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实验指导手册(完整版)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3-13 18:2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心理实验指导手册

高湘萍 李慧渊 邢乃愈

朱丹 王克芹 朱锡余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二零零五年四月

目录

如何撰写实验报告???????????????????????????? 3 实验1 最小变化法测响度的绝对阈限?????????????????? 14 实验2 最小变化法测明度的差别阈限????????????????????16 实验3 恒定刺激法测手臂两点阈???????????????????? 19 实验4 恒定刺激法测重量差别阈限???????????????????? 22 实验5 平均差误法测长度的差别阈限????????????????????26 实验6 信号检测论——有无法 ????????????????????28 实验7 信号检测论——评价法 ????????????????????32 实验8 制作颜色爱好顺序量表 ????????????????????35 实验9 简单、选择与辨别反应时 ????????????????????40 实验10 表象的心理旋转 ????????????????????45 实验11 不同材料的学习迁移?????????????????????? 47 实验12 交叉迁移????????????????????????? 49 实验13 短时记忆的编码——减法反应时?????????????????? 52 实验14 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 54 实验15 Stroop效应???????????????????? ?? 56 实验16 长时记忆???????????????????? 57 实验17 空间位置和数字记忆广度?????????????????? 59 实验18 心理实验中的各种变量???????????????????? 62 实验19 动觉后效???????????????????? 65 实验20 单双眼的视深度知觉???????????????????? 67 实验21 时间知觉的训练???????????????????? 69 实验22 时间知觉与感觉道???????????????????? 72 实验23 时间知觉与Zeigarnik 效应???????????????????? 75 实验24 正反比率与概念形成???????????????????? 78 实验25 空间概念形成???????????????????? 80 实验26 学习曲线???????????????????? 83 实验27 划消实验与任务难度???????????????????? 85 实验28 棒框测验和镶嵌图形测验???????????????????? 88 实验29 情绪与皮肤电???????????????????? 91 实验30 水平——垂直错觉???????????????????? 94

如何撰写实验报告

一个完整的实验报告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标题、作者、摘要、关键词、导言、方法、结果、讨论、结论和参考文献。

标题要把研究问题最重要的特点用最简单的词句说清楚。有时字数太少了不容易看懂,可以在正标题外再加一副标题。如果是因素性实验,最好说明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标题一般在20字以内。

作者的姓名应包括对实验做出实质性贡献的人,并以贡献的大小排列顺序。作者所在单位应写明单位的正式名称和所在地的邮政编码。

摘要是关于实验报告的总结,应对研究的目的、所用的方法、得到的结果和结论作一简短的叙述。应说明自变量和因变量,被试的特点,实验设计,所用实验仪器和主要的发现,以及统计考验的显著水平。不必要的细节应尽量从略。因为摘要是放在文章最前面的,所以它提供的信息应使读者了解本研究的最主要方面,以便决定是否继续阅读该实验报告。一般字数不超过200字。

关键词包括本实验中所用的重要概念和仪器,所要测量的心理量等术语,以方便读者检索。一般为3~5个。

导言的主要目的是介绍所研究的领域,回顾和本研究最有关系的前人研究的成果,过去研究中的矛盾、遗漏以及实验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阐明本研究的目的,拟检验的假设和预期的成果。

方法主要包括被试、仪器、材料和程序。(1)被试的性别、年龄、职业、教育水平、数目,以及被试如何取样,如何分派到各处理组,是否给予报酬等。如用动物被试,则需要说明动物的种属、品系和如何饲养的,以前是否做过实验,做过什么实验等。(2)实验仪器及材料,如系实验室中常用的标准仪器,需要说明生产的厂家、型号;如为定制的仪器,则需仔细说明其物理性能,刺激如何呈现,反应如何记录,最好能附有仪器照片或示意图。此外实验室的物质条件也要详细说明。实验所用的材料也要一一列出,并注明其来源,如使用的量表或问卷是自编、翻译还是修订的,等等。(3)程序包括做实验的步骤、自变量的确定和如何变化,因变量的指标和如何测量,以及这两种变量的操作定义。所用的是什么实验设计,各种处理的条件,额外变量如何控制,指示语和给指示语的方式,实验次数,各次实验之间的时间间隔,作业的标准,数据的收集等。总之,写程序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一方面可使读者判断根据所说的程序和实验结果能否得出作者的结论;另一方面可使读者按原来程序重做这个实验来检验其结果的可靠性。

结果要如实地以描述和数量的形式把主要实验结果呈现出来。但结果只要陈述事实,不要解释实验结果,更不要夹叙夹议,以免使读者分不清哪些是实验结果,哪些是作者的意见。对实验结果的解释可放在“讨论”一节中再说。实验的原始记录不要放在结果中,如有必要可放在文章的附录中。实验结果必须将原始材料整理后用图或表格呈现出来。画出图表为的是让读者一目了然,表格要分类列出,切忌把所有的结果都填在一张大表中,让读者从表中寻找所要查看的数据,各处理的平均数和标准差要列出来。统计考验的结果,如用t考验在文章中可写成“实验组的作业明显地高于控制组的作业,(t28)=6.80;P<0.01,单侧考验。”“如用F考验,可写作F(2,80)=12.60;P<0.01。”

讨论要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评价,说明结果支持还是不支持要检验的假设。可将结果与前人有关的结果进行比较,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和今后如何改进的地方,从实验中得到什么启发,还可以进一步研究什么新的问题等。

结论要根据实验研究的结果客观地说明本实验证实或否定了什么问题。用简洁、概括、

客观、准确的语句反映整个实验的结果。一般是以条文的形式列出,让读者一目了然。

参考文献应把文章中引用过的文献都列出来。每篇文献应与文章中引用的地方相对应。 对应的方法可以按文章中引用的顺序,用[1]、[2]、??等数字注明,文献也用[1]、[2]、??数字排列顺序。如果在文章后面又引用前面已引用过的文献,原来用[2]注明,后面还可用[2]注明。另一种对应的方式就是在文章引用文献的地方后面,在括号内注明作者的姓名和出版年代等。这样,参考文献就要按作者姓氏的字母顺序或者笔划顺序排列。如果同一作者在同一年代发表的不同文章都被引用,则可在年代处加下标a,b?。在文献中也必须要注明相应的下标。

初学者在写实验报告时,常常会感到这些要求很概括,自己不知道如何下笔,所以本书特意在这一小节的后面附了一篇范文供初学者参考(附录一),此外初学者还可以多去参阅已发表的科研论文,学习和揣摸别人是如何写科研实验报告的,然后自己多加练习,逐渐把实验报告写得清楚、确切、并重点突出。

经过半个学期或一个学期的练习后,请学生对以下两份初学者的实验报告(附录二)给与评价,针对每个部分作一个评价,写一份评价报告。

附录一:实验报告范例

品德语词的内隐记忆发展研究初探

高湘萍 徐媛 李冰

(上海师范大学应用心理系,上海,200234) 摘 要

实验采用内隐记忆加工分离(再认型)程序设计,考察了小学、中学、大学三个年龄组被试对道德词、不道德词、中性词三类语词的内隐与外显记忆成绩,结果发现:对不道德的记忆具有更强的内隐性特征;中学生确实处于道德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或者转折阶段;道德认知的内隐研究应成为道德心理研究的一个新视角。 关键词:道德认知 内隐特征 发展阶段 1 前言

19世纪末20世纪初,S.Freud 在构筑精神分析理论体系时设想,人类的生物性本能由于公开、直接的宣泄违背社会道德伦理准则,在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中,被强制地排斥于意识以外,受以道德卫士自居的“超我”的监视和压制[1] 。基于这样一种理论前提,我们可以设置本我和超我构成了人类道德体系的两极,本我和超我的冲突造成了人类社会行为的复杂表现。Freud的理论为我们理解人类行为的深层动机提供了视角。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实验证明手段和可靠的实验证据,长久以来,精神分析没能摆脱主流心理学家的质疑和排斥[2]。

儿童道德认识发展研究是在J.Piaget的开创性工作基础上形成的。品德心理研究者通常认为,道德认识是道德发展的引导机制,只有在恰当的道德概念和道德观念、道德判断推理的引导下,道德情感才能被导向合乎道德的方向,才会形成稳定的道德行为。因此,对道德认识的研究成为品德心理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3]。关于道德认识、令心理学家和德育工作者始终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是,成人和外界的道德规范经由怎样的过程及如何转变为儿童内在的、自发的道德准则。20世纪20年代末,Piaget首先用对偶故事研究了儿童对规则、行为责任、公正、惩罚等问题的看法,揭示了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历程[4]。50年代,L.Kohlberg设计了道德两难故事,用以推测青少年道德思维的内在结构[5]。80年代起,我国心理学家也对儿童的行为责任判断、公正观念、惩罚观念的发展进行了大样本检验,取得了大量研究成

果[6]。从研究方法角度看,这些研究都继承了Piaget构筑的理论框架体系。由于受研究方法的局限,虽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发现了大量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发展不同步的现象,却难以通过实证途径揭示道德观念内化过程中发生的深层冲突。

20世纪70年代,E.K.Warrington和L.Weiskrantz用间接测量的方法系统研究了遗忘症患者的记忆能力,拉开了实验研究无意识记忆现象的序幕[7]。短短30年,心理学家不仅出示了大量证据证明在我们的注意焦点以外的确还存在一种难以直接知觉的记忆能力,而且随着研究方法本身的进步,研究课题迅速拓展到无意识认知活动的广泛领域[8][9],使我们以实验手段揭示人类行为的深层动机成为可能。

本研究尝试用过程分离再认测验的实验程序[10],比较不同年龄被试在识记与品德有关语词时意识记忆容量和无意识记忆容量的差异,初步验证道德观念在意识认知领域与无意识认知领域的差异,并把实验结果与传统品德心理研究结果进行比较。 2 方法 2.1 被试

