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案例分析题

更新时间:2023-10-25 13:4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案例分析题

1.案例 某评标委员会准备用综合评估法进行评标,在评标中重点考虑标价、工期、信誉、施工经验四方面要素,各项要素的权重分别为0.4、0.3、0.2、0.1。现有甲、乙、丙、丁、戊五个承包商投标,根据各单位投标书的情况及各因素,得分情况如下,请按综合评估法选择承包商。 投标者 甲 乙 丙 丁 戊 投标书情况 符合要求 符合要求 缺少施工方案 符合要求 符合要求 标价得分 90 95 80 80 95 工期得分 80 95 95 80 70 信誉得分 90 90 95 90 70 施工经验得分 70 60 70 90 90

2.案例 某建设工程项目由三个单项工程组成。项目业主准备将其分为三个独立的合同段,分别由三个承建商进行实施,并通过公开招标选择施工单位。某建设工程监理单位已通过投标获得了此项目的监理任务。 〔问题〕

1.在招标选择承建商过程中,监理单位是否有决定权?谁具有决定权? 2.“如果承包商要将部分工程分包出去,则需要谁批准?

3.“在做标期间,对某投标人提出的问题,业主或招标机构只需向该投标人作出书面答复”,请问是否正确?

3.案例 某施工单位(乙方)与某建筑单位(甲方)签订了某项工业建筑的地基强夯处理工程,包括开挖土方、填方、点夯、满夯等。由于工程量无法准确确定,按照施工合同规定,按施工图预算方式计价,乙方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图及施工合同规定的内容及技术要求施工。

工程量由造价工程师负责计量。工程开工前,乙方提交了施工组织设计并得到批准。 〔问题〕

1.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当进行到施工图所规定的处理范围边缘时,乙方在取得在场的监理工程师认可的情况下,为了使夯击质量得到保证,使夯击范围适当扩大。施工完成后,乙方将扩大范围内的施工工程量向造价工程师提出计量付款的要求,但遭到拒绝。试问造价工程师拒绝承包商的要求合理否?为什么?

2.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乙方根据监理工程师指示就部分工程进行了变更施工。试问变更部分合同价款应根据什么原则进行确定?

4.案例 A房地产开发公司投资开发了一项花园建设工程项目,由B建筑安装工程总公司负责施工,由C建材公司提供D水泥厂生产的水泥。2000年9月15日,C建材公司提供20吨水泥进入工地,B建筑安装工程总公司送检测试,结论为合格水泥。后来,C建材公司陆续组织水泥进场,共计680吨。同年10月11日,B公司从C公司供应的水泥中再次抽样送检,经检验确认为废品水泥。此时水泥已用800吨,分别浇筑在花园工程A楼的12~15层。经有关部门检测,第12~15层的混凝土强度不合设计要求,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决定对12~15层推倒重浇。A公司于是向人民法院起诉B公司、C公司和D厂,要求三被告赔偿经济损失。 〔问题〕

1.如施工合同明确约定水泥由甲方供应,责任应如何区分? 2.如施工合同明确约定水泥由乙方供应,责任应如何区分?

5.案例 某厂新建一车间,分别与市设计院和市建筑某公司签定设计合同和施工合同。工程竣工后厂房北侧墙壁发生裂缝,为此某厂向法院起诉市建筑某公司。经勘验裂缝是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结论是结构设计图纸所依据的地质资料不准,于是某厂起诉市设计院。市设计院答辩,设计院是根据某厂提供的地质资料设计的,不应承担事故责任。经法院查证:某厂提供的地质资料不是新建车间的地质资料,而是与该车间相邻的某厂的地质资料,事故前设计院也不知该情况。

〔问题〕

1.事故的责任者是谁?为什么? 2.某厂所发生的诉讼费应由谁承担?

6.案例 对某项工程的施工,业主通过公开方式选定了承包商并签定了施工合同,在合同中双方对工程质量、工程价款、工期和违约责任等都做了具体约定。

施工履行时,在某基础工程施工中碰到地下有大量文物,使整个工程停工10天;主体工程施工中由于施工机械出现故障,使进度计划中关键线路上的部分工作停工15天。两次停工承包商都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提出了工期索赔申请,并提供了施工记录。 〔问题〕

1.招标时对承包商的资格预审查的内容有哪些? 2.监理工程师对两次索赔申请应如何处理?为什么?

