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新课程中学历史与社会教学

更新时间:2023-07-25 03:2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新课程中学历史与社会教学设计和

案例分析》复习提纲二

1、学习策略

2、价值观

3、在教学过程中的双主体性

4、优化教学内容

5、教学目标陈述中的行为主体

6、直接导入

7、课堂教学

8、以合作交流为主的教学模式

9、优化教学过程的基本策略

10、教学目标的陈述

11、教学目标陈述中的行为动词

12、支架式教学的几个环节

13、教学目标简约

14、教学结构

15、科学地选择教学方法

16、教学目标陈述中的表现程度

17、教学策略的监控

18、时事热点导入

19、思想文化维度

20、优化教学过程的基本原则

21、教学目标陈述中的行为条件

22、教学策略的选择

23、多媒体导入

24、自主性学习

25、历史与社会新课程目标在情感目标要求方面有什么基本特点?

26、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过程设计具备的学生条件是什么?

27、请列举十种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

28、新课标要求教师教学民主,充分尊重学生,那么你打算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营造民主的氛围,充分体现民主的思想?

29、教学设计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30、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过程设计具备的教材条件是什么?

31、新课程标准提倡培养学生的哪些方面的能力?

32、谈谈你对教学媒体的认识?

33、教学设计所要运用系统方法是什么?

34、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

35、课堂教学应有什么样的基本价值取向?

36、你对学生《社会与历史》的学习有哪些学习指导策略?

37、历史与社会新课程目标在知识目标要求方面有什么基本特点?

38、教学设计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39、历史与社会活动课前应作哪些准备工作?

40、假问题、假启发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41、合作学习不能光有形式而无实质。

42、板书设计重点是把握艺术性和美观性。

43、探究性学习不能搞得“泛化”和“神化”。

44、新课标要求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要求教学具有差异性,因此教学中就应该让学生自己看书,能看多少就多少,自己想什么问题就学习什么问题,这才真正体现新的教学理念。

45、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不能是贴标签式的。

46、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以讲为主,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按部就班地学习。课堂中学生规规矩矩,教师是学生的“师长”。

47、“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对教师的高度评价,工程师对产品要进行设计,使产品统一规格和型号。所以教师就应树立“工程师”的观念。

48、教科书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49、如何做好历史与社会学习过程及其学习指导策略的设计?

50、教学设计究竟具有怎样的基本特点?

51、著名的物理学大师狄拉克有一次去作学术报告,报告之后有人提问说,他不明白怎么可以从公式1推导到公式2。狄拉克不答,主持人提醒道:“教授,请回答他的问题。”狄拉克说:“他并没有问问题,只说了一句话。”你认为狄拉克为什么不回答吗?

52、对历史与社会进行课堂教学过程设计目前具备了哪些条件?

53、新的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与原教学大纲相比,在教学目标上有哪些特点?

54、“要想实现有效学习,教师就应该关注两类环境:物理的和心理的。应该努力营造适合每位学习者的环境,这时的课堂教学,就会从统一走向分散,从以教材为主走向以学生发展为主,从以讲授为主走向以指导学习、回答疑问为主,这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如何理解这段话?

55、我们知道,学生的成绩是有差异的,而针对一课具体的教学设计来说却只有一种,所以要上一堂灵活生动的好课,预设的教学设计是不重要的。这种观点对吗?

56、“所谓的备课,实际上就是备学生,就是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所谓的教学设计,就是为不同的学生,起码是不同类型的学生,设计出符合他们需要的学习计划、学习方式与学习进度。”你如何理解这段话?

57、阅读相关教学案例后能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标准教学案例的基本结构组成。

(2)、从教案设计和撰写的结构方面来分析教案还存在的不足。能对教学案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3)、联系某一案例的教学目标,能指出该案例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方面的缺憾之处。

(4)、教学目标的设计应注意的基本问题。

(5)、某一教学案例主要属于何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

(6)、教学案例应怎样实现或达到培养学生“尝试从各种载体提取信息,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分析、加工、利用多种信息的能力”这一教学目标的。

(7)、教学内容的设计安排应该考虑的基本因素。

(8)、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设计安排的角度,分析某一教案。

(9)、分析某一教案设计采用的导入方式。教学导入方式设计的作用和应该注意的问题。

(10)、某一教案采取的教法是如何体现现代教学理念的。你认为该教案的精彩之处何在。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新课程中学历史与社会教学设计和

