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0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历年试题-含答案

更新时间:2024-03-11 11:5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浙江省2006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试题 课程代码:0040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过程是指(C.家长与子女双向互动的过程 ) A.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过程 B.家长与学前教育机构教育学前儿童的过程 C.家长与子女双向互动的过程 D.家长与社区教育机构教育学前儿童的过程

2.通过对家庭教育已有事实的考察,了解家庭教育及其指导的现状,发现家庭教育及其指导过程中各因素之间的联系,从而认识家庭教育及其指导的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称为(C.经验总结 ) A.情报研究B.调查研究C.经验总结 D.行动研究

3.主干家庭是指(C.有两代人以上并且每一代都只有一对夫妇的家庭 )

A.以中年夫妇为主干,上养老下抚小的家庭B.有两代人以上并且由最年长者主持的家庭 C.有两代人以上并且每一代都只有一对夫妇的家庭D.三代同堂的家庭

4.下列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D.家庭教育没有特定的教学计划和方法 ) A.家庭教育是一种非正规的教育 B.家庭教育是一种包罗万象的教育 C.家庭教育没有一定的培养目标 D.家庭教育没有特定的教学计划和方法 5.通常情况下,家庭中对孩子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外部因素是(C.家庭精神环境 ) A.家庭经济条件B.父母学历水平C.家庭精神环境 D.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水平

6.“学习型社会”所强调的四种基本的学习是指(A.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 A.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B.学会认知、学会做人、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C.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活技能、学会生存D.学会认知、学会做人、学会独立生活、学会生存 7.对称职父母在文化修养方面的要求一般是指(C.有修养会学习 )

A.有较高的学历文凭B.能写会算C.有修养会学习 D.对文字的理解力较强

8.下列哪种描述体现了父辈而非祖辈对子女的教养方式?( A.感情多于理智 )119 A.感情多于理智B.限制多于引导C.鼓励多于限制 D.包办多于训练

9.根据20世纪90年代上海市区幼儿家长教育观念的调查,下列各项中不符合调查结果的一项是(D.从事非脑力劳动的家长比从事脑力劳动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更高 )

A.从事脑力劳动的父母比从事非脑力劳动的父母更倾向于民主型的教育方式 B.从事非脑力劳动的家长比从事脑力劳动的家长更溺爱孩子

C.从事脑力劳动的家长比从事非脑力劳动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更高 D.从事非脑力劳动的家长比从事脑力劳动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更高 10.施艾弗从“接受——拒绝”、“限制——允许”二个向度对父母教养方式进行研究,得出保护和宽容的教养方式表现为( A.既接受又限制 ) P128

A.既接受又限制B.既拒绝又限制C.既允许又拒绝 D.既允许又接受

11.马丁与麦考伯依据“接纳——拒绝”和“要求与控制—宽容”两个向度对父母教养方式进行研究,得出冷漠型教养方式的父母给予孩子(A.最少的关爱与一定的允许或限制 ) A.最少的关爱与一定的允许或限制 B.很少的关爱与一定的限制 C.很少的关爱与很少的限制 D.最少的关爱与最大的限制

12.家长在将子女培养教育成人的过程中, 是最重要的因素。(B.以身作则 ) A.教育知识B.以身作则C.教育能力 D.成功的范例

13.家长在预先设计好的情景中对所要评价的孩子的某种行为加以诱导,并进行观察、记录与分析的方法,称为(B.情景测验法 )

A.行为测验法B.情景测验法C.戏剧测验法 D.模拟表演测验法

14.一项国际性的调查研究发现,世界各国儿童最喜欢玩的东西是“沙”,这主要是因为(D.沙最能满足孩子创造的需要 )

A.沙是最便宜的东西 B.沙是最容易得到的东西 C.沙是相对比较安全的自然物质 D.沙最能满足孩子创造的需要

15.一个3岁孩子走路时不小心撞到桌子角,痛得大哭起来,妈妈赶紧跑过去用力拍打桌子说:“桌子真坏!妈妈帮你打它!打打打!”孩子也学着妈妈的样打骂桌子。这是一种(B.错误归因的教育 ) A.不着边际的教育B.错误归因的教育C.满足情感需要的教育 D.解决问题的教育

