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自然辩证法概论(2015修改版)

更新时间:2023-09-22 18:43:01 阅读量: 经管营销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按照2013年大纲重新整理的,知识点都是大纲中内容,有很多觉得没用的可以不用背了,但鉴于中特的坑,还是都整理出来了。感谢不知道是哪个前人整理的详细资料~加油!——呆兔子)

绪论

一、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

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它站在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高度,从整体上研究和考察包括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在内的自然的存在和演化的规律,以及人通过科学技术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普遍规律;研究作为中介的科学技术的性质和发展规律;研究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

相邻学科:自然科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史、科学学、科学社会学等。

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

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是一个完整的科学学说体系。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和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构成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理论基石。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自然辩证法中国化发展的最新形态和理论实践。

自然观: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理论基础。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高级形态、核心)。当代形态:系统、人工、生态自然观。

科学技术观:以历史形成为基础,分析科学技术本质特征和体系结构,揭示其发展模式和动力,进而概括其规律。是科学技术的本体论和认识论。

科学技术方法论:分析与综合、归纳和演绎、抽象到具体、历史和逻辑统一。概括升华科学技术研究中创新思维方法和数学与系统思维方法。

科学技术社会论:社会中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社会建制、社会运行的普遍规律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功能观、战略观、人才观、和谐观、创新观——时代性、实践性、科学性、创新性、自主性、人本性特征。

三、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

1.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适应当时无产阶级斗争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新成果的需要,在概括和总结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形而上学思维方法,并汲取辨证法,综合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创立的;

2. 列宁及时总结和概括自然科学的崭新成果,为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3. 中国在自然辩证法的传播和发展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4.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自然辩证法中国化发展的最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的科学技术思想的概括和总结,是他们科学技术思想的理论升华和飞跃,是他们科学技术思想的凝练和精髓。

四、自然辩证法与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

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建设突出地位;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科技创新——国家发展全局核心位置

建设创新型国家: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具体体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核心, 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建设关键。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

一、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一) 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古代科学技术总结。 (二) 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

1. 主要观点:自然界本源是物质;自然界无休止变化;生物是进化的。 2. 主要特征:整体性和直观性、思辨性和臆测性、自发性和不彻底性等。 (三)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缺陷(????) 1. 不能彻底坚持唯物主义

2. 不能满足民众需要,被民众理解

3、不能科学的说明自然界,凭直觉与思辨认识世界。

(四)向机械唯物主义过渡:中世纪宗教神学自然观、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观。 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形而上学)

(一)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观点(??)

1. 自然界由物质构成,物质由微粒构成;

2. 自然界有绝对不变性。

3、各种运动都是由固定规律表达的 4、自然界安排受上帝支配 5、形而上学思维认识自然界

6、人与自然界都是机器、分立存在。

(二)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特点(??) 机械性、不彻底性、形而上学性 (三)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作用

1. 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奠定了唯物主义思想基础; 2. 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提供了方法论前提。 (五)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缺陷(????)

1、以机械论认识自然界 2、以因果论看待自然界

3、以孤立和静止的方法研究自然界。

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一)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

1、自然界是先在的历史的自然界

2、自然界是相互联系和变化发展的自然界

3、人是自然界一部分,实践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4、用辩证思维方法认识自然界。

特征:实践性、历史性、辩证性、批判性 (二)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思想渊源

1、古希腊哲学 2、德国古典哲学

(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作用(????)

1、实现了自然史上的革命性变革。(批判了形而上学与经验论,实现了唯物性、辩

证性、实践性和历史性的辩证统一)

2、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实践性、历史性) 3、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4、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融合奠定了理论基础。(人具有自然和社会两种属性、

实践活动、社会科学由自然科学发展而来)

5、称为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形成的思想渊源。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一、系统自然观(自然界系统的存在和演化规律) (一) 系统自然观的观点与特征(???)

观点:1、自然界以系统方式存在(简单性与复杂性、构成性与生成性、确定性与随

机性)

2、系统由若干要素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构成的整体(开放性、动态性、整体

性和层次性)

3、自然界演化不可逆(分叉&突现)

4、自然界经历了混沌—有序—新的混沌—新的有序的循环发展过程 特征:系统性、复杂性、演化性、广义性

(二)系统自然观的作用(????)

