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县宜山镇城镇总体规划

更新时间:2023-09-20 07:08:01 阅读量: 医药卫生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苍南县宜山镇城镇总体规划(2008~2025年)

目 录 一、总 则 1 二、发展目标 2 三、城镇性质与规模 4 四、镇域镇村体系规划 4 五、镇区总体布局规划 8 六、综合交通规划 11 七、城镇空间景观规划 13 八、工程设施规划 14 九、环保与环卫规划 18 十、综合防灾规划 19

十一、实施时序与近期建设规划 20 十二、规划实施对策与措施 22 十四、附则 23

一、总 则

第一条 规划依据

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创新型社会等统导经济社会全局的战略目标,衔接苍南县域发展格局,适应新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和宜山镇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统筹安排宜山镇各项建设事业,科学、合理地指导城镇建设,实现城镇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镇规划标准》(GB 50188-2007)等有关规定,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 本规划是宜山镇城镇建设和发展的法定性文件,凡在规划区内进行的土地及空间利用的一切建设活动,均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按本规划执行;凡因城镇建设需要编制各项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应遵循本规划的原则和具体要求进行编制。

第三条 规划原则

1.区域统筹原则。在苍南县域总体规划的框架内合理确定城镇发展定位和发展方向,注重与灵溪、龙港两大中心城镇的功能和空间衔接,并充分协调周边钱库、金乡等中心镇之间的关系,在县域范围角度协调镇域空间要素与周边区域关系基础上,合理安排镇域内各项建设用地和基础设施建设。

2.城乡一体原则。统筹考虑镇域内部城镇与农村、农村与农村之间的关系,保证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整体、协调、有序发展,在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同时,改变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相对滞后的现状,实现镇域协调发展。

3.节约集约原则。规划必须基于各项资源的集约利用与空间整合,尤其是土地的节约与集约使用及耕地的有效保护,以此实现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促进经济发展模式逐渐从粗放型转化为集约型,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4.和谐发展原则。规划应突出以人为本和社会公平,在推动城镇经济增长的同时,应充分关注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社会人文环境的改造,从而促进经济、社会、自然、环境和人的和谐发展。

5.特色塑造原则。规划体现差异化理念,从宜山固有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特征中,寻求符合发展规律的个性要素,以此提升城镇的发展竞争力,形成具有平原水网特色的城镇形象。

第四条 规划期限

本次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期限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阶段: 近期:2008-2015年; 中期:2016-2020年;

1

远期:2021-2025年。 第五条 规划范围

1.镇域镇村体系规划范围:宜山镇行政管辖范围,包括27个行政村、9个居委会所辖范围,面积12.9平方千米。

2.总体规划用地范围:指具体进行建设用地布局以及城镇人口统计和建设用地平衡的范围,也包括与之密切联系的河流以及发展备用地,总体规划范围约5.75平方千米。在总体规划用地范围内着重对各项建设用地进行总体布局和功能组织,选定合适的规划定额指标,制定规划实施步骤和措施,同时配套各专项工程规划。

二、发展目标 第六条 总体目标

融入苍南县域范畴,协调周边城镇关系,依托自身产业集聚优势,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做大产业规模、培育地区产业集群,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此外,加大生态环境整治力度,大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推动城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七条 经济发展目标

2008-2010年:社会总产值年均递增20%左右,为43.7亿元;

近期(2011-2015年): 社会总产值年均递增15%左右,为87.9亿元;

中期(2016-2020年): 社会总产值增速有所减缓,年均递增10%左右,为141.6亿元; 远期(2021-2025年): 社会总产值增速趋于平稳,年均递增保持在8%左右,达到208.1亿元。 第八条 社会发展目标

社会发展要与城镇性质和区域背景相适应,与经济建设相协调。不断完善教育体系,提高全民教育水平和人口素质;增强科技和文化创新机制活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建设文明、开放交流的社会环境,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发展文化、体育、医疗卫生事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建立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充分就业。

社会发展部分目标

指标名称 恩格尔系数 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 参加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的职工占城镇职工总数的比重 义务教育普及率 高中段教育普及率 城镇千人拥有医生数 城镇千人医院床位数 科技进步贡献率 公众对环境的满意率 居委会(行政村)依法自治达标率 单位 % % % % % 名 张 % % % 2025年目标 <30 <3 >80 100 98 ≥3.4 >3 >50 >98 ≥95 第九条 城乡建设目标

建立功能分区明确、空间布局合理的城乡总体布局结构;建立逐渐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标准的农村居民点;住区人均居住建筑面积达到国家标准;城镇道路系统逐步完善;建立完善的城镇绿地体系,创造展现水网平原特色和现代化小城镇风貌的城镇景观;建立较先进和完善的市政设施系统;加强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城乡建设目标部分指标

指标名称 城镇人均居住建筑面积 城镇人均道路面积 城镇人均绿地面积 城镇绿化覆盖率 城镇自来水普及率 城镇人均综合生活用水 城镇人均生活用电量 城镇燃气普及率 城镇固定电话主线普及率 单位 平方米 平方米 平方米 % % 升/日 千瓦时/年 % % 2025年目标 35 10-12 9 >35 100 300 500 >95 45

2

第十条 生态环境目标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珍惜和保护宜山镇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打造健康宜居的人居环境为宗旨,规划建设生态环境优良、自然风景优美的现代化城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生态环境部分目标

指标名称 环境空气质量 地表水环境质量 声环境质量(工业区/居住区) 土壤环境质量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乡镇工业集中率 工业污染源治理达标率 城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农药使用强度 主要农产品农药残留合格率 受保护基本农田面积 青山白化治理率 单位 - - - - % % % % % % 公斤/万平方米 % % % 2025年目标 二级 Ⅳ或更优 2 II类 ≥45 >90 100 95 100 >55 <2.2 >98 100 75

三、城镇性质与规模 第十一条 城镇性质

宜山镇的城镇性质表述为:“温州市域纺织产业基地之一,苍南北部城镇群重要的工贸型城镇,富有水网平原特色的宜居城镇。” 第十二条 城镇人口规模

1.镇域总人口:近期(2010年)为4.9万人,远期(2020年)为5.3万人。 2.镇区城镇人口:近期(2010年)为3.1万人,远期(2020年)为4.0万人。 第十三条 城镇建设用地规模

本次规划主要根据人均用地标准,并充分考虑现状用地规模和城市建设用地拓展需求,综合确定宜山镇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控制目标为:近期(2015年)为3.0平方千米,人均用地96平方米左右;远期(2025年)为4.0平方千米,人均用地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

