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医理论体系及其现代医学再解释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1-11 14:1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 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的关系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传统中医理论体系及其现代医学再解释
药学2011级 王旭辉
【关键词】中医理论、中医术语、中医现代化、综述
【摘要】中医独特的理论体系、人文理念、治法方药都给其自身打上了浓厚的传统文化烙印,是我国不可多得的文化宝藏与医疗手段。为了弘扬传统中医文化、使中医为更多人所接受并更好地服务于人民保健,本综述拟对中医的思想体系进行总结与归纳,并试图对其理论进行现代科学的再解释,以期为中医的药理作用找到科学基础,使之为更多人所接受。并试图从传统中医丰富的验方之中获得对西药研发的启示。
【Subject】 TCM theory and its explanation of modern medicine 【Key words】TCM theory、frequently used terms of TCM
【Abstract】Chinese tradition medicine?s basic theory, human awareness and its method of treating illness has it?s own cultural features, it is absolutely our treasure that we should cherish.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understanding of TCM and find out the foundation of TCM?s curative effect. I write this overview. The overview tries to summarize TCM?s basic theory, explain it by modern medicine and clarify its foundation of curative effect to some extent. The final aim is to make TCM more acceptable by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and promote it a chance to serve human health.
0 引言
中医与西医是两种不同的科学体系,基点在于文化起源的不同,导致了目前的不相容。西方最具有代表性的哲学主导思想是“原子论”,它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它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就会采用一种分割的手段,这样自然就产生了事物是有结构的概念,最终导致西方医学向微观发展的道路;而东方文化则认为世界是由“气”构成的,天地之间万事万物的化生都是由于“气”的运动,人与天地在物质组成上没有任何差别,甚至人与天地之间的任何事物在组成上也没有差别(通天下者,一气而已),中医认为人与天地自然必然是统一的,因此中医药观念中的主导思想是“天人和一”,中医也就走上了向宏观发展的道路。
正是由于文化起源不同,也可以说是文化背景不同,产生了中西医的巨大差别。西方文化强调个体性,当人体某一部分出现问题时,西医首先选择的方法是针对这个部分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而不是通过寻求这个部位与其它部位相关性的方法来解决,这种方式从亚里士多德时代就已确定;而中医的思路则截然不同,中医是将人作为整体来施药的,因此它并不首先关注局部的症状和相应的对症治疗,而是更注重这个症状产生的原因,注重病变部位与全身其它部位的关系所产生的结果,治疗也是针对这个结果,通过彼此的关系来解决问题。所以西医说“治病”,中医讲“养病”,这一“治”一“养”正体现了中医是通过协调人体不同部位的关系来施药的,也就是说是通过一种系统的、宏观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中医独特的理论体系、人文理念、治法方药都给其自身打上了浓厚的传统文化烙印,可以说,中医不仅是一种科学,也是一种文化。但不可否认的是,大多数中医药作用机制还不甚明朗,人们对于中医药的疗效还存在或多或少的疑惑。中医药作为我国的国粹,非但未能在国外弘扬,在我国的生存状况也令人担忧。为了发扬中华民族这一传承千年的国粹,也为了中医能继续造福华夏子孙,本综述拟对中医的思想体系进行总结与归纳,并试图把传统医学的专业术语进行现代科学的再解释,以期为中医的药理作用找到科学基础,使之为更多人所接受。并试图从传统中医丰富的验方之中获得对西药研发的启示。
目录:
一、前言:中医学是优质的生态医学 二、中医的基本理论 1、天人合一
2、阴阳学说 3、五行学说 4、藏象学说 5、经络学说 6、精气学说
三、结语:中医的未来
1、中医学是优质的生态医学
现在的“中医不科学”论者,是以西医作为参照物,认定西医是科学,而中医不能融入西医这个体系,所以中医不科学。这一三段论逻辑推理,形式上正确,但大前提不准确,所以结论错误。科学是多元的,西医也只不过是科学医学的一大门类。西医与中医的不相融好比话剧与京剧,它们属于不同的表演体系,互不取代,但都属于表演艺术。
论者以中医不能实证又不能否证来证明中医不科学,这是似是而非、掩人耳目的说谓。中医不能实证,否证又从何谈起?关键问题是中医能不能实证和如何实证。西医的实证建立在实验研究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之上。这是在“还原论”指导下所得出的成果。但“还原论”与系统论是不同的理论范畴,“还原论”方法对于系统论范畴的客体有适用不当之虞。
所以,现代医学科学方法证明不了的中医,不等于说中医就不科学,它只能证明中医是不同于西医的科学。同样,西医研究适用的统计学方法不能照搬到中医研究中来。统计学也需要革新。何况近来西方科学界已有人指出,当代研究中的不少统计分析结论并不正确反映科学本质,对统计学方法和理论提出了挑战。西医研究尚且如此,何况对中医岂能惟此为从?在中医研究中,为什么不该去寻找适用的统计方法呢?
