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虫腈粉剂对栖北散白蚁Reticulitermes speratus Kollbe的毒性传递性研究(药械)

更新时间:2023-07-26 10:26: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氟虫腈粉剂对栖北散白蚁的毒性传递性研究

马延军 隋晓斐 崔巧利

(青岛市白蚁防治研究所 山东 青岛 266012)

摘要:目的 系统研究氟虫腈粉剂对散白蚁的毒性传递性。 方法 采用NY/T 11532-2006测定强制接触条件下的毒性传递性,采用模拟现场试验测定选择接触条件下的毒性传递性。 结果 强制性接触时,0.02%、0.06%、0.10%、0.25%、0.50%氟虫腈粉剂的毒性传递级数分别为1、1、2、2、3;选择性接触时,喷粉处理白蚁的数量占群体的比例≥4%,且氟虫腈粉剂浓度在0.10%~0.50%之间时,毒性能有效传递到2m外的个体。 结论 氟虫腈具有一定的毒性传递性,强制性接触时,浓度越高,毒性传递的级数越高;选择性接触时,氟虫腈粉剂的最佳浓度在0.1%~0.5%之间,且喷粉处理的白蚁数量不宜低于群体数量的4%。 【关键词】氟虫腈;白蚁;毒性;传递性

*1

Study on toxicity transfer of fipronil in Reticulitermes speratus Kollbe colonies

MA Yan-jun,SUI Xiao-fei,CUI Qiao-li

(Termite Control Institute of Qingdao,Qingdao,266012,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toxicity transfer of fipronil powder in termite (Reticulitermes) colonies. Methods The toxic transfer was determined under mandatory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NY/T 11532-2006. Simulate field test was employed to determine the toxicity transfer under selective contact condition. Results Under the mandatory conditions, the toxicity transfer grade of 0.02%, 0.06%, 0.10%, 0.25% and 0.50% fipronil powder were respectively 1, 1, 2, 2 and 3. Under selective conditions, when the proportion of the termites treated with fipronil powder accounted for≥4% of the colonies at the fipronil concentrations between 0.1% and 0.5%, the toxicity could be effectively transferred to the colonies 2m in distance. Conclusion The toxicity of fipronil could be transferred in termite colonies.

【Key words】fipronil; termite; Reticulitermes speratus; toxicity; transfer

目前我国白蚁防治技术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以安全环保的综合治理手段代替高*

作者简介: 马延军(1972- ),男,山东聊城市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白蚁防治研究工作。

浓度高残留的化学屏障法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在2006年启动的 “中国白蚁防治氯丹和灭蚁灵替代示范项目”中,白蚁监控技术被选为氯丹和灭蚁灵替代关键技术,其核心在于发现白蚁侵入监控装置后,通过投放饵剂或对诱集到的白蚁进行喷粉处理,使毒性在群体中传递,从而以很少的用药量达到较为理想的灭治效果。相对于饵剂而言,粉剂成本更低、操作更简便、见效更快,但目前公认效果较好的粉剂比较少,其中氟虫腈粉剂是目前国内唯一通过药效登记的粉剂类药物,也是目前研究较多的药物。

氟虫腈(fipronil)是一种广谱高效的苯基吡唑类杀虫剂,在白蚁防治中应用广泛。近年来,很多从业者使用氟虫腈粉剂来灭治白蚁,对于其效果并没有形成较为一致的结论。很多研究者

[1-5]

对白蚁的毒性传递性进行了室内试验,但这些试验都是在强迫白蚁与中毒的白蚁

接触的情况下进行的,而在野外环境中,我们只能对引诱到的白蚁进行药物处理,而无法强迫群体内其他白蚁与这些中毒的白蚁发生接触,因此,这些实验结论可能不能正确反映野外环境中的真实情况。

