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选读

更新时间:2024-01-16 01:3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公文选读复习资料

绪论:

文种: 是同一历史时期全部公文 内在本质 用途分工 的外在表现形式。

文种演化的原因:

(1)文种演化的主观原因。同一类行文方向上的相近文种:设置数量多寡不一;分工程度精粗有异; 对实际公 务活动的适应性能,强弱悬殊。

(2)文种演化的客观原因。实际公务需要发生变化,行文实践取得创造性发展。

文种演化的结果

(1)增设新文种; (2)扩张性强使用频繁的文种侵入其他领域,并出现分支,解析为多种; (3)用途相近的文种归并为一;(4)适应性差的文种,遂地位下降、用途缩小、直至消亡。

某一名称的公文发展演化阶可分为五个时期:

(1) 前文种时期; (2)准文种时期; (3)规范文种时期; (4)变易文种时期; (5)文种孑遗时期。 公文格式包括:结构程式 文面款式 载体规格

公文程式:公文各组成部分的整体结构方式,及某些特定结构的固定要素、特殊用语之组合规定。

(1)①秦汉以来的公文程式,由 首称 正文 末称 后书 四部分构成。

②在中国封建社会早起的公文程式中,首称、末称两部分,就显得最为重要。

(2)封建社会后期和民国时期的公文程式,演变为文头、项目事由、正文、致达语、附件标注、落款(包含责 任人署名、成文日期和印章)等结构部分。

8、文面款式,是公文文字的书面位置安排。主要包括:(1)行款;(2)各程式结构部分的先后位置。

载体是公文文字所附着的书面物质。其规格则指:质地 型制。

10、公文特定词语主要包括三大门类: 程式套语 称谓代词 层次结构词语

11、1933年10月,国民党政府颁发第500号训令,全面推行公文分段和新式标点。

同一历史时期公文文种设置与分工取决于:(1)实际公务需要;(2)国家对公文的规范行为。 试辨析同一名称公文的发展演化阶段:

第一,前文种时期:该阶段名称只指发出公文的动作、外形特征。

第二,准文种时期:以其为名称的公文,实质是固定以某个其他文种兼用于该特定用途。 第三,规范文种时期:与文种定义相吻合,是该名称公文的规范文种时期。

第四,变易文种时期:由于用途发生根本改变,名称虽然依旧,实质已变易为另一个文种。

第五,文种孑遗时期:历史上早已消亡或现行法规已经取消的文种,在实际公务中,仍按传统习惯偶尔运用。 上奏文种: 是包括奏在内的由臣下进于君主的各种公文的总称。

上书由先秦书文种的上行用途演化的分支文种,再作为奏前身的残留状态在封建社会长期沿用的非正规上奏文种。

上书被沿用的原因是:

(1)奏有使用级别的限制,低层官吏越职言事,士子平民陈诉,只好仍然用上书。

(2)奏请求皇帝接受的意念较为强烈而上书较为缓和。当大臣只提出建议供皇帝考虑时,就可以用上书。

奏:是我国封建社会中由臣僚上于皇帝陈述庶政的重要公文文种。 奏文种始设于秦始皇26年“改书为奏”。 奏的基本共同点是用于实际公务,其用途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奏以按劾。

疏:是沿用于我国封建社会,由奏的别称、各类上奏公文的泛称,逐渐演变为向皇帝陈述政见的独立的上奏文种。 疏的演化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1)汉代开始将疏作为奏的别称;(2)疏成为各类上奏公文的泛称;(3)疏成为实际运用的独立文种。

奏札是宋代百官对皇帝当殿陈事所用的上奏文种。 奏本是明清两朝正式设置,由臣下进于皇帝的上奏文种。 明朝洪武年间最先正式设置奏本,并为清朝初期、中期相沿设置。 奏本的设置有重大意义

(1)积极方面:把汉唐以来的众多奏体公文简化为奏本一种。结束了用途类似的多种奏体公文混用的现象,是 对奏体公文的统一和规范。

(2)不足之处:用于庶务的上奏文种过于单一,适用范围过于广泛,无论内外大小官员、公私事务、是否 紧急都使用奏本一种公文。

(3)实质:构成单纯从用途上对奏体公文作新一轮分工的基点。

清乾隆十三年改奏为题,将向来用奏本之处,一律改为题本。奏本至此被取消。 题本: 是明清时期在京衙门及地方官员奏报政事而使用的主要上奏文种。 明清相沿,奏本与题本并行使用。

奏本与题本的区分 1)凡是陈私事或按惯例奏报事项用奏本,其余所有公事用题本。2)奏本不用印,题本用印。 清代的奏本和题本统称本章。按照它们的运转路线可以分为通本与部本,地方衙门本章由通政司转交内阁的叫做通本,在京各部院等本章上呈皇帝的曰部本。

奏折是清朝中后期由高级官员和近臣向皇帝言事的重要机密文书。奏折的基本特色是直达御前,从而带来事机隐密和处理迅速二大优点。

表是我国封建社会所设置,由臣下对君主陈情的上奏文种。 表用于陈情是其特色。 章是古代臣下向君主表示谢贺的公文文种。

启:是由晋代大臣上于皇帝的公文,经长期演化在唐代以后逐渐定型为对皇太子、诸王陈言的准上奏文种。 启作为上奏文种的缺陷是别无特定用途,实质上是挤入奏、表两文种的部分使用领域,并与之用途重叠,导致其文种属性极不稳固。

笺:由东汉时期带书札性质的上行文,经长期演化到南北朝以后成为主要用于向太子皇后致谢贺的准上奏文种。 唐代启与笺的分工大致为:启用于对太子陈庶政,笺用于对太子致谢贺。

策是我国古代由皇帝用于重大人事的君命文种。册封建社会中由皇帝用于特别重大人事和祭祀活动的君命文种。 策书的用途主要为:立废太子、后妃、诸侯王、三公。

制: 是封建社会中由皇帝颁布可垂为后世遵守的重大制度性举措时所使用的君命文种。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改命为制”,这是制文种的确立。

简答我国封建社会中由皇帝用于指挥庶政的主流文种及其各自运用时期。 (1)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明朝,诏书运用最为频繁; (2)宋代,用于庶政的君命文种主要为敕; (3)元代多用圣旨;(4)清代则为谕旨。 什么是诏?试述“诏”文种的确立、沿革。

诏: 是我国封建社会所设置并在大部分时期,是皇帝主要用于指挥庶政的君命文种。 批答:是唐朝以来由皇帝采纳赞同臣下所上章疏的内容,而作出的答复性君命公文。 圣旨是元朝皇帝颁发政令的君命公文。

铁券: 是封建帝王赐给功臣以世代保持优遇及免罪等特权的凭证性文书。因为载体材料是铁,形如瓦状而得名。 就其形制而论,属于铁券;就其文种而论,属于诰。

诰: 是商周王命文书的一种,本意是文言告晓. 消亡原因就在于:诰的表述手段与发文目的,彼此不相协调。 敕:以汉代皇帝的戒书为本源,并夺一般下行公文敕的名称,经长期演变,到南北朝以后,形成限于由皇帝对臣 下训诫、封赠等用途的君命文种。

敕命:是明清用来封赠六至九品官爵并赋予封建特权的凭证性文书。 试述清代敕书及本质用途、文种源流、类型。

清代敕书: 是皇帝授任地方重要文武官员,并规定其职权范围、任事要求的凭证性君命公文。以作为履行职权、 明确责任、考绩优劣的法定依据。 (1)用途渊源。清代敕书的本质用途是职书2)清代敕书是将隋唐以来君命文种“敕”的授任用途发展为分支文种。 清代敕书的类型可区分为二类: (1)坐名敕 (2)流传敕 两者不同:坐名敕须回缴,流传敕无须撤销。 上谕: 是清代皇帝处理日常政务中用来发布命令、指示的君命文种。

第一,从行文关系辨析:(1)凡特降的谓之谕(2)因臣工所请而降的称为旨。两者合称谕旨。

第二,从下发途径辨析:(1)凡交内阁发抄下达的,称明发上谕(2)军机大臣直接封发的,称寄信谕旨,地方官府则称廷寄,谓由朝廷寄来之意。

奏记:为封建社会前期,由朝官对三公、州郡僚属对长官、士人对官府,用书面陈述意见的上行文种。 牒:是汉唐期间由下级向上级、民众对官府陈事所用的上行文种。 状:是汉代始设,由下级对上级、民众对官府陈述事实的上行文种。

状上:是唐代为区别于其他状体文,而对原一般官署上行文状所称的别名。

清代申文的使用范围主要有两类: (1)对所隶属上级用申文。(2)文武不同系统间低对高用申文

呈状:是宋元明朝下级官署向上级官署、属官对长官汇报工作、陈述事宜或送文件、物件等使用的上行公文文种。 详: 明清时期,由下级就重要事项向直接上级详细申报、请示的上行文种。 详的运用特色是 请求上级批返。 试析详的行文规则

(1)详必须呈于直接上司,一般不得越级上报。

(2)如果需要申报更高级的衙门,必须由直接上司按组织系统层层转详。

(3)低级衙署所申报的内容,与几个上级衙署有关时,可以采用通详,对各上级有关衙门同时申报。且不能 漏报直接上级部门。

禀: 是在清代由书札发展为公文,用于下级对上级,属员对长官,民众对官府陈述事宜的非经规范的上行文种。 移: 是封建社会由无隶属关系的官署、官员间使用的平行文种。

唐宋将“移”明定为平行公文。宋朝相沿设置,用于同级、不相隶属机关。 清朝对地方衙署和在京衙门分设移文、移会两个分文文种。

移 文: 用于司道府以下无隶属关系的较低级衙署相互间行文。移 会: 用于中央衙署与特定内部机构之间。 关:是我国古代由同级或不相隶属官署、官员之间联系公务的平行公文。 南北朝时期,关发展为平行公文。 刺: 是南北朝至唐代中央各官衙间自相质询的平行文种。 刺的本意是:记载。 唐朝法定 咨用于高级衙署之间; 关用于中低级衙署间; 移用于低级衙署间。

咨呈本是我国古代衙署之间使用的带有上行属性的平行文种。就字面含义而言:咨是平行文种;呈是上行文种;咨呈介于两者之间,既非完全平行,又非完全上行,其综合行移属性是准上行。

照会:是明清两朝设置,由不相隶属官署间使用的,有时带有准下行属性的平行文种。清代照会分为两类型: (1)朱笔照会:用于地位差异悬殊的不相隶属官署之间,由高对低行文.具有准下行属性。 (2)墨笔照会:全文用墨笔书写,并不得标朱。用于地位平行或高低差别不大的官署。

清末,中央官署和地方大员借用墨笔照会,对外国公使、领事行文。相沿既久,逐渐成为固定的做法。到民国时期,正式定型为外交专用文种,并沿用至今。

古代作为带有准上行属件的平行文咨呈,其对应文种是带有准下行属性的平行文照会。

揭帖:是清代随本章附送相关部院,以方便相关部院预先商议对本章处理意见的平行公文文种。 清代揭帖的类型可分为:随奏本揭帖、 随题本揭帖、 随启本揭帖。

令是我国古代最早使用的重要下行公文文种之一,也是由先秦沿用至今的唯一文种。

教:是封建社会由王侯、长官训诲僚属的下行文种。写作特色:一文一事 内容实在 短小精悍 意尽言止 符我国古代由唐朝至明朝相沿设置的一种下行公文。符的起源:其—符为节的一种。其二源于调发军队的信物。 答:由汉至唐,牒是上行公文。

两宋时期,(1)上行的牒仍是法定公文。(2)平行的牒逐渐定型。(3)下行的牒脱颖而出。

品从行移:是无隶属关系的官署间行文,要依据收发文官署间的品级高低和差距大小采用不同文种。 帖是唐宋明三朝所用的下行公文。 唐代政事堂对下指挥事宜,用堂帖。明代称为“下帖”。 简述札子、札付、札的相互关系。

札子:宋代中央衙署变异堂札子而创设的下行文种。其名称经历了堂札子——中书札子——札子的演化,并进而 演变为札付文种。

牌是清朝沿袭明代政务实践,正式设置的法定下行公文文种。 牌起源于驿传所用的符信凭证。

清代牌文是载入《会典》主要的法定文种。多由各文、武衙门向所辖下级发布命令、指示性内容的公文。其名称多写为“信牌”、“宪牌”。不过,清代中叶往后,随着札文的广泛运用,逐渐取代了牌作主要下行公文的地位。牌文遂限于传达例行公事。

清代牌文形成的分支类型有:牌票、牌檄、传牌 传牌是按站递传的通知性下行公文。 简述明清时期票演变为公文的三个发展阶段 (1)作为一般意义的凭证。

(2)作为派遣官差执行任务的凭证性公文。

(3)清代前期,普遍用票作为上级官署对下级催办公务、发布命今指示的下行公文文种。

告身是古代由中央主管衙署行文,向被授任者本人告知经皇帝批准的授官旨意,并作为凭信的公文。 宣头是唐宋金时期皇帝行遣小事的君命文种。

宣头成为君命文种后,多用于任命封赠。这是其主要用途。元朝,皇帝任命五品以上官员用宣命,明清改称诰命。宣体公文遂绝。这是宣头绝迹的原因。

盟书: 是我国古代用于对神明宣誓定盟,以维系与盟者相互关系的杂体文种。

誓 是古代告诫将士或互相约束之辞。 誓书实质为盟书的一个分支。

檄:为我国古代的军事文告。两汉时期曾兼作下行公文。南北朝时期,与露布相合,后又与之分工,逐渐规范为讨敌、威敌、晓谕的军事专用文种。 檄与露布的分合及两者相互关系。

(1)汉代檄是一种军事文告,露布则指未加封检的形式,从而使文字外露,使内容得以传布。

(2)由于檄文大多具有宣露于外,皦(jiao)然明白的特征,三国以后就以露布为名称借指檄文。檄与露布合 流后,定型为军事专用文种,是同一种公文的两个名称。

(3)经长期演化,又出现分工,至迟在唐代,已形成两个用途各有侧重的军事专用文种。檄文用于威敌、讨敌、 晓谕:露布成为报捷文书。

榜我国古代官府公开张贴晓谕军民的公文文种。示古代官府对吏民有所告诫、劝谕、禁约时,所用的下行文种。

89.清代发布示文的方式。(1)张贴于官署前照壁。(2)张贴于有关公众场所。(3)刊立石碑。 90.简答我国各朝代官府所发路证的名称。

汉代有传; 隋代称公验; 唐代用过所; 宋代称公凭;明代叫路引; 清代有火牌、勘合。 过所:古代官府发给官吏平民,使其得以通过关津的凭照。

路引:明代作为通行关津的身份证明,所颁发的路证公文。(即通行证)。

勘合:由明初控制中央衙门政令、辨识真伪的行移勘合制度所派生,清朝沿用并发展为证实差官身份,及动用驿站马匹的凭证性公文文种。

清初勘合公文偏重于证实中央官署派往地方衙署差官的身——中后期,勘合的用途逐渐侧重于便于所派官吏通过关津,并动用驿站马匹。所以后期勘合又称为邮符。

禀状是明清时期主要由民众诉讼时上于官府的专用文种。

状本是为历代所沿用的上行文种。起初可用于民众向官府的各种请求。后来,逐渐定型为诉讼专用文种。至清代,称为禀状,简称为状。 禀状的类别区分为:原告之状称告状;被告之状习称诉状。 在民国时期, 呈 是沿袭古代公文而设置,并为历届政府所采用的最基本的上行文种。 民国时期呈的基本用途有二:(1)下级官署对上级官署陈事。(2)人民对官署的陈请。 签 呈:国民党政府时期用于本机关内部、本系统内部,由属官呈于长官的非正规上行文种。

