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更新时间:2023-03-10 01:2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内容提要:

一、马克思恩格斯思想转变的历程 二、唯物史观的发现过程 三、科学世界观的公开问世 四、社会革命道路与策略的理论 P2

一、马克思恩格斯思想转变的历程 (一)马恩思想转变历程简况

马 哲学世界观: 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恩 (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思 政治立场: 民主主义 共产主义 想 转

变 起点: 康德和谢林的浪漫主义

历 黑格尔哲学体系批判 程 思想发展脉络:过程 莱茵报时期出现锋芒

简 著书立说形成理论体系 图 结果:《宣言》宣告理论成熟

P3

(二)代表性著作简析 1.博士论文

名称:《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区别》 内容:借研究亚里士多德以后希腊哲学的发展趋势,探讨了黑格尔哲学解体以

后德国哲学的发展前景。他不同意黑格尔将亚里士多德以后的希腊哲学意味着古希腊哲学的衰落,而是认为这些自我意识哲学一定意义上发展了古希腊哲学,认为人的自由包括思想自由和通行自由。

评析:(1)观点总体上属于青年黑格尔派;

(2)政治观点超出青年黑格尔派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具有民主主义立场;

1

(3)哲学观点超出青年黑格尔派,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上坚持辩证法,强调思维和存在、哲学与现实的相互作用 P4

3.《莱茵报》时期思想转变的三环节 第一环节:

1842.5:《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一篇论文)关于出版自由和

公布等级会议记录的辩论》(是《评普鲁士书报检查令》的深化) 第二环节:

1842.10: 《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三篇论文)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维护贫困农民权益,看到物质利益重要性) 第三环节:

1842.12 《摩赛尔记者的辩护》(看到了社会生活的客观必然性) P5

4.《德法年鉴》时期马恩思想转变

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恩格斯:《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和《英国状况——评托马斯 ·卡莱尔的“过去和现在”》 P6

《论犹太人问题》

目的:对布·鲍威尔1843年出版的《犹太人问题》和《现代 犹太人和基督徒获得自由的能力》的批判

2

内容:探讨了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的关系,提出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

马 布·鲍威尔 马克思 布 把世俗问题归为神学问题; 把神学问题归为世俗问题

观 用宗教桎梏说明世俗自由公民的桎梏;用自由公民世俗桎梏说明宗教桎梏 点 人的政治解放就是人的解放; 政治解放+人类解放 区 别

P7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任务:对如何实现人类解放和由什么社会力量来实现人类解放问题进行探讨

(1)探讨如何实现人类解放和由什么社会力量来实现人类解放 (2)指明人类解放的依靠力量——无产阶级 内容:

(1)马克思揭示了宗教的社会根源,明确指出把宗教批判发展为政治批判的任务

(2)马克思批判了割裂理论与实践的“理论派”和“实践派”,唯物主义地阐述了理论与实践、思维与存在的统一关系

(3)马克思分析了德国革命的可能性在于形成了工业无产阶级,阐述无产阶级由于其历史地位而具有的世界历史使命 标志:马克思思想完全转变到共产主义 P8

二、唯物史观的发现过程

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新世界观的首次理论探索 基本观点:市民社会决定国家

3

认识方法:从对宗教、国家和法的批判深入到对市民社会的批判 理论基础:当前的经济事实(异化劳动) 异化概念演变:

基本意:权利的转让、关系的疏远和精神的错乱

卢梭:从法理意义上,表示人们自愿订立契约,把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的一部分转让给处理公共事务的国家。

黑格尔:从哲学意义上,是主体活动的结果成了主体的异己的力量,并反过来危害和支配主体。具体在黑格尔哲学体系中,只作为主体的绝对观念或绝对精神发展到一定程度便异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然后又在发展中扬弃了异化,回归“绝对观念”自身。

费尔巴哈:是人的本质的异化,就是人把自己的本质返回人自身,才能使人成为真正的人。 马克思:

1.异化劳动含义:是指劳动者的劳动及其产品反对、奴役、控制劳动者的劳动形态。

2.对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的批判:人的本质和人的劳动都发生了异化。 3.异化的四个规定:A..劳动产品同劳动者异化;B.劳动本身与劳动相异化;C.人的类本质与人相异化;D.人与人相异化。