四、镇域镇村体系规划

第十四条 镇域总体发展战略

1.整体效益。规划从地域的整体利益出发考虑镇村发展的相关问题。通过地域镇村体系规划,合理组合镇村之间的空间结构,改变无序的发展状态。

2.优势互补。在保持继承各村镇自身发展优势的前提下,加强相互间的协作。通过村镇之间的资金、土地等的协调,共同建设与享用区域性的公共基础设施,提高经济效益,减少重复投资。

3.可持续发展。集约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的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冲突,尽量避免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关心后代生存的潜在需求,为未来发展留有余地。

4.以人为本。城镇的规模与集聚程度以适宜人的生存质量为前提;村镇职能空间的组织应体现交通的易达性和居民生活的便利性,并有利于创造富有活力、健康的社区环境。

5.村庄重组。村庄建设以有利于小城镇建设与农村现代化发展为原则,进行适度重组,考虑到宜山镇域腹地小以及镇区中心辐射能力强、村庄发展较为均衡等因素,镇区外围村庄在加强与镇区之间联系同时,基本保持原有空间架构,有利于基础设施向村庄延伸。对若干自身联系紧密的村庄进行重组,扩大村庄规模,集约集中发展。

第十五条 镇村体系规模等级结构

镇村体系分为两个层次:即中心镇(镇区)——基层村两级,基层村内配套基本生活服务设施,其它公共设施依托镇区。

3

1.中心镇(镇区)

即宜山镇区,规划近期(2015年)城镇人口控制在3.1万人左右,人均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96平方米以内;中期(2020年)城镇人口控制在3.5万人左右,人均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远期(2025年)城镇人口控制在4.0万人,人均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

2.基层村

宜山镇域内规划共6个基层村,即镇域东北部的后垟增—梁宅村、严处村、林梁—朱处—下黄村,镇域西南的水门—水亭村、陈家寺村、珠东—珠西—珠后村。6个基层村远期(2025年)共容纳人口1.3万人左右。其中:镇域东北部3个基层村的人口规模在1000-3000人之间,共5600人;镇域南部的3个基层村的人口规模为1500-3500人之间,共7400人。基层村的人均建设用地远期控制在85平方米/人以内。

第十六条 镇村体系职能结构

1.中心镇(镇区):是全镇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布置齐全的公共服务设施。

2.基层村:为农村居民点,配置幼儿园、卫生室、村民管理机构、日常商业服务设施等基层公共设施。 第十七条 镇域村镇体系空间布局

以宜山镇镇区为中心,基层村东北、西南两片相对均衡布局的空间结构形态。

镇域镇村体系结构规划一览表(2025年)

等级 数 个规划人口 名称 (人) 规划建设用地 模 (万平方米) 400 本级人口规占镇域总 备注 人口比例(%) 包括规划城镇建设用地所涉及的村庄,以及远期迁入镇区的东跳村、浃中堡村 (万人) 4.0 镇区 1 宜山镇区 后垟增 40000 75 2600 —梁宅村 严处村 林梁—朱基层村 处—下黄村 6 水门— 水亭村 陈家寺村 珠东—珠西—珠后村 合计 2500 53000 1800 1300 1700 22 包括现状后垟增村、梁宅村 11 15 1.3 25 现状严处村 包括现状林梁村、朱处村、下黄村 3100 26 15 21 510 5.3 100% 包括现状水门村、水亭村 现状陈家寺村 包括现状珠东村、珠西村、珠后村

第十八条 镇域产业发展规划

镇域产业发展以工业发展为主,加快工业内部产业升级与转移;积极发展现代物流、商贸等第三产业;实现第一产业的生态化和高效化。并对各项产业进行必要的空间布局和调整,整合镇域空间资源,改善环境质量。

1.第一产业

围绕产业化经营农业,以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为目标,优化产品结构,积极拓展品牌农业,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含量。第一产业主要发展方向为:加大水稻、蔬菜园区、特色果园的培育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基地建设。镇域第一产业主要分布于外围农用地。

2.第二产业

依托现有纺织、成衣、搪瓷等优势产业,培育上下游产业,延伸相关产业链并形成产业集群,提升产业竞争力。同时,加大第二产业的高新技术运用和开发,增加产品附加值和生产效益。

镇域第二产业的空间布局重点是加快宜山工业区建设,对镇域内分散布局的工业企业进行空间整合,并最大程度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在规划期内,对现有工业企业,尤其是污染较为严重的企业进行布局调整。镇域内工业企业基本集中于工业区内。

3.第三产业

进一步明确服务业的主导产业地位,切实提高三产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加快构建服务业大镇的步伐,规划期内着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商贸服务业、房地产业、休闲娱乐等第三产业。

4

第三产业的空间布局主要集中于镇区内,其中:商贸、金融、餐饮等服务业主要位于城镇中心区一带;物流业则分布于龙金大道一带。此外,在加强镇区第三产业辐射力和扩大区域影响范围的同时,注重镇村服务设施的完备,协调新农村建设。

第十九条 镇域社会设施规划

1.镇区。集中布置镇级教育、文化、体育、医疗等社会设施,其中:共设置高级中学1所,初级中学2所,小学4所;镇级文化中心一处;保留现状宜山医院。结合居住小区中心布置菜市场和商贸设施,结合龙金大道和物流中心布置纺织品交易中心。

2.基层村。布置基本的幼儿园、卫生室、小型菜场、便民超市、村民管理机构等基本生活服务设施。基层村不单独配置小学;结合文化室建设配套体育活动设施,方便村民参与有益的体育健身活动;各村分别设置1处卫生室。

第二十条 镇域交通设施规划

新建宜山大道,拓宽灵宜公路、环城南路,加强东西向对外交通联系;新建龙宜大道,与龙金大道一起成为南北向对外交通干道;此外,提升通村公路等级,保证镇域内各村庄的对外联系畅通,并促进镇域农村居民点改造。规划外迁现状长途客运站,在宜山大道与龙金大道交叉口处新建一处客货运中心。。

第二十一条 镇域基础设施旅游规划

1.给水工程。镇域农村也将全部供给自来水,整个镇域实行供水一体化。镇域各村近期0.42万吨/日,远期0.45万吨/日的用水量,由宜山自来水厂统一解决。 2.镇域排水规划。离镇区较近的村庄污水可排入镇区的污水收集系统,较远的村庄由于污水量不大,所以规划自行设污水处理设施处理污水达标后排放。 3.供电工程。镇域主供电源为220kV珠山变电所;建110kV八岱变电所(暂名)和110kV平桥变电所(暂名),终期规划均不少于3×50MVA;域内220kV、110kV架空线控制走廊宽度按GB50293-1999标准执行。