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物质论(自然界客观实在性与系统性、循环演化性、时间与空间上统一性);

2.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系统思维方式发展了辩证思维方式,促进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融合统一);

3.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论(人与自然界之间的价值关系是系统关系);

4.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实践关系是系统关系、决定

了人与自然界关系上午演化、实现了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历史观和价值观的辩证统一)。

二、人工自然观(人工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规律) (一) 人工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

观点:1、人工自然界是人类运用科学和技术创造的系统自然界,具有目的性、物质性、实践性、价值性;

2、人工自然界和人化自然界均来自于天然自然界,相互交换物质、能量和信

息不断演化;

3、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自然和社会规律,创建生态型人工自然界 4、人工自然界通过自我复制、催化、反馈进行着从简单到复杂、低级到告急

的演化。

特征:主体性(人)、能动性、价值性。 人工自然观追求主体和客体、能动性和受体性、自然界内在价值和人类自身价

值之间辩证统一,旨在实现人工自然界和天然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二) 人工自然观的作用(????)

1. 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研究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关注最能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创造领域,超越了以往认识狭义天然自然的范围,拓展了天然自然观的研究领域);

2. 实现了唯物论、辨证法、实践论和价值论的统一。(论证了主体和客体、能动性和受动性、自然界和人类史、自然界内在价值和人类自身价值的辩证关系,凸显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能动性、实践性和革命性特征);

3. 有助于实现人工自然界和天然自然界的统一(遵循自然和社会规律,尊重人文价

值,强调和谐共存)。

三、生态自然观(与中特结合)(生态自然界存在和发展规律) (一)生态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

观点:1、生态自然界系统具有整体性、多样性、层次性、开放性、动态性、自适应

性和自组织性,是多样性和整体性、平衡和非平衡的统一;

2、生态自然界是天然自然界和人工自然界的统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目标; 3、通过自然界的人工化转向其生态化,实现人和自然界可持续发展;

4、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

设生态文明。

特征:全球性、批判性、和谐性 (二) 生态自然观的作用(????)

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倡导系统思维方式,发挥人的主体创造性,强化人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生态意识,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认识人类与生态系统关系方面的发展)

2. 有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人和生态系统和谐发展) 3. 有助于建设生态文明。(不断完善社会制度,改善价值观念和素为方式,促进经

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正确认识人类与生态系统的关系;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走文明发展道路,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其他建设各个方面) (三) 三种自然观之间关系(?????)

1、都围绕人与自然界关系的主题,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都坚持人、自然界与生

态系统的辩证统一,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2、在研究人与自然界关系方面各有其侧重点,分别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界关系的

思维方式;人的主体性与创造性;人与自然界的协调和发展

3、在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相互关联。分别为其他两方面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认识论前提、发展方向和目标。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科学技术观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对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规律的概括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的本体论和认识论。要从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考虑。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是一般生产力,技术是现实生产力;科学是认识世界,技术是改造世界。

现代科学:学科结构和知识结构构成,总体趋势上是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现代技术:门类结构和形态结构构成,多种矛盾共同推动的结果,以技术目的和技术手段之间矛盾为直接动力,科学进步为重要推动力。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历史形成

1、它是在西欧各国普遍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条件下形成的,是批判继承德国古

典哲学的唯心主义和辩证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总结概括19世纪科学技术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以辩证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的科学技术思想。

2、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历史形成过程,是随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

主义的创立而逐步发展和完善的。

二、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基本内容(个人不觉得是很重点的内容) (一) 对科学技术的理解(??)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科学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是人们批判宗教和唯心主义的精神武器,是人类通过实践对自然的认识与解释,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规律的理论概括,是社会发展的一般精神产品;技术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 (二) 科学的分类

科学分类就是这些运动形式本身依据其内部所固有的次序的分类和排列。 (三) 科学技术与哲学的关系

科学技术对哲学的推动作用,科学的发展也受到哲学的制约和影响。科学与哲学在研究对象上具有本质上的共同点和内在的一致性。 (四)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马克思提出了科学是生产力的思想。马克思认为,社会生产力不仅以物质形态存在,而且以知识形态存在,自然科学就是以知识形态为特征的一般社会生产力。 (五) 科学技术的发展动因:生产 (六) 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历史起推动作用,首先必然引起生产方式的变革,也必然引起生产关系本身的变革。 (七) 科学技术与社会制度

