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四章重点和习题 14级

更新时间:2024-05-07 05:3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和理解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认识的本质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以及实践和认识的相互作用。

2、理解和掌握认识过程的辨证运动机制及其发展规律。

3、树立客观真理的观点,弄清真理和谬误的本质区别,领会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辨证统一,掌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

4、弄清真理和价值的关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评价社会现象和热点问题,具有正确价值追求和学会正确价值选择。

教学重点:

1、科学的实践观及其对认识的决定作用。通过对实践含义和特点及其决定作用的分析,使学生认清认识的本质,懂得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2、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问题。通过对真理这三个基本特性的分析,使学生掌握树立客观真理的观点,认清真理的过程性,既唯物又辩证的对待真理的问题,防止出现主观主义、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错误。

教学难点:

1、对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阐述问题,乃是一个有争议的难题。其一,实践是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其二,实践的总和才是检验中立的根本标准与实践标准的绝对性是什么样的关系;其三,实践检验与正确理论(人类理性)和逻辑证明的关系问题。

2、价值和价值评价的标准问题。

第二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

1

A.反映论的观点 B.可知论的观点C.辩证法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2 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 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B.经验论和唯理论 C.能动革命的反映论和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D.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 3 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 )

A.人类需要和欲望的不断增长 B.人类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 C.人类认识器官的逐渐发达 D类道德水平的不断提高 4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种观点是说( ) A.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 B.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活动才能获得

C书本知识是次要的 D直接经验是源,间接经验是流 5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为它是( ) A.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 B.感性的物质活动 C.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 D.社会历史性活动

6 “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组织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这段话强调的是( )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7 在中国,为了治疗疾病,古代就产生了中医学。这说明( ) A.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B.认识是实践的目的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本质 8 驳斥不可知论最有力的论据是( )

A.物质是可以通过感觉感知的 B.人可以透过现象揭示本质 C.感性认识可以上升为理性认 D实践

9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 ) A.是否坚持反映论的观点 B.是否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C.是否坚持可知论的观点 D.是否坚持唯理论的观点

2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 A.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C.主体对客体的思维建构 D.主体对客体的价值判断

11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表明( )

A.实践是沟通主客体关系的桥梁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C.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 D.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12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属于( )

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B.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C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 D.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13 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

A、感觉-知觉-表象 B、意识-物质-意识 C、实践-认识-实践 D、概念-判断-推理 14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 )

A.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则来源于抽象思维 B.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则产生于科学实验 C.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则反映事物的本质 D.感性认识包含错误,理性认识则完全正确 15 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 )

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B.从感觉和知觉到表象的过程 C.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D.从意识到物质的过程

16 要正确实现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这是因为( )

A.群众是人口中的大多数 B.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C.群众是意见都是正确的 D.群众的行动都是合理的

17 通过实践和调查,获得十分丰富的感性材料,然后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这些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从认识发展过程看,这是

3

( )

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B.从感觉到知觉的飞跃 C.从意识到物质的飞跃 D.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18 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是指( )

A. 从感觉到知觉,从知觉到表象 B. 从概念到判断,从判断到推理 C.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 D. 从感性到理性,从理性到感性

19 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的哲学理论基础是( )

A. 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B. 矛盾推动事物发展的原理 C. 认识能动作用的原理 D. 认识辩证运动过程的原理 20 概念、判断、推理是( ) A.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

B.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

C.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D.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21 有人认为只有写到书本上的理论才是真实可靠的,便不顾实际情况,生搬硬套书本上的理论。这犯了( ) A.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C.教条主义的错误

B.直观被动反映论的错误

D.经验主义的错误

22 感觉、知觉、表象是( ) A.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B.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C.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 D.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 23 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 ) A.从知觉到表象 B.从判断到推理

C.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D.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24 在头脑中回忆起苹果的形状、颜色、气味和滋味,这种反映形式属于( ) A.概念B.表象 C.知觉 D.感觉

25教条主义在认识论上犯了( ) A.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B.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C.类似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D.类似直观被动反映论的错误 26 下列选项中,属于理性认识的特点的是( )

4

A.直接性 B.主观性C.摹写性 D.抽象性

27 下列选项中,属于感性认识的特点的是( ) A.形象性 B.间接性 C.全面性 D.主观性 28 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在于( )

A.真理是绝对的,谬误是相对的 B.真理是有用的,谬误是有害的 C.真理是客观的,谬误是主观的

D.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 29 在真理观上坚持辩证法,就必须承认( ) A、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B、真理既具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 C、真理既是正确的,又包含错误因素 D、真理既是感性的,又是理性的

30 对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这种正确态度的理论基础是( )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的原理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的原理C.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的原理 D.能动的反映是摹写和创造统一的原理性

31 经过实践证实的理论也不是终极真理,而是不断发展的,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一定条件下的实践( )

A.都具有客观性 B.都具有能动 C.都具有社会性 D.都具有历史局限性

32 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 )

A、真理具有客观性 B、真理具有绝对性 C、真理具有相对性 D、真理具有全面性

33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在真理观上的对立表现在( ) A.前者认为真理是发展的,后者认为真理是不发展的 B.前者认为真理中包含着错误,后者认为真理是绝对正确的 C.前者认为真理具有客观性,后者认为真理是纯粹主观的 D.前者认为真理来源于客观世界,后者认为真理来源于先验原则

