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兴趣,叩开习作之门

更新时间:2024-03-30 18:0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激发学生兴趣,叩开习作之门

济南市甸柳第一小学 冯艳

曾经在一篇论文中看到过这样的说法:“很少有人主动上作文教学公开课,会主动去上作文课的老师,一定是位好老师,而且是有潜力的老师。”我不知道这种说法是否全面,但当我参加了李帅老师执教的《魔术变变变》这一习作指导课的备课小组之后,我就深深地感受到了:习作教学,想说爱你不容易!

但是,习作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正因为有的学生对习作的兴趣较低、水平较差,我们就更想在习作教学中闯出一条新路,力图攻下这语文学习中的“半壁江山”。

其实儿童天生对周围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并乐于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感受。为什么到习作时就无从下手,无物可写呢?我们想,激发学生在写作中的兴趣应该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首先要让学生乐于写作。《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了这样的习作要求:激发表达的欲望,增强表达的自信心,懂的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怎样的选题才能激发学生表达的愿望呢?杜威活动教育理论中提出:“应把世界当作一本大书,把现实事物当作教材??在生活中到处都有教材,到处都有课堂。”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经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习作之本。习作是生活的产物,生活是

创作的源泉。

但“生活”这个范围实在太大了,怎样留心从生活中寻找学生最感兴趣的习作素材,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就本次习作课来讲,选材成了我们最费脑筋的事。为了让学生有写作的兴趣,我们这个团队从领导到老师每天从早想到晚,真是想破了脑袋,总觉得这个选题太老套,那个也不新颖。最后, 我们想到了我们学校开展的一次综合实践活动《魔术变变变》。这次活动当时引起了学生很大的兴趣,凡是参与研究的学生,课下对魔术都是津津乐道,并且会主动去学习魔术,表演魔术,如果能引导他们也来写写魔术,他们肯定也会非常感兴趣。而且学生经历了从观察到实践,再从实践到表达的过程,习作时就会更加言之有序,言之有物。可魔术能放到我们的语文课上来表演吗?当我们为这个问题犹豫不定时,我校刘主任一锤定音:只要我们把目标定位在如何引导学生写作上,而不是定位在表演魔术,观看魔术上,这个主题就可行!就这样,我们整合了各种学科资源,这节习作的课题就定为了《魔术变变变》。

虽然主题定了下来,但到底表演什么魔术,怎样表演,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反复推敲。最初,我们设计了表演“果汁消失”这个魔术,老师第一次表演“果汁消失”时要求学生先仔细观察,然后分别说一说老师变魔术时的动作、语言和表情,再完整地说一说老师变魔术的过程。但到指导学生习作时就出现了难题:如果老师想让学生再仔细观察一遍这个魔术,就势必要把这个魔术再演一遍。但变魔术时那种神奇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学生的兴趣也不会像第一遍那么高涨,观

察同学们惊讶的表情这一教学目标也就难以达成了。怎么办?我们研究后设计为第二遍魔术由表演改为放录像。把这个魔术在其他班表演一遍,然后录下来,在课上放给学生看。这样学生不但能再次仔细观察老是变魔术的过程,还能仔细观察到其他同学的表情,而大家欣赏魔术的兴趣不减。斟酌之后,我们认为这个方法可行。但当我们的团队有了“高参”袁主任之后,我们当初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就一步步显现出来:

首先是放录像这种形式很显然不如现场表演来得更生动,更形象,也更吸引人;其次,两次都表演了同一个魔术,第一次让学生说说,第二次让学生写写,其实内容都差不多,很难看出我们的教学有在落实教学目标上什么层次性。于是,根据袁主任的提议,我们又调整了教学设计:既然题目是《魔术变变变》,教学中我们就设计变三个魔术,表演第一个魔术时重点指导学生观察老师的动作、语言这些学生最容易观察到的基本的细节,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说具体;表演第二个魔术时重点指导学生细致的观察人物的表情,把看到的写一个片段,并在小组内进行修改;表演第三个魔术时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把看到的、想到的写成较完整的片段。这样,教学就有了层次性,学生也一步步提高了写作能力。但魔术由原来的一个变为三个,在魔术的选择和表演上都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表演那三个魔术呢?一次次激烈的讨论后,我们定下了“神奇的果汁”“神奇的瓶子”和“神奇的硬币”这三个魔术。第一个魔术表演“神奇的果汁”,这个魔术教师表演时的动作较多,语言较丰富,有利于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看到了什么;第二个魔术表演“神奇的瓶子”,这个魔术最后展现的课堂教学效果也证实,修改后的教案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要求,学生更有收获和提高。