16.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任务包括 四个方面。(A.健康教育、认知教育、品德教育、审美教育 )P191

-第 1 页 共 15 页

A.健康教育、认知教育、品德教育、审美教育B.健康教育、知识教育、品德教育、审美教育 C.品德教育、智力教育、体育、劳动教育D.品德教育、智力教育、体育、美育 17.儿童的个性心理特征从 开始表现出来。(D.二、三岁后 ) A.新生婴儿B.6个月后C.一周岁后 D.二、三岁后

18.我国的孕妇常在孕期5个月左右开始发生小腿抽搐,这是由于______缘故。(A.缺钙 ) A.缺钙B.缺铁C.缺锌 D.缺碘 19.幼儿到了 时什么事情都要求“自己来”,对成人的要求和帮助常以“不”来拒绝,这时候孩子变得非常任性固执,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第一次心理断乳期。(B.二三岁 ) A.一二岁B.二三岁C.三四岁 D.四五岁

20.一般情况下,婴儿到 已基本掌握了母语的语法规则系统。(B.三岁 ) A.二岁B.三岁C.四岁 D.五岁

21.对孩子的非期望行为,父母可以采用批评惩罚法来加以纠正,批评时应该(A.不当着别人的面批评,同时不把话说得太过,留有余地 )

A.不当着别人的面批评,同时不把话说得太过,留有余地B.尽量严厉一点,让孩子感到有震摄力

C.(如果孩子欺负了别的小朋友)不论什么原因,都应该当着这位小朋友和他家长的面狠狠地批评自己的孩子,以示公允

D.在饭前或睡前进行,让孩子吃不好睡不好,增强批评的效果 22.在人际沟通的四种基本态度中,“我好——你不好”是一种(B.挑剔的生活态度 )P256 A.沮丧的生活态度 B.挑剔的生活态度 C.破碎的生活态度 D.低调的生活态度

23.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指导者与家长是一种 关系。(A.主客体 ) A.主客体 B.师生C.供求 D.平等

24.我国的家长学校出现于 ,目前已有各种类型的家长学校30多万所。(C.20世纪80年代初 )P313

A.20世纪20年代初B.20世纪50年代初C.20世纪80年代初 D.20世纪90年代初 25.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指导对象是( A.父母亲 )P272 A.父母亲B.祖辈家长C.法定监护人 D.家长和子女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6.目前我国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主要渠道是 托教养机构的指导,社区的指导、企事业机关的指导、大众传媒的指导 。

27.家庭的精神环境包括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家庭文化氛围 、家长的素养等方面。P59 28.《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有关子女的权利主要可概括为生存的权利、子女受教育的权

利、 、个人隐私不受侵犯的权利等。

29.学前儿童家长的人才观主要体现在 家长对子女成才的价值取向 。P110

30.学前儿童家长的教养方式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也包括孩子的性格因素,而在孩子的性格因素中,

父母关注和关心的程度不同 和情绪特征是最突出的影响因素。P147

31.孩子的精神需要一般包括安全感的需要、交往的需要 、被信任的需要、创造探索的需要和成功的

需要。P154

32.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将年轻一代把知识文化传递给与他们生活在一起的长辈的过程称作

后喻文化 。

33.埃里克森认为,乳婴儿期最主要的社会心理发展任务是 建立基本的信任感 ,发展对周围环境,尤其

是对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P284

34.学前儿童家长对孩子提出的要求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必须适合孩子的年龄和能力,这体现了对

儿童非期望行为管教的 适切性 原则。P240

35.家庭教育指导的常用形式有个别指导、集体指导和 文字音像资料介绍,推荐提供 等三类。P298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学前儿童家长 37.家庭功能 38.胎教

39.民主的儿童训练策略 40.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第 2 页 共 15 页

41.家庭关系的特点。

42.祖辈家长家庭教育的优势。 43.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任务。

44.婴幼儿良好饮食卫生习惯的培养。 45.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主要目的。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0分) 46.试论学习型家庭及其意义。 六、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5分)