5

34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具有确定性,又具有不确定性。实践标准之所以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任何具体实践活动都( ) A.具有客观性 B.具有能动性C.具有历史局限性 D.具有社会性 35 要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对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 B.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 C.以众人的意见定是非 D.以是否在实践中得到证明定是非

36 任何真理都是对事物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都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这说明真理具有( )

A.社会性 B.绝对性 C.相对性 D.有用性 37 一种理论是不是真理,根本之点是看它( ) A.是否被大多数人承认 B.是否与已有的理论相一致 C.是否与客观实际相一致 D.是否说得清楚明白

38 任何真理都不是“终极真理”,真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这是因为真理具有( )

A.客观性 B.绝对性 C.全面性 D.相对性 二、判断题

1.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2.一个人所有的知识都直接来源于实践。

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实践的观点。 4.认识的客体是自然界和社会的存在物。

5.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6.多数人公认的就是真理。

7.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本身是客观存在的。 8.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真理。 9.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0.真理与价值毫不相干。

11.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的。 12.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客观事物。

13.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6

14.逻辑证明是实践标准以外的又一个检验真理的标准。

15.“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一论断说明了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6.真理观上的相对主义,错误在于认为关于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 17.哲学上的“价值”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18.真理和价值在认识和实践中是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19.在实际工作中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就是要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理论。

20.毛泽东说:“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这段话强调的是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 三、简答题

1、如何理解实践及其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2、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价值评价的特点。 4、真理和价值的辩证关系。 5、怎样理解真理的客观性? 6、简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7、感性认识与理想认识的辩证关系。 四、论述题

1、试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辩证原理及其意义。

2、试述真理相对性和绝对性相统一的原理,并用以说明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坚定不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3.蚂蚁能看见我们看不见的光线,我们能证明蚂蚁看见而我们看不见的东西,且这种证明只能以人眼睛所造成的知觉为基础,这说明人眼的特殊构造不是人的认识的绝对界限。据此说明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7

4.互联网既可用来传播先进文化与观念,也可用来散布文化垃圾。运用实践和认识相互关系的原理,分析互联网对人们思想观念发生了哪些影响?当代大学生对互联网的发展应树立怎样的价值观?

5.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结合马克思的论述,谈谈如何理解哲学上的价值和价值评价的含义?

6.如何理解真理和价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

五、材料分析题

1.[材料1]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之;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材料2]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材料3]荀子说: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仪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人为”之意),是性伪之分也。

[材料4]孙中山先生指出:世界人类之进化,当分三时期:第一由愚昧进文明,为不知而行的时期;第二由文明再进文明,为行而后知时期;第三自科学发明而后,为知而后行之时期。以行而求知,困知而进行。

请回答:

(1)简要评析上述材料给出观点。 (2)材料4揭示的知行关系是什么?

2.[材料l]恩格斯指出:就一切可能看来,我们还差不多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纠正我们错误的后代,大概比我们可能经常以极为轻视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前代要多得多。他进一步指出:科学史就是把这种谬误逐渐消除或者更为新的、但终归是比较不荒诞谬误的历史。

[材料2]波普尔在《科学知识进化论》一书说道:“衡量一种理论的科学地位是它的可证伪性或可反驳性。”

“我所想到的科学知识增长并不是指观察的积累,而是指不断推翻一种科学理论,由另一种更好的或者更合乎要求的理论取而代之。”

“科学史也像人类思想史一样,只不过是一些靠不住的梦幻史、顽固不化史、

8

错误史。但科学却是这样一种少有的―也许是唯一的―人类活动,有了错误可以系统加以批判,并且还往往可以及时改正。”

[材料3]正当相对论得到普遍称誉时,爱因斯坦却冷静地说:“如果引力势场不能使光谱线向红端位移,广义相对论就站不住脚。”“从它推出许多结论中,只要有一个被证明是错误的,它就必然被抛弃。”

请回答:

(l)上述材料在科学理论发展问题的共同观点是什么? (2)恩格斯与波普尔对科学的发展有什么不同认识?

(3)简述波普尔“衡量一种理论的科学地位是它的可证伪性”的观点。

第二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D 3、B 4、D 5、A 6、C 7、A 8、D 9、B 10、A 11、D 12、D 13、C 14、C 15、A 16、B 17、A 18、C 19、D 20、C 21、C 22、B 23、D 24、B 25、A 26、D 27、A 28、D 29、B 30、C 31、D 32、C 33、A 34、C 35、D 36、C 37、C 38、D

二、判断题

1—5√×√×√ 6—10 ×××√× 11—15 √×√×√ 15—20 ×√√×√ 三、简答题 见教材 四、论述题

1、答:(1)感性认识认识的低级形式,是对事物的现象、外部联系和片断的反映;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是对事物本质、内部联系和整体的反映。 (2)辩证关系:第一,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第三,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互相渗透,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3)意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关系,哲学上会导致两种错误的观点:唯理论和经济论。唯理论夸大理性认识,贬低感性认识,认为前者可靠,后者是不可靠。经验论夸大感性认识,贬低理性认识,认为感性认识可靠,理性认识不可靠。在实际工作中,唯理论表现为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片面夸大理论和书本知识的作用,轻视感性经验,一切从本本出发,把理论当成万古不变的教条。经验论表现为经验主义,片面夸大感性经验的作用,轻视科学理论,把局部经验看成普遍真理。