三、科学世界观的公开问世 四、社会革命道路与策略的理论

第二讲 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4

《共产党宣言》刚刚问世,欧洲爆发了1848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这一革命经验教训的总结,进一步来丰富和深化了唯物史观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

此后,马克思主义全力投入了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写出了不朽的巨著《资本论》

1871年,法国爆发了无产阶级革命,建立了巴黎公社,马恩在总结巴黎公社失败的经验教训过程中,将无产阶级革命与无产阶级专政学说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此后,在反对巴枯宁和拉萨尔主义的斗争中,马克思有完善了他有关“国家与革命”的理论。并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某些特征作了科学的预测。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1848年欧洲革命经验的科学总结

1848年欧洲革命是一场范围广大影响深远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欧洲1848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简介

革命的最显著的特征,新兴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马克思对这场革命极为关注,革命失败后对它进行了深刻总结,并写下了一系列重要著作。

⑴ 马克思的《从1848 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⑵ 恩格斯的有《德国维护帝国宪法的运动》 《德国农民战争》《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

⑶ 马恩合著的有《国际述评》《中央委员会告同盟书》

这些著作极大地丰富了唯物史观,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以及民族解放运动的理论。

(一)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

⒈ 提出社会革命是社会基本矛盾激化的结果,是在一定的社会要求基础上产生的。批判了那种认为革命的发生归咎于少数人的煽动,或个别领袖人物偶然的行动和动机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分析了1848年欧洲大革命爆发的原因

5

⑴ 具体分析了法国二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前夕法国社会的经济状况 和阶级关系和法国二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⑵ 对法国六月无产阶级起义爆发和失败的根本原因作了深入的分析。无产阶级革命失败,除了力量对比十分悬殊之外,最根本的原因是欧洲大陆生产力发展的状况还远未达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 ⒉人民群众是社会革命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

1848 年欧洲革命,领导者虽然是资产阶级,但革命的主力军却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

⑴ 高度评价了人民群众在革命中表现出的主体精神和首创作用。

⑵ 指出参加革命的人民群众越广泛,越自觉,社会的变革就越深刻,越彻底,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就越大。

⑶ 强调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作用的同时,也对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⑷ 以路易·波拿巴政变为例,科学的阐明了个人与阶级的关系,历史人物的重要作用等对波拿巴政变成功的原因、社会基础、个人品质进行了分析。

⑸ 论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原理,即历史总的进程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和愿望为转移,任何人的活动都必须受到客观规律的支配。 (二)进一步完善了无产阶级革命理论

⒈完善和发展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斗争策略的理论

⑴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是沿着上升的路线进行的,如英国革命、法国大革命;而1848年资产阶级革命是沿着下降的路线进行的。

⑵ 通过资产阶级革命两种不同类型的对比分析,提出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民主革命中的策略。

⑶ 对德国革命进程进行了具体分析。

⒉提出了无产阶级不断革命的理论,具体内容是:

⑴ 无产阶级应积极参加民主革命,把这一革命进行到底,并使其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

⑵ 无产阶级革命与资产阶级革命的本质区别在于,消灭私有制,消灭一切阶级,通过无产阶级专政,建立共产主义新社会。

6

⑶ 无产阶级革命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进行,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无产阶级革命也必然会呈现出阶段性的特点。 ⒊全面的阐述了工农联盟的思想

马克思在总结1848年革命经验教训时指出,没有农民这个同盟军,无产阶级革命就不可能取得胜利,并论证了建立工农联盟的重要性。

⑴ 农民是无产阶级的同盟军。农民的两面性,无产阶级与农民总体利益一致性。

⑵ 无产阶级只有和农民联合起来才能取得革命胜利。然后建立牢固的工农联盟,是革命成败的关键。

⑶ 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坚持对工农联盟的领导权。只有无产阶级政党才能代表他们的利益。

(三)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基础

在总结1848年欧洲革命的经验过程中。马克思首次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贡献。

马克思通过对资产阶级国家本质的分析、做出了无产阶级必须摧毁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理论。

巴黎六月工人起义被残酷镇压的事实说明,无产阶级哪怕只是稍微触动一下资产阶级秩序就会遭到镇压。因此,无产阶级要获得自身的解放,只有彻底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是无产阶级彻底革命的根本体现,也是无产阶级革命不同于历史上任何革命的根本标志。

