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春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7.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word教案

更新时间:2024-06-08 07:5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17.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一、教学目的

1.体会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出过程,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2.探究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方法。

3.理解原命题、逆命题、逆定理的概念及关系。 二、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及证明。 2.难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例1(补充)使学生了解命题,逆命题,逆定理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例2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画好图形后剪下放到一起观察能否重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再通过探究理论证明方法,使实践上升到理论,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

例3(补充)使学生明确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的一

22222

般步骤:①先判断那条边最大。②分别用代数方法计算出a+b和c的值。③判断a+b和2

c是否相等,若相等,则是直角三角形;若不相等,则不是直角三角形。 四、课堂引入

创设情境:⑴怎样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⑵怎样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进行对比,从勾股定理的逆命题进行猜想。

五、例习题分析

例1(补充)说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这些命题的逆命题成立吗?

⑴同旁内角互补,两条直线平行。

⑵如果两个实数的平方相等,那么两个实数平方相等。 ⑶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⑷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分析:⑴每个命题都有逆命题,说逆命题时注意将题设和结论调换即可,但要分清题设和结论,并注意语言的运用。

⑵理顺他们之间的关系,原命题有真有假,逆命题也有真有假,可能都真,也可能一真一假,还可能都假。 解略。

222

例2证明: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b=c,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分析:⑴注意命题证明的格式,首先要根据题意画出图AA1形,然后写已知求证。

⑵如何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现在只知道

c若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从而将问题bb转化为如何判断一个角是直角。

aa⑶利用已知条件作一个直角三角形,再证明和原三BCC1B1角形全等,使问题得以解决。

⑷先做直角,再截取两直角边相等,利用勾股定理计算斜边A1B1=c,则通过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证。

⑸先让学生动手操作,画好图形后剪下放到一起观察能否重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再探究理论证明方法。充分利用这道题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由实践到理论学生更

1 / 7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容易接受。 证明略。

2

例3(补充)已知: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是a、b、c,a=n-1,b=2n,2

c=n+1(n>1)

求证:∠C=90°。 分析:⑴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的一般步骤:①先判

222222

断那条边最大。②分别用代数方法计算出a+b和c的值。③判断a+b和c是否相等,若相等,则是直角三角形;若不相等,则不是直角三角形。

⑵要证∠C=90°,只要证△ABC是直角三角形,并且c边最大。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222

只要证明a+b=c即可。

222224222242222

⑶由于a+b= (n-1)+(2n)=n+2n+1,c=(n+1)= n+2n+1,从而a+b=c,故命题获证。 六、课堂练习 1.判断题。

⑴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条边的一半,那么这条边所对的角是直角。 ⑵命题:“在一个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30°,那么它所对的边是另一边的一半。”的逆命题是真命题。

⑶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如果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⑷△ABC的三边之比是1:1:2,则△ABC是直角三角形。

2.△ABC中∠A、∠B、∠C的对边分别是a、b、c,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 )

A.如果∠C-∠B=∠A,则△ABC是直角三角形。

222

B.如果c= b—a,则△ABC是直角三角形,且∠C=90°。

2

C.如果(c+a)(c-a)=b,则△ABC是直角三角形。 D.如果∠A:∠B:∠C=5:2:3,则△ABC是直角三角形。 3.下列四条线段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a=8,b=15,c=17 B.a=9,b=12,c=15

C.a=5,b=3,c=2 D.a:b:c=2:3:4

4.已知: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是a、b、c,分别为下列长度,判断该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并指出那一个角是直角?

⑴a=3,b=22,c=5; ⑵a=5,b=7,c=9; ⑶a=2,b=3,c=7; ⑷a=5,b=26,c=1。

七、课后练习,

1.叙述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逆命题是否正确。

32

⑴如果a>0,那么a>0;

⑵如果三角形有一个角小于90°,那么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⑶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它们的对应角相等; ⑷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条线段一定相等。

2 / 7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2.填空题。

⑴任何一个命题都有 ,但任何一个定理未必都有 。 ⑵“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的逆定理是 。

222

⑶在△ABC中,若a=b-c,则△ABC是 三角形, 是直角;

222

若a<b-c,则∠B是 。

2222

⑷若在△ABC中,a=m-n,b=2mn,c= m+n,则△ABC是 三角形。 3.若三角形的三边是 ⑴1、3、2; ⑵2

2

111,,; ⑶32,42,52 ⑷9,40,41; 345⑸(m+n)-1,2(m+n),(m+n)+1;则构成的是直角三角形的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4.已知: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是a、b、c,分别为下列长度,判断该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并指出那一个角是直角?