4.通信工程。以宜山镇电信支局交换设施组织镇域电话交换网络;以光纤接入网建设改造镇域固定电话用户网,按光纤到村和到楼以及Cat5类绞线到户方式,实施现代化宽带通信网络。

第二十二条 镇域生态建设规划 1.生态功能分区

■生态农业发展区。主要包括规划镇区外围农用地,重点发展特色农业示范区,加强保护耕地资源和水体资源。

■城镇生态人居环境与现代商贸发展区。即规划宜山镇镇区的中心区周边生活区,加大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生态人居环境,建成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文化发达、环境优美的宜山新镇区。

■生态工业和现代物流业发展区。指规划宜山工业区范围,积极建设生态型工业功能区,发展生态工业,依托工业,延长相关产业链,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建成生态环境良好的工业区和物流中心。

2.主要任务

发展生态经济。以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核心,全面发展宜山镇生态经济。生态经济的发展重点是:

建设生态人居。加大生态环境特别是河道水系整治力度,以还原与塑造水网平原特色城镇为目标,提高居住环境品味,形成和谐融恰的人、水、城关系。加强居住区内部生态建设,完善镇村基础设施配套,健全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生态家园,营造舒适、健康、和谐的生态人居环境。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坚持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并举的原则,深化污染防治工作,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合理调整资源利用方式,促进土地资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着重对纺织印染等污染排放量较大的企业进行监控,切实做到污染预防与整治两手抓。

第二十三条 镇域空间管制分区

在镇域土地开发和城乡建设过程中,应注重生态适宜性评价以及景观生态结构评价,对镇域内的用地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此对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等进行空间划分,并对相应分区提出不同的建设管制对策,从而为进一步的城乡空间布局方案提供必要的框架。

镇域空间管制分区

空间管制分区 禁建区 其中 水域 山体 规划农用地 限建区 其中 城镇发展备用地 高压走廊控制区 绿色廊道 划分标准与主要控制范围、要求 包括规划河流、山体、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其它农用地保护区等。 规划河道水面。 坡度大于15度以上的山体 规划耕地、园地及其他农用地。 城镇发展备用地、城镇绿线控制范围、高压走廊控制带 城镇发展备用地 高压线两侧缓冲范围。 交通干道两侧绿化带,城镇绿线控制范围。 5

适建区 已建区 五、镇区总体布局规划

第二十四条 镇区用地发展方向

规划城乡建设用地减去现状城乡建设用地的增量部分 现状城镇建设用地、村庄建设用地等。 城镇建设用地以向西、向北为主,向南、向东为辅。

工业区依托现状生产设施用地和龙金大道在宜山镇区西部建立,并向西、向南发展,生活区向北发展,城镇形态基本上为“生活区和工业区相对独立并平行发展的团状形态”。

第二十五条 镇区总体布局结构

从可持续发展原则出发,为构筑一个能适应持续发展的城镇结构,规划形成“一心一环两轴四区”的总体布局结构。

1.“一心”:即一个城镇中心区,以现位于下市街和球新路一带的已初具规模的老镇商业中心为基础,将城镇的行政、商贸、文化、休闲等设施集中设置于此,形成城镇中心区。

2.“一环”:以城镇中心区外围环状河道形成城镇生活品质之环。“环”内包括球山公园、镇区中心广场、沿河绿带公园等城镇开敞空间,集中展现和提升城镇生活品质。

3.“两轴”:即城镇的两条发展轴,东风街发展轴是城镇的主发展轴,生活区主要沿此轴向北发展;球新路发展轴是城镇的次发展轴,该发展轴西端形成城镇工业区。 4.“四区”:即两个居住小区、一个居住组团和一个工业区,2个居住小区围绕城镇中心区外围布置,工业区龙金大道两侧轴向布局。 第二十六条 建设用地布局原则

1.用地平衡原则。实现各类建设用地在规模和空间布局上的平衡,使城镇建设用地结构趋于合理。 2.功能衔接原则。各类建设用地布局既要考虑适当的功能分区,又要充分考虑各种功能的有机组织。

3.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优先的原则。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及公园绿地等城镇综合配套设施用地必须优先布局,以保证城镇功能的正常运作。 4.近期建设与远景规划相协调的原则。城镇用地布局既能满足近期城镇建设的可操作性要求,又能给城镇远期、远景发展留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第二十七条 居住用地规划 1.规划目标

■总体目标。统一规划居住用地,加快商品房建设,个人建房必须纳入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严格控制、严格审批的轨道,创造一个服务设施齐全、交通便利、卫生、安全、优美的居住环境。

■居住水平。规划2025年,居住用地为135.03万平方米,占规划城镇建设用地的33.84%,人均33.76平方米/人。

■建设标准。以4~6层的公寓式住宅为主,以高层、小高层为辅;新建住宅其日照间距不低于1:1.2,属旧城改造部分可适当降低,但不得低于1:1。 2.规划布局

■形成2个居住小区和1个居住组团,2个居住小区为镇北居住小区和镇南居住小区,1个居住组团为镇东居住组团。居住小区配置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绿地,形成居住小区中心。

■镇北居住小区占地面积约64.25万平方米,容纳居住人口2.0万人左右;镇南居住小区占地面积约46.38万平方米,容纳居住人口约1.5万人左右。镇东居住组团地面积约24.40万平方米,容纳居住人口0.5万人左右。

■小区中心主要由小区商业、文化、行政等服务设施和小区游园组成。 第二十八条 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1.规划目标

■总体目标:设置与宜山镇城镇性质与规模相适应的公共服务设施,在确保社会化服务体系构筑的同时,提升宜山公共服务的影响力和地位。 ■用地指标:规划2025年公共设施用地为55.90万平方米,占规划城镇建设用地的14.01%,人均公共设施用地13.98平方米。 2.规划结构

规划形成镇级中心——小区级中心两级公共设施布局结构。镇级中心以老镇商业区为基础,围绕规划球山中心公园和中心广场布置城镇行政、商贸、文化等设施;同时居住小区各形成一个小区级公共设施中心。