9

2、 (1)辩证关系原理: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第一,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互相联结,互相渗透。一方面,之中有绝对,任何相对真理都包含绝对真理的颗粒或成分。另一方面,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通过相对真理体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第二,真理是从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无止境的过程,任何真理都是这个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终极真理或真理发展的顶峰论是错误的。割裂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导致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

(2)马克思主义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一般规律的正确反映,是客观真理,既有绝对性,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过时”或“无用”的观点是错误的。

(3)马克思主义又具有相对性,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我们必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理论创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当成僵化保守的教条主义。

3、任何动物只能依靠本能去接触外部世界,而人类却可以通过实践了解并根据自身的需要去能动地改造世界。

蚂蚁能看见人类所看不见的光线,这是蚂蚁 所具有的本能。从人类的本能来看,眼睛所能看到的东西虽然有限,甚至连蚂蚁也不如;但人类可以在改造世界的科学活动中,创造出世界上本来并不存在的太空探测仪、高能加速器、显微镜等科学仪器,大大地拓展人类的视野,看到人的视力所看不到的极远或极其微小的东西。

以上事实证明了人眼的特殊构造不是人的认识的绝对界限,人类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其主要来源不是人类的自然本能,而是人类的实践。

4、(1)实践在人的认识的形成中具有决定作用。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2)互联网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传播工具,打 破了地域、民族、国别等界限,大大缩短了人们之间相互交往联系的距离。它的出现,对大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也为大学生通过上网实践、发展自己的思想认 识提供了可能。

(3)互联网作为一项现实的新的科学技术成果,既可用来传播先进的文化与观念,也可用来散布文化垃圾。依据认识源于实践的原理,当代大学生在 实践中

10

经常接触互联网中先进的文化与观念,能激发自己积极向上的精神,汲取有用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科学人文精神;如果经常性接触其中的文化垃圾,则会对 自己的思想上的健康成长带来若干不良影响。

(4)因此,当代大学生对待互联网的发展,不能仅凭个人兴趣,受互联网中负面因素的影响,而应该把个人的价值追求 同汲取科学知识、积极精神和艺术熏陶等先进的文化与观念结合起来,实现个人价值以坚持真理标准为前提,坚持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观,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积极 作用而避开其负面影响,通过互联网,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科学人文素质。

5、 马克思的这段论述反映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价值和价值评价: 第一,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哲学上的价值概念具有最大的普遍性。所以马克思说:“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都有不同的价值评价。马克思所列举的这些例子都是主体和客体之间价值关系的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

第二,价值具有多维性,客体满足主体需要关系是复杂的,可以是双重的。正如马克思所说,“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 第三,价值具有客观性。“现代工业和科学为一方与现代贫困和衰颓为另一方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的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和无庸争辩的事实。”这种对抗是客观的,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和无庸争辩的事实。

第四,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现代工业和科学为一方与现代贫困和衰颓为另一方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的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这种对抗是在阶级社会中的对抗。

第五,价值评价并不是一种主观随意性的认识活动,而是具有客观性的认识活动。只有正确地反映了价值关系的评价才是正确的评价。马克思的这段话,反映了马克思是以客观事物为依据所作的评价是正确的,这些评价正确地反映了客体对于主体的价值关系。

第六,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评价是否正确,取决于评价者自身的相关知识水平、素养、阶级立场、世界观,特别是价值观的制约。马克思除了自身知识水平、素养外,还由于其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阶

11

级立场,从根本上代表着人类整体的要求和利益,是与历史发展的基本要求或趋势相一致的,因此才会有这些客观正确的价值评价。 第七,马克思的评价反映了真理标准与价值标准的统一。

6、人们的实践活动决不是一种主观随意、率性而为的活动,任何实践活动都必须受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所谓真理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反映了实践对象的客观规律的真理。所谓价值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以满足人们需要和要求为内容的特点的实践目标。

价值和真理的关系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第一,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第二,价值的实现是以把握相关真理为前提的;第三,正确的价值认识的形成是以相关的真理为依据的;第四,真理必然具有价值;第五,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 总之,人类的实践活动只有做到既遵循真理原则,又遵循价值原则,才能获得成功。正是基于实践的这一要求,人们逐渐形成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并形成了以两者统一作为实践的指导思想和行为规范的原则。

成功的实践必须坚持真理原则。科学精神本质上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对坚持真理原则的客观要求这种意识的精神升华,是一种在实践中服从真理、坚持真理、追求真理的自觉意识。成功的实践还必须坚持价值原则。人文精神是人们在实践中必须做到以满足主体的需要为目标这种精神的升华,是以尊重人、爱护人、关注和促进人民利益和社会进步为核心的求善、求美的自觉意识。

在实践中,坚持做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发扬科学精神、推动科学事业的发展,可以推动社会和人类的发展,可以促进人文精神。另一方面,发扬人文精神,具有制约科学发展方向、促使科学技术在应用中不会被用于为害人类的重要作用。

五、材料分析题

1、[答案要点]