三个年龄段被试共132个人参加了实验,小学组(9-10岁)61人,随机分成预备实验组20人,包含测验组21人,排除测验组20人。中学组(12-13岁)39人,其中包含测验组19人,排除测验组20人。大学组(19-20岁)52人,其中包含测验组23人,排除测验组29人。实验后被试获得一份纪念品或报酬。 2.2 实验设计

实验为3×3×2三因素混合设计。三个因素分别是:(1)年龄组变量,分小学组、中学组、大学组3个水平;(2)刺激材料,分合乎道德语词(以下简称好词)、不合乎道德语词(以下简称坏词)、无关道德语词(以下简称中性词)3个水平;(3)测验类型,分包含测验和排除测验2类。其中年龄组、测验类型为组间变量,刺激材料为组内变量。 2.3 材料

实验采用103个汉语语词刺激。好词33个(如关心、友爱),坏词30个(如流氓、欺骗),选自《德育知识词典》(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60)。中性词40个(如节目、绿叶),选自《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刷馆,1966)。其中,好词用作词单1刺激、词单2刺激、干扰词的分别是12、12、9个。坏词用作词单1刺激、词单2刺激、干扰词的分别是15、15、10个。

学习阶段先后呈现词单1和词单2的2个刺激。2组词单都由一定数量的3类刺激语词随机排列构成。测验刺激包含了所有103个刺激语词。 2.4 实验程序 2.4.1 预备实验

把挑选出来的刺激语词请小学组被试辨认并造句,剔除被试不认识或不能了解确切含义的语词,选定好词33个、坏词30个、中性词40个作为实验刺激。参加预备实验的被试不再参加正式实验。

2.4.2 正式实验

实验分学习和测验两个阶段进行。学习阶段利用幻灯机先后呈现词单1、词单2的语词,每个语词的呈现位置为幻灯片中央,呈现时间为3秒,间隔时间为1秒,要求被试记住所有呈现的刺激语词。刺激呈现结束后,被试进行5分钟的算术作业。接着进行纸笔测验。包含组被试的任务是在测验纸上把前面看到过的词单1、词单2中的所有语词勾出来,排除组被试的任务是再认测验纸上呈现的语词,回忆分辨它们曾在学习阶段的哪个词单上出现,在测验纸上只把先前看到过的可以确认是在词单2中呈现的语词勾出来,忽略那些曾在词单1出现的语词。 3结果

以击中率减去虚报率得到的校正击中概率作为统计数据。对于排除测验,如校正击中率概率为负值(共有12个数据,绝对值都接近零),则校正为零。表1为3个年龄段被试包含测验和排除测验的平均校正击中概率。

表1 被试对词单1刺激的平均校正击中概率 小学组 中学组 大学组

好词 坏词 中性词 好词 坏词 中性词 好词 坏词 中性词

包含测验 0.7 0.68 0.6 9 0.65 0.51 0.71 0.69 0.60 0.73 排除测验 0.29 0.32 0.21 0.32 0.5 0.26 0.16 0.24 0.17 3.1 包含测验结果

方差检验显示年龄组效应显著,F(2,66)=0.94,p<0.05.其中3个年龄组被试对好词和中性词再认的击中概率都没有显著差异,说明他们的语词再认能力相当,可以直接比较。但是,中学组被试对坏词的再认击中概率都明显低于大学组和小学组,t中学组-小学组(38)=2.66,p<0.05;t中学组-大学组(46)=3.17,,p<0.05。刺激材料的主效应显著,F(2,132)=9.29,p<0.05。其中中小学组被试3类语词刺激的再认没有明显差异,中学组和大学组被试都对坏词的再认成绩明显低于好词和中性词,中学组t坏词-好词(19)=2.84,p<0.05;t坏词-中性词(19)=4.35,p<0.05;大学组t坏词-好词(29)=3.17,p<0.05;t坏词-中性词(29)=4.75,p<0.05,好词和中性词的再认成绩没有显著差异,分组和刺激材料的相互作用显著,F(4,132)=5.84,p<0.05,说明吧不同的刺激材料对不同年龄组被试有不同的影响。

3.2 排除测验结果

方差检验显示年龄组效应显著,F(2,60)=7.38, p<0.01.其中。3个年龄组被试对中性词的再认击中概率没有明显差异。对坏词的再认击中概率中学组最高,其次是小学组,大学组最低t中学-小学组(38)=4.37,p<0.05,t小学-大学组(41)=2.91,p<0.05。说明中学组被试不易辨认已经呈现过的坏词,这一结果与包含测验是相同的。对好词的再认排除结果是,大学组最易辨认并加以排除,小学组和中学组其次,且彼此差异不明显,t大学-中学组(41)=3.70,p<0.05。刺激材料的主效应明显,F(2,120)=7.06,p<0.01。小学组被试再认品德语词刺激加以排除的能力明显比中性词差,t坏词-t好词(20)=0.63,p=0.53,t坏词-中性词(20)=2.47,p<0.05。中学组和大学组都是对坏词的排除概率明显小于好词和中性词,t坏词-t好词(20)>2.57,p<0.05,,t好词-t中性词(20)<0.6,p>0.05,说明不论哪个年龄组的被试辨认呈现过的坏词并加以排除都是相对困难的。分组和刺激材料的相互作用显著,F(4,120)=0.13,p<0.05,说明不同年龄组被试排除不同性质词单1刺激词语能力不相同

3.3 PDP参数

表2 被试对各类刺激的意识记忆和无意识记忆参数 小学组 中学组 大学组

好词 坏词 中性词 好词 坏词 中性词 好词 坏词 中性词

pe 0.41 0.36 0.48 0.33 0.01 0.45 0.53 0.36 0.56

pu 0.39 0.50 0.40 0.48 0.51 0.47 0.34 0.38 0.39

分别计算3个年龄组被试识记3类不同语词刺激的内隐和外显参数,如表2所示。可以看到无论小学组、中学组、大学组的被试,对坏词的无意识提取贡献均大于有意识提取能力,尤其突出的是中学组,对坏词的无意识提取贡远远要超过有意识提取参数;大于意识提取参数,大学组则相反。意识提取参数大学组最高,中学组最低,无意识提取参数则是中学组最高,大学组和小学组较接近。

4讨论 4.1

关于品德词语记忆的内隐性,freud设想,本我中蕴含的攻击性、性冲动,由于不为社会道德规范允许,不能公开表现,深潜 无意识中。道德的代言人超我是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渐内化形成的。但是超我同样具有非理性特征,所以跨意识和无意识两个层面。我们认为,如果无意识记忆内容的来源主要是于通行的道德规范冲突的,那么它的的范围不局限freud所设想的性和攻击性,而应该是包括所有和社会价值观念冲突的观念、欲望因此本实验结果是好词的外显记忆优于坏词,坏词的内隐记忆成绩优于好词,且这种趋势应随着年龄增长趋于显著。即是坏词由于与社会道德观念相悖,应较好词更有更强的内隐性。实验结果证明了被试地坏词的无意识提取贡献都要大于意识提取,但未能证明某种于年龄增长一致的稳定发展趋势。

4.2

关于道德认识发展的年龄阶段 传统的道德认识研究以道德两难故事或者道德情景故事为材料,通过分析儿童对故事涉及的道德问题的言语反应,探索道德认知发展的规律。借助这种研究方法揭示的道德认知发展年龄阶段带有明显的依附于儿童对抽象概念和关系的认知能力发展水平的痕迹。但是,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道德认识能力并不等同于抽象认知能力;或者说它只是其间的一个影响因素。道德发展是处在生物、认知、情感、社会相互作用的更为广阔的发展背景中的。伴随儿童进入青春期期,个体同时也开始了与童年和家庭脱离的痛苦过程,这种心理疏远常导致不公正但却是自我解放地拒接接受父母和他们的某些价值观。使个体朝着重新整合的自我方向发展。可以设想,儿童在这一发展时期的道德行为反应将比任何其他发展阶段呈现更丰富的多样性。实验结果发现,中学组12-13岁儿童对坏词的意识记忆和无意识记忆存在较其他年龄阶段明显的差异,和上述研究结果是一致的。揭示进入青春期是儿童道德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

4.3

关于道德内隐性的研究 社会认知的内隐性研究室内隐性记忆研究方法向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扩展的结果。对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内隐特征的实验研究可以看作是把内隐认知研究引到了品德心理研究的最初尝试。其后一系列研究无不说明社会认知(包括攻击性)具有深厚的内隐特征,可能是造成人类社会行为的复杂性的深层心理原因。因此,开展道德认识的内隐实验研究将有助于揭示道德观念内化过程中的深层冲突,为外显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发展的不同步现象提供新的解释视角。

5结论

(1) 对坏词的记忆更具有内隐特征

(2) 中学生可能出于道德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或者转折阶段 (3) 道德认知的内隐研究应成为道德发展研究的新视角。

6参考文献

1 舒尔茨著 杨立能译。现代心理学史。 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342—343 2 舒尔茨著 杨立能译。现代心理学史。 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353—355 3李伯黍,燕国材 教育心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版社,2001:12 4皮亚杰著,傅统先,陆有铎译,儿童的道德判断 山东教育出版社,1964

5 格莱茵著,计文莹等译。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 湖南教育出版社,1963:158-168 6 李伯黍1品德心理研究. 华东化工学院出版社,1986 7 warrington,E.K, Weiskrantz,L..The effect of priorlearing on subsequent retention on Amnesic Patients .Neuropsychologia,1974;12:4186428

8 杨志良等 内隐社会认知的实验研究 心理学报,1996 9 杨志良等 社会认知识具有更强的内隐性 心理学报,1996

10 Jacoby,L.L A Process dissociation framework:separating automatic from intentional uses of memory.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1991,30,5132541

旁观者效应

一 摘要

在突发事件中,旁观者越多,人们心里的一种想法就会越强烈:有人会去帮他,我就不去了。实验用来测试旁观者效应的存在。通过不同人数的三组被试对帮助行为id反应时和采取行动的人数的比例,来揭示目击者人数和帮助行为之间的关系。我们假设:突发事件时目击者越多,旁观者效应越严重。

