系的学生自己呈现在学生面前。学校教育的目的是按照自觉的内在联系有意识地

向学生传授知识。

2.关于学校的教学内容

福禄培尔认为主要有四大类,一是宗教与宗教教育;二是自然常识与数学;三是语言与语言教学,以及相关的阅读和书写;四是艺术。 根据上述思想,福禄培尔提出16种教学科目。 (1)他非常重视初等教育阶段语言的练习 下面举例说明福禄培尔关于语言练习的教学。

总之,福禄培尔强调在语言练习中要通过不断的提问,让学生在自己所熟悉的事物中,认识各种事物的关系和联系,认识其不同点和共同点,并且从中让学生进行语言

的练习,学会对不同事物的感知和描述。

(2)其他内容

在教育上,福禄培尔还重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密切联系。 在学校教育中,福禄培尔还强调重视艺术教育。 福禄培尔还主张把身体训练作为学校的教学内容。 对福禄培尔教育思想的评价

总之,福禄培尔的一生的贡献主要在学前教育方面。他曾经详细地研究了学前教育的理论和幼儿园的教学方法,并在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创立了比较完整的学

前教育理论体系。

第十四章 杜威的教育思想 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是20世纪前期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也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最有影响的代表作是1916年的《民主主义与教

育》。这一著作与柏拉图的《理想国》、卢梭的《爱弥尔》被认为是人类教育发展的三个里程碑。

代表作

《民主主义与教育》(democracy and education),副标题为“教育哲学导论”。此书为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代表作。1916年在纽约出版,共26章。作者在序

言中指出,本书主要阐述民主主义社会所包含的种种观念,并将这些观念应用于教育,以解决公共教育“建设的目的与方法”。

第一节 思想基础 一、生平与教育活动

1.生平

杜威1859年生于佛蒙特州柏林顿一杂货商人家庭。

15岁进入佛蒙特大学。1879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后,先后任中学教师和乡村学校教师。 1882年进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深造。

1894年任芝加哥大学哲学教授,并任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系的系主任。 1904-1930年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直至退休。 2.教育活动

杜威早年致力于哲学研究,力图将其哲学理论融合于教育理论,使哲学成为教育的一般理论,以创立新的教育哲学。1896年创设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也叫“杜威学校”),

作为其哲学和教育理论的实验室。

教育事业的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1884-1894 ,萌生改革教育的要求并进而成为改革教育的创导者 第二时期、1894-1904,改革教育的尝试阶段 第三个时期,1904-1952,事业的辉煌期 二、思想基础

1.哲学基础:实用主义哲学

实用主义哲学是杜威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 (1)实用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美国早期没有自己的哲学。直到19世纪70年代以后,才产生了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实用主义哲学最初产生于美国的哈佛大学。 实用主义最初产生时,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詹姆士宣布了实用主义作为一个哲学运动的开始。 (2)实用主义哲学观 第一,真理观

在詹姆士看来,思想、观念的真否,主要看它含义的效果,能否适用到应用的地方,能够发生应用效果的,是真的,否则是假的。 第二,经验论

在詹姆士的思想中,经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硬印到被动的心上,经验是活动的、冒险的、变迁的、进取的。 (3)实用主义的影响

实用主义在开始阶段遭到鄙视,但后来却不断发展,影响很大。 2.心理学基础:

机能心理学这种学说是关于心理学上的个体机能反应和环境相联系的动态学说。 3.政治学基础:民主主义

(1)民主主义的重要性。在社会政治观上,杜威十分强调民主主义的重要性。可以说,他比西方任何的教育家更多地使民主主义和教育趋于有机的统一。

(2)民主与教育的有机联系。在那些为民主主义服务的方法中,杜威把教育看作社会改良的首要工具,认为民主主义与教育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重要的和有机的联系。 第二节 民主主义教育

民主主义是杜威的社会政治观。同时,杜威把教育看作实现其民主社会改理想的首要工具,认为民主主义与教育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重要的和有机的联系,是实现民主

主义的第一工具和最重要的工具。

一、对六种传统教育观的批判

1、“教育即准备”说

“教育即准备”观点产生的不良后果有: (1)使教育丧失动力。(2)延缓教育的进行。(3)用传统一般的期望和要求代替受教育者个人的特殊能力的标准,会使个人的特殊才能受到漠视。(4)它使人不得不

极大地求助于利用外来的快乐和痛苦的动机进行教育。

2、“教育即展开”说

从逻辑上看,它是预备说的变种。它主要指教育是展开儿童天性的学说。

展开说也强调发展,但发展本身无意义,发展只是看作离开现在指导实现目标时才有意义。 3、“教育即形式训练”说

这种观点认为,人的心灵具有某些心理官能和能力,教育就是直接以训练这些能力为目的。 杜威指出,形式训练说的基本错误是它的二元论。 4、“教育即塑造”说

强调对发展智力和道德品质的重要作用。

杜威认为这个理论的主要缺陷在于忽视生物具有许多主动的改造材料的机能。 5、“教育即复演”说

向终极目标发展和从外进行塑造,这两种思想的结合产生了教育上的复演理论。 杜威认为,这种理论的基础是错误的。 6、“教育即自然发展”说

自然发展说的代表人物主要是卢梭。

杜威认为,自然发展说的主要缺陷在于,它在强调生长的内在条件的同时,忽视了外在条件。

从对这六种教育学说的批判,可以看出,杜威反对外在的、静止的、遥远的、强制性的教育,而强调一种内外结合、在每个阶段上都有进步的教育。 二、对历史上三个教育理论的考察

1、对古代柏拉图教育理论的考察

杜威首先考察了柏拉图的教育理论。

1)积极见解。他认为,柏拉图关于理想国的教育思考有二。

(2)局限性。但是柏拉图教育思想的局限性在于他没有认识到个人和社会群体的活动的无限的多元性。 2、对近代“个人主义教育理想”的考察

近代的个人主义的理想,主要指18世纪的“自然主义教育”的理想。

杜威认为,18世纪的个人主义运动主要兴趣是注重个人进步。它是从反社会开始,要走向更广泛、更自由的社会,走向世界大同。 这种思想认为,自然的教育是确保这种更有社会精神的社会的第一步。 3、对近代“国家教育和学校教育”理论的考察 自然主义教育的弱点: (1)否定教育的意义; (2)忽视组织的作用。