(1)孔子的“生而知之”和孟子的“良知、良能”是说知识是天生的或不学而知,是唯心主义先验论;孔子的“学而知之”和“困而学之”以及荀子的观点,承认人的认识是后天学习所得,是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12

(2)孙中山借人类文明说明知识的来源和认识的发展,指出这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人的认识不是先天就有,也不可能一次完成。孙中山的知行学说包含了在实践中需要理论的指导(以行求知)和在理论指导下的行动(知先行后)这样的实践――认识――再实践的意义,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

2、[答案要点]

(1)恩格斯、波普尔和爱因斯坦分别从不同角度解释了科学发展过程中真理与谬误的矛盾,指出科学是一个不断发现真理、检验真理、修正错误、发展真理的过程。

(2)恩格斯与波普尔的不同在于,波普尔把科学可能错误、可以被否证作为科学的最本质的特征,把科学史简单归结为一种理论推翻另一种理论的历史,没有重视被推翻理论其中可能包含的合理性因素,这是一种简单的否定过程。恩格斯则辩证地认识这一问题。在承认任何今天看来是正确的东西都包含着明天可能发现是错误的同时,强调科学史是一个在真理与谬误的斗争中,不断证实真理,克服谬误、发展真理的历程。

(3)波普尔的观点指出了科学发展必须不断批判和改正错误,这对于研究科学知识增长规律有很大启发。但是他认为一个理论是否具有科学性的标志仅在于它是否具有可证伪性的观点显然是片面的。

13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把握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及其重要意义。

2、要求学生全面理解掌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把握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其特殊形式。 3、要求学生了解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弄清阶级斗争、革命和改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4、向学生讲清历史的创造者是人民群众而非少数“英雄人物”,让学生掌握历史人物的作用和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 教学重点:

1、两种对立的历史观及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讲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决定与被决定、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讲清由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变革,导致上层建筑革命,社会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我国进行体制改革的客观必然性。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教学难点:

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与哲学基本问题的关系。 2、“第一生产力”与“先进生产力”的关系。

3、把握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的同时,还要理解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与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关系问题。

第三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社会存在是指( )

A. 社会管理体制 B. 社会政治法律制度 C. 社会精神生活过程 D.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14

2 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性的因素是( )

A、地理环境 B、人口因素 C、社会风气 D、生产方式

3 \社会形态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指的是( ) A.社会形态的发展与自然界的发展完全一样 B.社会形态的发展是纯粹自发的过程

C.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客观的有规律的运动过程 D.社会形态的发展与主体的选择无关 4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 )

A、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 B、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方面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D、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两个方面 5 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 ) A.生产关系 B.血缘关系C.政治关系 D.思想关系

6 在下列选项中,属于非意识形态的是( ) A.宗教 B.艺术 C.哲学 D.逻辑学 7 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全部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是( ) A.法律思想、逻辑学、宗教 B.政治思想、管理学、语言学 C.哲学、艺术、环境科学 D.法律思想、哲学、宗教

8 从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水平高低不同的层次,可以把社会意识划分为( )

A. 社会心理与思想体系 B. 个体意识与群体意识

C. 先进意识与落后意识 D. 有阶级性的意识与无阶级性的意识 9 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 )

A、阶级斗争 B、改革开放 C、科学技术革命 D、社会基本矛盾 10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 )

A.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 B.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方面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D.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两个方面 11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

A.人和自然界、人和人之间的矛盾B.个人和社会、自然界和社会之间的矛盾

15

C.先进和落后、正确和错误之间的矛盾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12 反映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 ) A.劳动者的经验技能 B.生产工具的水平 C.劳动对象的质量 D.运输设备的状况 13 生产关系是反映( )

A.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范畴B.人与人之间利害关系的范畴 C.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范畴 D.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范畴 14 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 )

A. 人与人的社会关系 B.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C. 人与劳动产品的关系 D. 人与劳动资料的关系

15 生产关系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内容是( ) A.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C.产品的分配形式 D.产品的交换方式

16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矛盾中( )

A.生产关系是生产力的物质基础 B.生产力落后于生产关系的变化 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D.生产关系可以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17 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的规律是( )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B.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规律 C.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D.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依次更替的规律 18 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中( )

A、生产力系统各要素的总和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C、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D、占统治地位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19 上层建筑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由两在部分构成。这两部分是( ) A、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 B、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 C、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D、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

20 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

16

A.杰出人物的历史发展中的作用B.思想动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C.剥削阶级代表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D.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21 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对矛盾中( )

A.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的性质 B.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 C.上层建筑会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D.上层建筑各部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立即发生变化 22 国体和政体的关系属于( )

A.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C.必然和偶然的关系 D.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23 政体问题说的是( )

A.哪个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B.一党执政还是多党共同执政 C.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 D.社会各阶级在国家 政权中的作用

24 从起源上看,国家是( ) A.适应管理社会公共事务需要的产物

B.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C.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正义的产物 D.防御外敌颠覆活动的产物 25 国体指的是( )

A.社会各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和作用B.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 C.国家政权的政治职能D.国家政权的社会职能 26 国家政权主要代表( )

A.剥削阶级的利益 B.劳动人民的利益 C.统治阶级的利益 D.先进阶级的利益

27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的根源是( )