二导言

1964年的一天,凯蒂.热那亚下班返回公寓,途中找到一个男人的恶意袭击。那男人刺了她数刀,她大喊救命。直到最后有人报警,两分钟后警察赶到但凯蒂死去了。袭击过程持续了35分钟,公寓周围共有38人目睹这一过程,最后只有一个人报警。

心理学中的一个领域,行为科学家称之为亲社会行为现象——产生积极社会后果的行为。

旁观者干预——在突发事件中对处于困境的人采取帮助的行为。 本实验研究与亲社会行为相反的行为称之为未干预行为。

达利和拉特提出:正是由于旁观事件的目击证人太多,降低个体提供帮助的意愿,他们把这称为是旁观者效应。:在突发事件中,旁观者越多,人们心里的一种想法就越强烈,有人会去帮他,我就不需要去了。实验通过不同人数的三组被试对帮组行为的反应时和采取行动的人数比例,来揭示目击人数对帮助行为的干扰。

三方法(实验设计)

1被试-某中学学生两班90人

把被试分为三组:第一组一个被试进行实验(10人),第二组三个被试进行实验(30人);第三组5个被试进行实验(50人)

2材料

一段5分钟录音,被告知是一个要去参赛录音,被试给出意见。 3过程

主试给出指导语:这是一段要参赛的录音作品。请你听了后给我你的意见,过程中如

有什么问题可以报告主试。分别给三组被试放录音。第一组一个人进行,第二组三个人一起进行,第三组五个人一起进行。

前两分钟录音完全正常后两分钟录音逐渐出现回音,声音渐渐变空。主试等待被试报告

四结果

当被试相信由许多其他人在场时,向研究者报录音有问题的数百分比大大减少。 被试 报告人数 报告人数百分比 报告事件平均值 90% 60% 30% 2分30 3分26 4分53 第一组 9 第二组 18 第三组 15 五结论

所有提出声音质量有问题的人中间,时间拖延总量也随着旁观者人数的增加而增加,报告突发事件的总人数在各组间也有显著的变化。

被试行为结果的不同,与被试认为在场人数(目击者)的不同有关

六讨论

1为什么其他人的出现,人数的增多,会影响报告行为?

因为被试总是以为其他人会去报告,不仅责任分散而且不提供报告的内疚也分散了,如果突发事件只有你一个人在场,那么你不提供报告所要承担的后果要比其他人在场时要大得多。

2当报告行为换为帮助行为,怎么才会产生一个帮助行为呢? a 意识到突发事件正在发生 b做出判断,是否真需要帮助 c必须承担个人责任 d 知道采取什么行动、 e必须去做

3还有什么原因会影响被试做出反应的行为?

预测性焦虑:害怕嘲笑或是难堪,使自己看上去很蠢。

附注:

标题:把研究问题最重要的特点用简单的词句说清楚。 姓名:作者姓名和所在单位的正式名称

摘要:摘要是关于实验报告的总结,应对研究的目的、方法、得到的结果和结论作简短的叙述。

关键词:包括本实验中所用的 重要概念和仪器;所有的测量的心理量等术语。

导言:主要目的是介绍所研究的领域,回顾和本研究有关系的前人研究,过去研究的矛盾遗漏和实验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阐明研究目的和实验假设和预期的成果。 方法:包括被试、仪器、材料和程序。

结果:如实描述和数量形式把实验结果呈现出来,但是只是呈现事实不要解释结果。

实验的原始记录不要放在结果中,如有必要可以放在文章的附录中。结果必须是将原始材料整理后用图或者表格呈现出来,画出图表是为了一目了然,表格要分类出来,切忌把所有的结果都填在一张大表中,让读者从表中寻求的数据,各处理的平均数标准差要给列出来。统计结果,如用t考验在文章中可以写出实验组的作业明显高于控制组的作业,t(28)=6.80:p<0.01,单侧检验:如用F考验,可以写成F(2,80)=12.60;p<0.01。

讨论:要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评价,说明结果支持还是不支持要检验的假设。可将结果和前人的结果进行比较,实验中出现问题和今后如何改进的地方,从实验中得到什么启发,还可以进一步研究什么新的问题等

结论:要根据实验研究的结果客观说明本实验证实或者否定了什么问题。用简洁、概括、。客观、准确的语句反映整个实验的结果。一般是以条文的形式列出,让读者一目了然。

参考文献:应把文章中引用过的文献都列出来。每篇文献和文章引用的地方相对应。对应的方法可以按文章中引用的顺序【1】【2】??等数字表明,也可以用数字排序。如果文章后面又引用了前面引用过的文献,原来用【2】注明,后面还可以用【2】注明。

心理暗示的作用

摘要

被实验室运用自然实验法比较被试的作用。自然实验法是在自然情景中按照实验研究的目的,去控制某些条件和情景以观察被试者的暗示心理活动的方法。本实验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由主试给许多被试同样的暗示,观察被试的反应。主试两名,一人先进入其他寝室,一个人随后进入,进入后和寝室同学讲话,但边讲话,做出寝室好像有怪味的表情。一名主试走后,另外一名主试观察同学的反应,统计实验结果,发现暗示的作用,第二部分实验为了证实暗示的积极作用,分别让两组同学朗诵诗歌。第一组在朗读前,告诉他们所读诗歌是著名诗人所著,对第二组,不告知任何信息。朗读后让被试默写发现暗示作用。第三部分是证实暗示的消极作用,由主试单独给予一个被试暗示,主试在早上就告诉被试他今天眼睛很肿不好看,观察被试反应。被试均不知自己在进行实验。 导言

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最简单、典型的条件反射。心理暗示在生活中极为常见,它是环境或人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识接受了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比如在公交车上一个人打了哈欠,就会有很多人接着打哈欠。这就是所谓的巴纳姆效应。心理学家还做过这样的研究:让人伸出双手,掌心向上,闭上双眼。告诉他现在在他的左手系了一个氢气球。并且不断上漂,在他右手系了一块石块,向下坠。3分钟后,看到他双手间的差距越大,那么暗示性越强。还有一个实验,一个教授向学生展示一个不透明的玻璃瓶随后教授告诉大家瓶中有一种恶臭液体,请闻到恶臭的同学举手。实际上瓶里什么都没有。但是学生受到了暗示都信以为真了。 暗示分自暗示和他暗示两种。自暗示指自己接受某种观点,对自己的心理施加影响。是情绪意志发生改变。他暗示是指个人和他人交往中的 现象,别人对自己情绪和意志发生的作用。本实验在研究他暗示对被试的影响。人的判断和决策过程,是由人格的自我部分在综合个人需要和环境限制后做出的。我们称这个判断过程叫主见,一个自我较为发达健康的人,通常是很有主见很自我的。但是自我不是神不是时刻都是对的,

程序:

1将混色轮放在和光线平行的地方,不要让色轮背光。也不要直射。被试坐在离色轮2米的地方,色轮中心与被试眼睛的高度处于同一高度;小色盘放在大色盘的前面,一个标准色盘和一个可调色盘配对:大小色盘开口方向与色轮旋转方向相反,以防色轮旋转时撕破纸盘。

2将黑白色盘各露180°时混合成灰色的亮度作为标准刺激。标准刺激的大小色盘要交替使用,以消除空间误差。

3从白色盘露出150°黑色露120°开始到白色露210°黑色露150°之间各种灰色的亮度作为变异刺激,渐增和渐减序列以ABBA呈现,以消除习惯和期望误差。 4可先用小色盘作为标准刺激,(在内)2个系列,大色盘作为标准刺激(在外)4个系列,再小色盘(在内)2个系列,以消除系列顺序误差,一共测8个系列。

5先将色盘按180°,大圆白150°放好,调节色轮旋转,使混合出的灰色没有闪光,然后对被试说以下指导语:

这个实验要求你比较两个灰色的明度。请你看内圆灰色和外圆灰色的深浅是否相同,现在内圆灰色是标准,请你用外圆灰色和内圆灰色作比较,如果你觉得外圆灰色比较浅,就说亮;当我改变外圆的亮度后,你再用同样的方法比较,你如果感到外圆明度和内圆明度相同或分不清时候,就说相等;如果你觉得深些,就说暗。请记住,内圆灰色是标准,要你判断外圆的明度比内圆亮、相等还是暗些。

6 每次比较时候,主试都要明确指出是比较刺激和标准刺激比较,每次该用内圆或是外圆作标准刺激时都要向被试说明。被试报告时也是比较刺激亮、相等、暗,主试分别用+、=、或---三种符号在表2-1的相应的地方记录。

7主试调节变异刺激以5°为单位,误差不要超过1°,每个系列直到两个转折点都出现为止。

8 每完成递增和递减连续两个系列,被试休息3分钟。 9一个被试完成后换另一个被试,程序与第一个被试相同。

结果:

1分别计算每个系列的上限和下限,并将结果填入表2-2;

2分别计算 标准刺激在内外和前后各四个系列的绝对差别阈限,并将结果填入表2-3,表2-4,表2-5中。

思考题:

1如果测两个被试的明度差别阈限所用的白色盘反射的光量不同时,结果能否比较? 2说明最小变化法测差别阈限的特点。

3用本实验结果说明四个最小变化法的系列为何递增和递减各一半,为何标准刺激一半在内,一半在外/

4如果标准刺激改为白色盘显露出270°,根据韦伯定律,本实验被试的明度差别阈限应该为多少?