在体验中感悟,在合作中提高

——也谈习作教学中学习方式的转变

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改变可城市是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筹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语文课程标准》中,把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过程,转变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作为实施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在《魔术变变变》这节习作教学课中,我们也在力图体现这一教学理念。 一、在亲身体验的快乐中架设生活与习作的桥梁。

《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学生习作的灵气应来自于他们纯净之心对社会和生活的真切体验,来自于对社会和生活的真切感悟。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体验”是指通过亲身实践或自身感受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体”即亲身经历,“验”即自身感受;所谓“言为

心声”“情动辞发”都与体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我们的《魔术变变变》这节习作课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也在努力地创设情境,让学生的亲身体验贯穿于活动的全过程,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习作素材,更主要是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无比的快乐,慢慢解除对习作的畏难情绪,产生强烈的创作欲望,我手写我口,我笔写我心,并有个性化地表情达意。

在课堂设计之初,我们一开始并没有设计学生表演魔术,而是让老师表演三个魔术。引导学生一步步由说到写再到修改提高。但后来我们听从了袁主任的建议,把最后一个魔术改为由学生表演。为了让学生的习作反映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必须加强他们自我体验的过程。本堂课中要让学生无拘无束地放手写好这个小魔术,应该说有一定难度。虽然大家无数次的看到过魔术表演,都知道它的变化莫测,神出鬼没,但真正要把这看到过的写下来,却不是件易事。为了增强学生的体验,创设了这样一个表演的情境,让学生从身边的伙伴看起,从身边的表演入手,进行有意识地观察,进一步强化这种体验的过程。因而这时再来习作,他们自然得心应手。虽然这样改变的好处显而易见,但由学生表演魔术在教学中总是有些难以操控,而且这意味着每次试讲,我们都得训练一个“小魔术师”。可既然这样的设计对学生的习作有好处,我们就改变了设计方案。后来,我们发现这样辛苦地付出是值得的:

首先,学生亲自参与了表演,那种兴奋和新鲜的感觉是只观看魔

术所没法给予的。虽然只是一个学生表演,但所有的学生都会认为自己参与其中了。

其次,我们设计了表演的学生和全班同学及听课老师的互动环节。这个环节在每次试讲时都会调动起全班同学的情绪,给他们留下了较深刻的印象。这种亲身体验的环节相信对学生的写作也是很有帮助的。

二、努力建构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学习方式,真正让学生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

我们这节习作教学课在设计之初,是没有设计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的,设计了师生合作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在学生修改作文的环节,由师生合作共同修改。由一名同学上台展示自己的习作,师生互动共同完成习作的修改。这样修改后的习作基本能做到语句通顺、具体、完整、生动,但虽然表面上看上去课堂气氛也很热烈,但其实还是有很多的学生仍旧是在做听众,没有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其中。后来,我们根据江老师的要求,把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落实到实处,就改变了这种局面。

其实,小组合作这种学习方式对我们来讲并不陌生,在进行习作教学方式的诸多变革之中,小组合作方式被大家普遍看好,在这方面的探索令人目不暇接。但我们觉得,有一些公开课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其实有一种“做秀”的嫌疑,只是为了小组合作而合作,并没有把这种学习方式的优势发挥出来。其实,对我们学校这种大班额的教学来说是很有好处的,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如果运用得当,会给每个学生以锻

炼的机会,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还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真是一举多得。关键是如何寻找一种有效的小组合作评改习作的方式。

孩子的作文语言,应该是打上孩个性化的烙印的符合孩子的个性的并带有童真的语言。 可以肯定孩子们的语言是不成熟的,但是我觉得也正是这种不成熟才能体现出一个“真”字。因此我感觉孩子在语言学习、运用的过程中,会形成一套只属于他们的独特的表达方式,他们用这种表达方式来表情达意。这种表达方式的最大特点就是“孩子化”,虽然没有什么精彩的修辞和华丽的词藻,但却十分生动;有些语句甚至不够规范但很有创意;有些表达不够精确但足以表述他们的生活。

看着孩子们的这些鲜活的语言,我渐渐地找到了该提倡学生怎么想怎么写,如何引导孩子“写真”,在这些教学实践中我充分认识到条条框框越少,孩子的个性越能得到充分表现。

因此我想如果能把孩子看成一个与教师平等的主体,充分尊重他们的表达方式,鼓励和欣赏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作文,那么,孩子们的作文距离真话与自己话也就不远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xe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