A.不同阶级在政治态度上的根本对立 B.不同阶级在意识形态上的根本对立C.不同阶级在经济利益上的根本对立 D.不同阶级在职业分工上的根本对立

28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产生的基本前提是( )

A.通过放高利贷而获取高额利息 B.通过做投机生意而攫取高额利润 C.由于生产力发展而出现剩余产品 D.通过发动战争掠夺其他氏族的财产

17

29 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 )

A.政治标准 B.经济标准 C.道德标准 D.社会标准 30 下列各项正确揭示科学的本质的是( )

A.科学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知识 B.科学是知识的理论体系 C.科学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D.科学是各种知识的总和 31 社会改革是( )

A.改变社会经济制度B.改变社会政治制度 C.对社会体制进行改善和革新D.改变人的思想观念 32 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是( )

A.争取民主自由问题 B.争取人类解放问题 C.争取公平正义问题 D.夺取国家政权问题 33 社会革命的最深刻的根源在于( )

A.人口过多和资源匮乏的矛盾B.先进生产力和落后生产力的矛盾 C.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的矛盾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34 社会革命首要的基本的标志是( ) A.先进的政治思想代替落后的政治思想 B.高效率的政治体制代替低效率的政治体制

C.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革命的进步的阶级手里 D.合理的经济体制代替不合理的经济体制 35 下列各项属于社会革命的是( ) A.社会各阶级之间的经济斗争

B.先进阶级推翻反动统治阶级的国家政权的斗争 C.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激烈的政治斗争 D.各种不同政治势力之间的武装斗争

36 改革在人类历史上具有普遍性,它是( ) A.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一种形式 B.对社会体制进行改善和革新 C.统治阶级向被统治阶级让步 D.自下而上的社会变革形式

37 马克思说“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这句话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 A.革命是社会发展的最深刻的根源 B.革命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 18

C.暴力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惟一形式

D.革命阶级要积极主动地制造革命以推动社会发展生产中起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

38 26.社会革命最深刻的根源是( ) A.革命领袖的产生 B.革命队伍的形成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矛盾的尖锐化 D.革命思想与反动思想之间的撞击 39 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从根本上说,这是由( ) A.党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决定的

B.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 C.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国际环境决定的 D. 广大人民群众积极主动地参与改革决定的 40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 )

A. 把改革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B.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C. 把教育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D. 把稳定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41 我国当前进行的改革是( )

A.对社会根本经济制度的变革B.对社会根本政治制度的变革 C.对思想观念的根本变革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42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观点的理论前提( ) A、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反作用的原理 B、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有制约作用的原理 C、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的原理

D、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的原理

43 历史人物分为杰出人物和反动人物。杰出人物是指 ( ) A、无产阶级的伟大政治家和思想家 B、历史上被剥削阶级的革命领袖 C、上升时期的剥削阶级的先进代表 D、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伟大人物 44 在个人还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问题上,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错误在于( )

A. 承认伟大人物的思想动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9

B. 承认政治权力和暴力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C. 否认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D. 否认英雄和群众共同创造历史

45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历史条件的制约。这种观点是说( ) A.人民群众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B.人民群众不是历史的创造者 C.人民群众不是历史活动的主体D.人民群众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 46 “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把他们创造出来。”这种观点( )

A.正确说明了杰出人物的产生和作用 B.属于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 C.否认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D.违背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47 “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所许可的范围”。这种观点属于( )

A.历史宿命论观点 B.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C.机械决定论观点

D.否认个人历史作用的观点

48 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表现为( ) A.加速或延缓历史的发展 B.改变历史发展的规律 C.决定历史时代的根本特点 D.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

49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

A.杰出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B.剥削阶级代表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C.人们的思想动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D.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50 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就要坚信( ) A.群众有自发的社会主义觉悟B.群众有高度的改革开放自觉性 C.群众运动具有天然合理性D.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 二、判断题

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0

3.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是历史“剧中人”,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剧作者”。 4.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5.人们无法自由地选择生产力。

6.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有效地保护经济基础,就一定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7.生产关系的总和就是经济基础。 8.国家是以血缘关系来划分。

9.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0.社会形态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11.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12.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弹奏第一提琴。 13.生产力可以跨越发展。

14.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 15.科学技术发展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 16.社会意识都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17.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18.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

19.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可能是积极地、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 三、简答题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3.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有哪些 4.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 四、论述题

1、运用社会意识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原理,说明我国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可能性。

2、试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原理及其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意义。 3.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需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同

21

时,我国自然资源十分有限,环境污染较严重。我们面临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面临开发资源和保护资源的矛盾。请结合这一实际,并根据你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理解,谈谈在利用科学技术方面我们应该怎样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4.社会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可历史事件又是人们意志的“合力”造成的,两者不矛盾吗?这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怎样的关系? 五、材料分析题

1.分析下列关于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的不同观点

【材料一】“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摘自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二】黑格尔认为,历史不是人人随意创造的,而是决定于某种“客观精神”。伟大人物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拿破仑代表了“世界精神”,他“骑着马,驰骋全世界,主宰全世界”。世界历史是伟大人物和王朝的历史,“而不是一般人民的历史”。——摘自黑格尔《历史哲学》和《精神现象学》

【材料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八十年来我们党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

”——摘自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材料一和材料二所体现的基本观点是什么?你如何评价这些观点? (2)谈谈你对材料三的理解。

2.用历史唯物主义相关原理分析下列材料:

【材料一】爱因斯坦认为:“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根据,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

【材料二】科学悲观主义认为,目前世界上存在的全球性问题,如环境污染、失业、战争、民族文化的衰退、精神堕落、贪图享受等,都是科学的罪过,要解决

22

目前存在的问题,就应该回复到不要科学的古代社会甚至原始社会状态中去。 【材料三】科学乐观主义则认为,科学技术可能解决一切社会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会提供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手段,人类可以依靠自然科学会解决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

请回答:(1)材料二与材料三在本质上是否相同? (2)材料一与材料二、材料三相比,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3)比较材料一、二、三,请回答马克思主义是如何看待科学技术的?