签 呈的使用特色:(1)行文关系的内部性。 (2)具署名义的个人性。 (3)处理方式的批返性。 民国时期的咨 文种有三类用途:

(1)咨的最基本的稳定用途,是同级官署之间相互行文。 (2)不同系统的地位对等的高级官署之间相互行文。

(3)在无统属关系的官署之间,由级别地位稍高的一方对级别地位稍低的一方行文时用,带有准下行属性。 咨与咨呈的对应运用:低对高用咨呈,高对低用咨。

答:大总统令是民国时期北洋政府设置的限于由大总统使用的下行文种。

袁世凯政府中后期,四个分支文种:大总统策令、大总统申令、大总统告令、大总统批令。 民国初所设置的交片,是在中央政府内部使用的特殊下行文种。

训令是民国时期设置的由上级主动对下级发文时使用的具有指挥性质的下行文种。 训令的使用特色:

(1) 用于具有隶属关系的上级对下级使用。 (2) 由上级主动对下发文。

(3) 在语言表述上具有开导教诲的特色,以便使受文者领悟其中道理,心悦诚服地贯彻实施。

饬:袁世凯北京政府中后期取代部令、委任令、训令而设置的用于上级官署官员主动发文的下行文种。 饬的运用特点:上级主动对下级行文,当主动针对所有下级同时发文则称为通饬。

.任命状是民国时期授与被任命官员的证书。依据任命官员的级别分为特任、简任、荐任、委任四种类利。 通电是指称面向全国范围公开拍发电报的准文种。

代电是民国时期以快速传递的邮件代替电报的一种公文。

北洋政府时期,为适应就紧迫事务与无法通达电报的僻远地区联系的实际需要,仿照电报格式写成文书交付快速邮递,称为快邮代电,简称代电。代电特色:(1)无限定的行文方向。(2)有类似电报的文面格式。

指示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政权,为适应对下级实施政策性指导的实际需要而创设的新型公文文种。 指示信的特点:(1)内容的政策性。(2)表述的周详性。(3)运用的配合性。 117.报告的三大类型;一般报告、专门报告、专用报告三大类型。 一般报告,就行文动因角度区分主要包括五种:

(1)知照报告:是根据报告制度,依据隶属关系,主动向上级所作的报告。 (2)上复报告:是根据上级的布置、专门要求或询问事项所作的报告。

(3)报送报告:是向上级报送文件、资料、物件时,随件附送的简要说明的文字报告。 (4)送审报告:以报送领导机关、法定会议或其他审议机关审查为直接目的。 (5)建议报告:用于就相关事项提出意见或建议,供上级考虑、采纳。

内容范围分为综合报告 专题报告。内容性质分为情况报告 工作报告。所处阶段分为进展报告 总结报告。 请示公文,大体可分为四个类型:

第一类求教性请示第二类呈准行请示第三类求助性请示第四类呈转性请示

(1)前三者要求上级批复给请示机关自身,属反射方式;后者要求上级批转给其他机关,属折射方式。

(2)函适用于同级、不相隶属两种行文关系。从格式看,有公函 便函。从往复行文的过程看有去函 回函两种。 从用途看有两种:

一是传统用途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 商函 答函。二是新增用途“向有关部门请求批准”请函 复函。 127.行政命令(令)的使用权限和特点。

国家主席、国务院及总理、国家部委及其首长、县级以上(含县级)人民政府可以发布行政命令和令。 命令的使用特点:指挥性、强制性、专断性。其内容通常只针对单一事项。 130.指示的类型:(1)部署性指示:(2)疏导性指示:(3)政策性指示:(4)规范性指示:(5)制断性指示: 指示的特点:

(1)指示具有 规范性、政策性、原则性。

(2)指示的内容往往是:面向某一阶段活动安排整体布局; 围绕某一方面问题阐明方针政策; 针对某项专门工 作提出基本要求。

(3)党政军领导机关既可以各自对下发布指示,必要时也可以 同级联合发文。 (4)指示一经下达 ,就成为下级机关开展工作的依据和准绳。

131.抗战时期,为取代旧公文指令的用途,陕甘宁边区和晋察冀边区分别设置批答、复两个文种,这是建国后批复文种的两个源头。

137.简析通知的类型及各自适用范围。

第一类,转文性通知:第二类,发布性通知:第三类,任免通知:第四类,事项性通知:第五类,知照性通知: 四、当代议决文种

138.试辨析决定的类型。

(1)决策性决定:通常针对全局范围内具有政策性的重要事项作出决断,并要求贯彻实施。 (2)安排性决定:对具体事务性问题作出安排,其中部分须要遵照办理,部分只要求知悉内容。 (3)表彰处分决定:对众多收文机关而言,一般只要求知悉内容,不提出办理要求。 141.简述议案的正式设置和具体用途。

议案是国务院办公厅1993年《办法》增设的议决类文种,“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提请审议事项”。

简述会议纪类型。(1)决策性会议纪要(2)安排性会议纪要(3)协调性会议纪要(4)情况性会议纪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政务院1951年《办法》同时.设置布告、通告、公告三个文种。 简述公告的特色。

(1)使用范围: 面向国内外;

(2)使用权限:只限于国家权力机关用于宣布具有国际意义的重要事项; (3)发布形式:多通过 报纸刊载、 电台广播公开宣告,无须 广为张贴; (4)篇幅简短 。

146.简答布告省并后,原适用事项撰写公文应采用的文种。

一是具有法定意义的事项可以写成公告。二是一般事项改用通告。

147.公报在国家行政机关公报属于常用公文,其具体用途没有明确规定;在党委系统公报属于主要公文文种,用于公开发布重要决议或者重大事件。 148.简析公报不同于一般新闻报道之处。

公报多针对刚刚发生的重大事件、重要决定或结论,带有鲜明的新闻性。但是它与一般新闻报道截然不同的地方是,公报具有法定作者,必须由当事者自身撰写和发布,发布形式通常以报纸登载或新闻发布会发布。联合公报,可以由双方联合发布,也可在商定的同一时间各自发布。

6.以干支纪日制度

汉代以天干、地支相配,以纪年、月、日。 天干计10位,为甲、乙、丙、丁、 戊(wù)、己、庚、 辛、壬(rén)、癸。 地支12位,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将天干、地支,按单对单,双对双依序相配得到60位的干支表。

干支纪日:汉代至南北朝,公文日期在已用朔日干支系月后,对日数往往只写出干支,不注具体日数。 7.避讳制度:是根据封建礼法,居下者不得直称尊长者之名,以示敬。避“讳”中的讳,指名讳。 8.我国古代避讳的发展类型:(1)讳本名。(2)讳嫌名。(3)讳后皇帝之名。

避讳方法有三种:(1)缺笔(2)换不同音的近意字(3)空出此字不写,而代以庙讳字样 8.副职虚列前衔制度

状文首称格式,由时间、作者、套语(叩头死罪敢言之)三要素构成,首称中的作者又称前衔。

花稿制度:清代民国时期正规发出的公文多为抄缮件。对同一事项,须向若干机关发文时通常只拟写—份底稿。拟稿时对几份公文中相同的文句,用稍大的文字书写;而对同—位置上的不同文句,则用几行小字在底稿上并列而占一行位置书写。

14.电码代日制度及其意义。

奉1230渝秘文合字5392电,反映了民国时期采用电码代日的制度。

1230就是电码代日;渝是来电拍发的地点是重庆;“秘”是指机密电报;文为韵目代表十二日;“印”表示原文稿上加盖了印章;“合字”为代字;“5392”为顺序编号;“电”指电报。

电码代日的原理:民国时期的电报,用信号的长短和节奏的快慢分别代表0~9十个数字,再根据电码本,用四个阿拉伯数字代表一个汉字,而日期只需要利用二位数,为了避免各组数字之间窜位,就必须增加两位数字,和日数凑成一组四位数的“代日”电码。

推行电码代日制度的意义:标志着 韵目代日制度 逐步被废止。公文格式包括:结构程式、文面款式、载体规格。 公文程式:公文各若干组成部分的整体结构方式,及某些特定结构部分的固定要素、特殊用语之组合规定。 程式的有无是公文与文章的重要分野之一。

古代的公文程式,由首称、正文、末称、后书四部分构成。

近现代公文程式包括文头、项目事由、正文、致达语、附件标注、落款等结构部分。

当代(建国以后)公文程式包括文头文号、标题、收文机关、正文、附件标注、成文日期、印章8个部分,以及若干附加标记。

载体是公文文字所附着的书面物体。载体规格则指:(1)质地 (2)型制

文面款式主要包括:(1)行款。旧公文从上往下竖行书写,从右向左转行;现行公文从左往右横行书写,从上向下转行。古代公文还有行数、字数及疏密作一行书写等规定。(2)各程式结构部分的先后。(3)位置。诸如:留空、居中、顶格、落底。旧公文还有抬头、偏行等规定。 三、民国时期旧公文的程式

13.辨析民国时期公文著作中“三段法”和“四段法”的统一。

(1)三段法指篇幅较长、需要区分大层次的公文,可以分为缘由、主文、结语三大部分。

(2)四段法是指,如果该篇公文还保留了“形式事由”,正文就包括事由、缘由、主文、结语四个部分。 致达语:由 致达词 和 收文者 合成的自由短语。尽管这两个要素在文面上的位置往往不连续,甚至被割裂开来,但其实质是一句短语,所以在致达词和收文者之间不应加标点。

15民国时期上行旧公文中留空待批制度通常在致达语之后、责任人署名之前,留数行乃至数页空白,供收文上级 18. 以《长江防汛总指挥部关于表彰1998年抗洪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报》为例,分析现行公文各程式结构部分和附加标记的格式。

文头:由机关名称(或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构成。

发文字号:在文头之下居中位置,由机关代字、年份、顺序号构成。

界划线:紧贴发文字号栏之下,居中划一道不长于140毫米的细实线,作为与以下各部分的分界。

公文标题:居中用大字写一行,或分行中间对称书写。通常包含“作者--事由--文种名称”三要素。

收文者:通常用于标明某一主送机关或个人,联合上行文主送机关可不止一个。普发的下行

文,可用规范化泛称。

附件标注:对带有附件的公文,正文结束后,另起一行注明附件的标题,使之和正文凝为一体。

生效标识:包括署名、成文日期、印章三项。

文尾部分:居于公文末页落底位置,包括主题词、抄送、印刷说明三项。

主题词是反映公文主要内容的规范性名词或词组。根据正文内容,从《公文主题词表》中选注。标注时注意事项:(1)同一篇公文的主题词最多不超过 7个。(2)依据内容到形式为序排列。(3)相邻的主题词之间空一格。(4)标注位置在上间隔线之上。 抄送:用于标注应知悉公文内容的机关。

印刷说明:左起注印制部门,中间分隔,右边后顶格空一格注印制时间。

教材第96课《长江防汛总指挥部关于表彰1998年抗洪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报》 —文,较为规范地体现了《国家机关公文格式》。包括文头、发文字号、界划线、公文标题、收文者、正文、附件标注、生效标识、文尾部分(主题词、抄送、印刷说明)共9个部分。各部分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1.公文用语分为: 程式套语 、称谓代词 、表示层次结构的词语 。

鼎盛时期:清朝 民国是显示内在层次结构的公文特定词语的鼎盛时期,并趋于规范和定型。 5.阐述表示层次结构的公文词语的构成。

公文内容不外两个部分:一是本机关的意见,称为主文;二为外机关的或其他方面的内容,称为客文。 用以陈述主文的自叙模式 和用以陈述客文的装叙模式(“关界模式”)。

自叙模式由领述词和述结词两部分构成 装叙模式(关界模式)由领引词、引述词、引结词、承转词构成。 附:下面表格是对表示层次结构的语言模式及其常用词语的汇总,以便于同学们的系统学习。

第四章 阅读分析 第一节 重点课文分析

说明:30篇精读课文中民国和民国前的篇目,都要掌握以下三项内容——作者、所处时代、文种。这些精读课文是:1、2、4、5、6、12、17、18、20、25、33、35、44、56、59、65、66、69、76、77、80、85。 1. 综述《霍光等请皇太后废昌邑王帝位奏》一文的写作特色。

举纲张目、循名责实。 辨明所嗣、比附经义。 回避即位字样,多用无主句式。

2.《谏造大像疏》进谏得体的文风特色。不诋毁佛教,仅谏造大像。 用事实说话,论理实在恳切。 3.分析《奏孝子刘敦儒状》的内容特色:事迹典型、 理由充分、措施可行。 4.分析《奏孝子刘敦儒状》的表述特色:刻画形象 用笔缜密 6. 分析苏轼《乞校正陆贽奏议上进箚[zhá] 子》的写作特色。

(1)精选例证,以服务于主旨(谋篇特色)。(2)议叙结合,两扇开阖,文气贯通(表述特色)。 (3)句式齐整,炼字精当,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段(语言特色)。 7. 简答诸葛亮《出师表》在公文写作史上的地位。

刘勰《文心雕龙》将诸葛亮的出师表,誉为“ 千古一表”,具有意畅、 文畅两方面的文风特色。 8. 《出师表》文风特色:

(1)意高而辞朴、情真而辞简、见深而辞恭。 (2)叙议 抒情结合、句式灵活多变、达意缜密精当。 10. 综合分析《除肉刑制》的写作特色。

(1)重教轻刑、严于责己。(思想特色)(2)缘由为表述重心、政令为表意中心(谋篇特色)。 (3)浓郁的情感、流畅的文句(文风特色)。

11.试析20课《北京宫殿告成诏》的篇章结构和语言界阀。

该诏书内容包含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诏告内容”,第二部分为“赞词”,两部分之间以“於戏”为语言界阀。 《北京宫殿告成诏》的写作特色:华夷一家(思想特色)。 叙议结合(表述特色)。训雅畅达(语言特色)。 《永定河道上直隶总督详》的写作特色。1)层层转引2)引称采用撮述3)将主要内容作为附件以节省正文篇幅。

