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化进程

更新时间:2023-08-18 01:50:01 阅读量: 资格考试认证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城市化进程

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二、中国城市化进程存在的问题 三、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 四、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措施

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1、城市化进程的连续性与不稳定性建国前尤其是鸦片战争以前(超经济的政治层面, 基于战事方面的考虑居 超经济的政治层面,多)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 总体上看城市化发展速 度迟缓、过程曲折。(经济因素仍未能代替政治因素) 经济因素仍未能代替政治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的动力因素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导致中国城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城市化的动力因素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导致中国城 我国城市化的动力因素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市化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市化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国家超经济强制因素的减少及市场因素的增加, 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的机械迁移) 增加 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的机械迁移)

2、城市化进程的计划性 城市建立和发展受到政府支配,功能结构偏重于重工业 工业型城市化,多呈政治与经济中心二位一体的城镇网络。 政府(城市化的主体)强制措施

限制农村人口盲目

转移;从农业中积累城市化、工业化初始阶段的资金。

3、城市化进程缓慢,城市化水平低 数据表明,我国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于世界平均水平, 且发展速度缓慢,城市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仍然是自然增 长,严格控制人口流动的政策虽然防止了城市的过度膨胀, 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城市化的进程。

4、具有二元城市化结构 综合性大中城市发展较快,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形 成以大中城市优先发展的城市化格局。 乡镇企业发展迅速,非建制镇也在增加,农业人口职业的 非农化与定居地的城市化不同步发生(乡村城市化、隐性 城市化)

5、城市构成不协调,城市分布地域差异显著 大城市比重过高,中小城市发展不足,出现了头重脚轻 的现象。 我国城市的空间分布不平衡,无论是城市数量还是城市 人口,都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呈现东密西疏的格局。

二、中国城市化进程存在的问题 1、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持续增长和城镇有限容纳能力之间的矛盾

农村人口的增加,耕地面积的减少,农村经济改革的深化;

在加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粗放—集约);

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国有企业的改革—企业下岗人员增多。

2、地区发展失衡,城市之间的关系不协调

城市化水平东高西低,东密西疏,由东向西递减

城市之间不协调:规模等级: 大城市;中小城市

职能分工:产业结构趋同

基础设施布局:重复建设

3、城市发展重数量,轻

质量,城市开发过热

市管县体制的确立,设市、镇的标准调整,大量撤县建市— 小城镇数量增加,城市数目增多,城市化水平虚假增长;

城市开发—过多占用耕地、大城市过早郊区化

思考:如何在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保护土地资源?

4、大城市过度集聚,小城镇发展无序

大城市过度集聚—城市病(集聚效应、扩散效应)

小城镇缺乏合理的规划—无序自发状态(转移农村剩余劳动 力的主要途径)

三、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动力机制之一: 乡镇企业) 1 、动力机制之一 农村工业化推进 (乡镇企业)

乡镇 企业 的发 展 乡镇 企业 面临 的困 境

打破“农村搞农业、城市搞工业” 打破“农村搞农业、城市搞工业”的观念 促进二、 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 加速了资本、技术、 加速了资本、技术、信息等经济要素集中 高耗能、低附加值、 高耗能、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 股份制、 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改制工作缓慢 布局分散(企业搬迁存在的问题:路径依赖、 布局分散(企业搬迁存在的问题:路径依赖、经 营成本、原料地趋近、小城镇建设无序) 营成本、原料地趋近、小城镇建设无序)

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动力机制之二: 2 、动力机制之二:比较利益驱动 从比较利益驱动的作用机制看:农业人口的非农化过程是在农业的 内部推力和非农产业的外部拉力的双重作用下完成的,同时资本、技术等 经济要素的转移也存在着同样的趋势。剩余劳动力的增长(土地的有效承载能力) 剩余劳动力的增长(土地的有效承载能力)

农业的 内部推力城乡差距的拉大(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城乡差距的拉大(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对农业投入的减少

非农产业的 外部拉力

城乡差距的拉大(劳动力流向非农产业和城镇) 城乡差距的拉大(劳动力流向非农产业和城镇)