6

3.规划布局

■行政管理用地:保留现状镇行政中心,适当向周围扩建,原则上镇级行政机关集中建设与此,规划行政管理用地1.54万平方米。

■教育机构用地:规划保留现状位于行政中心西侧的宜山一小和宜山一中。现状另外的一所高中、一所初中和三所小学规划予以保留并适当扩建。 ■文体科技用地:在球山中心公园西侧布置镇级文化中心,内容包括镇级文化站、图书馆、影剧院等文化娱乐设施,文体科技用地面积约4.56万平方米。 ■医疗保健用地:根据3~4床/千人标准,本镇约需床位180~240张,规划保留现状宜山医院并适当扩建,用地面积约1.75万平方米。 ■商业金融用地:规划球山南侧、球新路北侧集中布置商业金融用地,形成镇区商业中心。其中繁荣路和新华路之间开辟商业步行街区。 ■商住用地:在渔池街老城区一带布置商住用地,以繁荣中心区。

■集贸市场用地:包括2处农贸市场和1处纺织品交易中心。农贸市场一处位于中市路和球新路之间,为现状农贸市场,一处为规划农贸市场,位于宜山大道北侧,占地面积约0.53万平方米。纺织品交易中心位于城镇西北角龙金大道旁,占地面积约3.10万平方米。

第二十九条 生产设施用地规划 1.规划目标

■总体目标:合理布置生产设施用地,为城镇工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

■用地指标:规划生产设施用地为60.18万平方米,占规划城镇建设用地的15.08%,人均15.05平方米。 2.规划布局

规划期内逐步迁移现状镇区内零散分布的工业企业至宜山工业区,生产设施用地沿龙金大道向西向南轴向块状发展,形成一定规模镇级工业区。工业区与其东侧的生活区平行发展,相互干扰小。

第三十条 仓储用地规划 1.规划目标

■总体目标:为工业生产、居民生活提供足够的物资和货物存放场所,努力为城镇的生活和生产服务,为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发展空间,为宜山镇建设区域性纺织产业基地提供物流保障。

■用地指标:规划2025年仓储用地为5.68万平方米,占规划城镇建设用地的1.42%,人均1.42平方米。 2.规划布局

规划贯彻集中布局的原则,现状仓储用地外迁至龙金大道东侧地块集中布局,结合工业区、车站和纺织品交易中心,发展以纺织品为主的集储运、配送功能的物流中心。

第三十一条 绿地系统规划 1.规划目标

■总体目标:从生态镇建设的角度出发,尽快改变现状绿化水平低的状况,加大公共绿地和绿化建设力度,提高环境质量,为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游憩环境。

■用地指标:规划2025年绿地面积53.89万平方米,占规划城镇建设用地的13.51%,人均13.47平方米,其中公共绿地面积42.93万平方米,人均10.73平方米。 2.规划结构

以密布的河网水系为依托,形成“一环八脉”的网状绿地系统。

“一环”即围绕中心区形成的绿环; “八脉”即从绿环向四周各功能区延伸的八条绿脉,其中四条为主脉。 3.规划布局 ■公共绿地。

?滨河绿带:是镇区绿地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绿环和四条主绿脉两侧设置20米以上宽的绿带,其余各河流两侧设10米宽的绿带。 ?公园:围绕球山形成中心公园,占地约3.0万平方米;在2个居住小区的中心各设一处小区游园。

■防护绿地。在龙金大道、龙宜大道、宜山大道两侧各设置10~15米宽的防护绿地;工业区与生活区之间也设置防护绿地。 第三十二条 老城改造

7

1.根据城镇总体规划布局,对原有的街巷格局应予以充分保留,并与其相结合适当开辟几条道路。 2.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球山东侧一带进行重点保护和改造,以恢复原有风貌。

3.着眼于总体格局的完善,补充和完善老城区的功能,使老城区在游、娱、购、吃诸方面自成一体。为防止老城区的衰落,应补充现代生活的内涵,如增加新的公共服务设施和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并尽量合理利用现有的老城区公共服务场地,增强老城区对人们的吸引力。

4.老城改建应从自然、人工、人文环境诸方面相结合发展考虑,充实传统文化的内涵,保存固有的社会网络,为各层次居民提供交往和活动场所。

六、综合交通规划

第三十三条 对外交通规划 1.规划目标

发挥宜山镇的交通区位优势,以区域性大型交通设施建设为导向,建立一个设施完善、安全快速、与区域交通设施紧密相连的交通运输系统。 2.公路

■龙金大道:拓宽现状龙金大道至50米,并在其两侧设置绿化带,强化宜山与龙港、钱库、金乡之间的联系。 ■龙宜大道:规划新建龙宜大道。龙宜大道红线宽度控制在50米,并在其两侧设置绿化带。 3.客货运站场

将现状位于东河路的长途客运站外迁至宜山大道和龙金大道交叉口处,与规划货运站一起形成客货两用的综合型站场。

第三十四条 道路广场规划 1.规划目标

■总体目标。建立与城镇布局和土地使用相适应的,功能明确、布局合理的道路系统,以满足城镇的发展需求,促进并引导城镇有序合理的开发。建设完善的静态交通系统,加强停车场、广场等设施的建设。

■规划指标。规划至2025年,道路广场用地面积73.41万平方米,占远期规划城镇建设用地的18.15%,人均16.31平方米。 2.城镇路网

规划形成以南北向的人民路、东河路和东西向的宜山大道和环城南路“两纵两横”为骨架方格网状道路系统。 梳理现状镇区支路,形成顺直、通畅的干路和支路系统,作为主干路网的有效补充。 结合镇区绿地景观系统规划,形成环状加放射状的步行系统。 3.道路分级

城镇道路分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三个级别。主干路红线宽度为24~40米,干路红线宽度为16~28米,支路红线宽度为14米。 4.城镇广场

规划于球山形公园东南侧布置中心广场,为游憩休闲集会广场,用地面积约0.7万平方米。 5.停车场

规划安排2处停车场。一处位于纺织品交易中心西侧,用地面积约0.72万平方米;一处为现状客运站用地。 规划道路一览表

断面形备注 序号 1 2 3 4 编号 A3-B3……H3-J3 A13-B13……H13-J13 B1-B2……B12-B13 C1-C2……C9-C11 等级或属性 对外交通道路 对外交通道路 主干路 主干路 宽度(m) 50 36 40 36 长度(m) 式 3365 1400 2240 1920 ①-① ③-③ ②-② ③-③ 龙金大道 龙宜大道 宜山大道 环球路 8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道路断面形式一览表