案例分析》复习提纲二参考答案

1、学习策略

答:就是为了实现学习目标,完成学习任务所采用的方法、步骤、媒体和组织形式等教学措施构成的综合性方案。

2、价值观

答:价值观是一种涉及行为方式和目标的持久信念,影响人对事物的价值判断,从而影响人的态度和行为。

3、在教学过程中的双主体性

答: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体现学生自主性学习主体,更要体现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性主体地位。任何教学活动必须体现“双主体”,教师的主导性要体现在“导”学生学习知识和能力发展训练上,要“导”学生的学习态度、组织纪律、注意力、兴趣意志、情绪情感、智力活动、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等的提高上。学生的主体性则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讨论和质疑,体验和表达,实践和操作,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中。只有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

自主这“两个主体”的积极性,才能实现学生最大的发展。

4、优化教学内容

答:进行教学时,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把握教材,优化教学内容。要通过精选教学素材,把真正溶于教材之中的思想观点、方法内容、智力价值和精神素养挖掘出来,展示给学生,尽可能使每节课的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智慧。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到知识的同时,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另一方面,要精心选择教学内容,使难易程度分时适当,并具一定灵活性,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口选择。这样既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也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需要。

5、教学目标陈述中的行为主体

答:行为主体特指学生而不是教师,因为判断教学是否有效,其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实际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

6、直接导入

答:教师不借助其他材料,直接叙述新课学习的目标要求及教学活动开展的大致流程,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明确学习任务和应参与的教学活动。

7、课堂教学

答:课堂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组织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

8、以合作交流为主的教学模式

答:以合作交往为主的教学模式是强调教学是多边活动,提倡师生、生生间的多边互动合作,充分调动教学中各动态因素间的密切合作交往,构成一个全方位的合作运行体系的教学模式。

9、优化教学过程的基本策略

答:首先,要转变观念。现代教育理念、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师的创新实践三者的整合是优化教学过程的思想基础。其次,构建教学模式是优化教学过程的核心。构建适应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体系可以使教师摆脱个体经验和习惯定势的束缚,更加科学地施教和导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益。第三,要遵循标准和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照顾不同水平学生的需要。第四,要根据反馈信息,做好辅导答疑。这是教学工作的弥补环节,也是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

10、教学目标的陈述

答:教学目标的陈述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行为主体应是学生,而不是教师;2、行为动词应尽可能是可理解、可评估的;3、必要时可附上产生目标指向的结果行为的条件;4、目标陈述的是基本的共同可达到的教学标准,而不是无法实现的最高要求。

11、教学目标陈述中的行为动词

答:行为动词必须是有具体操作过程的、有明确指向的,否则就无法进行个性化的评价。

12、支架式教学的几个环节

答:搭脚手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13、教学目标简约

答:所谓教学目标简约是指目标的表述要简单明了,忌冗长拖沓,这有利于学生的理解的应用。

14、教学结构

答:教学结构是指一节课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进行顺序、时间的分配,它是教师的教学手段,教材的知识结构及学生的认知规律等有机结合体。

15、科学地选择教学方法

答:教学方法因其角度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分类和定义。如果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手段来分,可分为以语言教授为主的方法、以直接感知为主方法、以实际训练达到为主的方法、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和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五种。在实际的教学中,选择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往往是决定一堂课教学质量好坏的关键因素之一。实践证明,我们只要按照一定的科学规律,综合考虑教学的各有关因素,选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并能合理地加以组合,就有可能使我们的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的境地。

16、教学目标陈述中的表现程度

答:表现程度是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有的表现内容,并以此评估、测量学习过程或成果所达到的程度。

17、教学策略的监控

答: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应随时注意策略运用的效益、缺漏等,使策略过程与认知过程同步。

18、时事热点导入

答:通过寻找与新课学习内容有关的时事新闻、学生关心的热点话题等引入新课学习。

19、思想文化维度

答:思想文化内涵维度研究的是历史知识如何帮助学生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如何认同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该维度包括唯物史观教育、价值观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历史意识教育和现代意识教育等五个方面。

20、优化教学过程的基本原则

答:优化教学过程应树立素质教育观念、课堂教学效益观念和学习过程优化的发展观念。根据这些基本观念,实施教学过程优化应遵循全面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活动性原则和实效性原则。