中医是科学的,其生态医学适应理论比起西医来是超前的。西医也在近些年提出生态医学新观念,但远未形成理论,远未达到像中医那样可操作而付之临床应用的程度。不要民族虚无,惟西人马头是瞻。
2、中医基本理论
1、天人合一
人生活在天地之间,自然环境之内,是整个物质世界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人和自然环境是一个整体。所以当自然环境发生变化时,人体也会发生与之相应的变化。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可以说,天地大宇宙,人体小宇宙。“天人合一”观是中医独有的理论,即把人和宇宙合起来统一探索它们的共性,通过研究自然环境的变化来指导中医临床的诊治。
中国传统文化,其核心精神为“致中和”,这种中和精神具体体现在:在人与自然关系上,强调天人合一。作为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沃土的中医药文化,源
远流长,博大精深,就其思想体系而言,除医药学本身的思想理论之外,哲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周易为中华文化的典籍,成书最早,在先秦以前的众多经典之中,周易处于群经之首。周易为古代思想文化的渊源,对祖国医药学和医药文化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医易同源”、“医易相关”便是对这种影响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周易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纷纭复杂现象的认识和实践,体现着朴素的辨证思维观点,其中突出的表现在整体观上,它在观察、分析、综合万物时着眼于整体,把自然界和人看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天人”是周易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天人合一”则是它的重要命题。中医的整体观念就是在周易“天人合一”整体观的影响下,逐渐形成、发展和完善的。人与自然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人不能离开自然,且受自然界的制约,人体对自然界应有相应的调节和适应能力。人是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是自然界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即人与天地相应,人身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存在着许多相同和类似的地方。人体本身存在着一个由诸生理、病理因子构成的复杂的对外开放的系统,从系统科学的观点来看,如果说自然界乃至宇宙是一个巨系统,那么由动、植物药为主组成的复方,与人体有机体之间不可能真正割裂开来。英国人类学家沃森认为:每个人体内的液体是古代海洋的完美再现,我们血液中的钠、钾、镁和原始海洋中是相似的;而俄国的梅契尼可夫从海河车这种动物的体液内首先发现白细胞吞噬现象,后来在人体内也找到白血球的吞噬现象,从而创立了“吞噬虫学说”。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其运动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体,引起相应的反应。现代医学也认为:机体与环境之间最本质的关系,表现为机体与周围环境不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机体从环境中摄取生命必需的物质,通过复杂的代谢作用合成细胞和组织的各种成分,并产生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而代谢产物则通过排泄途径进入环境,被其它生物用做营养物质,通过食物链逐级传递给更高一级的生物,从而构成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使人体和环境构成了不可分割的整体。 2、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古代哲学中最基本的理论之一,它来源于先人对自然万物的观察和总结。阴阳的最初始概念本来表示太阳对地面的照射情况,后来它泛指整个自然界两种对立的消长运动势力。古代中医药学借用阴阳学说来解释说明中医药
的医理药理,阴阳学说是中医药学最基本框架之一。古代及现代中医书籍未有离开阴阳者。《伤寒论》中的阴阳学说十分鲜明,整部《伤寒论》以六经划分万病,六经就是疾病所表现出来症状在人体不同部位所显现出来的证候群。古人对疾病认识不可能从微观上认识,只能从宏观上整体上把握,并且要经过亿万人体的试验,以及代代人的总结。六经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有着最基本、最朴素的含义。其中万病先分阴阳,阴阳再分表里,张仲景在《汤液经》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半表半里,半表半里也有阴阳两方面,至此,六经便形成了。其中整部《伤寒论》所包含的理、法、方、药也多处涉及阴阳。所以阴阳是《伤寒论》的主干,是六经的核心,是辨方证的基础。 3、五行学说
五行概念的定义,从古到今,各家多有论述,但是没有质的差别。五行特点如下:
1)
水的特点可以归纳为4点
( 1)寒凉,水是寒冷的,在自然界一切事物和现象中,只要它表现寒凉的特点,就可以列属水的属性,如冬季属水,就因为它具有寒凉的特性。( 2)向下,水性下流,凡是具有向下的特点的事物和现象,也可以认为属于水性。
( 3)滋润,水能滋润,凡是具有滋润作用的事物和现象,也可属于水。 ( 4)闭藏,水是从地里出来的,好象埋藏特性的事物和现象,皆可归属于水,冬季属水,一方面与寒凉有关,一方面也与闭藏有关。 2)
火的特点可归纳为以下4点
( 1)炎上,火燃烧则火焰旺盛向上,炎有旺盛之意,凡自然界一切事物和现象,只要它具备过度旺盛的特点,便具有火的属性。如易发怒者一
般称为火气太大,有旺盛紧张的现象,类似火的特性。
( 2)火性温热,凡是具有温热特性的事物和现象,即便有火的属性。如南方属火夏季属火,皆是因为有温热特性的缘故。
( 3)红亮,火光红亮,凡是具有红亮特性的事物和现象,皆可属火。如疮疡红肿发亮发热,一般称它有火。
( 4)火能把物质化去,凡是具有化物特点的事物和现象,亦均属火。如易饥,多饮,但食又不解饥,饮不解渴,都是具有化物的特点,因而属于火性。 3)