为了对氟虫腈对散白蚁的毒性传递性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在本文中,我们除了测定了强制接触条件下不同浓度的氟虫腈粉剂对白蚁的毒性传递性,还设计了模拟现场试验,测定了选择性接触条件下氟虫腈粉剂对白蚁的毒性传递性。我们用玻璃管将两个玻璃缸链接起来,并在玻璃缸中放置饵料,供试白蚁通过觅食行为会在两个玻璃缸之间建立起活动通道,这就模拟了野外实验中已经建立起蚁路连接的两套监控装置,随后,通过对其中一个玻璃缸中特定数量的白蚁进行喷粉处理,观察毒性在整个群体间的传递情况,分别测试了不同浓度的氟虫腈粉剂的毒性传递效果和传递距离,还测试了喷粉处理的白蚁数量占群体的比例对毒性传递效果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栖北散白蚁(Reticulitermes speratus Kollbe)(取自青岛市黄岛区,在实验室饲养一周后备用),0.5%氟虫腈粉剂(南通功成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用轻质碳酸钙配制成有效含量分别为0.25%、0.1%、0.06%及0.02%的粉剂,培养皿( Φ10cm),滤纸(Φ9cm),毛刷,镊子,恒温恒湿箱,玻璃缸(10cm×10cm),玻璃管(30cm,100cm,200cm)等。 1.2 方法:

1.2.1 散白蚁对氟虫腈粉剂的毒性传递效果

采用行业标准NY/T 11532-2006《农药登记用白蚁防治剂 药效试验方法及评价 农药对白蚁的毒力传递.》提供的方法。①称量15mg 0.5%氟虫腈粉剂均匀地洒在培养皿的底部,

投入工蚁100头、兵蚁4头,使供试白蚁均匀地粘上粉剂,然后将粘有粉剂的白蚁移至一清洁的底部铺有滤纸的培养皿中。②当工蚁击倒和死亡的个体数达到投入的工蚁的数量的20%时,移出移动迟缓或被击倒但未死亡的工蚁15头,投入到另一培养皿中,该培养皿预先投入工蚁100头,兵蚁4头,底部铺有两层滤纸,当被移入的培养皿中被击倒的白蚁的数量达到总数的30%时,再移出移动迟缓或被击倒但未死亡的工蚁15头,投入到另一培养皿中,该培养皿预先投入工蚁100头,兵蚁4头,底部铺有两层滤纸,如此重复操作,按天记录工蚁击倒数和死亡数,兵蚁死亡率不作统计,毒力传递级数为被移入培养皿内的工蚁平均死亡率≥90%的次数,当剩余的工蚁死亡率<90%时,实验结束。③设空白对照实验,重复3次,空白中工蚁死亡率超过10%时实验应重新开始,实验时,应在滤纸上滴加3-5滴去离子水,以后每24h再滴加一次。④分别用0.25%、0.10%、0.06%、0.02%氟虫腈粉剂进行上述实验。 1.2.2 氟虫腈粉剂浓度及传递距离对毒性传递效果的影响

①将两个玻璃缸(A和B)用30cm长玻璃管连接,玻璃缸即玻璃缸底部均铺上一层细砂(如图1),并用蒸馏水充分润湿。②将500头白蚁(工蚁比例≥97%)投入A缸中,并在B缸中放一片松木片作为饵料。③待一定数量的白蚁通过玻璃管进入到B缸后,在A缸中也放入松木片。④等待24h,让白蚁在两个玻璃缸中充分建立起活动通道后,即可进行实验。⑤在B缸中选取50头工蚁,分别用0.02%、0.06%、0.10%、0.25%、0.50%氟虫腈粉剂进行喷粉处理后(以白蚁身上均匀的沾上一薄层粉剂为标准),重新投入,观察并记录白蚁的活动、死亡情况。⑥每个浓度做两组重复,用轻质碳酸钙粉作为参照。⑦将玻璃缸用100cm玻璃管进行连接,重复上述实验。⑧将玻璃缸用200cm玻璃管进行连接,重复上述实验。 A区(未施药区)

C区(隔离区) B区(施药区)

图1:实验装置示意图

1.2.3:喷粉处理白蚁的个体占群体的比例对毒性传递效果的影响 ①将两个玻璃缸(A和B)用100cm长玻璃管连接,玻璃缸即玻璃缸底部均铺上一层细砂(如图1),并用蒸馏水充分润湿。②将1g白蚁(工蚁比例≥97%)投入A缸中,并在B缸中放一片松木片作为饵料。③待一