21、教学目标陈述中的行为条件

答:行为条件是为了有助于学生产生应有的学习结果而特设的限制或范围,也是评价必要的依据。

22、教学策略的选择

答:是指对教与学的活动程序、组织形式、方法和媒体等的相对最优的选择,即在主、客观条件可能与可行的前提下,尽量在更广泛的有关教学策略中,找到科学的、更具有实效的教学策略。

23、多媒体导入

答:利用多媒体的多种功能,创造形象生动的视听效果及强大的模拟功能,打造理想的教学情境氛围,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寻找新课学习的主题目标,进行快乐地学习。

24、自主性学习

答:是指学生在明确学习任务的基础上,自觉、自主地进行学习并努力使自己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

25、历史与社会新课程目标在情感目标要求方面有什么基本特点?

答:过去由于出于一种应试的功利性目的,在我们的历史课堂里,充斥的只是对课本知识的枯燥灌输,而根本谈不上对蕴含于历史知识之中的丰富的历史情感的挖掘和提炼,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陶冶与培育。新的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在这方面的目标规定上与以往的历史教学大纲相比,所呈现出的一个突出变化就是,它大大突破了以往教学大纲单纯的政治教育的层面,注重了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把历史教育的社会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功能结合起来,从而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成为历史课程教学的血肉和历史教学过程的灵魂。

26、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过程设计具备的学生条件是什么?

答:初中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表现欲强,历史与社会知识的基础薄弱,因此充分利用发现、探究、体验、合作等多种教学活动,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利于主体性发展。同时,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学习的自觉性、选择性以及与教师的配合程度有了相当的提高,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接受教师这个客体的馈赠、限制和磨砺。在当今时代,部分学生还表现出应有的独立性与能动性,并有趋向创造性的内在动力。所有这些都表明,他们的主体状态及其主体品质已经达到一定水平。因此,我们的教学就要设法使学生的主体状态得以展示,并磨砺和发展他们的主体性品质。

27、请列举十种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

答:开展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举行历史故事会,举办历史讲座,进行社会调查,参观博物馆、纪念馆及爱国主义基地,考查历史遗址遗迹,采访见证人,编演相关剧目,观看相关影视作品,撰写小论文,写家庭简史、社区简史,编辑板报、通讯,举办专题展览,等等。

28、新课标要求教师教学民主,充分尊重学生,那么你打算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营造民主的氛围,充分体现民主的思想?

答:①对学生新颖的观点和想法尽可能给予鼓励性评价;②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质疑,提问,发表不同意见;③不指责学生提问的深浅、远近,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④课堂中可以开展学生间的提问辩论,也可开展师生间的提问辩论;⑤当学生出现错误时,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纠正,把纠错的主动权交给学生;⑥教师不能包办代替,更不能一味地严厉指责学生;⑦安排好课堂节奏,给学生留下足够的和发挥的时间和空间;⑧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学习的意义,并让学生看到成功的希望。

29、教学设计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一、是教学设计强调运用系统方法;二、是教学设计强调以学习者为出发点;三、是教学设计强调要以现代

教学理论为基础;四、是教学设计强调关注对学习问题的有效解决。

30、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过程设计具备的教材条件是什么?

答:新编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材增加了大量的活动探究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为推进学生“一般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文本。教学模式要在理论与现实的结合点上,以教材条件作为教学内容模式研究的起点,从而形成相应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形式的模式研究。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本质在于让初中学生在活动中使其主体精神品质能够获得充实和发展,由此推动“一般发展”的重大进展。

31、新课程标准提倡培养学生的哪些方面的能力?

答:新课程标准描述了历史与社会学习的过程及其任务,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2、谈谈你对教学媒体的认识?

答:媒体可以是作为教学环境设计的一部分,也是教学活动中教学呈现的一种载体,它不是独立地存在于教学之中,而是与教学方式结合在一起成为教学策略的主要因素。要适应现代教育发展需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积极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网络资源,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当然也要注意在实际教学中过度运用教学媒体的现象。过度的媒体的使用会使学生的注意力发生转移,对实现教学目标反而是有害的。

33、教学设计所要运用系统方法是什么?