47.结合以下材料,分析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

有一位小朋友,平时父母非常溺爱他,家里不管有什么好吃的,父母宁愿自己不吃,首先想到给他吃,逐渐地孩子习惯在家庭中的中心地位,把父母亲对他的照顾和保护看成理所当然。一次,母亲劳累过度生病了,亲戚朋友送来了许多好吃的,孩子见了这些东西说:“我妈妈不爱吃这些东西,都给我吃吧。”这时妈妈方意识到自己教育中的失误。

浙江省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试题

课程代码:00403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5分)

1.就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全过程来说,对儿童发展、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和家庭教育指导的组织管理发生直接影响的环境因素可分为( C.客观的环境因素和主观的环境因素 )。 A.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B.自然环境因素和非自然环境因素 C.客观的环境因素和主观的环境因素D.主体性因素和客体性因素

2.要解决的课题一般是“某一类对象的某一种特征目前的基本状况是怎样的”或“某几类对象的某几种特征目前的基本状况是怎样的”。这是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A.现状研究 )。P7 A.现状研究 B.相关研究C.因果关系的比较研究 D.发展研究 3.从教育发展历史来看,最早出现的教育类型是( B.家庭教育 )。 A.社会教育 B.家庭教育C.社区教育 D.学校教育

4.在新世纪,青少年见识广、开化早,他们会把他们的文化传递给自己的父辈,社会学学者把这一影响作用称为( D.反向个体化 )。 A.正向社会化 B.反向社会化C.正向个体化 D.反向个体化 5.下列关于家庭功能的观点中,属于家庭的历史功能的是( C.抚养和赡养功能 )。 A.生育功能 B.性生活功能C.抚养和赡养功能 D.娱乐功能 6.家庭教育对儿童的社会化起着( B.奠基作用 )。 A.重要作用 B.奠基作用C.决定作用 D.相反作用

7.日本的森重敏认为,性格一般带有阴郁性、易变性和神经质的倾向,往往过于沉湎于冥思、反思的母亲的教养方式类型是( A.“细致的干预” )。 A.“细致的干预” B.“垂直的亲爱”C.“情动型” D.“水平的亲和”

8.学前儿童家长在预先设计好的情景中对所要评价的孩子的某种行为加以诱导,并进行观察、记录与分析的方法是( B.情景测验法 )。 A.自然测验法 B.情景测验法C.等级评定法 D.投射测验法 9.未成年人最早获得最基础的生活技能和知识的教育类型是( C.家庭教育 )。 A.学校教育 B.社会教育C.家庭教育 D.自我教育

10.学前儿童家长在对孩子的非期望行为进行管教时,能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克制无益的冲动,试着了解孩子的感受和动机;这体现了( A.理智性原则 )。 A.理智性原则 B.渐进性原则C.适切性原则 D.科学性原则 11.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对象是(A.学前儿童的家长 )。 P279 A.学前儿童的家长 B.学前儿童C.学前儿童的教师 D.学前儿童集体 12.教育开放活动是属于(B.集体性指导形式 )。P293 A.个别指导形式 B.集体性指导形式C.分组指导形式 D.介绍资料 13.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行为改变技术的理论基础的提出者是(A.斯金纳 )。P247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C.推可思 D.吉诺特 14.家庭教育指导的直接目标是(A.提高家长的素质 )。P267

-第 3 页 共 15 页

A.提高家长的素质 B.促进家庭的和谐C.增进父母与子女的交往 D.促进孩子的学习 15.在人际沟通的四种基本态度中,最健康的生活态度是( A.我好-你也好 )。 A.我好-你也好 B.我不好-你好C.我好-你不好 D.我不好-你也不好

16.两个或两个以上兄弟姐妹组成家庭后依然共同生活,这样的家庭称为(C.联合家庭 )。 A.主干家庭 B.隔代家庭C.联合家庭 D.核心家庭 17.在家庭关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A.夫妻关系 )。P38 A.夫妻关系 B.亲子关系C.祖孙关系 D.经济交往关系

18.某一氏族的男子与另一氏族的一群女子交互群婚,这种婚姻形成的家庭为( D.普那路亚家庭 )。 A.血缘家庭 B.个体婚姻家庭C.对偶家庭 D.普那路亚家庭 19.孕妇敏感期是指妇女受孕后的( C.3个月内 )。 A.1个月内 B.2个月内C.3个月内 D.4个月内 20.家庭教育一般是寓于日常生活之中的,没有固定的时间、地点和模式,这说明幼儿家庭教育是一种( B.非正规教育 )。 A.正规教育 B.非正规教育C.继续教育 D.学校教育

