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董事会作用促进产学研结合

更新时间:2024-05-20 10:3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发挥董事会作用,促进产学研结合

武汉理工大学 张安富

高校董事会制度是国外办学实践中一项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对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有着一定的借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指出:要想形成适应21世纪要求的学习,教育体制应不同于当前的模式,可能其最重要的方面将是社会更多地参与学校,学校也更多地参与社会。创建有中国特色的高校董事会制度从而构建起学校与社会的桥梁,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思路和新模式,无疑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高校董事会的类型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高校董事会制度开始在我国逐步确立。进入21世纪,全国高校成立董事会制度一度成为教育体制改革的热潮,该制度不但得到了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同时还极大促进了学校自身的发展。通过董事会的确立,董事会章程的订立,以一种有效的机制协调了政府管理与学校独立发展之间的矛盾,从而推动了办学自主权的发挥。目前国内学者根据功能的不同将我国的高校董事会分为领导决策型、半领导决策型和指导咨询型三类。

领导决策型。董事会是作为学校的最高权力决策机构,法人代表是董事长,那么校长、教师均由董事会聘任,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实行间接管理,则有利于形成民主决策,体现集体领导,更好地运用办学自主权。这种类型的董事会多出现在民办高校或依托公立大学创办的独立学院中。

半领导决策型。董事会不是法人组织,其创立是为了就学校的办学资金、办学方针、规划教学、科研、管理等重大问题进行指导和审议。董事会多是由华侨、港澳同胞的捐资人、政府领导、学校领导、社会名流、企业家等组成。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协调好学校与政府和

社会之间的关系,使学校的发展向有相当的自主权。这种类型的董事会多出现在由华侨投资兴办的高校,如汕头大学、暨南大学、华侨大学等。

指导咨询型。常见于国家投资为主的公立大学中。公立学校一般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董事会不是一级行政管理机关。董事会的主要职责在于构筑学校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为学校的发展争取多方面的支持,建立高校与企业良好的联姻关系,对高校的办学起咨询、指导和支持作用。其职权是对学校的教学、改革、发展规划、专业设置、培养规模、办学层次等重大问题上发表看法,提出指导性意见,指导高校在深化改革中提高水平、办出特色。

二、高校董事会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作用

产学研的结合符合世界教育改革总体发展的趋势,建立高校董事会是实现产学研合作的有效途径。高校董事会作为学校与社会联系的中介组织,是学校对外联系的主要窗口,在学校产学研结合中将发挥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1、体制保障作用

高校董事会是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学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新形势而建立和完善的。董事会是原来办学模式的改革、发展和补充,它把同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学校和企业三方联结在一起,实现了校、企、政联姻,产、学、研结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结成了职责和利益的共同体。这有利于政府履行对教育的宏观指导和协调的职能;有利于学校适应社会需要提高人才质量和科技水平,增强办学的活力,面向社会自主办学;有利于企业和地方加快科技进步,提高经济效益。高校董事会为学校和社会各界紧密合作、双向参与提供了稳定而有效的组织依托,是学校与社会之间建立起来的产学研合作新体制。

2、桥梁纽带作用

高校和社会的密切合作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高校董事会作为学校与社会合作的有效组织形式,充分利用董事单位与学校

的教育资源,加强合作教育,共商办学大计,引导学校根据本地区或本行业的需要,产学研合作培养合格人才,提供科研成果,协调董事单位支持学校办学。高校根据董事单位提出的切合实际的建设性意见和信息,如:21世纪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些人才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这些知识和能力怎样培养,我们的课程应该怎样设置等等,调整专业结构和学科方向,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加强对招生和就业的指导,从而有利于培养国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级人才。在科研工作中,董事单位根据市场需求,提出科技项目委托高校进行研究,其成果更接近实际,更有利于成果转化。同时,高校优先向董事会单位推荐优秀毕业生,优先优惠转化科技成果,提供国内外经济技术信息,帮助解决子女入学及在职人员培训等具体问题,这将有利于企业的科技进步和发展壮大。高校董事会成为董事单位与学校建立长期、稳定、全面紧密合作关系的桥梁和纽带。

3、咨询指导作用

高校董事会基本是由大中型企业集团领导人和政府有关领导组成。董事会成员企业,大多是国内行业的重点骨干企业,拥有大量其专业领域内的国家级人才。吸收知名企业领导以及技术专家参与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对学校学科队伍建设及师资结构整合起到独特作用。董事会企业都经历过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基本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他们的运行管理及经营理念可以通过董事会直接作用于高校管理。此外,政府有关领导参与高校董事会,不仅为学校发展提供政策、舆论、研究环境等方面支持,还对高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调整专业结构、明确发展战略,可提出极具价值的指导性意见,为学校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董事会拓展了“人才强校” 的内涵与外延。

三、我校董事会促进产学研合作的实践

我校以 “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方针为指导,遵循“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共建”的工作思路,分别于2002年后相继成立了建材建工行业董事会,会员单位包括62家建材行业大型骨干企业;

交通行业董事会,会员单位包括53家交通行业大型骨干企业;汽车行业董事会,会员单位包括66家汽车行业大型骨干企业。几年来,学校和董事单位按照“平等自愿、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广泛开展联合办学和科技合作,对产学研合作教育起到了促进作用。

1、促进了学校与董事单位的全面合作

我校董事会与各董事单位建立了一个相互合作的平台。社会各界通过参加学校董事会,一方面为学校教育献计献策,捐资助学,一方面在其中寻求更大的合作商机,以学校为技术后盾,为自身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学校董事会发展由松散型向紧密型转变,在合作中体会到利益和价值。

从2002年开始,学校先后与海螺集团、中国建材集团公司、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中国材料科工集团、秦皇岛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等董事单位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为积极推进学校与董事单位的全面合作,学校依托行业和董事单位,已经组建了绿色建材和新材料优势学科科技创新平台,增强我国新材料研究与开发的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解决建材工业绿色化进程中的资源、能源和环保等战略性问题,以及新材料制备技术中的重大关键问题。

经过行业董事会的努力,武汉理工大学不仅获得三大行业的持续投入,而且争取到政府及社会的支持,与许多省市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

2、促进了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

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水平,学校从董事单位聘请了100多名专家和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授,其中有的担任兼职研究生导师联合指导研究生。中国远洋集团总裁魏家福、东风汽车公司党委副书记范仲同志等受聘为我校兼职教授,在受聘仪式后,为我校师生作了学术报告,深爱师生欢迎。为了鼓励学生刻苦学习,有的企业相继出资在学校设立40多项社会奖学金,每年奖励额150多万元,支持优秀学生完成学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如:2007年,丝宝集团梁亮胜奖学金奖励10名学生,每名1500元;成都建筑材料工业设计院等单位的资源开发奖学金奖励学生21

名,每名1000-2000元。招生前夕,董事会秘书处向各董事单位通报了招生信息和招生计划,在录取中,学校尽量向董事单位倾斜,每年高考招生,凡报考我校的董事单位子女,学校在严格遵守“阳光招生”政策的情况下,总是想尽办法,尽可能满足董事单位子女读书的要求。毕业前夕有关院(系)向董事单位通报生源或邀请企业负责人到学校共同做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大学生就业难的情况下,有的董事单位尽可能多接受毕业生。