G1-G2……G12-G13 J1-J2……J12-J13 A1-B1……H1-J1 A6-B6……H6-J6 A11-B11……A11-A13 A1-A2……B12-B13 E1-E2……E10-E11 H1-H2……H12-H13 A2-B2……H2-J2 E8-F8……H8-J8 A9-B9-C9-E9 E10-F10-G10-H10 B12-G12-H12-J12 D3-D4-D6 F10-F11 G5-H5-J5 主干路 主干路 主干路 主干路 主干路 主干路 干路 干路 干路 干路 干路 干路 干路 支路 支路 支路 24 36 24 28 24 28 16 18 18 18 18 18 18 14 14 14 2730 3160 3370 2160 1820 2250 2130 2330 3400 1050 1000 580 1170 750 280 800 ⑤-⑤ ③-③ ⑤-⑤ ④-④ ⑤-⑤ ④-④ ⑦-⑦ ⑥-⑥ ⑥-⑥ ⑥-⑥ ⑥-⑥ ⑥-⑥ ⑥-⑥ ⑧-⑧ ⑧-⑧ ⑧-⑧ 球新路 人民路 东河路 上市、中市、下市街 环城南路 东风街 鱼池街 断面形式(m) 序号 1 2 3 4 5 6 7 8

七、城镇空间景观规划

第三十五条 空间景观规划 1.规划原则

■地域性原则。规划应充分利用宜山镇现有的自然、人文景观条件,并将其组织到城镇空间景观之中,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体系。

■民俗性原则。城镇景观规划要反映当地居民的生活习俗、性格喜好、宗教信仰、文化特点等要求,要以当地居民喜闻乐见的的景观要素构筑城镇景观体系。 ■现代性原则。现代性是城镇景观规划的生命力,唯有体现时代精神,运用当代科学技术,并唤起人们对更新生活的向往,才具有活力和前途。 2.规划目标

建设一个融自然山水、历史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具有丰富内涵和地方特色的空间景观体系,满足人们对城镇美观、气氛、空间等精神性的需求。 3.空间景观序列

规划形成“景观核心+景观界面+景观节点”的城镇空间景观序列。

4.景观核心

由城镇空间核心和“T”字形景观纽带组成。

■城镇空间核心:位于球山中心公园和中心广场,结合周围文化、商贸、金融等公建,在广场上设标志物,成为宜山镇的象征和景观体系中的标志性景观点。 ■ “T”字形景观纽带组成:位于球新路和东风街,向东、西、北三个方向形成“T”字形景观纽带。东侧景观纽带主要包括行政建筑、商贸建筑等;西侧景观纽带主要包括文化建筑、医疗建筑、居住建筑等;北侧景观纽带则展现城镇商贸景观为主。

号 ①-① ②-② ③-③ ④-④ ⑤-⑤ ⑥-⑥ ⑦-⑦ ⑧-⑧ 断面代红线宽度(m) 车行道 机动车行道 50 40 36 28 24 18 16 14 12×2 10×2 13×2 20 16 12 10 10 非机动车道 4.5×2 3.5×2 人行道 4×2 3×2 4×2 4×2 4×2 3×2 3×2 2×2 绿化带 6+1.5×2 4+1.5×2 2 9

5.景观界面

包括重要水系景观界面和重要城镇景观界面。

■重要水系景观界面:主要指中心环状河道以及主要放射状河道及其两侧绿化带形成的水系景观。该景观界面突出水体景观的展现、亲水空间的设计、休闲空间的塑造,以此体现宜山平原水网的城镇特色。

■重要城镇景观界面:指沿龙金大道、环城北路和龙宜大道形成的城镇景观界面。沿龙金大道主要展现宜山现代产业景观,特别是纺织产业特色景观;沿环城北路主要展现城镇商贸居住综合景观;沿龙金道道主要展现宜山现代居住区景观。

6.景观节点

主要包括城镇公园、2个居住小区游园以及2个宗教景观节点。

■城镇公园:指以球山为核心形成的球山公园。球山公园地处城镇中心区域,通过山体、休闲设施、绿地、广场的精心设计形成镇区的景观核心节点。

■居住小区游园:结合居住小区中心公共设施、广场布置居住小区游园。小区游园设计突出场地的开敞性、参与性,通过铺地和绿化的结合,形成丰富的空间层次,使小区游园成为居民日常休闲活动的集聚场所。

■宗教景观节点:指位于环球西路和龙金大道交叉口的崇祯禅寺和镇北的淋泗大帝。保留现状建筑并对周边场地进行设计,形成富有宜山地域特色的宗教景观节点。 八、工程设施规划

第三十六条 给水工程规划 1.用水量

城镇用水量近期为1.5万m3/d,远期为2.2万m3/d;镇域各村用水量近期为0.3万m3/d,远期为0.39万m3/d。 2.给水水源

利用珊溪水利枢纽平阳、苍南引水一期工程水源进行供水。 3.供水系统

根据规划,近期内宜山自来水厂扩建至2万吨/日,远期至3万吨/日。今后宜山镇域农村也将全部由宜山自来水厂供水,不再取用深井水。 4.给水管道布置

给水干管沿宜山大道、龙金大道等主要道路布置,在镇区内形成环状的供水管网系统,至镇域各村的管道以枝状为主。 第三十七条 排水工程规划 1.排水体制

老城区为截流式合流制,将现状合流管通过截污干管截流。新区定为雨污分流制,在新区建设时一律布置雨污水两套管道。 2.污水量确定 城镇污水量计算表

年限 分类 给水量(万吨/日) 自备水源 产污系数 截污系数 旱季最高日污水量(万吨/日) 旱季平均日污水量(万吨/日) 截流雨水量(万吨/日) 雨季污水量(万吨/日) 近期 (2015年) 1.5 1 0.9 0.8 1.8 1.38 0.52 1.9 远期 (2025年) 2.2 1 0.9 0.9 2.59 2.16 0.52 2.68 注:污水日变化系数近期取1.3,远期取1.2

3.排污系统

10

宜山镇污水排入龙港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宜山镇域内离镇区较近的村庄污水可排入镇区污水收集系统,较远的村庄可自行设污水处理设施处理污水达标后排放。 4.污水管布置

宜山镇区污水管网以方金内河等河道为界分成几个系统,污水自南往北收集后沿龙宜大道往北排往龙港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5.雨水排除

雨水排放系统采用分散就近排放的原则,雨量计算采用温州市短历时暴雨强度公式: 2216.76(1+0.573lgP)

(t+12.641)0.663

q= —————————

雨水经收集后根据地势就近分散排放水体。

第三十八条 供电工程规划 1.负荷预测

规划期宜山镇镇区电网电力需求表

数据 项目 年用电 年度 方案 高方案 2015 低方案 高方案 2025 低方案 7.98 7.32 13.20 11.66 25750 23610 33000 29150 13.3 12.5 24 22 4290 3125 6000 5500 量 (kW·h) 亿最大电人均用力负荷 电量(kW·h/人) (万kW) 人均负荷(W/人)