21.一个家庭从成立到消失,要经历的阶段依次是( A.新婚夫妇的两人世界→孕育孩子→为人父母、养育孩子→孩子长大成人→老年阶段 )。

A.新婚夫妇的两人世界→孕育孩子→为人父母、养育孩子→孩子长大成人→老年阶段 B.新婚夫妇的两人世界→为人父母、养育孩子→孕育孩子→孩子长大成人→老年阶段 C.孕育孩子→新婚夫妇的两人世界→为人父母、养育孩子→孩子长大成人→老年阶段 D.孩子长大成人→新婚夫妇的两人世界→孕育孩子→为人父母、养育孩子→老年阶段 22.有学者把孩子对成年人的影响称为“反向社会化”,也可叫( D.后喻文化 )。 A.前喻文化 B.并喻文化C.中喻文化 D.后喻文化

23.在家庭教育中,通过让孩子亲自体验由于自己不良行为所造成的后果来纠正其行为的方法是( A.自然后果法 )。 A.自然后果法 B.体验后果法C.奖励惩罚法 D.合同协议法 24.对非期望行为的管教策略主要有(B.行为改变技术、民主的儿童训练策略、沟通的策略、沟通分析和父母效能训练 )。

A.榜样示范、民主的儿童训练策略、沟通的策略、沟通分析和父母效能训练

B.行为改变技术、民主的儿童训练策略、沟通的策略、沟通分析和父母效能训练 )。 C.行为改变技术、正面说理、沟通的策略、沟通分析和父母效能训练

D.行为改变技术、民主的儿童训练策略、沟通的策略、暗示提醒和父母效能训练

25.韩国政府为了推行终身教育于1997年将社会教育法修订为( B.《终身教育法》 )。 A.《终身学习法》 B.《终身教育法》C.《社会学习法》 D.《教育社会法》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6.由实践者在自身的实践活动中,以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为目标,以实践者对实践活动的反思为中介的、循环递进的研究活动叫_行动研究__。P13

27.家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模式是______家庭结构___________。P29

28.作为一种类型的家庭,_学习型家庭____是以终身学习为理念的,是一种家庭文化,它塑造着家人彼此期待的行为模式、共同愿望,并提供新生代社会化的基础。

29.学前儿童家长的__人才观_______________主要是指学前儿童家长对子女成才的价值取向。 30.学前儿童家长在考察孩子社会认知的发展水平时,可用游戏规则法和__故事难题法___来进行。P157 31.著名个性理论家_埃里克森______认为,乳婴儿期最主要的心理社会发展任务就是建立基本的信任感,发展对周围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

32.家庭教育的指导形式应改变单一性,提倡多样性;改变封闭性,提倡开放式;改变灌输型,提倡家长__共同参与_______________。P288

33.言语刺激的方式有多与乳婴儿交谈和开展早期的__阅读教育____。P228

34.家庭教育指导是教家长如何当孩子的教师的教育,因此带有一种__师范教育____的性质。P246 35.学习社会强调四种基本的学习能力,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__学会生存______ 。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36.质的研究(方法) 37.亲子关系

-第 4 页 共 15 页

38.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观念 39.学前儿童家长教养方式 40.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方法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41.简述我国亲子关系和祖孙关系的基本特征。 42.幼儿园如何开展家庭教育指导?