⒈马克思深刻揭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及其历史使命

首先,揭露了资产阶级国家的实质是资产阶级的专政,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质就是要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⒉对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必然性和过渡性做出了经典性的概括。

马克思在致魏德曼的信中指出:阶级和阶级斗争不是我的发现,我所加的新内容就是证明了下列几点。

⑴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⑵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7

⑶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产阶级社会的过渡。 (四)关于民族解放运动的理论

1848年欧洲革命引起欧洲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马克思提出了民族解放运动的理论。

⒈ 压迫民族的无产阶级要给毗邻民族以自由。

提出:“压迫其他民族的民族是不能获得解放的”。一些民族在自己获得自由的同时,也应该让受它压迫的民族获得自由。

无产阶级要获得真正的自由,就要彻底抛弃民族压迫的政策。

⒉ 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是民主革命和无产阶级斗争得天然同盟者。 无产阶级革命对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只有无产阶级革命胜利,才能真正铲除产生民族压迫的根源。

⒊ 正确的区分了不同性质的民族运动。无产阶级政党要把具体的民族运动置于全局中来分析,严格区分了革命的民族解放运动和反动的民族运动。应坚决反对和揭露反革命的民族运动,坚决支持革命的民族解放运动。 二、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和《资本论》第一卷的出版

1848年革命失败后,马克思先到巴黎,后于1849年8月迁居伦敦,重新开始对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他把自己一生中的黄金时代都用于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在详细考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本质和规律。

1867年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在德国汉堡用德文正式出版。

◆马克思的《从1848 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恩格斯的有《德国维护帝国宪法的运动》 《德国农民战争》《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

◆马恩合著的有《国际述评》《中央委员会告同盟书》

这些著作极大地丰富了唯物史观,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以及民族解放运动的理论。

(一)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⒈将劳动价值论置于科学的基础之上,揭示了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的关

8

系。

⒉揭示了商品拜物教的秘密,其根源于在生产商品劳动所特有的社会性质。 (二)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

⒈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

⒉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⒊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具有不同的作用。

⒋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 ⒌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掩蔽形式。 (三)资本积累理论

⒈资本积累的本质—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⒉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与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⒊资本的原始积累与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四)对唯物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全面论证 ⒈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论证 ⒉对唯物史观的全面分析与论证

三、马克思恩格斯对巴黎公社经验的总结

巴黎公社简介 1871年3月18日巴黎工人阶级起义,建立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工人阶级的政府——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政权只存在72天,公社失败以后,马克思写下了《法兰西内战》一书,对巴黎公社的革命经验进行了总结

(一)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新发展

⒈系统论证了无产阶级革命是暴力革命,以革命的暴力对付反革命的暴力。 ⒉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专 政)的重要性。 ⒊系统阐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特征

①废除资产阶级常备军,建立人民武装的军事制度。

②用人民选举、监督并可以随时撤换的公仆来代替官僚机构的官吏。 ③建立立法与行政合一的政权机关。

④否定资产阶级官僚集中制和资产阶级的各种组织形式。

⑤教会与学校分离,免费教育,没收反动官僚财产,保护劳动人民的利益,

9

使他们成为企业的主人。

⑥对外政策坚持民族平等,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侵略,主张在民族独立基础上的无产阶级国际团结。体现了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原则。

⒋对无产阶级专政在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阶段中的历史作用进行了深入阐述

①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②实现用自由联合的劳动条件去代替劳动受奴役经济条件

③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必须经历阶级斗争的几个不同的阶段 (二)对无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革命同盟军学说的新发展

⒈ 巴黎公社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证明,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没有无产阶级政党的坚强领导,要取得革命胜利是不可能的

巴黎公社虽然在第一国际的思想影响下发生的,但占据公社领导地位的人大部分是布朗基主义者和蒲鲁东主义者。马克思主义者只是少数,而且在公社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领导集团发生分裂,加速了革命的失败。

⒉ 指出了无产阶级政党团结的重要性。革命是应该团结的,没有团结,公社只能遭受失败的命运。

⒊ 巴黎公社革命的经验深刻说明,无产阶级革命如果没有同盟军支持,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巴黎公社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争取到巴黎以外的小资产阶级,特别是农民的支持,没有建立工农联盟,这就导致巴黎无产阶级孤军奋战,最终归于失败。

四、马克思对巴枯宁主义的批判和对国家学说的发展

巴黎公社失败以后,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存在着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机会主义和巴枯宁的无政府主义,马克思与他们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并在理论上对其进行了清算

(一)什么是巴枯宁主义?