2.电源规划

规划期主要电力能源仍将以市网馈入为主。规划期仍以220kV珠山变电所为主供电源。 3.110kV高压配电网

规划以110kV和35kV电压组织镇区高压配电网。在宜山城区的西北部落点建110kV平桥变,规划新建110kV变电所按(3×50MVA)以上规模设计,35kV宜山变技改扩容到最大规模。规划宜山东南部用电负荷可借用规划拟在镇东侧仙居乡落点建设的110kV仙居变提供配电。

4.中压配电网规划

规划在宜山镇镇区以10kV中压网组结电网。拟在镇区设置10kV开闭所十余座,分别从各110kV变电所出线架空线供电,形成镇区10kV中压供配电点。开闭所一般可考虑在沿街建筑楼内附设或采用室外箱式结构设置。

第三十九条 通信工程规划 发展目标

宜山镇镇区固定电话通信信息网发展目标

数据 项目 固定电话主线普及率 (线/百人) 年度 2015 2025 80 90 2.40 3.60 3.00 5.00 0.39 1.80 (万户) (万门) (万个) 固定用户数 固定电话交换机容量 信息用户终端 11

注:以上数据含非中国电信的其他公用固定电信业务运营部门固定电话的数据。 1.电信局所规划

宜山镇电信网属温州电信C3本地网,已设有电信交换模块局,规划仍拟设该局为中国电信固定电信网交换局,负责全镇固定电话长途话务和本地部分话务的中继交换业务。

2.电信网络规划

■基础电信网:规划建议苍南县固定电信行业以放射环网的拓朴结构,按宜山总体规划的布局结构,调整镇区光纤配线主干网络。

■接入网:近期在镇区以光纤到住宅组团,光纤到大楼,实施用户配线网干线改造,同时采用Cat5类绞线改造用户配线线路。远期进一步改造用户配线采用Cat7类线,进一步提高扩充到户的信息传输带宽。

■互联网:固定电信网规划在镇区新建区以FTTX+LAN组建电信计算机互联网,近期在尚待改造的旧镇区或用户量较少的区域可以采用ADSL系统或VDSL系统提供宽带互联网接入业务,为用户提供计算机网络信息服务。

3.其它

规划应充分利用现有的邮递网络,配合电子商务,电子银行等现代化信息业务开办与之配套的物流配送业务。镇区邮政服务网点建设一般以服务半径500m左右设置。

第四十条 燃气工程规划 1.气源规划

燃气气源近期为液化石油气,远期镇区为天然气,引自龙港镇天然气门站;镇域农村地区气源仍为液化石油气。 2.用气发展规划

规划确定居民生活耗热定额规划指标如下:镇区近期(至2015年)2300MJ/人·a,远期(至2025年)2720 MJ/人·a;农村居民近期2090MJ/人·a,远期(至2025年)2300 MJ/人·a。居民燃气气化率为100%(全气化)。根据镇区的实际情况,规划确定:居民用气量、公共建筑用气量、工业用气量之比近期为1:0.2:0.1,远期为1:0.3:0.2,。经测算,各类用户需燃气量如下表所示。

燃气用量表

居民 液化年) 近期 (至2015年) 远期 (至2025年) 664 306 2418 —— 年) 天然年) 公共建筑 液化年) 天然年) 工业 液化年) 天然年) 合计 液化年) 天然石油气(吨/气(万m3/石油气(吨/气(万m3/石油气(吨/气(万m3/石油气(吨/气(万m3/317 —— 158 —— 2893 —— —— 92 —— 61 664 459 注:液化石油气低热值按45.04MJ/kg(107.2MJ/Nm3)计,天然气低热值按35.58MJ/Nm3计。

不均匀系数确定如下:

计算月平均日用气量与平均日用量之比:K月=1.2

计算月中的日最大用气量和该月平均日用量之比:K日=1.15 计算月中小时最大用气量和该日平均用气量之比:K小时=3.2 3.气源厂站规划

宜山镇北设置一座天然气高中压调压计量站,接受自龙港门站的天然气,该站作为远期宜山镇区管道气气源。 4.输配系统规划

12

规划建议采用中压一级系统。为保证供气的可靠性和经济性,输配管道采用环状与树枝状相结合的布置方式。室外中压燃气管道建议采用无缝钢管和PE管,并实行埋地敷设。以2025年为基准并考虑一定裕量进行管网水力计算,确定燃气输配管网各管段的管径,并随道路的建设同步敷设燃气管道,最终形成技术可靠、经济合理的燃气输配系统。

九、环保与环卫规划

第四十一条 环境保护规划 1.大气环境保护规划

■功能区划。执行二级环境空间质量标准。镇区各项建设项目均按照该标准进行监督管理。

■保护措施。规划的工业区与生活区之间设防护带;加强普遍绿化,提高绿化覆盖率;改变居民燃料结构,提高气化率;加强对车辆的管理、货运车辆扬尘的监测和防治工作,要求汽车尾气都必须达到排放标准;规范作业,控制建筑施工过程中粉尘污染。

2.水环境保护规划

■水环境区划。地表水应属于Ⅳ类——“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规划按照该标准进行整治。

■保护措施。加大河道整治力度,对污染、淤积严重的河段进行重点整治清淤,提高水质等级,在规划期内达到Ⅳ类水标准;建立完善的污水收集管网,确保镇区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收集到污水处理厂。至规划期末,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以上。

3.声环境保护规划

■声环境区划。居住区、公共设施区按照1类噪声标准控制,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2类噪声标准控制,工业区适当放宽标准按照3类噪声标准控制,主要对外交通道路沿线按照4类噪声标准控制。

■防治措施。加强对工业、交通、社会生活噪声的监测和治理。居住区内的工厂应逐步迁往工业区,噪声大的企业应限期治理,改革生产技术设备和工艺流程,远期应采取密闭厂房和消声装置;过境公路与城镇居民点之间设置绿化隔离带或设置声屏障,控制交通噪声污染;加强对社会生活噪声的控制与管理,体育场馆、歌舞厅等娱乐场所的建筑外墙和门窗必须保证有足够的隔声能力。

4.固体废弃物处理

完善城镇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系统,严格控制工业垃圾、生活垃圾随河沿路倾倒,逐步实施垃圾分类袋装化。进行建筑、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加强有毒有害废物的管理和处置。至规划期末,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第四十二条 环境卫生系统 1.公共厕所

