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2014青岛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学案
更新时间:2024-01-01 00:4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 2014青岛世园会推荐度:
- 相关推荐
青岛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第1章 全等三角形
§1.1 全等三角形
【学习目标】
1、通过探究知道什么是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及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会用符号正
确地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
2、知道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并会进行应用.
3、能熟练找出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顶点、对应角、对应边.
【学习重、难点】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 【学习过程】
活动一 知道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及对应元素等一系列概念,会用符号表示全等 1. .观看课本美丽的图片并阅读课本P4—5的部分,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平面图形叫做 大小
。
,它们的形状
2将三角板按在纸上,沿外框画出两个三角形,把这两个三角形裁下来后放在一起,观察它们能否重合。
(1) 什么是全等三角形? 。 你能举出生活中全等形的实例吗?
(2)全等三角形有哪些对应元素?怎样记两个三角形全等?在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1
(3)小组交流:找对应边和对应角你有什么经验?
活动二 探究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1.利用三角形纸片做如下变换:将△ABC沿直线BC平移得△DEF(图甲);将△ABC沿BC翻折180°得到△DBC(图乙);将△ABC绕点A旋转180°得△AED(图丙).
BCADADAB丙E
2.思考:各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为什么?如果全等把它们分别表示出来.(注意书写时对应顶点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3.寻找上图中两三角形的对应元素,它们的对应边有什么关系?对应角呢?
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并归纳出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 活动三 知识应用
1.如图,△OCA≌△OBD,C和B,A和D是对应顶点,说出这两个三角形中相等的边和角.
BC甲EF乙DCCO2
BAD
2.如图,已知△ABE≌△ACD,∠ADE=∠AED,∠B=∠C,指出其他的对应边和对应角.
AB
DEC(提示:对应边和对应角一定在两个全等三角形中找,所以需将△ABE和△ACD从复杂的图形中分离出来.)
3.已知△ABE≌△ACD,AB=7cm, AD=4cm,∠A=40o,∠B=30o,求EC的长度和∠ADC的大小.
活动四 当堂检测
1、如图,△ABC≌△DBC,∠A=80°,∠ABC=30°, 则∠DCB=
度。
3
2、如图,已知△ABC与△DCB是两个全等三角形,且AB=7cm,BD=5cm, ∠A=60°,求线段DC、AC的长和∠D的大小。
【自我反思】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惑?
4
§1.2 怎样判定三角形全等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边角边”这一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的过程,学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
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合情推理能力,感悟三角形全等的应用价值 【学习重点】探究“边角边”这一判定方法,以及这一方法的应用。 【学习难点】让同学们了解三角形全等中“边边角”的辨析。 【学具准备】剪刀、三角板、直尺、长方形的纸片等 【学习过程】
(一)知识引桥 1、 什么叫全等三角形? 2、 全等三角形有什么性质?
3 、若△ABC≌△DEF,点A与点D,点B与点E是对应点,试写出其中相等的线段和角.
问题1:在△ABC和△DEF中,AB=DE,BC=EF,AC=DF, ∠A=∠D, ∠B=∠E, ∠C=∠F,则△ABC和△DEF全等吗?
问题2: △ABC和△DEF全等是不是一定要满足AB=DE,BC=EF,AC=DF, ∠A=∠D, ∠B=∠E, ∠C=∠F这六个条件呢?若满足这六个条件中的一个、两个或三个条件,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吗?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探究活动
5
(二)探究活动: (小组内合作交流)
1、只知道一条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吗?只知道一个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吗?
2、知道一条边及一个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知道两个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知道两条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
60° 60° 60° ①30?3cm30?3cm30?3cm
②30?50?30?50?
③4cm6cm4cm6cm
3、两个三角形中有三组对应相等的元素(边或角),会有哪几种可能的情况? 在这些情况中,如果有两条边分别相等,再添上一个角对应相等,这两个三角形能全等吗?,
如图 在△ABC与△DEF中,BC=3cm,AC =2cm,∠C=60°,EF =3cm,DF=2cm,
6
∠F=60°,
△ABC与△DEF能全等吗?,
(若同时改变数值,两个三角形还能重合吗?)
由上面的探究活动猜想并归纳:
在两个三角形中,必须具备 对元素分别相等,才能保证两个三角形全等. 判定方法1:
的两个三角形全等.通常简写成 .
