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
更新时间:2023-04-24 23:38: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西安交通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
目录
一、指导思想 (1)
二、建设目标 (2)
三、主要建设任务 (4)
(一)学科布局与提升 (4)
(二)队伍建设 (8)
(三)人才培养 (10)
(四)科学研究 (14)
(五)国际化发展 (16)
(六)校园基本建设 (17)
(七)社会服务 (18)
(八)大学管理 (19)
四、保障体系 (21)
五、结束语 (22)
0/22
西安交通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
(2011-2015年)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依据《西安交通大学发展战略规划(2011~2020年)》,制定《西安交通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年)》。
本规划坚持以学科建设为基础,统筹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化、校园建设与社会服务等核心竞争力建设,是“十二五”期间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基本纲领。
一、指导思想
围绕学校建设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的总体目标,强化内涵建设、突出又好又快发展、全面提升质量,力求“十二五”期间学校各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学校的进一步腾飞奠定坚实基础。
坚持以学科为载体,以学科建设为主线,以“985工程”、“211工程”等重点建设为抓手,坚持“目标、任务、资源、绩效”紧密衔接的原则,统筹学科布局、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化等核心内容的核心竞争力建设;全面推进校园建设,突破制约学校发展的物理空间瓶颈问题;实施民生工程,构建和谐校园,增强学校内在驱动力;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形成与建设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管理体制与机制。
1/22
二、建设目标
根据《西安交通大学发展战略规划(2011~2020年)》,未来十年学校建设与发展的主要任务是:(1)凸显理工特色,加强基础学科建设,形成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必备的优势学科门类结构;(2)加大聚集与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力度,建成一支与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可比的核心教师队伍;(3)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凸显人才培养特色,把学校建设成为中国学风最好、教风最好、校风最好的“三好”大学之一。据此,“十二五”期间学校的主要建设目标为:
1、学科发展目标:优化学科布局,提升学科水平,形成理工特色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所必备的优势学科门类结构。强化优势工科建设,突出工程科学和行业引领技术研究,力争有3~5个学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若干二级学科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形成高水平数、理、化、生等理科学科格局,强化理科应用驱动特色,争取1~2个学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若干二级学科跻身国内领先水平,有力支撑学校理工特色;管理、经济学科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争取1~2个学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若干二级学科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把发展转化医学、与理工的交叉作为生命医学学科发展的突破口,大力加强生物医学基础研究及临床医学建设,使生命医学学科总体水平达到国内前列,争取1~2个学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若干二级学科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形成5~7个临床医学特色专科;以“出大家、出名师”为引领,特色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争取若干二级学科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建成若干新兴交叉学科研究中心。
2、队伍建设目标:形成能够支撑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发展的教师队伍、技术支撑队伍、管理服务队伍。根据不同学科的发展目标和需求,大力培养、聚集优秀人才,着力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在结构和水平上与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可比的核心骨干教师队伍;按国际标准建立教师聘用、晋升与考核体系;建设与国际接轨的
2/22
教师支撑保障和服务体系,减少教师非学术性负担,释放教师创新活力。到2015年,高层次人才(院士、千人、教学名师、长江、杰青等)数量达到150名,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与教育部创新团队达到25个;教师队伍中能够与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可比的教师比例,冲击世界一流水平的学科达到40%以上,后备拟建世界一流水平的学科达到25%以上,建设国内一流水平的学科达到10%以上。
