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论文库花源小学论文集

更新时间:2023-12-31 20:1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花源小学融合教育论文目录

序号 论文题目 特教教育随笔 1 2 3 4 5 听听孩子的声音 平等对待后进生 孩子,你太小气,太脆弱了 不要小看了孩子 爱在不经意间 雷忠 张林智 雷忠 王陶 伍晓莉 县级特等奖 县级特等奖 作者 获奖等级 特教个案分析 1 2 3 4 抛开忧郁让孩子的童年快乐起来 随班就读生个案 特殊的你不特殊 用用赏识的目光送他一程 ——我和一个儿童的教育故事 熊亮 唐秀华 张静 胡毅 省级一等奖发表于《四川省教育学院学刊》 市级二等奖 特教论文 1 2 3 建设良好班集体 促进特殊学生成长 李敏 市级二等奖 胡毅 雷忠 市级一等奖发表在2009年12期《四川省教育论坛》上。 市级一等奖 县级一等奖 市级二等奖 在融合教育中找寻教育的缺陷 ——随读儿童自我概念的形成 普通学校特殊儿童支持体系的建立与运作研究 李敏 —浅谈农村小学伙伴助学活动的开展 王陶 农村学校资源室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伙伴·同行”活动后记 让聋生远离孤独 ——一个二年级随班就读学生的个案 浅谈艺术教育对聋儿的影响 如何帮助“学困生”提高自己 李敏 4 5 6 韩娜鹂 熊 亮 7 李敏 范鸿萍 省级三等奖 省级二等奖 8 特教随笔 听听孩子的声音

新津县花源小学 雷忠

每年六月前夕,学校行政均要讨论“六一”该如何过,让孩子们过一个快乐的“六一”,同时给六年级的学生一个告别童年的有意义的“六一”。今年很特殊,恰逢墨西哥大流感流行,甲型H1N1防控形势严重,原则上要求不搞全校性的大集合。一时间,打破了学校“六一庆祝活动”的传统。

让行政人员分别征求意见——听取各中队辅导员的意见和建议。第二天,行政人员集会,统一的告诉我:“大多数要求征求孩子们的意见,分班庆祝。不作要求,放手让孩子们自己筹备自己的节日该怎么过”。我一听,这怎么行,到时可别乱了套??在忐忑不安中,我还是同意了这一主张。

接下来学校可够热闹的,每每下课,这儿一团,那儿一簇,在排练着什么?还有音乐课时,三两个孩子课也不上,在上网查什么资料,更有甚者跑到校长办公室向我借电脑用用??一时间,学校仿佛成了孩子们的主阵地,课堂也不时传来经典诵读,齐声欢唱的歌声。有时,我到有异样的地方转转,发现孩子们也没什么过火,也就忍气吞声。心想,看你们“六一”能搞出什么大花样。

这样近三个星期过去了,临近六一的头一天,看各班教室,玻璃窗被五彩的剪纸贴得俏丽极了,教室里挂上了彩球,严然一幅节日的喜庆氛围。我细细看了一下,孩子们的手工、剪纸还真不赖,自编的彩带,自扎的纸鹤??孩子们太有才了,他们手巧,他们聪慧,他们??我不禁沉浸在孩子们的杰作之中。

第二天,临到庆祝的时候,学校里多了一群大学生,比平日里来我校的志愿者还要多,他们拿着吉它,胸戴红领巾,有的还拿着水果饮料,拧着小吃??

活动开始了,表现各不相同,形式五花八门,活动丰富多彩。四年级居然有孩子在表演古筝弹奏,六年级还有跳街舞的??再看孩子们的化妆,浓墨浓沫,猴子屁股??但孩子们高兴啊,满室是欢歌笑语??满室是追逐打闹。没有一个孩子不动起来,笑起来??

看着看着,我不禁沉思起来,教育是孩子为主体的,教育是该听听孩子们的声音的,不用怀疑,也不用担心孩子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关键是否是顺应了孩子

们的心声。

平等对待后进生

新津县花源小学 张林智

“哈,哈,哈??”在同学们的哄堂大笑中,李雪默默地坐了下去。一个学生回答错误会引得全班同学大笑?我感到有点茫然,“她是李雪”,还怕我不懂补充道,“她是我们班最差的。”我知道李雪是个随班就读的低智学生,可人和名对不上,只知其名,不识其人。但这一疏忽使得李雪受到哄笑,是对她的一种伤害,我也是第一次接触随班就读生,怎样对待呢?

我先观察李雪的表现,和以往后进生相似,但个子高挑,衣着整洁,不动声色,难显低智。针对该生我想尝试给她树立较好的自我评价及同学们对她的评价。

学生自我评价以及学生集体、群体对个体评价之中,教师的评价起着决定性因素。我以各种方式提高李雪在集体生活中的评价。

1.教师主动有意识接触,让学生接近后进生。

后进生怕老师,不合群是个较明显的特点。我有意在课间走到李雪周围与之搭讪,问问家庭情况,夸夸衣着整洁等,学生围绕在周围,七嘴八舌,也就逐步使其与学生融合。

2.对后进生的表扬适度,不产生夸大与有意表扬。我从另一角度发掘学生优点,如进教室随手关门,轻手轻脚这是农村学生不注意的,加以表扬,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该生的长处,也不会给后进生产生压力。

3.对纪律、作业等要求一视同仁,不让人觉得特殊。在教学一段时间后,李雪根本不能完成其他学生的正常作业量,但放学或其他活动,自我以完成者居,让自己和同学们都觉得她特殊。后来,我宣布李雪与其他同学一样,但作业的质和量的要求,只在私下里通融。

4.作好班干部工作,形成友好的对待后进生的班风。如前对李雪的哄笑,其实是笑我不认识李雪,在日常生活中出现很少,说明班风对待后进生还是很不错,我进一步做班干部工作。在课间游戏活动中让班干部招呼上李雪,利用班干

部提高学生评价及其自我评价。

通过努力,使我们看到一个更活泼更多笑容,爱接近教师的后进生。 总之,在学校班级里正确对待后进生,让他感到生活的乐趣,体会童年的欢乐,健康地成长。

孩子,你太小气了,太脆弱了

新津县花源小学 雷忠

中午,和一位家长闲聊。家长告诉我,他14岁的儿子真是太难管了,动不动就不回家,还敢和他母亲对打。这让我想起了邛崃一名中学生服毒自杀的事,也让我想起了学校6.2班的刘胜和同学。

刘胜和,一位头脑聪明,成绩优异的学生,曾和我儿子一起读完3—5年级。这孩子,老师连说都不敢多说几句不是,要不然,拨腿往校外冲——离校出走,要不然叫嚷着要跳楼??老师没法,让家长多费心。

家长来了,怨声载道,天晓得这孩子咋这么个怪脾气。在家,没有人敢惹他,乖时伶俐可爱,不顺时死给你看。“老师,我们实在没有办法,你就看着办吧!”??老师没法,找教导处,教导处叫来孩子,温和地让他坐下,给他讲了好多经受挫折如何面对的道理。可是,没过几天,又听见刘胜和与同学发生矛盾要跳楼或逃学的消息。

很奇怪,上次发生事情距现在该有好几个月了吧?这孩子现在一下子就变了吗?学校从2008年10月筹建了心理咨询室,派教师参加了成都市组织的心理咨询培训。专门为孩子们和其他教师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该不会是心理咨询室起了作用了吧?