各董事单位大力支持学校教学和人才培养,为学校新建立了多个教学实习基地和素质教育基地,长安福特马自达、江西江铃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元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江铃汽车集团公司、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湖州德宏汽车电器系统有限公司等单位为我校建立了教学实习基地和素质教育基地。北京玻璃钢复合材料有限公司、长利玻璃厂、中建三局等董事会成员单位还积极为学校提供学生实习基地,每年接受1600多名学生开展专业实习或社会实践活动,锻炼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能力,全面提高了大学生素质。

一些董事单位积极为学生实习提供方便,免费为实习的学生和指导教师提供住宿和交通工具,还为学校建立了国产汽车及零部件陈列室、航海文化陈列室、神龙文化园及建材建工文化景点。董事单位还为学校捐赠教学设备支持教学,如陕汽捐赠国内一流的载重汽车前后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捐赠轻型车排放测试设备等。

合校以来,我校继续发挥行业特色,保持了与建材、交通、汽车三大行业的密切联系和深厚感情,为三大行业、为各董事单位培养和输送了大批各种层次的人才。

3、促进了董事单位人力资源开发和培训

董事会以联合进行人才培养培训为原动力,以人才、资源和设备的交流来促进有效资源的优化利用,以校、地、企各方共同发展为目标,开展全方位合作,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学校与董事单位广泛地开展了人才培训的合作,学校为董事单位培养输送了多层次的学生,举办了多类型的学历教育和培训,既促进了职工队伍素质的

提高,同时也促进了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目前,学校通过不同形式的联合办学直接为董事单位培养了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专门人才。在一些董事单位开办了各种专业学位硕士和博士的培养基地。如云南省建筑材料科学研究设计院的在职博士学位研究生班、北京玻璃钢研究设计院的MBA硕士班、中国材料工业科工集团公司的工程硕士班、北京金隅集团的MBA硕士班和工程硕士班,柳州班、新疆举办工程硕士班,贵州交通厅的博士课程班和高校教师班等,很多学员现已毕业,如期获得我校硕士、博士学位,有力促进了董事单位人才队伍水平的提高和结构升级。外国语学院为中交集团二航局举办的为期三个月的海外技术人员高级英语培训班圆满结业,受到培训单位的高度肯定。

4、促进了董事单位与学校的科技合作

科技合作始终是校董会健康、有效运行的根本,尤其是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理工科大学更应发挥多学科优势。

我校董事会运行以科技合作为龙头,以校企产学研合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形成董事会成员企业与学校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或平台,联合建立工程研究中心,促进形成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至今,董事会企业在学校建立47个研究院所,大力推进校企合作科研。学校与东风公司共建的电动汽车研发中心取得突破性进展。2005年,东风汽车公司投入一千万元,与学校共同从事燃料电池电动汽车项目的研究。如“楚天一号”环保客车受到科技部、湖北省、武汉市的充分肯定和重视。这种新型客车已经投入武汉市510路公交路线中营运,受到司乘人员、广大市民的好评。2007年,我校科研经费从并校初4000多万元增至3.65亿元,董事会功不可没。八年来的8项国家级技术发明及科技进步奖均与行业密切相关。

过去的一年,学校承担了建材行业许多研究项目,合同额达3899.29万元,到款1921.452万元;与董事单位开展科技合作项目共有28项,合同额达599.46万元,到款284.378万元,20万人民币以上的合作研究项目10项。

学校承担交通行业董事单位的科研经费逐年上升。从2006年至今,合同经费达2.56亿元,项目1213项。50万元以上的项目达98

项。同时,学校获交通领域各类成果奖23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部级17项。在交通领域申请专利114项,交通领域专利授权111项。这些科研项目、获奖项目和专利项目其内容涉及到懂事单位的公路、水路、桥梁、船舶、港口等领域,研究内容和成果凸显行业与行业高校合作共建的特点。

四、探讨高校与董事单位产学研合作的新机制

产学研合作的主体由学校、企业二者构成。它们在合作过程中互为要素、互为动力、互相制约。要充分发挥企业与学校的优势,实现产学研的有效结合,就必须有良好的运行机制。运行机制主要包括保障机制、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三个方面。

第一,利益共享的保障机制。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优势互补,利益共享,是企校合作的重要原则。在企校合作运行过程中,二者的联结点和纽带是人才和技术。从需求角度看,企业需要人才,需要技术力量;学生需要接受优质教育,需要如愿就业、继续发展和实现人生价值;学校需要条件良好的育人和科研基地,需要服务的对象。从供给角度看,企业能为学校提供人才需求的信息,为学生提供顶岗锻炼的场所和就业岗位,为教师提供科研课题、条件和技术服务项目;学校能为企业提供科研成果、技术服务和后备职工人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培训服务;学生能为学校提供培养对象,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和学校既追求各自的价值目标,又互为要素资源的关系,成为各自求得生存、参与竞争、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这就是企校合作能存在与发展的利益保障机制。

第二,科学完善的评价机制。评价机制,是衡量企校合作成效的重要机制。一是对教育目标、培养方案的评价,看培养目标同企业用人要求是否一致。二是对教学过程的评价,看是否突出实践教学环节,是否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融合,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由“学校人”向“社会人”、“企业人”转变。三是学生质量的评价,看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动手能力、毕业生的敬业精神、对企业的贡献等。四是科技合作的评价,看校企产学研合作的内容和成果是否具有先进

性,是否能经受市场经济的考验。

第三,互为动力的激励机制。把董事单位建成“学习型行业”,全面提高广大职工的知识含量,对企业职工队伍建设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性跨越。企业应建立终身学习的激励机制,定期或不定期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到学校接受长、中、短期教育培训,更新知识。同时,企业与学校在合作过程中应有相应的激励措施,如向学校提供奖学、奖教基金,以激励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为学校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学校也应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共建”的互动理念,强化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建设,通过为董事单位输送优秀毕业生,向企业推荐优质的科研成果,合作培养高层次人才,合作研究企业发展中的科技与管理课题等,使企业在共建中受益,从而赢得企业不断扩大对学校各方面的资助与合作。

我校董事会已经成为培养“适应能力强、实干精神强、创新意识强”的高素质专门人才的有效模式。经历几年的实践,取得了喜人的成绩,相信随着高校董事会工作的探索与实践和高校董事会合作机制的不断完善,学校董事会势必在我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论高校科技创新与促进产学研相结合

张 俊

(华中农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武汉430070)

摘 要:在国家创新体系中高校科技创新始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能够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坚实的知识基础、人才资源和科技支撑。加强高校科技创新与促进产学研结合研究是高等教育综合体系完善的客观需要,不仅实现和拓展了现代大学的社会职能,而且实现和体现了现代大学的价值追求,为社会主流创新文化的构建提供基础性条件。我国高校科技创新与促进产学研相结合的理论研究可从基本理论、相互关系、困境与化阻机制、模式、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制度等方面进行,在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重大问题的同时,我们要不断创新办学理念、升华高校价值、完善主题体系、发展组织模式、科学运行机制、健全制度安排和优化文化与环境,并以系统、渐进、整体和创新的思路作出必要的理论准备和进行有益实践探索。

关键词:高校科技创新;产学研相结合;价值升华;主体体系完善;组织模式

一、意义诠释:高校科技创新与促进产学研相结合的作用与意义分析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本质要求,科技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国竞争力的核心表现,科技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各类社会主体影响力提升和价值实现的重要基础和推动力。从国家创新层面看,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的竞争、科技实力的竞争、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一个国家或地区只有提高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为推动整个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科技支撑。因而,构筑国家创新体系(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简称NIS),特别是科技创新体系应是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社会设计和制度安排。作为一个开放、复杂的国家创新体系,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行为主体的内部运行机制、行为主体间的联系和作用、创新政策、市场环境和国际联系是NIS中的六个基本要素,其中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主要有企业、科研机构、教育与培训机构、政府部门和中

