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基础 word版课件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1-29 20:1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地质学基础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地球概述 第二章 地质年代 第三章 矿物 第四章 岩浆岩 第五章 沉积岩 第六章 变质岩 第七章 地质构造 第八章 板块构造

第九章 风化作用与风的地质作用 第十章 海洋 第十一章 河流 第十二章 地下水 第十三章 冰川

绪论:

一、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地质学: 地质学是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自然科学。当前,地质学主要是研究固体地球

的表层岩石圈,其研究内容主要是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和结构构造、形成及演化规律,研究地质学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应用技术。

地球工作者的研究范畴和工作地点:探索地球本身: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壌圈等外部圈

层,岩石圈(地壳)、地幔、地核等内部圈层。 探索地球外部:太阳系、银河系等。 二、 地质学的研究方法 1、地质学的特点

(1)空间的广泛性与微观性

(2)整体性与分异性(或差异性) (3)时间的漫长性与瞬间性

(4)自然过程的复杂性与有序性 (5)实践性很强

2、地质学的研究方法

收集前人资料和成果 制定工作方案 野外地质考察 测量数据 采集样品 室内综合分析 处理样品 编制图件 实验 模拟 地质研究中的类比法——“将今论古”的现实主义原理 3、地质学工作程序 (1)资料收集

野外调查、仪器观测和收集、分析已有资料和成果 (2)归纳、综合和推论

资料加工整理、归纳、综合、科学推论 (3)推论的验证

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证实或检验 三、 地质学分支学科(按内容和任务):

(1)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方面的学科 如结晶学、矿物学、岩石学等 (2)研究地球的内部构造方面的学科

如构造地质学、构造物理学、区域构造学、地球动力学等 (3)研究地球的形成演化方面的学科

如古生物学、地层学、地史学、古地理学、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学 (4)研究地质学的应用方面的学科 (A)研究地下资源方面的学科

矿床学、石油地质学、煤田地质学、水文地质学等 (B)研究地质与人类生活环境及灾害防护方面的分科 工程地质学、环境地质学、地震地质学等 四、 地质学的研究意义 1、地质学的研究意义

(1)揭示地球的形成、发展、演变过程及其规律和各种地学过程的成因机制及演化规律,这些规律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巨大作用 (2)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

①在寻找、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探明148种矿产和大量的地下水资源

②指导人类如何适应、保护、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同各种自然灾害作斗争 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人口爆炸、资源短缺 环境恶化、灾害频发

第一章 地球概述

第一节 地球的基本特征 一、太阳系

太阳系:太阳/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小行星带/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冥王星 类地行星:水/金/地/火 主要由岩石组成 类木行星:木/土/天/海/冥 主要由气体组成 地球 :土壤 水 温度 大气 二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赤道半径(a)6378.24km 两极半径(c)6356.86km 平均半径(R)6371 km 赤道周40075.36 km 表面积5.1×108 km2 体积1.083×1012 km3 质量5.976 ×1027 g

二、固体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

大陆:面积占29.2% ,平均860米高 大洋:面积占70.8% 平均3900米深 全球地形 陆地地形: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

海底地形:大陆架、大陆坡、大陆基、岛弧、海沟、大洋中脊、大洋盆地。 第二节 地球的结构

一、 地球的外部圈层

1.1 大气圈:防止太空物质灾害性的袭击地球。 固体物质(陨石、冰体);宇宙辐射。 维持地球上生命生存的必备条件。 温度、呼吸、气压、循环。

1.1.1 大气圈的物质组成:100Km以下均匀层中由三部分组成:干洁大气、水气、 气溶胶粒子

1.1.2 大气圈的分层:

散逸层:粒子向太空扩散,构成地球外部磁场。 暖层(热层、电离层):90-800km,温度迅速升高,300km达1000度高温,存在大量自由电子和离子,是吸收紫外线、传播无线电波和卫星运行的主要圈层。 中间层:50-90km,温度由热-冷(0— -83度)。 平流层:10-55km,温度由冷—热(-80—0度),无垂向大气对流,为飞行安全区和臭氧层分布区,吸收了大量的紫外线辐射。

对流层:平均11-13km,赤道17-18km,两极8-9km。密度最大,气温由热-冷(15— -50度)。是产生气侯现象的主要层圈。 1.2 水圈的构成及水的特点 水圈的构成:

海洋:97.3%(咸水)。 冰川:2.1% (固体淡水)。 地下水:0.6%。 地表水:0.01%。

大气水和生物水:0.001%。

能够被人类直接利用的水不足1%。 1.1.2 水的特征:

水的偶极性分子结构决定了水具有流动性好、表面张力强、热容量大、弱粘滞性的特点,使其成为地质作用的主要媒介。

水能够吸收大量的太阳辐射,使海洋成为生命的摇篮。 水是地球上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 海水的特征:海水含有3.5%的盐类,其中2.7%为氯化钠,其次为氯化镁、硫酸镁、碳酸钙 等。这些盐类是岩石风化形成的并由河流将其带入海洋中的。

海水表层温度受太阳辐射影响,与地理纬度一 致,200米透光带以下温度迅速降低,密度增高,洋底温度为2度左右。 地面流水包括:片流、洪流、河流 地面流水包括片流、洪流和河流。