⑴a=9,b=41,c=40; ⑵a=15,b=16,c=6;

⑶a=2,b=23,c=4; ⑷a=5k,b=12k,c=13k(k>0)。

八、参考答案: 课堂练习:

1.对,错,错,对; 2.D;

3.D; 4.⑴是,∠B;⑵不是;⑶是,∠C;⑷是,∠A。 课后练习:

23

1.⑴如果a>0,那么a>0;假命题。

⑵如果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那么有一个角是锐角;真命题。

⑶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假命题。 ⑷两条相等的线段一定关于某条直线对称;假命题。

2.⑴逆命题,逆定理;⑵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⑶直角,∠B,钝角;⑷直角。 3.B 4.⑴是,∠B;⑵不是,;⑶是,∠C;⑷是,∠C。 课后反思:

17.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二)

教案总序号:14 时间: 一、教学目的

1.灵活应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2.进一步加深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之间关系的认识。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灵活应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灵活应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例1(见教材例题)让学生养成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例2(补充)培养学生利用方程思想解决问题,进一步养成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

3 / 7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实际问题的意识。 四、课堂引入 N创设情境:在军事和航海上经常要确定方向和位置,从而使用一RS些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

Q五、例习题分析

E例1(见教材) P分析:⑴了解方位角,及方位名词;

⑵依题意画出图形;

⑶依题意可得PR=12×1.5=18,PQ=16×1.5=24, QR=30;

222222

⑷因为24+18=30,PQ+PR=QR,根据勾股定理 的逆定理,知∠QPR=90°; ⑸∠PRS=∠QPR-∠QPS=45°。

小结:让学生养成“已知三边求角,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意识。

例2(补充)一根30米长的细绳折成3段,围成一个三角形,其中一条边的长度比较短边长7米,比较长边短1米,请你试判断这个三角形的形状。 分析:⑴若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先求三角形的三边长;

⑵设未知数列方程,求出三角形的三边长5、12、13;

222

⑶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由5+12=13,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解略。 六、课堂练习 C1.小强在操场上向东走80m后,又走了60m,再走100m回到原地。小强在操场上向东走了80m后,又走60m的方向是 。

2.如图,在操场上竖直立着一根长为2米的测影竿,早晨测得

BAD它的影长为4米,中午测得它的影长为1米,则A、B、C三点能

N否构成直角三角形?为什么?

C3.如图,在我国沿海有一艘不明国籍的轮船进入我国海域,我海军甲、乙两艘巡逻艇立即从相距13海里的A、B两个基地前去拦截,六分钟后同时到达C地将其拦截。已知甲

E巡逻艇每小时航行120海里,乙巡逻艇每小时航行50海里,BA航向为北偏西40°,问:甲巡逻艇的航向? 七、课后练习

1.一根24米绳子,折成三边为三个连续偶数的三角形,则三边长分别为 ,

A此三角形的形状为 。

2.一根12米的电线杆AB,用铁丝AC、AD固定,现已知用去铁丝AC=15米,AD=13米,又测得地面上B、C两点之间距离是9米,B、D两点之间距离是5米,则电线杆和地面是否垂直,为什么?