介机构等。1 在这些活动主体中,高校是重要的主体。高校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能够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坚实的知识基础、人才资源和科技支撑。高校在自主创新所涵盖的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方面都大有作为,在NIS中的地位和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成为与企业、科研机构和政府在内的最基本创新主体之一。从当今世界各国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成功经验来看,产学研结合是转化科技成果、加快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是一项开发潜在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战略措施,对于一国教育、科技、经济和社会进步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实行产学研结合成为高等教育与社会、知识创新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必由之路。在从国家层面整体设计、系统推进NIS中,产学研结合是实现NIS功能②的最佳方式。

从理论上而言,高校科技创新、促进产学研结合的研究将会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价值观、发展观和人才观。近几年高校改革发展的主题是要使学校更好地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推动高等院校由经济和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中心。产学研结合这一重要的办学思想,可以促使高等教育从孤立专注学术价值到并重社会服务价值。从具体表现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促进高校加强同企业的联系,按市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改革。高校(科研院所)作为科学技术、知识的载体和创造力的体现者,与作为经济技术基础的中坚和生产力的体现者——企业联合起来,可以形成双向互动、相互参与、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新的工作机制。高校以产学研为革新的窗口和契机,促使办学体制、宏观管理体制、投资体制、招生就业体制以及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按照市场的需要做出努力与改革。

第二,促进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完善国家创新体系。产学研结合是促进科技经济相结合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途径,各高校在各自的专门技术领域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已形成独特的优势,为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以及用高新技术带动和改造传统产业,

1

方勇、李志仁.高等教育与国家创新体系[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97—98. 学界一般认为NIS的功能主要有: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

研究尚处起步阶段,有的仍是空白。已形成的学术观点有:房剑森指出面向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有高等教育国际化、现代化、多样化、大众化与个性化,我国正处于上述发展趋势的形成过程中,真正实现这“五化”还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我国产学研结合正在经历一个历史大发展时期,正经历一个由低层次向高层次,有点到线到面,由小规模到大规模发展的时期,其发展趋势可用“八化”来概括,即综合化、国际化、可持续化、一体化、规范化、市场化、规模化和现代化。张伟在分析我国产学研结合的现状后,指出产学研结合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产学研合作竞争性不断增强,出现“智力期货”的长期合作方式,开始对产学研合作信息网络化进行探索。李志强等对产学研结合模式的发展趋势做了研究,概括出目前国内产学研发展的具体创新模式表现为:技术资产经营模式、带土移植模式、代理创业模式、学科性公司模式和实验室+企业模式等,清华紫光在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模式创新中很有代表性。许多学者指出随着市场化、法治化进程的加快,知识产权制度保护高校科技创新成为趋势之一,知识产权可明确科技成果权利归属,知识产权可使技术成为资产,知识产权使科技成果的评价科学化,知识产权制度可加快成果转化及产业化,这些在实质上促动产学研结合。产学研结合的核心是创造新知识,发展高科技,加速知识的应用和高科技的产业化,这是符合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的。产学研结合,从某些知识经济社区到真正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刘智运认为从实践上看,产学研结合已形成了新的运行机制,这就是以高等学校为龙头,以企业为主体的新的运行机制。这一运行机制,即体现了高等学校自身的主观条件,也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5.关于加强高校科技创新与促进产学研相结合的基本理论 高校科技创新与产学研相结合是个系统工程。我们要注重我国高校发展的具体情况,追求以科技创新与科技理性为基础,以科技服务与社会发展为目标,追求高校科技创新理念的创新,从而促进科技成果效益优化。我们要着力高校科技创新与产学研相结合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以理论发展为基础,以理念创新、制度创新促进科技创新,

加强对包括基本理念、原则、价值取向、功能、范围、评价体系模式等研究,将产学研深入有机结合,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高校科技创新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基础与生力军,产学研结合是高校科技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教育科技与社会发展结合的重要方式。通过对高校科技创新与促进产学研结合的关系以及内在逻辑问题研究,为探讨高校科技创新管理与运作具有重要意义。高校科技创新就是要培养高素质、创新型科技人才,促进科技进步,以高校科技创新促进产学研结构的优化,以此创新产学研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同时,产学研结合能很好地使高校科技创新与市场、社会接轨,提升高校科技创新的动力源、组织源和制度源,从而促进高校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创新型人才。因此,二者是内在统一,彼此相互促进的关系。

6.关于加强高校科技创新与促进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 高校发展实践中,在加强高校科技创新与促进产学研结合方面已经做了一定的探索,但仍有诸多不足,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尚未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仍存在发展困境。高校科技创新与促进产学研结合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发展困境也是复杂的,因此着力于高校科技创新与促进产学研结合的困境分析,通过探明高校科技创新与促进产学研结合的内在动力与发展机理,寻求构建高校科技创新与促进产学研结合的化阻方略,从而促进科技资源的有效整合。

产学研结合是高校科技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高校科技创新的有效形式,因此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类别探讨不同的产学研结合模式。通过比较美、德、日等国的产学研模式以及我国目前发展模式研究,我国产学研模式基本可以分为产业主导型、教学主导型、科研主导型和综合主导型等,以此为基础探讨适合我国实际的产学研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加强以基于促进产学研结合模式与特点探讨,搭建产学研结合的组织载体,着力于高校科技创新的战略研究,加强高校科技创新文化的培育,以此对高校科技创新给予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加强对产学研结合的管理是高校科技创新管理的重要内容,构建适应社会发展的现代化管理体制将有助于高校科技创新的开展和科

技创新人才的培育。加强注重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着力对产学研结合管理体制的架构与重建。目前产学研结合的管理体制主要有:高校董事会制、工程研究中心制、科技园区制以及公司治理制等,但这些管理体制在现实中仍存有不足,应充分运用激励与约束机制,构建现代化的管理体制。

以促进产学研结合运行机制探讨为基础,寻求对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应以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为中心,高效利用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科技资源,稳定支持从事基础研究、前沿高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的科研机构,集中力量形成若干优势学科领域、研究基地和人才队伍。同时,应完善高校科技资源配置方式,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和共享,形成广泛的多层次的创新合作机制,建立健全绩效优先、鼓励创新、竞争向上、协同发展、创新增值的资源分配机制和评价机制。

构建产学研结合内外部制度,从而促进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完善。要注重产学研内部治理结构与内部治理制度的完善,以及外部制度环境的优化,着力高校科技创新成果效益的优化与科技创新风险的防范,为加强高校科技创新与促进产学研结合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促进产学研结合一方面要处理好外部关系,另一方面要优化内部管理,处理好内部关系,形成资源整合,发挥资源合力,强化法律制度研究对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强高校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践探索:高校科技创新与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实践的解决方略 高校科技创新与促进产学研结合是一项影响因素多元、复杂的系统工程。如前文所述,其存在的问题也是多样的、复杂的。我们必须以系统、渐进、整体和创新的思路在实践中去解决其存在的诸多问题。

1.办学理念的创新

办学理念是根据学校教育规律和学校自身实际,围绕学校办学目标而确立的办学思想和办学观念。办学理念体现了人们对学校客观规律充分认识后,对学校定性、定位、职能、责任观和发展观的概括性