木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3点
( 1)曲直,树木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弯曲和伸直,凡自然界一切事物,只要具有曲直的特点,便可隶属木的范围。如人的四肢以能伸能屈,即是属于木的作用。
( 2)易动,凡是具有易动特性的事物和现象,皆属于木。如人体在病因的作用下,四肢抽动,一般属于木病。
( 3)喜伸展,如果树木在外力的作用下,不能自然伸展,则会弯曲或紧张,因此,伸展是木的特性。凡是具有喜伸展特性的事物和现象,皆属于木。如人体生气而胁肋疼痛、胀满,即是不能伸展,一般称为木郁。 4)
金的特性可以归纳为2点
( 1)发声是金属的特性,凡自然界一切事物和现象,只要具有发声的特点,便可归属金的范围。如说话声音低小或沙哑,或见咳嗽,便是金病。( 2)肃杀,金属物质一般坚硬锋利,对东西有肃清杀灭的作用,凡具有肃杀特性的事物和现象,皆属于金。如秋季属金,因秋季树凋叶落,一片肃杀景象故也。 5)
土的特性可以归纳为以下2点
( 1)载物,自然界中一切物质都是由土来承载,凡是具有载物特性的事物和现象,皆属于土的范围,如长夏属土,因为长夏万物生长最茂盛,土地上承载的东西最多的缘故,由于载物是土的特性,金木水火都是在土能载物的基础上产生的,故称土载四行,土为万物之母。
( 2)生化,自然界中各种植物都是从土中生长变化出来的,凡具有生化
特性的事物和现象,皆属于土。如人体的脾胃能将饮食变化成新的物质以供人体需要,即是具有生化的特点,因此脾胃属土。
由此可见,五行的含义不是谈金木水火土本身具体的事物,而是抽象出一些特性,归纳出以金、木、水、火、土为代表的五行。 用一种日常生活中所见物质来归类事物的本质属性,西方古代哲学和中国古代哲学的起源都应用了相似的起源方法。但由于西方社会制度的不断变革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与中国形成两个不同的思想类型。“西方哲学为了追求逻辑的明确性和系统性,极力排除意象的干扰,这样把概念作为惟一的思想符号。”而中国追求精神上的诗意和社会教化的功能,所以阴阳五行的哲学概念和中医学概念一直在相互渗透和借用。阴阳五行学说如果不能吸取现代哲学的精华,得以脱胎换骨。在过去可以成为经典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支柱,在将来则会成为现代中医学向前发展的阻力。 4、藏象学说
《内经》在对人体功能进行细微观察基础上,借助当时朴素唯物辩证法—阴阳五行学说,并运用取象比类等方法,将人体的生理功能分属于以五脏为中心的五大功能系统之中,从而形成了人体的五大功能系统。祖国医学认为人是一个高度密闭的有机整体。以五脏为中心,将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系成互相关联的一个整体,并和在外的“五味、五色、五音、五声、五志”等相应的五脏系统,形成了一个表里相合,内外相关“五藏一体,身心合一”的大网络。在病理上有着相互影响和反映转变,乘侮亢害关系。如心,既指心脏实体和有关循环系统方面的生理功能,又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一些活动以及其他方面的功能。心象系统属火,火曰炎上;心为君主之官;主血脉,是指血液的运行有赖于心气的推动;心藏神,是指人体高级中枢神经的功能活动。心之腑小肠,与心在生理上相互为用:心主血脉,心阳之温煦,心血之濡养,有助于小肠的化物;小肠化物,泌别清浊,吸收水谷精微,其浓厚部分经脾气转输于心,化血以养心脉。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心经实火,可下移于小肠。反之,小肠有热,亦可循经脉上熏于心。《常见急腹症中医辨证论治浅谈》指出:“藏象虽然也讲形态学上的实质脏器,但究其生理病理,主要是按中医的理论体系,将全身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用整体、宏观、直观、动态的方法研究归纳,分别归属于各个脏腑。”五大功能系统中,各个系统的功能并非理解为各子单元功能之和,而应
视为是各子单元功能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新的整合功能。
因此藏象包含以下两层涵义:其一,隐匿有形有质之物于体内,即形质藏于内。主要指隐于五脏、六腑等有形有质之物。其二,隐匿于体内的有形有质之物的无形法度,即气化隐于内。 5、经络学说
经络学说的现代研究已经走过了几十年的路程。几十年来,人们在此问题上提出的不同见解之多,认识分歧之大,在科学发展史上都是罕见的。经过了几十年的风雨和曲折之后,学术界开始对该项研究的一些基本间题进行认真的反思。
1) 经络学说的科学内涵
经脉学说、络脉学说反映人体远隔部位特定联系的基本内容及基本形成有哪些呢?如果将《内经》以及唐以前文献中的有关内容系统整理,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体表与体表相关(上下相关,左右相关,前后相关) (2)体表与内脏相关(经穴一脏腑相关,官窍一脏腑相关)。(3)体表一内脏一体表相关(手阳经:头面一内脏一手相关;足阳经:头面一内脏一足相关;手阴经:胸背一内脏一手相关;足阴经:腰腹一内脏一手相关。其中经脉学说说明的主要是体表与体表之间的远端上下联系以及体表与内脏之间的远端内外联系;络脉学说说明的主要是体表与体表之间的远端上下联系及左右联系。
人体体表与体表、体表与内脏之间的联系形式有多种,而经络学说阐述的主要是远隔部位的上下内外联系的规律,这也正是古代经络学说在数千年后的今天仍然蕴涵重大科学价值而不断吸引现代医家加以探索、研究的重要因素。如果
经络学说反映的只是体表与体表、体表与内脏之间的局部或邻近联系的规律,只能说明针灸临床的局部诊断与治疗作用,那么经络学说就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为在古代中国,其他民族医学以及其他国家医学一样,也有类似“穴位”的概念和类似针灸的疗法,但是都没有产生类似“经络学说”这样的理论,其根本原因就在这些疗法主要都是局部刺激治疗局部病症的“头痛医头”的疗法。
如果用一个命题来表达经络学说的科学内涵.即人体特定的远隔部位间存在特定的联系其基本内容包括:体表与体表之间的上下远端联系;体表与内脏之间的内外远端联系。这一命题描述的是直接可观察到的结果,既可以被确证,也可以被证伪,因而是一个科学命题。以往人们从古代经络学说提到的惟一一个命题是:经穴一脏腑相关。对古代经络学说所提供的人体特定部位间特定联系的全部内容进行严格检验的基础上,给出现代科学的理论说明,这才是经络学说现代研究的真正目的。