巴枯宁,全名 米哈伊尔. 亚历山大罗维奇.巴枯宁,1814年生于沙皇俄国一个贵族家庭,是无政府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自称是唯物主义者,他把人类历史说成是从动物性状态向人性状态过渡的过程,是向自由状态的进军。人类的第一个阶段是没有脱离动物状态原始时期;

10

第二个阶段是受宗教和国家奴役的时期;第三阶段是摆脱了任何权力的人们无组织的自由社会。他认为历史剧是人的人性发展对于人的动物性的不断否定,革命的政治纲领应是立即爆炸国家的反对权威,实现普遍平等,在他看来,具有破坏性和自发性的农民和流浪无产阶级是革命的基本力量。他认为在农民占多数的国家里是最适合于无政府主义的革命。(如:俄国)

巴枯宁的这种历史观完全歪曲了历史发展,不承认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宣扬资产阶级的人性论,是唯心主义的。他的无政府理论其核心是反对一切国家和权威。

巴枯宁认为国家是产生人间剥削、奴役、掠夺和战争等一切罪恶的根源。国家是由宗教意识创造出来的。国家是和人类的自由本性相矛盾的。他要求消灭一切国家,包括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巴枯宁还否定一切权威,认为权威的影响会直接变成压迫和虚伪。有了权威和集中,就不可能有个人的自由。他认为,否认权威就意味着不应用权威的手段来反对权威。因而他坚决反对工人阶级的政治斗争。他认为,工人阶级一旦从事反对资产阶级国家的政治斗争,就等于承认了资产阶级国家制度和资产阶级政治。他希望有朝一日能进行“全民暴动”,在一天内废除国家,实现“无政府状态”的社会,实现人人平等与自由。

对巴枯宁的这套无政府主义的怪论,马恩给予彻底的揭露和批判。 马恩指出,巴枯宁的无政府主义并不是什麽新发明出来的理论体系,只不过是拼凑起来的杂粹。在本质上是“蒲鲁东主义和空想共产主义的混合物”,巴枯宁所宣扬的“阶级平等”和“废除继承权”只不过是从圣西门主义那里抄袭来的残羹剩汁。他鼓吹的“废除国家”和“放弃政治运动”则是从施蒂纳和普鲁东那里拣来并加以发挥了的无政府主义。巴枯宁无政府主义的理论基础是以抽象的人性论为核心史观和极端个人主义。

马恩在揭露巴枯宁主义的理论来源和实质的同时,还揭露了巴枯宁主义在实践上的反动性。揭示巴枯宁主义的反动性在于掩盖了资产阶级国家对无产阶级的统治和奴役的本质。否认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和资产阶级专政国家的区别。他的反权威和无政府主义,就是反对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国家的斗争,放弃反对资产阶级的政治革命。

11

(二)关于国家消亡的理论

在批判了巴枯宁唯心主义国家观的过程中,马恩阐述了国家消亡的理论。

⒈揭示了国家的阶级本质以及其消亡的经济基础。

巴枯宁的国家观认为:应当消除的主要祸害不是资本和阶级对立,而是国家。否定国家的阶级本质,认为废除国家,资本就会自行完蛋。马恩认为巴枯宁颠倒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是倒果为因。马恩说:“我们的说法恰巧相反,废除了资本,即废除了少数人对全部生产资料的占有,国家就会自行垮台。”

⒉对巴枯宁把“废除继承权”作为社会革命的起点进行了驳斥和批判。 巴枯宁认为,不是私有制产生了继承权和阶级的不平等,而是由于继承权使一些人的财产越来越多,造成了私有制存在的主要条件和阶级的不平等。 马恩批判了这种颠倒继承权与私有制相互关系的唯心主义观点,认为私有制是继承权得以产生和存在的根源和基础。因此,继承权的消亡将是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改造的自然结果;但废除继承权决不可能成为这种社会改造的起点。无产阶级革命的首要前提是推翻资产阶级国家政权和资本主义私有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平等,造成国家及作为国家法律制度之中的继承权的消亡的前提条件。

