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大师? - 石毓智探讨“钱学森之问”

更新时间:2023-10-11 08:2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大师? ——石毓智探讨“钱学森之问”

有一个振聋发聩的疑问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深思——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面对前来探望的温家宝总理,钱学森多次提出的困惑。

这是一道关于中国教育的艰深命题。它是如此沉重,却不容回避。 2011年12月,一本新书——《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大师——探讨钱学森之问》在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斯坦福大学博士(1999)和访问学者(2011)、新加坡国立大学终身教职石毓智教授通过实地考察和中西对比,对这一问题进行的探索和思考。

2011年12月22日晚,西五楼117教室被挤得水泄不通,一个280人的教室被塞进了近四百名学生。教室里时而传出欢笑,时而掌声雷动。

这是一场题为“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大师——探讨钱学森之问”的讲座。主讲者是石毓智博士,曾在华中大读书、工作, 现在是华科的兼职教授,也是老校友。在过去的一年里,他在斯坦福大学作访问学者,借此机会系统探索和研究“钱学森之问”。他对英国和美国最著名的20所大学进行了实地考察,对比中外教育思想、教育环境和教育制度,剖析人才成长的方方面面因素,提出了自己的解决之道,过程艰难而辛苦。

如今,他刚刚回国,在高校举办讲座分享自己的思考,先去了北大、清华,又去了华师、武大,最后来到华中大。“为什么把我们学校放在最后呢?因为华科是我的家。这个不是比喻,真的是我的家。”

“要全面系统地回答钱老的问题,需要符合9个条件”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

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大师?首先,怎么才能称为“大师”?在石毓智看来,“大师”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如果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那么?大师?多得很。很多人都是?大师?。如果我们把?大师?定位为世界顶尖的科技奖,比如诺贝尔奖、数学的菲尔兹奖等等,那么整个华人世界里有9个。如果把标准再提高一点,科技界重要科学分支的奠基人,他们的思想有深刻的、系统的、持久的影响的学者,我们没有一个。这是一个事实。”

今年2月份,温总理跟网民在线交流时谈到:“世界都在谈?中国崛起?,人们议论最多的是GDP,但我以为?中国崛起?的标志是在人才、是在教育。”这段话让石毓智印象深刻,“这是一个政治家的远见卓识。一个国家富强了,如果没有教育和人才,这种富强是脆弱的,是危险的。因为你的财富可能会被人抢走,资源可能被人控制。而教育和人才是保障一个国家富强的真正的支柱。”

对于回答“钱学森之问”的难度和意义,石毓智很清楚。“这是一个艰深的问题,最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同时也是我们国家走向富强、保障富强所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问题。”他认为,要全面系统地回答钱学森的问题,需要符合9个条件:了解中国的传统教育和历史文化,对中国教育有直接而深切的感受,有文理科的综合知识,在学术追求的道路上摸爬滚打,有一定是学术研究造诣,对科学发展规律有所了解,聆听过大师教育、目睹过大师风采,具有西方教育背景,对西方学术界有直接感受。

“这些条件,我大致都符合。有些是先天具备的,有些是通过后天努力获得的。”石毓智坦言自己抱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责任感去探究这一难题,“也许我自视太高了,但是我会尽最大努力做到最好。”

“中国几千的教育就是死要面子的教育”

石毓智最近刚看完《乔布斯传》。“作为最具创造力、市值最大的公司,苹果公司的创造团队是清一色的白人,没有华人身影。而书里也提到了中国——70万中国工人为其生产iphone、ipad等产品。”对此,他深感忧虑,“不光是教育、科技、工业生产,即便是在商界——中国有富人,但是没有具有科技含量的富人。”

“创造首先需要独立性。在这方面,中国教育在起步的时候就输人一筹。”石毓智曾做过一个项目,调查英国和美国最著名的20所大学,考察它们的校园文化以及培养人才的秘诀、成功之路。在这个过程中,他注意到斯坦福大学工程学院的一个牌匾,Teachers open the door,but you must walk through it yourself。对应中国的古谚即“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这个不是准确的翻译,中英文是有差别的,这种差别的背后反映了两种教学理念的不同。在他们看来,老师的责任就是打开一扇门,进不进都是自己独立走。而我们都是老师领进去,各种事都需要老师帮扶着,在独立性方面就输人一筹。”