那么,以上对于古代经络学说的现代表达是否准确、全面地反映厂古代经络学说的科学内涵呢?或者说,如何评价上述表达的厉史性呢?在古代经络文献中,特别是《灵枢·经脉》,体表十二经脉都分别与一个内脏直接联系,经脉名称中也明确冠以脏腑名(如肺手太阴之脉”),其 “体表一内脏内外相关”思想表达得非常明确,这也是现代学者很早就从古代经络学说中提炼出“经穴一脏俯相关”这一命题的重要因素。而“体表一体表上下相关”思想则比较隐蔽,通过对文献的梳理与诊释,这一思想显现于以下三方面:其一,经脉病候;其二,十二经标本;其三,早期经脉循行特征;其四,络脉学说。由于古代经络学说特殊的理论结构形式遮蔽了“体表一体表上下联系”,这一核心思想,因而人们一直没能发掘、提炼出来。
另一方面,从经络学说在古代针灸临床中实际运用情况考察要考察经络学说究竟是说什么的,可以直接考察它有效说明的经验事实是什么,即它具体在哪些方面有效地指导针灸的临床实践〔考察的结果可以看出,经络学说对于针灸临床的指导作用在于诊断与治疗两方面,其中络脉学说在诊断上用:根据四肢肘膝以下络脉的虚实变化,以诊候头面等上部的病候,在治疗上则直接刺或灸相应的诊络处—络穴。可见络脉学说在诊断与治疗上应用都是“体表一体表上下相关”的具体体现;而早期经脉学说在诊断上的应用:根据经脉起点—四肢腕蹂处“本脉”
与经脉止点“标脉”脉象变化以诊候相应的脏腑病及经病,在治疗上则遵循“循经取穴”的原则,循经取肘膝以下五输穴,特别是原穴(针对于五脏病及经脉“是动”病)与下合穴(针对于六腑病)。可见,经络学说对于针灸临床的指导作用主要是基于“体表一内脏内外相关”、“体表一体表上下相关”的认识。这表明,上述命题所表达的内涵与经络学说的实际功用是统一的、吻合的,也就是说,以上命题完整反映了古代经络学说的“描述部分”的全部信息,因而符合对古代学说现代表达的历史性要求。以往不少专家提出,“经络的研究”要注重“经络功能的研究”,实际上是说要注重对经络学说功能的研究,即研究经络学说提出或说明的问题本身。
2) 经络学说的科学价值及研究前景
在史学研究的基础上从经络学说中提炼出了可直接供科学实验研究的现代科学命题,并论证该命题的历史性,接下来就应当考察提炼出的命题,以今天的科学水平衡量,是否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大多数古代(特别是早期)科学假说只是在当时具有先进性,而在干百年后的现代则不再具有先进性,只具有历史价值,没有科学价值。可是经络学说所阐述的关于人体远隔部位的特定联系,是现代医学尚未认识到的问题,而且正是在这一学说的启发下,中外医学界已经并且仍不断地获得有关人体远隔部位间相关联系事实的新发现,也正是这些新的发现使得科学界对经络学说的科学价值有了新的认识,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现代医学的观念及研究思路,把科学之光洒向了一个现代医学触角未曾涉及到的生命科学的另一个侧面。
我们在谈到中西医的差异时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西医“头痛医头”,而中医可以“头痛医脚”,这里说的是中医学的一大鲜明特点和其优势所在一一中医学的整体观,而中医的整体观主要是由经络学说体现的。现代医学虽然已经注意到同神经节段间的联系,而对于不属于相同或相邻神经节段远隔部位之间的特异性联系及其规律尚未注意,更不用说进行有意识的系统地观察、研究。因此,只要通过严格的实验对于古代经络学说所提示的这种联系的经验进行修正、补充,并确定其赖以存在的条件,使之上升为科学规律,这本身就是了不起的重大发现,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如果能在严格的实验检验的基础上,最终阐明其生物学基础,不仅对于针灸学本身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还将为促进神经生物学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虽然生命现象的某些部分已经被用还原论方法精确地阐明了,然而距解悟生命本质还有很大的距离。应当看到,生命体特别是人体所表现出的令人惊奇的规则和秩序是其他任何东西远不能及的。因此,在生物学研究中,整体论的原理和方法仍有重要的地位,它有助于发现问题。这一观念已经或正在被现代医学界所接受,甚至在微观领域的研究也开始注重整体、系统的方法,后基因组时代生物信息学正在发生着的新变化,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比起具体的方、药、针、灸这类经验事实的研究对象来说,经络理论的现代研究特殊性在于:进入实验室必须经过一个重要的理论研究阶段,剥去理论的“外衣”,在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的基础上,将其转化为具体的科学问题,分解转化后的问题从实验室出来后,还要为它重制一套“新衣”—建立新的理论体系。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分解”—“转化”—“检验”—“重组”的过程,这个复杂过程不能单单在实验里完成,整个过程需要一流的中医史学家、理论家和医学家密切配合才能完成。一定要充分认识到经络学说现代研究在进入实验室之前的理论研究的重要性与复杂性,对于这一阶段工作的重要性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当我们将西方实验科学方法引入中医现代研究中时,一定不要丢掉西方理论、实验并重的科学传统;当我们将中医理论送进实验室时,一定要确认输入的是体现理论科学价值的部分—“描述部分”反映的经验事实。笔者认为,“经络问题”的现代研究能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关键在于有没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和科学的工作程序,必须首先弄清“经络学说说明或提出了什么问题或经验事实”,然后回答它是不是一个科学问题,对于生命科学有没有重大科学价值,这个间题所依据的经验事实是否可靠,能不能经得起严格的检验,即是否存在“观察的错误”。如果能够依据可靠、充分的事实,对上述问题进行严格论证的基础上作出肯定的回答,这本身就是对现代生命科学作出了重要贡献,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6、精气学说
精气学说是古代哲学思想应用于中医的重要学说。其概念和内容涉及到医学与哲学两大学科,且其中概念交互错综,有必要加以探讨。 1)基本概念
