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同等学力经济学真题及参考答案

更新时间:2023-10-07 18:37: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02年同等学历全国统考经济学试题

资料整理来源:www.51xuewei.com,ysf.tjufe.edu.cn,022-28174183

天津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资本的边际替代率。 2.税收转嫁。 3.财政赤字。 4.资产证券化。 5.联系汇率。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法人资产制度的基本特征。 2.衍生金融产品的种类。 3.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 4.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目标。

5.什么是幼稚产业(H—B—K标准)?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其40分)

1.试论我国经济政策手段的选择。

2.从价格和产量两方面讨论垄断市场和竞争市场的效率,以下例为例说明,垄断者需求函数为Q=100—2P,AC=MC=10,比较垄断行为和竞争行为哪个更有效率?

2002年同等学力全国统考经济学真题参考

答案及解析

一、名词解释

1.资本的边际替代率:假设社会上有两种生产要素资本和劳动,生产同一种产品一单位资本所替代劳动的数量称为资本的边际替代率。

2.税收转嫁:是指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办法,将税负转移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

3.财政赤字:是指在某一财政年度,计划的财政收支是平衡的,而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由于主客观不可预测性因素的影响,致使决算出现支出大于收入差额。这个概念强调的是预算的执行结果,说明的是一种事实。

4.资产证券化:是指将已存在的信贷资产集中起来并重新分割为证券进而转卖给市场上的投资者,从而使此项资产在原持有者的资产负债表上消失。作为直接信贷资产的主要持有者,商业银行和储蓄贷款机构最适于开展此类业务。资产证券化的本质含义是,将贷款或应收账款转换为可转换工具的过程。

5.联系汇率:又称钉住汇率,属于国际金融中汇率决定的一种做法,即将本国货币与(钉住)某单一国家的贷币建立某种联系来确定自己货币的汇率,实际汇率围绕着它根据供求产生一定幅度内的浮动。某些发展中国家便实行这种汇率。

二、简答题

1.法人资产制度的基本特征。

(1)企业必须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只有当企业在法律上成为民事权利和义务的主体,才能独立地承担财产责任。公司法人依法享有公司资产的权益,独立承担资产经营责任。

(2)出资人承担有限责任。企业产权独立化后,出资入在获取相应的资本收益时,只以投人资本额为限对企业债务责任承担有限责任。

(3)股票自由让渡。股票自由让渡是维护法人资产制度的重要条件。由于股票的买卖与公司资产的运行相分离,股东在股市上买卖股票并不影响公司资产的完整性和独立运动。

(4)界定经营者与公司之间的关系。企业法人代表机构只能由出资人选出并代表出资人的根本利益,由对外代表公司、对内执行业务的常设机构来代表,这一机构在股份公司中就是董事会。经营者在法人代表机构的授权下具体执行经营业务。 (5)合理有效的所有权约束。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后,所有权约束对于保护所有者的合法权益和维护企业的生存、发展都是十分必要的。 (6)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企业家的素质对于法人资产的高效率运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家在创新和冒险的经营生涯中实现资深人力资本价值最大化和个人货币收益的同时,使企业资产不断增使。当然,为了防止不负责任地利用他人的资产去过度冒险,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所有权约束总是必要的,以保护所有者和债权人的权益。

(7)必要的外部约束。一是产品市场、资产市场和经理市场的有效竞争对公司经营者经营行为的约束;二是完善法律体系,优化法律对公司经营者行为的约束。

2.衍生金融产品的种类。

目前,最基本的衍生金融工具主要有以下几种: .