答:教学设计要从“教什么”入手,对学习需要、学习内容、学习者进行分析;然后从“怎么教”入手,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选用恰当的媒体,具体直观地表达教学过程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对教学绩效做出评价,并根据反馈信息调控教学设计各个环节,以确保教学获得成功。

34、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

答:①对学生新颖的观点和想法尽可能给予鼓励性评价;②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质疑,提问,发表不同意见;③不指责学生提问的深浅、远近,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④课堂中可以开展学生间的提问辩论,也可开展师生间的提问辩论;⑤当学生出现错误时,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纠正,把纠错的主动权交给学生;⑥教师不能包办代替,更不能一味地严厉指责学生;⑦安排好课堂节奏,给学生留下足够的和发挥的时间和空间;⑧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学习的意义,并让学生看到成功的希望。

35、课堂教学应有什么样的基本价值取向?

答:一是课堂教学所实现的价值不仅是知识,也不仅是能力,而是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全方位的提升。

二是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三是课堂教学是发生在学生自身和师生、生生之间的活动过程、互动交往的过程、沟通合作的过程。

四是课堂教学既然是活动的过程,就必须考虑环境因素,因为任何活动都不能脱离环境的影响。

36、你对学生《社会与历史》的学习有哪些学习指导策略?

答:(1)培养学生获取事物现象的信息的能力,(2)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有机地把历史与现实相联系,有利于提高学生历史与社会知识的学习兴趣,(3)利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成为学习历史与社会知识的主要问题。(4)利用不同性质的历史与社会概念记忆图式掌握简单的史实概念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5)复杂的史实概念和史论概念学习的关键是理解,充分利用理解的方法,加强同一类历史与社会概念的比较和辨别,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6)充分利用教材的体例结构,将教材中的纵向概念系列和横向概念系列及其有关概念用图式加以表达,是把握历史与社会概念体系的有效方法。

37、历史与社会新课程目标在知识目标要求方面有什么基本特点?

答:新的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更加符合义务教育年龄段的青少年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和规律,与原教学大纲相比,显然是适当降低了课程目标要求的难度,只是要求“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明显缩减了过去那些对于抽象和难以理解的历史知识和理论等内容的要求,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基础性与普及性的基本特征。

38、教学设计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一、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二、增强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三、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39、历史与社会活动课前应作哪些准备工作?

答:活动前的准备工作,对历史与社会活动课是至关重要的,准备工作做好了,活动课就成功了一大半。在作具体的准备时,学生可以从分解活动主题、产生活动主持人、选择合适的活动形式、共同协商评价标准等方面入手。

教师在准备阶段是最忙碌的,工作大约有这样几个方面:①组织学生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②提供相关图书资料及网站。③时刻关注不同角色同学(主持人、小组长)的工作进展,适时给以指导。

40、假问题、假启发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答:假问题、假启发的现象,在中小学教育,尤其是公开课、观摩课中并不少见。其根本原因在于设计者在考虑问题时,关心的并不是学生实际知道什么,也不是所涉及的学习任务与学生固有认识的实际差距,他们只是从新知识点出发,从新课所要传递的概念出发。

41、合作学习不能光有形式而无实质。

答:这是正确的认识。教师片面追求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进行认真的设计。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甚至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都要在小组里讨论。讨论时间又没保证,有时学生还没有进入合作学习的状态,小组合作学习就在教师的要求下结束了。教师在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不是一个引导者而是一个仲裁者,教师只是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把学生往事先设计好的教学框架里赶。这是典型的应付式、被动式讨论。

学生方面,缺乏平等的沟通与交流,尤其是缺乏深层的交流和碰撞,结果往往是优秀者的意见和想法代替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和想法,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成了陪衬,他们更多时候在做听众,即使他们发表了意见也不会受到重视。总之,当前大多数课堂里小组合作学习处于一种自发和随意阶段,不少教师在应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组织形式时偏重于形式,缺乏对其内涵的深刻认识和反思。

42、板书设计重点是把握艺术性和美观性。

答:板书设计的宗旨是为学生学习服务。教学板书设计是教学内容主线的体现,在把握艺术性和美观性的同时,更要注意其真正的作用是服务于学生学习,如果过度、片面地追求艺术性则失去其应有的价值。所以板书设计要科学合理,布局要美观,书写要工整规范,图画等要力求简练,起到示意的作用即可;不宜太繁琐,本着省时高效的原则去设计使用。