精气学说基本概念的界定,须从古代哲学思想出发,逐一阐明哲学上的精气学说和中医学上的精气学说的一系列基本概念,这是学习研究精气学说的前
提。而其把握又重在分清层次。
古代哲学上的精气学说是一种用精气概念来解释自然界运动变化及其基本规律的学说,这一学说的产生由来于精与气两概念。
哲学上的气是指一切无形的,不断运动的,具有很强活力的构成世界之基本物质。其内涵,即气是一种物质,气具有运动属性,气的性质特征是无形的。作为构成世界本原的物质气,是从事物的运动变化中把握其存在的。
精乃气中之精,含有至精至微之义。气者浑浑沌沌,鸿蒙辟易,其中之至精微者乃称为精,也即构成世界推动事物运动的精微物质。
中医学受哲学思想影响以构筑理论框架,所谓精即指精微物质,是一种构成人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从其范围看应有广义狭义两种涵义。广义之精包括人体精气血津液,亦包括自然界对人体有营养的成分如天之五气、地之五味等等;狭义之精即指藏于肾脏之精。从来源看精又可分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两种。先天之精系指察受于父母,构成胚胎之原始物质;后天之精则是胚胎形成以后,取之于饮食五味、天地自然所化成之精微营养物质。
中医学的气是构成人体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在生命活动中起着推动、温煦、防御、气化、固摄、营养等作用。它生成于先天父母之精,壮大于饮食水谷、自然呼吸之后天之精,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并在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谓之曰物质气。按其作用方向与部位又有宗气、营气、卫气之不同名称,统属于元气的作用范畴。同时物质的气又可以通过脏腑经络的作用而具体地表现出来,亦可姑称之曰功能气,此即通常所称之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的概念。 2)基本内容
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应着重在其构成世界物质运动的唯物辩证法思想上予以展开,使其基本原理能较好地解释中医理论,对此笔者认为可以从精气学说的物质性、运动性、变化性加以概说。
2. 1物质存在。精气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其物质存在构成了自然界万事万物。《淮南子·天文训》说:“天地未形,冯冯翼翼,洞洞漏漏,故曰太始。太始生虚廓,虚廓生宇宙,宇宙生气,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可见天地形成由来于气。《素间·天元纪大论》亦说:“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又指出万物的化生来源于气。因此物质存在是精气学
说最基本的特性,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本原。
气的物质存在具体又有两种状态,其一为弥散而剧烈运动之无形气;其二为凝聚可见之有形气。这两种状态的物质存在生化出阴阳两气的概念,即无形运动为阳气,有形可见为阴气。符合《老子》所谓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哲学观。从某种意义上说,精气学的物质存在特性与阴阳学说的普遍存在特性,其基本内涵是一致的。
气的这一特性应用于中医学则有人体脏腑组织、形体官窍、生命机能无不由气产生并由气维持的理论。《素问·宝命全形论》云:“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说明中医学之生命观乃由来于气。在进一步对气的物质属性探讨中又提出人体之精气有先天、后天、水谷、自然乃至于元气、宗气,营卫之气诸般不同的有形物质,它们的存在决定了生命形体和生命活动。2. 2运动平衡。精气学说认为气是不断运动的,气的运动生化出世界万物,而其运动的相对平衡乃决定世界万物的正常有序。故《易传》说“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太极中和同一保持相对平衡。气的运动称为气机,其基本形式有升降出入四种。世界万物的正常有序必以升降出入相对平衡为前提。故《素问·六微旨大论》说:“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而在升降出入四者之中,尤以升降交感为其主要形式并贯穿于精气运动的全过程。以自然世界万物言“升已而降,降者为天;降已而外,外者为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 (素问·六微旨大论),于是有天地有四时有五方有五气有万物。以人体言“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和乃生,不和不生。”(《管子·内业》)。天在上地在下,天地交感上下相应而后男女烤精人生始形。其间精气运动及其?运动中的中和平衡是决定天地自然、人体生命正常运动的内在依据
2. 3发展变化。精气学说认为气的运动必然产生各种变化,并在变化中推动事物的发展乃至事物性质的改变。这种变化称为气化,是一事物在变化过程中性质发生改变并伴随着能量转化的过程。它包括无形之气生有形之质,有形之质化无形之气以及四时春夏秋冬寒热温凉生长收藏风雨晦明气血津液之间的互化等等。气的运动要达到产生变化的程度,则必须有一定的条件。这就要求气在运动发展过程中需要一定量的积累,通常即是《老子》所说“反者道之动”以及《内经》所
说“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之意。事实上气化的产生亦必然有其必要的条件。然而具体条件的确定则又视其具体气化内容之不同而有差异,诸如春温至于夏热之四时气,云雨雷电之天地气,气血津液之脏腑气,诸般种种,皆宜灵活理解,不可拘泥。
精气学说是中医学基础的重要内容,阐明其哲学与中医学基本概念及基本内容,对于深入理解中医理论,探讨中医学术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中医学精气的含义包神经细胞禾内分泌激素及生殖细胞。神经细胞即先天之精,内分泌激素和生殖细胞即后天之精。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的来源虽然不同,均归属于肾,二者相互依存、准互为用。先天之精有赖于后天之精的不断充养培育,才能发挥其生理功能;后天之精的化生又依赖于黄天之精的活力支助,二者相辅相成,在肾中密切配冶而组合成肾中精气。