远期:这是一种最简单的衍生金融工具,它是在确定的未来某一时期,按照确定的价格买卖一定数量的某种资产的协议。

期货:期货合约是在远期合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标准化的买卖合约。 期权:期权合约赋予其持有者(即期权的购买者)一种权利,使其可以(但不必须)在未来约定的时期内以一定的价格向期权合约的出卖者买人(看涨期权)或卖出(看跌期权)一定数量的资产。

互换:互换协议主要有货币互换和利率互换两种。货币互换是指交易双方按照既定的汇率交换两种货币,并约定在将来的一定期限内按照该汇率相互购回原来的货币。利率互换是指交易双方将自己所拥有的债权(债务)的利息收人(支出)相交换。

3.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是指货币供给量是在一个经济体系内部由多种因素和主体共同决定的,中央银行只是其中一部分,因此,并不能单独决定货币供给量;微观经济主体对现金的需求程度、经济周期状况、商业银行、财政和国际政支等因素均影响货币供给。具体到中国,首先,中国的中央银行本身并非严格的独立决策主体.其控制货币供应的能力在制度上缺乏保证;其次,大量的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往往压迫商业银行不断增加贷款,从而压迫中央银行被动地增加货币供给,形成所谓的“倒闭机制”。

应该说,随着周有企业和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非国有经济比重的不断上升,这种“倒闭机制”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弱化了。但是关于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的另一个问题使得重视,这就是中央银行作为货币供给的源头,如果央心控制货币供应。其效果比较显著;但是,在经济活动不活跃时期,企业、商业银行的自主决策能力较强,中央银行即使有意愿扩张信贷.往往效果也有限。

此外,从我国国外净资产运作的角度看,J994年的外汇制度改革形成了新的人民币汇率生成机制,其主要特征是:①以控制企业结售汇来控制外汇需求,使外汇有一个稳定、可控制变动的空问;②中央银行被动收购外汇作为国家外汇储备。在这种汇率制度下形成的国外净资产并不是一种完全市场机制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

4.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目标。

所谓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采取增加政府支出、减税及加大对家庭和企业的转移支付的经济政策。其目标是:

(1)促进经济增长,通过增加政府支出,以增加总需求带动经济增长。通过减税和加大对家庭和企业的转移支付,以刺激家庭的消费和企业的投资,从而增加总需求带动经济增长。

(2)增加就业,通过加大对商品的需求,促进企业扩大生产规模,以吸收更多的劳动力。

(3)优化产业结构,通过加大对国家鼓励、扶持产业的企业的转移支付,带动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

(4)促进收入分配公平,通过个人所得税累进税率及转移支付,对收入进行分配,从而促进社会成员之的收入公平。

5.什么是幼稚产业(H—B—K标准)? 。

通过政策保护经过一段时间后,能够掌握技术,形成资本积累并最终形成成本比较优势的产业就是幼稚产业。李斯特提出从产业发展角壹,并非从财政角度给予保护。其他学者提出了一系列的幼稚产业标准。

(1)穆勒标准。只要将来在自由贸易下能够获利就可以保护。在关税补贴等保护措施下,使技术经验不足、生产力低下、生产成本高于世界价格、无法与国外产业竞争的产业继续生产。未来在自南竞争条件下,可以获利,暂时的保护是值得的。这是一个静态标准。

(2)巴斯塔布尔标准。是将穆勒标准动态化,提出了现值的观念,认为保护幼稚产业所需的社会成本不能超过该产业将来利润的现值。

(3)肯普标准。包含了以上两个标准的全部内容,加上了产业在被保护期所获取的学习成果应具有外部经验政应的标准。有以下两种情况: ①如果企业所学习的知识经验具有内部性,且未来在保护后所获利润可补偿保护代价并有余,这样的企业或产业不用给予保护,因为企业有为追求来未利益而自主发展的动力。 .