定数量的白蚁通过玻璃管进入到B缸后,在A缸中也放入松木片。④等待24h,让白蚁在两个玻璃缸中充分建立起活动通道后,即可进行实验。分别在B缸中选取10、20、30、40、50头工蚁(分别占群体总量的比例为2%、4%、6%、8%、10%),用0.10%氟虫腈粉剂进行喷粉处理后,重新投入,观察并记录白蚁的活动、死亡情况。每个浓度做两组重复,用轻质碳酸钙粉作为参照。⑤将玻璃缸用200cm玻璃管进行连接,重复上述实验。

2. 结果与讨论

2.1 强制接触时氟虫腈粉剂对白蚁的毒性传递性 在施药1h后,0.5%氟虫腈粉剂可击倒100%的白蚁,部分白蚁存在抽搐现象,0.1%氟虫腈粉剂可击倒约50%的白蚁,少部分仍可以爬行,0.02%氟虫腈粉剂仅能够击倒数头白蚁,大部分可四处爬行。2.5h后,5个浓度级别中的供试白蚁全部被击倒。这说明氟虫腈粉剂浓度越高,对白蚁杀灭速度越快,但即使在较低浓度下(0.02%),氟虫腈粉剂依然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2.5h)将白蚁全部杀灭。

表1:不同浓度氟虫腈粉剂毒性传递试验结果

氟虫腈粉毒性剂浓度

传递

6h 50 40 移入 41 移入 30 移入 8

24h 100 93 16 100 18 55 15 22 移入

2d 97 58 移入 50 移入 80 23 移入 37 12

3d 100 83 2 87 0 93 34 0 43 15

4d 87 8 94 2 95 39 0 49 20

5d 91 12 100 5 100 50 3 60 32

9d 100 19 10 95 8 100 55

17d 50 25 100 20 83

不同时间白蚁的累计死亡率(%)

(%) 级数 0.5h 2.5h

1 2

0.50

3 4 1

0.25

2 3 1

0.10

2 3 1

0.06

2

0 0 0

20 11 3

30 移入

1

0.02

2

2

23

38 移入

57 0

77 0

85 2

100 13

30

实验观察到氟虫腈粉剂密度较高,15mg粉剂只能在供试白蚁身上粘上很薄的一层,第2级毒性传递实验时,白蚁身上就已经几乎看不到粉剂,因此其他个体通过直接接触到粉剂而中毒的可能性较低,可能中毒白蚁产生的分泌物或排泄物对其他个体也能产生毒性传递的作用。实验观察到当被击倒的白蚁用于下一级试验时,其尸体或多或少会被其他白蚁取食,从而可能会对取食的白蚁产生胃毒,导致白蚁死亡。综合看来,有理由认为氟虫腈粉剂的毒性传递是接触毒性和胃毒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毒性传递的级别上升,接触毒性传递可能越来越弱,而胃毒传递则可能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由表1可以看出,随着毒性传递级数的提高,毒性传递速度明显减慢,以0.5%氟虫腈粉剂为例,1d后即可将毒性传递到第2级,5d时可以将毒性传递到第3级,而在17d时毒性传递仍未达到第4级标准。

在试验进行到17d时,0.5%氟虫腈粉剂毒性传递级数是3级,4级的死亡率为50%;0.25%、0.1%氟虫腈粉剂毒性传递级数为2级,3级的死亡率分别为25%、20%;0.06%、0.02%氟虫腈粉剂毒性传递级数为1级,2级的死亡率分别为50%、30%。这表明在强制接触的情况下,氟虫腈粉剂浓度越高,毒性传递的级数越高。 2.2 选择接触时氟虫腈粉剂对白蚁的毒性传递性

2.2.1 氟虫腈粉剂对白蚁的击倒速度 实验观察到,各组白蚁被不同浓度的氟虫腈粉剂处理后,个体表现差异较大,0.02%组的白蚁较活跃,个别的能够持续爬行到1m外,随着粉剂浓度升高,白蚁的活动能力迅速减弱,0.5%组的白蚁基本丧失活动能力,大部分都死在B区内。但0.02%组被喷粉处理的白蚁全部被击倒大约需要4h,而0.5%组全部被击倒仅需要约1.5h。一般认为,被喷粉处理的个体活动能力越强,越有利于毒性传递,从这方面来讲,0.5%氟虫腈粉剂击倒速度过快,可能不利于毒性的传递。