注意:在△ABC与△DEF中,若AB=DE,AC=DF,∠B=∠E,观察△ABC与△DEF是否全等。为什么?
结论: . (三)学以致用
1. 如图,AB=AD,∠BAC=∠DAC, 问题1:△ABC和△ADC全等吗? 问题2:它们已经有了哪些元素对应相等? 问题3:还缺什么条件?
7
2、如图,为了测量池塘边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小亮设计了一个方案:先在平地上取一个能够直接到达A和B的点C,然后在射线AC上取一点D,使CD=CA,在射线BC上取一点E,使CE=CB,连接DE,那么线段DE的长就等于A、B两点之间的距离,你认为他的方案对吗?为什么?
(四)巩固练习
1、如图,已知∠CAB=∠DAB,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得△ABC≌△ABD. A C B D 2、已知:AB=AD,AC=AE,△ABE和△ADC全等吗?为什么?
8
3、如图,E,F在BC上,BE=CF,AB=CD,AB∥CD 说明:△ABF≌ △DCE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9
【自我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ASA”这一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条件判别三角形是否全等。 2、经历“AAS”的探究过程,理解由“ASA”推出“AAS”,并会简单的运用“AAS”判定三角形全等。
3、通过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问题探究能力。 【学习重点】“ASA”这一判定方法的探究以及应用。
【学习难点】由“ASA”推导出“AAS”这一判定方法。并能简单运用。 【学具准备】剪刀、三角板、直尺、半圆仪、长方形的纸片等 【学习过程】
一、知识引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一“边角边”,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两个三角形还可以具备哪些条件才全等呢?
二、 实验与探究
1、如果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角及一边,那么有几种可能的情况呢? 2、动手做一做
1)在纸片上画出△ABC和△A1B1C1,使∠B =∠B1,BC=B1C1,如果添一个条件∠C=∠C1,这时边BC与∠B、∠C什么关系?边B1C1与∠B1 、∠C1 呢?
2)剪下你画出的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能重合吗? 3、通过上面的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与同学交流.
归纳: 三、学以致用
如图 已知∠ACB=∠DFE,∠B=∠E,BC=EF,那么ΔABC与 ΔDEF全等吗?为什么?
10
四、交流与发现
1) 在纸片上画出△ABC和△A1B1C1,使∠B =∠B1,BC=B1C1,如果再添一个条件∠A=∠A1 ,这时边BC与∠A什么关系?边B1C1与∠A1 呢?
2) ∠C与∠C1相等吗?为什么?
3) 你能判定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吗?为什么?(小组交流) 4) 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小组讨论,尝试总结)
归纳: 知识应用:如图,在△ABD和△CBD中,已知∠A=∠C,再添加一个什么条件,就可以判定△ABD和△CBD全等?
五、巩固练习
1、在△ABC和△A1B1C1中,∠B =∠B1 ,∠C=∠C1 ,你能适当添加一个条件,使△ABC≌△A1B1C1吗?你有几种不同的添加方式?说明理由。
11
2、如图,已知∠1=∠2 ,∠3=∠4, △ABD和△ABC全等吗?为什么?
【自我反思】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学习目标】
12
第三课时
1、掌握“SSS”这一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并能灵活运用“SSS”方法来判定三角形全
等。
2、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学习重点】“SSS”这一判定方法的探究以及应用。 【学习难点】用“SSS”判别方法来进行有关的推理论证。 【学具准备】小木条、图钉、直尺等 【学习过程】
一、知识引桥
小学时候我们就知道了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一特性,你想知道这一性质的原因吗?让
我们进行下面的实验探究来验证。
二、探究新知
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SSS
1、用三根木条制作一个三角形的架子?,在用四根木条钉一个四边形的架子?,分
别拉动架子?和?的边框,你有什么发现?(小组内交流)
2、如果再取与架子?的三根木条分别相等的木条,再制作一个三角形的架子?,这
两个三角形的架子形状、大小相同吗?如果把其中一个三角形架子叠放在另一个三角形架子上,它们能重合吗?(动手操作,实践交流)
3、通过以上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小组讨论,交流总结)
归纳: 同时,由实验我们又可得知:由于拥有对应相等三边的所有三角形将全等,所以只要三条边长度固定,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就完全确定,所以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而四边形不具备这样的性质,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三角形稳定性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在生活及生产实际中都很有用处。(联系实际,举例说明)
三、新知应用
1:如图,已知AD=CB,AB=CD,那么∠A=∠C吗?