43、探究性学习不能搞得“泛化”和“神化”。

答:这是正确的认识。课程改革大力提倡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探究性学习。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科知识都适合探究性学习方式,那种体现事物名称、概念、理解等方面的陈述性知识就不需要学生花时间去探究,仅靠听讲、阅读、理解等方式就能掌握。无需探究、考究的偏要去探究、考究,这只能是对探究价值的贬损和摧毁,从而导致探究的浅层化和庸俗化。

相反探究的神化则是把探究拔高,用科学家的探究性质和水平来看待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从而一方面对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不屑一顾,在实际教学中,表现为不尊重,不信任,不引导,课堂上即使出现了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也是草草了事,急于收场,另一方面过分关注和挑剔探究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而不是把着眼点放在学生“科学基本素养”的提高上,从而导致学生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的丧失。

44、新课标要求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要求教学具有差异性,因此教学中就应该让学生自己看书,能看多少就多少,自己想什么问题就学习什么问题,这才真正体现新的教学理念。

答: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是说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放任自流,说学生具有差异性,并非是说学生可以学到哪里是哪里,哪就没有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如果在教学中可以不用对学生进行指导,不用提示,没有具体要求,对学生学习的结果没有检查,没有反馈,这样做实际上是把“自主”变成“自流”,学生表面上获得了自主的权利,可实际上并没有实现真正的自主。

45、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不能是贴标签式的。

答:这是正确的认识。突显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和特征,也是教学具有教育性规律在新课程中的体现。但是,这不意味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可以“独立”和“直接”进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只有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融为一体,才是有生命力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就一门学科而言,是伴随着对该学科的知识技能的反思、批判与运用(过程与方法)所实现的学生个性倾向性的提升。 一些教师脱离具体内容和特定情境,孤立地、人为地、机械生硬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这种教育是空洞的、无力的,因而也是低效或无效的。从教书育人的机制来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应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它主要通过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机制发生作用。但是,现在却有教师像讲解知识要点一样,通过讲解的办法,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直接“教”给学生,这种教育只是一种知识教育或技能教育,而不会成为有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因而对学生的发展不可能有实际的作用。

46、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以讲为主,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按部就班地学习。课堂中学生规规矩矩,教师是学生的“师长”。

答:新课程要求师生之间是平等和谐的关系,教师对学生采取平等、理解、信任的态度,教学中师生共同进行学习。尤其是历史与社会这门学科,大多数任课教师不是专业毕业(目前师范院校也没有这个专业),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学习和提高,才能适应教学改革,所以师生之间又形成了“学友”的关系。这种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生动、活泼、健康地发展,有助于创新精神的养成。所以教师应树立起与学生的“学友”关系的观念。

47、“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对教师的高度评价,工程师对产品要进行设计,使产品统一规格和型号。所以教师就应树立“工程师”的观念。

答:过去的教师就像工程师一样,知识由教师归纳整理好后灌输给学生,但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张扬,创新意识被束缚。而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课程,体现了知识的整合,同时也要求学生在知、情、意、行等教学目标上的实现以及学生个性的张扬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推动学生有特色地发展,培养学生兴趣,使学生在欢乐、愉悦的氛围中,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所以教师应树立“指导者”的观念。

48、教科书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答:教科书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因为:1、教科书所承载的知识、方法、方案以及各种案例只是一种素材、一个方向、一些范例,它们还只是“死的”,真正让它们“活起来”,还需要学生的真情投入、教师的积极引导,需要环境与情景,需要师生之间的水乳交融,而这些,教科书没法提供,也不可能提供。2、无论多好的教科书,它们都是少数专家特别是学科专家编写的,都是为一定的群体编写的,编写出版都要经过一段时间,因此,它们不可避免地会带有远离一定的群体的生活世界,很难反映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学生的差异性与多样性、落后于社会生活和科技发展实际等弊病。3、作为信息载体和信息传输手段,教科书这种以纸质印刷、以语言符号为媒介的课程资源的作用也十分有限。

49、如何做好历史与社会学习过程及其学习指导策略的设计?