7.案例 某建筑公司与其体育馆签订了一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明确规定承包方保质、保量、保工期完成施工任务。工程竣工后,承包方向发包方提交了竣工报告。由于运动会即将举行,还没组织验收,发包方就使用该馆。使用中发包方发现体育馆存在质量问题,要求承包方修理。承包方认为发包方提前使用,出现质量问题,承包方不应承担责任。 〔问题〕

1.依据有关法律,该质量问题由谁承担?

2.工程可否视为已交付?对于该工程,承包方需承担什么责任?

8.案例 某施工单位(乙方)与某建筑单位(甲方)签订了某房屋建筑的施工工程合同,按照施工合同规定,按施工图预算方式计价,乙方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图及施工合同规定的内容及技术要求施工。工程量由造价工程师负责计量。工程开工前,乙方提交了施工组织设计并得到批准。 〔问题〕

在开挖土方过程中,有两项重大原因使工期发生较大的拖延:一是土方开挖时遇到了一些工程地质勘探没有探明的孤石,排除孤石拖延了一定的时间;二是施工过程中遇到数天季节性大雨,由于雨后土壤含水量过大不能立即进行强夯施工,从而耽误了部分工期。随后,乙方按照索赔程序提出了延长工期并补偿停工期间窝工损失的要求。试问造价工程师是否应该受理这两起索赔事件?为什么?

9.案例 2000年10月5日,A公司与B施工队签定了建筑工程承包合同。合同规定:B施工队为A公司建筑框架厂房,跨度12m,总造价为98.9万元;承包方式包工包料;开、竣工日期为2000年11月2日至2002年3月10日。自工程开工至2002年底,A公司给付B施工队工程款、材料垫付款共101.6万元。到合同规定的竣工期限,被告未能完工,而且已完工程质量部分不合格。为此,双方发生纠纷。经查B施工队经营范围为维修和承建小型生产性建筑工程,无资格承包该工程。 〔问题〕

1、该工程双方签定的合同是否有效?为什么? 2、该工程的质量责任应如何承担?

10.案例 某监理公司承担了体育馆建设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包括施工招标)的监理任务。经过施工招标,业主选定A建筑公司为中标单位。在施工合同中双方约定,A建筑公司将设备安装、配套工程和桩基工程的施工分包给B、C和D三家专业公司,业主负责采购设备。施工招标过程中有6家建筑公司竞标。其中F工程公司的投标文件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后半小时送达,G工程公司的投标文件未密封。 〔问题〕

1.评标委员会是否应该对F、G这两家公司的投标文件进行评审?为什么?

2.C公司在配套工程设备安装过程中发现附属工程设备材料库中部分配件丢失,要求重新采购供货,C公司的要求是否合理?为什么?

11.案例 在某段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公开招标的开标大会上,除到会的10家投标单位的有关人员外,招标办请来了市公证处法律顾问参加大会。开标前,公证处法律顾问提出对各投标单位提交的资质进行审查。当时有人对这一程序提出质疑。在开标中,对一建筑公司的投标提出疑问,这个公司所提交的资质材料种类与份数齐全,也有单位盖的公章和项目负责人签字,可是法律顾问坚持认定该单位不符合投标资格,取消了该标书。 〔问题〕

1.开标会上可否有“审查投标单位资质“这一程序?为什么? 2.为什么这个单位不符合投标资格?

12.案例 某建设单位经相关主管部门批准,组织某建设项目全过程总承包(即EPC模式)的公开招标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和建设单位要求,该工程工期定为两年,考虑到各种因素的

影响,决定该工程在基本方案确定后即开始招标,确定的招标程序如下:(1)成立该工程招标领导机构;(2)委托招标代理机构代理招标;(3)发出投标邀请书;(4)对报名参加投标者进行资格预审,并将结果通知合格的申请投标者;(5)向所有获得投标资格投标者发售招标文件;(6)召开投标预备会;(7)招标文件的澄清与修改;(8)建立评标组织,制定标底和评标、定标办法;(9)召开开标会议,审查投标书;(10)组织评标;(11)与合格的投标者进行质疑澄清;(12)确定中标单位;(13)发出中标通知书;(14)建设单位与中标单位签订承发包合同。