以《保宁寺碟并帖》一文为例,印证宋代牒、帖文种的分工。

相同点:下行的牒、帖,都是由上级官长发往下级官署的公文。

不同点:其分工主要取决于发文者的地位,宋、明两代高级高级官衙下行用牒,中低级官署下行用“帖”。 16. 由56课《清代苏州地区碑示二则》识记古代公文刻碑的目的、核准和价值。 古代公文刊刻于碑石的目的在于:希望收效久远。古代公文立砷须经官府许可。

古代碑刻公文的价值:(1)古代碑刻公文的文字淮确 ,能弥补和纠正 史志文字 节录的缺失;

(2)古代碑刻公文的格式较全 ,能弥补档案底稿 不写 正规公文格式之缺失。 在公文学上有极大的研究价值。 试析长洲县示所引水炉公所禀文中“业”字的辞义变化。

(1)开张水灶为“业”,指赖以谋生的“职业”;(2)店“业”资本,指固定资产;

(3)同“业”,指同行的执业人员; (4)身“业”店伙,指所开设的店铺中伙计。 18. 试析76课《行政院关于各种布告文字务须力求通俗的训令》在公文写作学上的意义。 (1)公文的本质是宣达政令的工具;撰写公文的本旨是符推行政令的需要。 故此,切忌将欣赏效果的追求作为写作的指导思想。

(2)公文的表述,不以词句深奥为高,而以明白浅显为好。明白浅显的程度,以阅者易于了解为准。 综合分析《行政院关于各种布告文字务须力求通俗的训令》的写作特色 其一,主旨突出、目的明确,条理清晰、结构严谨。 其二,文义缜密、前后呼应、两面照应。 其三,以消极修辞为主,以积极修辞为辅。

词汇义:根据词语通常适用范围以词典规范了的词义。

语境义:根据由行文对象、指称事物、讲话场合、前后文意等所构成的语言环境,经补足或选择后所确定的词义。 修辞义:是作者在文中特别赋予某词的 临时义,也就是该词原本不具备的含义。

1.1.就公文的发展辨析,某一公文名称仅作为发出公文的动作,或指称公文的外形特征,可视为: 前文种时期 1.2.“奏”这一古代公文文种,其设置是在( 秦始皇 )时期。

1.3.《谏造大像疏》文中之“里陌动有经坊,阗阒皆立精舍”是用的对偶结合夸张。

1.4.《奏孝子刘敦儒状》中,“或冻于积雪之下,或曝于赫日之中”之“积雪”、“赫日”在修辞上属于借代 《福建水师提督施琅请攻台湾奏本》内容特色: 条理清晰 叙事实在 表意特色:繁约得体 虑事缜密 把握分寸 1.7.启作为大臣上书于皇帝的公文是始于晋代,作为对太子、诸王陈言的准上奏文种是唐代以后。 1.10笺:作为上行文种始见于东汉。到南北朝以后,主要用于向太子、皇后致谢贺的准上奏文种。 2.1.策 和 状 正式确立为公文文种是在汉。2.2.“制”正式确立为文种是在秦。废除是在民国

2.4·诏书末称用语朝代不同用法也不同,请指出下列几种诏书末称哪一种是明代的A.故兹诏示,咸使闻知 2.5·把圣旨作为皇帝表达旨意的君命文种是在元朝

3.1.《徐州刺史陶谦等上朱俊奏记》一文中的“简选精悍,堪能深入,直指咸阳”用的修辞方法是借代 3.2.《建武三年候长匡写移燧长病书牒》一文采用的行文方式是逐级行文 3.3.唐代政府发给僧尼的身份凭证称为度牒 明清时期上行之牒称为牒呈

西汉诏书的颁发者一般是丞相府 古人避讳的对象主要是尊长之名 唐代用于举发参劾贪墨官员的状称劾状 唐代记载某人生前事迹用行 状 我国西汉武帝之前用作通行关津凭证文书的是传 之后用的是过所 3.14.在明代,各府对六部陈事,应用呈状

3.15.下列各词,表示对上级或平级公文开始引述的语言标志是开 下列各词上级对下级的命令词是仰 3.17.下列各词,不属于领引词的是(C)A.奉B.准C.仰D.据

3.18.禀演化为书札的时期为宋禀取得公文地位的时期为清 移的原生期为两汉至南北朝移的正式确定期为唐宋 4.4.关发展为中央官署之间相询庶务的平行公文的时期为南北朝 关属于平行文种

4.8.刺作为公文文种属于平行文种,在周代是用作审讯记录的文体,刺是唐朝法定的平行公文 4.10.地位相等的高级官署间相互行文应用咨 揭帖在元明属于上行公文揭帖在清朝属于平行公文 4.14.开始将照会正式确立为带有准下行属性的平行公文是在明

4.15.朱笔照会用于地位高低悬殊的不相隶属官署之间 我国由先秦沿用至今的惟一文种是令 5.3.由汉至唐使用的牒是上行公文 平行的牒走上定型化是在两宋 下行之牒始于两宋 5.6.《保宁寺牒并帖》中《中书门下牒京兆府》篇的构篇特色是附录于前式

5.7.札子在元明被改谓札付 作者在文中特别赋予某词的临时义叫作该词的修辞义

5.9.牌向公文方向的演化始于明 明清牌文主要用以向下级发布命令指示性牌成为法定的下行文种是在清朝 5.12札成为正规公文是清朝 清末督抚下于咨议局的公文用答

5.14.《督带常胜军苏松太道吴煦委法尔思德等捉拿白齐文谕(稿)》,在文种类型上属于谕帖

5.15.官府动用驿站马匹递送紧急公文用 火票。 宋代与告身相辅而行的委任官吏的凭证文书是黄牒。 6.3.《唐郭毡丑告身》中“或北折淳维”句用的修辞方法是(D)A.明喻B.暗喻C.引喻D.借喻 6.4. 檄与露布合流是在魏晋南北朝 露布开始成为报捷文书是在唐代

6.6.我国古代官府公开张贴、晓谕军民的公文文种叫 榜 示派生于榜 多贴于木牌上 6.11.《清代苏州地区碑示二则》中两篇示文的结构特色是 应因示禁 6.12.明代官府所发路证名称是路引

6.13.清代,用来证实所差官员身份,便于差官通过关津并动用驿站车马的凭证性公文文种是 勘合 6.14.清代,民众诉讼时上于官府的专用文书是 禀状

7.1.民国时期沿袭古代公文而设——为历届政府所采用的最基本的上行文种是 呈

7.2.民国时期呈的文头下,由发文机关填写的项目为事由 民国时期上级对下级呈请所作答复的下行文种是指令 7.4.民国时期下级对上级、人民对机关行文,既可以用呈,又可以用报告,这是在哪一年以后民国三十一年 7.5.教材第61课《云南省民政厅汇送各县填报三种调查表的呈文》的用途是(B)A.下级对上级的公函B.下级对上级的陈请C.人民对官署之通电D.人民对官署之陈请

7.6.袁世凯发布的《官署公文程式令》用“详”和“禀”分别取代呈的一、两个用途,而将“呈”另赋特定用途。其中“官署或职官对大总统”用呈

7.7.民国时期公文里常用的“通行各省”是指行文普达各省。是同一篇公文以同一类型的众多对象(各省)为收文者的行文方式。相当于今之普发行文

7.8.教材第62课《京师警察厅总监请内务部通行各省查禁(人道>一书详》,作为一种短暂设置的上行文种,仅用于(A)A.民国三年一民国五年

7.9.教材第62课《京师警察厅总监请内务部通行各省查禁(人道)一书详》,作为一种上行文种,实际上是专用于下级对上级的(B)A.饬B.呈C.状D.奏

根据叙述同一事项的公文,预期中 流经各机关 而 发作用 的运转流程,将其依序连缀为一而形成的语句,叫做 兼语预期连动结构语式

7.11.在下列各句中,属于兼语预期连动结构语式的是电厅通饬各区分别查禁

7.12.第62课《京师警察厅总监请内务部通行各省查禁(人道>一书详》的主要缺失在于说理部分苍白无力。

7.13.禀为古代上行公文文种,民国元年被废除,后袁世凯发布的《官署公文程式令》又恢复使用,并将“禀” 用途规定为人民对官署之陈请

7.14.国民党政府时期,本机关、本系统内部使用的呈文称为 签呈

7.15.民国时期上行公文沿袭古文写法,在收文者后所缀台下类字样,表示行文对象为 上级长官 7.16.禀的首行揭示具禀人的身份、姓名、籍贯;次行接书C.“为??事”

7.17.就文种源流而言,签呈可视为呈的派生支种,必须由个人具名上呈的上行公文文种是 签呈 7.20.1951年政务院《公文处理暂行办法》将解放区行用不久的签呈公文更名为签报 7.21.在韵目代日制的韵目当中,上平声的韵目排序固定依次为东冬江支 7.22.民国时期的韵目代日制,鱼、麻、语、御、月五个韵目都代表 6日

7.23.民国时期地支在电文中配合韵目运用的规律是:地支在韵目之前代月份 ,地支在韵目之后代时辰 8.1.在民国时期公文中,两个机关就同一事项用函往复联系、商洽时,其询问在先的“函”称为问函 8.2.民国时期两个机关就同一事项用函往复联系、商洽时,其答复在后之函,谓之复函 8.3.在对偶修辞手法中,凡语义平行、相近相似 、互为补充的属正对 8.4.凡前启后承,有连贯、因果、转折等关系的对偶修辞手法属串对 8.5.凡正反映衬,事态鲜明,属对偶修辞手法当中的反对 8.6.民国时期咨呈的对应文种,是带有准下行属性的咨

8.7.通知被确立为正规公文文种是其本源,作为公函文种的一项用途是其近源 8.9.将通知新设为五种辅助公文之一的是《陕甘宁边区新公文程式》 8.10.民国时期不相隶属关系的机关之间的通知往往仅用于高对低

8.11.《财政部为答参议院刘星楠等质问书上复国务院咨呈》的体例特色是对应置答 语言特色是貌恭词朴 9.1.公文文种演化受内在规律制约。其中之一就是:由实际政务活动所决定的公文用途类型

9.2.民国时期令的运用领域逐渐限定为上级对下级 黎元洪公布的《公文程式》在令体公文中取消了:处分令

9.4.在用其他文种撰写的公文中,引叙简短的谕示或完整的谕文的写作方式是 装叙

9.6.在民国时期令的运用上,上级主动发文用训令 上级官署对所属官员因呈请而有所指示的下行文种是指令 9.7.袁世凯政府中期仿照清代寄信而设置的由大总统政事堂和陆海军大元帅办事处承发其政谕、军令的特殊下 行文种是封寄

9.8.民国时期由大总统任命的途径而得的官阶称为 简任 由主管长官直接任命途径而得的官阶称为委任 9.10.袁世凯发布《大总统政事堂公文程式令》规定用于“国务卿面奉大总统谕与各部院行文”的是交片 9.11.训令被规定为下行公文的名称是在民国初年《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的目的发出倡议号召 10.2.民国时期以快速传递的邮件代替电报的一种公文叫代电

10.3.电报本为记载和传输公文内容的形式,上级对下级指挥、训示称电令 10.4.电报本为记载和传输公文内容的形式,下级对上级报告、陈请称电呈

10.5.电报本为记载和传输公文内容的形式,同级、不相隶属关系的机关问商洽、联系工作称电函 10.6.“奉1230渝秘文印合字5392电”一句电码代日的是(A)A.1230;

10.《沪分处为调查日推行军用票情形复四联总处代电》中以兹谨将属处调查情形分陈如次为转入主文的承启语 10.8.始设于民国时期由官署向民众宣布事实或有所劝诫时使用的公文文种是布告

11.1.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为适应对下级实施政策性指导之实际需要而创设的新型公文文种是指示信 11.2.北洋时期,议会经审议而做出可决结论的议事过程遂称议决

11.3.所谓加强政治领导,检查、纠正、说明,乃至详加解说,均是强调了指示信内容上要有较强的政策性 11.4.对已经明令开展的工作,在适当的时候用指示信作后续性推动。对于以往未曾发文要求开展的工作,则 不适用指示信,此即强调了指示信运用上要有配合性

11.5.《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第二次大会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在衔接上,使用手段主要是多级过渡 12.1.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用报告 12.2.《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工业生产情况的报告》属于专题报告

12.3.根据行文动因,《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工业生产情况的报告》应该属于知照报告

12.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颁布《公文处理暂行办法》的时间是1951年 12.5.根据国务院公文处理办法的规定,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用请示 12.6.请示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下面请示类型只属于折射方式的是呈转性请示

12.7.遇有情况复杂、关系重大、无规可循的疑难问题,或者遇到既往规定已不适用的新情况、新问题,因难以决断,请求上级指示的请示应该属于求教性请示

12.8.因所拟决定意见、采取措施、开展活动超越本机关权限,或者按规定应由上级批准事项,故而陈述情况、理由、意见,提请有决定权的上级机关批准,属于请示中的呈准性请示

12.9.对事属本机关管理职能的重大事项,需要在全局范围贯彻实施。因涉及其他系统、机关、单位全面推行的时候一般使用请示中的呈转性请示

12.10.因条件、环境、设备技术、资金、编制等方面限制或缺乏,影响日常工作开展和职能实施,妨碍规模扩大、效益提高或上级交办任务的顺利完成,提请上级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帮助、解决困难的时候一般使用请示中的求助性请示

12.11.第88课《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交通肇事是否给予被害人家属抚恤问题的请示》属于求教性请示13.1.某小学门前设立一公共汽车站,影响了学校的秩序和学生的安全,学校领导要向公交公司提出请求,请求 他们批准改换车站地点。行文应该使用的文体是函 13.2.江苏省档案局和江苏大学应该属于不相隶属关系

13.3.江苏省档案局与江苏大学之间如果需要互相行文应该使用的公文是函 13.4.在公文中,可以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的公文是(A)A.函

14.1.在国办《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暂行办法》中指令的取消时间是D.1993年

14.2.针对工作中出现的偏向或问题,从正面引导,提出目标、措施、方法,以期疏通思想,扭转偏向的指示 属于指示类型中的疏导性指示 14.3.针对重大突发事件、严重紧急态势或正在迅速蔓延的某一错误倾向,采取果断措施,加以禁约,以避免 酿成无可挽回的损失的指示属于指示类型中的制断性指示 14.4.对原本适用决定规定的事项,因难以期于一律,改用指示作努力方向的指示属于指示类型的政策性指示 14.5.《关于陆良县造纸厂发生特大火灾事故的通报》属于宣教通报 14.6.通报和通告的共体异名阶段是从B.1949年开始的 14.7.通报的用途沿袭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中衍生的通告

14.8.上报的公文,为了供收文的上级机关指示,文头之上应空 四至六行

14.9.求教性请示一般对应的批复是解答性批复

14.10.《关于徐村乡人民政府申报兴建砖瓦厂问题的批复》应该属于否定性批复 14.11.用于告知某一精神或者情况,不要求办理的通知应该属于知照性通知 14.12.用于批转和转发其他机关的公文的通知应该属于 转文性通知