3、人才培养目标:坚持育人为本,着力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优质教育和良好的成长、成才环境。围绕培养信念执著、品德高尚、素质一流、创新力强的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完善“2+4+X”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按照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标准,全面更新教材与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深层次解决好“教什么、谁来教、如何教”的问题,显著改善教学支撑条件,全面提升学校的育人能力,彰显“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的育人特色。进一步完善本科生住宿“书院制”;大力弘扬体育精神;优化本、硕、博结构,构建与国际接轨的研究生创新教育体系;面向学习型社会建设,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中国“学风最好、教风最好、校风最好”的“三好”大学之一。
4、科学研究目标:在科研基地建设、重大科研成果、服务地方经济、创新能力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结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建设一批代表国家水平的国际化科学研究基地、科学家工作室和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争取新建1个国家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防工业应用技术中心、5个教育部、卫生部及国家能源局重点实验室;取得一批重大基础研究成果和解决国家急需、引领行业技术的重大科研成果,使学校的基础研究、高新技术创新的整体实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具有较高的国际影响力,临床医疗的整体实力达到国内先进;加强与地方政府、重大行业企业的合作,推进集群化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在服务地方经济、推动行业发展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力争产生一批对政府决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对社会生活产生显著影
3/22
响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稳妥推进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科研评价、资助、用人机制和组织模式,完善科研管理体系,提升学校科技创新能力。
5、国际化发展目标:坚持国际化视野和国际化标准办学,全面提升按国际水平办学的能力,培养国际化人才。确立学校、学科发展的国际参照系,全面推进学校、学科建设,提升学校、学科的国际化水平;着力推进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办学资源的国际化,建立全方位、多渠道、高层次、实质性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格局,使学校的主要办学指标趋近国际水准。
6、校园基本建设目标:完善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空间保障体系,着力解决学校近期发展的科学研究空间严重不足、学生生活条件需要改善、教工住宅紧张等瓶颈问题。基本完成曲江校区基础设施与部分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兴庆、雁塔校区的基础设施改造;明显改善教学、科研、办公用房及学生宿舍,基本解决教职工的住房问题。
三、主要建设任务
(一)学科布局与提升
根据学科发展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紧紧围绕学校战略目标调整学科布局、优化学科结构、全面提升学科水平。通过实施“工科振兴发展计划”、“理科跨越发展计划”、“经济管理跃升发展计划”、“生命医学突破发展计划”、“人文社科名家名师计划”,并以“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交叉学科研究院”等学科建设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形成标志我校理工特色的优势工科和理科,并在经济管理、生命医学、人文社科等学科群中产生1~2个优势学科大类,形成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应有的学科布局,实现“工科引领发展、理科跨越发展、经济管理持续发展、生命医学融合发展、人文社科特色发展”的大格局。
1、调整工科结构,突出工程科学与行业引领技术研究,形成工科
4/22
稳健优势
实施“工科振兴发展计划”。对于以机、动、电为代表的现有优势工科,紧密围绕学科发展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深化学科内涵建设,突出传统方向的改造和转变,强化前沿科学探索和行业引领技术研究,率先建成国际先进水平学科;按照国家需求,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和关键行业需要,进一步拓展工科布局;加快实现由“以工程技术研究为主”向“以工程科学研究为主”的转变,形成工科稳健优势。
重点建设引领现代工业发展的新兴工程学科领域,形成新的工科优势。瞄准现代工业发展趋势,在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必争领域,调整、重组现有学科并予以重点建设。装备制造重点发展重大装备制造、微纳制造、精密制造等方向;新能源重点发展新能源制备、转化、传输、存储技术等方向;新材料重点发展新型高性能材料制备、表征、应用等方向;新一代信息技术重点发展物联网、视觉工程、智能技术、宽带通信、微电子技术、信息服务等方向。
根据国家重大工业领域和新兴战略产业发展需求,通过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以重大工程项目为牵引,带动相关学科群的发展。紧密结合“能源-煤油气-化工-环境”产业链需求,发展化工学科,以新的政产学研结合、境内外合作办学模式,组建化工学院;瞄准航天航空重大需求,整合全校力量,凝炼重大科学问题与重大项目,形成在航天航空领域的集成优势,推动航天航空学科快速发展;特别支持核能学科发展,争取国内领先地位;在全球环境变化领域深化与中科院的实质性合作,大力推动环境科学学科发展。
2、超常规发展理科,突出应用特色,建设能够支撑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基础学科