对于这个孩子,我是给老师说过方法的:顺性而教。顺着孩子的想法去说服教育,有时错的也尽可能不要去批评和打击。同时,作为特例,要其他的孩子让着他,让其感受到学校、班级的温暖。

回到学校,我有意识地观察了一下刘胜和,这孩子和同学们相处的挺好,学习也一直很优秀,并没有与众不同。

此时此刻,我一方面追问孩子:你真有那么小气,那么脆弱吗?一方面又追问教师:你尊重了孩子的自尊了吗?自强的孩子必定自悲,是吗?

不要小看了孩子

新津县花源小学 王陶

这几天,办公室里总能闻到一阵阵栀子花香,我知道是班上孩子们送来的。突然觉得当老师是幸福的。

刚接手这个班时,每一个好心的老师都善意的提醒着我,要关注这个孩子,他不一样。“不一样?” 说实话,刚听到这时,我心里不太在意,当然不一样,每一个孩子都应该不一样。可当我真正开始接触到这个孩子的时候。我不得不把注意力一次又一次地转移到他身上。“王老师,刘**同学没交作业”“王老师,刘**同学音乐课影响了全班的纪律”“王老师,刘**同学体育课不见了人影”,天啦,一系列的问题铺天盖地的向我涌来。我不得不一次次将他请进办公室,一次一次的谈心,让我对他逐步了解。他来自一个组合家庭,从小随爷爷奶奶长大。父母的冷漠,爷爷奶奶的娇惯,让他十分任性,不能接受意见。面对这样的孩子,我首先选择了与父母交流。这应该算是一个小康之家,父母都是有头脑的生意人,对于我的到来表现出了无奈与冷淡,看得出,我不是一个受欢迎的人。冷淡与无所谓的态度让我有些愤怒。我立即改变了这次家访的策略,谈谈孩子的学习,这个孩子在学习上很有天赋,头脑很聪明,反应很快。就拿语文课来说吧,课堂积极性相当高,特别是对感兴趣的内容,总能第一个反应过来,及时举手发言。当我把他的优点一一列举出来的时候,我看到他的父亲脸上显出了几分得意,我知道有效了,父母开始停下手里的工作与我交流。我几乎没有提孩子的不足,只是耐心地了解了在家里另一面的刘**。我决定改变对他的教育方法,我要从心里开始欣赏他,我要看到他的优点,他在家不是和同龄孩子一样在父母怀里撒娇,而是帮助父母送货,给父母做饭,自己洗衣服。他是一个独立的孩子,是一个坚强的孩子,也是一个隐忍的孩子,我开始从心底喜欢他了。我有意识的在班上替他树立“学术权威”,经常组织一些小竞赛,这可难不到记忆好,知识面丰富的他,

捣蛋,活动性相当强,工作时有一定难度,根据实际情况我采用了以下方法:第一,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交流其在校学习情况以及在家中的一些生活习惯;第二,在上课期间经常鼓励他,并时常请他当小老师,使其树立自信心。因为像他这样的学生,先天具有自卑心理。我要让他摆脱那种心态;第三,鼓励小朋友们与他玩,他和其他小朋友们并没有什么不同,不让他脱离群体;第四,让一个成绩较好的学生与他一方,帮助他学习,并监督他学习,让他们互助、互检、互学。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他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习的进一步提高。实践证明,他上课很爱举手回答问题。而且在班上的红花榜上也得了很多小红花。性格也较开朗了,一些坏习惯在慢慢地转变,最重要的一点,他并不感到自己是特殊儿童,同学们并没有歧视他,相反还佩服他。在他的素质报告册上我也会给他印上美丽的一页,让他的家人也感欣喜、安慰。

用赏识的目光送他一程

——我和一个儿童的教育故事 新津县花源小学 胡毅

去年,我校毕业了这样一个学生,强强,男,每个老师都头疼的孩子。从小不知父亲是谁,7岁时,母亲不知所踪,一直跟着年迈的外婆生活。外婆年岁已高,靠经营一个小茶铺维持生计,生活艰苦,照顾他的基本生活已经很吃力,更无力辅导他的学习。

因为强强从小没有父母的关爱,随着年龄的增长,产生越来越强的自卑心理,觉得自己不如同学,在同学面前自惭形秽。同时,又存在着较强的好胜心与占有欲,他经常招惹同学,抢、偷同学的东西,不和同学玩耍,还要防碍同学的正常活动。由于缺乏家庭的管教,在学习上他几乎是放任自流,作业经常不做,上课时还调皮捣蛋,影响同学学习,甚至影响老师的教学秩序。

面对这样一个孩子,我通过细心观察、分析以后,发现强强的问题主要家庭教育的缺失造成的。没有父爱,没有母爱,他自卑,所以不想学习,不想做作业,

上课不听讲,把学校当做了一个玩耍的地方。同时,他又非常的好胜,在学习上他比不过其他同学,因此他选择在吃、玩、打闹上和同学们作比较,当然行为习惯上也就表现得差了。其实在一段时间后,我觉得他的内心和每一个孩子是一样的,他们也渴望表现优异,渴望受到老师的表扬。我前思后想,觉得从家里出发,好像不太行,在经历一些事后,定下了一个策略,采用赏识教育。同时,我注意他的认知水平,实行分层教育,降低他的行为标准与学习难度,重视他隐藏极深的自尊心,帮其找回自信心,获得老师与同学们的基本认可。在这近一年的时间里我在正常教育教学的同时,利用其他精力边思索边做:

一、恍然间,我似乎寻找到了方法

“老师,强强同学跑了??”强强又一次招惹了同学,他害怕老师的批评,选择了逃避。两天之后,在一个废弃的建筑工地,我找到衣衫褴褛的他。可能是幼小的心灵无法承受孤零零的漂泊,或者无法承受一个人的风吹雨淋,这一次他没有跑。

忽然间,原本还比较愤怒的我,心疼了,仿佛看见了那颗寂寞的心灵。于是,我笑着对他说道:强强,不错嘛,一个人住一栋别墅,待遇蛮高的。他见到了幽默的老师,陡然间,原本紧张的心,松弛了下来,我仿佛看见他重重的舒了一口气。我反思道:我以往对他是否太严厉了。

在简单询问了他的两天生活后,我带他回到学校。路上我一直在佩服这个11岁的孩子:两天的独自生活,居然没难倒他。忽然我灵光一闪,这不是他的优点吗?但我又沉思了:如果表扬,不就有点鼓励他离家出走的行为了吗?

怀着矛盾的心情,我与他又谈了一次,我直接告诉了他我对他的想法,让他帮我拿拿主意。他疑惑了半天,畏惧地说道:老师,表扬就算了,你不批评我行吗?我看着他,看来我的批评多了点,我该调整一下对他的方法了,我觉得自己似乎掌握了教育他的方法,但不是那么真切,但至少我觉得自己已经走近了他的心灵,虽然他还是很寂寞??第二天,我拿出多年前看过的一本书周泓老师的《赏识教育》重新温习起来。

二、“没有灵魂支撑的天空寂静无声,失望锉平了敏锐的心灵”

静下心来,我梳理了几年来强强同学的一些事情,分析、归纳:

学前班时,由于不讲卫生,他已被老师和同学划为:不好教育的孩子,每天班上最脏的活总是由他完成。

一年级,老师对他很负责,但天性顽劣的他,不是招惹同学,就是学习不认真。当时教他的老师,忍无可忍下打其屁股,可是他的外婆在得知可怜的孙子在学校挨打的事,找到学校领导一阵哭诉,结果大家都知道了,老师道歉之后,再也不敢管这个顽劣的孩子。

三年级,在学习、品行上无法与同学相比后,他开始寻找自己喜欢的,能够完成的事。首先他发现低年级的小朋友很好欺负,并能从他们的身上获得不小的好处,满足他其他方面的一些欲望。

进入高年级,由于老师的干预和家长们的控诉,他已经在学校无法获得好处,加之年龄的增长,他把眼光放到了校园外,他开始逃课、上网、小偷小摸??

