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若清净处处是净土

更新时间:2023-10-28 23:57:01 阅读量: 日记随笔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心若清净,处处是净土。欲净其心,必先学会放下。放下得失,放下荣辱,让心回归本有纯净。净,清净,洁净,无杂质,大至佛法维摩诘经云,心净则佛土净。小至一人之心,心若清净,淡然,安然,超然于红尘。

细细品味祖先的造字结构,无不渗透着无比的智慧与喻意,只是愚钝蒙弊的我们,可有承转祖先的遗志。净字,水与争合和,争是功利、傲燥之心,逞强狂妄、强之胜弱之相,柔不可克,强之所争。道德经中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可见水与争之合和,势时不可不破。惟近于道之水可攻其韧。

水近于道,祖先的无比用心更是道,道道相合,不净也净。

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有一句,清清溢远,亭亭净植,用的是净而非静。把莲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素洁高贵品质淋漓尽致烘托。

红尘之众,皆为凡夫。处于浊世,惟有自净其心。莲出于淤泥,却不染尘世之秽,有灵性情感的众生,何以在物欲红尘中就可迷失本性,沉溺声色犬马之中。佛语云,一切唯心造。心是净土,亦是秽土,在于如何选择,自净其意,自净其身,自净其心。

佛教禅宗神秀大师有一句偈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全偈无一个净字,却字字珠玑,凡夫之心悟不透其中深意,却亦深得喜爱。以本义讲,不论是身体还是心灵,都要时时擦拭,莫让尘埃污垢盖藏了本性。其意便是要净,要纯,以显原有的纯净之心。

净,是一种修持,一种观照,时时反省,自会得净。上一偈语让净宗的慧能大师引申出另一参悟,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以此反观,净,是一种境界清净,自体清净,唯识清净。心若清净,自是波澜不起,风雨不惊,污秽不染。

释迦牟尼佛祖历尽千艰万苦修法四十九年,最后在菩提树下证得圆满之道,并悟出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之相,只是被妄想执着所掩盖本具之性德,如一面蒙尘之境,拭去尘埃便现本体之相,三字经中亦说人之初性本善。上善若水,回归本原,自是清净澈亮。

如果说佛法修行是一个去尘还净的过程,那么我们把佛学的无尚至高的思想道德观,人生观用于处世之道修心之上,红尘净土当下可得,完全契合了中国道家的哲学思想,大隐隐于市的高层次的精神升华,在繁华浮世中自保持一份纯净的心灵净土。

万念不离其心,起心动念不离清净,以清净之心看世界,世界即清净,以清净之心悟人生,人生即超脱。心净如镜,心静若水,恭默守静行安然,清净寂灭无所相,无相便不着相,空,寂,净,静,妄无所住。心若清净,处处是净土。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x4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