5用本实验结果说明有无疲劳和期望误差。 6用本实验结果说明有无空间位置误差

表2-2 8个系列的明度差别阈限的上下限 标准刺激 在内 在外 在内 顺序 (1) (2) (3)(4)(5)(6) (7)(8) 变异刺激 上 下 下上上下 下上 呈现方式

表2-3 上 、下的差别阈限比较(白色盘所占度数)

呈现方式 上(1+4+5+8)|4 下(2+3+6+7)|4 上限 下限 DL

表2-4标准刺激的空间位置对差别阈限的影响(白色盘所占度数)

标准刺激 在内(1+2+7+8)|4 在外(3+4+5+6)|4 上限 下限 DL

表2-5 测定顺序对差比阈限的影响(白色盘所占度数)

顺序 前(1+2+3+4)|4 后(5+6+7+8)|4 上限 下限 DL

实验3 恒定刺激法测手臂两点阈

简介:

恒定刺激法又称次数法,常定刺激差别法和正误示例法,是测量感觉阈限的三种方法之一。恒定刺激法的特点是:只用经常被感觉到和经常不被感觉到这一感觉过度地带的5-7个刺激:而这几个刺激在整个测定阈限的过程中是固定不变且随机呈现的。

两点阈是被试刚刚能分出刺激皮肤上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触觉定位的一种方式。人体各部位的触觉感受性和触觉定位是一致的。心理学家波灵等人曾通过实验显示,人体各部位的两点阈值是不同的,人体中比较活动的部为两点阈值低,说明这部位的触觉定位的准确性高,即触觉感受性高。相反,则触觉感受性低。

实验目的: 通过测定手臂的两点阈学习如何用恒定刺激法测量绝对阈限。 方法:

被试:每组两名被试,最好男女各一 材料和仪器:两点阈测试仪(使用时必须垂直地降落,并使两个尖头同时且均匀地接触皮肤:接触时间不超过2秒钟,每次间隔至少5秒) 程序:

1用最小变化法粗略测定手臂两点阈: 5次,找出被试既不是100%地判断为两点,也不是100%地判断为一点的大致范围,将此范围分为5等份,就可选出间隔相等的5个刺激; 2将这5个刺激按随机原则呈现,各20次共100次。

3每呈现一个刺激后,被试如感觉到两点就报告两点,若感觉到的是一点就报告一点,主试分别记录为+、--并记录在表3—1中。

4每测25次休息2分钟。 操作注意事项:

1, 在实验前要选定刺激,并且随机确定刺激的呈现序列。

2, 所选刺激最大的强度:每次被试几乎都能够感觉到,被感觉到的可能性不低

于91%

3, 所选刺激最小的强度::每次被试几乎都能够感觉到,被感觉的可能性不高于

5%。

4, 选定好刺激范围后,在这个范围内选出5-7个距离相等的刺激 5, 每种刺激强度呈现的 次数不能小于20次 6, 各刺激呈现的次数要相等; 7, 呈现的顺序随机排列

8, 随机排列可以用随机数字表,或者用抽签的方法; 9, 当被试多次持续报告为两点时候,可以加入探测刺激。

表3-1 原始结果记录表 顺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刺激(mm) 反应(1点或2点) 顺序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刺激(mm) 反应(1点或2点)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表3-2 对各刺激反应为两点的n(次数)P和z值 两点刺激的距离(mm) 反应为两点的 n P Z 结果:

1分别计算各被试对每个刺激报告为两点的次数的百分数,并将结果填表3-2. 2用计算法求出两点阈。 3作s-p图求两点阈。

思考题:

1恒定刺激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比较测定两点阈的两种方法(最小变化法和恒定刺激法) 3如何用恒定刺激法测定响度绝对阈限?

附录:

阈限的计算: 1计算法

公式:x=x1+(x2-x1)(y-y1)|(y2-y1)

说明:其中,x1、x2、y1、y2为实验结果,y1是感觉到两点的次数稍小于50%的百分数,其相应的刺激为x1;y2是感觉都爱两点的次数稍大于50%的百分数,其对应的刺激时x2.y为所求的感觉到两点的百分数,即50%x是其相应的刺激值,极为两点阈。 3 作图法:s-p作图法,s-z作图法。

s-p作图法:

(1)以刺激为横坐标,以反应的百分数为纵坐标画图。 (2)将各数据点连线,成一折线。

(3)通过50%处画水平线交曲线于点,再从a点向下画垂线,交横坐标为一点,即为阈限。

S-z作图法:

(1) 由于测定两点阈总结果的肩形曲线和正态分布的积累曲线接近; (2) 可以将感觉到两点的百分数(p)转换为z值。

实验

4 恒定刺激法测重量差别阈限

简介:

恒定刺激法测定差别阈限需要两类刺激:一个标准刺激和几个变异刺激。测定时,用随机的顺序让被试分别将每个变异刺激和标准刺激进行比较。比较的方式可以是同时呈现两个刺激同时比较:也可以是先后呈现两个刺激继时比较。同时比较时,因为两个刺激在空间的位置上的差异会出现空间误差。继时比较往往又会产生时间误差,即因呈现刺激 的时间先后不同所照成的感觉上的差异。例如,用一只手先后提两个重量,如果这两个重量是相等的,往往会感觉到后提的重些。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先前获得的感觉表象随时间的延长会逐渐消退,后来的感觉比较新鲜、清晰,而在感觉上比较两个刺激时,是用后获得的感觉和先获得的感觉表象做比较,把时间误差减小到最少;第二个方法是在安排呈现刺激的顺序时,使标准刺激在前和在后呈现的次数相等,这样就可以使产生的时间误差在平均值中抵消。

用恒定刺激法测差别阈限时,如测量差别阈限时,一般是要求被试做三种反应:第二个刺激比第一个刺激重、轻、还是相等(分不清哪一个重也是属于此种)这样,在总的反应系列里就可以得到两个感觉上的转折点,一个是从感到比标准刺激轻到比标准刺激相等,第二个是从感到相等到重。前一个转折点为差别阈限的下限,后一个转折点为差别阈限的上限,标准刺激在二者之间。上下限间的距离就是为感觉相等的范围,其中点为主观相等点(PSE)即感觉上和标准刺激相等的 值。PSE和标准刺激往往是不一致的,两者的差叫常误(CE)CE=PSE---标准刺激,如果得正数说明高估,负数为低估。标准刺激和下限的距离为下差别阈限,标准刺激和上限的距离为上差别阈限。上下差别阈限不一定相等,二者的平均值才是绝对差别阈限。为了便于比较在标准刺激不同的情况下的差别阈限,往往需要求出其相对值,即韦伯率。相对差别阈限值=绝对差别阈限|标准刺激。上下限和差别阈限可以根据实验结果和直线内插法计算,或是通过作图法求出。

下差别阈限=标准刺激-下限 上差别阈限=上限-标准刺激

绝对差别阈限=1|2(上差别阈限+下差别阈限)=1|2(上限—下限) 相对差别阈限=绝对差别阈限|标准刺激 主观相等点(PSE)=1|2(上限+下限) 常误(CE)=PSE---标准刺激

用作曲线图求差别阈限的方法有两种:

1三条曲线:以重量为x轴,以三种判断次数的百分数为y轴作三条曲线。在从y轴的50%处引出和x轴平行的线,该线和(---)曲线交点的x坐标为下限,与(+)曲线交点的x坐标为上限,差别阈限=1|2(上限---下限)。

2 两条曲线:以重量为x轴,y轴有两种变量:判断比标准刺激重的次数的百分数:判断比标准刺激非轻(重和相等)的次数百分数,从y轴50%处作x轴的平行线,该线和(+)

曲线交点的x坐标为上限,与【(+)+(=)】曲线交点的x坐标为下限,差别阈限=1|2(上限-下限)

实验目的:通过测量重量的差别阈限,加深对差比阈限的理解,并学习如何使用恒定刺激法。 方法:

被试:每组两名 仪器和材料:形状一样的圆柱体7个,分别重101g,101土5g,101土10g,101土15g,一张白纸(遮眼用) 程序:

1 主试安排刺激呈现的顺序:将7个变异刺激各和标准刺激配成一对,每对比较10次,5次先呈现标准刺激,另外5次先呈现变异刺激。7对刺激呈现的顺序和每对刺激中标准刺激和变异刺激呈现的顺序都按随机原则排列。

2被试坐在桌边,不可看比较和标准刺激,比较时将优势手的前臂放在桌上,用拇指和食指拿住圆柱的上端,轻轻向上提起,让圆柱离开桌面0.5秒,2秒后放下,紧接着换第二个,两个刺激间的间隔不要超过1秒,两次比较间的间隔不要低于5秒。

3主试设置好比较刺激和标准刺激的前后,记录时要分清楚。主试指导语要说清,分清楚要求被试用第二个来比第一个,要求被试判断标准尽量保持一致。然后被被试以下指导语。

现在请你一对一对地比较圆柱体的重量,当你听到我把圆柱体放在桌上时,你就用刚才看到的方法轻轻地把它提起,注意当时的感觉,放下后也要尽量保持这个感觉。当拿着第二个圆柱的时候,就用你对第二个圆柱体的重量感觉和第一个的重量感觉进行比较。如果你觉得第二个比第一个轻些,就说轻。如果你觉得重些就说重;如果分不清就说相等。这样一共要比较几十次,每次比较后还必须做出判断,判断标准尽量前后一致,请注意,要用第二个圆柱体的重量去比第一圆柱体的重量,要你判断

第一个比第二个轻、重、还是相等。

4 主试要把圆柱体呈现给同一个位置上,被试的前臂在桌上的位置保持不变,主试可把位置用粉笔标出。

5按先前排好的顺序呈现刺激,每次被试做出轻、重、或相等的判断。要在记录表上相应的记下--、=、+。每比较10次后适当休息2分钟,并让被试将手臂离开桌面自由活动一会儿。

6每次被试反应后主试都要及时将被试的反应结果填入表4-1.