实施“理科跨越发展计划”。采取超常规举措,高起点建设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促进形成与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相适应的理科学科格局。坚持“科学问题导向、应用问题驱动、强化学科交叉,突
5/22
出应用特色”的理科发展思路,构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应用研究领先”的发展模式。设立人才专项基金,支持理科学科超常规引进与培养学科带头人,实现队伍结构与质量上的跨越;高度重视并重点支持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基础条件建设;设立学科特区,支持高水平学科方向与团队建设,实现理科的跨越式发展;组建若干交叉学科中心,推动理、工、医融合,形成学科交叉优势与应用理科优势。
根据不同学科特点,采取不同发展模式,扎实推进理科学科建设。成立数学与统计学院,按照国际标准,建设数学学科核心骨干教师队伍与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推动数学学科率先发展,力争应用数学学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强化与前沿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的实质性共建,培育国际水准的研究团队,推动学科实现跨越发展。
3、强化队伍建设,突出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建设与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相适应的经济管理学科
实施“经济管理跃升发展计划”。把国际化高水平队伍建设作为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突破口,参照国际商学院的用人机制与标准,通过特别人才引进措施尽快形成一支高水平的管理学、经济学队伍;进行学位教育的国际认证,提升育人质量;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数据共享体系;加强重大社会现实问题、公共政策研究,力求为政府决策、企业管理创新等作出重要贡献。使管理学科在保持国内领先的基础上,部分方向尽快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应用经济学科达到国内一流。
4、坚持基础与临床并重,强化理工医交叉,加速发展生命医学学科
实施“生命医学突破发展计划”。把发展转化医学、与理工的交叉作为生命医学学科发展的突破口,推动生命医学学科加速发展。大力加强生命、医学学科基础研究,积极推进生命与医学交叉领域的基础研究,力求生命医学领域取得重要科学发现;积极适应国家和地方医疗与国民健康的需要,大力加强转化医学研究,重点建设5~7个临床
6/22
医学特色专科,在临床诊断、治疗技术、药物研制等方面形成鲜明特色与比较优势,大力提高医疗、健康、保健服务水平;强化生命医学学科与理工学科的融合,组建若干交叉学科研究中心,借助工科的技术优势和理科的理论研究优势,推动生命、医学学科基础研究、临床诊断、治疗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充分尊重医学学科发展规律,稳妥推进医学管理体制改革。理顺医学基础教学与临床的关系,加强与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建立集科研、医疗为一体的“医学中心”。
统筹光华基金和学校投入,协同支持医学学科快速发展。支持医学学科采取特别措施引进高端人才,按照国际化标准进行医学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与实践,提升学科整体水平。
5、突出文化传承,着力培养名师名家,推动人文社会科学特色发展
实施“人文社科名家名师计划”。按照“大家”、“名师”标准引进与培养高端人才,构建若干具有中国特色、水平一流的人文社会科学方向。推进社会与民族文化创新,发挥综合性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把文化传承融入育人的全过程;加强重大社会现实问题研究,力求为政府决策、社会管理、法律制度建设等作出重要贡献,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积极推进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建立尊重学科自身规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鼓励教师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中体现价值。
优化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布局,强化若干亮点方向建设,形成学科特色。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等学科建设力度,重点建设国际法学、实证社会学等若干社会科学方向。
6、大力发展新兴交叉学科,着力铸造学科未来优势
组建交叉学科研究院,搭建促进新兴交叉学科发展的体制机制平台,促进全校范围的学科大交叉,孕育产生一批新的优势交叉学科方
7/22
向,培育交叉学科研究队伍,带动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形成新的优势学科。
(二)队伍建设
1、加大队伍建设力度,着力建设一支在结构和水平上与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可比的核心骨干教师队伍
坚持“厚待重用现有人才、坚定引进急需人才、着力培养未来人才”的队伍建设整体原则,加大队伍建设力度,建设一支以院士、千人计划入选者等为领军人才,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腾飞人才、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等为中坚骨干,来源广泛、国际化的优秀青年博士为基础,在结构和水平上与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可比的核心骨干教师队伍。
实施“学科领军人才聚集计划”。通过引进与培养等方式快速聚集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学科领军人才,使每个学科在所聚焦的3~5个标志性学科方向上,每个方向都具有1~2位与本学科建设目标层次相适应的领军人才。处理好引进人才与学校现有人才的协同合作问题,形成队伍合力。
实施“学科骨干队伍建设计划”。加大引进与培养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力度,使每个学科方向有5名以上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努力使其达到“四有”标准:在国际会议上有声音,在国际期刊上有文章,在国际组织中有位子,在国际奖励中有名次。
