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浙江省电子信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更新时间:2023-10-28 06:0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关于印发浙江省电子信息产业“十二五”发
展规划的通知
来源:浙发改规划〔2012〕82号 发布日期:2012年2月18日
关键词: 经济管理 电子 规划 通知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级有关单位:
现将《浙江省电子信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二年二月十二日
浙江省电子信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电子信息产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科学规划与引导未来一段时期我省电子信息产业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信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和《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浙江省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总体要求,特编制本规划。本规划是指导我省“十二五”期间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文件。 一、发展背景 (一)发展现状
电子信息产业具有技术进步快、经济效益好、增长速度高、产业关联度强等基本特征,是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第一大战略性支柱产业。过去30年,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始终以高于大多数产业的速度持续增长。信息产业占全球GDP的份额平均每10年上升1个百分点,2009年全球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约为4.7%。
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影响力日益提升,在构筑现代产业体系竞争中处于主导地位,已成为国民经济第一
大支柱产业,产业规模居世界第二位。2010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7.8万亿元,同比增长29.5%,其中软件产业收入1.3万亿元,增长31.3%;全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收入、从业人员占全国工业相关指标比重分别达9.1%和9.7%;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总额达10128亿美元,同比增长31.2%,占全国外贸总额的34.1%。
“十一五”期间,我省电子信息产业以年均27%以上的速度持续快速增长,已成为重要的支柱性、战略性产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2010年,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055亿元、软件业务收入701亿元、利税总额781亿元、增加值1614亿元、出口交货值2129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3.29倍、2.7倍、4.94倍、3.41倍和2.76倍,各主要经济指标较好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一是产业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达5.93%,规模以上电子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9.1%,分别比2005年提高了2.53个和3.33个百分点。二是科研投入不断加大,成果日益显现。R&D比重逐步提高,达到2%,信息技术领域专利申请保持快速发展趋势,年均增长20%以上,“十一五”期间全省电子信息行业先后有20余项技术分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和技术发明奖。三是产业集聚发展,主导产业特色更加明显。全省已拥有各类国家级和省级信息产业基地(园区)30家,形成通信和计算机、电子机电、电子元器件及材料、软件和信息服务4个超千亿产业集群和7个超百亿元的基地(园区)。四是大公司战略初见成效,大企业大集团总体实力不断增强。我省入围全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数和入围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数占全国的比重稳定在10%左右,全省已拥有188家超亿元、50家超10亿元、8家超50亿元、1家超百亿元电子信息企业,国内外上市企业51家。五是“两化”融合不断深化,倍增效应日益显现。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推广应用不断深入,“数字浙江”建设成效显著,全省信息化水平居全国第四、各省区第一。
但我省电子信息产业的深层次、素质性、结构性问题依然明显。一是我省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位列全国第5位,但与前4位的广东、江苏、上海和山东差距不断拉大,与紧随其后的中西部地区的优势不断缩小,产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二是我省电子信息产业在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的同时,总体上仍然偏弱,自主、核心技术产品较少,研究与开发经费(R&D)投入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与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相比差距仍很大。三是我省缺少主业突出、创新能力强、有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系统整机研发和生产能力较弱,产业协作配套体系还不够完善,“低、小、散”的产业结构性矛盾并未得到根本性调整。四是信息技术服务于“两化”融合、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不够强,对全省工业经济的升级转型的推动作用还不明显,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有限,高端与复合型的信息
技术人才缺乏,信息技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等问题依然存在。 (二)发展趋势
产业核心技术面临重大突破,新一代信息技术引领产业发展。集成电路进入后摩尔时代,微电子向高集成度、高速度、低功耗、低成本方向发展;软件技术加快向网络化、体系化、服务化、高可信方向发展;计算体系结构面临深刻变革,向着超高速度、小型化、并行处理、智能化、网络化方向发展;通信网络技术向宽带、无线、智能以及超高速系统、超大容量方向发展;显示进入平板时代,超薄设计、触摸屏、3D(三维)显示、超高解析度、超大尺寸、低功耗、个性化、更强用户体验等需求渐成主流;感知技术向智能化突破等。产业价值链得到整合和延伸,融合创新和应用需求成为引领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信息网络、软件和信息服务相互融合、互动发展,催生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产业转移、企业并购、国际化分工和区域集聚趋势更加明显。电子信息产业链分工具有广泛的国际性,全球性采购、生产、销售的特征日益明显,产业梯次转移发展的趋势十分突出。跨国IT企业在保持原有业务的基础上,通过企业并购,将业务领域从专业化向集成化发展,不断形成新的产业形态,抢占市场,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产业的区域聚集化发展已成为当代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我国已成为全球电子制造第一大国,但仍是全球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地。国内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了通信、计算机及网络、数字音视频等产业集群,成为我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产业结构“软化”、技术融合和渗透作用进一步增强。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比重持续提高,全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占电子信息产业的比重已从2000年的18.6%提高到2010年的43.7%。我国软件产业占电子信息产业的比重由2001年的6%上升到2010年的18%。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的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快,融合、泛在、智能、集成化发展趋势更加明显,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服务方式创新、附加值和综合竞争力提升作用日益显现,深刻影响着人类生活和生产方式的改变。