结果:

1整理好记录,凡是标准刺激在后呈现时被试的判断转换成变异刺激比标准刺激的判断,将结果填入表4-1.如先呈现96g然后101g被试报告说重,记为+,整理时则要转换成96g比101g轻。

2分别统计每个变异刺激比标准刺激轻、重、和相等的次数。并列出相应的百分数,填入表4-2中。

3以变异刺激为重的横坐标,以反应咯变量重于、轻语、和等于标准刺激的次数百分数为纵坐标,把所得的结果画出三条曲线图。

4用直线内插法分别根据图表求出重量差别阈限。 思考题:

1根据本实验结果说明被试有没有时间误差,如有,它是否影响了测定的结果,为什么? 2在测定重量差别阈限时,用恒定刺激法比用最小变化法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3如果要检查重量差别阈限是否符合韦伯定律,除了利用本实验结果外,还应做什么补充实验?

表4-1 实验结果记录表 呈现刺激顺序 (先) 刺激(后) 反应+、--、= 标准刺激后事+,-转换 呈刺激现(先) 顺序 刺激(后) 反应+、标准刺激--、= 后事+,-转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01 111 101 91 101 101 101 101 96 106 116 106 101 101 101 111 96 96 101 101 101 101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91 116 101 91 101 101 86 101 101 106 101 101 101 91 101 86 106 101 111 116 101 86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91 101 101 96 101 101 101 86 111 101 96 111 101 101 101 101 101 106 101 116 111 86 101 101 116 106 101 101 91 111 101 101 101 101 101 101 116 101 86 111 96 101 91 101 101 101 101 11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111 101 91 101 86 101 101 101 106 86 96 101 101 106 86 96 101 101 116 101 101 101 101 110 101 116 101 101 101 101 106 101 101 101 91 86 101 101 101 101 101 96 101 91 86 106 101 96

表4-2 各重量与101克比较时的三种判断结果

变异刺激 判断的次数%

(g) (——) (=) (+) 116 111 106 101 96 91 86

实验5 平均差误法测长度的差别阈限

简介:

平均差误法有称为均等法、调整法。其典型形式是让被试去调整一个比较刺激,直到他感觉到与标准刺激相等为止,平均差误法地主要特点就是要求被试判断在什么时候比较刺激和标准刺激相等,直到给出主观相等点,而且这个主观相等点在不肯定间距之间:被试的反应不是口头报告而是调整等值,被试积极参与,实验过程中被试本人调整刺激的变化,通过渐增和渐减两个系列求出刚刚不能引起和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刺激值,然后求平均值作为感觉的绝对阈限,刺激量是连续变化的,与最小变化法不同;接近阈限时,被试可以反复调整刺激,以减少刺激的起始点对结果的影响,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用平均差误法测差别阈限时,需要提供给被试的标准刺激,要求其调整比较刺激。被试每次比较对渐增恶化渐减系列进行调整,找出标准刺激相等的值。反复实验,每次结果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多次调整结果的平均数,也就是主观相等点(PSE),主观相等点是和标准刺激之间的差事常误。(CE=PSE-St0

在用平均差误法测量差别阈限时可能会产生动作误差、时间误差、空间误差。动作误差是指被试自己调整比较刺激和标准刺激,被试的动作方向不同,会出现过高或者过低估计比较刺激的反应倾向;空间误差是指视觉刺激,因为呈现的方位不同所造成的;时间误差则是指标准刺激和比较刺激在时间上先后呈现。在实验中使用ABBA法或者AB法,要求比较刺激从小到大,或者从大到小进行调整,都是为了平衡动作误差和系列效应。

使用平均差误法有利于引起被试的兴趣,减少单调厌烦的情绪。但是在调整过程中,动作本身带来的新的非感受因素,增加了分析的难度,测得的结果只是一个近似值,不能与其他方法测得的结果直接加以比较。

实验目的:掌握平均差误法的基本含义和测验程序,学习如何用平均差误法测量长度的差别阈限。

方法:

被试:每组两名被试 仪器和材料: 程序:

1计算机实验,通过像素完成,像素大小相等则为等距;

刺激呈现:一半次数变异刺激长于标准刺激,一半次数变异刺激短于标准刺激,每种刺激呈现方式实验10次,分为两个5次进行

2 手动实验,用视觉长度估计测量器完成。

注:被试必须将套子向内移动以调整变异刺激简称为内,反之为外;标准刺激在左边呈现简称为左,反之为右。 结果:

1计算每个被试的平均误差,估计91%区间内的波动范围。

2计算标准刺激在左在右的平均误差、被试由内向外调节和由外向内调节的平均误差。 3比较2个被试的平均误差显著性。

思考题:

1用本实验的结果说明被试是否存在空间误差、动作误差、疲劳效应。

2平均差误法有什么特点?它和最小变化法恶化恒定刺激法有什么异同? 3如何用平均差误法测定音高的绝对阈限?

4如何用平均差误法测定前臂皮肤通过触觉感知两个刺激点的距离和食指皮肤通过触觉感知两个刺激点的距离相等时,两个距离的实际差别是多少?

附录:

两种差别阈限的估计方法:

(1) 把每次调整的结果(x)与主观相等点(PSE)的差的绝对值加以平均:

AEm=∑|x—PSE|\\N

(2) 把每次调整结果(x)与标准刺激(st)之差的绝对值加以平均: AESt=∑|x—st|\\N,此方法得出的阈限值比较小一些。 表5-1 被试调出的与标准刺激等长的线段长度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右外 右内 左内 左外 左外 左内 右内 右外 1 2 3 4 5

实验6 信号检测论——有无法

简介:

信号检测论——signal detection theory,简称SDT。它有3个基础的实验程序:有无法、迫选法和评价法。有无法的基本程序是:主试呈现刺激后,让被试判定所呈现的刺激中有无信号,并口头报告。

被试对有无信号出现的判断有4种结果:击中、虚报、漏报和正确否定,这四种刺激——反应的矩阵如下所示,f1表击中次数,f2为漏报次数,f3为虚报次数,f4为正确否定次数。 击中(f1) 漏报(f2) 虚报(f3) 正确否定(f4)

虽然有四种结果,但判断的条件概率一般只用击中的条件概率p(y|SN)和虚报的条件概率p(y|N),因为其他的两个是这两个条件的互补即:p(n|Sn)=1- p(y|SN),p(n|N)=1- p(y|N),其计算方法为:p(y|SN)=f1|(f1+f2),p(y|N)=f3|(f3+f4)。

辨别力指数d‘和判断标准似然比β计算公式为:d=ZN-ZSN, β=OSN|ON,其中ZSN表示击中概率所对应的标准分数,OSN|表示虚报概率的纵坐标。

ROC曲线——操作者特征曲线,又叫等感受性曲线,以虚报率为横坐标,击中率为纵坐标绘出。ROC曲线的曲率代表被试对信号的感受性和他的反应标准。当信号本身强度很大,ROC曲线向左边弯的更高,当信号变弱,ROC曲线就向45度对角线靠拢。换句话说,ROC曲

线的曲率是由信号强度决定的,和被试的判断标准无关,它由被试的感受性和信号强度共同决定。

实验目的:

检验当呈现信号和噪音的先定概率发生变化时,对被试的辨别力d和判断标准β是否有影响,并且学习绘制ROC曲线。

方法: 被试:2人

仪器和材料:信号和噪音卡片,每张卡片正面写有1位或2位数字,范围是8-24,每张卡片背面表明SN或N(SN和N都正态分布)

程序:

1确定五种SN呈现的先定概率,为消除顺序效应,按照表6-2中的标准进行:

2主试按照p(SN)=0.9,p(N)=0.1分别从总体SN和N中随机抽样,形成一个n=50的样本,如表6-3:

3将SN和N的数字分布表给被试看,并对被试说:下面给你们看一系列 的数字卡片,你根据给你呈现的数字分布来判断该数字为信号还是噪音,并口头报告。 4 将每张卡片呈现给被试让其判断,被试报告信号,主试就在记录表相应的空格内记下+,

若判断为噪音,就记下--,每做完50次休息2分钟。

5 实验结束后询问被试,在不同的情况下他是如何进行判断的,并将被试的回答记录到

讨论中。

6 换被试重复上述过程。

结果:

1 分别统计5种p(SN)的击中率和虚报率,即将相同样本的结果加在一起,得到5对p(y|SN)和p(y|N)。填入表6—4;

p(y|SN)=呈现SN时反应时为 +的次数|50 p(y|N)= 呈现N时反应为—的次数|50

2从pzo转换表中分别查出5对p(y|SN)和p(y|N)相应的Z和O值并画表格,计算5对d和β的值填入表6-5中。

3 以p(y|N)为横坐标,p(y|SN)为纵坐标,画出ROC曲线,并在曲线上标出5

个β的位置。

4 以ZN为横坐标,ZSN为纵坐标画图,通过图求出d’,并和计算值进行比较。 5 用本实验的结果说明信号的先定概念如何影响被试判断标准。

思考题:

1实验前为什么要把信号的先定概率告诉被试,如果他不知道这方面的信息,实验结果会怎样?

2有的主试在被试每次回答后都告诉他对或是错,你认为这种反馈信息的作用是什么?

3如果在Z坐标图中,各点的连线和负对角线不垂直,可能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 4比较两名被试的ROC曲线,在曲线和机率线的距离和曲线的原话程度有什么不同?如有差异,分别说明什么问题?