14.13.用于发布行政法规,印发本行业、本系统、本单位的有关规定性文件的通知应该属于发布性通知 14.14.用于任免、聘用(或解聘)等人事安排的通知应该属于任免性通知

14.15.用于布置工作、提出要求,赋予收文机关办理或执行的责任的通知应该属于事项性通知 14.16.在党委系统意见属于正规公文文种

14.17.《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收入申报的规定>的通知》在通知类型上应该属于发布性通知

14.18.“新出生的婴儿就有21572名,占全县总人口556323人的3.8%,照这样的增长速度,20年以后全县的总人口将要翻一番。”在这一段话中对数字使用了换算法中的累加法

14.19.对通常难识的或者需要特别强调的数量,从人们可接受性出发,加以形象化的换算,使枯燥寡味的数字变得具体可感、生动活泼,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的修辞方法是 换算

14.20.将意思相近、句式相同的几句话中相同的语言成分合并叙述,将不同语言成分并列,使节奏明快、句式 凝练、表意周备的修辞方法是合说 合说的修辞方法经常使用于:规章制度类公文

15.1.通常针对全局范围内具有政策性的重要事项做出决断,并要求贯彻实施的时候用决策性决定 15.2.《×X县防震抗震指挥部关于临时实行24小时值班制的决定》应该属于安排性决定 15.3.议案成为正式公文是由国务院办公厅1993年增设的

15.4.凡是以交流思想、交流情况为基本作用而无决定或结论者,称为情况性会议纪要

15.5.凡以决定大政方针、确定思想 政治路线、制定政策策略为内容者,称为决策性会议纪要 15.6.凡对具体工作中的问题做出决定、提出任务、部署安排者称安排性会议纪要

由同级或不相隶属机关集议,平等协调,统一认识,就议定事项共同遵守、相互协作督促称为协调性会议纪要 15.8.会议纪要分为:决策性会议纪要 安排性会议纪要 协调性会议纪要 情况性会议纪要

15.9.发展不平衡,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粮食生产面临的形势是严峻的,任务是艰巨的”这句 话采用的修辞方法是阶升

第104课《四川省第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农业的决议》的审议结论,分为肯定成绩、指出问题两个方面,既表意全面,又构成了抑扬的修辞格

15.11·在会议纪要的结构模式中,法定代表大会登载的专业性、专题性工作会议的纪要及各种无行政决定的座谈

会、咨询会、研讨会的纪要一般经常用、常设领导班子会议、首长办公例会一般多用简报式 15.12.在会议纪要的结构模式中,报纸上公开见报式

16.1.省并了布告文种以后,原适用于布告文种的事项,具有法定意义的事项一般写成公告 一般事项改用通告 16.3.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用通告

16.4.两个国家、政府、外交部门经商定联合发表的外交公报称为联合公报

16.5.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不再追诉去台人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犯罪行为,如果要发 文适合的文体是公告

公文文种的演化方面包括(ABCDE)A.公务活动领域B.具体事项范围C.推动方式D.行文关系E.机构级别范围 公文文种演化的方向是指文种用途:此消彼长 纯化或延伸 萎缩或扩张

公文格式包括:结构程式 文面款式 载体规格 上书的程式结构包括 首称 正文 末称 后书

1.5.根据刘勰的《文心雕龙·奏启》一文看,奏的用途有A.陈政事B.献典仪C.上急变D.惩疆吏E.劾僭谬 清代沿用的奏一类的文种有:奏本 奏折 题本 下列关于奏折的说法正确的是:直达御前 事机隐密 处理迅速 格式规范 程序完备 “策”(策书)作为正式公文后,其用途为立废太子 立废后妃 立废王侯 拜命罢免三公 诏作为君命文种,它确立于秦代,至汉代改为诏书。

诏书的一般用途有A.指挥庶政B.宣布政令C.批答臣奏D.征讨叛乱E.指授方略

上书和敕书的程式包括首称C.正文D.末称E.后书 下列的牒属于凭证性文件的有 度牒 黄牒 优牒 状文首称的构成要素有: 时间 、作者、 套语 东汉的三公指 司徒、司马、司空 。 汉代诏书的形成途径有: 皇帝主动下诏、 奏下诏书、 奏拟诏书

古人避讳的对象主要有:A.君主之名B.长官之名C.长辈之名D.贤者之名

属于领引词:蒙 准 据 奉 属于引结词的有:等因 等由 等情 属于承转词的有蒙此 准此 据此 奉此 3.16.就载体形制而论禀分为:禀折 禀帖 下列文种,属于平行文种的有:移 关 刺

5.1.教的写作特色是:一文一事 内容实在 短小精干 意尽言止

5.6.为了提高阅读、领悟、赏析和写作公文的水平,须注意辨析文字的:词汇义 语境义 修辞义 5.7.元代创用表识官员身份的牌符 万户、 千户 、百户官 分别给予虎头金牌、 平金牌 、平银牌 5.8.清代作为符信凭证用的牌有:护牌、腰牌、功牌。 清代牌文的分支类型有:传牌 牌票 牌檄 5.11.清朝的“谕”分为 堂谕 谕帖 谕单 6.2.比喻的基本类型有明喻 暗喻 引喻 借喻

6.4.依其内容,可将盟誓分为(ABCDE)A.宗盟类B.委质类C.纳室类D.诅咒类E.卜筮类

檄定型为军用文告后,其主要用途有 讨敌 威敌 晓谕 唐朝榜文依其经常性用途分为:布政榜 安民榜 劝谕榜 6.8.下列各项,属于路证名称的有(ABCDE)A.传B.公验C.过所D.公凭E.路引

清代勘合的用途有:证实中央官署派往地方衙署差官的身份 作为所派官吏通过关津、动用驿站车马的凭证 7.1.民国时期呈的基本用途有:下级对官长之陈请 人民对官署之陈请

7.2.民国三十一年后的国民党政府时期,下级对上级、人民对机关行文,可以用: 呈+报告

7.5.袁世凯发布的《官署公文程式令》,为使公文文种设置更能体现等级观念,将上行文种分为:禀 呈 详 7.8.“电厅通饬各区分别查禁”一句的结构语式所具有的特点是: 预期连动 兼语

7.9.“拟请通行各省一体查禁”一句的结构语式所具有的特点是: 预期连动 省略兼语

7.11.在民国初期被废除的古代公文上行文种,因袁世凯而被短暂恢复使用,后来虽然再被废止,但因对行移规 范的推广往往滞后于政令,所以在一段时间仍偶有运用的是 禀 详

行用于机关内部的签呈是: 某一部门负责人呈于本机关长官 属员呈于本部门负责人

7.14.民国时期的报告公文大体上可分的类型有:总结报告 工作报告 审查报告 情况报告

在民国时期的韵目代日制度中在上半月多采用韵目为上平声 下平声 ,在下半月多采用韵目为上声 去声。 7.17.在民国时期的文种,一度实行“韵目代日”制度和地支代月、代时制度的是电报代电 7.18.民国时期的电报(包括代电),一度实行“韵目代日”制度和地支代月制度和代时制度

民国时期的函从格式上可分为:公函 便函 谕下发时,可采用的方式有 装叙 、改写 8.3.从公文行文关系角度严格辨析,非隶属关系包含两种类型:同级关系 不相隶属关系

9.2.袁世凯政府中后期解析原大总统令的分支文种有:大总统策令 大总统申令 大总统告令 大总统批令 9.3.民国初期,“谕”的公务用途主要有(BD)上级对下级 公署职员行用于人民

9.4袁世凯北京政府对公文文种的解析体现了行政实践对公文文种所提出的扩张要求的令:委任令 训令 处分令 9.6.1914年《大总统公文程式令》第七条规定盖用大总统印,由国务卿副署的有:策令 申令 告令 批令 9.7.民国时期文官官阶依任用途径分为(ABCE)A.特任B.简任C.荐任E.委任

9.8.训令文种大体上覆盖整个民国时期各种性质的政权机关。具体包括B.北洋政府C.国民党政府D.中国共产党开辟的抗日根据地E.解放区政府

9.9.民国时期的训令,相当于北洋时期(训令+委任令)文种之和

9.10.民国时期,用于准驳呈请的同一答复性下行文种在不同阶段的名称是批、批答

9.11.袁世凯政府中后期对上级官署或职官主动发文的下行文种设置为“饬”,用于取代(CDE)A.指令B.批令C.部令D.委任令E.训令

10.2.民国时期的通电要用于:表明政治态度 公布重要事实 宣布个人出处 发出倡议号召 11.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政权的公文文种,新创造了:指示信 请示 复 函 11.6.在公文写作当中,区分层次的手段有(ABCD)A.标题B.分段C. 编序D.文字关联

12.1.一般报告就行文动因而论主要包括(ABCDE)A知照报告B上复报告C.报送报告D.送审报告E.建议报告 12.2.现行工作中的报告,出现众多的分支,实际形成的三大类型是(ADE)A一般报告D专门报告E.专用报告 12.3.报告从内容实质上可以分为C.情况报告E.工作报告

12.4.报告从所处阶段辨析,可以分为(AB)A.进展报告B.总结报告C.综合报告D.专题报告E.情况报告 12.5.依据提请上级做出反应的不同性质,请示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下面请示类型中属于反射方式的有(ABD)A.求教性请示B.求助性请示C.呈转性请示D. 呈准性请示E.所有请示

12.6.建国初用来替代请示的方案有:使用报告 签报 批准性复函的基本结构部分主要有:引由 答复 13.2.《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关于举办1999年档案专业专升本成人教育的函》应该属于(ACE)A.公函B.便函C.去函D.复函E.商函

13.3.公函应该具备的格式有(ABCDE)A.文头B.编文号C.机关印章D.主题词E.抄送

14.1.下列可以使用命令(令)的有(ABCD)A.国家主席B.国务院总理C.国家部委及其首长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E.所有国家机关

14.2.在下行公文中命令(令)具有的特点有:指挥性 强制性 专断性

14.3.指示的类型主要有A.部署性指示B.制断性指示C.疏导性指示D.政策性指示E.规范性指示 14.4.公文的发文字号的构成要素有:机关代字 年份 顺序号 14.5.公文的标题一般包含的要素有:作者 事由 文种名称

14.6.公文的生效标识主要包括:发文机关署名 个人署名 成文日期 印章 14.7.批复文种的源头是(AB)A.复B.批答

14.9.通知的类型主要包括有A.发布性通知B.转文性通知C.事项性通知D.知照性通知E.任免性通知 14.10.下列只属于党委机关公文文种,不属于行政机关公文文种的文体是: 条例 意见

14.11.“换算”修辞格的具体类型包括(ABCDE)A.平均法B.累加法C.比较法D.排连法E.借用法 14.12.运用换算修辞格应该掌握的基本准则是: 具体化 形象化 通俗化 14.13.合说句分为完全合说句和部分合说句

15.1.下列属于议决文种的是(ABDE)A.决定B.决议C.指示D.议案E.会议纪要

15.3.决定的类型主要有(ABCD)A.决策性决定B.安排性决定C.表彰决定D.处分决定E.知照性决定 15.4.会议纪要的程式结构模式主要包括:行文式 简报式 见报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同时设 置的宣告文种有:通告 布告 公告。

布告特点有:周知性 禁约性 遵守性 海峡两岸的三通是指 通邮 通电 通航 1.1.仅就某一名称的公文发展演化阶段辨析,可以分为(五个)时期。 1.2.与前述文种定义相吻合,是该部分公文的(规范文种)时期。

1.3.在此前的历史阶段,该名称,仅作为发出公文的动作或指称公文的外形特征,可视为(前文种)时期。 1.4.固定以某一其他文种兼用于该特定用途是(准文种)时期。

1.5.由于用途发生根本改变,名称虽然依旧,实质已变易为另一文种为(变易文种)时期。

1.6.历史上早已消亡或现行法规已经取消的文种,在实际公务中,仍按传统习惯偶加运用为(文种孑遗)时期。 1.7、(战国)时由于频繁运用上于君主这一特定用途的书,渐成分支文种,称为上书。 使奏成为大臣上于皇帝的正规公文是在(秦)代。奏用途的一个显著特色是(奏以按劾)。 1.10.“某臣某昧死言”其后省略收文对象,这是汉代奏的(首称)格式。 1.11.“臣某昧死以闻”其后省略收文对象,这是汉代奏的(末称)格式。

1.12.《霍光等请皇太后废昌邑王帝位奏》一文,在政治思想上的积极意义是指出了(宗庙重于君)的认识。 1.13.为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生动而简练地说明问题,可以引出别人的话语或成语、谚语、格言等来为表达个人观点之需要,这种修辞格叫(引用)。

1.14.《奏孝子刘敦儒状》中,“蒸蒸不匮”一语所用之修辞手段是(叠字)。

1.17.奏本的首称由前衔、文种名称和事由组成。 奏本的后书是由(成文时期)和作者款署组成的。 1.19.奏折的基本特色是直达御前,从而带来事机隐秘和处理迅速两大优点。 1.20.《出师表》以规范的首称(臣某言)开头。

1.21.《出师表》的结尾(末称)以感恩(呼应前文),以远行归结上表动因。 2.1.策命制度源于周,汉正式确立策为文种。(魏)以后至清改称册书。

2.2.汉代的制书格式是:首称(制诏某官),末称“某年某月下”。《除肉刑制》一文首称完整,末称残缺。 2.3.诏书的形式与别名有:密诏、亲诏、手诏、诏版、诏黄与(玺书)。

2.4.诏书的特定用法往往冠以别名,如恩诏、求贤诏、罪己诏、遗诏、哀诏、亲政诏,以及(即位诏)。 2.5.诏书的首称元代用上天眷命皇帝诏日。明太祖认为未体现对上天尽谦卑奉顺之意,改为(奉天承运皇帝诏日)。 2.6.《清代敕书两则》反映了台湾自(清)代以来就处于我国中央政府的有效管理之下。

2.7.上谕凡由内阁下达者,称明发谕旨;由军机大臣直接封发者称(寄信谕旨),地方官府则称廷寄。 3.1.《徐州刺史陶谦等上朱俊奏记》一文的首称格式为“(某官某敢言之某官)”。 3.2.西汉至(三国),奏记适用范围广泛。六朝虽沿用奏记,但适用范围(向上收缩)。

3.3.三国以来至(南北朝)时期,牒多用于民众上于官府进行(诉讼),故又称为“牒状”、“牒诉”。 唐代政府发给僧尼的身份凭证,称为(度牒);委任吏员的凭证称(黄牒)。五代对参加策试成绩优秀者发给(优牒)。 3.5.《建武三年候长匡写移燧长病书牒》一文的运转过程,体现了汉代(逐级行文)方式。 3.6.《建武三年候长匡写移燧长病书牒》一文体现了汉至南北朝公文,以(干支)纪日的制度。 3.7.汉代,以(天干、地支)相配,以纪年、月、日。