现代医学认为,机体细胞的正常代谢,需要一个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即稳态)的内环境,由于细胞不断进行着新陈代谢,新陈代谢本身不断扰乱内环埃的稳态,外环境的强烈变动也可影响内环境的稳态为此,机体的血液循环、呼吸、消化、排泄等生理功靛必须不断地进行调节,以纠正内环境的过分变动。和体通过三种机制即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未确保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相比之下,自身的调节作压较小,因此神经调节、体液调节是机体生理功能的主要调节方式,神经调节比较迅速而准确,体液调节比较缓慢、持久而弥散,两者互相配合使生理功能的误节更趋完善,内分泌激素就是最主要的体液调节为式的参与者。不仅如此,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关系扔茸寮切一必内分泌素可以俘拼神鲜粱纬的分看成熟和功能完善,而内分泌系统的活动又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下进行的。内分泌功能的失调,可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出现机体智力、行为、情绪、记忆和睡眠等多方面的异常改变;而神经系统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紊乱也可影响内分泌系统,导致内分泌腺体分泌激素的失调。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关系其实就是中医学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关系的微观阐述。由于神经细胞和内分泌激素都是中医学精气的范畴,那么神经细胞和内分泌激素的减少也就是精气的减少,肾中精气的盛衰其实就是神经细胞和内分泌激素的多少,决定了人体生长壮老己的客观规律。
3 结语
中外科技发展史表明,自然科学技术成果在学科中的合理应用,常导致该学科的飞速发展和完善。医学科学也不例外。西医诞生后几百年能够成为世界性医学,其关键是善于从同时代的科技成果中吸取营养:,并加以消化应用,从而导致该学科一次又一次的飞跃。如在17世纪医学家根据物理学家伽利略创制的温度计、摆钟的原理,制成了体温计、脉博计,使诊断由模糊、定性趋于准确、定量;20世纪70年代电子计算机移植于医学领域后,出现的X—CT、核磁共振等是当今诊断肿瘤较先进仪器。中医发展同样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分不开。古代中医也吸收了同时代的自然科学内容,只是当时自然科学尚未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因而易于被人忽视。
近十几年来,中医理论和临床的现代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进展和突破,主要在于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这预示着中医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现代科学技术融人中医体系,并且已经在许多方面显现出来。首先,电子计算机在中医领域的应用日趋广泛,“中医专家系统”、“医院管理系统”、“中医科研数据处理系统”、“中医智能仪器和信号分析系统”等的开发和应用,可取得突破性成果。如果坚持下去,不断扩大,则会对中医未来发展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其次,引进现代科学技术理论、技术设备和仪器于中医科研过程。其中中药和针灸所取得的成就尤为显著。中药有效成份的提纯和剂型的速效、方便,就是吸取现代科学理论,融现代技术、材料、工艺于传统方剂的结果。针灸止痛原理的现代研究、经络存在的证实、循经传感现象的本质研究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四种针麻术获得WH0的肯定;穴位注射法、电针疗法、红外线穴位注射法、穴位疗法的创立,都与光学、无线电技术、激光技术的应用分不开,说明了现代科技融人中医,是中医未来科研取得进展的依托。再次,先进的检验、诊断仪器成为中医临床诊治的辅助手段,弥补了传统的直观的“四诊”方法之不足,提高了中医诊治疾病的准确率和有效率。由此可见,现代科学技术在中医各方面的渗透、移植和融合过程,将是中医未来发展的鲜明特点之一。
中医独特的研究方法—于整体动态研究法,被国内学者认为,证实,已经成为被国内外广大的人民群众普遍乐意接受的疗法,预示着未来广阔的市场前景。中药主要由动物、植物、矿物三部分组成。我国地大物博,东西南北不同的气候、
温度、土壤,适宜多种动植物的生存和繁衍,使中药的种类、数量居世界前列,为发展中药、造福人类提供了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而且由于中药属天然药物,与以化学合成为主要来源的西药相比,显得安全、毒副作用小,疗效显著,符合未来药物的发展方向,因此国内外乐意接受中医药治疗的人群呈上升趋势。还有,自古有“药食同源”之说,中药除了可以治病外,还能作为养生保健食品和美容化妆品等,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其次,非药物疗法符合人们未来卫生保健愿望的发展方向。中医的非药物疗法包括针灸;按摩、推拿、气功、体疗等,具有简(单)、便(方便)、廉(价)、灵(验)的优点,符合人们未来的卫生保健、养生延寿的良好愿望的发展方向。另外,中医康复学独特的一套系统而完备的“辩证康复”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如水疗、泥疗、森林疗法等特殊而丰富的内容,有助于治愈在功能、心理等方面陷入困境的患者。再次是中医被预言为“世界性疑难病症最有希望的克星”。自从二战期间,以青霉素为代表的抗生素发明以后,曾经威胁人类的一个个细菌性疾病都被征服了。但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变迁,疾病谱发生了变化,日渐增多的慢性、综合性疾病,如医源性疾病、自身免疫缺陷性疾病,致病因素复杂,个体差异大,用单一方法难以奏效。而中医在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以扶正固本和调整阴阳为核心,重视恢复机体抗病能力,强调个体差异的原则,因势利导,调整治法,灵活遣方用药,既全面又具体,针对性强,为攻克这类疾病带来了希望,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广阔的潜在市场。