BC3.如图,小明的爸爸在鱼池边开了一块四边形土地种了一些

D蔬菜,爸爸让小明计算一下土地的面积,以便计算一下产量。DC小明找了一卷米尺,测得AB=4米,BC=3米,CD=13米,DA=12米,又已知∠B=90°。

B八、参考答案:

A课堂练习:

1.向正南或正北。

4 / 7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2.能,因为BC=BD+CD=20,AC=AD+CD=5,AB=25,所以BC+AC= AB; 3.由△ABC是直角三角形,可知∠CAB+∠CBA=90°,所以有∠CAB=40°,航向为北偏东50°。 课后练习:

1.6米,8米,10米,直角三角形;

2.△ABC、△ABD是直角三角形,AB和地面垂直。

222222

3.提示:连结AC。AC=AB+BC=25,AC+AD=CD,因此∠CAB=90°, S四边形=S△ADC+S△ABC=36平方米。 课后反思:

17.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三)

教案总序号:15 时间: 一、教学目的

1.应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 2.灵活应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综合题。

3.进一步加深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之间关系的认识。 二、重点、难点

1.重点:利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综合题。 2.难点:利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综合题。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例1(补充)利用因式分解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例2(补充)使学生掌握研究四边形的问题,通常添置辅助线把它转化为研究三角形的问题。本题辅助线作平行线间距离无法求解。创造3、4、5勾股数,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DE就是平行线间距离。

例3(补充)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的综合应用,注意条件的转化及变形。 四、课堂引入

勾股定理和它的逆定理是黄金搭档,经常综合应用来解决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 五、例习题分析

例1(补充)已知: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是a、b、c,满足222

a+b+c+338=10a+24b+26c。 试判断△ABC的形状。

DA分析:⑴移项,配成三个完全平方;⑵三个非负数的和为0,

则都为0;⑶已知a、b、c,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三角形的形状为直角三角形。

例2(补充)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AD∥BC,AB=4,BC=6,

BCCD=5,AD=3。 E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分析:⑴作DE∥AB,连结BD,则可以证明△ABD≌△EDB(ASA);

5 / 7

2222222222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⑵DE=AB=4,BE=AD=3,EC=EB=3;⑶在△DEC中,3、4、5勾股数,△DEC为直角三角形,DE⊥BC;⑷利用梯形面积公式可解,或利用三角形的面积。 C例3(补充)已知:如图,在△ABC中,CD是AB边上的高,且2

CD=AD·BD。

求证:△ABC是直角三角形。

222222

BA分析:∵AC=AD+CD,BC=CD+BDD22222

∴AC+BC=AD+2CD+BD

22 =AD+2AD·BD+BD

22

=(AD+BD)=AB

六、课堂练习

222

1.若△ABC的三边a、b、c,满足(a-b)(a+b-c)=0,则△ABC是( ) A.等腰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2.若△ABC的三边a、b、c,满足a:b:c=1:1:的形状。

A2,试判断△ABC

D3.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AB=1,BC=313,CD=,AD=3,且AB44BC⊥BC。

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2

4.已知:在△ABC中,∠ACB=90°,CD⊥AB于D,且CD=AD·BD。

求证:△ABC中是直角三角形。 七、课后练习,

222

1.若△ABC的三边a、b、c满足a+b+c+50=6a+8b+10c,求△ABC的面积。

2.在△ABC中,AB=13cm,AC=24cm,中线BD=5cm。 求证:△ABC是等腰三角形。 3.已知:如图,∠1=∠2,AD=AE,D为BC上一点,且BD=DC,B222

AC=AE+CE。

AEDC222

求证:AB=AE+CE。4.已知△ABC的三边为a、b、c,且a+b=4,ab=1,c=14,试判定△ABC的形状。 八、参考答案: 课堂练习: 1.C;

2.△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3.9 42

2

2

2

2

2

2

2

2

2

2

4.提示:∵AC=AD+CD,BC=CD+BD,∴AC+BC=AD+2CD+BD= 2222

AD+2AD·BD+BD=(AD+BD)=AB,∴∠ACB=90°。

6 / 7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课后练习: 1.6;

222

2.提示:因为AD+BD=AB,所以AD⊥BD,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可知AB=BC。

222

3.提示:有AC=AE+CE得∠E=90°;由△ADC≌△AEC,得AD=AE,CD=CE,∠ADC=∠BE=90°,

222

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可知AB=AC,则AB=AE+CE。

22222

4.提示:直角三角形,用代数方法证明,因为(a+b)=16,a+2ab+b=16,ab=1,所以a+b=14。

2222

又因为c=14,所以a+b=c。 课后反思:

7C学科网,最大最全的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教学资料详细分类下载! 7 / 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ut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