德国国家主义教育出现的原因:第一,德国是法国的战败国,国家需要复兴;第二,教育是复兴国家、统一国家的最好手段;第三,这种教育应适应公共教育的制度。 三、杜威民主主义教育的基本观点

1、民主与教育的关系

民主主义教育的特点

第一,民主的教育应当是所有人的教育。第二,民主社会教育是与强制的、权威的教育相对立的;第三,民主社会的教育重视一种联合生活的方式,重视共同交流经验

的方式。第四,学校在训练儿童时,应当尽可能多给儿童自由,并且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独立性等品质。

2、民主教育应当重视儿童的生长

这是杜威教育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杜威认为用“生长”概念来说明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杜威明确提出“教育即生长”。 杜威指出,教育即生长,除它自身以外,并没有别的目的。 3、民主教育应当重视学校的生活

这一主张是“教育即生长”的具体化。这是从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角度进行论述的。 为了使儿童尽早接触现实的社会生活,杜威提出了“学校即社会”的主张。 4、民主教育应当重视儿童个人经验的改造和发展

杜威从经验论出发,认为教育的过程是个人亲身获得经验且不断学习的过程,是不断吸收前人经验的过程。 总之,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是强调人与环境之间的一种交互作用的过程。 对杜威教育思想的总体评价

总的说来,杜威的教育思想所涉及的教育基本问题不仅范围广阔,且意义深远,是现代教育家中一位杰出的代表。

第十五章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美教育革新运动

前言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开始出现各种新的教育思潮,并逐步形成一场范围广泛的教育革新运动,对现代欧美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产生的原因主

要有四点。这些教育思想和实践活动构成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美教育改革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欧洲新教育运动 (一)兴起阶段

1889年,英国教育家雷迪(C.Reddie,1858一1932)在英格兰的德比郡创办阿博茨霍尔姆(Abbotsholme)乡村寄宿学校,标志着欧洲新教育运动的开始。 ? 在雷迪的影响下,欧洲各国出现了一批新学校。 ? 巴德利在英国南部苏塞克斯郡建立了比代尔(Bedales)学校。 ? 德国的利茨创办了德国第一所乡村寄宿学校。

? 法国的狄莫林创办了法国的第一所新学校——罗斯学校。 ? 上述新创立的乡村寄宿学校注重学校设在自然环境中,使儿童了解自然,在自然中得到体力和智力的发展。 (二)建立国际性组织阶段 ? 一战后,新教育运动继续发展。1922年,新教育联合会提出了“七项原则”,强调活动以及儿童个人自由而完善的发展。这七项原则成为战

后新教育运动的国际性宣言。

? 新教育联合会建立以后,多次召开教育大会,通过对儿童与教育不同问题的研究,推动了新教育运动的发展。 (三)后期发展阶段

新教育思想形成后,随着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也在不断地进行完善。整个20年代,新教育联合会推行儿童中心的教育目标。1929年,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大萧条,给各

国经济和政治都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也使得教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新教育联合会也修改了自己的目标。

? 1932年的法国尼斯会议强调要关心“我们时代的复杂性”。 ? 1942年,新教育联合会通过《儿童宪章》。 ? 1966年,新教育联合会改名为“世界教育联合会”(World Education Fellowship,简称WEF),标志着新教育运动作为一场运动的终结。 二、欧洲新教育运动中的新学校实验

(一)雷迪的阿博茨霍尔姆学校

? 阿博茨霍尔姆学校创建于1889年的英国阿博茨霍尔姆城,是欧洲第一所“新学校”。“我们的目的是造就人类一切能力的圆满发展” ? 雷迪的新学校建设在一片荒芜之地上,学生就是学校的建设者 (二)狄摩林的罗斯新学校 ? 继雷迪以后,法国社会学家狄摩林也于1898年创办了一所罗斯新学校。 ? 这所学校“充满快乐的、自由的空气,工场的作业也不少”。狄摩林指出新学校必须重视实际知识与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在自由活动中得到

发展。

(三)德可乐利的生活学校 ? 1907年,比利时的教育家德可乐利在布鲁塞尔市郊创办了“生活学校”。 ? 在学校教育环境的安排上,德可乐利认为新学校应为学生智力的、体力的、社会的和审美的生活服务。 ? 德可乐利的课程论思想是以“兴趣中心”为其主要特征。 ? 德可乐利主张新学校应通过“单元教学”的形式进行教育与教学。 欧洲新教育运动的成就与评价 前言

美国“进步教育”(Progressive Education)是指产生于19世纪末并持续到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的一种教育革新思潮,亦称“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其性质虽然与欧洲

新教育运动相似,但由于产生于不同的地域,其发生的背景及发展的过程存在诸多差异。

一、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的产生与发展 (一)兴起阶段(19世纪末至1918年) ? 19世纪末,美国教育家帕克创造了“昆西教学法”,被杜威称做“进步教育之父”。在美国进步教育形成的过程中,赖斯在揭露美国学校教育

的弊端,引起人们关心教育变革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 1896年,美国教育家杜威在芝加哥大学创办了一所实验学校。在他的影响下,许多进步教育实验以各种形式展开。 (二)建立组织阶段(1919~1929年) ? 1919年,美国一些进步主义教育家有85人在华盛顿成立了美国进步教育协会(PEA)。1920年,协会提出了进步教育的七项原则(改进

初等教育的七大目标)。

? 1924年,美国进步教育协会创办了《进步教育》杂志,向读者介绍欧洲的教育革新和美国的进步教育实验。在这个时期,进步教育运动本

身日益专业化。

(三)后期发展阶段(1930~1957年) ? 1929年的大萧条严重影响了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的发展。 ? 1944年,美国的进步教育运动进入其衰落阶段。1955年,进步教育协会解散。1957年,《进步教育》杂志停办,标志着美国教育史上一个

时代的结束。

? 进步主义教育运动衰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 对美国进步教育的评价:进步教育无疑在西方教育史尤其是美国现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的教育实验

(一)帕克的昆西教学法

帕克的教育革新措施以“昆西教学法”或“昆西制度”著称。其主要特征是:(1)强调“教育要使学校适应儿童,而不是使儿童适应学校”。(2)重视学校的社会功能。(3)

主张学校课程应尽可能与儿童的实践活动联系起来。(4)强调培养儿童自我探索和创造的精神。

(二)约翰逊的有机教育学校 ? 约翰逊是美国教育家,进步教育协会的创始人之一。1903年,她在亚拉巴马州的费尔霍普镇创办了费尔霍普学校,该校以“有机教育学校”