3.8.干支纪年,是以干支顺序系年,每60年一轮,故60年又通称“(一甲子)”,干支表又称“(甲子)”表。 3.9.状在唐代一般意义上由下级对上级使用者为(状上)。这一主流用途有两个分支:(申状)(呈状)。 3.10.避讳的方法有三种:(1)(缺笔);(2)换近意字;(3)空出此字不写,而以(庙讳)字样代之。 3.11.状文首称中的作者又称(前衔)。

3.12.唐代,名称带有状字的文体较为复杂:大臣对皇帝奏事,用奏状;上于近臣的,用(状);一般的下级对上级陈述事宜的,用状上;举发参劾贪官污吏的,用(劾状); 记载某人生前事迹的,用(行状);百姓相诉于官府的,用(诉状)。

3.13.晋以后的过所,相当于西汉武帝以前的(传),汉武帝到三国期间的(传)和(过所)之总和。 3.14.过所是古代官府发给官吏、平民使之得以通过(关津)的凭照,它于(西汉武帝)时开始使用。 3.15.申状为(宋朝)始设,沿用至(明朝)的上行公文文种。至清朝,更名为申文。

3.16.《高昌县为申麴嘉琰请过所由上西州都督府状》一文,是由汉代(状)文过渡到宋、元(申状)的中间阶段之实例。

3.17.从文种演化看,呈状、呈源出于(状)。

3.18.蒙、准、据,均为表示“(收到)”之意的领引词,分别用于引称(上级)、(平级)、(下级)公文。 3.19.等因、等由、等情为引文结束之际韵(引结词),分别用于引称上级、平级、下级公文。

3.20.仰,在旧式公文中,常用为上级对下级的(命令词)。

3.21.在《永定河道上直隶总督详》一文中,直隶总督下达的牌文中,指示永定河道,将吏部咨文精神,“移会藩司知照”。此处的移会藩司,反映了古代公文处理工作中,已有类似于今天“(抄送)”的制度。

3.22.禀至迟在宋朝:逐渐演化为(书札)的一种;至迟在清乾隆初年,逐渐具备(公文)的性质,成为(上行)文种。 3.23.禀就用途而论分为:(红禀)、(白禀)。

4.1.两汉时期,移由(泛)指发送公文的动作,逐渐演变为(专)指的公文名称。

两汉至南北朝时期用于武事的移,实质为(檄)文种的衍生名称用于文事的移书很多实质上属于(书)的范围。 4.3.(汉)代,用于政事的移书,虽未纯化为单独的文种,但已向限定于(平行)范围这一方向转化。 4.4.清代的都察院是国家的(最高监察)机关,大理寺是(刑法)机关,通政使司是(中央的总收发室)。 4.5.清朝对地方衙署和在京衙门分设(移文)(移会)两个分支文种。

4.6.汉代关仅指告知有关情形的一种(行为);南北朝时期,“关”发展为中央官署之间相询庶务的(平行)公文。 4.7.清代关的文种分支为(平关 、关文)。在行政系统下级官署长官与间接上级衙署办事机构负责人官阶大致 相当用(关文); 文武不相隶属官署间级差不太悬殊者,相互行文使用(平关)。

4.10.刺周代用作(审讯笔录);汉代拜谒之刺称为(名刺);到了宋朝刺作为平行公文文种的作用,为(咨)所取代。 4.12.清,咨用于(平行)或(不相隶属)的司、道以上的高级官署之间。 4.13.“可也”,是呈堂稿的(述结词)。到民国公文中,演变为(尾助语)。

4.14.清代各部的公文,例由各司司员起草,当面向部长官宣读解释,以审定此稿。被称为(呈堂稿)。(案呈)一 词,即为清代呈堂稿的首称用语。

4.15.清代咨关移均为平行文种。(咨)用于高级衙署之间;(关)用于中低级衙署之间,(移)用于低级衙署之间。 4.16.元代始以揭帖为(上行)公文,清代则以揭帖为随本章附送的同内容(平行)公文。 4.17.清代揭帖的类型有(随奏本揭帖)、(随题本揭帖)、(随启本揭帖)。

4.18.清初,(在京衙门)的本章(称京本)也可以附揭帖;后来仅限于(地方衙署)的本章随附揭帖。 4.19.清初揭帖随送两份:一交(相关部);一交(六科)备考。

4.21.清朝照会的两个分支类型是:(1)(朱笔照会);(2)(墨笔照会)。

5.1.在奴隶社会,教是宣扬(教化)的一种行为,不是公文名称。(秦汉),教成为下行公文文种。 5.2.符的起源有:其一符为(节)的一种;其二源于(调发军队的信物)。

5.3.宋代朝廷六部及各寺院下发给地方的符文称为部符;明朝皇帝调发军队所用的符文称为(丹符)(敕符)。 由汉至唐牒是(上行)公文。两宋时期(上行)的牒仍是法定公文;(平行)的牒,逐渐定型;(下行)的牒,脱颖而出。 5.5.两宋时期是牒这一古老文种(分支、繁衍、解析)的关键。 元代(上、平、下)三种行移方向的牒并用。 5.7.平行的牒元代称平牒,明代称牒文;下行的牒元代称为今故牒,明代称为故牒。

5.9.唐代,政事堂对下指挥事宜用的帖文,称(堂帖);明代锦衣卫拘收人犯所持的帖文称(驾帖);官府发给牙 商准许执业的帖文称为(牙帖)。

札子宋代中央衙署变异堂札子而创设的下行文种其名称经历了堂札子中书札子札子的演化进而演变为札付文种。 牌起源于(驿传)所用的(符信)凭证。宋朝派遣信使传递文书,依事之速缓程度,给金字牌、青字牌、红字牌。 5.13.明代,官、差通过驿站,使用兵部(勘合),紧急军情,则用(火牌)。

5.14.清代有(腰牌供官员等出入宫禁或作军中通行证。又有(功牌类似后世奖状。又有(护牌由地方衙门发给执 行某任务的差官,凭以取得沿途文武官员保护。

5.15.清代中叶以后,随着 札文 的广泛运用,逐渐取代了 牌 作为主要 下行公文 的地位。 牌文遂限于传达(例行公事)。

5.16.宋朝,以皇帝名义下发的札子,称为(御札);各路帅司所下的札子,称为(帅札)。

5.17.清朝,札体公文的三个支种是(札付)、(札)、(答)。 清朝谕的分支类型有:(堂谕);(谕帖);(谕单)。 5.19.清代,以长官或官署名义发出的公文,多由(书吏)起草,(师爷(幕友))点窜改定,(长官)画行。 5.20.动用各驿站马匹递送紧急公文用(火票);差遣衙役、传唤人证、拘押人犯用(差票)。

6.1.在我国,早在(南北朝)时期,授官就已采用(告身),稍有差异的是南朝称为除身,北朝名之告身。 6.2.唐代,告身由(吏、兵)二部颁发。

6.3.唐朝,将相的告身,用金花五色(绫纸);宋朝则用织成的(花绫)。

6.4.唐初,中央最高官署实行三省制,这“三省”是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6.5.比喻修辞格,分为(明喻)、(暗喻)、(引喻)、(借喻)四个基本类型。

6.6.告身的基本部分是(诏书)(或(制书)),承发衙署通常附以(符文),作为告身的尾缀。

6.7.将“宣”字用于表达皇命,其词义历经三个阶段的延伸:(1)宣示皇命的(行为);(2)皇帝诏旨的(正本);(3)成为(特定用途)的公文名称。

6.8.皇帝召见臣下,称为(宣召);宣布皇帝的诏书,称为(宣旨);皇帝的命令交外廷官署办理,称为(宣付);发布诏书,名日(宣敕)。

6.9.誓的用途有二:(1)(维系信约);(2)(军事动员)。

6.10.誓的具体表现有三:(1)言辞;(2)载入其他文种的公文,作为其一部分内容;(3)将誓言写成专门的公文。 6.战国时期,(檄)开始成为文书名称,但其性质,颇异于后世。檄定型为军用文告,是在(三国 至 南北朝)时期。 6.13.檄文紧急者,多插羽其上,别名为(羽檄)。“层递”修辞格根据趋向分为(阶升、阶降)两种类型。

6.15.清代发布示文的方式大致有三:(1)悬挂张贴于官署前照壁;(2)张贴于有关公众场所;(3)刊立石碑。 6.16.我国历代官府所发路证名称各异:汉代用传 隋代用公验 唐代用过所 宋代用公凭 明代用路引。

6.17.清初勘合公文,偏重于(中央)官署派往(地方)衙署差官的身份;清代中、后期,勘合的用途逐渐演变为侧 重于作为沿途关津(查验放行)的凭证。

6.18清代民众诉讼时上于官府的专用文种叫(禀状)。其中,原告一方使用的习称告状;被告一方使用的习称诉状 6.19.取意于“高过于宽”的长方形单幅纸页这一载体形态,清代称为“状”的文书还有:(1)具结文书,称为“(结状)”;(2)具保(为别人担保)的文书,称为“(保状)”;(3)领取钱、物的字据,称为(领状)”。 6.20.察状首部所列的原禀是指(原告);被禀是指(被告);干证是指(证人);照出是指(本案相关人); 歇家是指(具状人现住址)。

6.21。主管官员在判词上所签花押,叫(判花);用朱写判词,叫(朱判);在状纸上写判词,叫(判状)。 6.22.“犯三千条悖逆之罪”句用的是(夸张)修辞格。“父在已离,母死不至”用的是(对偶)修辞格。

7.1.在民国时期的呈里,项目事由文字概括以(由)字收尾;形式事由、正文的事由文字概括以(事)字收尾。二 者藉以区别并因而合称为(事由)。 以令文普遍下发的公文,称为(通令)。 7.3.在“呈”里,(清单)不是置于文后,而是另纸夹于正件(呈文)的页里面。 7.4.与当代公文相比,民国时期指令的用途类似于现行公文中的(批复)。

《云南省民政厅汇送各县填报三种调查表的呈文》体现下级机关答复性公文中首先复述(上级来文内容)的做法。 7.6.(呈)是民国时期沿袭古代公文而设置、为历届政府所采用的最基本的上行文种。

7.7.(训令)为上级主动发文并有所指挥;(指令)为上级被动行文,针对下级呈请之文所作答复并有所指挥指示。 7.8国民政府曾以(国府令)规定,自民国二十年四月十六日起,自称一律于本机关之上冠一本字如本厅、本局等。 7.9.教材第61课《云南省民政厅汇送各县填报三种调查表的呈文》的致命缺陷是表述(呆板机械);次要缺陷是称谓用语体现浓厚(封建等级观念);调查表用语(不精确)是细微缺陷。

教材第61课《云南省民政厅汇送各县填报三种调查表的呈文》所附“指令”体现出“(简朴晓畅)”的优良文风。 7.11.民国时期的公文特定语法结构句式包括(兼语预期连动结构语式)和省略兼语预期连动结构语式)两种。 7.12.连动结构语式通常是指:由同一行为者连续进行的几个动作,在现代汉语中一般称为(连谓)式。

根据叙述同一事项的公文预期中流经各机关而发挥作用的运转流程,将其依序连缀为一而形成的语句,叫做(兼语预期连动结构语式)。 省略兼语后的预期连动结构语式与兼语预期连动结构语式的不同是其省略了部分充当兼语的(流经机关)名称。

7.15.“除电厅通饬各区分别查禁外”一句,属于(除外)语的三种类型之一。

7.16.《京师警察厅总监请内务部通行各省查禁(人道)一书详》的基本宗旨是(为维护旧制度而扼杀新思想)。 7.17.流经机关在公文的语句中充当两种句子(宾语兼主语),这在语法上叫(兼语)。 7.18.电厅通饬各区分别查禁中的电是正在进行或者已经完成的动作;通饬查禁则是(希望将会逐层发生)的动作。 7.19.“电厅通饬各区分别查禁”中的“厅”既是(电)这一动作的承受者,又是(通饬)这一动作的行动者;“各区”既是(通饬)这一动作的承受者,又是(查禁)这一动作的行动者。

7.20.“拟请通行各省一体查禁”一句,在(拟请)和(通行)两个动作之问省略了兼语。 7.21.禀的(首行)揭示具禀人的身份、姓名、籍贯;次行接书(“为??事”)。 7.22.就文种源流而言,签呈可视为由(呈)派生的支种。

7.23.在民国前期,报告是由属员对长官、部门对所在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的(非正规)内部上行公文。 7.24.“会呈县令转报松潘协台禀请四川总督、提督、将军奏闻清廷以宣慰使司或长官名义策封”一句的结构语式特点是(兼语预期连动)。

7.25.民国时期用按照声调分别排定的韵目序号,在电报中用韵目代表日期的方法是(韵目代日)。 7.26.“已于灰午汶电部”一语,(灰)为韵目代日,(午)为地支纪时。

7.27.民国时期的电报(包括代电),一度实行韵目代日制度和地支代月、代时制度。 8.1编列文号、加盖印章并具备正规公文格式的函,称为(公函);反之,则称为(便函)。

8.2《东北难民救济委员会关于筹设东北儿童教养院第二院的公函》就文种而言是(函)就格式而辨是(公函) 就用法而论是(复函)。

8.3在对偶修辞手法中,凡语义平行、相近相似、互为补充属(正对);

凡前启后承,有连贯、因果、转折等关系,属(串对);凡正反映衬,事态鲜明,属(反对)。 8.4.将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语句成对排列,用来表达相似、相连或相对、相反意思的修辞方法是(对偶)。 8.5.(文断意续)是公文写作中展开主体文字的要诀。

8.6.民国时期公文,对同一内容事项须发往若干机关,拟稿时均实行(一稿多用)。

8.7.在民国不相统属的官署之问,由级别地位较低的官署对级别地位稍尊的官署是咨呈较为稳定的普遍用法, 代表了该文种的(基本行移属性)。

袁世凯时期上级对下级有所训示、指挥、差委而用的下行公文是(饬)。饬为(主动)行文;批为(被动)行文。 9.2.文告泛指对社会(正式宣告)的各种公文。在某些公文中则指布告。 9.3.为草拟、修改基本定型,供审议、通过的公文稿本叫(草案)。 9.4.交片是民国初所设置的在中央政府内部使用的特殊(下行)文种。

9.5.民国时期令的运用领域变化是:由既用于上对下、又用于官对民,逐渐限定为只用于(上级对下级)。

9.6.袁世凯为适应取消国务院、设置大总统政事堂之需要将原院令改为封寄、交片。

9.7.1927年,国民党南京政府发布《公文程式条例》,完成了民国时期(令体公文)的归并、收缩。 9.9.《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约束袁世凯的权力,规定大总统发布命令,须经国务员(副署)方属有效。 9.10.袁世凯中期所使用的封寄,实质上是仿照清军机处传达皇帝旨意的(寄信)。