1、新兴资产阶级与自然科学的关系;2、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3、只有在劳动共和国,科学才能起到它真正的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科学家需要依靠历史的产物和群众的智慧,也肯定了科学家

个人在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更有助于指导我们正确分析科学技术及其发展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第二节 科学技术的本质与结构

复杂性方法是在借鉴传统科学方法的基础上,以辩证法为理论取向的一种方法。复杂性方法着重从如下特征考察事物:自组织性、多样性、融贯性、整体性。

第四节 科学技术活动的方法

科学技术研究的基本目标是发现、发明和创造,科学技术实践是科学技术活动中最基本的和最基础的活动。

一、科学实践的方法(涉及观察、实验与理论的辩证关系,涉及研究主体、工具与研究对象,预计与研究环境的复杂关系。) (一) 科学观察(???)

科学观察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和描述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获取感

性材料的基本手段。

特点:有理性目标的感性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对自然状态下客体的感知过程。

(二) 科学实验(??)

1. 科学实验是科学研究者依据一定的科研目的,用一定的物质手段(科学仪器和设备),在人为控制或变革客观事物的条件下获得科学事实的基本方法。

2. 科学实验的特性:科学实验可以纯化和简化观察对象;强化对象及其条件;具有可重复性;可以模拟研究对象的属性及其变化过程;可以较为经济可靠地认识和变革被带入实验室的“自然对象”。

(三) 机遇在科学发现中的意义

在科学研究中能够通过意外事件把握机会而导致科学上的新发现,称为机遇。把握机遇是一种科学研究的创造性能力。

(四) 观察、实验与理论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借助现代科学研究,吸取现代科学哲学发展中积极的成分,提出了观察、特别是实验和理论有双向相互作用的观点。(实验的实践性更强,处于更为基础地位,且更为积极活跃,修正理论;理论规范实验,为实验提供指导。) (五) 科学仪器的作用

科学仪器、工具和设备对于科学技术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进行科学实验时,科研之成败决定于探测试验方法及仪器设备的研制。科学仪器在科学实践中具有突出地位。 (六) 科学实验室与人工自然

科学实验室的实践对于科学研究有如下作用:

1. 建构特定的微观人工世界; 2. 隔离和突出研究对象; 3. 操纵和介入; 4. 追踪微观世界。

二、技术活动的方法

(一) 技术思维及其特点

1.科学思维更关注普遍性,技术思维更关注可行性; 2. 科学思维更关注创造性,技术思维更关注价值性;

3. 科学思维没有限制,可以任凭思维跳跃发展,技术思维是限制性思维,是在已经有了原理的基础上思考如何通过现有条件或改造条件从而实现它; 4. 技术思维是联系性思维,它一方面要连通科学的理论,另一方面要联系技术的实际,是两极思维,技术思维要求“顶天立地”。 (二) 技术活动的方法

1. 技术构思方法; 2. 技术发明方法; 3. 技术试验的方法; 4. 技术预测的方法; 5. 技术评估的方法。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论是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总的概括和进一步发展。

第一节 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

科学技术推动了生产力内部各要素的变革,引发了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形式的变化和净净增长方式的装变,实现了经济转型;变革了生产关系,增进了人类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推进人类社会进入发展的新阶段;产生了异化现象,造成了一些列的环境问题,影响到人类的健康发展。

一、科学技术与经济转型

(一) 引发技术创新模式的改变

1、来自经验探索或已有的技术的延伸;

2、来自科学理论的引导(科学成为技术创新的知识基础,是生产力的“知识形态”,能大大提高生产力水平,推动人类物质生产迅猛发展。) (二) 推动生产力要素的变革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通过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劳动手段的强化和劳动对象范围的扩大实现的。科学技术促进整个生产力系统的优化和发展,导致社会生产体系的结构性调整和演化,成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 (三) 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 1. 产业结构呈现升级; 2. 经济形式发生变化;

3. 经济增长方式出现转变。 二、科学技术与社会变迁 (一) 变革和调整社会关系

科学技术作为强大的精神力量,能够促进人类的思想解放,在产业革命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变革,对社会生产关系产生巨大影响。 (二) 为实现人类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保证