43.学前儿童家长了解幼儿需求的能力对教育行为的影响。 44.简述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发展趋势。 45.简述影响孕妇情绪的因素。 五、论述题(10分)

46.比较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对幼儿发展的不同影响。

六、材料分析题(15分)

47.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其父亲是一位医生、著名的科学家,希望儿子能够继承父业当医生,送他到爱丁堡大学读医科。可达尔文从小喜欢植物学和动物学,不喜欢医学,在学医的同时还潜心研究生物学。父亲看他“不务正业”,又强迫他入神学院,指望他成为牧师。可达尔文还是坚持要学生物学,最后父亲只能同意。

请结合案例,谈谈家庭教育中贯彻全面发展和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的意义。

浙江省2004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试题 课程代码:00403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

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现状研究属于一种(A.调查研究 )。

A.调查研究 B.情报研究 C.质的研究 D.经验总结 2.下面不属于群婚制的家庭形式是( C.对偶家庭 )。

A.血缘家庭 B.普那路亚家庭 C.对偶家庭 D.团体婚姻家庭 3.家庭中的第一关系是指(D.夫妻关系 )。

A.亲子关系 B.婆媳关系 C.祖孙关系 D.夫妻关系 4.纵观我国家庭规模的发展变化状况,两个明显的走向是(C.小型化、核心化 )。

A.小型化、综合化 B.大型化、核心化 C.小型化、核心化 D.大型化、综合化 5.家庭教育是一种( B.非正规教育 )。

A.正规教育 B.非正规教育 C.社会教育 D.学校教育 6.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和孙辈组成的家庭称为(A.隔代家庭 )。

A.隔代家庭 B.核心家庭 C.监护人家庭 D.留守家庭

7.在影响儿童家庭教育质量的各种因素中,规定着学前儿童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方向的因素是学前儿童家长的(A.教育观念 )。

A.教育观念 B.教育方法 C.教养方式 D.教育能力

8.马丁与麦考伯将父母的教养方式划分为民主权威型、绝对权威型、宽松溺爱型和忽视冷漠型,其划分所依据的两个维度是(D.“关爱”和“权威” )。

A.接受—拒绝和支配—服从 B.接受—拒绝和限制—允许 C.接纳—拒绝和要求与控制—宽容 D.“关爱”和“权威”

9.学前儿童家长必须具备的,也是家长教育孩子的前提条件的能力是(A.了解儿童需求的能力 )。 A.了解儿童需求的能力 B.评价儿童发展的能力 C.协调亲子关系的能力 D.处理儿童问题的能力

10.长辈将知识文化传递给与他们生活在一起的年轻一代的过程称为(D.前喻文化 )。 A.正喻文化 B.并喻文化 C.后喻文化 D.前喻文化 11.乳婴儿基本掌握了母语的语法规则系统一般要到( B.3岁 )。 A.2岁 B.3岁 C.4岁 D. 6岁

12.家庭对所要培养的孩子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称为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A.目的 )。 A.目的 B.任务 C.原则 D.内容 13.乳婴儿家庭教育的主要方面是(B.自制行为的发展 )。

-第 5 页 共 15 页

42.如何理解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 43.简述影响亲子关系的因素。

44.简述孩子本身的特点对家长教养方式的影响。

45.简述影响学前儿童家长评价儿童发展能力的因素。 五、论述题(10分)

46.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效果评价应从哪些方面进行,并论述应如何进行才更为合理。 六、材料分析题(15分) 47.爸爸说:“幼儿园马上要放暑假了,我们的女儿佳佳马上要大班毕业做小学生了,应该学着做些家务。”佳佳高兴地说:“好的,好的!要我做些什么家务?”还没等爸爸开口,妈妈抢着说:“可以洗你自己的手帕、袜子,还可以帮妈妈洗碗??”。奶奶插话说:“这些小事,还是我来做吧,你们还不如象其他小孩一样,利用这段时间让她好好学习钢琴,发展特长才是最重要的事,才是最爱孩子的表现”。父母齐声说:“爱孩子就应该让她全面发展,??”佳佳在一旁,不知如何是好。 请结合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进行分析说明。

全国200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试题

课程代码:0040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学前儿童的发展过程是指学前儿童的( ) A.生理发展过程 B.认知发展过程C.生理和心理发展过程 D.心理发展过程 2.在家庭教育指导实验的各变量中,家庭外机构怎样组织和指导家长的变量是( ) A.有关变量 B.无关变量C.实验变量 D.结果变量 3.家庭发展的四种形式从低到高依次是( )

A.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和一夫一妻制家庭 B.普那路亚家庭、血缘家庭、对偶家庭和一夫一妻制家庭 C.对偶家庭、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和一夫一妻制家庭 D.一夫一妻制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和血缘家庭