而闻名。

? “有机教育学校”是约翰逊借用了亨德森(C.H.Henderson)在教育研究中所使用的一个术语。 ? 约翰逊的有机教育学校的整个课程计划以活动为主。 ? 约翰逊还重视儿童社会意识的培养。 (三)沃特的葛雷制学校 ? 沃特是美国教育家,葛雷制学校的创始人。“葛雷制”计划亦称“双校制”、“二部制”。实际上是杜威教育思想的体现。 ? 沃特以杜威的基本思想为依据,把学校分为四个部分。课程也分成四个方面。 ? 葛雷学校也是以解决教育“浪费”而闻名的。 ? 沃特的葛雷制曾被认为是美国进步教育思想的最成功的例子。 (四)帕克赫斯特的道尔顿制 ? 帕克赫斯特是美国教育家,道尔顿制的创始人。 ? 道尔顿制是一种个别教学制度。帕克赫斯特批评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学生的个别差异得不到应有的照顾。她提出以下

3点主张。

(五)华虚朋的文纳特卡计划 ? 华虚朋是美国教育家,帕克的学生。 ? 华虚朋的教育实验以“文纳特卡计划”著称。华虚朋提出的解决办法是将个别学习和小组学习结合起来,个性发展与社会意识的培养相联系。 (六)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 ? 克伯屈是美国教育家,杜威教育哲学的继承者。他的主要贡献在教学研究方面,被称为“设计教学法之父”。 ? 他将“设计教学法”定义为在社会环境中进行有目的的活动,重视教学活动的社会的和道德的因素。 前言

把教育作为一种科学并进行研究是20世纪初期欧美教育革新运动中的重要内容。这一时期,许多心理学家、教育家借用自然科学的手段和工具来研究教育问题,以使

其作为一种社会科学,推动了教育科学的发展。这主要是通过儿童研究运动,学校调查运动以及教育科学研究运动来进行的。

一、儿童研究运动 ? 儿童研究运动是19世纪80年代在欧美出现的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儿童各方面的发展的运动。 ? 其主要标志有三本著作。 (一)产生原因 ? 1、受工业化生产迅速发展的影响。 ? 2、受当时生物学进化论思想的影响。 ? 3、当时儿童的培养教育环境还有许多不尽人意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儿童研究的主要问题 ? 1、关心儿童的健康和身体的发展。 ? 2、对儿童情感、态度和兴趣的关注。 ? 3、关注儿童的智力问题。 (三)儿童研究的方法

(四)儿童研究运动的成果

? 1、产生了具有重要价值的研究论著。 ? 2、大多数国家创办了儿童研究杂志。 ? 3、为了促进和推动研究发展,大多数国家都创建了儿童研究协会。 ? 4、形成了“儿童学”的理论。 (五)儿童研究运动的意义 ? 儿童研究运动尽管有各种不足,但它对当代的教育和心理产生了重大影响。 ? 总之,这一阶段的儿童研究工作主要与儿童发展阶段的不同观点相联系,同时也与寻找新的教育模式相联系。 二、学校调查运动

(一)产生原因

? 1、19世纪后期出现的社会福利运动。 ? 2、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 ? 3、工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 ? 4、从教育的角度看。 (二)美国的学校调查 ? 美国学校调查运动是在1901年爱达荷州出现的。 ? 通过调查研究,研究者发现5点现象。 ? 学校调查中使用了多种方法和技术。 三、教育科学研究运动 ? (一)科学研究方法与教育科学研究。 ? 对科学方法进行研究有较大影响的是英国的数学家和生物学家卡尔?毕尔生(1857-1936)。 (二)教育科学研究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

1、桑代克和克拉帕海德的教育科学研究

? 桑代克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的教育心理学家,他重视对教育进行科学研究。 ? 桑代克在科学方法上的重要贡献有几点。 ? 克拉帕海德是瑞士心理学家。在研究教育科学的过程中,他提出了“适应个体学校”和“适应个体教育”的思想。 2、梅伊曼和拉伊的实验教育学 (1)梅伊曼 ? 梅伊曼是德国实验教育学的创始人之一。 ? 从实验教育思想出发,梅伊曼批评了传统教育学,主张应采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教育,并通过科学实验的验证来发现和陈述事实。 (2)拉伊 ? 拉伊于1903年就先于梅伊曼出版了系统阐述实验教育学的著作《实验教育学》一书,并与梅伊曼的理论共同形成德国实验教育学这一理

论派别。

? 拉伊实验教育学的主要观点有教育实验应与心理实验分开等。 (三)教育研究运动的基本问题

在教育科学研究运动中所涉及的基本问题主要有:有效教学、智力测验、学习迁移和道德教育。 1、有效教学问题。 2、智力测验问题。

智力测验问题涉及这样一些问题,在教育中,许多教师都意识到这样的事实,即他所教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能力,并在成绩上有不同的表现,而当时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主要依靠对学生平时的观察和期末对学生进行的考试。而对那些不熟悉的学生缺乏一个客观的方法。

3、学习迁移问题。第三个问题也是教育家们所思考的。

4、关于道德教育问题。这一问题也引起了教育家的关注。 (四)教育科学研究运动的成就和评价

总之,这一时期的教育科学研究运动尽管存在一些问题,但还是取得了很大成就的。首先,它为分类、迁移和教学方法的推广提供了有用的经验性的答案;它推动了新

教育的发展;它还推动了教育研究定量化、科学化的发展。

第十六章 欧洲新教育思想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垄断资本主义制度得到形成和发展。与此相适应,在教育领域出现了以反对传统教育为特色的资

产阶级教育思想,包括蒙台梭利、爱伦凯、德可乐利、罗素等人的教育思想。

第一节 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 玛丽娅·蒙台梭利(MariaMontessori,1870~1952)是意大利著名的女教育家。最初对智力缺陷儿童的教育感兴趣。 1901年,蒙台梭利把教育研究转向幼儿教育,并把3~6岁幼儿作为研究的对象。,她的著作有《蒙台梭利方法》、《童年的秘密》等。1952年,蒙台梭利在荷兰去世。 一、儿童发展理论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有四个存在着内在联系的显著特征。 1.儿童的发展具有独特的生理和心理胚胎期。 2.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吸收力。

3.儿童的发展具有敏感期。蒙台梭利认为,在儿童心理的发展中会有各种敏感期,这种敏感期是与儿童的发展密切联系的,并在不同的阶段表现出一种特殊的敏感性。 4.儿童的发展具有阶段性。