作为人类最终走向自由的科学技术,能够作为解放的杠杆,增进人类精神生活的丰

富性和自我发展能力,有助于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科学技术将人类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并能深刻影响人类的生活方式。 (三) 推动人类社会走向新的发展阶段 (不能片面夸大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社会变革不仅包括生产力,还包括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

三、科学技术与人类发展

(一) 马克思劳动和技术异化理论

马克思一方面充分肯定了技术在社会中,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发挥的巨大作

用,另一方面也揭示了资本主义条件下技术的运用所产生的异化现象。

(马克思对技术异化现象的批判,把对技术的批判于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有机的

结合起来,既不是技术决定论,也不是社会决定论。) (二) 法兰克福学派科学技术社会批判理论

法兰克福学派如实地指出了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性,对科学技术的全面认识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一定意义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但将技术异化的批判转变为对科学技术本身的批判否定。实际上,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功能应该归咎于基本主义社会的资本逻辑,以及资

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三) 生态马克思主义的技术、环境与社会批判理论

在资本主义制度背景下,资本的逐利本性驱使技术沦为资本家牟利的工具,这是技术应用造成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技术是解决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就必须把技术从资本主义生产的非理性动力中解放出来。

第二节 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

在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中,经济支持制度、法律保障体系等科学技术体制是根本,各种组织机构及其科研组织运行是保证,科学技术的伦理规范是导引。 一、科学技术社会建制的形成和内涵 (一)科学技术社会建制的形成

科学认识总要采取一定的社会形式,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展开;科学活动是一

种社会劳动,使社会总劳动的一项基本内容。

科学的社会建制是从科学家创建科学学会而组成特殊的小社会开始逐渐形成壮大

的。

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过程使科学技术活动的制度化工程。

(二)科学技术社会建制的内涵

1. 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是指科学技术事业成为社会构成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部门和职业部类,是一种社会现象。主要包括组织机构、社会体制、活动机制、行为规范等要素。

2. 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机构:科学技术的决策、管理和咨询机构,活动组织机构,传播机构,人才培养机构等。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和组织机制 (一) 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

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是其社会建制的一部分,是在一定社会价值观念支配下,依据

相应的物质设备条件形成的一种社会组织制度,旨在支持推动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利用。

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包括:经济支持制度、法律保障体制、交流传播体制、教育培

养体制和行政领导体制等。 (二)科学技术的组织机制

科学技术共同体通过一定的组织机制从事科学技术活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组织机制呈现出的新特点:

1、从基础理论研究到基础应用研究,从非战略性基础研究到战略性基础研究。 2、从学院科学道后学院科学。

3、从正式的学术交流到非正式的学术交流。

三、科学技术的伦理规范

(一) 科学共同体的行为规范和研究伦理 1、科学共同体的行为规范

科学共同体是从事智力劳动的职业群体,是在一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下展开工

作的,具有特殊的社会责任。

科学应致力于扩展确认无误的知识,并为社会服务,这决定了科学共同体应该要有

相应的内部理想化的行为规范。并需要制定相应的科研诚信指南或行为规范,来指导和规范科学共同体的科学研究活动。

2、科学共同体的研究伦理

在科学研究中,要对研究中的个人、动物以及研究可能影响到的公众负责,遵循“公

众利益优先原则”。

(二)技术共同体的伦理规范和责任

技术共同体的伦理规范的最高目标(人类、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角度):实现自然

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统一。

技术共同体的主体是工程师(活动设计者、方案提供者、活动执行者监督者、决策

参谋),工程师要有一定的职业伦理和社会伦理准则。伦理原则:一切为了公共安全、健康和福祉;尊重环境,友善对待环境和其他生命;诚实公平;维护和增强职业的荣誉、正直和尊严等。

(三) 新兴科学技术的伦理冲击及其应对(?????)