4.处于社会经济地位低势的家长把更多的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希望子女将来能实现自己未曾实现的理想,对待子女常有“恨铁不成钢”的感觉;产生这种父母角色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社会地位 B.教育背景C.个性特征 D.父母爱好 5.孙辈的父母因故离开家长只留下祖辈和孙辈的家庭是( ) A.隔代家庭 B.主干家庭C.监护人家庭 D.留守家庭

6.凡是涉及到儿童的任何事情都必须以儿童利益为重,符合儿童的最大利益。这体现了《儿童权利公约》的( ) A.无歧视原则 B.儿童利益优先原则

C.保障儿童生存、生命和发展的原则 D.尊重儿童观点和意见的原则

7.年轻时没有精力对子女施加足够的教育,而对孙辈却不辞辛劳,不吝投资,这是祖辈参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 ) A.义务心理 B.慈幼心理C.补偿心理 D.返童心理

8.日本的森重敏认为,感情表现强烈,心情浮躁,情绪很不稳定,或喜或忧的母亲的教养方式类型是( ) A.“细致的干预” B.“垂直的亲爱”C.“情动型” D.“水平的亲和”

9.学前儿童家长在给孩子讲述故事时,向孩子提出有关道德的难题,要求孩子作答的方法是( ) A.游戏规则法 B.社会认知法C.故事提问法 D.故事难题法 10.高顿为了教父母如何有效地教养子女所提供的训练课程是( ) A.沟通 B.父母效能训练C.行为改变技术 D.民主的儿童训练策略 11.不同类别对象本身的特点不同,要求在进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时遵循( ) A.家长主体原则 B.双向互动原则C.分类指导原则 D.共同成长原则 12.指导者有目的、有计划地直接指导家长,影响家庭教育的做法,这是( ) A.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 B.家庭教育指导的组织 C.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 D.家庭教育指导的管理

-第 11 页 共 15 页

13.直接支配着学前儿童家长对儿童进行教育的目标、方向、手段、行为及方式方法,对儿童身心发展有着十分重要影响的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观念的是( ) A.素质观 B.教育观C.方法论 D.政治观 14.中国有句俗话“儿子是自己的好”,这反映了( ) A.家庭教育是一种非正规教育 B.家庭教育是一种充满亲情的教育 C.家庭教育是一种稳定的持久性教育 D.家庭教育是一种无所不在的教育 15.家庭的固有功能是( ) A.生长功能 B.生育功能C.教育功能 D.娱乐功能 16.下面的音乐中适合选做给孕妇听的胎教音乐是( ) A.声音响亮的音乐 B.有架子鼓声音的音乐 C.有很强节奏的音乐 D.舒缓轻柔的音乐

17.在人际沟通的四种基本态度中,破碎的生活态度是( ) A.我好-你也好 B.我不好-你好 C.我好-你不好 D.我不好-你也不好 18.行动研究的兴起始见于美国的( ) A.17世纪30年代的后期 B.18世纪30年代的后期 C.19世纪30年代的后期 D.20世纪30年代的后期 19.下列药物中对胎儿无害的是( ) A.四环素 B.维生素C C.磺胺素 D.雄激素 20.学习书面语言、丰富词汇的关键期是( ) A.2-6岁 B.4-5岁C.3-9岁 D.13-17岁

21.学前儿童家长对孩子合理的高期望,本身就带有一种“隐蔽的强化作用”,它能使孩子在自觉意识的水平或在自发无意识的水平上受到良好的激励。其间它必须经历的两种心理机制是( ) A.知觉和投射 B.感觉和知觉C.感觉和投射 D.知觉和习得 22.在影响孕妇情绪的众多因素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 ) A.夫妻关系不良和孕妇担心体型变化B.家庭生活的压力和性别期待 C.家庭因素和孕妇自身的认识因素D.营养因素和心理因素

23.著名个性理论家埃里克森认为,乳婴儿期最主要的心理社会发展任务就是建立基本的( ) A.信任感 B.责任感C.幸福感 D.满足感 24.民主的儿童训练策略的建立基础是( ) A.科学与合理原则 B.平等与相互尊重原则 C.民主与平等原则 D.个性化与科学化原则