今年,我接到了他,他的大名其实我已久仰。其实当初我是非常郁闷的,但看完他的材料,我久久的沉思:

童年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学校是童年大部分的回忆。显然这一切对强强同学并不是很公平,上天已经为他选择了一条坎坷不平、充满磨难的路。既然我为他师,就让我尽力为他唱响他那寂静无声的天空,唤醒他那麻木的心灵。

三、“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的农民”

在充分了解强强同学后,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我拟定了对强强的教育计划,进行尝试。

1、制定目标

我首先给强强定下两个简单的目标: (1)不再招惹同学,与同学融洽相处; (2)改正说脏话的习惯。 2、教育策略

准备了几个目标达成的保障措施:

(1)生活保障:通过与学校领导的商量,针对他的实际情况,学校决定让其中午免费在学校就餐,便于管理,同时也避免其上午上课,下午逃学的情况发生;

(2)鼓励品:选择强强喜欢的东西作为鼓励品(如:小汽车、乒乓球拍等)。但换取这些强化物需要从其获得我或者其他科任老师表扬的次数来决定的,有一定的难度性。

(3)交换系统——制定了达成目标的奖励,同样如果违反目标,在我和他的共识下,制订了惩罚的措施(如:抄写生字、背诵课文等)。

3、特别支持

(1)交代辅导的目的,每天招惹同学次数控制在1次以内,说脏话次数控制在3次以内,上课不打扰别的同学听讲。与强强签定协议,此协议是奖励制实施的保障。

(2)取得同学(班干部)、科任老师的支持,请他们帮助记录强强在校内的表现,及时向我反馈。

(3)逐步提高要求,全天不招惹同学,基本不讲脏话,上课基本能听讲。 (4)每周在班会课专项对强强同学进行评价,兑换鼓励品。 4、评价鼓励

辅导前,强强每天招惹同学在3次以上,甚至出现打架现象。辅导后,强强没有了打架行为,不再故意捉弄同学,还主动帮老师做事,积极参加劳动,帮同学扫呕吐物,上课纪律明显有提高等,表现较以前有了很大进步。

老师们看在眼里,都说强强确实变了;同学们也不再害怕、讨厌他了,开始和他玩耍了。特别有一次,一位同学生病在教室里吐了,其他同学有的在埋怨,有的捂着鼻子,只有强强主动去拿扫把将呕吐物扫走;在运动会上,强强发挥了他的特长,参加了校运会800米比赛,虽然成绩不是太理想,但是为班级争得了荣誉,得到了大家的肯定。

四、反思——虽然不知道他能走多远,但至少他会更善于跋涉 1、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关键在于寻找,更不要先入为主 当发现强强的问题在于自卑心理造成行为习惯差时,我首先想到的是改变他的不正常的想法,因此我们要从关心、爱护他的生活实际入手,帮助他敞开闭锁的心扉,了解自己、接纳自己,并鼓励他改进自己。

2、赏识与鼓励要与实际行为的点点滴滴结合,切忌盲目奖励

在工作中,我注意通过赏识与鼓励来激发强强的自信与自尊,用我的赏识带动同学们的赏识,如:当他在运动会上表现出顽强拼搏精神时,我就号召同学向他学习;当他帮同学们扫呕吐物,主动帮老师做事时,我就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

3、赏识要循序渐进,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要想一蹴而就

强强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形成的,因此,要让他改掉这些坏毛病,也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做到的,要一步一步的来,并且在实施过程中要不断表扬他所取得的进步,并不时的给他指出错误,提出新的要求。

我觉得首先要寻找闪光点,这是赏识后进生的开始,进而与之谈心,这是赏识后进生的重要手段之一,最后改进其行为习惯——重塑形象,这就达到了赏识后进生的目的。

4、有进步就好,不要强求太多,生活的路还很漫长

毕业时,强强同学成绩依然年级最后一名,我的心中不免有点失败感。但是回想强强同学已经进步了很多,我们不能强求他能有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现在至少他已经有了质的突破。

生活的路对他来说还很漫长,还要继续前行,就让我们用赏识的目光送他一程吧!

了(尽管念不完一句);向柯能喊老师好了(尽管口齿不清)??每一点细微成功的发现,都可以催生新的成功和坚定积极努力的动机和克服困难的意志。这或许正是残疾儿童令人折服的身残志坚精神的催化剂。

三、关注课改精神与理念,找到实现随读儿童教育教学目标的可行性。 新课改更注重人在能力、人格上的发展,而能力与人格是教师教不会的,是在教师影响或群体环境影响下主体自我构建的结果。能力、人格发展有三个基本条件:一定的基础知识;主体自我发展的时空;教师、学生组成的学校群体环境的积极影响。我们要做的就是要让随读儿童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供主体自我发展的良好时空,通过教师、班级、社会、家庭等群体环境的积极影响,让随读儿童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从而自主地实现随读儿童教育在课改精神下的教育教学目标——让其在能力、人格得到健康的发展。

四、随读儿童教育工作者应 “拥三心,持三关,给三资,达三融”,实现随读教育工作的常态化,促使普特教相融整合,完整教育内涵。

1.“拥三心”:在随读儿童教育界,教师应更具童心,与随读儿童一道走进学习,走进生活;更具爱心,走进随读儿童心灵;更具耐心,要诲人不倦,百事不厌,静下心来,蹲下身子,扶起随读儿童的心与身。

2.“持三关”:关注随读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的细节,是发现随读儿童成功的放大镜;关心随读儿童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是默化,营造随读儿童群体环境的监控器;关爱随读儿童,是随读教师对完整教育和全纳教育的践行风标。

3.“给三资”:给随读儿童教育资源,解放随读儿童的手、脑,让体验生活成为必然,给随读儿童支持,家庭支持,教师支持,同伴支持,让随读儿童动力十足;给随读儿童支助,学校支助,社会支助,同伴支助,让随读儿童快乐,健康感受温暖,学会感恩。

4.“达三融”:“融入”:让随读儿童融入到一个班级、一个学校,抛开自己固有的特殊性,与正常儿童共同成长;“融合”:让随读儿童教育与普通教育互融互补,形成全一的教育整体;“融化”,让随读儿童成为教育的有效资源,成为普通教育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解决普通教育的实际问题与困难。

五、随读儿童教育教学应关注的几个理论

1.木桶原理:即劣势决定优势,要重视随读儿童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化随读儿童这短板的不良影响为班级管理的积极因素。