第一阶段,0~6岁。这是儿童个性形成的最重要的时期。

第二阶段,6~12岁。这是儿童增长学识和艺术才能,有意识地学习的时期。 第三阶段,12~18岁。这时儿童进入青春期。 二、自由教育思想

自由教育也是蒙台梭利方法最基本的原则。 1.儿童自由活动是自由教育的精髓和根本

蒙台梭利提出,“促进生命,让它自由的发展,这便是教育家的首要任务。”真正科学的教育学的基本原则是给学生以自由,即允许儿童按其本性个别地、自发地表现。 2.自由教育与纪律教育的协调

儿童自由活动是教育的精髓,但自由活动并非是放纵和无限制的。自由教育是蒙台梭利方法的最基本原则,但蒙台梭利从来没有脱离开纪律教育而空谈自由。 蒙台梭利强调纪律的重要性,但她并没有把纪律变成一种脱离儿童发展的外在的约束。 3.自由教育也是自我教育

在蒙台梭利的“儿童之家”里,儿童的自我教育成了主要的教育方式。

蒙台梭利认为,自由教育最重要的原则是让儿童自己能够进行自由的选择。 4、自由教育就是要引导孩子独立。 三、“儿童之家”与学前教育思想

对儿童的发展来说,为儿童准备一个环境,让儿童在这个环境中自由活动和自我发展是十分必要的。蒙台梭利认为,新的教育主要包括教师、儿童和环境三个因素。 在“儿童之家”中,主要进行以下三方面的教育。

1.感官的教育

蒙台梭利重视感官教育的原因:(1)幼儿正处在各种感觉的敏感期,为了不失时机,使感官得到最充分的发展。(2)感官是心灵的门户,感官对智力发展具有头等重要

性。(3)通过感官教育,可以对某些因感官存在缺陷而影响心智发展的儿童进行及时补救。

2.初步的知识教育

蒙台梭利认为,3~6岁的幼儿天生具备学习知识的能力,完全可以叫他学习阅读、书写和计算。 初步的知识教育与感官训练是相联系的。 3.实际生活的训练

实际生活的训练,又称为“肌肉教育”或“动作教育”,主要包括: (1)日常生活技能的练习。 (2)园艺活动。 (3)手工作业。 (4)体操。 (5)节奏动作。

对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评价:

总之,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的显著特点,是主张儿童自由的发展和强调儿童早期肌肉及感官训练的重要性。直到今天,她仍是国外幼儿教育中影响最大的幼儿教育家之

一。

第二节 爱伦·凯、德可乐利和罗素的教育思想

新教育运动(new educational movement)不仅是一个“新学校运动”,同时也是一个不断产生新教育思想的运动。爱伦·凯、德可乐利和罗素等是新教育运动的重要代

表人物。

一、爱伦·凯的教育思想 简介:爱伦·凯(EllenKey,1849~1926)瑞典作家、妇女运动活动家和新教育运动的倡导者之一。她的著作《儿童的世纪》被视为新教育运动中的经典作品。 1.新教育的主张

在《儿童的世纪》一书里,爱伦·凯提出了新教育的主张。她认为新的教育应当减少外来的干预与压制,使儿童的身心得到自然的发展。 爱伦·凯也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并呼吁保护母亲和儿童。 2.建立理想学校

作为新教育的倡导者,爱伦·凯尖锐地批判幼儿园和学校教育中对儿童的现状。 她竭力倡导自由教育,主张建立以儿童为中心的理想学校。 二、德可乐利的教育思想

简介:德可乐利(O.Decroly,1871~1932)是比利时教育家、心理学家和医生,新教育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论个性心理学与实验心理学》和《新教学法》等。 1.教育教学观

德可乐利重视儿童的本能与兴趣,将它们视为教育的基础。同时,他也重视环境的作用,强调两者的融合。 在教育环境的安排方面,德可乐利认为教育应为学生智力的、体力的、社会的和审美的生活服务。 2.课程论和教学方法

德可乐利的课程论是以“兴趣中心”为其主要特征的。在他看来,儿童的生命冲动在由他们的基本需要所唤起的兴趣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因此,学校教育应当围绕这个中

心来进行。

在教学方法方面,他根据单元学习方法把教学分为三段:观察、联想和表达。 三、罗素的教育思想

简介:罗素(B.A.W.Russell,1872~1970)是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和教育家。主要教育著作有《教育与美好生活》和《教育与社会秩序》。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罗素开始注意教育问题。 1.论现代教育

现代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教育制度的民主化。 (2)教育内容的实用化。

(3)教育方法心理化。罗素高度赞扬心理学的发展对教育的影响。 (4)给幼儿期以更多的注意。罗素认为这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 2.教育目的和自由教育

为了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罗素还明确提出了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观。

在《教育与社会秩序》一书中,罗素也提出了反对强制教育,主张自由教育的观点。 3.德育和智育

罗素还研究了6岁前儿童的品行教育问题。

罗素认为,儿童6岁以后,学校教育最好应当把精力主要放在儿童的智力进步上,并借此促成所需品性的进一步发展。 对欧洲新教育思想的总体评价

总之,欧洲新教育思想是现代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促使人们对西方教育传统进行全面反思,推动了人们对教育现象和问题的重新认识。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20世纪前期英、法、德、美、日、苏教育的发展

19世纪后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经过几个世纪的改革和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这些国家的教育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从

19世纪末到20世纪前期,是西方社会发生重大转型的时期,也是西方发达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第一节 19世纪末20世纪前期教育 发展特点概述 一、形成民主化和民族化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调 1、教育改革的背景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前期,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改革是在一些重大的社会变革和教育思潮影响下进行的。 2、教育的民主化

世纪前期的民主主义教育就是以批判传统的等级教育,强调教育的民主化、扩大国民的受教育权为主要内容的。 3、教育的民族化

各国的民主化教育与各国教育民族化的推进有一定的联系。民族主义是推动国家统一和团结的重要力量。 二、以中等教育改革为核心,探索国民教育一体化格局 中等教育改革三个方面的内容和问题:

1.加强中等教育与初等教育的联系。这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1)由全面的分离变为部分的联系。(2)由部分的联系变为全面的联系。 2.加强中等教育结构和中等教育课程的改革。在这方面,欧洲国家的改革与美国的改革是有差异的。 3.重视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关系的研究。这主要是在美国。