13
为什么?
2、如图,已知AB=DE,BC=EF,AE=CF。 1)AC与EF相等吗?为什么?
2)指出 △ABC和△EDF中互相平行的边,并说明理由。
四、回顾与梳理
到今天为止,判定三角形的全等,我们有哪些方法了?写出简记法:
看一下有什么共同点?与同学交流一下。讨论:是不是任意三对元素对应相等,这两个三角形就全等?发表你的看法。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什么?
五、巩固练习
1、说明:(1)底边及一腰分别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吗?为什么?
14
(2)两腰分别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吗?为什么? (3)一边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吗?为什么?
2、如图,已知AB=CB,AD=CD,∠A与∠C相等吗?为什么?
【自我反思】
你对本节的学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惑?
15
§1.3尺规作图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要掌握尺规作图的方法及一般步骤。
2、通过“作图题”练习,提高学生的几何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画图,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及动手能力。
【学习重点】熟练掌握相等角的作图,作图时要做到规范使用尺规,规范使用作图语言,规范地按照步骤作出图形。
【学习难点】作图语言的准确应用,作图的规范与准确。
使用方法:先由学生自学课本,经历自主探索总结的过程,并独立完成学案,
然后小组合作交流,让同学们进行展示,小组间点评,补充之后由老理由点拔。最后当堂检测,巩固知识。
【学习过程】 忆一忆:
前面我们学习了用直尺和圆规作一条线段,使它与已知线段相等,那么我们来回忆一下,是怎样用不带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出线段AB=a ?
a 作法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一学:
阅读教材,理解概念 学生阅读教材,并回答问题: (1)什么是尺规作图? (2)什么是基本作图?
一些复杂的尺规作图,都是由基本作图组成的,前面我们学过的用尺规作一条线段
16
等于已知线段,这是一种基本作图,下面我们将再学习一种新的基本作图。
议一议:
如图,已知∠AOB,用直尺和圆规作∠A′O′B′, 使∠A′O′B′=∠AOB。
作法:
(1)作射线O′A′.
(2)以点 ___为圆心,以 ____ 为半径画弧,交OA于点C,交OB于点D. (3)以点 _____为圆心,以 ____长为半径画弧,交O′A′于点C′. (4)以点 _____为圆心,以 _____长为半径画弧,交前面的弧于点D′. (5)过点D′作射线 ______∠A′O′B′就是所求作的角. 想一想:
∠A′O′B′=∠AOB吗?如何验证?(小组交流) 【当堂检测】 做一做:
1.已知:线段AB和CD,求作线 段a,使a=AB-CD.
ACDB17
2.已知:钝角∠ABC,
求作:∠ABC′ 使∠ABC′=∠ABC .
BCA
【学后反思】
本节课你一定有很多收获,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吧!
18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要掌握尺规作图的方法及一般步骤。
2、通过“作图题”练习,提高学生的几何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画图,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及动手能力。
【学习重点】掌握如何作三角形,作图时要做到规范使用尺规,规范使用作图语言,规范地按照步骤作出图形。
【学习难点】作图语言的准确应用,作图的规范与准确。 【学习过程】 忆一忆:
1、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哪几种基本作图? 2、 你能说出这几种基本作图的作法吗? 练一练;
1)、已知:如图,线段AB
求作:线段A`B`,使得A`B`=AB.
2)、 已知: ∠AOB。
求作: ∠A`O`B` 使∠A`O`B`=∠AOB。
ABABO19
议一议:
利用我们已经学过的基本作图,能不能构造三角形呢?三角形是由那些元素组成的?小组之间相互合作交流。
例、已知线段a,b,c
求作:ΔABC 使BC=a, AB=c, AC=b.