实施“教学名师培养计划”。把教师过“教学关”作为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必要措施。加大教学名师培育力度,力争在学校人才培养的优势、特色专业领域,产生一定数量的教学名师,大力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实施“青年教师能力提升计划”。建立完善的青年教师培养体系,资助青年教师赴国际名校跟随名师访问研究、参加国际会议,鼓励青年教师到学科实力强的高校、科研院所或大型企业挂职锻炼、进修学习或开展合作
8/22
研究,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国际交往能力。
2、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与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可比的人才选拔、使用、评价、流动机制
实施全员岗位聘任制。强化编制管理与岗位管理,根据不同学科特点与发展目标,分层次、分类别设置教师招聘的门槛条件和学缘结构要求,严把入口关;实施师资博士后制度,建立和完善以岗位职责为基础,以品德、能力和发展潜力为标准,选拔与退出相结合的国际通行的教师招聘机制;坚持以结构工作任务对教师进行聘任、考核与晋升,探索个人业绩与集体发展评估相结合的考核制度、个人业绩与同行认可度相结合的晋升制度;逐步建立教师学术休假制度,为教师的进一步发展、提高创造必要条件;开展终身教职(Tenure-track)用人制度试点,稳步推进“非升即转,非转即走”用人制度的实施。
探索实施与现代大学发展相适应的薪酬分配制度。坚持“重实绩、重贡献,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原则,完善绩效工资制度;逐步建立常态的工资收入增长机制和人才收入平衡机制,保证教师收入保持区域领先;探索建立教师职业年薪制度,逐步建立与建设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目标相适应、与国际人才待遇接轨的薪酬体系,激发教师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3、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实现各支队伍的协同发展
按照“梳理岗位、明确职责、吸引人才”的三步走策略,培养吸引一批高水平的实验技术人员和年轻有为的骨干实验技术人员,尽快建成一支能很好支撑学校教学科研活动的实验技术队伍;进一步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培养一支德才兼备,创新意识、综合协调能力强的干部队伍;深化职员制改革,落实职务与职级相结合的职员发展路线,有计划地实施职员基本知识轮训和各层次的专门能力培训,大力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形成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管理队伍;加强辅导员的业务能力培训,建成一支精干高效、业务水平高、专兼结合的学生
9/22
工作队伍;探索事务性、服务性岗位采用劳务合同形式聘用的模式,构建固定与流动相结合、骨干与普通相结合的用人体系,建立一支服务优良的服务支撑队伍。
(三)人才培养
1、深化“2+4+X”人才培养模式内涵,构建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深层次解决好“育什么人”的问题
坚持精英教育,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持培养信念执著、品德高尚、素质一流、创新力强的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拔尖创新人才。
以建立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为目标,深化基于“综合基础、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2+4+X”人才培养模式内涵。优化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完善本、硕贯通培养机制;强化创新能力培养,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博士生培养体系;形成多层次、开放式的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继续探索各类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办好钱学森实验班、侯宗濂医学实验班、少年班;以“基础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实验计划”为牵引,提高基础学科学生培养质量;深化“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内涵,扩大实施规模,完成5个工科专业的国际认证;实施卓越医生培养计划,积极探索“双优、双改、双高”的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新模式(“双优”:优化课程结构、优化知识结构;“双改”:改革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双高”: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创新型医学人才),积极开展医学专业国际认证;实施经济管理与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改革,通过设立“唐文治文科实验班”、国际化联合培养等措施,着力培养文理交融、中西会通、知行统一的新型经济、管理与人文社会科学人才。
2、按照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标准构建教学体系,深层次解决“教什么、谁来教、如何教”的问题,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优质教育
10/22
追踪科学技术发展前沿、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根据不同学科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强化理科基础教育、强化工程实践、强化人文素养,全面更新教学内容,重点建设(编写或引进)一批国际先进水平的教材,建立与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可比的课程体系;在冲击世界一流和后备拟建世界一流的学科建成全英文专业课程体系。整合校内优质课程资源,建设基于网络平台的“大学课程中心”,重点建设10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程、100门校级优质精品课程、50门研究生开放性示范课程;深化实验教学改革,使开放、创新、设计性实验达到30%以上。