⒊驳斥巴枯宁对无产阶级专政的攻击,阐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必然性 巴枯宁攻击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说什麽“革命专政的国家和国家政权”都是反动的,反对一切国家,包括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马恩对巴枯宁的攻击,指出,要废除国家,不预先实现社会变革是十分荒谬的,要使国家消亡,必须进行社会革命,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在消灭私有制的基础上,实现国家消亡。无产阶级专政的存在是创造消亡国家的政治条件、经济条件的必然结果。 (三)论权威

针对巴枯宁否定一切权威的无政府主义的观点,马恩深刻地阐明了权威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此,恩格斯写下了著名的《论权威》一文,批判了巴枯宁反对权威的论点,论证了马克思主义的权威观。

⒈ 恩格斯深刻地揭示了权威的实质,揭示权威是现代社会大生产的产物,其实质就是以服从为前提的思想意志的集中统一。权威的产生和存在并不取决于

12

某个人的主观意志,而是人类社会自身客观需要,即便是未来社会,权威也是需要的,现代大工业的发展史充分证明了“想要消灭大工业中的权威,就等于想消灭大工业本身。”巴枯宁无政府主义的反权威论实质上只是反映了小私有者为图保持所谓个人自由而排斥集中管理的大生产的狭隘心理。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根本矛盾的。

⒉ 批判了巴枯宁主义将权威与自治绝对对立起来的谬论,深刻地揭示了自治与权威的辩证关系。

巴枯宁主义者认为权威是绝对坏的东西,而自治是绝对好的东西。这是十分可笑的观点。权威与自治,既相互对立与冲突又相互统一。权威的行使以个人自治为基础,并通过个人的自治来实现。同时自由的个人又必须服从一定的权威。

⒊ 阐述了关于革命的权威的必要性及未来政治国家和政治消亡的重要思想。

政治国家政治权威最终将逐渐消亡,但在旧的社会关系废除之前,他们是不可能,也不应该被彻底消除。

巴枯宁主义者试图在产生政治权威和政治国家的社会关系彻底改变之前,就一举消灭政治权威和政治国家,这在理论上是荒谬的,实践中则是反动和有害的,也是根本行不通的。恩格斯明确指出:“革命无疑是天下最权威的东西。”没有权威就没有革命的胜利,即使胜利了也无法巩固。巴黎公社经验就证明了这一点。 五、对拉萨尔主义的批判和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预测

拉萨尔简介:斐迪南·拉萨尔(1825-——1864)德国工人运动中机会主义派的首领,出身于一个犹太富商家庭,在柏林大学读书时,接受了黑格尔哲学,1848年德国革命期间,参加过《莱茵报》的工作。革命失败以后,从事商业投机活动,60年代始又进行政治活动。1863年任全德工人联合会主席,执行机会主义路线。

其主要的观点是从超阶级的国家观出发,幻想通过争取普选权和依靠“国家帮助”建立生产合作社,实现不折不扣的公平分配等途径,使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他污蔑农民是“反动的一帮”,反对工人与农民结成联盟,宣扬“铁的工资规律”等谬论。暗中与普鲁斯当局的“铁血宰相”俾斯麦勾结,并秘密领取津贴,支持他的“铁血政策”,出卖工人阶级运动。1864年,在一次决斗中丧命,

13

终年39岁。

拉萨尔的机会主义思潮在德国工人运动中有较大的影响。马恩在著名的《哥达纲领批判》中,对拉萨尔机会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并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作了科学预测。

⑵ 《哥达纲领批判》原名《对德国工人党的几点意见》,写于1875年4月——5月。首次公开发表于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理论刊物《新时代》杂志,1891年第1卷第18期。中译本现编入《马恩选集》第三卷

19世纪60——70年代德国工人运动中存在着俩个政党:一个是“全德工人联合会”,由拉萨尔建立,又称拉萨尔派,另一个是“德国社会民主工党”,由于是在爱森纳赫城建立,因而又称“爱森纳赫派”,领导人是李卜克内西和倍倍尔,他们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但在思想和实践上都不成熟。俩个政党并存的局面,把德国工人阶级分成俩个部分,不利于工人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斗争中采取统一步调和行动。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原则上不反对俩派合并,因为合并对工人阶级斗争有利。但他们一再告诫李卜克内西等爱森纳赫派的领导人,必须坚持在科学共产主义的原则基础上的合并,决不能拿原则作交易。可是李卜克内西等人不听忠告,对拉萨尔机会主义作了很大让步。