2.冰山原理:即看不见的潜能,要善于不断地发现随读儿童的优势潜质,让随读儿童不断成功。

3.跳蚤效应:不可扼杀的能力,要给随读儿童自由开放的时空,解放其手脑,让其自由地表达,充分地发展。

4.威士忌效应:不可重复的愚昧做法,不要在随读教育中对随读儿童犯同样劣等的错误两次。

5.沙丁鱼效应:重视随读儿童在班级管理中的积极作用。让普教受到特教的启发而互融互补,完整合一。

6.善意谎言效应:在随读儿童的自我概念形成上,教师应寐着良心说孩子是好的,优秀的。

普通学校特殊儿童支持体系的建立与运作研究

—浅谈农村小学伙伴助学活动的开展 新津县花源小学 王陶 李敏

内容摘要:花源小学是新津县第一批开展随班就读工作的实验学校,通过八年的研究、探索,我们发现伙伴助学活动的开展十分有利于我们的融合教育工作,为了开展这一活动,我们进行了充分的调查,并对参与的学生、教师、家长、志愿者进行了培训,通过“手来手”伙伴日记、“大学生志愿者进校园”、“社区志愿者进家庭”活动等等,让每一个孩子都积极的加入到小伙伴助学活动中来。让所有需要关怀的孩子得到关怀,让所有的孩子得到锻炼,真正让校园的每一个孩子有一颗善良的心,有一颗关心他人的心,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

关键词:伙伴助学 校园活动 社区活动

作为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国家级实验县的四川省新津县,经过近八年的“普通学校特殊儿童支持体系的建立与运作研究”的探索,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全县初步建立起了随班就读的行政管理和专业技术的支持系统,逐步形成了涵盖全县的随班就读支持网络,基本上实现了普通学校残障儿童“进得来、坐得住、学得好”的局面。一支随班就读的教师队伍正在迅速成长,平等、互助、友爱等良好风气正在各校形成。

作为第一批随班就读实验学校,我们花源小学一直努力研究、探索,希望酿造出更好的随班就读工作的教育环境,让随班就读工作更有效的落实。通过反复讨论与实践,我们发现单单只靠资源室老师与随班就读老师的努力,随班就读工作的发展是极其缓慢的。随读生不是只和老师在一起学习的,他有自己的生活、学习环境,他需要和身边的每一个人一起交流,共同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育真正得以融合,通过融合教育专家的指导,学校领导、资源室教师和随班就读教师的讨论,我们决定在学校开展“融合教育,伙伴助学活动”。通过来自各方面的力量,使随班就读的孩子真正得以成长。

一、 总体目标

我校将围绕伙伴助学活动来组织一系列的校园、社区活动,以“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为主题,强调小伙伴助学活动的重要性与可行性。告诉每一个孩子,“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理,从小教育孩子,帮助他人,也会给自己带来帮助,这是一件双赢的事情,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我校的活动将按照“开放、和谐、自主”的思路分步骤实施,努力开展内容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独具特色的校园活动。让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到伙伴助学活动中来,力求通过这个活动,让所有需要关怀的孩子得到关怀,让所有的孩子得到锻炼,真正让校园的每一个孩子都拥有一颗善良的心,一颗关心他人的心,一颗积极向上的心。让每一个孩子成为学校的主人,在心中真正升腾起一股集体荣誉感,以校为家,为家着想。让每一个孩子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为他人着想。

二、 活动的内容

伙伴助学活动将分为三个部分,前期的调查活动,宣传活动。后期的活动的创设,活动的开展,活动的效果。以上活动我们将分步骤进行,切实可行的落

实到实处。

1、调查活动

伙伴助学活动是一个为有特殊需求的孩子提供帮助的活动,也是一个为所有孩子提供展示机会的平台。所以在前期,我们学校的老师制定了专门针对伙伴助学活动的调查表,调查表分为“普通学生调查表”“ 随读学生调查表”“普通家长调查表”“ 随读家长调查表 ”“ 教师调查表”“社区调查表”。由老师亲自走向社区,走向家庭,通过孩子了解孩子的需求,通过家长了解孩子的需求,通过社区了解孩子的需求。全面的对孩子进行了解。再由学校老师召开教研会制定有针对性,切实有效的活动。从普通学生调查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参加调查的普通学生大多都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性格都比较开朗,对于学校学习生活,同学们都比较喜欢。孩子们普遍愿意帮助别人,都觉得能为别人提供帮助,很有成就感,都愿意参加伙伴助学活动。而随班就读的孩子则希望改变自己的学习现状,在学习困难时愿意求助同学,愿意和成绩优异的孩子成为好朋友。他们也希望自己可以去帮助别人,体会被需要的成就感,非常乐意参加小伙伴助学活动。从普通家长调查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多家长都在农村工作,普遍只有中学文凭,但家长还是普遍比较关心自己的孩子的学习生活。大多数家长愿意自己的孩子与随读学生交朋友,也愿意自己的孩子帮助他人,乐意孩子参加伙伴助学活动。随读学生家长大多在农村工作,经济情况普遍比较困难,家长文化层次普遍比较低,普遍对伙伴融和教育不大了解。不过希望自己的孩子与普通孩子交朋友,在学校健康快乐成长。从教师调查表中,可以看出参加调查的老师各个年龄阶段的都有,各科老师都积极参与,老师普遍愿意接受随读学生。随读学生对班级的平均成绩是有一定的影响,但随班就读的老师仍然保持对学生多关心、多帮助的态度,让他们可以在学校健康快乐的成长。老师们非常赞成伙伴助学活动,因为他们觉得培养乐于助人的品质对小学生非常重要。从社区调查表中,可以看出社区还是比较关注随读儿童,可是由于条件制约,社区普遍没有比较完善的随读儿童设施。也缺乏随读儿童教育的书籍。尽管如此,社区对于这样的活动非常支持,愿意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2、宣传活动

通过校园广播站宣传伙伴助学活动,让每一个孩子了解伙伴助学活动,通过校报进行宣传,让每一个孩子以帮助他人为荣,积极投入到伙伴助学活动中来。通过班队活动课开展宣传活动。在班队活动中开展“我心中的好人好事”主题班会,宣扬班集体以及社会上涌现的好人好事,并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孩子心灵受到震撼。开展绘画活动“画画我心中的雷锋”给孩子们讲解雷锋同志的事迹,教育孩子们向雷锋同志学习。通过学习,开展“写写心目中的雷锋”征文比赛,通过征文比赛了解孩子们的心声。通过宣传活动让每一个孩子了解帮助他人带来的快乐,在孩子们中间宣传伙伴助学活动,让他们积极主动的投入到伙伴助学活动中来。走进社区,了解随班就读孩子的社区生活情况,进行“我们一起学习”社区结对活动,让社区的志愿者了解随读孩子,和随读孩子做朋友。走进随读孩子家庭,让随班就读孩子的家长了解什么是“融合教育”,乐意加入到伙伴助学的活动中来。

三、培训活动

为了伙伴助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培训活动。

教师培训:为了伙伴助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我们将随班就读老师组织起来进行培训,我们提供专业书籍,邀请成都市特教专家曹校长、蔡校长来我校开设讲座,定期开展特教交流会。以保证为“融合教育—伙伴助学”课题研究活动的开展提供智力支持。

学生培训:由老师推荐,学生选举,我们确定了第一批伙伴互助的学生名单,根据他们的特长,对他们进行了分工,并对他们在助学职责、支持对象特点、支持方法、支持技巧、需要注意的问题上进行了细致的培训。让学生们明白自己在小伙伴助学活动中的位置和怎样去帮助班上需要自己帮助的同学。以及暑期生活中怎样和同学开展互助活动。