强化教书育人是教师首要职责意识。把人才培养作为教师岗位设置、聘用、考核、晋升的基本条件,构建激励教师积极投入教学、提高授课质量的公众推动机制,解决高水平教师上讲台问题;高起点组建“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着力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高“第一课堂”质量。在基础课程教学中,逐步增加院系和学生对授课教师的选聘权。
逐步向以学生选课为中心、以学生自主发展为目标的完全学分制过渡;推行小学期制,将全校通识类选修课、集中教学实践和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等纳入小学期。改革单纯知识传授型教学方式,大力开展以能力与素质培养为中心的研究型、启发式、讨论式教学;采取切实措施,解决教学与科研的深度融合问题。改革考试制度,建立知识、能力与素质相结合的学习评价与考核制度。
与国际知名大学通过学分互认、学位互授等方式联合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使本科学生参与国际交流的比例超过20%。
强化书院育人功能,建立学院与书院协同育人机制。
3、实施“人才培养质量工程”,凸显“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育人特色
按照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标准,建设一批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重点建设一定数量的服务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建设若干高水平教学团队,培养一批国家和省级教学名师,建设一批国家
11/22
级精品课程、精品教材;建成国内一流的图书馆、专业实验室、网络、教室等教学设施与环境。
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夯实专业素质,开设深入、系统的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加深基础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拓宽专业选修课程内容,增强课程的前沿性;在大学本科阶段较早引入科研实践,使知识传授与科研实践紧密结合。
坚持从严治教、从严治学,保持育人过程和对学生考评的严格、严谨;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与反馈体系,营造“严格是责任、严师出高徒”的环境与氛围。
进一步拓展学校实践教学内涵,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强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使实践教学贯穿育人的全过程;加大经费投入,保障实践教学环节落到实处;强化建设基础教学与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专业实验室,加强实验课程建设,强化学生动手、计算、设计等基础实践能力培养;强化建设国内一流水平的工程坊,大力推进学生自主创新实践,着力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综合集成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培养;探索与企业联合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新机制,建立一批高水平校外实践基地。
4、深化研究生培养体制机制改革,构建与国际接轨的研究生创新教育体系
调整研究生教育类型结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建立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并重发展、紧密联系、各具特色的研究生教育体系。
学术学位研究生坚持国际标准培养。学术学位以博士生培养为主,减少学术型硕士生规模,按“2+4+X”模式,推行“硕博连读”、“直博”等形式的长学制培养方式;按照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标准,逐步改革研究生选拔方式,完善资助制度,实质推进研究生资格考试制度;建成本、硕、博课程贯通、主干课程国际可比、教学内容丰富的研究生课程体系,重点建设一批国际一流水平的学位课程和特色教材,突出以问题为导向的研讨式、交互式教学方式与“导师组”培养方式,侧重培
12/22
养科研创新能力;坚持以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创新成果为依据的研究生学位审核标准,实施研究生动态考核、分流淘汰机制。
专业学位研究生强化专业训练。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建立特色鲜明、应用能力强、实用性强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坚持在课程教育基础上,聚焦与专业相关的关键行业问题,深化专业技能与实践能力训练;鼓励与企业联合开展研究生培养,共建联合实验室、实行“双导师”制、聘请行业高技术人员担任授课教师;倡导以职业为导向、与行业执业资格标准密切衔接的案例式教学方法;紧紧围绕行业关键问题进行学位论文研究;建立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学位评价体系。依托国家重大专项,在装备制造和信息技术领域率先开展工程博士培养试点,培养工程技术领军人才。充分利用(外地)研究院等各种办学资源,扩大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规模。
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建立与学术水平、培养能力、培养条件、培养质量相挂钩的研究生导师遴选、考核与淘汰机制;研究生招生名额向优秀导师倾斜,增强研究生对导师选择的自主性,建立导师招收研究生的自约束机制;逐步取消绩效津贴分配中与研究生培养数量挂钩的制度。建立有利于跨学科培养研究生和研究生跨专业选导师的研究生推荐、考试与培养制度。
加大研究生国际化培养力度,批量派出优秀研究生开展国际化培养;鼓励博士生参加高水平国际会议和短期访学。到2015年,博士生参与国际学术会议、出国短期访问、合作培养等国际交流的比例超过60%。