作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一想:
1、已知两边和它的夹角如何作三角形? 2、已知两角和一边如何作三角形? 对于1和2题学生自己探索、交流完成。 【当堂检测】 做一做:
1、 如图,已知线段a,求作边长等于a的等边三角形。
abca20
2、已知:线段a和h
求作:等腰△ABC,使底边BC=a,BC边上的高为h
【能力提升】
1、你能用尺规作一个直角三角形,使其两条直角边分别等于已知线段a,b吗?小组合作并写出作法。
【学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ahab
21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教学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索归纳利用基本作图作“已知两角及其夹边求作三角形”与“已知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求作三角形”的步骤方法。
【过程与方法】
学会运用程序化的思想方法探索作法和步骤. 培养认真、细心、准确的学习习惯, 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提高学生的操作实践能力, 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作图训练,使学生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根据已知两角和夹边作三角形。难点:正确写出作法.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如图:已知∠α,作∠AOB=∠α(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α
2.如图,是一块建筑工地,三角形ABC中,由于AB,AC边被障碍物阻挡了,不方便测量,因此想要画出这块三角形地的平面图,无法用已知三边作三角形的方法,你能想出别办法吗?
方法:测量BC,∠B,∠C的大小,然后做一个三角形使它两角等于∠B,∠C,夹边等于BC。
二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ABC(1)上面问题其实就是已利用基本作图已知两角及夹边作三角形问题。与同学交流。
22
已知:∠α,∠β,线段a。
求作:△ABC,使BC=a,∠B=∠α,∠C=∠β.
αa作法:
β
(2)利用基本作图,如果已知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例如已知∠α,∠β和线段c,如何作△ABC,使∠B=∠α,∠C=∠β,AB=c?与同学交流。
(3)请用尺规完成(2)中的作图,并写出作法。
三、挑站自我
已知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例如已知∠β,线段b和 c,能作△ABC, 使∠B=∠β,AB=c,AC=b吗?如果能作,可以作出几个满足上述条件的不同的三角形?做后小组交流。
αcβ23
四、巩固练习
bcβ
1、如图,已知∠α,∠β,线段a,b,求作:△ABC,使∠A=∠α,∠B=∠β,AB=a+b。
aα
βb2、如图,已知∠α,∠β,线段c,求作:△ABC,使∠B=∠α,∠C=∠β,AB=c。
cα
五、【自我反思】
你对本节的学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惑?
β
24
第1章 《全等三角形》的复习
【复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理解全等三角形及相关概念,能够从图形中寻找全等三角形,探索并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能够利用判定解决简单的问题.学会简单的尺规作图。
2.过程与方法
在探索全等三角形判定与尺规作图的过程中,体会研究问题的方法,感受图形变化途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作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应用意识. 【复习重、难点】
(1)探索并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2)探索并掌握尺规作图的方法和步骤.
【复习过程】 一、知识点梳理
1、结合课本25页的“回顾与总结”,说说本章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总结一下,并与同学交流。
2、自主完成本章的【知识要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全等三角形,“全等”用符号“__________”表示,读作“__________”;记两个全等三角形时,通常要求__________.
2.把两个全等三角形重合在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做__________,重合的边叫做__________,重合的角叫做__________.
3.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 ; ; ;
. 25
简写为 或 ; 或 ; 或 ; 或 。 4.我们学习过的基本作图方法有 , 。 二、巩固训练
1、下面的各组图形中,一定全等的是( ) A. 所有的直角三角形
B. 两个等边三角形
C. 各有一条边相等且有一个角为10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D. 斜边和一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
2、如图,已知AD⊥BC于点D,BE⊥AC于点E,AD与BE相交于点F,且DF=DC,则∠ABC的大小是( )
A. 30° B. 45°
C. 60°
D. 无法确定
)
AEFBDC3、下列条件中,能够判定△ABC≌△A′B′C′的是( A. AB=A′B′ AC=A′C′ ∠C=∠C′ C. AC=A′C′ BC=B′C′
∠C=∠C′
B. AB=A′B′ BC=B′C′ ∠A=∠A′ D. AC=A′C′ BC=B′C′ ∠A=∠A′
4、如图,已知线段a,b,∠α。
求作:△ABC,使BC=a,AB=b, ∠B=2∠α。
三、能力提升
1、如图,已知AB=AD,BC=DC,图中共有 abαB对全等三角形,它们分别是
。
AEDC26
2、如图,已知AB=AD,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C≌△ADC的角是(
A. CB=CD
)
DABCB. ∠BAC=∠DAC
C.∠BCA=∠DCA D.∠B=∠D=90°
3、如图,已知△ABD≌△ACE,你能判定△OBE≌△OCD吗?请说明理由。
4、如图,已知△ABC,作DE=BC再以DE为边,作出所有与△ABC全等的三角形,这样的三角形可以作几个?