三、教育改革目标由注重个体的发展到注重个体与社会发展的协调

1、教育改革的重要影响因素。20世纪前期,西方发达国家教育的改革是在许多重要因素影响下进行的。

2、新教育对旧教育的批判。澳大利亚教育家康内尔在评价20世纪欧美教育革新运动的内容时指出,新教育家是从4个方面反对旧教育的。

3.教育研究对教育改革的影响: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儿童教育研究和教育科学研究是从儿童教育研究开始的,儿童教育的研究又为教育心理和教育科学的研究提

供了丰富的内容。

20世纪初期的儿童研究、教育心理和教育科学的研究,对各国教育改革的影响是深远的。

四、各国初步建立起具有自己特色的教育改革模式

20世纪前期,各国在教育改革中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普及初等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初等教育与中等教育的联系问题。 1.美国教育改革模式

美国教育改革的重点是如何使教育更好地适应美国民主社会的需求,并充分发挥其社会效能。其主要特点有: (1)确立教育改革的目标。

(2)从重组学制入手,使教育面向所有学生。

(3)从改革课程和教学组织入手,使教育适应所有学生。 2.英、法、德国的教育改革模式

英国教育改革的重点是如何使自己的教育传统与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相结合的问题。

法国教育改革的重点是如何调整学校教育结构,并使民主化和定向化的教育原则得到扩充和实现。 德国教育改革的重点是如何使自己在战后通过教育恢复民族的自信,建立民主社会和民主教育的问题。 五、初步建立起教育改革调控和保障机制

1.国家和地方教育管理机构成为教育改革调控的主体。

2.社会各种教育结构和教育中介组织积极参与教育改革成为调控的重要力量。 3.运用教育立法和教育报告、教育监督等手段,调控和保障教育改革。 六、在对内进行全面改革的同时对外推行殖民地教育

20世纪前期,是西方发达国家大力进行教育改革的时期,也是这些国家在国外大力确立殖民地教育体制的时期。 殖民地教育的主要特征有五点。 需要进一步思考的几个问题

总之,20世纪前期,各国教育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且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但也有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一是教育发展的民族化和民主化问题;二是发达国家教育发展的相互协调问题;三是发达国家教育与发展中国家教育的发展协调问题。 第二节 20世纪前期欧、美、日教育的发展 一、英国教育的发展 1、《巴尔福教育法》 法令的主要内容为:(1)设立地方教育当局,以取代原来的地方教育委员会。(2)地方教育当局还负有对私立学校和教会学校提供资助和控制的权力。 《巴尔福教育法》是英国进入20世纪后所制定的第一个重要的教育法案。 2、《费舍教育法》 3、《哈多报告书》 报告的主要内容如下:

小学教育应当重新称为初等教育。

儿童在11岁以后所受到的各种形式的教育均称为中等教育。 进行11岁考试。 4、《1944年教育法》

(1)加强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和领导。 (2)加强地方行政管理权限。 (3)实施5-15岁的义务教育。

《1944年教育法》是英国现代教育发展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法令。 二、法国教育的发展

1、加强国家对教育的控制

20世纪初中央教育管理体制也发生了变化,法国设立了公共教学部。

在这一时期,法国主要是通过实施免费教育、义务教育和教育的世俗化来加强国家对教育的控制。 2、统一学校运动与学制改革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法国的双轨制教育,作为一种不平等的形式,受到人们的抨击。1919年,法国掀起了“统一学校运动”。 1923年,法国政府决定在初等教育阶段实施统一的学校制度。 3、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这一时期,法国的职业技术教育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1919年议会通过《阿斯蒂埃法》。 三、德国教育的发展

1、德意志帝国与魏玛共和时期的教育

在德意志帝国时期,德国教育就已经形成了典型的三轨制。

魏玛共和国时期:20世纪30年代初,德国教育在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方面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2、纳粹德国时期的教育

1933年,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党掌握了德国政权,并在德国全面实行法西斯专政。从此,德国社会和教育被纳入到法西斯化的轨道,成为纳粹实施法西斯专政的工具。 在纳粹政府统治时期,德国的各级学校教育出现了全面倒退的趋势。如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 四、美国教育的发展

1、《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

“中等教育改组委员会”于1918年提出了〈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的报告,指出美国教育的指导原则应当是民主的原则,应当使每一个成员通过为他人和为社会服务的

活动来发展他的个性。

2、“八年研究”计划

1930年,美国进步教育协会成立了“大学与中学关系委员会”,制定了一项为期8年(1933~1941)的大规模的高中教育改革实验研究计划,即“八年研究”计划。 3、初级学院运动

产生:由于中等和高等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人们开始从高等教育的教育目标和高等教育自身结构方面提出改革的设想。 影响:“初级学院”的思想对美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4、“史密斯—休斯法案”

191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史密斯—休斯法案”。

“史密斯—休斯法案”的颁布,对美国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五、日本教育的发展

1、20世纪初至20年代末的教育发展

1890年,日本制定了由天皇颁布的《教育敕语》。 20世纪初期,日本加强了对初等教育的控制。

日本的中等教育在这一时期也处于一个整顿和发展的阶段。 这一时期日本的高等教育也得到一定的发展。 2、军国主义教育体制的形成和发展

1926年后,日本的教育开始军国主义化、法西斯化。

从40年代开始,日本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开始对各级教育进行改革,更强化了军国主义教育的实施。 第三节 前苏联教育的发展

20世纪前期苏联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进程大体可以分为建国初期对旧教育制度的改造、20年代教育苏联的变化和30-40年代中期教育的调整与改革等几个阶段。 一、建国初期对旧教育制度的改造

1.废除旧教育机构,建立新的教育领导机构

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俄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发生了根本变革,教育领域同样发生了革命性转变。1917年11月11日,由教育人民委员会发

表了《教育人民委员会关于国民教育的宣言》,阐明了苏维埃政府关于教育的基本原则和任务。

2.关心和团结教师,培养发展教师队伍

教师问题是十月革命初期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3.教育体制和学校制度的初步确立

在革命的最初年代,教育体制、学校制度的改建,是摆在苏联当局面前的又一重大任务。

当时,莫斯科的教育人民委员列别申斯基“莫斯科方案”。这一时期,彼得格勒的代表也提出了一个方案“彼得格勒方案“。 1918年10月16日正式公布了新政权的第一个教育法则《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统一劳动学校规程》。这个规程的制定为以后苏联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奠定