培训内容

(1)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包括在老师的指导下,课前帮助随班就读学生预习课上新内容,课中帮助他们完成课上的练习作业,课后协助他们完成笔记和作业等。

系以及随班就读教师的工作评价等都有了明确的规定。同时还规范了随班就读学生的转介流程。我们还在学生个人档案和资料收集整理上也进行了规范统一,充分发挥了档案资源的作用。

3、简易化文案

随班就读的落实,实际表现在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活动中,简易化的文案尽可能减轻教师的工作量,让教师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对学生的教育上。我们对随读工作刚刚起步时繁杂的档案资料逐步进行了改进和调整,在加强教育诊断、个别教育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工作中,简化老师繁琐的工作记载。如“助学伙伴情况表”,内容比较完备,教师填写简单,能促使教师关注助学伙伴的活动,指导助学活动。

制度化管理、规范化操作、简易化文案,坚持实施我校制定的《随班就读工作册》,定期检查教师工作情况,期末总结收集整理资料,近年来,随读工作在我校已成为一种常态工作。

三、深入随班就读课堂教学研究,争取多方教育资源

为了满足随读生特殊教育的需求,有效解决农村学校教育资源的缺乏,资源教师深入随班就读的课堂教学,与随读老师共同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改变单一的班集体教学,采取了集体教学为主,伙伴教学为辅的教学形式,在集体教学中,兼顾学生的个体需要。

1、发挥随读教师的作用

每学期开始随班就读教师们要和资源室教师一起针对每一个随读生的特殊需求为每一个随读生做个别化教育计划,这是做好随班就读的课堂教学的关键。

随读教师在个别化教育计划中要体现课堂教学中正确处理好整体与个别的关系。一是在教学程序上从开始到结束,都给残疾儿重以充分参与的机会;二是在课堂提问时,将备课时设计好的问题按难易程度分别提问正常学生与残疾学生;三是在课堂训练中,基本题要求全班学生做,容易题可让残疾儿童做。

在教学方法上要求做到\讲解与形象示范相结合\、\语言表达与态势表情相

结合\解释启发与主体获得成功相结合\。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关键环节都照顾到残疾学生,看他们听清了没有,看懂了没有,并针对他们的缺陷进行补偿。

2、发挥助学小伙伴的作用

助学伙伴是随班就读教学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它不仅使随读儿童从同学的帮助中解除一部分学习和行动上的困难,还能从与正常儿童的交往中,开阔眼界,增加接触社会的机会,学会适应生活,适应社会。对助学伙伴来说,助学活动也是建立爱心,学会关心他人,促进自我的好机会。实践使我们看到在随读班中充分发挥伙伴助学的作用,这是补充农村学校教育资源不足,提高随班就读质量,十分有效的方法。几年来,我们开展了“助学伙伴”的课题研究,总结出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如:随班就读伙伴助学的组织形式、伙伴的培养、伙伴的选配,伙伴助学的内容和开展活动的途径:

(1)在行动上给予帮助,包括每天陪同残疾儿童上下学,协助教师帮助残疾学生熟悉学校环境,在教室中寻找自己的座位,认识操场和厕所及协调残疾学生参加校内有关活动。这对于入校不久的随班就读的盲童非常必要。

(2)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包括在老师的指导下课前帮助随班就读残疾学生预习课上新内容,课中帮助他们完成课上的练习作业,课后协助他们完成笔记和作业等。

(3)协助教师对残疾儿童进行缺陷补偿,如对盲童进行行走及定向的训练,为他们读一些有关的报刊或其他课外读物,帮助他们养成卫生习惯。为聋生矫正发音等。

教师在使用助学小伙伴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派合适的助学伙伴。这要遵从自觉自愿的原则,不能搞强制。 (2)对助学小伙伴进行不间断的培训。培训内容不仅包括书本上的知识,而且还应包括辅导态度、辅导方式、记录残疾儿童学习情况方法及与人相处的经验等。

(3)对助学小伙伴定期评估。表现好的给予表扬和鼓励,不好的可以替换。 (4)教育助学伙伴要注意培养残疾儿童的独立意识。协调教师教育辅导残疾儿童,不能一切都代替残疾儿童来做,要教育助学伙伴仅在残疾学生确实需要帮助时才能给予帮助,千万不能让残疾儿童养成事事依赖别人的懒惰思想。

四、营造关爱随读儿童氛围 1、随读儿童更需要爱的滋润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育学生的前提。随班就读学生学习成绩差、自卑、缺乏自信,表现得性格孤僻、内向,不与人交往。特别是农村随读孩子,他们的家长文化程度低,家庭经济困难,孩子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缺乏爱的滋润造成了随读孩子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卫生习惯等都比较差。因此,是否热爱随读孩子,实际上也就是决定了教师教育工作的成败。关爱随班就读学生,是做好随读工作的前提。教师在集体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对学生的态度、评价起着积极的作用,潜移默化的会让随读孩子能得到同学的关心帮助,能把随读孩子带入普通孩子的群体生活中,让普通孩子更多的更好的与随读孩子交往。让孩子们形成一个互助、互爱良好班级氛围。

2、志愿者爱心助学活动,加强共同关爱随读儿童的支持系统的建立。 志愿者活动是我校利用社区资源形成的特色活动。我们开展了志愿者与我校随班就读建立儿童结对爱心帮助活动。志愿者队伍有青年志愿者和老年志愿者,青年志愿者主要是开元学校和旅游职业学校的大学生,与学生们一0起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老年志愿者主要由退休教师组成,到学生家里辅导学生学习,关心学生生活。弥补在课题研究中的家庭支持的不足。

教师、同学和志愿者不断施加的爱,使学生从大家的爱中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促使他们乐观向上,奋发进取,培养自尊、自信和积极豁达的性格和不怕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

看到孩子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听到他们爽朗的笑声,发现他们在集体活动中那么活泼;课间,操场上留下他们的身影??我们诚挚地祝福他们愉快生活、健康成长。同时又增强了我们做好随读工作的责任感。

在资源室工作的探索中,我们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我们深感前面的路还很长,还需不懈地努力,继续克服随班就读工作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坚持实践、努力学习,让我们的随读儿童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

“伙伴·同行”活动后记

新津县花源小学 韩娜鹂

这学期,我校开展了“伙伴·同行”学生手拉手活动,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活动开展情况和一些个人思考写下,与各位同仁分享。

一、活动简介

学校特教资源室在班级开展“助学小伙伴”活动,让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及行为习惯较好的先进生与学习或品行存在一定障碍的特教生结成互助学习小组,帮助特教生克服学习障碍,提高学习成绩。实践表明,这项活动有着良好的效果。于是,我试着将此次项活动的重点从特教生推广到班级的所有学生。我先将班级学生进行了分层:根据班级各学科的具体情况,对学生学习成绩、认知水平、语言表达、行为习惯、个性特点进行分析,合理分层;然后将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活动通过引导小组成员互相监督,互相提醒,相互激励,共同遵守纪律、养成学习习惯,同时在课上或课下互教互学,互相切磋交流,共同提高学习成绩和品德修养水平。活动开展后班级整体教学水平和学生整体素质有大面积提高。