25.作为学前儿童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必须具备的教育能力是( ) A.确定儿童需求、选择教育内容、运用教育方法和评价教育结果的能力 B.了解儿童需求、评价儿童发展、运用教育方法和处理儿童问题的能力 C.了解儿童需求、评价儿童发展、协调亲子关系和处理儿童问题的能力 D.观察儿童兴趣、了解儿童需求、评价儿童发展和处理儿童问题的能力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6.划分家庭结构主要包括家庭成员的分类和多少两部分内容,它们分别构成了家庭的类型结构和__________________结构。

27.在家庭关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家庭的起点和基础,被称为家庭中的第一关系,也是家庭中最基本的关系,这是__________________。

28.家庭教育相对于其他教育具有明显的三个特点,即教育内容包罗万象、_______________和家庭教育因素复杂多样。

29.在人类历史上具有与哥白尼的“日心说”同样重要的划时代意义的是________________思想的提出。 30.父母在对子女实施教育和抚养中通常用的方法和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它是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现。

31.学前儿童家长在考察孩子社会行为的发展水平时,可用自然测验法、________________、等级评定法等来进行。

32.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任务主要包括健康教育、__________________、品行教育和审美教育四个方面。 33.家长对孩子的非期望行为进行管教时用的__________________,就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启发、引导和提高他们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和思想认识,从而使幼儿心悦诚服地接受家长的教育,进而培养良好的

-第 12 页 共 15 页

期望行为的方法。

34.亲子关系是以__________________和共同生活为基础的。

35.对非期望行为的管教策略主要有行为改变技术、民主的儿童训练策略、______________、父母效能训练和沟通分析。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调查研究 37.家庭关系 38.非期望行为 39.家庭结构

40.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观念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41.简述家庭功能的变化。

42.简述家庭对学校教育的参与。

43.简述社会转型期的亲子关系特点的新发展。 44.简述影响学前儿童家长教养方式的因素。 45.学前儿童家长评价儿童发展的能力表现。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46.回顾、总结20世纪80年代以来家庭教育的指导形式。 六、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 47.高尔基曾说:“爱孩子,那是连母鸡也会的事。”宋朝司马光说:“古人有言,‘慈母败子’。”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爱分为四种类型:娇纵之爱、专横之爱、包办之爱、明智之爱。

请结合实际,谈谈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理性施爱和要求适度相结合原则的实践运用。

全国200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试题

课程代码:00403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发展研究属于一种( )

A.调查研究 B.情报研究 C.质的研究 D.经验总结

2.婚姻是按照辈分来划分的,凡属同一辈分的男女均可结为夫妻,即使是兄弟姐妹之间结为夫妻也是合乎道德的,这种同辈而婚组成的家庭形态是( )

A.血缘家庭 B.普那路亚家庭 C.对偶家庭 D.团体婚姻家庭 3.对家庭功能有决定性影响的因素是( )

A.社会制度 B.传统习俗和伦理道德 C.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D.法律 4.家庭中最基本的关系是( )

A.亲子关系 B.婆媳关系 C.祖孙关系 D.夫妻关系 5.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而言,占据主要地位的是( )

A.家长对子女的教育 B.子女对父母的影响 C.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教育 D.年长者对年幼者的教育 6.下面的家庭关系中属于不可选择的家庭角色的是( )

A.夫妻 B.婆媳 C.母女 D.翁婿

7.在影响儿童家庭教育质量的各种因素中,起关键作用的因素是学前儿童家长的( ) A.教育观念 B.教育方法 C.教养方式 D.教育能力

8.马丁与麦考伯将父母的教养方式划分为民主权威型、绝对权威型、宽松溺爱型和忽视冷漠型,其划分所依据的两个维度是( )

A.接受—拒绝和支配—服从 B.接受—拒绝和限制—允许 C.接纳—拒绝和要求与控制—宽容 D.“关爱”和“权威”

9.在温饱获得基本满足的情况下,孩子最为突出的精神需要是( )

-第 13 页 共 15 页

A.交往需要 B.创造需要 C.安全感需要 D.探索需要

10.英国教育家洛克在论述家庭教育的任务和内容时,放在第一位的是( ) A.家庭教育 B.家庭智育 C.家庭体育 D.家庭美育

11.已经基本上掌握了母语的语法规则系统的年龄是( )