按有关标准改造和建造标准公厕,沿城镇道路住宅区内按500~800米间距设置一座,公共设施中心内按300~500米间距设置一座,工业区内按800~1000米间距设置一座。

2.垃圾中转站

保留现状垃圾转运站,规划用地面积约0.53万平方米。 十、综合防灾规划

第四十三条 防洪排涝规划 1.防洪排涝标准

防洪标准:规划确定宜山镇整体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 排涝标准:规划确定宜山镇整体排涝标准为10年一遇。 2.防洪排涝工程设施 疏浚河道,提高泄洪能力。

进行山体及江道两岸绿化,增强蓄水能力。

城镇新建建筑物地坪标高要求按20年一遇防涝标准的高程以上设计。 第四十四条 消防规划 1.规划目标

接警5分钟内到达镇区最远点要求,消防站需兼顾农村居民点的消防任务,确保人民财产和生命的安全。

13

2.规划措施

■严格执行有关国家标准、规范、条例以及有关部标、省标,对建筑物要进行严格的消防审查。

■消防站的位置应适应迅速扑灭火灾的需要,规划于龙金大道与上市街交叉口处布置1处三级消防站,用地规模0.45万平方米。 ■在新区开发和老城改造以及农村居民点的规划建设外,要严格执行消防通道的有关规定,以利消防车辆的通行。

■易燃易爆设施应远离人口密集区,不得设于镇区内部,应选择在离镇区有一定距离的合适地点,其周围须设置防护隔离带。

■镇区结合给水管网的建设设置地上式市政消防栓,其间距不得大于120米。农村居民点规划布局时,应充分利用自然水网作为消防水源。 第四十五条 地质灾害防治 1.防治原则

镇域为水网地带。工程建设中加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管理工作,坚持高度重视、预防为主的原则。 2.主要防治措施

不得随意取石、挖土、填湖,以减少认为造成的成灾条件;

注意对地下水的保护,防止地下水受到污染,以免造成其对建筑基础的侵蚀; 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防患与未然;

强化地质灾害宣传,使人们提高防灾意识,了解防灾方法。 十一、实施时序与近期建设规划 第四十六条 实施时序

1.近期(至2015年):镇区随着环城北路的建设向北延伸发展,同时依托龙金大道向西拓展。居住用地主要向北发展,建设镇北居住小区,同时适当向南拓展居住空间,完善镇南居住小区。生产设施用地在现有龙金大道沿线用地的基础上向西拓展,形成工业小区。

2.中期(至2020年):镇区除继续向北、向西发展外,逐步向南拓展。生产设施用地继续沿龙金大道向南发展;生活区向北、向南拓展,形成完善的镇北居住小区和镇南居住小区。

3.远期(至2025年):随着东部龙宜大道的建成,镇区逐步向东扩展,形成较为完整的城镇形态。居住用地向东拓展,形成镇东居住小区。工业区沿龙金大道进一步向南延伸,形宜山工业区。镇区最终形成“一心一环两轴四区”的空间发展框架。

第四十七条 近期建设期限与规模

1.期限:近期建设规划期限为2008年—2015年,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期限保持一致。

2.规模:规划确定宜山镇至2010年镇区人口规模达到3.1万人,人均建设用地在现状90平方米的基础上进行适当上调,控制在96平方米左右,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为3.0平方千米,新增城镇建设用地0.8平方千米。

第四十八条 近期建设目标

1.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2008~2015年间,镇域社会总产值2008年~2010年年均递增20%,2011年~2015年均递增15%,2015年镇域社会总产值达到87.9亿元。镇域总人口控制在4.9万人左右,城镇化水平达到63%。

2.近期建设要在城镇协调发展的基础上,突出目前城镇功能的薄弱环节加以完善,要以城镇布局优化、基础设施建设与城镇环境改善为重点,增强城镇的整体功能和综合实力。

3.新区建设要有较高标准,争取各项设施一步到位,力争开发一片、完善一片,以新区建设带动旧城改造。

4.旧城用地结构调整,要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逐步将一些影响居民生活的工厂迁出,其用地置换成其它用地,同时调整路网,改造危房,向远期城镇用地结构引导。

5.近期建设要有利于提高整体城镇环境质量,保护自然环境,加强环境治理,加大绿地建设投入,为建设水网平原生态城镇打下良好基础。 6.近期建设应对城镇建设用地严加控制。 第四十九条 近期用地发展方向

城镇以向北发展为主,并适当向西拓展。城镇公共设施以球新路为轴发展,形成城镇中心区;居住用地向北发展;生产设施用地依托龙金大道向西发展。 第五十条 近期重点建设区域

14

1.宜山工业区。加快工业区建设步伐,推动工业区沿龙金大道向西拓展;近期逐步把原有镇区内的零星工业迁移至工业区,并完善相应配套设施。 2.物流中心。在龙金大道和环城北路交叉口东北侧新建客货运中心,在其周边布局物流仓储区、纺织品交易中心,形成物流中心。

3.镇北居住小区。调整完善区内用地结构,重点开发环城北路和环球西路之间的居住地块,形成设施配套齐全、建筑风貌良好的现代化居住区。 第五十一条 近期居住用地规划 1.居住用地开发重点为两片,分别为:

■环球西路北片,该片开发结合环城北路的建设和环球西路的整治,以环城北路的建设促进城镇向北拓展; ■环城南路西片,是宜山镇现状城镇空间的自然发展地区,也是宜山镇居住用地近期重点发展地区之一。 2.近期居住用地规模为126.13万平方米占近期规划城镇建设用地的42.46%,人均居住用地为40.69平方米。 第五十二条 近期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1.近期公共设施用地规模为46.36万平方米,占近期规划城镇建设用地的14.60%,人均公共设施用地为13.99平方米。 2.行政办公

近期扩建宜山镇行政办公中心,将镇内行政办公用地集中布置于现镇政府一带,带动中心区形成,是宜山镇近期城镇建设的重点之一。 3.纺织品交易中心

纺织品交易中心位于龙金大道北段,该项目的建设,对于宜山纺织产业的发展、提升“纺织之乡”的知名度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五十三条 近期生产设施用地规划

1.近期重点建设宜山工业区,形成初步规模,提高单位生产设施用地的产出率,使生产设施用地开发系统化、集约化; 2.对老镇区零散的生产设施用地进行迁移和用地置换;