认识,体现着学校的思想、精神、使命、宗旨和价值观,是学校办学的灵魂。高校科技创新客观上要求办学理念要有创新,因为办学理念对高校发展有着直接的引领作用,决定着学校办学思想方式和发展方向,并对学校的具体教育任务、目标、体制、办学侧重点、特色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知识与市场经济背景下,产学研结合的发展也要求我们对学校办学理念进行创新性概括和科学升华,在体现时代精神、传承大学历史经典和实现大学目标的基础上,科学创新与描述大学的办学理念。以人为本、崇尚学术、发展特色,开放创新应是现代大学办学理念的基本内核。在大学办学理念的创新发展中,我们要从大学在NIS中的知识创新和知识传播的基本任务出发,突出办学理念中人本和科技的双重价值取向,要从培养传统的“经济人”向培养勇担社会责任,强化竞争与合作的“社会人”、“道德人”、“公益人”、“文化人””和“科技人”转变。要明确现代大学教育与科技的相互依赖关系,洞识科教一体化、科技一体化、经济一体化、市场化、法治化对大学办学理念的影响,使大学不断通过科技创新和产学研结合的展开由社会的边缘走向和成为社会的中心。具体到不同的院校在高校科技创新与促进产学研相结合中就应根据自身特点和条件走科技强校、质量优校、特色立校、创新兴校和依法治校之路。

2.高校价值的升华

高校价值是教育价值的组成部分。在高校科技创新与促进产学研结合中,高校价值的升华与创新是高校价值实现和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科技创新与促进产学研结合的诸多实践均与高校价值的取向和实现有关。可以说,高校价值对高校科技创新与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发挥着导向、建构、制约和规范作用。高校的价值有人本价值(又称个体价值,主指培养人的价值)、社会价值(主指社会作用的价值)和知识价值(主指知识、思想、科技创新价值)之分,又有理想价值(以个人发展为出发点,强化高校对个人发展的促进作用)和工具价值(以社会效率与程序为出发点,强化高校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之别,有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之分,又有人本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之别。在高校科技创新与促进产学研相结合中还有科技价值

的问题。高校对价值的追求体现在对价值内容的创新、价值实现方式的发展及价值取向的变化上。国家之间竞争对人才的关注、社会经济文化对高等教育的相互依存关系使得高校的价值追求与国家、社会的价值追求有了共同、共振的价值目标。高校科技创新的知识价值使产学研相结合过程中各利益主体有了共同的价值基础,并因之可产生更紧密的价值联系。知识经济使人本价值和社会价值通过高校教育活动展开和实现成为必然和可能,从而最终实现以人的价值为中心的高校价值。对高校价值的升华同样是高校自身发展客观要求,符合高校发展的规律。在高校科技创新和促进产学研相结合中,我们首先要科学厘定高校价值的内容,确立好价值取向,构建以人本和科技价值为中心的多样性价值新体系。其次,要用制度、机制和模式安排重视创新科技活动对价值创造的重要源泉性作用,设计好产学研结合中的科技价值链,使产学研结合成为价值转化工程的有效实现途径。再次,要正确认识科技创新对高校价值的提升和实现作用,使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理念、大学精神和大学价值协调统一与共振发展。高校价值的升华与创新,必将使高校科技创新与促进产学研结合中的其他利益主体有了可靠的、系统的价值导向,进而更好地实现高校和各利益主体的价值。最后,要在价值体系的安排中科学平衡协调“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关系,强化各利益主体在价值追求和实现过程中的社会责任,提升各利益主体对社会价值贡献的能力。

3.主体体系的完善

高校科技创新和产学研结合是NIS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是NIS的主力军,产学研结合是NIS的核心和基本模式,是国家科技创新的基本主体源泉。要使产学研结合更好地服务国家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发挥其基本主体源的作用,有效地解决科学技术供给与需求问题,解决高校科技创新和产学研结合合作效率低下问题,就必须科学架构和完善产学研结合的主体体系,明确各主体的职能与责任,加强产学研结合的主体建设。一个完善的产学研结合主体体系包括六个基本主体要素:企业(主指工、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商贸与中介组织和金融组织。我们简称“产学研官商资”。

六个基本主体要素共同构成五个方面的支撑层:技术人才支撑层(主要由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组成)、市场支撑层(主要由商贸企业和中介组织组成)、产业支撑层(主要指科技应用的工业企业)、资本支持层(主指银行、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公司等)和组织协调层(主要指政府主管部门)。技术人才支撑层的主要职能是向产学研一体化组织(组织集团)提供科技支撑,培养高级复合型科技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市场支撑层的主要职能是为技术人才主体和产业主体提供市场需要的信息流、物流和各种营销渠道,开展科技成果的交易、科技信息咨询、科技传播等工作。产业主体支撑层的主要职能是消化吸收技术人才支撑层提供的新技术,使其快速的工业化,并逐步提高自身科技创新的能力,使其成为NIS的又一中坚力量。 资本支撑层的主要职能是为前三个主体提供资金的支持,满足其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生产需要、流通需要以及技术再研究开发的需要。组织协调支撑层的主要职能是为前四个主体的合作提供宏观调控、规划、协调和政策引导、保障,通过政策和法律的制定促进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和知识的传播,为“产学研官商资”的合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些不同的主体层,根据市场经济的规律,以市场需求为基础,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法律的引导、支持与保障下,以各方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统一与可持续实现为前提,进行“产学研官商资”的全面合作与持续发展,形成互利合作、可持续发展的“产学研官商资”的新型合作模式。

4.组织模式的选择与发展

产学研结合反映了教育、科技、经济等结合的内在规律和高等教育改革、科技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等方向及必然要求,已成为世界各国公认的一种成功的发展模式,推动着教育、科技、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并随着三者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展现其更新的内容、特点和组织模式。产学研结合的组织模式的选定与发展,不仅要考虑产学研结合的各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而且要考虑产学研结合组织整体的利益诉求,要反映各利益主体的主客观发展状况,反映产学研结合的功能要求和发展方向。可以说,产学研结合模式的选择直接关系着产学研合作的成败。选择何种具体模式,对不同模式的应用发展如何体现

合作各方的要求,体现自身结合的特色,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高校科技创新功能发挥要求下的产学研结合模式选定和发展,其主要依据应考虑“五性”的要求,即“差异性”、“规模性”、“现实性”、“技术成熟性”和“可发展性”。第一,关于差异性依据。差异性就是要求产学研结合各主体在技术、人才、资本、经营目标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有学者将其称为势差。差异性是产学研合作的组织基础。只有存在差异性,才能使合作各方互补共赢。各主体的差异性影响着,甚至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模式的选定与发展。第二,关于规模性依据。规模性就是要求产学研结合各方合作要素要有一定的量和质,合作模式的组织体也应有一定的量和质。规模性是产学研结合价值实现的基础,一定程度上决定和影响着产学研结合组织的影响力和发展力。没有规模性,产学研结合的效益性也较难实现。第三,关于现实性依据。现实性就是要求产学研结合要在一定程度上先满足各利益主体本身的现实需要,有实现的可能,并且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效益性,即现实性应反映需要、可能、稳定和效益的要求。值得明确的是这里的效益应包括经济效益、科技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环境效益等内容,不同效益追求影响着合作模式的选定和发展。第四,关于技术成熟性依据。在NIS中,高校科技创新与产学研结合过程中合作模式的选定和发展还应考虑技术成熟性的要求。技术成熟性就是要求产学研结合的模式要考虑技术成果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考虑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的可能、程度及风险等因素。如技术已经成熟可优先选用合作产业模式,技术尚不成熟可采用合作研发模式,如建立研发或中试基地等。技术成熟性有时还体现技术的核心竞争力,有核心竞争力的成熟技术的合作模式可以用高层次的合作模式来进行组织安排。第五,关于可发展性依据。可发展性就是要求产学研结合组织模式的选定和发展,要具有自身的可发展性,即在组织规模、性质变化、利益分配、形式改变、技术发展、市场拓展等诸方面导入组织发展的生长源,预留可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实践中,要根据“五性”要求,在完善原有模式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产学研结合模式,如产学研联盟、产业大学、虚拟研究中心、产学研产业群等。总之,受社会经济、技术、市场和