9.11.民国初年训令被规定为(下行)公文的名称,相当于北洋时期(训令、委任令)两个文种之和。 9.13.批是民国时期依照古代公文而设置的用于(准驳呈请)的答复性下行文种。 9.1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批复”文种是对建国前“(批答)”的继承和发展。

9.15.饬是上级主动对下级行文。当针对所有下级发文时,则称为通饬,相当于今之(普发行文)。 10.1.民国时期授与被任命官员的证书是(任命状)。民国时期状文种主要作为(任职凭证)。

10.近现代,随着电报这一迅捷的通讯手段的广泛运用,就重大政事,采用向全国公开发布的特殊形式即称通电。 10.4.“阋墙之祸,在家庭为大变;革命之举,在国家为不祥”一句,采用(引喻)手法,省略比喻词,直接将喻体引于前,本体续于后。

10.5.“蔑弃约法,背食誓言。拂逆舆情,自为帝制”,这是对偶句里的(宽对)和(串对)。

10.6.北洋政府时期,为适应就紧迫事务与无法通达电报的僻远地区联系之实际需要,遂仿照电报格式写成文书交付快速邮递,称为(快邮代电),简称(代电)。

10.7、《(陕甘宁边区新公文程式)》所设置的十种公文中,正式将代电列入辅助公文。 10.8.代电有类似电报的文面格式,首揭(快邮代电)四个字。

10.9.示、(布告)、(通告),是民国时期历次公文处理法规中对同一用途的公文文种所选择的不同名称。

10.10.民国时期的电报,用讯号,分别表示从0~9十个阿拉伯数字。再依电码本,以(四)个数字代表一个汉字。 10.11.(代电)的书写格式与电报大致相同:通篇不分段不标点;首尾紧紧衔接,成为整整一大段。 10.12.奉1230渝秘文印合字5392电“渝”为来电(拍发地点重庆);“秘”指(机密)电报;“文”为韵目代表(十二)日;印表示送交拍发的文稿上,原加盖了印章;合字为代字;5392为(编号);电指电报;1230为(电码代日)。 10.13.“1230”作为电码代日。其中,(12)表示发电报日期,(30)用于凑成一组电码。 10.14.榜、示、布告、通告、公告、公报等都是旧时使用的(宣告)文种。 10.15.没有(收文者)一项,是用宣告文种撰写的公文之共同规律。

10.16.作者署名在成文日期之次行,反映出民国时期(下行)公文的署名惯例。

指示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政权,为适应对下级实施政策性(指导)的需要而创设的新型公文文种。 11.2.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政权所保留的旧式公文中,批在陕甘宁称(批答)、令在陕甘宁称(命令)。 陕甘宁边区新公文程式规定。凡在公布命令之后,还须得一再对下级详加解说,或详细指示的,用(指示信)。 11.4.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政权所进行的公文程式改革,以1938年4月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发出的《改革公文程式的理论与实际》指示信和1942年1月公布的《陕甘宁边区新公文程式》为代表。 11.5.决议的形成经历了“(公文术语)--(会议记录的一部分)--(单独公文)”的演化过程。 11.6.在公文写作里(标题)、(分段)、(编序)、(文字关联)都是区分层次的手段。 11.7.指示信的使用特点:内容的政策性、表述的周详性、运用的配合性。

12.1.1938年4月,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发出《改革公文程式的理论与实际》指示信,规定了(六)种新公文。 12.2.报告不仅是一种公文,也是一种经常性制度。 (专用报告)是专供某一社会活动领域使用的报告。

12.5.关停并转是指政府对经营不良的国有企业所采取的调控整顿措施。即:(关闭)、(停业)、(合并)、(转产)。 12.6《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工业生产情况的报告》文、意俱佳,是体现当代公文(简朴晓畅)优良文风的典型实例。 12.7.第86课《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工业生产情况的报告》具有重大意义,其写作时间是(1983)年。 12.8.(签报)是建国初作为报告的分支文种而设置的由政府部门负责人直接送政府首长批返的上行公文。 12.9.随着(请示)文种的确立,签报公文已没有存在价值,遂很快绝迹。

建国初的签报,实质上为解放区(签呈)的转名。 民国时期上行公文以(呈)为主干。

12.13.1957年10月国务院秘书厅《关于对公文名称和体式问题的几点意见》将原属报告的两类用途,解析为 两个文种,规定报告为(陈述)性文书,请示是(请求)性文书。

12.14.依据提请上级做出反应的不同性质,请示可以分为(反射方式)和(折射方式)两种类型。 12.15.第99课所附《关于建立农电调节基金的请示》应该属于请示类型中的(呈转)性请示。 13.1.函的类型,可以从格式、往复过程、用途三种角度加以区分。

13.3.函的传统用途是(相互商洽工作、询问答复问题),新用途是(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 13.4.函就两个机关往复行文的过程区分:(去函)指主动发往者;(回函)指被动回复者。 14.1.指示公文通知化的实质是(通知文种指示化)。

14.2.通报文种的形成,经历了与通告的衍生共体分承三个演化阶段。类型主要有(情况通报和宣教通报)。 14.4.发文字号一般由(机关代字)、(年份)和(顺序号)三个要素组成。 14.5.公文的标题通常包含(作者)、(事由)和(文种名称)三要素。 14.6.公文的生效标识包括发文机关或个人署名、成文日期、印章)。

14.7.公文的文尾部分包括主题词、抄送和印刷说明,三项的起首在格式上均需要(空一格)。 14.8.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的通报是(情况)通报;表彰先进、批评错误的通报属于(宣教)通报。 14.9.上报的公文,文头之上应空(四至六)行,供收文的上级机关批示之用。

14.10.建国初批复对应于(报告),现行工作中批复对应于(请示)。

14.11.晋察冀边区对类似“复”的用途同时设置的“函”,是现行工作中起批准作用的(复函)的源头。

14.12.抗日战争中,根据地为取代旧公文指令的用途,分别设置的(批答)和(复),是建国后批复的两个源头。 14.13.《关于徐村乡人民政府申报兴建砖瓦厂问题的批复》属于(否定)性批复。 14.14.批示是(1957)年始设,沿用至(1981)年以转文为主要用途的下行文种。

14.15.建国以来,随着通知用途的日渐拓宽,通知的行移属性由(平行)文种蜕变为(下行)文种。

14.16.1957年国务院秘书厅《意见》将通知的用途拓宽为知道或者办理,并明确解析为(平行)和(下行)两项。 14.17.与呈复性请示相比,呈转性请示的结构特点是:表意中心和表述中心都集中在(主文)部分。

14.18.意见和条例属于(党委)机关主要公文文种。合说句的类型主要有两种:(完全合说句)和(部分合说句)。 14.20.第102课《中共沙洲县委员会沙洲县人民委员会关于贯彻执行省委、省人委“关于认真提倡计划生育的指示”的通知》采用的开头方法是(形式开头)。 15.1.决定的类型主要有(决策性决定 安排性决定 表彰处分决定)。 15.2.决议的表述通常侧重于基本态度 原则精神,以利贯彻。 15.3.第104课《四川省第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农业的决议》意义在于根据科学技 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实施“科技兴农”。

15.5.议案是提出(审议)请求的正式公文,具备正规公文格式。 15.6.会议纪要的程式结构模式主要有(简报式 见报式 行文式)。

15.7.在会议纪要的结构模式中,(简报式)多用于法定代表大会、常设领导班子会议、首长办公例会。

15.8.在会议纪要的结构模式中,(见报式)多用于报纸上公开登载的专业性、专题性工作会议的纪要及各种无行政决定的座谈会、咨询会、研讨会的纪要。

省并了布告文种以后,原适用于布告文种的事项,具有法定意义的事项可写成(公告);一般事项改用(通告)。 16.2.通告的发布形式往往以(登报)为主要形式。

16.3.鉴于布告、通告、公告设置过密,(1993)年国办《办法》省并了(布告)文种。

16.4.在布告和通告并行期,(布告)主要是面向整个社会;(通告)面向社会某一方面或某一范围。

第109课《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不再追诉去台人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犯罪行为的公告》的意义是(促进海峡两岸交流和祖国和平统一)。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不再追诉去台人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犯罪行为的公告》的内容特色是(情理兼具 导慰并用)。 名词解释题答案

1.1.文种:是同一历史时期全部公文内在本质 用途分工的外在表现形式。

1. 公文程式:是公文各组成部分的结构方式,及某些特定结构部分的固定要素、特殊用语的组合规定。 1.3.文面款式:是公文文字的书面位置安排。

1.4.载体规格:载体是公文文字所附着的书面物质。其规格是指载体的质地和型制。 1.5.公文特定词语:主要包括:程式套语;称谓代词;层次结构词语。

上书:是由先秦书文种的上行用途演化成的文种,并作为奏前身的残留状态在封建社会长期沿用的非正规 上奏文种。

奏:是我国封建社会中,由臣僚上于皇帝陈述庶政的重要公文文种。

疏:是由奏的别称、各类上奏公文的泛称,逐渐演变为我国封建社会用于向皇帝陈述政见的上奏文种。 镶嵌格:是在词语里插进别的词,或把特定的词加入句中。分为镶字、嵌字、拼字。 联用格:把结构相同相似、意思关联、语气一致的词语成串排用或单音节词联用。

1.11避讳制度:封建时代说话写文章时,遇到君主或尊亲的名字不能直接说出或写出的公文撰写规定。 1.12.借喻:为比喻之一种,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直接由喻体来代替本体。 1.14.拟人:比拟之一。把物当作人来描写,使物人性化。

1.15.换算:辞格之一。把抽象的数字换算成具体可感的事物。如《谏造大像疏》:“覆以百层”即是。 1.16.奏状:亦称“表状”,在汉代是奏的别称,演化至唐、宋时期,成为向皇帝陈事的上奏公文文种名称。 1.17.明喻:为,比喻之一,亦称直喻。通常用“像”、“好像”、“如”、“好比”、“好似”等词来联结本体和喻体,表明相似关系。

1.18.暗喻:为比喻之一,亦称隐喻。本体和喻体同时并举,表示相同关系。 1.19.精警:指语简言奇,含义精切动人的句子,又名警句、警策。

1.20.互文:又名“互辞”、“互文见义”。在连贯性的话语中,将本应连在一起说出的两个词语,分开上下各出现一个,参互成文,合而见义。

1.21.排比:又名排迭。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语气一致的词组成句子成串排列,形成一个整体。

1.22.奏本:是明、清两朝正式设置,由臣下进于皇帝的上奏文种。

1.23.题本:是明清时期在京衙门及地方官员因奏报政事而使用的主要上奏文种。 1.24.奏折:是清朝中后期,由高级官员和近臣向皇帝言事的重要机密文书。 1.25.议:是古代臣属向帝王陈述意见或议事说理的上奏文种。

1.26.排偶:是一种整散结合的句式。在散句中插入整句,或在整句中插入散句。

1.27.引用:辞格之一。为了简练、有力地说明问题,可以引别人的话或成语、谚语、格言等。 1.28.表:是我国封建社会所设置,由臣下对君主陈情的上奏文种。

1.29.示现:辞格之一。把不再眼前的事物说得如同在眼前一样。让人“如见其人,如历其境”。 1.30.联用: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关联、语气一致的词语排用。

1.31.反复:根据表达的需要连续或间隔使用同一词语、句子或句群,以抒发强烈感情,表达深刻思想,或借以分清文章的脉络层次,加强语言的节奏感。

1.32.同异:是将字数相等,字面同中有异的几个词,特意安排在相邻几句的句尾的修辞方式。如《群臣劝魏王曹丕受禅表》中“汉帝奉天命以固禅,群臣因天命以固请,陛下违天命以固辞”。三句之“固”是同,“禅、请、辞”是异。这三句构成排比。句中三个“天命”又构成反复。

1.33.章:是古代臣下向君主表示谢贺的公文文种。“章”字义同“彰”,“显明”的意思。即向君主明白表述心中谢忱。

启:是晋代大臣上于皇帝的公文,唐代以后逐渐定型为对皇太子、诸王陈言的准上奏文种。

1.35.叠字:又名叠音,将音节相同的词或词素重叠起来使用。如“家家户户”、“朝朝暮暮”等。

1.36.节省:又叫省略,有省文、省语、省字三种类型。这一修辞法是凭借一定的语言环境把句子或句子成分省略,以使语言简洁明快。

2.1.策:是我国封建社会中,由皇帝用于重大人事的君命文种。 2.2.册:古代皇帝用于特别重大人事和祭祀活动的君命文种。

2.3.制:是封建社会中,由皇帝颁布可垂为后世遵守的重大制度性举措时所使用的君命文种。 2.4.诏:是封建社会初期所设之公文文种。是皇帝主要用于指挥庶政的君命文种。

2.5.密诏:是由密使交付重臣的秘密诏书。往往不采用正常传递途径,不举行颁给仪式。 2.6.亲诏:是由皇帝亲自拟稿的诏书。

2.7.手诏:是由皇帝亲笔书写的诏书,亦称“诏记”、“手记”即“手诏”。 2.8.诏版:(板)用竹、木书写的诏书。

2.9.诏黄:以纸代简之后,用黄纸书写的诏书谓诏黄。

2.10.玺书:秦始皇以后,皇帝之印称玺。有皇帝之印的诏书称玺书。

2.11.批答:为唐朝至清初,由皇帝采纳或赞同、赞赏臣下所上章疏的内容,所做出的答复性君命公文。 2.12.圣旨:是元代皇帝颁发政令的君命文种名称。

2.13.铁券:是封建帝王赐给功臣以世代保持优遇及免罪等特权的凭证。 敕:南北朝以后,形成限由皇帝对臣下训诫、授任、封赠等用途的君命文种。

清代敕书:是皇帝授任地方重要文武官员,并规定其职权范围、任事要求的凭证性君命文种。作为履行职权、明确责任、考绩优劣的法定依据。

2.15.上谕:是清代皇帝处理日常政务中以发布命令、指示的君命文种。“上”为皇帝之称,以区别于文武官员所使用的一般下行文种“谕”。

3.1.奏记:为封建社会前期,由朝官对三公、州郡僚属对长官、士人对官府,用书面陈述意见的上行文种。 3.2.牒:是汉、唐期间由下级向上级、民众对官府陈事所用的上行文种。 3.3.状:是汉代始设,由下级对上级、民众对官府陈述事实的上行文种。