了基础。

这一时期,苏联也对高等教育进行了改革。 这一时期,苏联也研究了学制问题。 4.大力开展扫盲工作

扫除文盲运动在当时形成一个非常壮观的运动,为后来50年代苏联全部扫除文盲奠定了基础。 二、20年代苏联教育的发展

这一时期,苏联教育的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在制定、编写和采用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及教学方法时陷入到左右摇摆、盲目搬用西方教育理论

难以自拔的困境之中。

另外,这一时期,苏联出现了各种教育理论。 三、30~40年代中期教育的调整和发展

进入30年代,前苏联已建立了强大的工业,实现了农业集体化。从30年代初开始,前苏联的党和政府对全部教育进行了全面调整和整顿。 1.对普通教育的调整和整顿

改革措施:对普通学校(即中小学)的调整和整顿,是通过联共布党和前苏联人民委员会的一系列重要决定进行的。它是从1931年9月5日联共布中央《关于小学和

中学的决定》开始的。

效果:前苏联学校首次确立了适应急需掌握知识、培养各类专门人才的教学体制。 2.普及义务教育的实施

与普通学校的调整、整顿直接相联系的是普及义务教育的实施问题。 1930年8月14日苏联通过《关于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决定》的法令。 3.加强师范和高等教育

从30年代起,苏联就开始重视师范教育,重视各级学校师资的培养和训练,采取各种措施,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出大量合乎条件的教师。 在调整整顿普通教育学校和扩大师范教育的同时,也调整和加强了高等教育。

第十九章 前苏联的教育思想

第一节 克鲁普斯卡娅和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 一、克鲁普斯卡娅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及教育活动

娜·康·克鲁普斯卡娅(1869~1939),曾是前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委员,苏联科学院名誉院士和教育科学博士,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她的一生可以分为两个时期:

中学毕业前为第一个时期。中学毕业后为第二个时期。著述《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一书。

(二)教育思想 1、论学校的性质

克鲁普斯卡娅认为,教育是一种社会的、历史的现象,在阶级社会里教育具有阶级性,从而揭示了学校的阶级实质。克鲁普斯卡娅认为无产阶级不同于资产阶级学校的

两个主要特点就是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和广泛地进行生产劳动。

2、论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及学校的任务

克鲁普斯卡娅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各级学校都有一定共同的目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学校的任务是培养全面发展的、既能从事脑力劳动又能从事体力劳动的人。这是社会主义学校的重要标志。 3、论教学和共产主义世界观的培养 4、论集体主义教育

“把儿童培养成集体主义者”,这是克鲁普斯卡娅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的内容,这一思想与她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目的是完全一致的。 5、论劳动教育

克鲁普斯卡娅十分主张教学与生产劳动、劳动教育与集体主义结合起来。她认为由读书学校向劳动学校的转变,是近代学校发展的必然趋势。 6、论综合技术教育

克鲁普斯卡娅还十分重视综合技术教育。

综合技术教育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对各个生产部门及其相互关系和联系的了解;二是对技术本身的理解。 7、论学前教育

克鲁普斯卡娅还非常重视学前教育。 (1)幼儿园的最重要任务有三。

(2)游戏与玩具在儿童教育中具有重大教育意义。 (3)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及家庭和幼儿园的关系。

简评:克鲁普斯卡娅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上作出了杰出贡献。 二、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及教育活动

马卡连柯(1888~1939)是苏联早期著名的教育革新家。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主要著作有《教育诗》、《塔上旗》、《父母必读》等。 (二)论教育的目的、原则和方法 1、论教育目的

按照马卡连柯的意见,确定的教育目的乃是教育事业成功的首要条件。

马卡连柯从当时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及实际出发,主张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健康、善于工作和有斗争能力的新一代。 2、教育原则和方法

最重要的、最基本的教育原则就是对人的高度尊重和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从这个基本思想出发,马卡连柯主张在教育工作中首先必须尊重儿童。 按照马卡连柯的意思,“尊重”是和“要求”紧密相关的。 (三)集体主义教育

集体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马卡连柯教育体系的核心。这种集体教育理论概括起来说,就是建立合理的集体,建立集体对个人的合理影响。 1、平行教育影响原则

如何建立集体和通过集体进行教育?

从集体教育为主,在教育集体的同时教育个人,又在教育个人的同时影响集体。 2、前景教育原则

根据集体运动规律,他提出并实行了前景教育原则. (四)纪律教育和劳动教育

马卡连柯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纪律首先是教育的结果,然后才能成为一种手段。 劳动教育是马卡连柯用以改造、培养新人的一个重要途径。 简评

总之,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反映了前苏联早期教育发展的实际。他的思想是对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其中许多思想是有价值的,直到今天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是他的教育理论也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第二节 凯洛夫和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 一、凯洛夫的教育思想

凯洛夫(1893-1978)苏联教育家。

在20世纪40-50年代,凯洛夫是苏联教育界最主要的代表人物。 (一)论教育及其作用

教育是什么?它是怎样产生的?凯洛夫认为,教育产生于劳动,是劳动经验的传递,是年长一代教育年轻一代去参加劳动的过程。 凯洛夫充分肯定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二)教学论

1、关于教学过程本质的论述

凯洛夫认为,“教学在整个复杂的教育过程中,乃是主要的一面。教学,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2、论教学原则

凯洛夫提出了指导教学工作的五条原则:直观性原则、自觉性与积极性原则、巩固性原则、系统性与连贯性原则、通俗性与可接受性原则。 3、论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内容一般表现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 在教学组织形式方面,凯洛夫肯定了班级授课制度。 (三)德育论

凯洛夫极为重视智育,但反对单纯的智育观点,反对只让学生掌握某些知识,而主张培养学生学会用共产主义道德精神和道德思想指导自己的行动。 凯洛夫提出了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简评:凯洛夫通过教育理论与实践,建构较完整的教学论体系,但他的思想带有严重的滞后性和封闭性。 二、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及教育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最有影响的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之一,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

苏霍姆林斯基1919年出生于乌克兰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先后担任过区教育局长、中学语文教员、教导主任和校长。从1947年开始,他被任命为帕夫雷什中学校长直到

1970年9月逝世,历时23年。

主要教育著作有:《帕夫雷什中学》、《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等。 (二)教育思想

1、论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和谐发展,意味着他有能力担当多方面的任务,而培养这种人就需要全面的教育。