“十二五”是我省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积极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作为经济增长“倍增器”、发展方式“转换器”和产业升级“助推器”的作用,对增强我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实现“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
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以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线,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积极为“智慧浙江”建设提供技术和产业支撑;以提高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国际影响力和服务全省“两化”深度融合能力为目标,加快创新发展,坚持特色发展,突出集聚发展,深化开放发展,强化融合发展,注重绿色发展,全面实现我省电子信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发展原则
政府推动、市场主导。调动和发挥各级政府部门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优化全省电子信息产业政策措施和发展环境;发挥市场力量实现资源要素的有效配置,吸引更多社会资金进入电子信息技术产业领域,推动电子信息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自主创新、集聚发展。突出科技引领和创新驱动,选择具有引领带动作用并能实现突破的重点方向,组织实施重点产业技术创新,逐步攻克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研发,突出龙头企业示范和重大项目带动,以点带面,加强产业配套,完善产业链,促进产业集聚。 应用驱动、开放发展。围绕国家和省市各类重大应用示范工程,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其产品的推广应用,支持发展专业服务、增值服务等新业态,将需求潜力转化为拉动产业发展的动力;推进信息技术转让,支持电子信息产业重点产品、技术和服务开拓国际国内市场。
“两化”融合、协同发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改造、新兴产业培育的巨大促进作用,加大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广力度,加快“智慧浙江”建设,促进浙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我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将我省打造成国际重要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基地、国内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创业引领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先行区、信息技术深化应用与创新服务的示范区;培育万亿产业、建设千亿园区、打造百亿企业群体,全国行业地位和全省支柱产业地位进一步提升。 具体目标:
——产业规模稳定增长。“十二五”期间,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年均增长17%左右,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5000亿元,其中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超3000亿元,占全国电子信息产业、全省工业的比重进一步提升,成为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不断提高其所占比重。初步建立自主可控、附加值高的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以大企业为核心,中小企业相协作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产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行业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规模以上企业R&D投
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2.5%以上,全省省级及以上行业技术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创新(工程)中心达到100家以上,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和核心技术,主持或参与制订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能力不断增强。
——产业集约化水平不断提升。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和市场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培育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的大企业达到100家,超百亿元的大企业达到10家,进入行业百强企业数继续保持全国前列;培育一批产业集聚度高、产业链完整、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的信息产业示范基地(园区)和超千亿元产业集群,环杭州湾信息产业基地的带动、辐射作用更加明显。
——支撑“两化”深度融合的能力不断增强。大力推进“智慧浙江”建设和“两化”深度融合,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大力发展工业控制、汽车电子、电力电子、医疗电子、金融电子、交通电子、海洋电子等应用电子产业,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提高装备数字化程度,增强产品创新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综合竞争力。 三、主要任务
(一)攻克一批产业核心关键技术
加快创新发展,着力完善创新环境,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攻克一批行业关键和共性技术,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实施知识产权和标准战略,推动信息技术创新与市场机制、管理体制、商业模式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信息产业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二)发展一批新兴特色优势产业
坚持特色发展,正确把握区域产业发展和演化的基本规律,重视产业集群发展的国际趋势,不断完善产业发展环境。充分发挥我省电子信息产业“高、精、特、专”特点,以及我省民营经济发达、体制机制灵活等先发优势,明确我省电子信息产业在全国和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中的产业定位,努力推进我省特色优势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突出集聚发展,以国家、省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园区)为重点,引导人才、资金、政策等要素资源向产业基地集中,努力构建杭绍甬湖嘉环杭州湾高端信息产业基地;加快发展温台沿海信息产业带和金丽衢浙中西信息产业带;积极发展舟山海洋信息产业和义乌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在全省形成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信息产业格局。 (四)提高产业开放发展水平
深化开放发展,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智),不断提升利用外资水平;加强国际、国内技术交流与合作,深化国内外资源的整合
正在阅读:
关于印发浙江省电子信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10-28
CRTSⅡ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05-15
货车驾驶员安全管理制度05-01
新员工试用期考核管理办法11-26
酒店管理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07-18
实验二-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原理的验证(实验报告标准答案)12-29
人教版高一英语必修1词汇带音标01-05
海尔发展历程官方版(1998-2014)06-13
弱电工程验收资料参考表格09-03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浙江省
- 发展规划
- 印发
- 通知
- 产业
- 关于
- 电子
- 信息
- 十二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