. A 四:归纳总结: 五:课后作业:p26 综合练习。 【自我反思】
本章有哪些重要的知识?它们之间有何联系?还有什么疑问?
CDOAEBBCDE
27
第2章 图形的轴对称
§2.1 图形的轴对称
【学习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和比较的过程,学会认识生活实例中的轴对称现象; 2.通过实验探究,感知轴对称的特点,能找出对称轴及对称点;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和审美观,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美. 【学习重点】轴对称,两个图形关于某一条直线成轴对称。 【学习难点】两个图形关于某一条直线成轴对称 【学习过程】
(一)观察识别,交流讨论: 观察下图,作以下探究:
交流感受:你有什么感受?这些图形为什么如此美?这些图案在设计和布局方面有
什么特点?
(二)实验操作,探究规律
根据课本30页“实验与探究”,按要求作出△A′B′C′, (1)你发现△ABC与△A′B′C′全等吗?为什么?
(2)在纸上画一条直线m,在m的一侧画出五角星图案。你能以直线m为折痕,用折叠的方法,得到一个与它全等的五角星吗?
形成概念:
轴对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对称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观察课本31页图2-3①中两个图案,把其中一个图案以直线L为对称轴,经过轴对称后,能与另一个图案重合吗?图2-3②、图2-3③呢?
形成概念:
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应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学以致用,体验成功
例1:如图2-4,△ABC与△DEF关于直线l成轴对称.如果DE=3cm,∠A=75度,∠E=43度,求AB的长与∠B、∠C、∠D、∠F的度数。
(四)回顾概括,反思不足 1.这一节中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在合作探究过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五)兴趣作业:
用轴对称的性质,自己设计一张美丽的贺卡赠送给好友,看谁的贺卡漂亮。
29
§2.2 轴对称的基本性质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具体事例学做轴对称图形,认识轴对称图形,探索它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能够按要求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一次轴对称后的图形; 3.能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轴对称图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重点】对轴对称基本性质的理解 【难点】轴对称基本性质的探索及运用。
【学具准备】剪纸作品(蝴蝶、五角星等)、长方形纸片等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性认识轴对称图形
教师先展示剪纸作品(蝴蝶、五角星等),照片,实物等,然后让学生交流、展示各
自收集的相关图片。
二、学习新课 1.实验与探究
(1)如图所示,将一张纸片对折,扎一个小孔,然后展开铺平记得到的两个小孔为点A与A′,折痕MN,连接AA′与MN于点O.
(2)如果将纸片沿MN重新折叠,你发现线段OA与OA′有怎样的大小关系?线段AA′与直线MN有怎样的位置关系?说明理由.
你发现了哪些等量关系?再扎几个小孔重新试一试。
(3)把一张纸对折后扎出三个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小孔,
30
把纸展开铺平,把得到的三对对应点分别记为A与A′,B与B′,C与C′,折痕记为MN.分别连接AB,BC,CA,A′B′, B′C′,C′A′,在△ABC的一条边上任取一点D,你能说出与点D关于直线MN成轴对称的点D′的位置吗?用扎孔的方法验证你的结论.
(4)连接DD′,交MN于点P.你发现线段DD′与直线MN具有怎样的位置关系?说明理由.
轴对称的基本性质:
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交流与发现
(1)如图2-8①,在纸上作一条直线MN,再在直线MN的一侧取一点A,你能利用轴对称的性质,画出点A关于直线MN的对称点吗?与同学交流.
如图2-8②,过点A画直线MN的垂线AF,设垂足为点O.在OF上截取OA′= OA.点A′就是所要求画的点A关于直线MN的对称点.
(2)你能说明(1)中画一个已知点关于给定直线的对称点的方法的道理吗? (3)如图2-9,你能画出线段AB关于直线l成轴对称的线段吗?能画出与直线AB关于直线l成轴对称的直线吗?
例1如图2-10,画出△ABC关于直线l成轴对称的图形.
图2-10
31
3.总结画轴对称图形的步骤: ①找出所给图形的关键点。
②找出图形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③找关键点的对称点。
④按照所给图形的顺序连接各点。
三、性质应用:下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关于直线l成轴对称,连接对应顶点,指出哪些线段被直线l垂直平分?