第三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D 3、C 4、C 5、A 6、D 7、D 8、A 9、D 10、C 11、D 12、B 13、A 14、B 15、B 16、C 17、C 18、C 19、A 20、D 21、C 22、B 23、A 24、B 25、A 26、C 27、C 28、C 29、B 30、B 31、C 32、D 33、D 34、C 35、B 36、B 37、B 38、C 39、D 40、B 41、D 42、D 43、D 44、C 45、D46、A 47、B 48、A 49、D 50、D

二、判断题

1—5 √××√√ 6—10 ××××√ 11—15 ×√√√× 16—19 ×××√ 三、简答题 见教材 四、论述题

1、(1)从历史纵向看,同一国家不同历史阶段有可能出现不平衡现象,即经济发展水平高的阶段,社会意识发展水平反而低;经济发展水平低的阶段,社会意识发展水平反而高。

(2)从社会横向比较看,不同国家也出现不平衡现象,即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会意识发展水平却高于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如18世纪的法国较之于英国,19世纪的德国较之于英国和法国,就是如此。

(3)这一原理告诉我们,我国虽然在经济发展水平虽然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但由于有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和马克思主义主义指导,可以建设先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答:(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原理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第二,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的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

23

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2)我经济体制改革就是革除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某些部分或环节,以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分)

(3)指导意义:第一,我国原有的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虽然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已越来越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改革势在必行,而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二,我国原有的单一公有制经济体制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就是要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3、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人类社会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三次科学技术革命。每一次科技革命都冲击着现实社会和意识形态中一切陈旧的生产方式、价值观念等等,以不可抗拒的磅礴之势,在物质生活方面为人类开辟了一个辉煌的前景。首先,科学技术对生产方式产生的深刻影响,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也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再次,促进了人们思维方式的变革。

然而,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视域和活动范围,增强了人们的创造力,另一方面也使人类的破坏能力空前地增长,并且使人类与周围的环境处于一种紧张的矛盾关系之中。人们逐渐发现自己正在陷入某种困境:全球气候变暖,土壤过分流失和土地沙漠化扩大,自然资源急剧减少,生物物种加速灭绝,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等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都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和不负责任地利用科学技术来掠夺自然所造成的恶果,都是人类以自然主宰的身份自居而与自然发生冲突的结果。正如恩格斯所言:“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在我国,1998年,长江、松花江等大江大河,爆发了特大洪灾,及黄河年年断流,断流的时间与河段不断延长,加之沿河两岸的环境污染,使得黄河流域的活力不断减弱。这些都是人们人们对森林资源的乱采乱伐,导致了自然植被的严重破坏,造成的结果。几十年来愈演愈烈的沙尘暴,让首都北京甚至黄河以南的城市居民都领略到塞外风暴的威力。几年前爆发的非典,以及近两年的禽流感,都无不表明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

24

因此,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们的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能够认识到自己对自然、对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我们要依靠科技进步、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排放和文明消费,建立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新模式。要强调科学技术发展的\生态化\强调整体性思维,把人类、社会和自然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加以认识和对待。不断完善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使整个科学技术沿着符合生态保护的方向发展。通过采用绿色技术进行清洁生产,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排放,达到提高经济效率和保护环境的双重目的。这样的经济同传统浪费型经济有区别,是一种节约型经济。

4、恩格斯曾经说过,在历史过程中,许多相互冲突的单个意志构成无数力的平行四边形,形成一个推动历史前进的总合力,在这个合力中,每个意志都有所贡献,都不等于零。 从恩格斯这段话可以得出两点结论:第一,每一个人都可以在历史上起一定的作用,在历史的总的合力中,每个单个人的力量都不等于零;第二,但是,这种作用的性质并不完全相同。有的是正数,有的是负数,有的是积极的动力,有的则是消极的阻力;历史就是在这两种力量对比当中前进的。所以,否认任何一个普通社会成员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都是不对的。 (1)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这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的结果。其中,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生产力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人不仅可以通过自己的实践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改进劳动资料,改造自然界,使之适合自己的需要。而且,人还可以通过一系列历史活动,改革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经济基础、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方面,推动生产力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2)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历史中的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的对历史发展产生影响作用。社会发展又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社会历史就是在许多单个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每一个人积极的或消极的历史活动都会成为历史事件具体内涵的组成部分,成为整个人类意志中的合力因素和影响历史前进的力量。

