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造就创新人

更新时间:2024-06-25 14:1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化学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造就创新人

阳店二中郭艳

21世纪需要呼唤创造型教育,而创造性教育,既看重学生的自然属性,又看重学生的社会属性。因此,我们要努力营造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气氛和信任.支持.合作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第一:要培养学生主动的发展意识。培养学生主动的发展意识,就是启迪学生个人成功的动机,调动学生追求成才后的积极性,在中学的学习中,围绕自己的发展目标,绐终不渝地努力争取。首先,正确认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不是消极的知识接受器,教师不可能用机械的方式把知识填塞到学生的头脑中去。无论是把人类的知识成果转化为学生的知识财富,还是把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能力,抑或把知识转化为学生的思想观点,都要通过学生自己的积极思考与实践。因此,“以学生为主体”,就是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进而培养其创造性。学生是否积极投入,老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才能达到情感优化,教学过程的优化,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通常情况下,一个人很难主动投入到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中去,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应从培养学生对一个问题.一节课的兴趣入手,只有学生被你所讲的课吸引住,才会用心学,并逐步掌握学习方法,才能尝到学习的“甜头”,体会到学习其实并不是一件苦差事,于是越学越感兴趣,越想学,往往也会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学生主要任务就是掌握书本知识,要学会和理解这些知识,必须要有感性认识作基础。老师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可以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已知喻未知,化抽象为形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在讲“浓硫酸的性质”时,我讲了一个小故事:有个学生在稀释浓硫酸时,把水倒入浓硫酸中引起了液体飞溅,他很着急,用手去拿,手沾到硫酸,烧得很疼,他赶紧在裤子上擦,结果裤子也烧了一个大窟窿。这位学生对浓硫酸的性质的认识,是用惨重的代价换来的,一个小故事,吸引着学生跟着老师去思考,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把知识掌握接受了。

最后,给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机会,并适是给予鼓励。如果一节课只是老师不停地讲,这样做的结果必然是教者辛苦,口干舌燥,而听者则昏昏欲睡,收效甚微,甚至产生厌烦情绪。老师在中要做到重点突出,精讲.少讲,多练。根据学生的情况和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始终处于适度的兴奋状态,并使他们有参与的“成就感”,促使他们更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我们可创设“悬念”,巧妙设置疑问,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开展课堂讨论,把问题交给学生,变“独角戏”为“大家唱”,化“一言堂”为“群言堂”。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溶解性时,为了大家心服口服,我在课堂上做了喷泉实验,为什么会出现种现象?结合物理上所学的知识,这个问题迎刃而解, 而且记忆深刻,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后来的气体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创造型人才培养离不开理论的学习,但更离不开动手实践。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才能提高实践能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意识,既要学好理论知识,又要走向实验室,走向操作台,进行社会实践,考察等活动。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也只有通过实验才能使人们深刻认识到,一切事物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如果违背它就会受到惩罚。例如我们在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这一节时,通过分析,最后从理论上得出:实验完毕,应先把导管从水槽中移出,然后再移去洒精灯,可是进了实验室,学生开始动手做实验了,却象战国时的赵括,只会纸上谈兵,结果实验失败。这就充分说明理论运用实践过程中还有一定距离。“处处留心皆学问“。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做到有心,那么就能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第三: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意识。21世纪需要大批人才,更需要文化知识基础雄厚的优秀专为人才。实践证明,基础学科不扎实的学生,决不会志为出类拨萃的人才。“3+X”模式强调“单一”向综合“均衡向特长的转换,就是引导学生要依据自己的实际,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再发展自己的特长。当今,社会知识,信息交叉综合必然要求,体现了社会对通才的需求。综合是各学科知识的综合,综合考试体现了学科知识的渗透和融会贯通,体现了各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和思维习惯的借鉴,只有打好各学科的基础,才能考好综合。

开阔视野,拓展认知空间。“综合”注重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的考察,所用材料都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自然的关系紧密相连,许多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前沿问题,学生都需要了解和关心,一些社会常识和基本技能学生更应该了解和掌握,这需要学生博学,因为聪明的基础是知识的广博,然后才是精通和运用的娴熟。

重视获取知识的途径,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要在课题研究和社会调查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能过对既有材料的整理对已有知识的运用,加强自我认识,自我感悟 ,并且增加实验课,实践课。

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不仅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而且要求关心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国家大事,热点、焦点。科技发展衍生等问题,如DNA克隆带来的道德思考,核技术应用中的反人类现象等。科技越发展,科技伦理的问题就越突出。可持续发展和人文关怀,即对人类自身生存的关心,将是未来考题出题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因此应培养我们的学生关注我们所处的时代,对自己、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对自然界,给予充分的关心和思考,有了这一份关心和思考,才会有责任意识,才会以热情的态度对待知识,对待生活。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1o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