《哥达纲领》就是准备提交俩派将于1875年5月在哥达城召开合并大会的党纲草案,这是一个浸透了拉萨尔主义的纲领草案,马克思针对这一草案,写下了《哥达纲领批判》,批判了拉萨尔派的机会主义的观点,阐述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特别是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原理。 (一)对拉萨尔主义的批判

⒈ 对拉萨尔主义的小资产阶级分配理论的批判。

针对拉萨尔的“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马克思指出,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因为自然界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源泉,劳动本身不过是一种自然力,即人的劳动力的体现。

针对拉萨尔的“不折不扣”的公平分配理论,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工人只有得到资本家的雇佣才能进行劳动,才能创造财富。在生产资料私有制条件下,所谓实行“不折不扣”的公平分配也只是一种空洞的幻想。

14

⒉ 批判了拉萨尔主义关于“反动的一帮”的谬论。

拉萨尔主义认为,除了工人阶级以外,“其他阶级都是反动的一帮”。马克思指出,这是十分错误的,它混淆了敌友界限,打击面过宽;否定了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并强调工人阶级应团结中间阶级,特别是农民阶级,建立工农联盟的极端重要性。

⒊ 批判了拉萨尔“铁的工资规律”的谬论。

“铁的工资规律”是拉萨尔主义的经济学理论基础。“铁的工资规律”认为,“在劳动的供求的支配下,决定着工资铁的经济规律是这样的:平均工资始终停留在一国人民为维持生存和繁殖后代按照习惯所要求的必要的生活水平上,这是这样一个中心点,实际日工资总是在它的周围摆动,它既不能长久的高于它,也不能长久的低于它。

工资如果长期低于这个中心点,那时就会发生人口外流,独身生活,节制生育,以至最后由于贫困造成工人人数减少的现象,造成工人人手供应短缺,从而使工资重新回到它原来较高的水平。

这个理论的实质在于把资本主义特有的工资规律和无产阶级的贫困归于人口的“自然繁殖”,说成是“自然规律”,掩盖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实质,起到了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作用。

⒋ 批判了拉萨尔的依靠国家帮助工人建立合作社的理论。

拉萨尔关于依靠国家帮助建立生产合作社以便建成社会主义的观点,就是要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不去推翻德意志帝国,而是乞求它恩赐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认为这是一条彻头彻尾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路线,它从根本上否认无产阶级革命的必要性,使社会主义实际上成为一种空想。 ⒌ 批判了拉萨尔关于“自由国家”的谬论。

拉萨尔主义的“自由国家”的理论,抹煞了国家的阶级本质,把实现“自由国家”作为统一后的德国工人党的奋斗目标,这就否定了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目标。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当无产阶级还需要国家的时候,它需要国家不是为了自由,一到有可能谈自由的时候,国家本身就不再存在了。”在阶级社会里,没有超阶级的“自由国家”。随着阶级的消灭和国家的消亡,那时才有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15

(二)对未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进行了科学预测 ⒈ 提出了关于过渡时期的基本理论

马恩在19世纪40年代末,就曾经提出了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存在一个过渡时期的设想。在写《哥达纲领批判》的时候,系统的论证了过渡时期的理论,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转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一时期相适应,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国家只能是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⒉ 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两个阶段的理论

在《哥达批判纲领》写作之前,马克思把共产主义社会作为一个统一的社会形态来考察,没有对其作出阶段性的区分。在《哥达批判纲领》中,马克思第一次明确地将共产主义区分为俩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并对其不同的特征进行了阐述。

马克思认为,在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或第一阶段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而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

马克思说:“在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的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到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越资产阶级权利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305——306页)(旧版第三卷第12页)

从上面对共产主义社会的预测来看,共产主义社会有如下特征:

⑴ 奴隶般地服从社会分工消失,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对立消失,人将是全面发展的人。

⑵ 劳动不再是谋生的手段,而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

⑶ 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财富极大丰富,社会财富源泉充分涌流出来。 ⑷ 社会分配方式将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16

第三讲 马克思主义的系统化和深化

19世纪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马恩的思想在国际工人运动中进一步传播,成为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这时,马恩理论也在日臻完善和系统化,而且,还不断开拓新的领域,提出了许多新思想。 一、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系统阐述