文化等各因素影响的产学研结合模式应是不断发展,且应进行富有多彩特色改革的模式安排

5.运行机制的系统与科学

高校科技创新有客体的创新,更有主体的创新、运行机制的创新。产学研结合组织是主体创新的表现,其组织的运行机制的创新不仅是高校科技创新的本质要求,而且是产学研结合组织有效运行、可持续发挥功用的客观要求。学界和实践部门对科技创新体系下的产学研结合运行机制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不同模式的产学研结合,其运行机制的安排应是有差异的,已成共识。运用市场竞争律、交易律、配置律和科技创新的规律去创新、完善产学研结合的运行机制,在满足高等教育体制、经济规律和科技体制要求的基础上,从“三源四机制”3 的要素出发,科学确立运行整体机制中要素之间的组织方式、配置形式和功能调节方式,应是产学研结合高效、有序、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三源”指产学研结合的主体源、动力源和制度源,分别解决组织体制、动力机制和导向机制问题,“四机制”指除基础“三源”形成的机制外,还应建立决策与管理机制、利益保障与激励、运作与发展机制、调节平衡与约束机制。在信用型、契约型、法人型,或产业主导型、教学主导型、科研主导型、综合主导型,或高校主导型、企业主导型、综合主导型、政府主导型的产学研结合模式中应针对性地进行运行机制体系的合理配置。

在科学高效的运行机制中,利益机制是非常重要的。实践中,产学研结合运行机制中的利益机制其实也是一个有机的利益机制体系。产学研结合各利益主体对利益4 的终极追求是一致的。利益机制体系是产学研结合运行机制中的核心机制。在其利益机制体系中,我们要关注利益产生机制、利益驱动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利益协调与保障机制的形成与作用。就利益分配机制而言,它影响产学研结合的长期性、稳定性和发展性,是利益机制体系中的核心。我们要根据合作模

34

参见张俊、李中云. 高校产学研结合的运行机制探讨[J]. 中国高等教育,2001(22): 35—36.

这里的利益是广义的,既可指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又可指个体利益、集体利益、社会利益

等利益。

式差异,从合作各方投入产出量、技术势差与新颖性、市场供求与收益关系、风险承担比例和政策法律安排等方面去合理安排利益分配的比例和分配方式,并以此促进产权关系的明晰。对于产学研结合运行机制设计中要充分考量不同利益主体的价值追求,平衡协调各主体的利益,规范各主体的行为,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采取产权、期权等各种激励方式,通过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促进产学研结合系统、科学、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体系的形成。

6.制度5安排的健全与先进

科技创新不仅会带来制度创新,而且更需要制度创新。健全、先进的产学研结合制度是最有效、最经济、最持续的产学研结合的动力机制。在NIS下的产学研结合的制度安排是重要的、必要的,是产学研结合发展所迫切需要的。作为科技创新体系下产学研结合发展的内生变量,制度的确定力、解释力、重塑力和规范力极大地系统与规范了产学研结合组织体和各利益主体的行为。先进、健全的制度还减缩产学研结合组织体的运行成本,间接或直接地促进组织体在NIS中重要作用的发挥。首先,从制度安排的健全性角度看,产学研结合的制度中应包括:资本制度、产权制度、组织治理机构制度(组织制度)、分配制度、责任制度、风险控制制度、政府扶持制度、人事制度、考核制度、知识产权制度和其它依法应具有的或根据合作特点应具有的其他管理制度。健全的制度安排要强化制度结构的完整性、制度重点的突出性和制度的可操作性。在高校科技创新与促进产学研结合中,产权制度、分配制度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无疑是制度安排中的重点。其次,从制度安排的先进性角度看,制度创新与制度变迁无疑是值得关注的。制度创新是制度安排先进性之首选,因为它可能带来全体成员的利益增加。因此创新制度是产学研结合组织体的首选。我们要加大制度创新的力度,积极创新和实践新制度,如产学研结合中人力资本制度、股权期权激励制度等。创新的制度会带来社会效益的飞跃,促进科技创新的开展。因而制度创新应成为全体成员主动的一致的行

5

这里的制度不包括作为产学研结合外部环境因素法律规范和政策,而主指其组织的内部规范安排。当然,这些安排要反映和体现法律制度和改革的要求。

为追求。制度变迁不一定会带来全体成员利益的增加,一部分成员利益的增加可能是以另一部分成员利益的减少为代价。因而要想仅通过制度变迁的被动方式去谋求全体成员一致的、主动地去追求,几乎是不可能的。因而对产学研结合中旧制度中不合理、不先进的内容的改变,我们应从合作发展、平衡协调、可持续的角度去促进其尽快完成制度变迁,使其成为有效率的制度,从而从长远角度出发使各利益主体获得更多的利益总量。最后,我们还应明确在产学研结合的制度安排中,不仅要注意产学研结合组织体本身的制度安排,还应该注重产学研结合各成员组织制度安排与产学研结合组织制度安排的协调性。

7.文化与环境的优化

科技创新不仅需要自身的创新发展,需要制度创新,而且还需要文化创新和环境创新。文化创新与环境创新是文化与环境优化的主要方式。就文化而言,科技创新与科技创新文化是互动的关系。英国宽松的宗教背景和培根等人掀起的人文主义思潮成就了英国成为第一个崛起的工业革命的国家。美国科技领先于世界得益于美国文化的兼收并举、竞争与务实。有人说: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创新文化是这个灵魂生长的土壤。6 我们认为这句话较好地诠释了文化,特别是科技创新文化与科技创新的关系,文化影响着科技的生长与传播,影响着社会主体的价值追求与价值实现。创新文化可以冲破科学发展的障碍,导引人们树立对科学文化的正确认识,培养创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世界观、价值观,为科学创新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科技创新文化是一种生产力,一种科学发展中的动力。在高校科技创新与促进产学研相结合的过程中,我们加强科技创新文化的教育,要高度重视发挥科技文化,特别是科技创新文化的动力作用,促进科技创新文化中内在文化(观念文化)和外在文化(制度文化)的生长,实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融。我们要积极弘扬科技创新文化中的创新精神、开放思想、合作意识,通过科技创新文化的塑造把握导引科技创新的命运。就环境7 而言,政治、思想、文化、

67

孟响. 科技文化:科技创新的导引[J] .中国高教科技与产业化,2005(10):6. 这里的环境主指外部大环境。

法律制度、政策等都是环境的要素和表现,毫无疑问,高校科技创新与促进产学研结合离不开优化的外部大环境。

主要参考文献

[1] [美]亨利·埃次科威兹著,周春彦译.三螺旋——大学·产业·政府三元一体的创新战略[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6.

[2] 孙孝科.高校科技创新:何以可能与如何可能[J].社会科学家,2005(6):72-75.

[3] 张俊、李忠云.高校产学研结合的运行机制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2001(22):35-36.