表6-1 数字分布表

数字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SN N 0 0 0 1 1 3 0 6 1 1 1 6 12 18 20 18 12 6 3 1 1 0 3 0 1 0 1 0 12 18 20 18 12 6 表6-2 实验顺序 P(N) 1 2 3 4 5 P(SN) 0.9 0.7 0.5 0.3 0.1 0.1 0.3 0.5 0.7 0.9 表6-3 信号检测轮实验结果记录表

0.7 0.5 0.3 0.1 先定概率 0.9 SN|N SN\\N SN\\N SN|N SN|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先定概率 P(y|N) 表6-4 5种先定概率下的击中率和虚报率 0,9 0.7 0.5 0.3 0.1 P(y|SN) 表6-5种先定概率的d‘和β值

先定概率 0.9 0.7 0.5 0.3 0.1 P(y|SN P(y|N) Zsn Zn Osn On d’ β

实验7 信号检测论——评价法

简介:

在有无法中,当定下判断标准后,凡等于或大于标准的感觉都说是信号引起的,例如当刺激x1和x2感觉出现时,被试都说是信号引起的,但是这两个刺激的感觉强度时不一样的,这一点却被忽略了。因而有无法举手丧失掉了许多信息。评价法不仅要求被试对有无信号做出判断,还要求按规定的等级做出评价,说明每次判断的把握有多大,这样被试在一个实验中就会有几个标准。对于某个标准以下的标准来说,击中率和虚报率都是累计概率。

在绘制ROC曲线时,如果SN和N分布都是正态并且方差相等,那么在p坐标上的ROC曲线应是圆滑对称的,在Z坐标上的ROC曲线则是与负对角线垂直的一条直线,其斜率为1.如果是不垂直的直线,就是SN和N两个分布的方差不等,分以下两种情况,当SSN的平方大于Sn的平方,斜率小于1,反之斜率大于1.这是辨别力的大小只能用两个分布的一个Z值来计算。

实验目的:比较不同被试对图片再认的准确性和判定标准。 学习信号检测论的基础程序——评价法 方法:

被试:每组两个被试

仪器和材料:写有描述人格的形容词卡片120张(附录),积极和消极各半,其中

60个词是信号,60个词是噪音。 电子节拍器 程序

1 主试把60张背面标有信号的卡片打乱放在一起,请被试做好准备。 2 主试对被试说如下的指导语:

请你来做一个记忆实验,我先给你看60张写有描述人的形容词的

卡片,要求你尽量记住卡片上的这些词。

主试按1s呈现一个词的速度以随机的方式呈现SN和N共120张卡片。

3将呈现过的60张卡片和没有呈现过的60张卡片放在一起,打乱后重新-排序。然后对被试说:现在要给你看120张卡片,一半是你看过的,一半是新的,我给你一张卡你就要判断它的新旧,并填入表7-1,如果你觉得肯定不是看过的,你就写1;如果你觉得它可能是没看过就写2,如果你分不清就写3,如果你觉得可能看过就写4,如果你觉得肯定是看过的,就写5.请你快些判断。

4一个被试实验结束后,换另一被试,程序和前面的相同。

结果:

1请分别统计信号和噪音的反应情况,填入下表7-2,整理成表7-3,根据7-3画出被试的ROC曲线,请分别画出两种ROC曲线(P坐标和Z坐标),并比较两被试p坐标ROC曲线。 2分别计算各被试用四种标准判断时的d‘和β值,填入表7-4.

3根据计算和画图求出的数据,说明哪个被试对词语再认能力强,即保持得较好,和他们采取的判断标准有何不同?

思考题:

1 如果要比较7岁和10岁儿童对汉字的记忆能力,应该如何用评价法进行实验? 2评价法与有无法的主要不同之处是什么?

3假若你的被试的ROC曲线(z坐标)不成为一条直线或是一条和负对角线不垂直的直线,应该如何分别计算他的分辨能力?如何解释得到的结果? 3 假若本实验的刺激换成图片,试推测语词的记忆和图片的记忆结果的差异,并说

出差异的原因。

表 7-1 被试反应记录表 实验次数 卡片类型 被试反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表7-2 再认词语的5类反应次数 刺激 被试反应 1 SN N

SNp SNp Np Np 2 3 4 合计 5 30 30 30 30 表7-3 再认词语4种 判定标注的累积次数 反应 1+2+3+4+5 2+3+4+5 3+4+5 4+5 3

刺激 SN N

表7—4 再认语词的d‘和β值 判定标准 c1 c2 c3 c4 c5 P(y|SN) P(Y|N) Zsn Zn

d‘=Zn-Zsn Ysn Yn

β= Ysn|Yn

实验8 制作颜色爱好顺序量表

实验1 对偶比较法 简介

心理物理学的方法包括测量感觉阈限和阈上感觉测量两大类,其中阈上感觉的测量是根据心理量表来测定的。

一个适量的刺激可以引起相应的感觉,但当刺激的物理量增加时,感觉并不按同样的比例增加。例如,把2kg重的东西增加到4kg时,人们并不会感觉都爱它是原来的两倍重,那么,心理量是如何随刺激的物理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制作心理量表了。

心理量表大体上分为3类: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比例量表。 心理顺序量表没有相等的单位,也没有绝对0点,它只按心理的某种标志把事物排成一个顺序。从顺序量表上只能查出某事物在一定的心理顺序中所处的位置。 心理顺序量表可用对偶比较法和等级排列法制作。

对偶比较法是把所有要测的刺激配成对,让被试判断在两个刺激中哪一个特征更明显。若有n个刺激,则一共可配成的数目为n(n-1)|2.对于比较时每对词或先或后呈现,或是同时呈现,都会产生误差(前者是时间误差,后者是空间误差),因此,为了要避免这些误差,每对刺激都需要比较两次,互换其出现的时间或位置。这样总的比较次数就共有n(n—1)次。

排定各对刺激呈现顺序的方法,可用消费者对某种商品颜色喜爱程度的实验来说明。如果该商品有红橙黄绿蓝5种颜色,用对偶比较法测定时共配成5(5—1)|2=10对。这10对刺激可按台阶式或斜线式排定呈现的顺序。为了抵消顺序误差,在先做完饿了10次,后10次的顺序时将先前10次的顺序倒过来,为了控制时间或空间误差,还要把两个刺激呈现的先后时间或左右位置和前10次呈现时颠倒一下,比如第一次先红后橙,或左红右橙,则第20次应为先橙后红,或左橙右红,其余类推,其中1-20为呈现的序号。

两个刺激可以按照表8-3的顺序呈现,比较结果记录在表8-4中,并加以整理,先分别将各个刺激和其他刺激比较时选中的次数,(一个或者多个被试的结果),再计算各刺激被选中的总次数,然后根据总次数从多到少确定量表从1到5的顺序。顺序为1的颜色就是消费者最喜欢的。

实验目的:

用对偶比较法测定个人对颜色爱好的程度 学习用对偶比较法制作顺序量表 方法:

被试:色觉正常的人

材料:5种色块分别贴在5张大小和颜色(白或灰)相同的纸上。 程序:

1 实验前,主试按下列公式来计算配对数:n(n-1)|2,n为参加比较的刺激总数。本实验是5种颜色,刺激可以配成5x(5-1)|2=10对。这样10对刺激可按台阶式(表1)或是斜线式(表2)排出呈现刺激的顺序。例如,用斜线式安排实验顺序,可按表3进行实验,同时准备好和表3一样的空白表格作为记录时用(这个表格不要填写数字,而是填写数字的得分,即作为填写答案用。)为了抵消顺序误差,在做完10次后,应再测10次,后10次的顺序时将前10次的顺序颠倒。为了控制时间或空间误差,还要把两个刺激呈现的先后时间或空间左右位置同前10次呈现时颠倒一下,例如,第一次是先红后橙,或左红右橙,则第20次时应为先橙后红,或左橙右红,其余类推。 2给被试如下指导语:我每次都给你看2种色块,请你告诉你喜欢哪一张?最好说明为什么? 3主试按表3所列顺序成对呈现不同颜色的卡片,要求被试比较并报告两张卡片中最喜爱的,把比较的结果填入事先准备好的空白表格里,例如:横行橙和纵向红比较,被试比较喜欢红。则在横橙和纵红交叉处写上红。如果是横黄和纵橙比较,被试喜爱橙,则在横行黄和纵行橙处写橙,依次类推。比较完10对后,比较完10对后,再按相反的呈现顺序比较,并且每对颜色呈现的相对位置与第一轮呈现的位置相反。例如:如果第一轮以红橙形式呈现,则第二轮一橙红形式呈现。其余类推,做完10次后休息2分钟。

结果:

1统计每个被试5种色块被挑选的次数。

2按每个被试挑选的次数从多到少将5种色块排成顺序,填入表8-6中,即制成对5种色块爱好的顺序量表。

思考题:

1对偶比较法与恒定刺激法有何不同?各自的应用范围如何? 2怎样才能把心理顺序量表转换为心理等距量表?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平均数

表9-2 选择反应时实验记录表 次数 1 2 3 4 . . . . 被试一 被试二 刺激颜色 反应时 刺激颜色 反应时 60 表9-3 简单色光选择反应时测试记录表(单位:毫秒) 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红 绿 蓝 黄 平均数

二 选择反应时

目的:测量不同颜色色光的选择反应,掌握测定选择反应时的方法 方法:

材料和仪器:选择、简单反应时测定仪 程序:

1主试连通主机电源打开电源开关,调试仪器到测试被试的选择反应时,测试次数为60次。

2被试面对显示器坐下,熟悉反应键四种颜色圆孔的相应位置,手握反应键,准备开始测试,主试给出如下指示语:

这个实验是要看你反应有铎快,实验时,我喊预备,你就注意显示器上的窗口。实验开始后,随机出现四种颜色的灯就会在相同颜色的窗口中亮起来,请你把你的大拇指轻轻地放在反应键盘的任一个圆孔中,当你看到某种颜色色块出现时就尽快地按在相同颜色的圆孔上,一次反应放松拇指,注意下一次灯亮,在整个实验中,只能用同一个手指进行按键反应,实验时,你一定要看准确是哪一种颜色的灯亮了找到相应的圆孔后按键反应,而且动作要尽可能地快。这个实验要进行60次。

3主试口头提示被试开始实验,按2号键启动,被试对灯亮进行反应,每次反应后显示器都会及时显示该次所用的反应时,主试尽快记录每一次亮灯的颜色和被试的反应时,在60次结束后记录被试的平均反应时与表9—2中

4实验结束后,让被试谈谈,他在实验过程中式如何兼顾准确和快速的 5换下一位被试进行实验

结果:1分别将四种简单色光反应时各15次的测试结果填入表9-3中, 2 检验色光对选择反应时结果的影响。

思考题:

1视觉和听觉简单反应时是否有差异,分析原因。

2怎样运用简单反应时的结果计算被试在选择反应实验中辨别和选择的时间? 3在被试60次选择反应时结果中是否有明显的练习效果?这种效果与被试采取的策略有无关系?