四、跟踪练习
1.作一条线段AB关于直线MN的轴对称的图形。
2.在△ABC中点D、E分别在AB、BC上,四边形ADEC关于AE成 轴对称,则AE与CD的位置关系
。
五、反思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何收获?小组交流。
32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在直角坐标系中能画出点的对称点,并通过探索发现坐标系内点的对称规律; 2.在直角坐标系中,能够写出给定平面图形的顶点关于坐标轴的对称坐标. 【重点】利用轴对称的性质得出坐标系内点的对称规律. 【难点】对坐标系内点的对称规律的理解 【学习过程】
一、观察与思考
(1)如图2-12,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Q的坐标为(4,3),画出点Q关于y轴的对称点Q′,写出点Q′的坐标,你发现点Q 与Q′的坐标有什么关系?利用轴对称的基本性质,说明你的理由.
(2)画出点Q关于x轴的对称点 Q′′,写出点 Q关于
x轴的对称点Q′′的坐标,你发现点Q与点 Q′′的坐标有什么关系?
(3)你能分别写出点(-1,0)关于y轴和x轴对称点的坐标吗?点(0,-1)呢? (4)一般地,已知点P的坐标是(a,b),按照上面发现的规律,你能分别写出点P关于y轴的对称点P′和关于x轴对称的对称点P′′的坐标吗?
坐标系内点的对称规律:
在直角坐标系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例题讲解
例2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BC的顶点坐标分别是A(-2,1) ,B(1.5,-4),C(0,3).
(1)分别写出与△ABC关于y轴成轴对称的△A′B′C′的顶点坐标; (2)分别写出与△ABC关于x轴成轴对称的△A′′B′′C′′的顶点坐标;
33
(3)分别画出△A′B′C′与△A′′B′′C′′.
三、跟踪练习:
1.已知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A(-2,3)B(2,3),则下面四个结论:①A、B关于x轴对称;②A、B关于y轴对称;③A、B关于原点对称;④A、B之间的距离为4,其中正确的有 个
2.如果点A的坐标(3,-2),点B的坐标(3,2),那么点A和点B关于 轴对称。
3.已知点A(a,4)关于x轴的对称点B的坐标为(-2,b),分别写出点A,B 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
四、反思与作业
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这些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34
§2.3 轴对称图形
【学习目标】
1、能够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对称轴
2、知道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与联系
3、经历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探索它们的共同特征的活动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4、欣赏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体会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它的丰富的文化价值,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学习重点】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及识别
【学习难点】轴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和联系。 【学习过程】
(一) 旧知复习
1、 什么是轴对称?
2、 成轴对称的图形有哪些性质?
(二) 新知学习
1、问题:下列图片形状是怎么样的?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性?
这些图片的形状是:
它们的共同特征是:把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 ,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 。 2、操作:
把一张纸对折,然后从折叠处剪出一个图形; 想一想:
把纸展开后会是什么样的图形?位于折痕两侧的图案有什么关系?它是否也具有上述图形的共同特征?
35
3、 归纳
一个图形的一部分,以某一条直线为对称轴,经过轴对称能与图形的另一部分 ,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三)合作探究
下列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请找出它的所有的对称轴。
问题(1)、判断一个图案是否是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
问题(2)、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你觉得能否用对折的方法进行检验? 思考:正三角形有 条对称轴 正四边形有 条对称轴 正五边形有 条对称轴 正六边形有 条对称轴 圆有 条对称轴
问题: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条数是否只有一条? (四)展示交流
1、下面是我们熟悉的四个交通标志图形,请从几何图形的性质考虑,哪一个与其他三个....不同?
这个图形是: (写出序号即可)
36
2、下列轴对称图形中,只有两条对称轴的图形是 ( )
A. B. C. D.
3、如图是由三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请你在图中补画一个小正方形,使补画后的图形为轴对称图形。
(五)回顾概括,反思不足
1、在我们身边的轴对称图形这一节中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在合作探究过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4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第一课时
37
【学习目标】
1、鼓励学生观察、操作和比较,从而认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提高判断能力。 2、通过多种形式的参与,感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特征,会用它解决相关的问题。 3、自主探究,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 【学习重点】认识并能作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学习难点】能够灵活利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学具准备】宽1cm的长纸条。 【预习导学】
1、什么叫做轴对称图形?它有什么性质? 2、 怎样的图形成轴对称?
3、 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吗?对称轴是什么?