〔问题〕:指出上述招标程序中的不妥和不完善之处。

13.案例 某工程项目业主决定采取邀请招标方式。招标文件中规定,10月18日下午4时是招标文件规定的投标截止时间,11月10日发出中标通知书。评标委员会评标时发现E企业投标文件虽无法定代表人签字和委托人授权书,但投标文件均已有项目经理签字并加盖了公章。评标委员会于10月28日提出了评标报告。 〔问题〕

1.E企业的投标文件是否有效?说明理由。 2.请指出开标工作的不妥之处,说明理由。

14.案例 某省重点工程项目计划于2004年12月28日开工,由于工程复杂,技术难度高,一般施工队伍难以胜任,业主自行决定采取邀请招标方式。于2004年9月8日向通过资格预审的A、B、C、D、E五家施工承包企业发出了投标邀请书。该五家企业均接受了邀请,并于规定时间9月20-22日购买了招标文件。招标文件中规定,10月18日下午4时是招标文件规定的投标截止时间,11月10日发出中标通知书。

在投标截止时间之前,A、B、D、E四家企业提交了投标文件,但C企业于10月18日下午5时才送达,原因是中途堵车;10月21日下午由当地招投标监督管理办公室主持进行了公开开标。 〔问题〕

1.企业自行决定采取邀请招标方式的做法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2.C企业的投标文件是否有效?说明理由。

15.案例 某建设单位(甲方)拟开发居民小区。该小区位于市区,施工条件便利,相关手续已办理,勘察、设计工作已由受委托的勘察、设计单位完成。甲方进行公开招标,最终乙方中标,在施工过程中,乙方在某一部位遇到了比合同标明的更多、更加坚硬的岩石,开挖工作变得更加困难,工期拖延了1个月。乙方为此提出索赔,要求补偿额外费用、相应顺延工期。监理工程师以乙方应当预见为由不予批准。 〔问题〕

1.乙方的索赔是否应予以批准?为什么? 2.请为乙方拟定一份索赔意向通知。

16.案例 某建设单位(甲方)拟开发居民小区。该小区位于市区,施工条件便利,相关手续已办理,勘察、设计工作已由受委托的勘察、设计单位完成。甲方进行公开招标,某施工单位(乙方)通过对招标文件的详细分析,认为居民楼设计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过分保守。乙方在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比较后得出结论,认为砖混结构可以满足工程安全和使用要求,同时增加使用面积、降低造价。乙方为此书面建议甲方将框架-剪力墙结构改为砖混结构。最终乙方中标,其建议也被甲方采纳。

双方于2002年5月5日签订了成本加酬金施工合同,合同工期为10个月。 〔问题〕

1、乙方在投标过程中运用了哪种投标技巧?运用是否合理? 2、该工程项目甲方采用成本加酬金施工合同是否得当?为什么?

17.案例 甲建筑公司与乙建材公司签订一份包含有仲裁条款的水泥买卖合同,合同签订后,因对外大量欠债,乙建材公司决定进行资产重组,改为股份制公司,因此不能按期交付水泥。经过协商,甲建筑公司与乙建材公司决定解除合同,但是就解除合同给甲建筑公司造成损失的赔偿问题,双方发生争议。 〔问题〕

1.此时,合同中的仲裁条款是否有效?

2.甲建筑公司能否通过仲裁解决自己的损失赔偿问题?

3.如果乙建材公司提请人民法院认定仲裁条款的效力,该仲裁条款的效力如何? 答:(1)合同中的仲裁条款仍然有效。(4分)(2)甲建筑公司能够通过仲裁解决自己的损

失赔偿问题。(3分)(3)该仲裁条款的效力只能等待人民法院经过审查后,根据审查的情况作出相应的裁定。(3分)

18.案例 某工程项目采取邀请招标方式。招标文件中规定,10月18日下午4时是招标文件规定的投标截止时间。评标委员会成员共有7人组成,其中当地招投标监督管理办公室1人,公证处1人,招标人1人,技术经济方面专家4人。评标委员会于10月28日提出了评标报告。B、A企业分别列综合得分第一、第二名。由于B企业投标报价高于A企业,11月10日招标人向A企业发出了中标通知书。 〔问题〕

1.请指出评标委员会成员组成的不妥之处,说明理由。 2.招标人确定A企业为中标人是否违规?说明理由。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uz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