附注:仪器使用说明

将主机和电源接通,打开电源开关,显示器显示n1——n4,

按4号键,选择n4为简单反应时,显示器显示L-S,按1号键,选择完毕后显示器显示-----20默认测试次数。

按1号功能键,可选择反应时间的次数,显示器中依次出现——40、——60、——80、——20;

被试将手指放在反应键盘任一圆孔中,刺激呈现时,被试需要放开手指反应 按2号键开始测试开始:

仪器将自动呈现声音或者色光刺激,其中呈现色光刺激时四种颜色的灯同时点亮,下一次刺激在被试的手指重新放回反应圆孔中时候自动呈现; 测试次数完成后,仪器内自动鸣响1秒钟作为提醒

连续按3好显示键,显示器依次呈现1######平均反应时间与2------##实验所设置的测试次数;

按复位键即可重新开始测试。

实验10 表象的心理旋转

简介:

过去的二十几年里,心理学家们对表象进行了大量研究,例如,著名的心理旋转实验,表象扫视实验、表象扫视和干扰试验和表象层次实验等等。这些实验都证明了,表象有可能作为一种保留和操纵外界信息的代码存在。因为表象能够表征不断变化的信息,能够保存空间相关信息,所以能够承受各种以它为载体的心理操作。

Coope和shepard等人在1973年用不同倾斜角度的正反(即镜像)字母来研究表象旋转。实验要求被试在看到呈现的字母后,不管其具体方位和倾斜角度如何,尽快判断字母是正还是反的。并作出按键反应。如果反应错误,该次呈现在以后还会重复,直到反应正确。实验中被试的主要任务是:旋转角度不同、旋转轴线不同、和图片的方位和结构不同的图片作出快速地判断。Cooper的实验表明:旋转180度是,反应时最长(无论正反).而0度和360度是,反应时最短。说明刺激偏离正为的度数越大,所需的心理旋转就越多,用时也就越多。实验中被试报告判断时使用的方法是把一个物体图形在心里旋转,直到另一个物体的方位相同,然后进行匹配比较,从而作出完全相同或完全不同的判断。

Shepard设计的心理旋转操作实验其重要性不在于它所得出的结论,而在于它所提出的问题:人在反映外界三维空间时形成了一个内部的视觉表象空间体系,按照这个内部表象体系的空间坐标来调节自己在环境中的活动,确立所知觉的物体的空间方向和心理上对物体空间关系的操作。这是一个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有机融合和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能够自动运用知觉认知规律。通过一系列认知操作,使人的知觉在一定目的下,以尽可能小的代价获得尽可能好的结果。

心理旋转实验 证明了表象是物体抽象的类似物的再现,在没有刺激呈现的情

况下,头脑中会对视觉信息和空间信息进行加工。表象是真实物体的类似物,它是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于头脑中的,具有直观性。大脑对表象的加工操作类似于对真实物体进行知觉时的信息加工事实上,心理旋转是真实的物理旋转的一种类似物,只不过表象是这种实物旋转在头脑中的复现而已。并且复现是不受任何感觉通道的束缚的。

本实验脑机制的解释是:通过对使用脑功能核磁共振(FMRI)研究发现与心理旋转密切相关的主要是顶叶与额叶区域。此外表象的心理旋转也会受到其他的一些因素如性别、年龄、问题解决策略和图形的复杂程度等的影响。

实验目的:练习表象的旋转

学习减数法实验的操作

方法:

被试:每组两名

仪器和材料:若干对不同方位的平面或立体图形,一边是标准刺激一边是比较刺激 标准刺激:一个标准的二维或三维图形,以及这个图形的镜像图形 比较刺激:标准刺激以某种轴线、角度、不同角度旋转出来的图像

1本实验重复cooper的表象旋转实验,有不同的正和反的R字母共12种,随机呈现给被试,每种呈现6次,共72次试验。

2实验前主试对被试朗读指导语:这个实验是研究表象的心理旋转,请注意,在屏幕中会呈现一幅一幅的图片,每幅图画都是一个不同倾斜角度的R,有正有反。你的任务是辨别出它是正R还是反R,如果是正R请按反应键盒上的绿键;反之,请按反应盒上的红键,这样一共要做多次,要求又快有准。

3主试抄录计算机实验结果与表10-1中。 结果

1为减少一次实验中可能产生的误差,本实验统计结果用全班结果的平均值,并试着解释。 2考查本组两名被试的实验结果并比较,若实验结果和经典实验结果又出入,请尝试解释, 3根据本实验研究描述表象心理旋转的具体认知过程。 4计算表象旋转的速度

表10-1 全班数据记录表(反应时) 被试 旋转角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正R 反R 0 60 120 180 240 300 360 0 60 120 180 240 300 360 11 12 13 14

实验11 不同材料的学习迁移

简介:

研究学习迁移常用的实验方法有前后测验法好继续学习法。前后测验法的一个缺点在于只能检查A对B的最初阶段的影响,为了检查A对B的整个学习过程影响,则常把在练习A之后对B的测验改为对B的学习,即为继续学习法。

如果AB为难易度相同的材料,两组的被试学习也没有差异,则继续学习法的具体安排如下:

实验组:先学A,后学B 控制组:学B

这样,用t检验的方法检验两组被试学习B的结果有无显著差异,若差压显著,说明学习A有迁移现象的存在,实验组学B的结果大于控制组学B的结果则发生了正迁移,反之则发生了负迁移。

如果两种学习的难易不等,两组被试的学习能力也不相等,则研究学习迁移的实验作下面的安排:

第一组:先学A后学B第二组:先学B后学A

这样,把两组先学的结果加起来(C)再把两组后学到 结果加起来(D)把两者加以比较,即可以看出两种作业彼此有何影响。如以学习达到同一水平所需的时间为指标,则c>D时为正迁移,C<D时为负迁移,C=D是即两种作业彼此无影响。

实验目的:检验学习两种不同材料的迁移效果 学习继续学习法 方法:

被试:每组两名被试,分别为A、B组被试

材料:两种学习时用的对照卡片卡片甲:第一行有五种图形

第二行是1,2,3,4,5五个数字,分别和五种图形相对应;卡片乙:第一行有五个数字6、7、8、9、10,第二行有H、M、K、T、E五个英文字母,分别和五个数字相对应。

两种学习用材料 甲种材料:每行有五种不同的图形,图形的顺序随机安排,每张纸上20行。共五张。乙种材料:每行有五个不同的数字,数字的顺序随机安排,共100行。

两种答案纸:甲种答案100条,每条5个数字:乙种答案100条,每条是5个英文字母。

程序:

1把被试分为A、B两组,学习的顺序如下: A组:先学甲后学乙 B组:先学乙,后学甲

2让A组被试坐在桌边,桌上放好卡片甲和甲种学习材料,然后对他说:这是一个学习的实验。请你对照这张卡片。把这张纸上第一行五个图形的代号数字念出来,然后再念第二

行,如果念错了,我会告诉你,必须改正后再往下念。用同样的方法一直念下去,直到你不需要看卡片连续念10行不出错为止。

主试注意用答案纸核对被试的反应,到被试念10行不看卡片也没出错(即达到学会标准)时,记下被试一共念了多少行于表11---1.

3换用乙种学习材料和卡片乙,对被试说:

现在请你对照新的卡片,把和这张纸上的数字相对应的英文字母念出来。其余方法和前次一样。

主试按上述同样方法操作和记录。

表11-1 两名被试学会两种材料所念行数 组别 A B 先学 材料 甲 乙 行数 后学 材料 乙 甲 行数 4.换B组被试,先让他学材料乙,后学材料甲,操作和指示语同上。 5.汇总全班数据于表11-2。

表11-2 两组被试学会两种材料所念行数

被试组 实验安排 被试 1 2 3 4 5 6 7

结果

1 分别统计A、B两组中各被试学甲种材料和学乙种材料达到学会标准所念行数(不包括最后10行)的平均数,填入下表11——3中:

表11-3 两组被试学会两种材料所念行数的平均数

组别 A B 先学 材料 甲 乙 行数 后学 材料 乙 甲 行数 A 先学材料甲所念行数 后学材料乙所念行数 先学材料乙所念行数 B 后学材料甲所念行数 2根据上表的数据分别计算A、B两组被试先学甲、乙材料所念行数的平均数的总和,以后他们后学这两种材料的平均数的总和。

3用简介中的公式判断本实验的两种学习材料间的学习迁移效果。 思考题:

1本实验所用两套学习材料的内容不同,刺激和反应也各不相同,你预计会有怎样的迁

移效果?为什么?结果是否与你预计的一致?