建立分类管理的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按照多样化、分层次的培养目标,修订不同学科类别和学位类型的学位授予与质量评价标准,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要求;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各环节考核中的分类指导。
加强学位点建设与评估。完善学校的学位授权点布局,促进化学、法学、公共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学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建设;新建3~5个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开展学位点建设成效
13/22
评估,有条件的学科率先进行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国际评估与认证。
5、解决好国际化背景下的生源问题,不断提高生源质量
继续保持并不断强化本科生生源优势。继续采取招生工作日常化、人才选拔前移等有效举措,加大招生过程中的深度宣传;深化少年班、钱学森班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强化特色专业建设,增强我校对优秀生源的持续吸引力。努力使本科生招生平均分数在各省、市、自治区保持前十位。
重点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通过深化我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改革,争取并扩大研究生招生自主性;通过与其他高水平大学建立交换生协议,优化生源结构;通过增强学生选择导师的自主性,增强对优秀生源的吸引力;通过“名师+团队”的招生方式,增强团队导师的整体吸引力;强化以学院、学科为主导的复试选拨环节,建立科学合理的复试评价体系。建立与学科水平、培养条件、培养质量相挂钩的学校面向学科的研究生名额分配机制。博士生招生推行“申请-审核”制,并向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倾斜。努力使来自“985工程”大学的研究生生源比例超过80%。
高度重视学位留学生的招收与培养。加大留学生培养条件建设和对学位留学生的资助力度,建设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学位课程体系,发挥西安文化优势,吸引优质留学生生源,扩大留学生规模,使我校在校本科留学生达到本科生总数的8%,硕士、博士留学生达到200人。
(四)科学研究
1、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建设一批代表国家水平的国际化科学研究基地
大力加强对现有重点科研基地的建设。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建设投入等方面入手,强化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重点科研基地建设,使现有重点科研基地装备水平达到国际先进,在
14/22
承担国家任务、组织重大项目研究等方面体现国家水平,在学校学科建设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筹建装备制造国家实验室,进一步布局重点科研基地和人文社科基地。冲击国际一流水平的学科应有国家重点科研基地支撑,冲击国内一流水平的学科应有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支撑。
重点建设10个左右国际化的跨学科高水平研究基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汇聚一流学者,重点建设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全球环境科学研究院、国际应用力学研究中心、国际电介质研究中心、微纳米材料行为研究中心等研究基地,带动相关学科跨越式发展。
2、实施五项计划,显著提升学校整体科研水平
实施“科学问题导向计划”,促进基础研究水平显著提升。各学科凝炼学科前沿重大基础研究(科学)问题,并将其作为学科发展、研究生选题、重大项目培育的导引;围绕科学问题,组织“973”计划、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等重大基础研究项目,产生若干原创性科研成果,大力提升基础科学研究水平。
实施“重大研究推进计划”,促进承担国家任务能力显著提升。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在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生命健康、国防等领域培育并组织重大专项、“863”计划、支撑计划等专项研究,解决国家重大急需问题,产生重大创新的研究成果。
实施“交叉学科促进计划”,促进科技创新水平显著提升。设立交叉学科研究专项基金,培育跨学科重大项目;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建立若干交叉学科研究中心,推动跨学科大类研究队伍的形成;改革科研考核评价方法与管理模式,以重大科研项目为纽带,促进不同学科教师的交叉融合。
实施“协同创新推进计划”,促进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水平显著提升。围绕重大科学与技术问题,特别是能源电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材料、航空航天、化工、环境等重大行业和新兴战略产业发展的需求,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行业及地方政府的集群化政、产、学、
15/22
研合作,通过共建研究院所、共建联合实验室、共建院系、共同承担重大科研任务等方式,推动协同创新,产生行业引领技术;围绕地方经济结构调整、转型等重大需求,强化与地方政府的合作,提升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水平。
实施“文科科研发展计划”,促进服务社会能力显著提升。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人文社会科学在主要学科领域开展理论、方法和学科体系方面的探索和创新,培育若干新的跨学科研究领域,支持人文、社科、管理、经济等学科面向国家重大公共政策及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开展公益性研究,推进理论创新与实践,产生一批对政府决策具有重大参考价值、对社会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的研究成果,努力为党和国家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作出积极贡献。
