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配餐作业40专题1基因工程新人教版选修3

更新时间:2023-04-05 10:5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基因工程

1.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某种生物的cDNA文库中的某个基因与该生物的基因组文库中的某个基因控制的性状相同,则这两个基因的结构也完全相同

B.一个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除了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启动子、终止密码子和标记基因

C.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且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称为转化D.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常用方法是显微注射法

解析:cDNA是由mRNA反转录得到的,由于mRNA缺乏内含子和启动子,所以即使某生物的cDNA文库中的某个基因与该生物的基因组文库中的某个基因控制的性状相同,这两个基因的结构也可能是不相同的。基因表达载体包括启动子、目的基因、标记基因、终止子,而终止密码子存在于mRNA上。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通常用农杆菌转化法,导入动物细胞用显微注射法。

答案:C

2.下面是3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对DNA分子的识别序列和剪切位点图(箭头表示切点,切出的断面为黏性末端)。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限制酶1:——↓GATC——

限制酶2:——CCGC↓GG——

限制酶3:——G↓GATCC——

A.不同的限制酶有不同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体现了酶的专一性

B.限制酶2和3识别的序列都包含6个碱基对

C.限制酶1和酶3剪出的黏性末端相同

D.能够识别和切割RNA分子内一小段核苷酸序列的酶只有限制酶2

解析:不同限制酶有不同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体现了酶具有专一性;限制酶2和3识别序列分别是CCGCGG和GGATCC,均为6个碱基对;限制酶1和3剪出的黏性末端相同;三种限制酶均不能识别和切割RNA中核糖核苷酸序列。

答案:D

3.科学家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矮牵牛中控制蓝色色素合成的基因a转移到玫瑰中,以培育蓝玫瑰,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利用DNA分子杂交技术从矮牵牛的基因文库中获取基因a

B.用氯化钙溶液处理玫瑰叶肉细胞,使其处于感受态

C.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筛选转基因玫瑰细胞

D.将基因a导入玫瑰细胞液泡中,防止其经花粉进入野生玫瑰

解析: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时,用氯化钙溶液处理受体细胞,可使其处于感受态,

1

利于目的基因的导入。四环素对植物细胞没有选择作用。将目的基因导入玫瑰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因组中,可防止其经花粉进入野生玫瑰,液泡中无DNA。

答案:A

4.草甘膦是一种可以杀灭多种植物(包括农作物)的除草剂。草甘膦杀死植物的原理在于能够破坏植物叶绿体或质体中的EPSPS合成酶。通过转基因的方法,让农作物产生更多的EPSPS酶,就能抵抗草甘膦,从而让农作物不被草甘膦杀死。下列有关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的培育分析正确的是( )

A.可通过喷洒草甘膦来检验转基因大豆是否培育成功

B.只能以大豆受精卵细胞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

C.在转基因操作过程中一定要用同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D.只要EPSPS合成酶基因进入大豆细胞,大豆就会表现出抗草甘膦性状

解析:可通过喷洒草甘膦来检验转基因大豆是否培育成功;转基因植物也可用植物体细胞作为受体细胞;转基因操作时不一定要用同一种限制酶,只要能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即可;基因成功转入后,性状不一定能够成功表达,还需要进一步检测。

答案:A

5.基因工程利用某目的基因(图甲)和Pl噬菌体载体(图乙)构建重组DNA。限制性核酸

内切酶的酶切位点分别是BglⅡ、Eco RⅠ和Sau3AⅠ。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图甲图乙

A.构建重组DNA时,可用BglⅡ和Sau3AⅠ切割目的基因所在片段和Pl噬菌体载体B.构建重组DNA时,可用Eco RⅠ和Sau3AⅠ切割目的基因所在片段和Pl噬菌体载体C.图乙中的Pl噬菌体载体只用Eco RⅠ切割后,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D.用Eco RⅠ切割目的基因所在片段和Pl噬菌体载体,再用DNA连接酶连接,只能产生一种重组DNA