实验12 交叉迁移

简介

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时,往往会受到已有知识和技能的影响。这种先前的学习影响后来学习的现象就是学习的迁移。由于先前的学习在内容和方式上的差异或相似,两者间的影响又可分为正迁移(起促进作用)或负迁移(起阻碍作用)。

研究学习迁移常用的实验设计之一是前后测验法。前后测验法一般是用于动作迁移实验的一种常用设计。如果把两种学习的作业分别称作A和B,则被试学A前后都测试被试学B的效率,目的是看看学A对学B有没有影响,比较第二次测验B的结果比前一次测验B的结果,是进步还是退步了。如果退步了,则A对B有阻碍作用,如果进步了,则A对B有促进作用。还有一个问题在于,第二次测验B时被试已经获得一定的练习效应,因此练习效应也会使第二次测验结果有所进步,那么后一次测验确实比前一次测验的结果有所进步,此进步能否完全归诸于A的影响,还是需要考虑的。因此需要一个控制组,控制组只对B前后做两次实验,而不在中间插入学A的活动。这样,把控制组第二次测验B之结果从实验组第二次实验B之结果中减去,则可看出学A对学B的迁移作用了。前后测验法的实验具体安排如下:

实验组 控制组 前测 测验A 测验B 学习 学习A — 后测 再测验B 再测验B 但这样安排必须使实验组合控制组的被试最初学B的效率相等(在第一次测B以后按被试学B的效率把被试分成相等的两组就可以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假设如果A对B没有影响,则第二次测验B的结果两组应该相等。

如果A和B两种作业难易相等,只用一组被试先练习A再测验B也可以检查A对B有无迁移作用,其具体实验安排为:练习A-----测验B,其中A和B为难易相等的作业,这样,作业A的练习即可代替作业B在练习A以前的那一次测验。如果在此安排中测验B的结果比A的练习结果有所进步,则表示A对B有正迁移效果:反之,则A对B有负迁移效果。

1910年D.Starch首创的镜画实验是研究动作学习常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让被试通过镜子来看一个图形,用小棒或铅笔在图形上描画。镜中的图形和原来的图形相比,上下倒置左右不变。因此,看着镜里的图形描画从左到右的线条时要求平常 的眼手协调,而描画从上到下的线条时,则必须与平常的眼手协调相反,当描画一条斜线时,则其上下成分与平常的画法相反,其左右成分与平常的想法相同。初做镜画的人会感到十分困难,但经过练习则进步很快。

镜画实验的结果表明:一只手做镜画对另一只手有正迁移作用。例如,有一个用前后测验设计的实验结果如12-1.。表中数据是26人用非优势手画一遍镜画所用的时间和错误次数的平均数。根据计算结果可以看出,用优势手练习一小时后,非优势手描画的时间减少了82%,错误次数减少了76%。控制组在休息一小时后,时间只减少了46%,错误次数也只减少了55%。由此可见,由此可见,由于优势手的练习对非优势手所产生的正迁移效果在时间和错误方面分别为36%和21%。

有的研究者把小棒捆在鞋子上用脚作镜画,发现从手到脚和从脚到手也有一定程度

的正迁移效果。

表12-1 优势手练习镜画对非优势手的迁移效果 组别和指标 前测(1) 后测(2) 时间(s) 237.7 43.6 82 36 实验 错误次数 86.6 20.7 76 21 时间(s) 256.6 135.0 46 控制 错误次数 101.0 44.8 55 [(1)?(2)]?100 (1)迁移效果 实验目的:

比较用优势手学习镜画的熟练程度不同时对非优势手的迁移效果 学习前后测验法的实验设计 方法:

被试:所有被试,等组后每组选2人

仪器和材料:镜画仪、包括支架、镜子、底板部分(见照片)、白纸、上面画有10个直径为5mm的红色小圆圈,依次连接这10个圆圈可成为一个五角星,圆圈旁有反写的序号1—10,这些序号在镜中看是正的。

程序:

1将实验用的纸钉在底板上,调节镜子的位置和倾斜度,让被试坐在椅子上可以从镜子里看到纸上所有的圆圈。若被试拿着铅笔在纸上画时,从镜子里能看到笔尖和纸上的圆圈,而看不到自己的手。

2主试让被试做好后对被试说:这是一个对着镜子画画的实验,你看看镜子里的纸画,不要看自己的手。纸上有10个圆圈,我把你手里拿到的笔尖回到1号圈。我喊开始,你就按小圈圈上的序号依次把圆圈连接起来,从1连接到10再回到1,连接各点时,笔尖一定要进到小圆圈里才算连上。连的时候要尽量又快又准。

先将笔交给被试的非优势手,并把笔尖放到1号圈内,准备好以后喊开始,同时开动秒表计时。当被试的笔尖回到1号圈的同时停秒表。记下画完一遍所用的时间。

换被试,重复上述实验。把组内所有被试的结果进行比较,选取两个时间最近的,一个为实验组一个为控制组。

实验组被试用非优势手连续画5次,记下被试5次练习共用的时间t1.优势手做完5次后,立即换非优势手在做一次,记下所用时间。

控制组被试休息t1分钟(即实验组1被试用优势手画所用的时间),用非优势手再画一遍,记录所用时间。

全班被试安排如下表12—2: 表12-2 实验安排 全班实验组 实验小组1,2 实验小组3,4 实验小组5,6 组别 实验组 控制组 实验组 控制组 实验组 控制组 非优势手 1 1 1 1 1 1 优势手 5 休息 15 休息 30 休息 非优势手 1 1 1 1 1 1

3让各实验组被试谈谈优势手练习后再用非优势手做有什么感觉,是否觉得顺手了,快了。准了?心情是否觉得舒畅了等等

结果:

1 全班被试两次镜画的结果记入表12-3,并计算时间的变化。 表12-3 各组被试两次用非优势手画一遍的时间变化 全班实验组 练习遍数 用非优势手画一遍所用时间(s) (A)先测结果 (B)后测结果 (C)=(A—B)迁移效果(C实/A×100 —C控) 组别 实验小组1,2 实验组 控制组 实验组 控制组 实验组 控制组 5 15 实验小组3,4 30 实验小组5,6

2 以优势手练习遍数为横坐标,迁移效果为纵坐标画图,说明优势手练习次数与迁移

效果的关系。

思考题:

1为什么控制组在前后测验间相隔的时间要和实验组相同?

2如果换成非优势手练习,检验对优势手的迁移效果,结果将会如何?

3本实验的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前测时间平均数是否相同?如不同,对计算迁移效果有无影响?

4儿童学习镜画是否要比成人顺利些?为什么?

实验13 短时记忆的编码——减法反应时 简介:

1900年G.EMuller和A.Pilzecker提出了两类记忆,直到半个世纪后才引起人们的注意,现在已确认存有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一般认为,短时记忆是指对信息保持几秒钟直至1分钟左右的记忆。与瞬时记忆相比,短时记忆有以下特点:1对信息保持的时间稍长于瞬时记忆,2短时记忆的容量少于瞬时记忆3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不同于瞬时记忆。

六十年代以来,一般认为人的段时候记忆是以听觉形式表征的,即听觉编码,posner等人的实验却证明,它也可以由视觉编码。现在一般认为,先出现视觉编码,它保持一个短暂的瞬间,然后出现听觉编码。R.Conrad的实验也表明了短时记忆的编码具有强烈的语言听觉性质,但也可能有其他方式的编码。

信息加工理论认为:信息在脑内要经过一系列操作加工,这些操作加工有明确的先后次

序,在不同的加工阶段信息处于不同的状态,而这些都是自爱时间上进行的的,其特征必然能在反应时上表现出来。因此不同的的心理操作按时间分布上的不同加以区分,反应时技术在认字心理学研究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减法法的基本逻辑思想是:在安排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反应时作业中,其中一个作业包含有另外一个作业所没有的加工阶段,而其他方面则相同,从这两种作业反应时的差异即可判断那个特有 的加工阶段所需要的时间。像简单反应时、辨别反应时和选择反应时的差异都可以归于分辨过程、选择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和基本的时间——即简单反应时间三者都相同。这种方法可以从测得的总反应时间中,分析出研究者感兴趣的过程,这一过程可通过设计不同的任务,插入或删去一个加工阶段,不改变其他加工阶段来实现,原则上相减可获得每个加工阶段的持续时间。

这种方法要求实验者对实验任务引起的刺激和反应间的一系列心理过程有精确的认识,并要求在相减的两种反应时作业中有严格的相同或 匹配的部分,满足上述两点,才能应用减法法对信息的加工过程进行分析。而有时恰恰不能满足上述两点:复杂的信息加工过程难以区分不同阶段,有时不同作业的匹配难以做到,减法法的上述弱点使其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尽管如此,在认知心理学中,分析信息加工过程还是经常应用减法法来提出很多信息加工的过程分析和一些新的 理论构思。视觉编码和听觉编码实验正是应用这一方法的精妙研究设计之一。

Posner在他的实验应用了减法法进行分析实验。自变量是以不同时间间隔(0.3/0.5/1.0/2s)呈现AA和Aa,被试的反应是认为AA或Aa相同就做出反应,计时器记下反应时间。结果发现,同时呈现时,形同音同的两个字母(AA)的反应时小于形状不同音同的两个字母的反应时;即时呈现,随着两个字母的间隔时间增加,形同音同的两个字母(AA)的反应时剧烈增加但是形异音同的字母对的反应时变化不大。并且两者的反应时的差别逐渐缩小,当两个字母呈现时间间隔为2s时,差别很小。AA对的反应时快于Aa对,说明两种匹配任务的信息加工过程不同,Aa的反应时间长。这些刺激都是视觉呈现,反应的任务也相同,但Aa比AA多了一个过程——将视觉编码转为听觉编码,然后反应。在不同呈现间隔上,随间隔时间加大,两个作业的的反应时接近了,这说明在长时间间隔下视觉编码作用降低,听觉编码的作用增大。

实验目的:掌握测定减法反应时的的方法 了解减法反应时背后的逻辑 方法:

被试:每组两名被试 仪器和材料:计算机实验 程序:

1启动计算机,运行心理学 实验软件,找到减法反应时时间程序,并运行 2被试面对计算机屏幕坐下,并用优势手拿反应键 3被试阅读实验开始前的指导语:

这个实验研究短时记忆信息的表征形式,实验要求你比较两个英文字母是否相同,同时记录你的反应时。两个英文字母可能同时呈现,也可能相继呈现。如果你觉得这两字母的写法和发音都相同或者写法不同而发音相同,都按相同键(红键);如果你觉得两个字母的写法和发音都不同,就请按不同键(绿键)例如DD和Dd都应按相同键,而De和DE都按不同键,这样做多次,一定次数后,屏幕会提示你休息。请注意要分辨得又快又准,明白这段话的意思后,请按回车键开始实验。

4实验过程中,要求被试对不同字母卡片在不同时间间隔条件下判断其是否为相同字母并按键反应;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xl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