3.5.副职虚列前衔制度:状文首称格式,由时间、作者、套语三要素构成。首称的作者又称“前衔”。正职拟 写上呈的状文,往往在前衔中也列上副职的职务、姓名。

3.6.状上:是唐代为区别于其他状体文,而对官署上行文种“状”所称的别名。 3.7.过所:是古代官府发给官吏、平民使之得以通过关津的凭照。

呈状、呈:在封建社会是由下级官署、属官对长官汇报工作、陈述事宜或报送文件、物件等使用的上行公文文种。 详:在我国古代,主要运用于明清时期,是由下级就重要事项向直接上级详细申报、请示政务的上行公文文种。 3.10,详册:为方便上级衙署存案备查,详的制发者须呈报二份,合为一套,其中用册式纸者,称为“详册”,由上级留存。

3.11.详文:制发者呈报给上级衙署的详,如果用的是状式纸,就称“详文”。详文在成文日期之前应留有空白,供上级批示后退回原报衙署。

3.12.长详:凡详文文字与详册文字完全一致者,称“长详”。

3.13.由详:凡详文内容较详册为简者,称“由详”。

3.14.省略兼语后的预期连动结构句式:有一种句式表面看像是一般连动结构句式,其实是省略了两个动词之间的兼语,而且这些动词,是预计其后各衙门将进行的动作。所以,把这种句式称为省略兼语后的预期连动结构句式。

禀:在清代用于下级对上级、属员对长官、民众对官府陈述事宜的非经规范的上行文种。

3.16.核定:清代地方衙门,由书吏起草的公文文稿,例须由师爷核稿。核稿时,通常要作文字修改。

3.17.清稿:经核定后的公文草稿,须发交书吏誊正,这一程序叫“发誊”,誊正后的文稿,称为“清稿”。 3.18.判行:经誊正的清稿,须经长官再次审阅文稿中有无误失,然后批示能否行文。这一程序称为“判行”,类似于今之“签发”制度。经长官判行的文稿,才能定稿。

3.19.红白禀制度:下级上呈上级的禀文,用白纸书写。同时附衔名手本,即用红纸书写呈送者的官衔、姓名,以示对上官尊敬。上司在衔名手本上批示,退交下级据以执行后与禀稿一起存档,称为红禀;上级衙门在禀文上照录批语后归档备查,因称“白禀”。此后遂成定制,上报时,例须上红、白禀一套。 4.1.移:是封建社会由无隶属关系的官署或官员间相互行文使用的平行文种。 4.2.关:是我国古代由同级或不相隶属官署、官员之间联系公务的平行公文。 4.3.刺:作为南北朝至唐代,中央各官衙间自相质询的平行文种。 4.4.咨:是地位相当的高级官署间相互行文使用的平行公文文种。

4.5.议复:指对皇帝批示“交某部议”的事件,由部议妥后,用题本奏复。

4.6.案呈:为清代呈堂稿的首称用语。部文例由各司司员起草,当面向部长官(称堂官)宣读并解释,供审定,称为说堂;此稿称呈堂稿。“案呈”一词,渊源于宋朝,为部文装套呈堂稿的领述词。

4.7.揭帖:是清代随本章附送相关部、院、科、馆,以方便相关部院预先商议对本章处理意见的平行公文文种。 4.8.塘报:明清,各省督抚选派武职官员驻京,掌本省与京师间的公文传递,称提塘官。提塘官公所设有“报房”,将有关上谕、本章折件印发本省,称“塘报”。

照会:是明清两朝设置,由不相隶属官署间使用的,时或带有准下行属性的平行文种。

朱笔照会:是清代照会的分支类型之一,用于地位高低悬殊的不相隶属官署间,带有准下行属性。 墨笔照会:全文用墨笔书写,是清朝照会的分支类型之一,用于地位平行或高低差别不大的官署间。

4.12.案:清代,一事之始末的全部公文归档,称为一案。既往已确定之案,谓之“成案”。皇帝谕旨中,或奏经皇帝批准的公文中,凡“嗣后”二字后的文字,称为“例”,即今后同类事宜,可比照执行。内容可作为例的公文,遂称“例案”。将历年之例分门别类汇编成的专书,称为“则例”。则例分为两类:其一,抄白事例,为未正式刊行,留本部备查的则例;其二,刊刷例本,为经批准正式编印颁行的则例。 5.1.教:是封建社会由王侯、长官训诲僚属的下行文种。 5.2.符:是我国古代由唐朝至明朝相沿设置的一种下行公文。

5.3.诺:画诺。是长官批准公文生效的制度。画,为写字动作;诺,为所写文字,意为赞同、应允。

5.4.指挥:是唐、宋特定公文用语。用于概括指称高层上级的下行公文。既可以指称皇帝的“诏”、“敕”,也可以指上级官署的公文。“指挥”虽称上级公文,但并不局限于指某一文种的公文。 5.5.本寺:该寺。宋代公文中的称谓“本”,有时不是自称,属于特殊用法。 5.6.者:为古代表示公文正文结束的语气词,起截止符号的作用,无实意。 词汇义:是指根据词语通常适用范围以词典规范了的词义。

语境义:是指根据由行文对象、指称事物、讲话场合等所构成的语言环境,经补足或选择后所确定的词义。 修辞义:是指作者在该文中特别赋予该词的临时义,亦即该词语原本不具备的含义。

5.10.牌:是清朝沿袭明代而正式设置的法定下行公文文种,由各文、武衙门向所辖下级发布命令、指示性内容的公文。

标朱:是发文衙署长官用红笔在下行公文上画圈勾勒或加书文字,以提示要点并显示威严的一种文书处理制度。 札子:是宋代中央衙署变异 堂札子 而创设的下行文种。其名称经历了“堂札子——中书札子——札子” 的演化,并进而演变为 札付 文种。

5.13.札:是清代从札付文种分化,融汇上级长官行于属下的书札而形成的下行公文文种。 5.14.谕:是清代由长官告晓属员的下行公文文种。

5.15.画行:是我国古代,由下行公文的责任人批准公文生效发出的法定行为。其中,“画”也称“判”,是长官加书批语的动作;“行”,是批语的文字内容。

5.16.票:是清代作为派遣官、役执行任务凭证,或向属下发布命令、指示的下行文种。

5.17.票银:亦称“红票”,为完纳税金的凭证。后演变为向钱庄、票号兑取银、钱的凭证“银票”、“钱票”。 5.18.火票:是动用各驿站马匹递送紧急公文的兵部凭证性文书。

5.19.差票:是官府差遣衙役勘查案情、传唤人证、拘押人犯的凭证性公文。

6.1.告身:是古代授官的公文。通常由中央主管衙署行文,向被授任者本人告知经皇帝批准的授官旨意。供被授任者收执,以为凭信。

6.2.中书省:或称西台,是对皇帝负责的最高决策政令机构,负责诏、敕的起草工作。

6.3.门下省:或称东台,是对皇帝负责的最高政令审议机构,负责对中书省起草的诏、敕进行审议、封驳,并将审定的诏、敕提请皇帝批准。

6.4.尚书省:是对皇帝负责的最高政令执行机构,负责诏敕的贯彻执行工作。 6.5.宣头:是唐、宋、金时期皇帝行遣小事的君命文种。

6.6.盟书:是我国古代用于对神明宣誓定盟、以维系与盟者相互关系的杂体文种。 6.7.誓:是古代告诫将士或互相约束之辞。

6.8.檄:为我国古代的军事文告。两汉时期曾兼作下行公文。南北朝时期,与露布相合,后又与之分工,逐渐 规范为讨敌、威敌、晓谕的军事专用文种。 6.9.羽檄:指插着羽毛的紧急檄文。

6.10.榜:是我国古代官府公开张贴、晓谕军民的公文文种。

6.11.层递:是一种层层递进或层层递降的修辞格,根据趋向分为“阶升”、“阶降”两种类型。 6.12.押署:亲笔签署。押,签字;署,署名。

6.13.示:是古代官府对属吏、民众有所告诫、劝谕、禁约时明白昭示的下行文种。 6.14.路引:是明代作为通行关津的身份证明所颁发的路证公文,即通行证。

6.15.勘合:是由明初控制中央衙门政令、辨识真伪的行移勘合制度所派生,至清朝,沿用为证实所差遣官员身 份,及动用驿站马匹的凭证性公文文种。

6.16.禀状:是明清时期主要由民众诉讼时上于官府的专用文种。

6.17.判:有两种含义:一是指称行为,是对公文批示、签押。二是指称公文,是用于裁决狱讼的文种。 6.18.判花:指主管官员在判词上所签花押。后亦移指判词本身。

7.1.呈:是民国时期沿袭古代公文而设置、为历届政府所采用的最基本的上行文种。 7.2.指令:是民国时期上级对下级呈请所作答复的下行文种。

7.3.兼语预期连动结构语式:即根据叙述同一事项的公文预期中流经各机关而发挥作用的运转流程,将其依序连缀为一而形成的语句。

7.4.省略兼语后的预期连动结构语式:根据叙述同一事项的公文预期中流经各机关发挥作用的运转流程连缀成句,其中省略部分充当兼语的流经机关名称。

7.5.签呈:是国民党政府时期行用于本机关、本系统内部,由属官呈于长官的非正规上行公文文种。 7.6.韵目代日:是用按照声调分别排定韵目序号,在电报中代表日期的方法。

8.1.对偶:是将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语句成对排列,用来表达相似相连或相对相反意思的修辞方法。 8.2.质问书:是从“书”这一文种中分化出来的非规范性文种。在民国时期历次《公文程式》中,均未见明确规定,尚未凝定为文种名称。

8.3.公函:是始设于民国时期用于无隶属关系官署相互行文的平行公文文种。

8.4.反类尊题:是先从与本文基本目的相反的方面落笔并加以排除,从而进一步突出关键所在的写作手法。 9.1.饬:为袁世凯时期上级对下级有所训示、指挥、差委而用的下行公文。 9.3.交片:是民国初所设置的在中央政府内部使用的特殊下行文种。

9.4.大总统令:是民国时期北洋政府设置的限于由大总统使用的下行文种。包括大总统策令、大总统申令、大总统告令、大总统批令四个分支文种。

9.5.封寄:是袁世凯政府时期仿照清代寄信而设置的由大总统政事堂和陆海军大元帅办事处承发其政谕、军 令的特殊下行文种。

9.6.训令:是民国时期设置的由上级官署或长官主动对下级发文时使用的具有指挥性质的下行文种。 9.7.批:是民国时期仿照古代公文而设置的用于准驳呈请的答复性下行文种。 10.1.任命状:是民国时期授与被任命官员的证书。 10.2.通电:是面向全国范围公开拍发的电报。

10.3.代电:是民国时期以快速传递的邮件代替电报的一种公文。

10.4.布告:是始设于民国时期由官署向民众宣布事实或有所劝诫时使用的公文文种。

11.1.指示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政权,为适应对下级实施政策性指导之实际需要而创设的公文。 11.2.决议:是民国时期随着议事制度的健全而产生并实际运用的文种。

12.1.报告:是适用于个人对组织、执行机关对授权机关、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等用途的上行文种。

12.2.知照报告:是根据报告制度,依隶属关系,主动向上级所作的报告。 12.3.上复报告:是根据上级的布置、专门要求或询问事项所作的报告。

12.4.报送报告:是向上级报送文件、资料、表册、物件(例如样品)时,随件附送的简要说明之文字报告。 12.5.送审报告:以报送领导机关、法定会议或其他审议机关审查为直接目的的报告。 12.6.建议报告:是用于就相关事项提出意见或建议,供上级考虑、采纳的报告。

12.7.签报:是建国初期,作为报告的分支文种而设置的,由政府部门负责人直接送政府首长批返的上行公文。 12.8.签呈:是机关内部部门对机关首长行文时用之。

12.9.请示:是在吸取解放区文种设置经验的基础上,解析建国初报告文种的部分用途,于1957年取代签报而设置,主要“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的上行文种。

13.1.函:是为了适应无隶属关系的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用途而设置的平行文种。

13.2.请函:是指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所用的函。 13.3.复函:是指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的有关主管部门对请求批准事项的答复。

14.1.命令:是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奖惩有关人员,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的下行文种。

14.2.目的句外表示法:是指将表示行文目的的文字,单独为句,表述于前;再用“此”字反身代指。 14.3.条例:是用于党的中央组织制定规范党组织的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规章制度。

14.4.指令:是1981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办法》中创设的下行文种,适用于发布经济、科研等方面指示性和规定性相结合的措施或者要求。

14.5.指示:是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创造性实践,建国后相沿设置的适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的下行文种。

14.6.通报:是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的下行文种。 14.7.批复:是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下行文种。

14.8.批示:是1957年始设、沿用至1981年以转文为主要用途的下行文种。批示用于转发或者批转下级机关的工作报告、建议或计划,具有批复的作用。

14.9.通知:是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发布规章;任免和聘用干部;在行政管辖或业务管理范围内传达要求办理、共同执行或广泛知照事项的普发性下行文种。

14.10.意见:是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的公文,在实践中,较多地用于党委部门对本级党委行文。在党委系统意见是正规公文文种,在行政系统已经将它的功能合并到其他文种中。

14.11.规定:在行政系统属于行政法规和规章,在党委系统,规定为主要公文文种,用于对特定范围内的工作和事务制定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14.12.合说:将意思相近、句式相同的几句话中,相同的语言成分合并叙述,不同语言成分并列,使节奏明快 句式凝练、表意周备的修辞方法。

14.13.换算:是对通常难识的或者需要特别强调的数量,从人们可接受性出发,加以形象化的换算,使枯燥寡 味的数字变得生动活泼,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14.14.形式开头:是属于引入式开头类型中的具体方法。是因缘由部分所述事项较为复杂,须有较多文字才能阐明,以使眉目清楚,故将缘由段事项概括为一句话,移到前面点题,结合为形式上的开头缘由,以加快节奏。 15.1.决定:是用于对重要事项做出决策或安排的议决类公文。

15.2.决议:是适用于经会议讨论通过并要求贯彻执行的重要决策事项的议决类公文文种。

议案:是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提请审议事项的议决类文种。 15.4.草案:是指经起草初步确定而提交法定会议审议通过的文件稿本。

15.5.会议纪要:是适用于记载和传达会议情况、会议精神、会议议定事项的议决类公文文种。

16.1.布告:是建国后四十多年中由国家行政机关设置,用于对人民群众“公布应当普遍遵守或周知的事项”之宣告文种。

16.2.通告:是国家行政机关设置,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之宣告文种。 16.3.公告:是“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的宣告文种。

16.4.公报:是国家、政府、政党、团体或其领导人所发布的有关重大事件、决定事项或会议(包括会谈)情况的正式公开报道所用的宣告文种。

16.5 决策性决定:通常针对全局范围内具有政策性的重要事项作出决断,并要求贯彻实施的决定类型。

2、西汉孝文帝废除肉刑的意义何在?