②如果企业所学习的知识经验具有外部性,这样与该企业竞争的企业数量增加,竞争增强,先行企业利润却不能增加,因此来来利润不能补偿其学习期间的损失,这样的企业国家应该给予保护。

三、论述题

1.试论我国经济政策手段的选择。 。

经济政策手段是国家为了实现经济政策目标所采取的方法,它包括政策工具和实施政策的方法两个方面。

(1)财政手段。财政手段的核心是通过政府的收入和支出调节有效需求,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它包括:财政收入政策,财政支出政策,财政补贴政策。

(2)金融手段。金融手段的核心是中央银行通过金融系统和金融市场,调节国民经济中的货币供应量.影响投资等经济活动,进而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金融调具有: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

(3)行政管制手段。行政管制手段是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凭借行政权的威力,通过发布命令、指示等形式来干预经济生活的经济政策-T-段。它主要包括信用管制、进口管制、外汇管制、工资管制和投资许可证制度等。 (4)经济法制手段。经济法制手段是指国家依靠法律的强制力量来保障经济政策目标实现的手段。

(5)制度约束。制度约束是实现长期化政策目标的手段。制度约束包括: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税收制度、金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

经济政策手段总是通过相应的传导机制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的。同一政策目标常常可以采取几个不同的政策手段来实现。这时决策者就面临一个选择问题,即选择一个什么政策手段对于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最有利,实际上是一似几何估价政策手段效率的问题。通过估价政策手段的效率,可得出若干政策手段选择的一般原则。 第一,对政策手段反应的大小。应选择最有力度的政策手段。

第二,政策手段显效的速度和结果。应选择那些较易实现政策目标及较快显示其效果的政策手段。

第三,政策手段对克服不合理经济现象所起作用的大小。应选择那些对不合理经济现象的存在原因起直接作用的政策手段。

第四,资源成本。应选择那些能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但成本花费最小的政策手段。

第五,选择性和变动性。应选择那些可以以一种选择性方式实现政策目标的政策手段,并且偏好于具有变动性的政策工具。

第六,间接经济效应。应选择那些间接正效应超过间接负效应的政策手段。 第七,社会政治效应。应选择那些使社会政治利益最大化及社会成本最小化的政策手段。

政府在进行经济政策选择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一个功能齐全的市场机制更容易实现静态效率。一般地说,微观单位的生产经营和消费决策最好留给微观单位自己去决定,政府不适当的干预,反而会影响静态效率。

第二,向社会提供各种公共产品是国家的责任。

第三,如果要实现静态效率,国家就应该采取多种政策措施消除对竞争性市场结构的各种限制因素。

第四,市场机制将导致社会收人分配不公。如果通过国家干预缩小收入差距所支付的成本小于所获取的社会利润,则表明国家对收凡再分配的干预是有效的。 策五,国家应通过宏观调控来避免经济出现大的波动。

第六,市场机制似乎难以达到长期动态效率,或者说达到这种长期动态效率需支付昂贵的代价。政府的适度干预则有助于实现长期动态效率。

第七,国家与微观单位活动之间的理想平衡将随着时间而波动,这就需要国家进行跟踪调控,实现经济稳定。

2.从价格和产量两方面讨论垄断市场和竞争市场的效率,以下例为例说明,垄断者需求函数为Q=100—2P,AC=MC=10,比较垄断行为和竞争行为哪个更有效率?

q

如图,左图为竞争市场的均衡,右图为垄断市场的均衡。

在竞争市场下,价格等于边际成本,而在垄断市场下价格高于边际成本,在竞争市 场下价格与平均成本的最低点相交,而在垄断市场价格要高于平均成本。从产量看,完 全竞争市场达到平均成本最低点的产量,而垄断市场没有达到平均成本是低点的产量。 所以无论是在价格还是在产量上,竞争市场都要优于垄断市场。 垄断市场:

TR:(50一)Q=50Q一 MR=dTR/dQ=50一Q

根据垄断厂商的均衡条件MR=MC,得50一Q=1 0。 Q=40,P=30 竞争市场:

根据竞争市场的均衡条件P=MC,得P=10,Q=80。

从上面的结论我们可以看出竞争市场的均衡价格要低于垄断市场,而产量却高于垄 断市场,说明竞争行为要比垄断行为更有效率。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x3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