【学习过程】
(一)动手观察识别,交流体验定义:(以自主学习,经历自主探索总结的过程,并自主完成活动,小组进行展示。)
将准备好的宽1cm的长纸条对折使纸条的两个端点重合。作以下探究: a、观察探究:
(1)将纸条展开铺平后,记住折痕所在的直线,直线与线段的交点为O,端点为A和B,线段AO与BO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2)直线与线段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3)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吗?
b、体验定义: 像这样, 的直线叫做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它的一条对称轴是这条线段的_____________。 (二)实验操作,探究规律
a、分组合作,实验探究: 通过折纸的方法我们能得到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有哪些性质?
38
b、发现规律:在纸上画一条线段AB,作出AB的垂直平分线MN,在MN上任意取一点P,连接PA与PB,把这张纸沿直线MN对折,PA与PB重合吗?
结果发现: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
。
c、你能写出上面这个定理 的逆命题吗?想一想它是真命题吗?如果是,请证明它。
由此我们得到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另一个性质:
(三)规律应用
1、实验探究:用尺规怎样画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呢?(自主预习课本,画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已知:线段AB
A B
求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作法:
2、探究应用:如图中的三角形,用尺规作出它们的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
39
观察所作图形,我们可以得到结论是 (四)回顾概括,反思不足 a、回顾概括与反思: 1、在学法上有哪些收获?
2、在合作探究过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b、知识梳理: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作法;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五)课堂练习:
1、如图,AC=AD,BC=BD,则有( ) A.AB垂直平分CD B.CD垂直平分AB C.AB与CD互相垂直平分
D.CD平分∠ACB
2、如图,四边形ABCD中,AC垂直平分BD,垂足为E,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 )
A.AB=AD B.BC=CD C.AB=BD D.△BEC≌△DEC
40
3、如图,AB=AC,AC的垂直平分线DE交AB于D,交AC于E,BC=6,△CDB的周长为15,则AC=
4、如图,要在孙庄A,钱庄B,官庄C三个村庄之间建一个银行O,使它到三个村庄的距离相等,你能在图中找出点O的位置吗?
●
C
A ●
● B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的作图。
2、通过多种形式的参与,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会用它解决相关的问题。 3、自主探究,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 【学习重点】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学习难点】能够灵活利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预习导学】
1、什么叫做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有哪些性质 【学习过程】 (一)、合作探究
实验探究:用直尺和圆规怎样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呢?(自主预习课本,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41
a、已知:直线l及直线上一点P 求作:过点P作直线l的垂线 作法:
b、根据以上作法,探究如何过直线外一点作直线的垂线 已知:直线l及直线外一点P 求作:过点P作直线l的垂线 作法:
(二)、性质应用 问题探究:
海伦是古希腊的一位数学家、测量学家。相传,有一天一位将军专程拜访海伦,求教一个令他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我每天策马往返于两个边防站A与B之间,途中都要到小河l边让坐骑饮水,怎样走路程最近呢(如图)?”你能帮将军解答这个问题吗?说出你的作法,在图中作出最近的路线,并说明作图的道理。
作法:
42
理由:
(三)、课堂练习
1、如图所示,△ABC与△DEF是关于直线l的对称图形,请作出对称轴l.
2、如图,已知△ABC,求作AC边上的高。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
某大型农场拟在公路L旁修建一个农产品储藏、加工厂,将该农场两个规模相同的水果生产基地A、B的水果集中进行储藏和技术加工,以提高经济效益.请你在图中标明加工厂所在的位置C,使A、B两地到加工厂C的运输路程之和最短.(要求:用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和证明)
43
44
§2.5 角平分线的性质
【学习目标】
1、了解角是轴对称图形,知道它的对称轴。 2、会用直尺和圆规作出已知角的平分线。 3、理解角平分线的性质。 【学习重点、难点】
角平分线的作法和性质。 【学习过程】
(一)试一试:在纸上先任意画一个∠AOB,然后按照课本第51页那样折叠,会出现什么现象?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角是
图形,它的对称轴是
。
(二)角平分线的性质:
1、大胆猜想:如图,OC平分∠AOB,P是OC上任意一 点,PM⊥OA,PN⊥OB,M,N分别为垂足,那么PM与PN 有什么关系?
2、操作验证:
(l)折出如图中的折痕PD、PE。
(2)你和同桌用三角板检测你们所折的折痕是否符合图示的要求。
画一画:按照折纸的顺序画出一个角(如图)的三条折痕,并度量所画PD、PE是否等长?