19世纪70年代,德国工人阶级处于国际工人运动的前列,然而1875年爱森拉赫派与拉萨尔派合并后,由于对拉萨尔派做了原则性的让步,致使党的思想理论水平大为下降,从而使各种错误思潮在党内流行。

杜林主义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渗透到德国社会民主党内,并且迷惑了许多党员和知识分子,造成了严重的思想混乱。

杜林与杜林主义简介:欧根·卡尔·杜林(1833——1921),德国哲学家,庸俗经济学家,庸俗经济学家,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

他出身于蒲鲁士王国的一个官吏家庭。1853——1856年在柏林大学学习法律,毕业后1856——1858年从事律师和见习法官工作。1861年因患严重的眼疾放弃法律工作,同年在柏林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1863——77年在柏林大学担任哲学、经济学讲师。1873年兼任私立女子中学教员。1877年因同几名著名教授发生冲突(杜林写文章攻击过他们)而被柏林大学解聘,以后一直过着私人学者的生活。

19世纪60年代,杜林曾投靠过俾斯麦反动政府,并为其出谋划策,是一个社会改良主义者。19世纪70年代,杜林宣称改信社会主义,并以社会主义的行家与改革家自居。写过不少著作,其中有《国民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批判史》(1871年)《国民经济学和社会经济学教程》(1873)《哲学教程——严密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1875)

杜林吹嘘他是当代“唯一真正的哲学家”,“一切时代最伟大的天才”,扬言他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领域实现了全面的变革,并向马克思主义公开挑战。

在哲学上,杜林打着“现实哲学”和“严格哲学”的旗号,鱼目混珠,以假乱真,是一个不坚定不彻底不明确的唯物主义者,并常常用形而上学和先验主义的观点反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其哲学观点带折中主义色彩。 在政治经济学方面,他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凯里的信徒。他仅仅反对资本主义的分配方式,并不否定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并用庸俗经济学的观点歪曲马克

17

思的剩余价值学说。

在社会主义理论方面,用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来反对科学社会主义,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否认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由于杜林披上了社会主义改革家的外衣,采取激进的姿态反对俾斯麦的某些政策和对普鲁士大学制度进行抨击,同时对巴黎公社的革命家进行过一些赞扬,对德国社会民主党表示靠拢,因而蒙骗了德国社会民主党中的许多人。19世纪20年代,杜林的思想在全欧蔓延开来,直接危害着德国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健康肌体。面对德国党的思想混乱,恩格斯写下了《反杜林论》,对杜林的整个思想体系进行了全面清算和深刻的批判。

《反杜林论》,原名《欧根·杜林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变革》,恩格斯批判杜林的一本论战性著作,写于1876年9月——1878年6月。1877年1月——1878年7月以论文的形势陆续发表在《前进报》上。1878年7月出版单行本,该书在恩格斯生前发行过三版,后来翻译成各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现在收录在《马恩全集》第20卷,《马恩选集》第三卷,原文是德文。

《反杜林论》由“引论”、“哲学篇”、“政治经济学篇”和“社会主义篇”构成。对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进行了系统地阐述。 (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论述

⒈ 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性质,划清了与旧哲学,特别是旧唯物主义的原则界限。

恩格斯把马恩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之为“现代唯物主义”,指出,“现代唯物主义”是对俩千年来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的全部思想内容以及历史本身的概括和总结,特别是对现代自然科学的新成就和现代社会现实进行深入研究和哲学概括的成果。它的本质特征是,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有机统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有机统一。 ⒉ 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基本理论

⑴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⑵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⑶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 ⒊ 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⑴唯物史观不是从人的意识出发说明人的存在和人类历史,而是从人的存在,即从现实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出发来说明人的意识和人类历史。

18

⑵论证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⑶论证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⑷阐述了经济基础与道德观、平等观等观念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⑸阐述了关于阶级、阶级斗争与国家的原理。

⒋ 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思维观,认为人的思维本质上是对自然和社会等客观实在的反映,是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

⑴阐述了思维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辩证关系。 ⑵阐明了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 ⑶阐述了自由与必然的辩证关系。

⒌ 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并为辩证法下了一个科学定义,即“辩证法不过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⑴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 ⑵论述了质量互变规律 ⑶论述了否定之否定规律

(二)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些重要原理的阐述

⒈ 给政治经济学下了一个经典定义,即“政治经济学,从最广义的意义上说,是研究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交换规律的科学。”