25

(3)任何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或成就,虽然离不开杰出人物的巨大作用,但一者杰出人物来自人民群众,二者他们所提出的理论和实践要么建立在无数代前人和当代人民群众历史活动的基础之上,要么离不开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参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代表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或方向。一切杰出人物发挥作用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实践。在这个角度上,一切重大的历史事件,都是人们的意志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合力”作用的结果。它与社会基本矛盾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并行不悖,两者之间并没有矛盾。

(4)“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理念,充分体现了个人奋斗作为人类意志合力组成部分在历史事件中的作用。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胸襟抱负,现在为振兴中华而学习,将来为复兴中华作出自己毕生的贡献。 五、材料分析题

1、(1)材料一的观点是认为英雄人物在历史上起决定作用,是唯心主义英雄史观,是错误的。

材料二的观点认为历史是客观精神决定的,英雄人物是代理人,同样唯心主义英雄史观。共同本质是否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2)材料三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史观,将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确立为党的宗旨。建党八十多年来,之所以能够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开创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与党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是分不开的。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要实现中华民

族的伟大复兴,依然离不开人们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党做的一切工作,都必须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标准,应当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这是立党之本,也是力量之源。

2、(1)科学悲观主义与科学乐观主义本质是一样的,只是表现形式相反而已。二者的共同特征是科学单线论,或者说科学至上论,都是从科学出发,只不过科学悲观主义把一切问题都归罪于科学,而科学乐观主义则把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归结为科学。

(2)材料一不同于材料二和材料三,材料一是把科学技术与人的作用联系在一起,在看到科学技术强有力的作用的同时,更重视人的作用。科学技术作为人类的工具是中性,的,工具对人与环境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完全取决于使用工具

26

的人。

(3)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是历史上对社会发展起重大推动作用的进步力量,在当代社会科学技术的作用更为重要。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是生产力对社会的作用要通过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通过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来展开。生产力的作用与社会制度以及人的价值观念是分不开的。

27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入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认识私有制商品经济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实质。 教学重点:

1、资本原始积累及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中的作用 2、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 3、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4、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形式与经济危机 5、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特点及本质 教学难点:

1、如何深化认识现阶段劳动价值论的新特点

2、怎样正确看待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论剥削的新变化 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历史作用及其本质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商品是( )

A.用于满足人们需要的劳动产品 B.一切物品 C.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的劳动产品 D.一切有用的物品 2.商品的本质因素是( )

A.使用价值 B.交换价值 C.价值 D.价格 3.价值的本质是( )

A.一般人类劳动 B.抽象劳动 C.具体劳动 D.社会生产关系 4.一定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由( )

28

A.使用价值构成 B.交换价值构成 C.价值构成 D.货币构成 5.价值或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 )

A.商品 B.货币 C.价格 D.使用价值 6.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 ) A.两种劳动 B.两次劳动

C.两个过程的劳动 D.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7.商品的二因素是由( )

A.劳动生产率决定的 B.劳动时间的二重性决定的 C.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D.劳动的复杂程度决定的 8.私有制基础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D.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 9.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因此( ) A.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价值 B.没有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使用价值 C.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一定有价值 D.产品中只要有劳动就一定有使用价值 10.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 ) A必要劳动时间 B剩余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 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1.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 ) A.不等价交换 B.劳动成为商品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货币所有者把货币投入生产领域 12.剩余价值来源于( )

A.不等价交换 B.工人工资的扣除 C.工人的剩余劳动 D.劳动力的价值 1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

29

A.劳动过程和使用价值生产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C.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D.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14.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部分( ) A.在生产中位置是否移动 B.在运动中职能是否变化 C.在价值增殖中的作用不同 D.根据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15.能准确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因素是( ) A.工人工资的高低 B.工人劳动时间的长短 C.工人劳动强度的大小 D.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16.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 )

A.生产与需要的矛盾 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D.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 1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

A.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B.生产不足的经济危机 C.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 D.生产严重短缺的经济危机 1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 )

A.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 B.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 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D.人口过剩与资本过剩的矛盾 19.产业资本是( )

A.生产资本 B.工业资本 C.社会总资本 D物质生产部门的资本 20.产业资本循环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是( )

A.流通阶段 B.生产阶段 C.购买阶段 D.售卖阶段 21.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运动中所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

A.固定资本、流动资本、货币资本 B.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商品资本C.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 D.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22.货币资本的职能是( )

A.生产剩余价值 B.实现剩余价值

30

C.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 D.生产和实现剩余价值 23.资本周转是从资本运动的( )

A.连续性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B.速度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C.实现条件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D.矛盾性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24.资本的周转速度和( ) A.周转时间成正比,周转次数成反比 B.周转时间成反比,周转次数成正比 C.周转时间成正比,周转次数成正比 D.周转时间成反比,周转次数成反比

25.把生产资料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其依据是( ) A.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价值周转方式 B.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物质存在形态 C.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 D.不同部分的不同运动速度

26.能够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资本是( )

A.生产资本 B.货币资本 C.商品资本 D.流通资本 27.下列选项中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固定资本的是( ) A.原料 B.燃料 C.辅助材料 D.机器、设备 28.社会总资本(社会资本)是指( ) A.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总和 B.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的总和 C.国内投资的资本和向国外投资的资本的总和 D.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所有个别资本的总和 29.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