[4] Salmen Kaita, Jukka –Pekka and Ahti Salo. 2002. ―Rationales for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in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New Technologies‖ Technology Analysi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 Vol. 14. No. 2 June:183-200.

[5] Mowery D C The US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Origins and Prospects for Change[J]. Research Policy 1992, 21:125-144.

[6] 沈炯、谢永利.高校科技创新若干问题思考[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8):57-60.

[7] 徐杰.构建有利于高校科技创新的机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8):45-46.

[8] 潘海天、钱佩忠、孙毅.面向区域经济建设、推动地方高校科技创新持续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5(11):26-27.

[9] 赵云良.产学研合作的理论背景[J].江苏高教,2000(6):17—20. [10] 张俊、李忠云.高等院校产学研结合的科研主导型模式研究[J].经济师,2005(12):95-96.

[11] 张俊、李忠云.我国产学研结合的管理体制研究[J].经济师,2006(2):80-81.

[12] 游文明等.产学研合作动力机制优化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10):9-12.

[13] 周济.拓宽产学研结合路子发挥大学技术创新作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4):8-12.

[14] 张俊、李忠云.我国产学研结合的发展趋势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6(2):167-169.

[15] 李志强、李凌己.国内产学研结合发展的新趋势[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8):97-103.

[16] 刘慧、贺颖.知识产权保护与高校科技创新[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4

(5).

[17] 刘智运.浅论高校产学研结合的新发展[J].江苏高教,2001(2):95—98. [18] 赵沁平.加强高校科技工作提高高校科技创新[J].中国科学基金,2002(3):144—146.

[19] Fyvie C, Ager A, NGOs and Innovation Organiz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nstrains in Development Assistance Work in the Gambia[J]. World Development 1999,27(8):1383-1395.

发挥冶金行业特色 走产学研合作道路

武汉科技大学科技处

一、前言

近年来,国家教育部、湖北省教育厅都非常重视高校产学研合作工作。教育部周济部长于2007年在―一省两部‖产学研结合工作会议上,作了《以服务为宗旨 在贡献中发展 产学研结合促进高等教育改革》的专题报告,报告的中心内容是―产学研结合,是高校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湖北省教育厅2007年也下发了《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增强高等学校自主创新能力 服务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鄂教科[2007]8号)文,文件第五条明确指出:高校要―加强产学研合作和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多年来,武汉科技大学坚持―以贡献求支持,以特色争优势,以创新促发展‖的理念,围绕钢铁工业的发展战略和构建―两型‖社会为主线,立足行业,服务地方,着力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学校相继与武钢、邯钢、广钢、韶钢、湘钢、涟钢、柳钢、水钢和山西海鑫钢铁公司等国内大中型企业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学校产学研合作进入快车道。

二、学校产学研合作现状

1、瞄准科技前沿,积极融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针对我国钢铁工业面临的资源短缺以及冶金渣、尘等废弃物的资源化再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学校与武钢、攀钢、宝钢等开展合作,组织科技队伍开展联合攻关,积极融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2005至2007年,我校累计到校科研经费3.56亿元,新立国家省部级纵向项目324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26项、国家―863‖项目4项、国家科技攻关(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7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2008年新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项、国家社科

基金项目2项。

鄂西地区高磷铁矿储藏丰富,五十多年来,由于脱磷技术不过关,制约了大规模开采。针对这一问题,学校成立了由采矿、选矿及钢铁冶金等专业教师组成的跨学科联合攻关小组,经过前期努力工作,在选矿脱磷、冶炼脱磷等方面取得较好实验室成果,该项目作为2007年省部会商项目已经列入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我国科技人员对攀钢高炉渣的提钛及综合利用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关键技术一直没有实现突破。我校联合攀钢进行技术攻关,开展―高钛型高炉渣还原提钛及尾渣综合利用研究‖,采用等离子高温熔融还原新工艺对高钛型高炉渣进行还原处理,有效地将含钛高炉渣中的钛还原并分离出来,炉渣中TiO2使钛的回收率达到85%以上,残渣中TiO2含量降至2%以下。该项目获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重点项目资助,项目实施后,将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如今,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油气管线、大型桥梁、船舶军舰等需要大量的大线能量用钢,研究和开发低成本、高性能的大线能量焊接低合金高强度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校联合上海宝钢开展―高线能量焊接高强度低合金钢的组织转变行为及控制‖研究,综合考虑母材及其焊接热影响区以及焊缝组织的形成过程及其控制方法,通过研究从而掌握大线能量焊接低合金高强度钢的组织转变行为和规律,为开发大线能量焊接低合金高强度钢提供理论依据,该项目因此获得200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

2、发挥学科特色,为行业发展和区域创新作贡献

学校以钢铁冶金为特色,为了把传统学科做大做强,近年来学校相继在全国与武钢、邯钢、广钢、韶钢、湘钢、涟钢、柳钢、水钢和山西海鑫钢铁公司等国内大中型钢铁企业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学校在充分发挥冶金特色、服务于钢铁行业的同时,积极拓展科研外延,融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学校在武汉市,相继与新洲区、青山区和硚口区加强合作;在湖北省,相继与黄石、孝感、十堰、荆州、老河口等地建立了合作关系,积极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学校因

此被湖北省委、省政府授予―科技服务湖北先进单位‖。

学校围绕―地方政府最关心什么,企业最感兴趣的是什么,老百姓最需要什么‖,确定科研工作重点,发挥钢铁、冶金、材料、机械、信息、化工、环保等学科优势,瞄准地方产业特点,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当政府和企业的―技术大使‖,促进学校科技成果的转化。

武汉作为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龙头,在武汉城市圈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充分利用学科特色和优势,加强环保技术研究,为构建两型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2005年之前,武钢焦化公司冷却煤气用水都是一次性使用后直接注入长江,既污染水源又浪费资源。如何给武钢披上绿水青山,又给武钢带来金山银山? 2003年9月,学校与武钢签订―焦化直流水改循环水‖工程合同,整体打包经费3000多万元。经过一年的设计、施工、安装、调试,工程圆满完成,95%的冷却用水进入循环使用,大大改善了资源利用状况。该成果在武钢焦化公司应用投产以来,运行稳定,累计直接经济效益达1.8亿元。

冶金板材生产出来后要经过防锈处理,过去板带静电涂油技术主要依赖进口,我校经过多年攻关,于2002年成功研究出―板带静电涂油机‖。该成果是集机电液及高压静电技术于一体的高科技产品,可广泛用于钢及有色金属板带材生产线,该技术在武钢试用成功后,相继在鞍钢、宝钢、攀钢等大型钢厂的100多条生产线应用,目前该技术基本占领了我国板材静电涂油市场。

3、加强成果管理,促进学校科技成果的产出和转化

学校制订了《武汉科技大学科技工作业绩奖励办法》、《武汉科技大学专利及软件著作权申请资助管理办法》等文件,加大申报科技成果奖励力度,极大地调动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学校科技成果的产出量逐年上升。

2005年—2007年,学校累计获科技(社科)成果奖励47项,其中国家科技奖励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37项,省部级社科奖励3项,获学会、协会和地区等奖6项。2008年学校联合武钢申报的―武钢取向硅钢制造技术自主创新与产业化‖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学

校作为第一单位申报的―钢铁冶金储运与精炼设备炉衬材料长寿高效技术‖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5年—2007年,学校累计申请专利236项,其中发明专利127项、实用新型专利46项、外观设计专利63项;共获授权专利117项,其中发明专利40项、实用新型专利59项、外观设计专利18项。据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大学排行榜/成果专利报告:2005年度,我校申请和授权专利数在全国高校中排名分别为84位和59位。