2.2.2 氟虫腈粉剂对白蚁的驱避性 实验观察到,经各浓度的氟虫腈粉剂处理的白蚁,均未对其他白蚁显示出明显的驱避性,但是当B区内白蚁出现大量死亡后,白蚁会很快转移出B区,A区内白蚁则明显增多。有研究认为,某个地点在短时间内大量死亡的白蚁很可能会对群体内其他白蚁产生驱避性,本实验观察到这种现象的确存在,氟虫腈粉剂浓度越高,这一现象就越明显。

[8]

[7]

表2 :不同浓度的氟虫腈粉剂对散白蚁的毒性传递效果

氟虫腈浓度

(%) 0.02 0.06 0.10 0.25 0.50 0.02 0.06 0.10 0.25 0.50 0.02 0.06 0.10 0.25 0.50

距离

毒性传递效果

(cm) 30 30 30 30 30 100 100 100 100 100 200 200 200 200 200

8d后供试白蚁全部死亡。 5d后供试白蚁全部死亡。 5-6d后供试白蚁全部死亡。 5-6d后供试白蚁全部死亡。 5-6d后供试白蚁全部死亡。

11d后C区内白蚁部分死亡,A区内供试白蚁仍很活跃。 8d后供试白蚁全部死亡。 6d后供试白蚁全部死亡。 6d后供试白蚁全部死亡。 7-11d后供试白蚁全部死亡。

14d后C区内白蚁部分死亡,A区内供试白蚁仍很活跃。 14d后C区内白蚁部分死亡,A区内供试白蚁仍很活跃。 9-13d后供试白蚁全部死亡。 11d后供试白蚁全部死亡。 9-10d后供试白蚁全部死亡。

注:A区为未施药区,B区为施药区,C区为隔离区。

2.2.3 氟虫腈粉剂浓度与毒性传递距离的关系 由表2可见,各浓度组的氟虫腈粉剂均能有效地将毒性传递到30cm外的个体,0.02%氟虫腈粉剂毒性不能有效传递给1m外的群体,0.02%、0.06%氟虫腈粉剂毒性不能有效传递给2m外的群体,而0.1%、0.25%和0.5%的粉剂毒性能有效地传递给2m外的群体,可见,氟虫腈粉剂浓度低于0.1%时,有效传递距离较短,浓度在0.1%到0.5%之间时,毒性能有效传递到2m外。试验发现,0.5%氟虫腈粉剂毒性传递速度与喷粉时白蚁在各区域的分布有很大关系,各组平行试验毒性传递速度相差很大,因此,氟虫腈粉剂浓度过高可能并不利于毒性传递,最佳浓度可能在0.1%到0.5%之间。 2.2.4

氟虫腈粉剂毒性传递速度与距离的关系 由表2可见,毒性传递速度与距离有直接

关系,0.10%氟虫腈粉剂有效传递到30、100、200cm外个体的时间分别为5-6d、6d、9-13d, 0.25%氟虫腈粉剂有效传递到30、100、200cm外个体的时间分别为5-6d、6d、11d,0.50%氟虫

腈粉剂有效传递到30、100、200cm外个体的时间分别为5-6d、7-11d、9-10d。这表明毒性是由近及远逐渐传递的,一般说来,与喷粉处的距离越远,毒性传递所需要的时间越长,实验结果表明,浓度≥0.10%的氟虫腈粉剂的毒性一般能在两周内传递到2m外的群体,在野外,由于白蚁更为活跃,这一过程可能更快。 在野外实验中,白蚁活动区域监控装置的间距通常为1—2米,因此,该模拟现场实验的结论对于野外实验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表3: 使用0.5%氟虫腈粉剂处理不同比例个体时毒性传递效果

处理个体比例

(%) 2 4 6 8 10 2 4 6 8 10

距离

毒性传递效果

(cm) 100 100 100 100 100 200 200 200 200 200

8~10d后供试白蚁全部死亡。 11d后供试白蚁全部死亡。 11d后供试白蚁全部死亡。 10~13d后供试白蚁全部死亡。 7~11d后供试白蚁全部死亡。

15d后C区内白蚁部分死亡,A区内供试白蚁仍很活跃。 13d后供试白蚁全部死亡。 10d后供试白蚁全部死亡。 14d后供试白蚁全部死亡。 9~10d 后供试白蚁全部死亡。