A.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 B.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C.社会总产值的构成问题 D.国民收入的分配问题 30.利润本质上是( )

A.成本价格的产物 B.所费资本的产物 C.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D.剩余价值

31

31.利润率是( )

A.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B.剩余价值与不变资本的比率 C.剩余价值与所费资本的比率 D.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 32.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 ) A.不同部门的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 B.同一部门内部的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 C.同一部门资本家追求超额利润的结果 D.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结果

33.把剩余价值看成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就转化为( ) A.成本价格 B.生产价格 C.利润 D.利息 34.部门之间的竞争是以( )

A.价格竞争为特征的 B.资本循环为特征的 C.资本周转为特征的 D.资本转移为特征的 二、判断题

1.同学买来送给你的生日礼物属于商品。

2.交换价值是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3.凝结在非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也可以看作价值。

4.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商品生产者在创造商品的劳动过程中同时支出的两种劳动。

5.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个别资本的总和就是社会资本或称社会总资本。 6.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用于追加的那部分资本并非来自于剩余价值。 7.资本技术构成决定着资本价值构成。 8.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简单再生产。

9.在整个资本主义时期等量资本都能够获得等量利润。 10.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不同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1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时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的。 12.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成正比例。 13.贱买贵卖是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的源泉。

14.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是劳动者创造新的使用价值。

32

15.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意味着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所占比例不断提高。 16.在知识经济时代,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 17.商品的价值有两个源泉,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 18.在知识经济时代,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 19.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单位时间里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量。 20.利用价值规律的作用,就能自动地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21.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其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它自身价值的源泉。 22.资本不是一种物,而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23.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 24.资本的价值构成决定资本的技术构成。

25.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 26.流动资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价值发生增殖的资本。

27.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工资的实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28.工人和生产资料共同创造了剩余价值。 三、简答题

1.如何理解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2.商品二因素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3.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4.资本的本质是什么?把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何在? 5.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和作用是什么? 6.怎样理解资本的有机构成? 7.相对剩余价值是怎样形成的?

8.产业资本循环的两个前提条件是什么?,经历的三个阶段,执行的三种职能是什么?

9.劳动力价值是怎样决定的? 四、论述题

1.为什么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2.如何理解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来自劳动二重性的矛盾,归根结底来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33

3.有人认为,在信息社会里,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实现的,应当用知识价值论取代劳动价值论。试用所学原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第四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CCDAD 6-10 DCCAD 11-15 CCCCD 16-20 DCCDB 21-25 DCBBA 26-30 ADDBD 31-34 DACD

二、判断题

1—5×√√×√ 6—10 ×√××× 11—15 ××××× 16—20 ×××× 21—25 √√√×√ 26—28 ×√× 三、简答题 见教材 四、论述题

1、资本关系是以劳动者和劳动条件的所有权之间的分离为前提,即少数人拥有大量的货币财富和生产资料,多数人成为一无所有的自由劳动者。这两个条件的产生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结果,而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过程就是征服、奴役、掠夺、杀戮过程。

(1)雇佣工人的形成过程。新兴资产阶级通过暴力剥夺直接生产者,促使他们与生产资料相分离,并迫使他们屈服于资本统治,成为雇佣工人。最典型的是英国的“圈地运动”

(2)资本的形成过程。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的封建贵族为了筹集更多的资本来发展资本主义工业,采取了强制和暴力手段:采取国债制度、现代税收制度和包含关税制度等,对国内劳动人民进行大肆搜括;对殖民地的血腥掠夺;商业战争。 资本原始积累始的血腥史充分证实:“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2、商品经济存在着一系列的矛盾,包括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即商品二因素的矛盾)、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即劳动二重性从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其中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它决定着劳动二重性的矛盾和商品二因素的矛盾。

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来源于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矛盾。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生产商品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是不能直接进行量的比较的,只有将具体劳动还原为抽象劳动,也就是从具体劳动中抽象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才能进行量的比较。

34

然而,具体劳动能否还原为抽象劳动,在根本上取决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能否实现统一。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生产的产品如果与社会的需求不相适应,这个私人劳动就不被承认为社会劳动,它作为具体劳动的有用性质也就不被社会所承认,因而不能还原为抽象劳动,这意味着商品的价值不能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没有得到解决。反过来,如果私人劳动生产的产品为社会所接受,则这种私人劳动就被承认并转化为社会劳动,它作为具体劳动的有用性质就被社会所承认,因而可以还原为抽象劳动,这意味着商品的价值得到了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得到了解决。

3、不能用知识价值论取代劳动价值论。

(1)商品生产过程是各种生产要素结合在一起发挥作用的过程,各种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是不同的程,各种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是不同的。就商品使用价值的生产而言,土地、材料、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是商品使用价值的物质要素,与劳动者的具体劳动一起,共同构成了使用价值的源泉。但就商品价值的创造而言,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离开了人的劳动,价值增长就不可能实现,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

(2)在信息经济社会中,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给人类的生产带来极大的方便。在这一时代,知识和技术甚至成为首要的生产力。但价值的增长源泉仍是劳动,而不是知识。知识不创造价值,它本身的价值也必须通过生产者的具体劳动才能转移到新产品中去,成为商品价值的一个构成部分。 (3)此观点的错误在于,没有认清价值的来源。

3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x5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