所谓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就是要尽量地发展“深藏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的财富”,使隐藏在学生身上的各种潜在智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2、论智育和德育 (1)论智育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要把智力培养放在首位。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为了发展学生的智力,就需要激发学生认识的欲望。 (2)论德育

在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中,他十分重视道德教育的作用;在道德教育中,苏霍姆林斯基提出要把对学生进行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教育放在极端重要的地位,这是进行

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想和情感的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儿童道德品质和习惯的培养。

在道德教育中,苏霍姆林斯基还重视道德教育与其他教育方面的关系。 3、论美育、体育和劳动教育

(1)论美育。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更为深刻的见解。他把美育视为同知识、劳动并列的第三种教育因素。 (2)论体育。他认为儿童的健康是校长的重要职责。

(3)论劳动教育。他在这个问题上的独到之处在于:强调儿童的劳动教育应从学习开始,从不间断。 简评

总之,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经验与理论著作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他虽然一生都是一个普通的校长,一名普通教师,但他又的确是一位创造了累累硕果的教育家。

第二十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的教育改革

概况:二战以后各国教育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50-60年代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是世界各国教育大改革和大发展的时期。 70-80年代是战后教育发展的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的教育改革是从80年代开始的。 第一节 欧洲发达国家的教育改革 一、英国的教育改革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英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受到进一步削弱。英国在二战后又多次对其教育政策和学校组织结构进

行新的调整和改革。

英国教育改革的主要表现 1、进一步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2、取消11岁考试,普遍设立综合中学,消灭中等教育中的分离主义现象 3、高等教育的改革

1983年提出了《雷弗休姆报告》,其主要内容是: (1)扩大高等教育的入学途径。

(2)建议高等教育的入学考试要灵活多样。

(3)改革原有狭窄、呆板的课程机构和学位结构。 (4)废除高校教师终身制,实行提早退休制。 (5)加强高等院校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6)改变对学生资助的方法。 4、1988年教育改革法

(1)设立全国的统一课程。 (2)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变化 (3)改革考试制度

(4)改革中小学教育管理体制 (5)设立新型的中等教育机构

(6)给家长选择学校和参与管理的权力 二、法国的教育改革

最重要的改革有:1947年的朗之万改革、五六十年代戴高乐政府的教育改革(包括1959年的中等教育改革和1968年的高等教育改革)、70~80年代的教育改革(包括

1975年的普通教育改革和80年代的综合性教育改革

1、1947年“郎之万—瓦隆教育改革方案”

“方案”以“现代化”、“民主化”为目标。为了具体落实,“方案”提出了六条教育改革原则。 关于学校的组织与结构,“方案”将全部教育分为两段: (1)第一阶段为强迫义务教育,年龄时6~18岁。

(2)第二阶段为高等教育,包括大学先修教育和高等教育两个时期。 2、五六十年代戴高乐政府的教育改革

戴高乐政府在1959年连续颁布两项教育法令,即《教育改革法令》、《国家与私立学校关系法案》,特别是前者,至今仍是法国教育制度的法律基础。 根据《教育改革法令》的规定,义务教育期从原来的6~14岁延长为6~16岁。 法国高教改革

1968年“五月风暴”运动引来了法国战后高等教育的重要改革,其标志就是《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案》(也称“富尔法案”)的颁布施行。 “富尔法案”提出改革高等教育的三条中心原则,即:自主自治、民主参与和多科性原则。 3、70~80年代的教育改革

这一时期法国推行了一系列与职业技术教育相关的改革措施。

从1981年起,法国社会党开始执政,推行了教育民主化和现代化的改革。 三、德国的教育改革

1、60~70年代的教育改革

20世纪50年代末,联邦德国着手对其教育开展一些至关重要的改革。如《汉堡协定》的签订。

但是1964年的改革并未解决教育管理和学制上的难题,从1969年起德国建立起了一个全国统一的教育领导体制。 2、70年代教育结构的改革 3、80年代的教育改革

进入80年代以后,联邦德国继续采取教育改革措施。 第二节 美国和日本的教育改革 一、美国的教育改革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几十年来,美国的教育经历了较大的变革和发展,而且可以说是一直处于反复多变的改革之中。 ? 战后美国教育重大改革是从50年代末《国防教育法》开始的。 1、1958年《国防教育法》的颁布

背景:1957年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大大刺激了美国。1958年9月颁布战后重要教育大法,即《国防教育法》。 中心内容:《国防教育法》的中心内容是由联邦政府增拨大量教育经费来迅速提高美国的教育质量。 《国防教育法》颁布后,美国又多次对法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2、1959年科南特提出美国中等教育与师范教育改革建议

科南特接受了钢铁大王卡耐基基金会的资助,组成了“中等教育调查组”和“师范教育调查组”,对美国一些州的中学和师范学校进行了调查研究。 具体改革建议

中等教育改革建议:1959年出版了《今日美国中学》,对美国中学教育改革提出了21条建议。主要意见可归纳为7点。

师范教育改革建议:1963年出版了《美国师范教育》一书,对二战后美国师范教育改革提出了27条建议。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4点。 3、60-70年代的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是美国二战后进行的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959年,美国教育科学院召开会议,讨论关于普通中学中的课程改革问题。

4、80年代的教育改革

1983年4月,美国国家教育优异委员会在提出了《国家在危急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 1989年,美国科学促进会又发表了著名的《2061计划》 二、日本的教育改革

1947年颁布的《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是战后日本教育改革的开端。 1、《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

这两个重要教育法案为战后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 1)《教育基本法》

《教育基本法》由前言和11条正文构成,其主要精神包括使受教育者成为爱好和平、正义和真理的国民等8点。 《教育基本法》被视为日本教育史上划时代的教育文献。 2)学校教育法

(1)废除中央集权制,实行地方分权。

(2)采用6-3-3-4制单轨学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高级中学以实行普通教育和专门教育为目的。

(4)将原来多种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统一成为单一类型的大学。 2、教育领导体制的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废除中央集权的教育领导体制,改为实行地方分权制 进入50年代,日本的教育领导体制开始变动。 3、70年代以来的教育改革

这次改革在历史上被称为“第三次教育改革”。这次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有: (1)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目标。

(2)提出教育改革的基本原则,即重视个性的原则等。 (3)完善各级教育体制等。 第三节 前苏联的教育改革

从1958年起前苏联进入教育的大改革时期。

这次改革的缘由,主要有前苏联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50年代的教育改革 ? 1958年通过了《关于加强学校同生活的联系和进一步发展苏联国民教育制度的法律》(以下简称《法律》)。 ? 《法律》指出了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基于上述必要性,苏联对普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进行了改革。 1、普通教育的改革