威胁人类的一个个细菌性疾病都被征服了。但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变迁,疾病谱发生了变化,日渐增多的慢性、综合性疾病,如医源性疾病、自身免疫缺陷性疾病,致病因素复杂,个体差异大,用单一方法难以奏效。而中医在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以扶正固本和调整阴阳为核心,重视恢复机体抗病能力,强调个体差异的原则,因势利导,调整治法,灵活遣方用药,既全面又具体,针对性强,为攻克这类疾病带来了希望,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广阔的潜在市场。
引用文献
1) 主要参考文献
[1]吴爱华.百年藏象学说之研究[D].湖南中医学院,2004.
[2]林洁.论阴阳五行学说与中国传统艺术的关系[D].重庆师范大学,2005. [3]姜守峰.论阴阳学说在太极拳中的运用[D].山东师范大学,2007.
[4]沈晓雄.阴阳学说在现代医学中的运用与回顾[J].环球中医药,2011,02:120-124.
[5]贺娟.论五行学说的起源和形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07:437-440+447.
[6]钱继伟,唐珍珠,刘杰书.中医五行学说研究进展[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1,04:74-76.
[7]张立艳,陈晓.藏象学说研究进展概述[J].中医文献杂志,2012,04:54-56. [8]黄龙祥.经络学说的演变[J].中国针灸,1994,03:43-46+43.
[9]贾士安,胡遵达.简论经络学说在《金匮要略》中的应用[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4,01:9-11.
[10]刘庆华,王玉兴.试论精气学说对中医基础理论的渗透和影响[J].天津中医,1994,03:39-41.
[11]陈利国.对新教材“精气学说”一节的评价[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02:150-151.
[12].经络学说及其临床应用[J].针灸临床杂志,1997,07:54-59.
[13]程昭寰.藏象学说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7,01:6-7+11.
[14]孙广仁.中医精气学说与哲学精气学说的源流[J].中国医药学报,1997,03:12-16+63.
[15]李瑞,谷世喆.从经络学说的起源考证经络之实质[J].中国针灸,1998,10:43-45.
[16]李如辉.阴阳学说的论域界定[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8,02:45-47+56. [17]陈诚.精气学说概念及内容初探[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8,04:12.
[18]高剑波,烟建华.对于中医基础理论的科学哲学思考[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01:4-6.
[19]章琪.经络学说起源新探[J].陕西中医,2003,10:915-917.
[20]黄龙祥.经络学说研究的新发现及其对生命科学的启迪[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04:241-244.
[21]柴瑞震.阴阳学说是《黄帝内经》的基础理论核心[J].中医药学刊,2005,08:1384-1387.
[22]陈丽云.近年来藏象学说研究进展概述[J].中医药学刊,2005,08:1394-1396.
[23]于凌,李其忠.藏象学说研究进展述评[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03:65-67.
[24]田爱荣.谈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基础[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3,03:65-67. [25]周永红,王新陆.确立“脑主神明”是藏象学说发展的必然——兼论藏象学说的利与弊[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03:35-38.
[26]吕凤珍.精气学说在中医理论中的运用[J].吉林中医药,2003,12:4.
[27]翁银陶.略论先秦两汉的阴阳五行学说[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3,S1:74-77.
[28]张宗明.论阴阳五行学说对中医理论发展的影响[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01:76-79+83.
[29]邢玉瑞.阴阳五行学说与原始思维[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1:1-3.
[30]钱丽.黑箱方法与中医“藏象学说”[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1:14-17.
[31]肖小河,王阶.论中医理论与中药现代化国际化[J].世界科学技术,2004,01:37-42+78-79.
[32]张维耀.中医学与阴阳五行学说(一)[J].天津中医药,2004,05:387-390. [33]盛良.中药四气五味和化学成分的关系[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1:2804-2806.
[34]李盈,张家毓,周小军.五行学说与五脏相关说考议[J].中医药学刊,2004,10:1907-1908.
[35]王新陆.中医基础理论概念界定及其发展态势思考[J].天津中医药,2004,06:441-444.
[36]韩晓伟,马贤德,关洪全.中医“气血津液”学说与现代免疫学思想[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07:1380-1381.