钢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含铁渣尘、硫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硫酸渣等,其中含有大量的铁。过去由于处理工艺复杂、过程控制困难、产品指标不稳、运行成本过高等原因,一直未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我校联合多家单位技术攻关,创新性提出―含铁渣尘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开发与工业应用‖,集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于一体、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将处理后的含铁渣尘加工成能满足冶炼需求的产品,使渣尘中的有用成分得到高效利用,环境也得到改善和控制。该技术已获国家专利4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待授权发明专利4项,目前利用本技术已建成硫酸渣综合利用厂21家,已建成冶金粉尘循环利用厂12家,取得了广泛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该技术因此获得了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获200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钢铁冶金储运与精炼设备炉衬材料长寿高效技术‖项目,通过攻克系列关键技术,研制开发了钢铁冶金储运与精炼设备炉衬材料,提高了设备寿命、安全性和效率,降低了炉衬材料对钢水质量的影响,并减少了炉衬材料消耗,降低了废弃炉衬材料排放对冶金企业环境压力,提高了企业综合效益。项目研究成果的集成保证了炉衬材料的高效长寿,为钢铁生产的连续性和安全性及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了保障,为冶金工业技术进步作出了贡献。

三、我们的主要做法

学校产学研合作取得较快发展,得益于学校采取了以下三项措施:

1、横向科研项目纳入职称评定之中

学校在印发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中明确规定:―从事科技开发、科技成果转化或科技推广取得较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且为学校创造经济效益50万元和80万元以上,…….‖,学校作为晋升副高职和正高职―业绩与成果‖评审条件。

2、横向科研项目成为获奖重要来源

2005至2007年,学校累计获国家、省部级科技(社科)成果奖励42项,其中通过横向科研项目鉴定报奖的占65%。如获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含铁渣尘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开发与工业应用‖、获2007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焦炉煤气冷却水系统新技术开发及优化‖等项目均为横向科研项目。学校对科研项目的鉴定和报奖制订了相关奖励政策,如鉴定方面,凡通过上级部门组织鉴定的科研成果,根据鉴定成果水平按以下标准给予奖励。

鉴定水平 奖励额度 国内先进 2000元 国内领先 2500元 国际先进 3000元 国际领先 5000元 在获奖方面,对我校为第一完成单位获省(部)级三等奖以上(含三等奖)的科研成果,学校将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发放奖金的额度,按1:1的比例奖励。对获国家级科技奖励的成果追加2-5万元特别奖。

3、横向科研经费成为年终考核指标

学校制订了―学院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办法‖和―教师科研工作量考核办法‖。在―学院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办法‖中,要求各学院科研经费要达到一定指标,如2007年我校材冶学院和机械学院科研经费考核指标分别为1000万元和900万元。在―教师科研工作量考核办法‖中,要求每位老师科研工作量要达到50分,其中科研经费要占50%。要写成年终考核任务,做好横向科研项目,积极加强产学研合作显得非常重要。

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双挂牌、双基地”建设调查报告

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柴野

学院办学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依托行业,面向社会,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育人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以产学研结合为途径、以培养适应交通行业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实施精品战略,全面提高学院的整体办学水平,实现学院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中部地区崛起和交通事业发展服务。

学院的办学理念可概括为―三为本、三为先‖,即:教育理念——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学理念——质量为本,技能为先;管理理念——以人为本,服务为先。

我院高职人才的培养是依托行业面向社会构建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探索―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工作过程、任务驱动教学改革,适应高职教育发展,走具有交通特色职业教育之路,是学院顺应职教发展的基本思路之一。―双挂牌、双基地‖校企合作交通高职人才培养是学院坚持面向行业企业合作办学,经过几代职业教育人共同奋斗不断创新,在多年职业教育实践基础上根据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积极寻找与企业合作的结合点,创造性地提出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她的提出得到了全国职业教育同仁的关注,得到了湖北省高职类教育同行、省交通部门的关注和支持。

所谓双挂牌就是:学院在企业挂牌建立―实习实训基地‖,企业在学院挂牌建立―员工培训基地‖;所谓双基地就是:学院在企业建立的―实习实训基地‖,既是―专业技能实习实训基地‖,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

几年来,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20多家,―双挂牌、双基地‖单

位达到25家,使校企合作关系更加密切,工学结合更加紧密,有力地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显示了学院在探索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新模式方面的―先发优势‖。

一、学院―双挂牌、双基地‖基本情况

根据课题组调查,学院―双挂牌、双基地‖企业共有25 家,其中行业内企业19家,占76%;省内企业20家,占80%;省外企业5家,占20%;国资企业17家,占68%;私有企业8家,占32%。

道桥系9家,占36%;机电系6家,占24%;计信系2家,占8%;管理系7家,占28%;设计艺术系1家,占4%。

二、―双挂牌、双基地‖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一)―双挂牌、双基地‖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创新点。 1.将思想素质教育融入到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

由于各种原因,在实习基地培养职业能力过程中往往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其实学生的思想道德、意志品质、职业道德在其以后的人生道路和工作中将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将实习基地同时建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就是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想素质教育融入到职业能力培养。除了实习指导教师到实习基地,还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和辅导员等教师到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我们还聘请企业管理人员现身说法对学生进行思想素质教育。

思想素质教育让学生的政治素养、意志品质、职业道德得到锻炼和提高,政治素质和职业素质双发展,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和生存能力明显增强。

2.利用校企合作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在校企合作中让企业了解到学院的师资和培训资源,企业将学院作为―员工培训基地‖,学院为企业员工提供技术短期培训、岗位培训、在职学历教育培训等,近年来每年这类培训数量达3000人次,为企业提供了智力支持,校企合作大大提升了我院的社会服务能力,符合示范院校建设目标。

3.工学结合催生了订单式培养

企业作为学院的实习实训基地,认识到学生顶岗实习能发挥工人和技术人员的作用,毕业后的学生能很快地适应工作岗位,企业主动跟学院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冠名的订单式培养班级每年达到10个,大大提高了学生培养质量,拓展了学生就业渠道。

(二)―双挂牌、双基地‖ 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过程中取得的主要成就

专业:参与双挂牌、双基地合作的专业有24个,占专业总数的66.7%,通过多年的合作交流,这些专业的建设得到长足的发展,其中有3个专业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5个专业为省级示范重点建设专业,其它均为学院重点建设专业。

技能:校企合作让学生学到了岗位需要的技能,在校内培养过程中学院就引入企业或行业标准制定培养方案,让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工作中。

岗位:经过调查统计,这些双挂牌、双基地合作单位每年可提供的实习岗位数29个,这些岗位需求的技能与专业培养方案一致,说明我院人才培养模式正确。

容纳学生:双挂牌、双基地合作单位每年可接受1380人实习实训,企业单位为实习学生提供500-1500元不等的工资和生活补助,这充分体现了工学结合的宗旨。双基地占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0.8%,容纳学生占毕业学生数的42.7%,可见双挂牌、双基地合作单位在工学结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教师:双基地除了接受学生实习外,学院还向双基地派遣教师进行双师型锻炼,教师在指导学生实习的同时,教师也参加顶岗锻炼,在生产一线学习技术、锻炼技能,每年有30名左右的教师在生产一线从事半年以上的工作。

教材:每年学院安排教师到企业指导学生的实习实训,有些教师在生产一线参加生产锻炼,教师会根据企业的岗位和技术要求,编写适合高职教学用教材,每年教师主编参编教材10本左右,2007年达到12本。