答:一、历史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研究影响学生注意的因素,采取积极的教学手段引起学生的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有机地与现实相联系,有利于提高学生历史与社会知识的学习兴趣和理解历史与社会知识的水平。三、利用不同性质的历史与社会概念记忆图式掌握简单的史实概念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四、能有效地促进新旧历史与社会概念的内部联系,特别是史论概念是在学习历史与社会概念体系的过程中掌握的,加强同一类历史与社会概念的比较和辨别,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五、,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历史与社会学习情况的了解,针对学生不同的认知结构进行不同的教案设计,否则,学生在考试的压力下机械地学习有意义的材料的现象就会日益滋长。

50、教学设计究竟具有怎样的基本特点?

答:一是教学设计强调运用系统方法。这里的系统方法是指教学设计要从“教什么”入手,对学习需要、学习内容、学习者进行分析;然后从“怎么教”入手,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选用恰当的媒体,具体直观地表达教学过程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对教学绩效做出评价,并根据反馈信息调控教学设计各个环节,以确保教学获得成功。

二是教学设计强调以学习者为出发点。教学设计非常重视对学习者不同特征的分析,并以此作为教学设计的依据。它强调充分挖掘学习者的内部潜能,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突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促使学习者内部学习过程的发生和有效进行。它注重学习个别差异,着重考虑的是对个体学习者的指导作用。

三是教学设计强调要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教学设计必须以现代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为指导,才能设计出科学的教学目的、教学程序、教学内容、教学策略体系,从而保证获取最优教学效果。

四是教学设计强调关注对学习问题的有效解决。教学设计是以促进学习者学习为目的的,所以,它是以学习者所面临的学习问题为出发点,进而捕捉问题,确定问题的性质,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达到解决教学问题的目的。换言之,教学设计不是以方法设问题,而应当是以问题设方法。

51、著名的物理学大师狄拉克有一次去作学术报告,报告之后有人提问说,他不明白怎么可以从公式1推导到公式2。狄拉克不答,主持人提醒道:“教授,请回答他的问题。”狄拉克说:“他并没有问问题,只说了一句话。”你认为狄拉克为什么不回答吗?

答:狄拉克的这一著名回答,揭示了问题这一概念的本质。真正的问题,应该是固有认识与新现象、新事实的矛盾。那位提问者并没有讲出自己对“公式1”的理解及其与“公式2”的矛盾所在,狄拉克当然就无法为他作出解释说明。所以,从问题出发设计教学,关键之处在于把握学生固有认识与新现象、新事实的矛盾,在于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或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发现这一矛盾,这样才会引发真正有效的学习活动,才能真正让学生学有所思。

52、对历史与社会进行课堂教学过程设计目前具备了哪些条件?

答:理论条件: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处是促进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方面达到高质量的同时,要促进学生的智力、情感、意志、品质、性格等精神领域的发展。教学是一个认知过程,它要求依照认知结构的特点,通过学生的参与和发现来表现教学的主题。教学还是一个情感体验与个性表现的过程,这就要求在学生身上唤起个人的人格特征,努力创造满足学生人格动机的条件。单一的教学模式很难提供给学生一个利于展示实现其主体性以及充填拓展其主体性的精神内涵的时空条件。模式的多样化及其发展特征,为教学的灵活性带来了方便,通过教师这个“主体”的能动作用力,使学生这个“主体”达到高度的统一。

学生条件:初中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表现欲强,历史与社会知识的基础薄弱,因此充分利用发现、探究、体验、合作等多种教学活动,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利于主体性发展。同时,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学习的自觉性、选择性以及与教师的配合程度有了相当的提高,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接受教师这个客体的馈赠、限制和磨砺。在当今时代,部分学生还表现出应有的独立性与能动性,并有趋向创造性的内在动力。所有这些都表明,他们的主体状态及其主体品质已经达到一定水平。因此,我们的教学就要设法使学生的主体状态得以展示,并磨砺和发展他们的主体性品质。

教材条件:新编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材增加了大量的活动探究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为推进学生“一般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文本。教学模式要在理论与现实的结合点上,以教材条件作为教学内容模式研究的起点,从而形成相应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形式的模式研究。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本质在于让初中学生在活动中使其主体精神品质能够获得充实和发展,由此推动“一般发展”的重大进展。

53、新的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与原教学大纲相比,在教学目标上有哪些特点?