A.二岁 B.三岁 C.四岁 D.五岁

12.长辈将知识文化传递给与他们生活在一起的年轻一代的过程称为( ) A.正喻文化 B.并喻文化 C.后喻文化 D.前喻文化

13.心理学家大都认为影响婴幼儿动作发展的重要因素是( ) A.生长环境 B.生理成熟 C.教育因素 D.心理成熟

14.著名个性理论家埃里克森认为,乳婴儿期最主要的心理社会发展任务是( ) A.建立基本的信任感 B.探索周围的客观世界 C.与他人进行社会交往 D.建立基本的自我控制 15.胎儿在母腹内活动的时间是在其形成后的( )

A.3周 B.7周 C.11周 D.15周 16.在人际沟通的四种基本态度中,破碎的生活态度是( ) A.我好—你也好 B.我不好—你好 C.我好—你不好 D.我不好—你也不好 17.与忽视冷漠型家庭教养方式相对应的教育方法多为( ) A.榜样示范的方法 B.训斥打骂的方法

C.慈爱的形式出现的限制方法 D.毫无控制的自然后果法 18.父母在管教孩子时不恰当的观念是( ) A.如果孩子因缺乏自信而行为不佳,要鼓励他 B.就事论事,改变其行为 C.孩子的行为应该像大人一样 D.孩子行为不佳一定有其原因

19.不为家庭所必需,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出现的家庭功能是( ) A.宗教和政治功能 B.生产功能 C.情感交往功能 D.娱乐功能 20.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属于一种( )

A.学校教育 B.社会教育 C.成人教育 D.社区教育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21.参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全过程的对象主要由________、家长、指导者和组织管理者四类构成。 22.学前儿童家庭审美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孩子感受美、启发孩子表现美、鼓励孩子________、塑造孩子美的心灵。

23.胎教的内容,概括地讲就是音乐、________和胎儿体操。

24.幼儿家庭教育指导,是指由家庭外________组织的,以幼儿家长为主要对象的,以家庭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指导活动。

25.家庭功能可分为________和历史的功能两大类。

26.对非期望行为的管教原则主要有________、渐进性原则和适切性原则。

27.按照“关爱”与“权威”两个向度可以交互组成四种主要的教养类型,即________、绝对权威型、宽松溺爱型和忽视冷漠型。

28.一般来说,祖辈家长的家庭类型以主干家庭、________和留守家庭为主。

29.评价儿童发展的能力包括评价幼儿发展的趋向和评价幼儿各方面的发展________两个方面。 30.家长教育观念是指家长在怎样教育子女问题上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价值标准和________。 31.我国家庭规模发展的两个明显的趋势是小型化和________。 32.终身教育的推进是以建立________为标志的。

33.言语刺激的方式有多与乳婴儿________和开展早期的阅读教育。

34.父母效能训练的技巧有两个核心,一是父母主动地倾听;二是父母与孩子共同参与________。

-第 14 页 共 15 页

35.家庭教育的指导形式应改变单一性,提倡多样性;改变封闭式,提倡开放式;改变灌输型,提倡家长________。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36.家庭

37.非期望行为

38.学前儿童家长的教养方式 39.终身教育 40.胎教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41.简述家庭功能的变化。

42.如何认识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43.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能力包括哪些类别? 44.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观念应包括哪些方面? 45.影响孕妇情绪的因素有哪些? 五、论述题(10分)

46.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更合理地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效果进行评价。 六、材料分析题(共15分)

47.孩子小时父母应该如何对待他们?古人主张既要慈爱,也要教育。司马光在其所著《家范》一书中写道:“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而不知教也??爱而不教,使沦于不肖,陷于大恶,入于刑辟,归于乱亡,非他人败之也,母败之也”。明朝吕坤父子编辑的《小儿语》中说:“小儿任情娇惯,大来负了亲心,费尽千辛万苦,分明养个仇人。”“打一下,儿偏疼,说一句,儿偏怨,口噙一个娇儿,送到杀场干看。” 请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坚持理性施爱和要求适度相结合原则的原因。

-第 15 页 共 15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vz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