[37]赵艳,乔明琦,张惠云.藏象学说的理论基础、构建与研究方向[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06:447-449+467.
[38]左文,陆兔林,毛春芹.中药的四气五味[J].中国药房,2010,07:653-655. [39]王莹莹,杨金生.论古代经络学说的文化内涵[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02:63-65+79.
[40]贾春华.中医理论思辨录[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07:441-443.
[41]张灿玾.先秦两汉古籍中的经络学说解析[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01:6-9.
[42]魏凤琴.五脏精气血津液理论及其指导意义[J].中医药学刊,2006,05:897-898.
[43]张灿玾.经络学说的形成原委及功能[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05:2-4. [44]刘群,杨晓农.中药四气五味的现代认识[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5:981-985.
[45]Chun-Hao Liu, Woung-Ru Tang, Hung-Ming Wang, Ko-Chen Lee, How cancer patients build trust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Volume 5, Issue 6, December 2013。
Yang Jiao, Jianping Liu, Liangduo Jiang, Qingquan Liu, Xiaoli Li, Shunan Zhang, Baixiao Zhao, Tianfang Wang, Guidelines on common cold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ased on pattern differentiatio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lume 33, Issue 4, August 2013, Pages 417-422, ISSN 0254-6272.
[46]Yiping Chen, Yueyi Deng, Zhaohui Ni, Nan Chen, Xiangmei Chen, Wei Shi,
Yongli Zhan, Fahuan Yuan, Wei Deng, Yifei Zhong,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enqi Particle) for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American Journal of Kidney Diseases, Volume 62, Issue 6, December 2013, Pages 1068-1076, ISSN 0272-6386.
[47]Chuanjian Lu, Jingwen Deng, Li Li, Dongmei Wang, Guozheng Li, Application of metabolomics 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psoriasi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Acta (BBA) - Proteins and Proteomics, Volume 1844, Issue 1, Part B, January 2014, Pages 280-288, ISSN 1570-9639.
[48]Xin-Yue SONG, Ying-Dong LI, Yan-Ping SHI, Ling JIN, Juan CHEN, Quality contro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a review, 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 Volume 11, Issue 6, November 2013, Pages 596-607, ISSN 1875-5364.
2)相关文献
[49]刘寨华,于峥,杨威.古代哲学精气学说的发展及其在《内经》精气理论构建中的作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02:87-88.
[50]康欢,崔撼难.论阴阳学说对中药药性理论的渗透[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03:616-617.
[51]覃骊兰.试论中药配伍与中医阴阳学说[J].吉林中医药,2008,06:399-400. [52]王维兵,王广琦,张颖.经络学说中存在的瑕疵与疑惑(上)[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08:1794-1796.
[53]盛良.论中药四气五味的宏观化学成分说[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8,07:63-67.
[54]倪峰.中医经络学说与现代经络研究[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1999,03:32-34+42.
[55]文理,张瑞雪,白勤虎.用古代五行学说组建企业高层管理团队的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5:42-47.
[56]王启才,赵京生,张民庆.经络学说在针灸临床的应用[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06:360-363.
[57]王庆其.《黄帝内经》与先秦精气学说[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03:40-43.
[58]王小锁.论经络学说与耗散结构理论[J].陕西中医函授,1999,06:1-3.
[59]朱明.阴阳五行学说与四行体液学说宏观框架体系的比较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01:1-5.
[60]郑耀庭,王伟凡.对中医学精气学说本质初步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05:19-22.
[61]孙广仁.中国古代哲学精气学说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的影响[J].福建中医药,2001,02:9-10.
[62]李如辉.《内经》的气血津液生成理论及其发生学原理[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03:11-12.
[63]史丽萍,董娟,田艳萍.从“精气学说”略论肾之精气阴阳[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1,02:8-10.
[64]雷顺群,王淑珍.历代医家对阴阳学说的实践与发展[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
正在阅读:
我眼中的李清照作文6篇04-01
西安工业大学2013运动控制考试课后复习题及思考题答案05-07
1、【最新】数学中考压轴题大全(含答案、详细解析版)04-29
数字电路实验指导书04-11
武汉市生物制药生产企业名录101家12-27
系统仿真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09-03
unit6~10听力选择答案(1)04-21
中等职业学校美术素描课程教学浅析101-22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中医
- 体系
- 解释
- 传统
- 及其
- 理论
- 医学
- 图文
- 现代
- 最新2018七一表彰大会讲话公众演讲-精选word文档(4页)
-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项提分卷六修辞与名篇名句默写新人教版 - 148
- 丝印拉网机
- 2011年注册税务师《税法二》习题班章节习题(6)
- 企业所得税网络申报及介质申报系统简明操作手册 - 图文
- 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国际实验学校2015届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限时训练试题 岳麓版
- 新版PEP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 1.4 压型钢板设计 - 图文
- 高考议论文:观点+材料=失败
- 大数据时代高职教育教学新模式论文
- 金融学201606期末复习方向
-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总结报告
- 个人学期末总结中班
- 2017-2022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深度分析与前景展望研究报告(目录) - 图文
- 基于维纳滤波的探地雷达信号提高分辨率研究
- C#编程 -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4)
- 墩身钢筋直螺纹套筒连接工艺检查要点
- 2012秋季学期军事理论期末考题
- 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第六单元》《30 诗四首》精品专题课后练习(含答案考点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