3.至2015年,镇区生产设施用地规模达到40.02万平方米,占近期规划城镇建设用地的13.47%,人均生产设施用地为12.91平方米。 第五十四条 近期对外交通规划

拓宽龙金大道并在其两侧设防护带,发挥其过境交通功能;于环城北路北侧、龙金大道东侧新建客货运中心,占地约1.85万平方米。 第五十五条 近期道路广场规划

1.新建宜山大道,并对现有道路改造完善,主要有球新路、东河路和环球西路等,从而初步形成宜山镇的道路网主骨架。 2.新建一处社会车辆停车场,位于纺织品交易中心西侧。

3.至2015年,道路广场用地为52.57万平方米,占城镇建设用地的17.70%,人均道路广场用地为16.96平方米。 第五十六条 近期绿地系统规划

1.结合各功能区建设其内部的滨河绿带,突出滨河绿地对城镇空间的引导与美化作用,进一步改善城镇绿化水平,提高绿地率。

2.规划共2处公园,一处为球山公园,结合现状加以完善,占地约1.40万平方米;另一处为城北居住小区游园,位于城北居住小区内,面积约0.63万平方米。 3.至2015年,绿地规模达20.69万平方米,占近期规划建设用地比例6.96%,人均绿地达6.67平方米;公共绿地面积16.30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达5.49平方米,城镇绿化覆盖率达30%以上。

十二、规划实施对策与措施

第五十七条 维护总体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城镇总体规划是以科学合理的形式来组织城镇生活、工作、交通、游憩和各项建设活动的,必须树立全局观念,服从统一的规划管理,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严格按照总体规划的文本和图则指导城镇建设。同时,规划管理部门必须依法执行,加大对城镇规划执行力度和管理资金投入,保证规划实施、管理和执法的有效进行。

第五十八条 进一步深化规划,制订相应的地方性法规和实施细则

按照总体规划原则,编制镇区的控制性和修建性详细规划。根据城镇空间景观体系的总体规定,管理主要街道、重点地区的建筑风格和街区景观,进一步做好老城区的旧城更新改造详细规划,利用多种方式保护改建老城区。并对上述规划建设制定进一步的法律性规定和条例。

第五十九条 提倡公众广泛参与城镇总体规划的制定和实施

15

在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充分收集社会各阶层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规划一经批准实施,应公布并加强对城镇总体规划的宣传力度,让公众了解规划的内容。提高公众的规划意识、参与意识和知法守法的自觉性,明了自身的权利和义务,防止规划随意更改。

第六十条 循序渐进,引导镇域农居点集聚、改造

农村居民点的整合与治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应关注农民切身利益,得到他们的支持。注意分期引导,在条件成熟前提下时采取逐步、部分迁移的方式。一般较为有效的方法是通过制定具体的、可操作性较强的农村居民点建设管制办法,通过严格的建设用地指标控制实行有效引导。

第六十一条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

注意节约用地,通过经济的、社会的手段,适当并逐渐提高土地的开发强度。重视土地开发的投资强度,防止征而不用,防止土地炒作。严格按照“低污染、低能耗”原则引导入园产业,减少污染项目,坚定生态目标。产业与住区相对集中布局,紧凑发展,统一治理污染;完善区内环保设施建设,严格污染物达标排放;健全法制与宣传教育体系,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严格依法保护环境。

第六十二条 增强规划实施过程中不定因素的应对能力

对规划实施过程应进行全方位的追踪,并随时提供准确的信息反馈。对待实际的与潜在的发展机会,应从规划层次上进行有效应对,而不是轻易地予以否决。规划编制应具有较快的动态反映与连续性,必须根据实际需要适时进行规划修编,使规划随时保持目标性与目的性的统一。

第六十三条 考虑行政区划调整地可能性,制定相关应对措施

宜山镇域腹地有限,随着城镇规模的扩大,行政界线成为城镇空间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当前,宜山镇域南侧的新安乡、西北侧的平桥村与宜山经济社会联系密切,未来存在行政区划调整的可能性。因此,在城镇建设中应当考虑该因素,在城镇空间布局、道路交通、市政管线等方面做好相关衔接,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协调宜山与周边村镇的相互关系。

十四、附则

第六十四条 本规划由规划文本、图件和附件组成,规划文本与规划图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六十五条 本规划的解释权属宜山镇人民政府,如需调整,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有关规定。

第六十六条 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不得随意调整,如果城镇发展的需要而必须调整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的,镇人民政府必须组织论证,就调整的必要性向原规划审批机关提出专题报告,经审查批准后方可进行调整;调整后的总体规划,必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规定的程序重新审批。

第六十七条 本规划经苍南县人民政府批准后,自公布之日开始实施。原宜山镇总体规划同时废止。 第六十八条 本规划文本中黑体下划线部分为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

附表一 宜山镇城镇总体规划用地汇总表

序号 1 2

类别名称 城镇总体规划用地 城镇建设用地 水域及其它用地 面积(万m2) 575.05 399.03 176.02 占城镇总体规划用地比例(%) 100.00 69.39 30.61 附表二 宜山镇镇城镇建设用地平衡表

现状(2007年) 面积 用地名称 代号 R C M W T S U G 合计 备 注 居住用地 公共设施用地 生产设施用地 仓储用地 对外交通用地 道路广场用地 市政设施用地 绿地 其中:公共绿地 城镇建设用地 (m2) 130.68 42.94 22.76 0.92 1.52 27.91 2.17 1.53 1.53 230.44 万比例 (%) 56.71 18.64 9.88 0.40 0.66 12.12 0.94 0.66 0.66 100.00 人均 近期(2015年) 面积 万比例 (%) 42.46 14.60 13.47 1.65 2.10 17.70 1.07 6.96 5.49 100.0297.07 0 近期规划人口:3.1万人 95.83 399.03 0 远期规划人口:4.0万人 人均 远期(2025年) 面积 万比例 (%) 人) 33.84 14.01 15.08 1.42 1.98 19.07 1.09 13.51 10.76 100.099.77 人均 (m2/用地 ((m2/人) m2) 51.25 16.84 8.92 0.36 0.60 10.95 0.85 0.60 0.60 90.37 ((m2/人) m2) 40.69 13.99 12.91 1.58 2.01 16.96 1.02 6.67 5.26 126.13 43.36 40.02 4.89 6.24 52.57 3.17 20.69 16.3 135.03 55.9 60.18 5.68 7.89 76.1 4.36 53.89 42.93 33.76 13.98 15.05 1.42 1.97 19.03 1.09 13.47 10.73 现状人口:2.55万人 16

1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2g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