①肉刑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社会生产力,更有损人格尊严 ②废除肉刑有利于社会安定,生产发展, ?是我国古代刑法制度的重大改革与进步。 3、诏书的使用范围及特定类型

A、一般用途:皇帝指挥庶政:宣布政令政纲,册立皇后太子;下诏征讨等

B、特定用途:往往冠以专名。如恩诏:皇帝颁降恩惠;求贤诏:征求人才;罪己诏:皇帝自责自悔;遗诏:嘱咐后事;哀诏,即位诏,亲政诏。 4、诏书的改革

①作为皇帝指挥庶政的主流文种从秦到明使用频繁

②唐武则天因其名为“瞾”与诏同音,故回避诏而多用“制”“敕”“册” ③在封建社会中,属于君命文种的公文都可以笼统的称其为诏命。

6、诰的本意是文言告晓。 消亡的原因:表述手段与目的不相协调。 11、如何根据该日干支求日数,根据日数求干支

①根据干支求日数:以该日干支顺序数(不够减则先+60)—朔日干支顺序数+1=日数 ②根据日数求干支:以朔日干支顺序数+日数+1=干支序数(超60则减60) 12、唐以来状文种的分支流变情况

①唐代:正式规定的官文书“状”,用途:“上于近臣”(即皇帝左右的王公大臣),使用范围:向高层收缩。臣子对皇帝陈事之状,为“奏状”。②唐代,一般的,下级对上级使用为“状上”,其有两个分支,一、申状,沿用于宋元明,至清改为申文;二、呈状,沿用于元明,入清改为呈文。③民众上于官府之状。 14、避讳的方法 ①缺笔 ②换不同音的近意字 ③空出此字不写,而代以“庙讳”字样 15、用“庙讳”做避讳注意点 ①所讳必定为去世皇帝之名。 ②所讳必定为后世皇帝之名。

③将庙讳二字还原为后世某皇帝名讳后,前后文意通畅。

16、以《鲁相平奉诏选补孔和为孔庙百石卒史状》为例,说明什么叫副职虚列前衔的制度

①状文的首称格式,有时间,作者,套语“叩头死罪敢言之”三要素构成,其中作者又叫前衔。

②本文第二部分《鲁相平奉诏选补孔和状》的前衔,列名为“鲁相平、行长史世卞守长擅”二人,实际本文的作者是鲁相平一人,行长史世卞守长擅仍是虚列。这就叫“副职虚列前衔” ③也是汉代公文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的写作惯例(写作制度) 17、唐代,名称带有“状”字的文体有哪些

①奏状:大臣对皇帝奏事②劾状:举发、参劾贪污官员③行状:记载某人生前事迹④诉状:百姓相诉于官府⑤为了与这些状体文相别异,在实际政务中,将下级对上级陈述适宜的上行文种“状”,改称为状上。 18、传与过所是同一个文种吗?WHY? ①不是

②传产生较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在使用,而过所于西汉武帝时开始使用。 ④传相当于身份证,以备盘查;过所相当于路证,凭此投宿于官驿馆舍。

⑤故二者性质相近,作用互补,后世逐渐融合,到了晋代就只用过所一种了。 23、详的行文规则:

①根据隶属关系或公文内容所属衙署,详必须呈于直接上司,一般不得越级上报。 ②若需要申报更高级的衙门,必须由直接上司按 组织系统 层层转详。 ③低级衙署所申报的内容,与几个上级衙署有关时,可以采用“通详”的形式,对各上级有关衙门同时申报,但 决不可以漏报直接上级 论述题汇总

1.1.崇尚儒素,要求实录,在公文写作学上有何重要积极意义?

公文的用途与文艺作品不同,公文是推行政令进行管理的工具。其出发点就是实用为本。

(1)首重内容实在。要求根据实际情况,阐述具体意见,以推动阅知者照此实施,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这些便 是儒素中儒的内涵。

(2)次重文字朴实。为确保公文行政效能的实现,在表述上,要求格式符合常规,文意清楚并适应阅知者的水平和理解能力。故文风以简朴晓畅为高。而不刻意追求辞藻华丽,以免因文害事。这些是公文倡导的素的内涵。 (3)文艺作品以意境为统率,情趣为根本,欣赏为目的。其内容既可寄情自然也可托于世事。但就取材而言,既可以本于实事,也可以拼合拔高乃至虚构。崇尚儒素,要求实录。作为对公文写作的要求,在公文写作学上其意义

是显而易见的。

1.3.分析《霍光等请皇太后废昌邑王帝位奏》一文的写作特色。

(1)举纲张目、循名责实。 (2)辨明所嗣、比附经义。 (3)回避“即位”字样,多用无主句式。 1.5.分析《谏造大像疏》一文得体的文风特色。

(1)不诋毁佛教,仅谏造大像。(2)用事实说话,论理实在恳切。 1.6.分析《奏孝子刘敦儒状》一文之写作特色。

(1)事迹典型,理由充分,措施可行(内容特色)。(2)刻画形象,用笔缜密(表述特色)。 1.9.《出师表》文风特色试析。

(1)意高辞朴。(2)情真辞简。(3)见深辞恭。(4)叙议抒情结合,句式灵活多变,达意缜密精当。 2.2.《除肉刑制》一文的思想、谋篇、文风特色析。 (1)思想特色:重教轻刑、严于责己。

(2)谋篇特色:缘由为表述重心,政令为表意中心。 (3)文风特色:浓郁的情感、流畅的文句。

2.3.分析《北京宫殿告成诏》一文之写作特色。

(1)华夷一家是本文的思想特色。(2)议叙结合是本文的表述特色。(3)训雅畅达是本文的语言特色。 2.4.清代敕书的写作特色:(1)规范是其内容特色。(2)缜密是其表意特色。(3)典雅是其语言特色。 3.1.汉代诏书形成途径有三类:一是皇帝主动下诏。二是奏下诏书。三是奏拟诏书。 3.2.为什么说过所经历了与传分工到合一的过程?

传至迟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在使用而过所在西汉武帝时才开始使用。

汉代传与过所的分工是:传相当于通行证或身份证以备盘查;过所相当于路证,可凭证投宿于驿馆。因此,传与过所,多相辅为用。到晋代,就只用过所一种。

准确的说法应是,晋以后的过所,相当于西汉武帝以前的传,汉武帝到三国期间的传与过所之总和。 4.5.清代揭帖的类型和运作情况如何

答:清的揭帖,可以分为随奏本揭帖、随题本揭帖、随启本揭帖。 4.6.清代照会的分支类型 有哪些?它是怎样演变为外交专用文种的? 答:清代沿明设置照会文种,使用者则限于地方衙署。

(1)朱笔照会,用于地位高低悬殊的不相隶属官署间,带有准下行属性。

(2)墨笔照会,全文用墨笔书写,并不得标朱。用于地位平行或高低差别不大的官署。清末,中央官署和地方大员借用墨笔照会,对外国公使、领事行文。到民国时期,正式定制为外交专用文种,并沿用至今。 清代牌文的分支类型有:(1)牌票。(2)牌檄。(3)传牌,是按站递传的通知性下行公文。 5.6.票是怎样发展演化为公文文种的.票的本意是小块纸片。其名始显于明代。 (1)作为一般意义的凭证。

(2)作为派遣官差执行任务的凭证性公文。

(3)清代前期,普遍用票作为上级官署对下级催办公务、发布命令指示的下行公文文种。 6.1.谈谈唐代三省对君命公文办理分工制度及其意义和局限性。

唐初,中央最高官署实行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制。三省长官,都居宰相之位。

(1)三省在对君命公文办理上的分工原则是:中书省负责诏敕的起草工作;门下省负责对中书省起草的诏敕进行审核封驳;尚书省,负责诏敕的贯彻执行工作。

(2)在我国封建社会,君命公文就是最高政令。将最高政令的拟订、审定、执行,解析为相互衔接的三个环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制订者私心自用、政令自身的偏颇、执行者屡改政令。故而,具有不可低估的积极意义。 (3)当然,这种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改良,也具有本质上的局限性:

(1)阶级局限性。尽管史书标榜屡有直臣 抵制乱命不肯草诏 或 力加驳正挽回天心 ,但其积极意义的有限,也 仅是使皇帝个人的意志与整个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相合拍。

(3)历史局限性。由于君权至高无上,三省长官皆由皇帝任免,这种诏书撰制程序对皇帝的制约,受到在位君主个 人素质的影响和左右。唐中期以后,中书、门下两省合为政事堂,草诏与驳正分工作用也大为削弱。 6.2.檄与露布的分合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1)汉代檄是一种军事文告的公文名称。露布则指未加封检的形式。从而使文字外露,得以传布。故 两者并无必然联系。

(2)由于檄文大多具有“宣露于外,皓然明白”的特征。三国以后遂以露布为名称借指檄文。檄与露布合流后,定 型为军事专用文种,它们同一文种的两个名称。

(3)经长期演化,又出现分工,至迟在唐代,已形成两个用途各有侧重的军事专用文种。其中,檄用于威敌、讨敌、 晓谕,露布成为报捷文书。

6.4.示和榜有什么区别?答:示与榜的区别有:

(1)使用官衙级别有异。榜可高可低,而示多由州县亲民之官使用。

(2)用途大小有差异。示主要用于告诫、劝谕、禁约;而榜除兼具这些用途外,还有安民、求贤才、悬赏缉拿、公布有关决定等用途。

(3)昭示范围广狭有别。榜文面向地域范围广阔,通常在管辖范围内广泛张贴,而示往往在较小范围内公布。

7.4.试述签呈的使用特色。

(1)行文关系的内部性。可以由属员呈于本部门负责人;可以由某一部门负责人呈于本机关长官;也可以由直属 单位负责人呈于所隶属政府主管机关领导人。前两者行用于机关内部,后者行用于系统内部。 (2)具署名义的个人性。民国时期,承袭了我国古代以长官个人名义签署公文的习惯,签呈必须由个人具名上呈。 (3)处理方式的批返性。签呈往往由具名人面交收文者,经收文的长官批示后,退返遵照办理。 7.6.阐述韵目和韵目代日制度。

答:民国时期的电报(包括代电),一度实往韵目代日制度和地支代月代时制度。 8.4.民国时期咨文种的用途有哪些?

(1)咨的最基本的稳定用途,是用于同级官署之间相互行文。 (2)用于不同系统的高级敌体官署之间相互行文。

(3)在无统属关系的官署之间,由级别地位稍高的一方对级别地位稍低的一方行文时用之,带有准下行属性。 9.3.试述袁世凯时期大总统令的副署制度: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约束袁世凯的权力,规定大总统发布命令,须经国务员副署方属有效。建立副署 制度的初衷,是作为责任内阁制的保障。

(2)1912年的《公文程式令》规定:大总统令的生效手续有二:(1)由大总统盖印。(2)副署。其形式有三种。即:

由国务总理副署,由国务总理与其他国务员一起副署,由国务总理与各部总长一起副署。

(3)1914年《大总统公文程式令》规定:策令、申令、告令、批令,要盖用大总统印,由国务卿副署。虽然还 保留了副署形式,但剥夺了各部总长副署之权。

封寄:袁世凯政府中期仿照清代寄信而设置的由大总统政事堂和陆海军大元帅办事处承发其政谕、军令的特殊下 行文种。

9.6.阐述民国时期批(或批答)的用途变化。

批是民国时期仿照古代公文而设置的用于准驳呈请的答复性下行文种。

批文种在整个民国时期的基本用途是由各官署准驳人民之陈请。在部分阶段还具有另一项用途:由上级答复准驳下级的陈请报告。换言之,民国时期对批文种的使用范围多数规定,多用于官对民;少数规定,又用于上级对下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批复文种是对建国前批的继承和发展。

10.4.论述代电(快邮代电)的含义、推广以及代电公文的特色与文种地位。

北洋政府时期,为适应就紧迫事务与无法通达电报的僻远地区联系之实际需要,遂仿照电报格式写成文书交付快速邮递,称为快邮代电,简称代电。由于代电的邮资大大低于电报的拍发费用,后来对可通电报的地区就紧急程度稍逊之事项,也逐渐改用代电。代电的文种地位确立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解放区政权。1942年《陕甘宁边区新公文程式》正式将代电列入辅助公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紧迫事项多直接使用电报。而保密公文多须经由机要通信传递,不得采用普通邮寄。这一公文形式遂逐渐消失。

14.4.以第96课《长江防汛总指挥部关于表彰1998年抗洪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报》为例,分析现行公文各程式结构部分和附加标记的格式.现行公文的格式主要包括:(1)文头。“长江防汛总指挥部文件”,由发文机关全称加“文件”二字构成。以大字居于公文首页中部偏上的位置。(2)发文字号。是发文机关根据当年发文的流水顺序对公文编列的代号。由机关代字、年份、顺序号组成。本文的“长防总[1998]24号”通常处于文头之下居中位置。(3)界划线。紧贴发文字号之下,居中划一道不长于140毫米的细实线,作为与以下各部分的分界。(4)公文标题。居中用大字作一行,或分数行呈中间对称书写,标题通常含“作者——事由——文种名称”三要素。(5)收文者。通常用于标明某一主送机关或个人。普发的下行文可以用规范化的泛称。如本课“长江流域各省、市防汛指挥部”。(6)正文。为公文主体所在。(7)附件标注。对带有附件的公文,正文结束后,另起一行注明附件的标题,使附件与正文凝为一体。如本课注为“附件:1998年长江抗洪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名单”。(8)生效标识。包括:发文机关或个人署名;成文日期;印章。(9)文尾部分。包括主题词、抄送、印刷说明。三项起首均空一格。如本文主题词为“抗洪先进表彰长江通报”。

16.2.分析第107课《南京市人民政府禁赌布告》的写作特色。 鲜明的政策性。 严密的逻辑性。 简洁、庄重。

清稿:经核定后的公文草稿,须发交书吏誊正,誊正后的文稿称为清稿。

判行:经誊正的清稿,须经长官再次审阅文稿中有无错误,然后指示能否行文的程序,类似于今天的签发制度。 画行:我国古代,由下行公文的责任人批准公文生效,所发出的法定行为。

红白禀制度:下级上呈上级的禀文,用白纸书写。同时附呈用红纸书写的衔名手本,以示对上级的尊敬。上司在 衔名手本上批示,退交下级据以执行后与禀文一起存档称为红禀;上级衙门在禀文上照录批语后归 档备查,称为白禀。

塘报:明清各省督抚选派武职官员驻京,掌本省与京师间的公文传递,称提塘官。其公所内设有报房,将有关上 谕、本章等印发本省称为塘报。 案 :清代一事之始末的全部公文归档,称为一案。

牌 :清朝正式设置的法定下行公文文种,由各文武衙门向所辖下级发布命令、指示的公文。

标朱:发文衙署长官用红笔在下午公文上点圈、勾勒或加书文字,以提示要点并显示威严的一种文书处理制度。 谕 :清代由长官告晓属员的下行公文文种。

反类尊题:先从与本文基本目的相反的趋势、方面落笔加以排除,以进一步突出关键所在的写作手法。

公报:国家、政府、政党、团体或其他领导人所发布的有关重大事件、决定事项或会议情况的正式公开报道所用宣告文种。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wh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