课程:双基地合作企业参与学院课程改革的有63人次,他们为

学院课程改革、课程建设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在他们的帮助下,共同开发建成了一批工学结合的专业优质核心课程、精品课程、特色教材、教学课件和优质教学资源库,其中已建成国家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院级精品课程10门。

服务(研究、推广、培训):以双挂牌、双基地为平台,充分发挥学院的人才、培训能力、实验设备等资源优势,广泛开展技术研究、技术推广和培训服务等工作。近年来承担了多项厅级以上科研课题,在公路建设、养护、监理等项目中推广四新技术每年达10项,为公路交通做出了积极贡献。学院依托成教部、盘龙公司、船员培训中心、世界银行湖北道路安全培训中心等培训资源,根据企业和社会需要,开展短期技术培训、岗位培训等,年培训达1万人次。在双挂牌、双基地的带动下,学院的社会服务能力得到明显加强。

三、―双挂牌、双基地‖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院层面:需要扩大和巩固双挂牌、双基地,让更多的学生受益,但是过度扩张需要大量的教师,这是一个矛盾的问题。

(二)企业层面:企业总是把利益放在首位,在没有看到效益之前往往不会主动把岗位给学生实习的,更不会主动与学院达成协议。企业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是一个全球普遍存在的问题,所谓不高是相对学校而言,因为培养人才是学校的主业而非企业的主业,因此企业的积极性没有学校高理所当然。换句话说,在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实施中学校是―主办方‖,企业是―协办方‖。

(三)政府层面:目前政府在高职院校的工学结合方面没有措施和政策,政府缺失1个措施、和一个政策,一个措施是为企业和学校建立一个工学结合管理平台,一个政策是为工学结合的企业提供一定的优惠的政策。政府的措施是有先例的,像产学研,政府就主动为高校与企业之间牵线搭桥提供服务,为企业解决科技和人才问题;像加拿大政府就为工学结合的企业制定了减税政策,这个政策政府可以借鉴。

四、―双挂牌、双基地‖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一)下一步举措:

1.发挥行业主导优势,建立校企协作机制

我院是行业办学,在交通行业有很好的声誉,利用这一优势,我院可以与行业企业建立良好的协作机制。目前有行业企业19家,以后要扩大协作企业数量。

2.健全校企合作制度,实现多方责任共担

通过校企合作企业可以得到人力和智力,学院可以获得实习基地、可以解决学生就业,还可以为企业提供培训,这是共赢的地方。但是,也有质量问题、安全问题、管理问题等,这需要建立一个合作机制,实现多方责任共同承担,让校企合作健康成长。

3.以行业文化为依托,加强校企文化融合

学院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形成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很容易熏陶学生的素质、规范学生行为。但是,学生终究要参加工作,要走进企业,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毕竟有差异,合作企业的文化有―先做人,后做事‖、―成就客户、创业创新,诚信正直、多元正赢‖、―专注、潜质、强度‖、―产品与世界同步‖、―顾客满意度第一‖、―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企业文化强调的是质量和效益,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融合有利学生适应企业环境,为就业接轨铺好路。

4.建立校企监督机制,实现培养质量提高

校企合作有了好的开端,但是目前只是建立在互信基础上的合作,还没有形成监督机制,培养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校企如何共同培养人才、如何监督、如何评价等要形成机制,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建议:

1.政府职能:政府在地区之间形成协调机制,对于产业分布、人才需求、岗位需求、企业信息等有一个平台,学校的相关信息如学校概况、专业情况、学生状况等也有一个平台,方便企业与学校之间的沟通。目前,校企合作更多的是靠学校或企业单独打拼,这样效率

低,相互之间找不到最佳搭档。再就是政府要研究配套政策和措施,例如加拿大政府对接受学生实习的企业在税收上进行优惠等也是一个好的办法。

2.增强企业责任:由于最近高校毕业生多,学生就业比较困难,企业往往有很大的选择权,企业是需方市场,这个学校不行可以找那个学校、这个学生不行可以找那个学生,这样企业的责任心往往不是很强,有必要让企业认识到人才培养既是学校的事情,也是企业的事情,通过宣传增强企业的责任感。

3.学校管理

一是要重视学生实习实训前的教育和学习,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教育:目的性教育,责任、义务和权利教育,安全教育。二是加强组织与管理,实习实训由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同参与,具有管理主体多元化、实习地点分散化、实习内容多样化等特点,加强组织与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必须构筑规范实习管理体系、制定及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不断改进管理方法。三是严格考核评价,实习实训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要有严格的评价与考核,但应区别校内课程的考核,这种考核的评价主体应该是校企双方,双方共同参与评价标准的制定,共同参与评价过程的实施。

4.家长、社会共同参与

工学结合主要是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事情,但是搞好工学结合还需要社会和家长的共同参与。学生到企业参加实习实训并不是一帆风顺,期间会因生活习惯、劳动强度、职业爱好、个人性格、家庭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实习实训效果,光靠学校和企业不能解决所有问题,需要学生家长和社会共同关心学生的成长,家长要与学生保持联系,解决思想困惑,鼓励参与实践锻炼。

探索校企合作模式 努力培养高技能人才

陈亮

(湖北财税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4)

摘 要:校企合作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就业需求为导向,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人才的教育模式。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模式,建立校企间有效的合作机制,是我国培养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探索;校企合作;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市场经济需要大批既懂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只有通过校企合作,努力培养高技能人才,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这一要求。

一、校企合作的内涵

校企合作是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合作,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用课堂教学与学生实践相结合,来培养适合应用型人才的育人模式。它的基本内涵是学用一致,产学结合,学以致用;目标是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的需要,校企合作主要包括:

(一)技术信息资源的合作

高职院校有人才技术优势,企业有生产设备优势,校企合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实行校企合作,可以利用高校职院的技术优势引进技术,改进设备,开发新产品,学院可以利用企业生产设备优势,了解企业对人才技能的标准需求,增加学校的实验实训场所,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尽快适应生产流程,尽快掌握技术要领,尽快实现角色转换。

(二)专业课程建设的合作

实行校企合作,学校可根据企业对岗位的要求,行业标准不断调

整专业,修改课程,完善教学计划,增减教学内容,对更好地培养高质量的技术人才,还可以利用企业的生产场所,增加学生的实验实训课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学校也可以定期听取企业对学校专业和课程设置的建议,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三)岗位培训的合作

职工操作水平的提高,管理水平的加强,生活流程的改进,新产品的引进和新技术的开发,都需要企业提高职工的素质,而企业职工素质的提高是靠培训来实现的,高职院校可以利用自己的师资优势,教学场所为企业培训员工。

(四)科研开发的合作

高职院校具有一支掌握专业技术理论的师资队伍,有数量较大的掌握一定专业理论的学生,企业有现代化的生产设备,熟悉产品性能,了解市场需求,实行校企合作就能利用学校的人才优势和企业设备信息优势,共同研发新产品,开发新流程,发明新工艺,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促进校企双方的共同发展。

二、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技术工人短缺,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出现了严重匮乏的现象,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实现持续增长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瓶颈之一。因此,加强校企合作,努力培养高技能人才,不仅是十分急迫的,而且是十分必要的。

(一)校企合作教育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手段。

高等职业教育被发达国家称作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其高等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走校企合作教育的办学之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点是培养技能人才,而不是在科研人才、理论人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只有通过学校与用人单位紧密合作,共同培养,才能为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才能真正达到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相结合,教学与生产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yh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