2.2.5 喷粉处理的白蚁占群体的比例对毒性传递距离的影响 由表3可见,使用0.50%和0.10%氟虫腈粉剂,处理白蚁比例为2%时,毒性能传递到1m外的个体,但不能传递到2m外的个体,而处理白蚁比例≥4%时,毒性均能传递到2m外的个体,可见,喷粉处理的白蚁数量占群体的比例不宜过低,当该比例低于2%时,毒性的传递距离较短,难以达到理想的灭治效果。

表4: 使用0.1%氟虫腈粉剂处理不同比例个体时毒性传递效果

处理个体比例

(%) 2 4 6

距离

毒性传递效果

(cm) 100 100 100

11d后供试白蚁全部死亡。 9d后供试白蚁全部死亡。 11d后供试白蚁全部死亡。

8 10 2 4 6 8 10 2.2.5

100 100 200 200 200 200 200

11d后供试白蚁全部死亡。 6d后供试白蚁全部死亡。

16d后C区内白蚁部分死亡,A区内供试白蚁仍很活跃。 15d后供试白蚁全部死亡。 14~15d后供试白蚁全部死亡。 14~15d后供试白蚁全部死亡。 9~13d 后供试白蚁全部死亡。

喷粉处理的白蚁占群体的比例对毒性传递速度的影响 由表4可见,使用0.5%氟

虫腈粉剂,处理个体比例分别为4%、6%、8%、10%时,毒性有效传递到1m外的时间分别为11d、11d、10-13d、7-11d,毒性能有效传递到2m外的时间分别为13d、10d、14d、9-10d;使用0.1%氟虫腈粉剂,处理个体比例分别为4%、6%、8%、10%时,毒性有效传递到1m外的时间分别为9d、11d、11d、6d,毒性能有效传递到2m外的时间分别为15d、14-15d、14-15d、9-13d。喷粉处理的白蚁比例增高,毒性传递速度并未明显加快,这表明,毒性传递的速度可能主要取决于第二级中毒的白蚁个体数量。

3. 结论:

氟虫腈虽然是急性药物,但仍有一定的毒性传递作用,其毒性传递可能是接触毒性和胃毒共同作用的效果,毒性传递的级别越高,胃毒所起的作用可能越大。

在强制接触时,氟虫腈粉剂的浓度越高,毒性传递的级数越高。在非强制接触时,氟虫腈粉剂最佳浓度介于0.1%-0.5%之间,具体最适宜的浓度仍需通过野外试验进行摸索。

在野外白蚁防治时,应等监控装置中的白蚁侵入率达到一定水平后再行喷粉,如果喷粉处理的白蚁数量低于群体数量4%,种群可以通过繁殖等行为实现自我修复,可能达不到理想的灭治效果。

参考文献:

【1】 韩宝红,陈斌,陈博尧.复配剂对苏州乳白蚁的毒性传递作用研究.中华卫生

杀虫药械, 2010,16(5):351-355.

【2】 黄求应,薛东,童严严等, 氟虫腈、吡虫啉作为黑翅土白蚁诱杀剂的效果.

昆虫知识,2005, 42(6):656-659.

【3】 韦戈,陈正麟,杨峰等.几种药剂在台湾乳白蚁中的毒性传递研究.广西植保

2011,24(2):8-12.

【4】 毛伟光,叶天降,刘广胜,莫建初,氟虫腈对黑胸散白蚁的药效观察,中

华卫生杀虫药械,2009,15(6):449-451.

【5】 林 雁, 黄晓光 散白蚁对灭蚁粉剂的传毒能力研究,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06,12(3):176-79.

【6】 NY/T 11532- 2006,农药登记用白蚁防治剂 药效试验方法及评价 农药对

白蚁的毒力传递.

【7】 Su N.Y and R.H Scheffrahn. 1991 Evaluation of bait toxicants for

suppression of subterranean termite populations. Sociobiology, 1991,19:211-20.

【8】 NY Su & RH. Scheffrahn, Population suppression of Subterranean

Termites by slow-acting toxicant USDA forest service Gen. Tech. Reports PSW-128. 199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24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