随着一些新兴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引发了一系列的伦理难题,需要我们运用伦理学的基本原则,结合科学技术发展应用的现状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并实施切实可行的伦理规范,以更好地实现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

第三节 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

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需要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支撑,良好的社会环境使科学技术顺利运行的保证。科学技术的运行必须与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国家利益的维护以及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相一致;必须防止“专家治国论”的不良影响,制定恰当的公共政策,以进行科学技术风险国家治理;必须以先进的文化理念导引科学技术,保证科学技术的健康发展。

一、科学技术运行与社会支撑

(一) 社会政治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主要表现在社会制度、政策体制、军事对抗以及政治理念和行为等方面。

1、社会制度:先进的社会制度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科学技术的

进步程度与其所处的社会制度的先进性成正比。

2、政策体制:科学技术政策和体制决定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规模和速度,并对

科学系统和整个社会大系统之间关系的调整。

3、军事对抗:军事对抗作为最激烈的政治行为,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4、政治理念及行为:好的政治理念及行为起推动作用。

(二) 社会经济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社会的经济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最重要的推动力量,社会的经济支持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社会的经济竞争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最重要的刺激因素。 (三) 文化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尚未体制划的科学需要以社会和文化的形式的支持。 (四) 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教育发展的水平直接影响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教育的普及程度直接影响着科学

技术成果在社会中传播、消化、吸收和应用,教育的实施培养着人们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 (五) 哲学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任何科学研究活动都必须运用理论思维。科学愈是向前发展,理论思维也愈益重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正确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对科学技术活动有指导作用。 二、科学技术运行的国家治理

(一) 大力发展有关国计民生的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运行的根本目的在于推进科学技术创新,服务民生,支撑经济社会的健康、

协调、持续发展,提高综合国力,以实现振兴国家的伟大目标。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1、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要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长治久安以及可持续发展服务。 2、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要以人为本,促进民生,推动社会的公平和公正,为和谐

社会建设服务。

(二) 从专家治国到公众参与

“科学例外论”或“专家治国论”是不恰当的,应当基于政治学的工供选择理论和

多元志义理论基础上的公共选择模式,针对公共决策的具体情境,强调决策公共性、正当性、可归责性,打破垄断决策模式,将公众作为行动者和权利人引入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形成科学、民主的决策模式,实现科学技术的民主化。 (三) 制定恰当的科学技术公共政策

在有关科学技术风险公共政策的制定上,应该全面评价科学技术风险—受益的多各方面,批判性考察有争议的科学技术知识,理解专家知识和决策的局限性、公众理解科学的必要性以及外行知识的优势,明确政府、专家一级公众在公共决策中不同作用,确立可能的参与决策方式,从而形成最优化的科学技术公共政策模式,以达到对科学技术奉献社会有效治理的目的。

三、科学技术运行的人文引导

(一) 以人文文化引导科学技术文化

1、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与协调

要防止科学在生活世界、自然世界对人文的僭越所造成的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

的冲突,深刻理解科学的限度,用正确的人文理念指导我们的生活。

2、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与协调

要走出技术文化的困难,必须以社会先进文化来引领科学技术文化,使科学技术发

展和应用为经济社会健康全面发展服务。 (二) 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科学技术研究

1、女性主义科学技术论(科学技术史、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

女性主义对科学技术领域的性别分层原因、科学技术的性别化特征以及性别建构等

作了深入阐述,给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

2、后殖民科学与欠发达国家

后殖民主义的科学研究对科学的多元文化起源于欧洲中心论进行的反思的扬弃,有

助于深刻理解欠发达国家科学与西方科学之内涵,正确处理消化引进与自主创新之间的关系。

(三) 反科学主义但不反科学

1、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

科学主义试图用科学的标准来衡量裁决人类的认识和生活,把一切与科学不相符合

的人类认识与价值信仰看做是没有多少价值的或是错误的,把科学技术看成是解决人类一切问题的工具。这是科技乐观论和科技万能论的集中体现,应该反思批判。

2、不要由反科学主义走向反科学

20世纪下半叶出现在西方学术界的“反科学思潮”,具体表现在激进的后现代主义、“强纲领”科学知识社会学、极端的环境主义者等的论述中。它表明科学事业是非常复杂的,对科学研究纲领、技术设计,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过程的选择,是一个困难而复杂的问题,应该引起公众和决策层的注意。但是,如果不加批判地接受,会走向科学技术悲观论甚至“反科学”,不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第五章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

第一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思想(历任领导人提出的分别为:向科学进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建设创新型国家。)