问题:你能用文字语言阐述所画图形的性质吗? 3、归纳结论:
请将上面的发现用语言概括
45
。
4、推理验证
你能用推理的方法来验证发现的结论吗? 已知:OC平分∠AOB, P是OC上任意一
点,PM⊥OA,PN⊥OB,M,N分别为垂足 求证:PM=PN 证明:
5、逆命题
你能说出定理的逆命题吗?此结论是否正确,说出你的理由。
(三)角平分线的画法
1、自学课本P53,并与同伴交流。
2、已知∠AOB,用直尺和圆规作出它的角平分线。
作法:
46
(四)学以致用:
1、作出图中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你发现了什么?
2、如图,已知直线MN上有一点P,点P到∠AOB两边的距离相等,请在图上标出点P的位置,说出你作图的理论依据。
3、△ABC中,∠C=90°,AD平分∠BAC,CD=2cm,AB=10cm,求△ABD的面积。
(五)反思小结:
本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还有什么疑惑?
47
§2.6 等腰三角形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过程,掌握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三线合一、两底角相等等性质。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发现并理解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3、能够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相关题目。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难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探索过程 【学具准备】等腰三角形的半透明纸片 【学习过程】
(一)分组合作,实验探究
现在请同学们做一张等腰三角形的半透明纸片,每个人的等腰三角形的大小和形状可以不一样,把纸片对折,让两腰AB、AC重叠在一起,折痕为AD,如图所示,你有什么新发现?
你发现了什么?尝试归纳、概括,并与同伴交流,结合刚才你的发现,思考: (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
(2)∠BAD与∠CAD相等吗?为什么? (3)∠B与∠C相等吗?为什么?
(4)折痕所在直线AD与底边BC有什么位置关系?
48
(5)线段BD与线段CD的长相等吗? (6)折痕所在直线AD具有怎样的性质?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其对称轴是
(2)等腰三角形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互相重合(三线合一) (3)等腰三角形两个_________相等。(即等边对等角) (二)知识应用
(1)在△ABC中,AB=AC,D在BC上, 如果AD⊥BC,那么∠BAD=∠ 如果∠BAD=∠CAD,那么AD⊥ 如果BD=CD,那么∠BAD=∠
,BD=
,BD=
,AD⊥
(2)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是40°,求顶角的度数。
(二)例题探究
如图所示,屋椽AB和 AC的长相等,∠A=120度,求∠B的度数。 自主解决:
49
(三) 分组合作,实验探究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作图: 已知底边及底边上的高作等腰三角形。
已知:底边a、及底边上的高h。(画出两条线段a、h) 求作:△ABC,使得一底边为a、底边上的高为h。 小组交流:
问题1:要完成这个作图,先作出 再
问题2:为什么这样画出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请你写出作法,并独立完成作图。
(四)反思提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课堂测试
1、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80°,则它的底角度数为( ) A.80° B.50° C.40° D.20°
2、一个等腰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为4和9,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 A.13
。
,
h a ,最后
B.17 C.22 D.17或22
50
正在阅读:
配套2014青岛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学案01-01
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康复08-11
应收账款风险论文正文一稿11-22
打枣作文450字06-18
网络文章09-21
局部解剖学02-26
机械专业英语翻译04-09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小学音乐教研组工作总结03-13
2018年建筑安全生产月活动总结模板07-09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青岛
- 上册
- 配套
- 年级
- 数学
- 2014
- 皮带机招标文件2 - 图文
- 光电接近开关电路
- 初三化学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学案(含答案)DOC范文整理
- 专插本毛论复习整理
- 核磁共振
- 买机票理论 - 如何购买便宜机票 - 图文
- 高三复习学案DNA的结构和DNA的复制基础知识回顾DNA
- 三年级下册 桃花
- 财务管理案例分析题
- 研究报告-2019-2025年中国重质碳酸钙粉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潜力预测报告(目录)
- 2019年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突破训练:题型组合练12Word版
- 正承名筑智能化技术文件
- 浅谈小型校园网的规划与设计
- 侦查学总论
- 2019-2021年全球政务大数据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行业前景投资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外墙饰面砖粘贴
- 2007年慈溪中学科学试卷及答案保送生考试含答案
- 辽宁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专项课题立项申请·评审书
- 师德试题答案
- 2019-2025年中国物联网行业市场全景调查研究报告(目录) -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