二、具体做法

1.小组的划分和组内分工。先按成绩把全班同学分成四段,从每个成绩段中抽出一名学生,由四名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明确规定他们在小组、学习、日常管理等方面不同的职责,如小组分工有组长、记录员、检察员、汇报员,学科分工有语文组长、数学组长、英语组长,日常管理分工有纪律组长、卫生组长、作业组长、文明组长等。经过这样科学的分工,小组内部,人人参与小组管理,小组

成员的主人翁意识也在无形中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和锻炼,达到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小组管理目标。

2.布置学习任务:教师向学生解释互助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需要完成的任务。也可以指导学生自己提出不同的课题,如当天作业掌握情况,小组长在适当的辅导后,出一二道同类型的习题验收同组学生掌握情况。布置任务时,教师要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合作学习初期,应选择较为具体的、易完成的任务,随着合作学习的深入、合作能力的增强,布置的任务应不断增强发散性和多元性。

3.小组的激励和评价措施。为调动学生互助、交流、合作的积极性,培养小组的凝聚力和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在班里设立了专门的宣传栏,对班里表现突出的小组进行及时表彰。班里设立 “竞分榜”,每天公布各小组的积分情况。每当新学期开始,制作“新学期新目标”宣传栏,各小组在这里公布自己的组名、组规、小组标志牌、口号、誓言等。这些措施有利于激发各小组竞争的动力和活力,调动组内成员的积极性,促进良好组风、班风的形成。

二、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1、要力争避免两种倾向。一是教师对学生的活动不放心,不敢放手,过多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二是教师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旁观者,彻底放手,基本不给学生提供建设性意见,不指出学生的偏差和错误,不控制活动的发展节奏。因此,互助合作性的学习,教师要特别注意有效地指导,教师是学生的顾问,而不是主宰,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

2、根据学生间差异,实行优劣互补。不同水平的学生,其学习意识、能力也会有差异。我们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实行优劣互补,差异合作。教师要牢记,每一个学生都需要教师的关爱,每一个学生不论成功大小,和教师都是平等的。学生在个体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同桌、四人小组间的探讨,交流活动等合作探究学习,互相辩论、阐明见解、弥缺补正,不断地完善“答案”。最后再组织班集体交流,从而保证学生每个人的学习权利,使学习活动能深入地在全体学生中展开。

3、教师要平等地参与到学生学习中。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给学生以启发和诱导,给学生以平等感和认同感,缩短师生心理距离,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投入探究活动中。积极组织、引导学生从自身发现问题出发,从好奇心和兴趣出发,通过实验、实践,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或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4、重视评价方式的改进。面对学生探究中的发现,教师要充分地肯定,面对学生探究中出现的困惑、失败,教师可以延迟评价,积极鼓励孩子们重燃信心。教师一定要改进评价方式,使学生感受到赞扬之真心,批评之善意,探究成功之快乐,即使探究是失败的,也是很有意义的。

三、活动意义

1、先进生和后进生组成互助学习小组,先进生在学习上给予后进生帮助,无论对先进生还是后进生都会从中得到更大进步和发展。其一先进生帮助、辅导后进生开展学习,这对后进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成绩等方面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其二先进生也会从帮助别、辅导别人的学习过程中得到进步,因为向别人传授知识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巩固知识的过程,特别是为了顺利完成辅导同伴的任务,自己首先必须要把知识学扎实,这无疑对他们自身成绩的提高也是一个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在帮助同伴的过程中还可以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是学生间的一种教学相长效应,对全面提高班级整体学习水平无疑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2、先进生在辅导后进生的学习过程中,自尊心和自信心获得了极大的满足,这种心理迁移到学习上,又会对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形成良性循环,这让学生感到帮助别人于人于已都很有好处,因而学生的这种体验是愉悦的,是有价值的,这有助于学生形成乐于助人的良好品格。同时,后进生因其学习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因而与教师的交往存在相对较大的心理距离,而他们与同伴的交往相对而言则更安全,更自然。所以后进生对先进生提供的帮助也会乐于接受,而学习的进步又会减轻他们的自卑感。学生在互助学习过程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同时,还能满足其成员尊重、友谊、归属、交往等的心理需要,发展学生健全的人格。

3、活动有利于形成的良好班风学风。班风是指班级所有成员在长期交往中形成的一种共同的心理倾向。班风一经形成,便成为一种约束力,反过来又影响班级的每个成员。它既塑造了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又影响他们在教室里的学习活动。在学生互助合作学习过程中,同学之间互帮互助,长期坚持,有助于形成团结互助、积极向上的良好班风,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而这种团结互助、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又能对学生的个人成长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浅谈艺术教育对聋儿的影响

新津县花源小学 李敏

现阶段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发现聋生存在着一些不良心理现象,如懒惰、小偷小摸、报复、瞎猜疑、紧张焦虑、自卑等等。这些不良心理直接影响到了特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如学生经常不完成作业、偷他人钱物、破坏公物等,这些现象若在学校不予以及时纠正,待学生踏入社会,甚至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聋哑人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的困难的群体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聋哑儿童所占的比例,让人不可忽视。而对于聋哑儿童的培养,更是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也是一个敏感的话题。根据调查,聋哑儿童的违法现象十分严重,他们的本身和正常儿童是一样的,就是因为他们心灵上受到压抑,更有甚者他们的心灵已经对外产生了一种仇恨。为什么会这样,不就是因为他们的耳朵听不见,嘴里不能说吗?耳朵听不见,但是他们可以看得见,嘴不能说,但是他们手可以动啊,我们是不是应该扬长避短,发挥他们正常的器官,让他们也可以得到健康的成长呢?

虽然聋哑儿童在听力和语言能力上有所欠缺,但是聋哑儿童在艺术上的能力和正常的儿童是一样的,在一定的程度上还超过正常的儿童。由于先天的缺陷,他们别的器官要比正常儿童发达的多,就像双目失明的盲人,他的听觉是惊人的。我认为,对于聋哑儿童来说,让他们从小就学会从身边最平凡的事物上,发现美、创造美,这样他们压抑的心灵,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因此他们对生活、对人生产生一种信心,从而使他们的心灵得到质的飞跃。

于是,我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一、用音乐舞蹈去影响聋哑儿童

音乐对聋哑人来说,不是用耳朵听出来的,而是用心“听”出来的;不是用眼睛看出来的,而是用心“看”出来,更是用心“想”出来的。这说明无声的世界里未必没有音乐,因为音乐是灵魂的狂欢。贝多芬在失聪之后,谱写出了伟大的音乐作品,同样说明了无声的世界并非与音乐绝缘,只要作为主体的人“心中有乐”,对于聋哑人,舞蹈即是看得见的音乐。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美化了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而且,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每个孩子在开心时都会手舞足蹈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而舞蹈这一直观性、可感性强的艺术,又恰好符合孩子们身心迅速发展、天真活泼、好动好奇、模仿性强等心理特点。同时,舞蹈(群舞)是一种集体活动,需要各成员之间的合作,有利于培养残疾儿童的协作能力与人际交往的能力,矫正、补偿他们生理与心理上的缺陷。通过对聋哑儿童的音乐舞蹈训练,可以强化他们的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然观察智能,通过舞蹈的节奏感,从某一方面,也拓展了他们对有声音乐的感受能力,促进了他们“心中之乐”的产生;增长了他们的体力,促进他们的生长能发育;在轻松、活泼、愉快的环境中通过身体动作去感受音乐形象,通过表情、动作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易使聋哑儿童形成活泼、开朗、热情、大方的性格;另外,艰苦的训练磨练了他们的意志,增长了他们对困难的心理承受力。邰丽华和《千手观音》的成功,与邰丽华豁达向上的人生观,便是音乐舞蹈教育对于聋哑儿童构建健康自我与完美人格的重要性的最典型的例子。