片流:是指沿山体斜坡无固定水道的面状流水,它发生在大气降水刚降落到地面之后,特点是水层薄、速度慢、呈网状。

洪流:是指大气降水后沿沟谷的水流,它是由片流汇集到沟谷形成的,其特点是流速快,有固定的水道。

河流:是地表面具有固定河道的线状常年性流水。河流有稳定的补给水源,它的水源一般以地下水、冰雪融水为主。

地面流水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或沟谷由高处往低处流动,将势能转变为动能,这种动能常称为水的活力。 片流和洪流:

片流和洪流受大气降水控制,属季节性和暂时性流水。 地下水:

地下水来源于大气降水、冰雪融水、地表水,

并参与全球水的循环。 地下水的赋存状态:

地下水以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层间水)三种形式存在于地下。

包气带水:潜水面以上未饱和的地下水。该带内存在大量气体,地表水经包气带向下渗流。

潜水:位于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表面的 地下水。受重力作用,潜水发生横向流动。

承压水: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地下水。在承压区能打出自流井。 潜水面:包气带水与潜水的分界面。潜水面随地形和季节发生变化。 冰川的类型

冰川分为大陆冰川和山岳冰川两类。

大陆冰川:又称冰盖,分布于高纬度两极地区的南极洲和格陵兰岛,面状分布,形成中央厚,周边薄的盾状,冰川由中央向四周流动,不受地形影响。冰舌注入海中脱离冰川形成冰山。 山岳冰川:形成于中低纬度高山终年积雪区,受地形影响,分布在山谷中,支冰川汇入主冰川形成复式冰川。 1.3 生物圈的组成

生物按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

地球上的生物分五个界: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 二 地震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1. 地震

1.1 一般概念

地震:地球的快速颤动称为地震。

地震分为: 火山地震、陷落地震、构造地震

世界上的大部分地震是由于断层活动引发的构造地震。 震源:地震的发源地。

震中:震源在地表的垂直投影。 震源深度:震源到震中的距离 浅源地震:<>70km 中源地震:70~300km 深源地震:> 300km 1.2 地震的成因

1.3 地震的震级和烈度

震级和烈度是表示地震强度的两种方法。

地震的震级:表示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与地震波的振幅成正比,同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地震的烈度:表示地震对地面的破坏程度。同一次地震,视距震中的距离不同存在不同的烈度。分为12级。 1.4 地震波

地震波由纵波(P波)、横波(S波)和面波(L波)组成。 纵波(P):一种疏密波,速度最快,称为首波,8-9公里/秒,可以在任意介质中传播。 横波(S):一种摆动波,速度其次,称为次波,4-5公里/秒,只能在固体中传播。 面波(L):沿地表面传播的一重摆动波,类似波浪,速度最慢,也称长波,破坏性最大。 地震波的性质:地震波与光波类似,遇到不同介质界面发生折射和反射。

目前为止:地球内部层圈结构主要是通过地震波了解到的。称为地震成析成像技术。

1.5 地震带

全球地震的分布主要分布于环太平洋、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和大洋中脊三个带上。 板块俯冲与贝尼奥夫带

贝尼奥夫带:由海沟开始向大陆方向深处倾斜延伸的地震震源深度面。是板块的汇聚边界。(活动大陆边缘) 2 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壳

莫霍面(平均33km) 地幔

古登堡面(2900km) 地核

地球平均半径6371 地球平均密度5.5g/cm3 三 地球内部层圈的特征

1. 地球内部的研究手段:地震波(最主要手段)、岩石高温高压实验、陨石研究 2. 地球内部层圈(壳、幔、核)的密度、压力、温度特征。 2.1 地球内部结构与波速的变化 (1)莫霍面与古登堡面 莫霍面(M面):全球地震波速不连续面,P波由7.6km/s(玄武岩的波速)突然增大到8.1km/s(橄榄岩的波速),平均深度33km,被视为地壳与地幔的分界。 古登堡面(G面):2900km深度的地震波速不连续面,P波由 13.6km/s突然降低到8km/s,S波消失,被视为地幔与地核的分界,证实外核为液态。 (2)岩石圈与软流圈

岩石圈:由地壳和上地幔上部坚硬的岩石组成, 平均厚度75km,是固体地球的真正外壳,组成岩石圈板块。

软流圈:岩石圈下部上地幔中的软层,地震波低速带,在1400度高温下(接近岩石熔点),岩石塑性增大,深度延伸到300km,最软的部分位200km处。软流圈驮载着岩石 圈板块发生运动。

2.2 地球内部的密度、压力和温度 密度(克/立方厘米):地球平均5.5,花岗岩2.6,玄武岩3.0,铁8。根据陨石(铁、铁石、石)实测和深部地震波速增加的事实,推断(计算):地表到地心密度逐渐增高。 压力(围压):随深度逐渐增大。地心是地表的350万倍。根据实验推断。

温度:随深度逐渐增大。地核达4000摄氏度以上。由地热增温率实测、高温高压实验和地震波测量结果推断。 (1)地球内部压力变化 (2)地球内部温度变化

(3)地壳的特征:厚度:平均33km,陆壳最厚达80km(青藏),洋壳平均7km。

组成:陆壳为三大岩类,洋壳主要为玄武岩。密度2.6 — 2.9,主要由硅 酸盐矿物组成。

构造:陆壳复杂(存在褶皱和断裂),洋壳简单(无褶皱)。 年龄:陆壳老(最老38亿年),洋壳新(最老2亿年)。 (4)地幔的特征

厚度:2850km,体积是地球的82.3%,质 量是地球的 67.8%。

组成:固体岩石。铁、镁硅酸盐矿物(根据陨石、深成岩、地震波和实验推测)。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1i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