答:一是在知识目标要求方面,新的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更加符合义务教育段的青少年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和规律,降低了难度,缩减了对抽象概念和知识的要求。二是在能力目标要求方面,改变了过去对能力的要求过于笼统、空泛的状况,具有更为具体的可操作性,同时也尽量体现出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的能力和素质的新要求。三是在方法目标要求方面,新课程标准首次把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提出来,强调学生通过对历史与社会的感知和积累客观真实的历史知识,以达到真正理解历史的目的。强调“注重探究式学习”,以及养成“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和合作式学习的行为习惯,即注重学生学习历史方式的突破,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等,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强调结论与过程的统一。四是在情感目标要求方面,新课程标准在这方面的目标规定上呈现出的一个突出变化就是,它大大突破了以往单纯的政治教育的层面,注重了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把历史教育的社会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功能结合起来,从而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成为历史课程教学的血肉和历史教学过程的灵魂。同时,其要求的标准的时代气息也变得极为浓厚。

54、“要想实现有效学习,教师就应该关注两类环境:物理的和心理的。应该努力营造适合每位学习者的环境,这时的课堂教学,就会从统一走向分散,从以教材为主走向以学生发展为主,从以讲授为主走向以指导学习、回答疑问为主,这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如何理解这段话?

答:强调课堂教学的本质是组织学生学习,还需要进一步明确什么是学习。按照通常的认识,学习是一个人通过经历或练习而得到的比较持久的身心变化,就是说,学习首先是一种经历,一种身心的活动过程。而任何经历或者活动都不能脱离环境的影响,都必然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所以,一切学习,都是情境性的。新课程方案要求教师关注过程和方法,关注教学环境的设计、活动的设计,正是从学习活动的这一特点出发的。但是,所谓的环境,除了物理意义的存在以外,还有心理意义的存在,同样的实物展示,同样的教室布置,对一位乐在其中、深受同学、老师喜爱的学生与另一位同班级格格不入或因受到批评而深感苦恼的学生,会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完全不同的心理感受。从这个角度说,也可以讲“境由心造”,对不同的学习主体,教师所提供、创造的尽管是同一或相似的物质环境,但结果是学生们面对的是不同的心理环境。

55、我们知道,学生的成绩是有差异的,而针对一课具体的教学设计来说却只有一种,所以要上一堂灵活生动的好课,预设的教学设计是不重要的。这种观点对吗?

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新课标虽然降低了难度,缩减了对抽象概念和知识的要求,但是更加突出了对学生

学习过程的要求。如何让学生始终处在学习活动的主体位置便成了课程设计的首要考虑因素。教学活动成功与否,取决于学习者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如何在兼顾注重学生的差异性,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习变成一个主动过程前提下,确定教学目的、选择教学策略、应用教学媒体和描绘教学过程是课程设计重要内容。因此,课程设计变得更加重要。帮助学生学习必须是有计划的而不是随心所欲的,有计划的教学目的在于帮助每一个人,使之按自己的方向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设计中要力求实现对个体学习者的指导作用。这实际上也就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和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具体体现。

56、“所谓的备课,实际上就是备学生,就是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所谓的教学设计,就是为不同的学生,起码是不同类型的学生,设计出符合他们需要的学习计划、学习方式与学习进度。”你如何理解这段话?

答: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的主要活动方式,是让学习者有可能从个人实际需要与可能展开学习活动。因此,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是教师设计教学的出发点。从这个角度说,所谓的备课,实际上就是备学生,就是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所谓的教学设计,就是为不同的学生,起码是不同类型的学生,设计出符合他们需要的学习计划、学习方式与学习进度。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学生之间的差异会显著增大,进度统一、任务相同的课堂必然会让位给类似复式教学的课堂。不同组别的学生学习不同的内容、完成不同的作业、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或许将会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而统一的讲解、答疑、点拨、指导,只能是学生自主学习讨论的必要补充,是应学生的实际要求而安排的活动。 当然,在统一的学习安排更多地被因人施教所代替,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讨论与互动共生成为课堂的常态时,一定意义的统一安排还会有存在的必要。这不但是因为国家、社会为了实现文明传承总要为学校教育规定任务,而且因为在相同条件下成长的人也必然会有相似的特点。因此在强调教学从统一走向多样时,还要认识到这种变化会有过程,认识到学生掌握自主学习方式也应该经过培养。从小学到中学,教师应该逐渐减少教学中的统一要求,逐渐加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权和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并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加强指导、帮助,从而在统一计划与自主学习的结合中实现学习者有差异的主动发展,并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式、方法。

57、阅读相关教学案例后能回答下列问题(答案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xl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