3、稳妥推进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建立激发创新活力的科研评价、资助、用人机制和组织模式
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科学前沿,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以创新能力提升为突破口,联合国内外知名高校、企业、研究所,以及地方政府,着力构建协同创新新体制,争取建立若干国家协同中心,产生若干重大标志性成果。
建立以激发科研活力、提升学术水平和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为导向的科研管理体制。按学科大类建立分类指导的科研评价与激励机制;建立青年教师早期科研资助、重大项目培育、交叉科研方向培育、重点科研基地运行补助等在内的校内科研资助体系;建立专职与兼职相结合、长期聘用与定期聘用相结合的专职科研队伍,大力扩展博士后规模,使专职研究队伍达到1000人;适应不同类型科学研究需求,探索多元化科研组织模式。
(五)国际化发展
1、实施“1+1战略合作伙伴计划”,推动与若干所国际知名高水平
16/22
大学的实质性合作
根据中长期发展目标,选择1~2所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建立两校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队伍建设等各方面开展实质性合作,以其为参照,通过对方全方位协助、引导,促进我校加速建成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
各学科根据目标层次定位,选择对应的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中的相关学科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其为参照,推进本学科全面建设,提升学科的国际化水平。
2、实施“国际化推进计划”,提升学校办学的国际化程度与水平,扩大学校的国际影响力
全面强化按国际化视野与标准办学的意识与自觉性,提升按国际可比水平办学的能力,培养国际化人才。
通过引进海外人才、选派教师出国培养、聘用外籍教师等方式,大力促进教师队伍的国际化;通过与国际知名大学合作办学、联合培养、学分互认、学位互授,创办“海外-西安”联动的暑期学校,与国际知名企业及研究机构联合开展实践培养等方式,促进人才培养的国际化;通过共建“国际科技合作”研究基地、开展国际科研合作、召开高水平国际会议、创办国际期刊等方式,促进科学研究的国际化;通过邀请诺贝尔奖获得者等国际一流学者、政府与企业中的国际名流来校访问交流、短期讲学,营造高品位的国际交流氛围。
努力建设好与教育部合作共建的“中国国际青少年活动中心(西安)”,为国家公共外交、人文交流和构建“和谐世界”作出应有的贡献。
(六)校园基本建设
1、合理布局校区功能,进一步整合优化物理空间
统筹规划兴庆、雁塔、曲江三个校区,充分利用各校区的资源和物理空间,力求各校区负载平衡。将兴庆校区与曲江校区作为一个整
17/22
体,统一规划、联动发展;通过对三校区的资源平衡,进一步调整各学科、院系布局,改变“一院多地”的零散布局,使各学科、院系相对集中,逐步达到各学科、学院有相对完整、独立的物理空间。
2、以曲江校区为重点,加快推进校园建设
完成曲江校区新征土地的征用,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进行建设。校区规划按照国际化水准实施,体现服务于国际前沿学科建设和国家科研基地建设的发展需求。“十二五”期间,基本完成曲江新校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制造科学与技术创新平台二期、电气科研大楼、前沿科学技术大楼等一批教学科研楼建设。
进一步完善兴庆校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集中供热改造工程;完成教学一区经九路沿线材料科学大楼、理科教学科研楼、学生活动中心楼建设,基本完成教学二区的可持续发展学院、化工学院、核能学院的楼群建设与改造。
进一步完善雁塔校区基础实施建设,完成集中供热改造工程;利用雁塔校区的剩余土地,扩大教学科研空间;探索盘活土地资源的新举措。
3、加快职工住宅及公寓建设,显著改善教职工居住条件
多途径建设住宅,显著改善职工居住条件。逐年、分批实施现有家属区的拆旧建新工作,完成兴庆校区、雁塔校区的旧宅改造;完成曲江校区新公寓建设。
(七)社会服务
1、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努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本着“以贡献求发展”的原则,围绕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主题,全面加强学校与地方政府、大型企业、研究所的全面合作,充分发挥学校在西部建设,尤其是在陕西省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通过构建协同创新体系,围绕能源、化工、材料、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
18/22
等领域的需求开展,产生提升行业产业水平的关键技术,产生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为区域经济和科技进步服务。
2、积极探索新型专业学位教育,强化高层次复合人才培养
围绕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需求,积极探索新型工科、经济、管理、政策融合的新型专业学位教育,强化高层次复合人才培养,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
3、提高附属医院医疗水平,为公众健康提供一流服务
深入推进医学教育与服务管理体制改革。以“突破疑难重症病诊治、跟踪与引领世界医学前沿,规范常见病治疗、辐射带动基层医院发展”为核心,不断提高附属医院的医疗水平,全面提升为社会服务的能力;进一步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搭建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国家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公众健康提供高水平医学人才支持。
4、务实推进异地研究院建设,全力做好援疆工作