二、用绘画去影响聋哑儿童

聋哑儿童虽然听不清,说不好可他们看的见。让他们用眼睛去体会美,用心、用手去创造美。对绘画产生浓郁的兴趣,从兴趣入手,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让他们投入到自然之中,在自然环境中感受美,并及时进行审美教育。自然环境是学生最好的绿色课堂,在绿色环境里不仅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还能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围绕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对花草鱼鸟的观察,从而激起他们的绘画兴趣。不管多大的孩子,

当他们溶入到五彩缤纷的大自然中时,都会激起他们的童心,一棵不起眼的小草、一只不知名的昆虫也会让他们激动不已。此时,我让他们用手摸一摸去感觉它的存在、用鼻子闻一闻去感受它的气息,然后鼓励他们拿起手中的画笔把你的所想在纸上描绘出来,再让画代替你的语言去表达你的所想。

艺术能造就聋哑儿童一个完美的人生,给了他们一个正常人生活,他们能用双手和完整的心灵,画就了一幅幅亮丽的人生。

三、培养聋儿动手动脑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是意识的伟大培育者,又是智慧的创造者。”“儿童的智力发展在指尖上。”在艺术教学中有一项正是以手为主的——手工。可以激发学生从自己身边感兴趣的事物做起,如“为班里设计班旗,为庆祝六一画张宣传画、做个洋娃娃、做个小玩具??”许多聋哑儿童家庭环境比较困难,不可能有很多钱去花在手工上面。这时我就引导学生在校园、家里、缝纫店等寻找材料。如:小时侯戴的玩具手链(做布娃娃的项链)、废旧的衣服(做布娃娃的衣服)、妈妈织衣服剩下的毛线(做线贴画或布娃娃的头发)、以及缝纫店做衣服扔掉的碎布(做补贴画)、校园里各种树的叶子(风树的叶子做金鱼)、废旧的画刊报纸(做纸房子)、易拉罐(做机器人)等等都是很好的材料。这样既养成了学生节俭的好习惯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还为他们节省了钱,只要学生能开动脑筋细心地观察周围,那么一切都可以迎刃而解了,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在我校的新源艺术节上,我班的聋哑学生张某同学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天赋和班上的其他孩子合作,利用一些废旧的材料,制作了各种各样的作品。如:用芝麻、黄豆、绿豆等材料贴成的小猫、小狗、天鹅真是栩栩如生,用泥捏成的小人、用废旧的画刊杂志做的宣传画等等,让来我校参观的老师赞叹不已。可见学生的潜力是不容忽视的,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正确地去引导和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也许有一天世界诺贝儿奖没准会被他们所获得,我相信会有那么一天的。

四、在艺术中进行品德渗透

德育是艺术教育中,最容易渗入的东西。在聋哑孩子的教育中,德育是最难开展的,由于他们的先天缺陷,受到了社会上一些人的歧视,造就了他们残缺的

心理世界。而在艺术教学中,就可以轻而易举的解决这些让人头疼的问题。使他们形成身残志不残的坚强意志,认识到生理上的残疾是命运的不幸,要从自己宏伟志向的实现来弥补,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掌握为社会献力的特长,紧紧围绕“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练好技能、努力学习”的铭训。

在“学校是我们共同的家”的主题活动中。我通过带领他们参观校园,让学生知道学校里的每件教学设施哪怕是一草一木,我们都要加以关心和爱护,教育他们学会关心和爱护集体的公共财产。如:节约水电。我们从总务处主任那了解到,学校每年的水电耗资达到数万元之多,这对于师生不足八百人的农村小学校来说,这可是一项惊人的费用。于是我组织学生利用手中的画笔,在宿舍、食堂、洗衣房等地点画出了一幅幅节约水电的宣传画,使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就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德育的重要性!

聋哑儿童与正常学生一样都有一种表现欲,喜欢在人前显胜,更渴望得到大家的赞许。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以肯定、表扬、鼓励为主,要善于发现和发掘他们的潜能,发挥他们的特长,使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发挥自己才干的舞台,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喜悦之余,他们的积极能动性被调动,会更加努力,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事实证明,艺术在聋哑儿童的教育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如何帮助“学困生”提高自己

新津县花源小学 范鸿萍

在现实教学工作中,不少教师把知识与智力看作是完全同等的关系。对于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即认为智力一般或低下,觉得“朽木不可雕也”、“无药可救”。常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且常常从言语上讽刺、挖苦、打击这类学生。有的甚至将其“拒之门外”。这类学生自然就成了“学困生”。

知识不是智力。一个人的知识和她的智力不是同步的关系。知识属于人的经验范畴。智力属于人的心理范畴。智力不是经验本身,它是借助知识在加工经验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的能力。当然,智力和知识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智力是借助知识发展的,智力是知识迁移的表现。知识的有效积累,有助于智力的发展。但是,人的学习能力和智力是有差别的,每个班级都会有相对“差”的学生。很多教师往往把导致“差”的原因归到学生本人身上。总认为这些学生智商不高或过低,或是认为她们学习能力低、基础太差等等。而忽视了另一事实,即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不是天生的,与教师的培养、辅导和教育有关,与社会各方面影响有关。

教师往往对“学困生”期望很低或无期望。这种心态通过她们对学生的表情、动作、言语等各种方式,无形中传递给学生,影响学生的信心,让学生感到自己什么都不如人,低人一等。过各种活动总是躲在别人的后面。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你们说我差或笨就是差或笨吧!产生厌恶和否定自己的自卑感,最终对自己丧失信心,甚至使她们产生消极和失望的心理反应。这种结果又导致教师对学生的责怪、语言伤害、甚至体罚等,从而又造成学生情感上的障碍,导致师生关系不协调。因此,学生不喜欢教师,也不愿主动接近教师,其至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从以上现象分析,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改进教法转变对“学困生”的态度,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困生的教育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其中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能力又是学困生工作的重点。近年我就本班的“学困生”教育工作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

一、及时摸底,找准学困的原因

任何班级都有学困生。在日常工作中我发现除部分智力确实低下外学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种:①大多数学困生是因其贪玩好耍,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②教师在知识的传授和工作的耐心细致上存有一些不足;③现今的单亲家庭,重组家庭使孩子缺少父爱、母爱,及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等造成学生无力或无心学习而导致学困,鉴于以上几种情况,每接一个新班,我首先通过前任老师和学生家长掌握学困生名单,了解学困原因。同时采取针对性的试卷摸底测验、书写评定等,分好类建好档案,其次就是有意识地、合理地采用“优帮差”座位分配方式,并划分学习小组,选定组长,为以后的工作作铺垫。

二、有的放矢,建立“一帮一”学习小组

找准了学困原因,有的放矢是开展学困教育工作的关键性环节。 1.加强认识,巩固信心

学困生学困的原因之最是:胆子小,不爱发言,缺乏上进心等。对此增强儿童说话的信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们大家都知道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互通信息、表达感情的重要交际工具。而老师的工作很大程度是凭借语言来进行的。它能支配和调节学生的认识活动。那么又怎样来培养儿童说话的信心呢?