在考察世界著名大学的过程中,校园建设引起了他很大的兴趣。“世界最著名的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校门只是两个石柱子,没有广场,没有喷泉,和我们国内普通县城的重点高中都没法比!”他发现美国大学的校门都很朴素,“几乎所有大学都有这样的特点,有的校门就是两扇大铁门,有的甚至找不到校门 ,但是它们的教学楼、科研楼、宿舍楼都非常考究,建得很漂亮。”在石毓智看来,这反映了中西教育理念的巨大差别,“我们国内一般是学校大门附近建得最好,教学楼、宿舍楼都次之。中国几千的教育就是死要面子的教育。”

他注意到,西方很多著名大学的校长跟新生讲话时经常强调,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改变这个世界,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这与国内有很大不同。“我们父母从小教育我们,好好读书长大有一份体面工作;老师教导我们要考出好成绩,老师有面子,工资涨了,荣誉称号也来了;学校也一样,经常说?今天你以母校为荣,明天母校以你为荣?。我们社会评判一个人的成功与否标准很物质化,都是为了面子。”

“大师的培养不只是缺少精英的问题”

现在我们去丽江旅游,在宾馆住宿,跟老板说“我吟首诗给我打个折”,对方会把你当成神经病。而在唐代,诗人们云游四方,不用带盘缠就能受到热情招待。这是石毓智在解释为什么唐朝出现了群星璀璨的诗人群体,“在那个时代从小孩到皇帝都喜欢作诗,所以那个时代不可能不出诗人,不可能不出大诗人。这与社会风尚密切相关。”

很多人认为大师的培养只是缺少精英的问题,石毓智不以为然,在他看来,大众思维水准和高科技人才的培养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举例无论是歌星辈出的湖南还是足球长盛不衰的巴西,背后都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要出大师级的人物并不只是大学的问题、个别精英的问题,而是整个大众素质的问题。”

至于东西方大学培养目标的差异,则可在校训中窥见一斑。“国内前一百所大学的校训我都看过,用?求是?的特别多。”石毓智对比了中西著名大学的校训发现,国内大学注重精神、品德,如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大学“爱国进步,科学民主”,而西方则是追求科学探索上的自由,敢于打破枷锁,比如哈佛大学的校训是“追求真理”,斯坦福大学“让自由之风吹吧”等等。

“中西方的培养目标差别甚大,中国注重面子,西方注重里子;中国重视知识,西方重视能力;中国讲究态度,西方注重效果;中国强调一统,西方强调个性;中国追求伦理,西方追求真理。”

很多大学在谈论光荣历史的时候总把政治家列在第一位,在石毓智看来,这一现象也印证了中西培养目标的差异。“我觉得大学为一个国家培养政治家是一个贡献,也是对民族的贡献,但不能作为主要贡献。”

深层原因:文化基因与民族思维

“两千五百年来,中国的教育评价优秀学生的标准都是儒家的标准,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和独立思考能力。”石毓智看到,中国人缺乏创造力不得不与文化基因联系起来。“文化基因力量之强大,连美国第四类移民都会受到影响。尽管他们已经不会说汉语,甚至从没有看过中文文献,但是照样受到父母那里一代代传下来的的影响——要尊重权威,服从秩序。而这对于大师的培养和成长来说是一个很消极的因素。”

比文化基因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民族的大众思维特点。“中化民族是一个诗性的民族、诗性的思维,思考方式多靠感觉、意象。五·四时候,我们要?打倒孔家店?。我觉得算账算错了,因为孔子也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孔子的思维不可能不受到中华民族整体思维特点的影响。”

在石毓智高中的时候,老师从《光明日报》剪下一篇文章让学生传看,文章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清代有一个老师带学生郊游,路过一座桥时看到河里有一个女尸,诗兴大发,于是写了首诗。“二八女多娇,风吹落小桥。三魂随浪卷,七魄逐水漂。”这时一个学生问,你怎么知道她年方二八?你怎么知道是风吹下去的?于是他将诗改为“谁家女多娇,何故落小桥?青丝随浪卷,粉面追逐水漂。”这个学生就是郑板桥,他的才情也得到了老师的称赞。“一群师生看到一个女尸,他们不是同情,而是吟诗,学生还跟着老师卖弄诗才。从这个故事看出,我们缺少人文关怀、是非判断,价值标准缺失。”

而同样在十八世纪,德国一个小镇里,一条河流上有7座小桥,市民没事散步的时候就想出这样一个问题,谁能一次走完七个小桥而不重复?二十几岁欧拉来到这个小镇,从数学上证明这不可能,并完成一篇论文投到当地科学院。这篇论文推动了现代数学两个分支的发展,一个是图论,一个是拓扑学。石毓智感慨:“同样是桥,中西方民众想的方向是多么不同!”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xk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