解析:由题图可知,BglⅡ、Sau3 AⅠ及Eco RⅠ三种酶在目的基因和Pl噬菌体上都有切口,故可用BglⅡ和Sau3AⅠ或Eco RⅠ和Sau3AⅠ切割目的基因所在片段和Pl噬菌体载体;从图乙知Pl噬菌体载体为环状DNA,只用Eco RⅠ切割后产生两条反向双螺旋链状DNA,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用Eco RⅠ切割目的基因所在片段和Pl噬菌体载体,再用DNA连接酶连接,能产生不止一种重组DNA。

答案:D

2

3 6.ch1L 基因是蓝藻拟核DNA 上控制叶绿素合成的基因。为研究该基因对叶绿素合成的控制,需要构建该种生物缺失ch1L 基因的变异株细胞。技术路线如下图所示,对此描述错误的是(

)

A .ch1L 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B .①、②过程中使用限制酶的作用是将DNA 分子的磷酸二酯键打开

C .①、②过程都要使用DNA 聚合酶

D .若操作成功,可用含红霉素的培养基筛选出该变异株

解析: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限制酶作用于质粒和目的基因的磷酸二酯键,使它们形成相同的黏性末端;①②过程都要使用限制酶和DNA 连接酶;若操作成功,在无ch1L 基因的蓝藻中含有红霉素抗性基因,因此能够用含红霉素的培养基筛选出该变异株。

答案:C

7.下图表示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限制酶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 —,限制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 ↓GATCC —,那么在①过程中,应用限制酶__________切割质粒,用限制酶____________切割抗虫基因。①过程在__________(填“体内”或“体外”)进行。

(2)通过②过程得到的大肠杆菌涂布在含有__________的培养基上,若大肠杆菌能够生长说明已导入了普通质粒或重组质粒,反之则说明没有导入,该培养基从功能方面属于

4 __________培养基。

(3)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⑤过程所用技术称为__________,从遗传学角度来看,根本原因是根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图中目的基因片段两端的碱基序列可知,限制酶Ⅰ可以切割目的基因两端,限制酶Ⅱ能切割右端,故用酶Ⅰ(Ⅰ和Ⅱ)切割可以获得目的基因,质粒上的两个酶切位点,分别在两个抗性基因上,用酶Ⅰ切割,两个抗性基因全被破坏,用酶Ⅱ切割保留一个四环素抗性基因。(2)根据重组质粒与普通质粒上抗性基因的种类可知,该选择培养基中应该添加四环素。(4)⑤是将携带抗虫基因的根细胞培养成植株的过程,该过程为植物组织培养,细胞全能性是该技术的理论基础。

答案:(1)Ⅱ Ⅰ(Ⅰ和Ⅱ) 体外

(2)四环素 选择

(3)大量复制目的基因(抗虫基因)

(4)植物组织培养 发育成完整个体的全部遗传物质

8.(2015·福建质检)为探究SHH 基因与角化囊肿发生的相关性,科研人员利用SHH 基因的非模板链转录合成的RNA 作为探针,进行分子杂交实验,以检测SHH 基因在角化囊肿中的表达情况。其基本流程如下图:(Amp 表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LacZ 基因被SHH 基因插入后不表达

)

请回答:

(1)重组载体中SHH 基因转录合成RNA 探针时,__________(需要/不需要)启动子。

(2)步骤②中,用Ca 2+

处理大肠杆菌,使之成为__________细胞,然后导入重组载体。实验中,用添加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未导入质粒的细菌将会死亡,原因是这些细菌不含有__________基因。

(3)能表达LacZ 基因的大肠杆菌在含有IPTG 和X -gal 的培养基上会形成蓝色菌落,易于识别。根据上述原理可以初步判断__________(蓝色/白色)菌落中的大肠杆菌为重组菌。

(4)将制备的探针加入角化囊肿切片中,探针将与__________形成杂交带,进而判断SHH 基因的转录情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uh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