《法律》的第一章对普通教育改革提出以下具体要求: 1)确立新的办学目标。

(2)普及教育年限从七年延长到八年。

(3)中等教育的后三年为中等教育的第二阶段。 (4)八年制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5)要求扩大寄宿学校网。 2、职业技术学校的改革 3、高等教育改革

《法律》第四章对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三点具体要求。 4、对1958年教育改革的修正

从整体上看,这次改革是不成功的,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前苏联对1958年教育改革进行了修正。 二、60~70年代的教育改革

1、1966年的教育改革

1966年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改进普通中学工作的措施》(以下简称《措施》)。 《措施》对中学教学内容提出了5点具体要求。

1967发布了《关于为普通中学7至11年级学生开设选修课的通告》,这个文件是落实1966年《措施》的具体步骤。 1972年又通过三个文件,进一步深化1966年以来的教育改革。 2、1977年的教育改革

1977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普通学校学生的教学、教育和劳动训练的决议》。 《决议》确定普通中学是统一的劳动综合技术学校。 三、80~90年代的教育改革

进入80年代以来,苏联更加大了教育改革的力度。1984年通过了《普通学习和职业学校改革的基本方针》。

《基本方针》确定,普通教育和职业学校改革的目的在于把学校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使之与苏联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条件和需要相适应。 《基本方针》指出,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需要完成两个方面的任务:(1)要大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要彻底改善普通学校的劳动教育。

小结:通过上述对前苏联教育改革过程的梳理可以看出,尽管苏联在教育改革方面遇到了很多阻碍,也有过许多教训,但它的方向却始终是积极的,这点对于我国的教

育改革是有借鉴意义的。

二战后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特点:

第一,战后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都通过立法的形式保障其各级各类教育的实施。 第二,课程体系的改革和教学内容的更新成为各国普遍关注问题。

第三,职业技术教育以被各国视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而加以改革。 第四,师范教育改革的重点是不断提高教师的质量。 第五,高等教育的改革出现了许多值得肯定的特点。 第六,教育管理领导体制也有一些新的变化。

第二节 美国和日本的教育改革 一、美国的教育改革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几十年来,美国的教育经历了较大的变革和发展,而且可以说是一直处于反复多变的改革之中。 战后美国教育重大改革是从50年代末《国防教育法》开始的。 1、1958年《国防教育法》的颁布

背景:1957年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大大刺激了美国。1958年9月颁布战后重要教育大法,即《国防教育法》。 中心内容:《国防教育法》的中心内容是由联邦政府增拨大量教育经费来迅速提高美国的教育质量。 《国防教育法》颁布后,美国又多次对法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2、1959年科南特提出美国中等教育与师范教育改革建议

科南特接受了钢铁大王卡耐基基金会的资助,组成了“中等教育调查组”和“师范教育调查组”,对美国一些州的中学和师范学校进行了调查研究。 具体改革建议

中等教育改革建议:1959年出版了《今日美国中学》,对美国中学教育改革提出了21条建议。主要意见可归纳为7点。

师范教育改革建议:1963年出版了《美国师范教育》一书,对二战后美国师范教育改革提出了27条建议。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4点。 3、60-70年代的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是美国二战后进行的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959年,美国教育科学院召开会议,讨论关于普通中学中的课程改革问题。 4、80年代的教育改革

1983年4月,美国国家教育优异委员会在提出了《国家在危急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 1989年,美国科学促进会又发表了著名的《2061计划》。 二、日本的教育改革

1947年颁布的《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是战后日本教育改革的开端。 1、《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

这两个重要教育法案为战后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 1)《教育基本法》

《教育基本法》由前言和11条正文构成,其主要精神包括使受教育者成为爱好和平、正义和真理的国民等8点。 《教育基本法》被视为日本教育史上划时代的教育文献。 2)学校教育法

(1)废除中央集权制,实行地方分权。

(2)采用6-3-3-4制单轨学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高级中学以实行普通教育和专门教育为目的。

(4)将原来多种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统一成为单一类型的大学。 2、教育领导体制的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废除中央集权的教育领导体制,改为实行地方分权制 进入50年代,日本的教育领导体制开始变动。 3、70年代以来的教育改革

这次改革在历史上被称为“第三次教育改革”。这次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有: (1)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目标。

(2)提出教育改革的基本原则,即重视个性的原则等。 (3)完善各级教育体制等。 第三节 前苏联的教育改革 1、普通教育的改革

《法律》的第一章对普通教育改革提出以下具体要求: (1)确立新的办学目标。

(2)普及教育年限从七年延长到八年。

(3)中等教育的后三年为中等教育的第二阶段。 (4)八年制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5)要求扩大寄宿学校网。 2、职业技术学校的改革 3、高等教育改革

《法律》第四章对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三点具体要求。 4、对1958年教育改革的修正

从整体上看,这次改革是不成功的,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前苏联对1958年教育改革进行了修正。 二、60~70年代的教育改革

1、1966年的教育改革

1967发布了《关于为普通中学7至11年级学生开设选修课的通告》,这个文件是落实1966年《措施》的具体步骤。 1972年又通过三个文件,进一步深化1966年以来的教育改革。 2、1977年的教育改革

1977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普通学校学生的教学、教育和劳动训练的决议》。 《决议》确定普通中学是统一的劳动综合技术学校。 三、80~90年代的教育改革

进入80年代以来,苏联更加大了教育改革的力度。1984年通过了《普通学习和职业学校改革的基本方针》。

《基本方针》确定,普通教育和职业学校改革的目的在于把学校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使之与苏联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条件和需要相适应。 《基本方针》指出,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需要完成两个方面的任务:(1)要大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要彻底改善普通学校的劳动教育。

小结:通过上述对前苏联教育改革过程的梳理可以看出,尽管苏联在教育改革方面遇到了很多阻碍,也有过许多教训,但它的方向却始终是积极的,这点对于我国的教

育改革是有借鉴意义的。

二战后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特点:

第一,战后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都通过立法的形式保障其各级各类教育的实施。 第二,课程体系的改革和教学内容的更新成为各国普遍关注问题。

第三,职业技术教育以被各国视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而加以改革。 第四,师范教育改革的重点是不断提高教师的质量。 第五,高等教育的改革出现了许多值得肯定的特点。 第六,教育管理领导体制也有一些新的变化。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2x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