较好的职业工作条件、文化生活条件、 较好的职业工作条件、文化生活条件、社会环境

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动力机制之三: 3 、动力机制之三:农业剩余贡献 产品贡献(生存的基本需要;工业的原材料) 产品贡献(生存的基本需要;工业的原材料) 农业对城镇化 的贡献 市场贡献(农民需求:生产投入与生活消费品) 市场贡献(农民需求:生产投入与生活消费品) 要素贡献(农业资源的向外转移) 要素贡献(农业资源的向外转移) 外汇贡献(农产品换取进口设备所需外汇) 外汇贡献(农产品换取进口设备所需外汇) 赋税方式(农民赋税) 赋税方式(农民赋税) 农业对城镇 化 提供剩余 的方式 价格方式(不利的贸易条件 工农产品剪刀差 工农产品剪刀差) 价格

方式(不利的贸易条件—工农产品剪刀差) 储蓄方式(存款;政府、企业债券的认购) 储蓄方式(存款;政府、企业债券的认购) 财产剥夺方式(凭借政治力量) 财产剥夺方式(凭借政治力量)

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动力机制之四: 4 、动力机制之四:制度变迁促进 从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 我国实行的是自上而下 自上而下的城市化制度 从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我国实行的是自上而下的城市化制度 1978 安排。即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政府发动和包办的城镇化。 安排。即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政府发动和包办的城镇化。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由自上而下的城镇化制度安排转变为国家宏观调控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由自上而下的城镇化制度安排转变为国家宏观调控 自下而上的城镇化制度安排 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的城镇化制度安排。 下的自下而上的城镇化制度安排。 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在国家宏观调控 的基础上,由富裕起来的广大农民自发建设和管理小城镇。 户籍制度、 的基础上, 由富裕起来的广大农民自发建设和管理小城镇。 (户籍制度、 城镇居民补贴政策、居住、就业、保险、子女入学等) 城镇居民补贴政策、居住、就业、保险、子女入学等)

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农业发展的制度安排: 农业发展的制度安排: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的制度安排 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增加农产品和要素剩余

制度 安排 在城 镇化 过程 的作 用

非农业发展的制度安排: 非农业发展的制度安排:国民经济非农化的发展 的制度安排 农业部门要素流出推力

结合 经济要素流动的制度安排 与集 的制度安排: 经济要素流动的制度安排: 聚的 合力 非农部门要素流入拉力 城镇建设的制度安排: 城镇建设的制度安排:基础设施和房地产的开发 的制度安排 满足了城镇非农产业和人口集聚的需要

四、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措施 城市化水平最终决定着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为什么城市 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我国经济发展 已进入快速城市化阶段,预计未来15年中国将进入加速城市 化阶段。利用灰色模型预测,到2010年可达到42%—4 5%。考虑到影响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因素较为复杂,因此,对 我国城市化水平发展前景的预测只能给出粗略的估计。

1、调整城镇发展战略,完善城镇体系

多元化—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协调发展;

发展逐步由大中城市—中小城市;

区域城市化方针—以各级中心城市为核心、交通干线为依托,职能分工不 同、分布较为合理,开放式、网络型的城市化格局。

五、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措

施 2、发挥大城市的优势,促进其健康发展

使发展势头较好的中等城市,逐步发展成为大城市,发挥区域 中心的作用;

提高大城市的内涵质量,健全经济功能,强化管理水平,解决 问题(集聚过度、基础设施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环境污染、流动人口);

五、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措施 3、积极发展小城镇,推进城乡一体化

发展小城镇的现实意义

选择一批县城和主要建制镇—农村地区经济的增长点——乡村工业化、乡 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规划、配套建设、户籍制度)

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规模偏小、无序发展、布局、环境)

五、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措施 4、加快区域城市化步伐

东部:城市现代化为目标,扩散型城市化道路;

中部:工业化和现代化为目标,集中型与扩散型相结合;

西部:工业化为目标,集中型城市道路。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0r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