①要消除胆怯心理,鼓励学生大胆说话,不怕失败。刚接班不久,我发现班里有一名女生上课从不举手,做作业也挺慢,下课后总是一个人静静地呆着。于是我就请班里一些比较活泼的女孩常与她玩,并在有意无意之间常与她交流,同她一起做游戏等,慢慢地在上课时这个女孩头抬了起来,小手在桌子上悄悄地举了一半,这时我用鼓励的目光望着她,立刻请她起来教读。可能是由于慌张,她教得并不好,可同学们一个也没有笑话她的,我给了她最高奖励——双手紧紧地握住她的手,并请她坐下。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走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以后的她变化可大了。上课总是那么认真,笑得总是那么甜蜜;②多给学生创造说话的机会,针对学生的特殊情况每学月我们班级都要开展一次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古诗欣赏”、“歌咏比赛”、“动物模仿秀”、“客人到我家”等。在这些活动中,我都事先安排这些同学布置任务,然后有意抽她们朗读,表演等,以此增强他们的勇气,再发动优生主动地“一帮一”,形成互助互学的良好风气;③老师应通过游戏、家访和各种兴趣活动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时时处处面带微笑、保持饱满的情绪,如与学生一起参加课间课外活动;经常向学生了解自己的家庭情况;利用校内外各种活动进一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帮助解决他们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加强认识,巩固信心,以便及时了解情况,做到有的放矢。

心理学家罗任索曾经做过一项有名的实验:老师在五个学生中随便选一个学生,告诉她:“我觉得你很聪明,你的成绩一定会有进步”。同时教师本身也要极力相信这一点。过了不久,那个学生的功课真的好起来了。罗任索把这个效果称之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所谓“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指开始时,对象并不是期待中那么理想的,但若你对她有信心,当他受到你的影响时,便会发生一种奇

妙的作用,而成为你期待的对象。这种心理现象是每个人都具有的。

2.查漏补缺,缩小差距

学困生由于较多的知识缺漏以及记忆力差等各方面的原因导致其对新知识的获取效率低。对此我们在上课时应不失时机地查漏补缺,与遗忘作斗争,做到学新知、忆旧知一起抓;另外学困生的作业批改应面对面地进行,以便及时纠正还应,添加鼓励性的评语等同时与家庭密切配合,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还要不失时机地正确引导促进优生的“一帮一”活动工作,最后是教会学生挤时间来读、记、练等,做到及时过关,人人过关。

3.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学习的能力

不可否认,学困生的学习能力低弱,因此让她们掌握一些适用的学习方法势在必行。语文教学中,我经常教给她们听课方法,同时在阅读教学中,传授记字、释词、造句等的方法,懂得学习要多思、多想、多记等到读书道理,明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甚至作业的书写也要经常提醒。

三、用真爱帮助“学困生”克服心理障碍,让“学困生”扬起自信的风帆 绝在多数“学困生”都有很强的自卑心理,她们上课不敢发言,有问题不敢问同学或老师,在他们的内心深处都有着强力要求被爱、被肯定、被赞赏、被重视的欲望。这种欲望一旦得以满足,他们身上平时难以被人察觉的潜能便会奇迹般地被激发上来。相反,如果这种欲望屡屡受挫或是一直受到压抑,他们身上的种种潜能便有可能化为乌有。甚至引发悲剧性的后果。为发掘他们的潜能,我一直给她们创造表现自己的机会,调动她们的积极性。只要发现他们哪怕是极其微小的闪光点,我都及时给以大力支持和表扬。总之,“学困生”的自信心需要周围人们的精心呵护,擦亮眼睛去观察,才能让“学困生”逐渐走出“学困生”的阴影。

我班有个孩子名叫冯艳,她家是当地有名的“特困户”。她的妈妈早已弃家而去。她经常衣着破烂,常常沉默寡言,从不跟同学一起玩,就连上学和放学也是一个人独来独往。上课老喜欢东张西望,加之她的书写习惯和书写质量极差,写字经常多笔少画,而且她的自卑心理很严重,不敢当众发言,对教师更是敬畏

有加,从不敢当面向我请教问题。于是,在下课或放学后,我经常有意地让她帮我做一些诸如抱本子、拿粉笔的小事,每次喊到她做事,她都有显得非常的惊讶和紧张。有一次放学后,冯艳跟在我身后进了办公室,她放下手上拿着的半盒粉笔像往常一样正要走出办公室时,我亲切地叫住了她:“冯艳,今天老师想和你说说心理话,好吗?”她听了我的话,显得有些紧张,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于是,我牵着她的手让她坐在我常坐的位置上。我在办公室里就开始了与她的第一次“谈心”。我先询问了她的家庭情况,(我早就知道)然后我摸着她的头,告诉她如果你愿意的话,老师会像爱自己的亲生女儿一样地喜欢你。她听了脸上写满好兴奋,两颗泪水浸在眼里,始终没有掉下来。

在班会课上,我把冯艳的家庭情况像讲故事一样告诉了全班同学。号召全班同学为她捐款捐物。第二天,同学们就为她捐了一些生活、学习上的用品。从那以后,冯艳学习认真了。经常邀请同学们跟她玩、一起回家。课堂上,有时也敢举手站起来发言了。不管她发言说得是否正确,我尽量找理由在全班学生面前表扬她,每当她听到同学们的鼓掌声,她的脸上都有写满了兴奋和骄傲:“我并不是差生,我也和同学们一样!同学们能做到的事情,经过努力,我也能做到!”

四、注重工作方法,加强情感交流

教师和家长应经常地耐心地与学生交流情感,以增强信任感。主动地询问和帮助学生,尽量不要在公开场合批评她们,责罚也要考虑技巧。

高明说服法,在心理上称之为:“感化→说服→感化”。就是在说服别人之前,先得经过感化的程序。譬如学生做错了事时,如果立刻责问她:“你为什么这样?”用施压的方法想使学生反省,但是学生在想反省之前,心中便先已产生了反感及反抗的心理,所以无论你多大声地责怪她,也收不到效果。相反地,聪明的教师和家长就会先夸奖学生说:“你做得不错”、“你相当努力”等。这就是前段的感化,然后再指出失败的原因,这是主要的目的。最后别忘了安慰她:“再稍微注意一下,你就能做得更好!”同样是指责学生,聪明的老师就能使学生自动地检讨失败的原因,从而减少再次犯错的机会,使其变得聪明。

五、在赞扬中稳步提高

人们都说:赞扬是暗室里的一盏明灯。一句赞扬的话,一个鼓励的眼神,都会给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天真可爱的孩子尚且希望别人夸她,何况是平时很少受到别人的赞美学困生呢?因此,恰当地赞扬他们,这项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常有意识地捕捉她们的闪光点,稍有进步,便以鼓励性、赞扬性的批语、话语或一块很小的礼物来鼓励他们。我们要注意给“学困生”以温暖和爱。往往一句赞扬的话,一个鼓励的眼神,都会给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说:“你很聪明”和“你很笨”这两句话,就能决定你孩子的智能。

总之,教师应端正对待“学困生”的态度,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帮助她们建立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才能点燃她们的希望之光,扬起自信的风帆;才能让学困生真正走出“学困”的阴影,走上希望之路;学困生就都能取得良好的成绩。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0i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