面对地方发展需求,办好苏州、深圳、广州等异地研究院,推动政、产、学、研深度合作,强化推进技术转化,培养有针对性的专业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实质性贡献。
通过强化学科对口支援、协助推动学科带头人引进与培养、进一步强化互派干部挂职制度等系列措施,认真做好支援新疆大学工作。
(八)大学管理
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合理配置领导权力、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建立完善学校宏观管理、学院过程管理、系(所)学术管理的三级管理体制,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运行机制和监督机制。经过“十二五”建设,基本建成现代大学管理体系,显著提高学校内部管理科学化水平。
19/22
1、规范大学管理,完善校、院、系(所)管理体系
制定完成《西安交通大学章程》,对学校的办学宗旨,管理体制,教职工权利与义务,学生及校友的权利与义务,经费、资产和财务制度,社会服务与对外关系,以及章程修改程序等加以明确和固化,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运行提供制度保障。
完善校、院、系(所)管理体系。按照决策、行政、监督相对分离、相互制约又相互配合的原则进一步完善;进一步规范学院管理,建立和完善学院的学术管理机构,注重保障学术权力的独立行使,通过学术管理体制保证和维护教师的学术权利;强化系(所)学术管理的职能,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着重研究和完善学术权利的运作机制,包括学术权利的界定、行使主体、行使程序等,保证学术权利不受干扰和侵犯,真正实现教授治学、民主治校。
2、探索创新管理体系,促进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深化“学术特区”改革试点,积极研究“学术特区”与原有学科有机结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积极尝试和探索促进学科交叉的新型管理体制,支持不同类型的学术单位试点,促进新的学科交叉点的成长和学科跨越式发展;结合新时期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工作的要求,学习国际知名高校先进经验,整合校内优质资源,全面加强“西安交通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完善专职科研机构体制建设,在进一步加强专职科研机构和队伍的建设和管理的基础上,加强以协同创新为目标,以产学研合作形式组建的各类实体化研究机构的建设;坚持以“书院制”为载体的本科生教育管理体制创新,进一步明确书院和学院在育人工作中的责任和权利,建立协调统一的管理机制;针对医学学科建设的特殊性和未来发展要求,建立更加有针对性、更符合医学发展规律的管理体系,逐步实行医学相对独立管理。
3、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建立健全党员经常性教育长效机制,不断加强思想建设,积极创
20/22
正在阅读:
西安交通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04-24
甲级单位编制岩棉保温隔热彩钢夹芯板项目可行性报告(立项可研+贷款+用地+2013案例)设计方案12-26
中考数学2018年二轮培优计划 试题 含答案 :阅读理解型问题04-26
邮政营业员职业技能鉴定考试模拟试题108-19
可爱的小鸟作文200字06-14
汽车启动故障的主要原因和急救方法06-10
最新社区2016年工作思路02-08
- 教学能力大赛决赛获奖-教学实施报告-(完整图文版)
-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分析报告
- 2017上海杨浦区高三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 招商部差旅接待管理制度(4-25)
- 学生游玩安全注意事项
-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文档模板供参考)
- 叉车门架有限元分析及系统设计
- 2014帮助残疾人志愿者服务情况记录
-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 中国食物成分表2020年最新权威完整改进版
- 推动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
- 给水管道冲洗和消毒记录
- 计算机软件专业自我评价
- 高中数学必修1-5知识点归纳
- 2018-2022年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发展趋势(目录)
- 生产车间巡查制度
- 2018版中国光热发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目录
- (通用)2019年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一章 第四节 数的开方与二次根式课件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说数课件粤教版
- 上市新药Lumateperone(卢美哌隆)合成检索总结报告
- 西安交通大学
- 发展规划
- 十二五
- 2018年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333教育综合之简明中
- 学前班 幼儿园中班活动教案《小老鼠打电话》含反思.doc
- 学校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技能竞赛方案
- 蚕桑系蚕学养蚕学考试必考题库
- 师德师风自我反思剖析材料【可编辑版】
- 非首都功能疏解下的北京市产业转移
- 基于java的购物网站毕业论文定稿版
- 2016首都经贸大学金融硕士考研李树生《金融学概论》核心讲义
- ATX微机开关电源维修
- 高三下学期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 中岭小学2013年秋四(3)班--美术计划
- 第六讲-胡克定律教案.doc
- 上述转让行为是否应当缴纳土地增值税
- 广告发布登记申请表
- (幼教美术教案)大班美术教案我做的鞋子真漂亮
- 高中英语语法大全精讲教程-精校打印版
- 论华为具体的组织结构形式与其企业战略的匹配性
- 陈雨露《国际金融》(第6版)章节题库(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稳定)【
- 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资料
- 新版河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