一、毛泽东的科学技术思想

毛泽东的科学技术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在新中国科学技术相对落后的条件下,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理论观点,形成了毛泽东的科学技术思想。

(一) 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力发展; (二) 向科学进军;

(三) 开展群众性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 (四) 自力更生与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五) 建立宏大的工人阶级科学技术队伍。 二、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思想

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结合改革开放和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态势,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理论观点,形成了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思想。

(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二) 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服务; (三)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四) 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 (五) 进行科技体制改革;

(六) 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成果。 三、江泽民的科学技术思想

江泽民的科学技术思想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江泽民在世纪之交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新形势下,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理论观点,形成了江泽民的科学技术思想。

(一)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二)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三) 科学技术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 (四) 重视和关心科学技术人才; (五) 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法制建设;

(六) 科学技术伦理问题是人类在21世纪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四、胡锦涛的科学技术思想

胡锦涛的科学技术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胡锦涛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立足于我国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理论观点,形成了胡锦涛的科学技术思想。

(一)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二) 加强科学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三) 深化科学技术体制改革;

(四) 重视科学技术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五) 选择重点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

(六) 大力发展民生科学技术。

第二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内容与特征

一、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历史形成

(一)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背景

新中国建立之初,工农业停留在自然经济水平,科学技术远远落后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这种社会经济背景为毛泽东科学技术思想的形成了客观依据。

20世纪80年代,我国科学技术工作面临着国内改革开放、国外参与竞争的双重压力,正是在这样的一个关键时刻,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思想应运而生。

世纪之交,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为江泽民的科学技术思想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1世纪,经济发展与科学技术竞争全球化,胡锦涛提出我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科学技术思想。

(二)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科学技术思想的与时俱进

毛泽东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强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要重视科学技术工作,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中国化的理论先河。

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向现代科学技术进军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行动纲领,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重要思想,对毛泽东科学技术思想有所发展和创新,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江泽民在继承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胡锦涛全面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科学技术思想,提出了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重要战略,充分反映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对科学技术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逐渐形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系统化的理论体系。 (三)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内涵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对当代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规律的概括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科学技术思想的概括和总结,是他们科学技术思想的理论升华和飞跃,是他们科学技术思想的凝练和精髓。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内涵丰富,涉及科学技术的功能、目标、机制、战略、人才和方针等重大问题,是一个科学、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基本内容(???) (一) 科学技术功能观

中国马克思主义深刻认识到科学技术的经济和社会功能。 (二) 科学技术战略观

中国马克思主义将科学技术战略提升至国家层面,予以高度重视。 (三) 科学技术人才观

中国马克思主义非常重视人才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四) 科学技术和谐观

中国马克思主义高度关注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形成了科学技术和谐观。 (五) 科学技术创新观

科学技术创新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重要内容。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主要特征(????)【常以填空题出现】

(一) 时代性 (二) 实践性 (三) 科学性 (四) 创新性 (五) 自主性 (六) 人本性

第三节 创新型国家建设

一、创新型国家的内涵和特征

(一) 创新型国家的基本内涵(????)

将科学技术创新作为国家发展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主要依靠科技创新来驱动经济发展,以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通过制度、组织和文化创新,积极发挥国家创新体系的作用,形成强大国际竞争优势的国家称为创新型国家。 (二) 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特征(????) 1. 科学技术进步贡献率较高;

2. R&D(研究与开发)投入占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较高; 3. 对外技术依存度较低; 4. 自主创新能力较强。 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背景

(一) 世界新科学技术革命使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发生重大变革; (二) 科学技术竞争成为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

(三) 我国已具备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科学技术基础和条件; (四) 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同世界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三、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

国家创新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类科学技术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由五个部分组成。

(一) 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二) 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 (三) 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学技术创新体系; (四) 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

(五) 社会化、网络化的科学技术中介服务体系。 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 (一) 自主创新的内涵及类型

自主创新是指通过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的核心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新产品的价值的过程。自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的再创新。 (二)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目标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目标是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三)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战略方针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战略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方针是以原始创新为基础、以集成创新为主体、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途径。

(四)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对策

建设科学、合理的制度和政策体系是保障;深化科学技术体制改革是关键;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是根本;发展创新文化,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是基础。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zc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