⒉ 阐述了生产、交换和分配的相互关系,批判了杜林宣扬的庸俗的“分配决定论”的观点。

⒊ 阐述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驳斥了杜林在价值论上混淆价值与价格的错误。

⒋ 阐述了科学的剩余价值论,驳斥了杜林对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论的歪曲。 (三)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全面阐述 ⒈阐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⑴ 社会主义产生的理论来源(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 欧文)

⑵ 社会主义产生的条件和发展规律

⒉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及其表现 ⒊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⒋预测了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⑴ 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国家以社会的名义占有物质生产资料

19

⑵ 整个社会生产自觉地按计划进行

⑶ 商品交换将被排除,因而也排除了产品向商品转化和产品向价值的转化

⑷ 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国家将自行消亡。 ⑸ 消灭城乡差别等旧式分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总之,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第一次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及相互关系,构建了马克思主义完备而严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和完善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俄国农村公社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可能性的论述

马恩在19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关注俄国革命的问题,对俄国的经济历史情况进行了研究,并对俄国社会的特点及其发展道路提出了一系列新见解,特别是对俄国农村公社是否可能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进行了论述。 “卡夫丁峡谷”

“卡夫丁峡谷”典故出自古罗马史。公元前321年,萨姆尼特人在古罗马卡夫丁城附近的卡夫丁峡谷击败了罗马军队,并迫使罗马战俘从峡谷中用长矛架起的形似城门的“牛轭”下通过,借以羞辱战败军队。后来,人们就以“卡夫丁峡谷”来比喻灾难性的历史经历,并引申为人们在谋求发展时所遇到的极大的困难和挑战。马克思晚年曾将资本主义阶段喻为人类的“卡夫丁峡谷”,并认为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国家由于它所处的历史环境,有可能“不经受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苦难而取得它的全部成果”,避免“遭受资本主义制度所带来的一切极端不幸的灾难”,“不通过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可怕的波折而吸收它的一切肯定的成就”,从而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一)马克思对俄国农村公社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 1.俄国的农奴制改革与农村公社 (1)俄国的农奴制改革

19世纪中叶,俄国是一个东方专制主义的国家,经济上远远落后于英法等西欧资本主义国家。

1853——1856年爆发的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被英法联军大败,国内矛盾空前激化,俄国统治者为维护自己的统治,被迫于1861年实行农奴制的改革。 农奴制改革是俄国由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转折点。

20

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十八世纪末,俄国的封建农奴制在部分地区已经开始衰落;到了十九世纪初叶和中叶,更日益走向瓦解。封建农奴制解体的过程也是新的资本主义要素在农奴制内部形成的过程。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即废除农奴制,是当时俄国新的生产力的发展与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之间矛盾冲突所引起的封建农奴制危机,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阶级斗争尖锐化的必然结果。 这次改革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为维护贵族地主的利益,并为革命形势所迫,自上而下进行的一次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它成了俄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

改革以后,俄国的封建农奴制度为资本主义制度所代替;尽管还保存着封建农奴制的残余,但俄国的历史毕竟进入了资本主义时期。

政治上虽开始由封建专制制度向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度转变,但改革并不彻底,仍然保留着大量农奴制的残余。生产力和社会发展受到阻碍,在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人民群众的不满日益高涨,俄国面临着更深刻的社会变革。

俄国社会面临着的巨大变革提出了俄国向何处去的变革。

从19世纪60年代起,一些民粹主义分子在赫尔岑和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关于俄国社会发展独特道路的观点的基础上,对俄国社会的出路问题进行了探索和争论。

(2)民粹主义,民粹派。

19世纪60——70年代产生于俄国的一种小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潮。当时资本主义正开始在俄国发展,但小生产仍占优势。主要代表人物是拉普罗夫等人,他们代表小生产的利益,以“人民的精粹”自居,于1874年提出到“民间区”的口号,纷纷穿起农民的服装,走向农村,因而被称为“民粹主义者”。他们认为资本主义在俄国是偶然的,不可能发展起来。否认工人阶级是最革命最先进的阶级,认为只要知识分子领导农民起来“暴动”,就可以推翻沙皇统治。然后通过农村公社就可以走向社会主义。但是农民并没有跟他们走,沙皇警察却到处逮捕他们。最后,民粹派发生了分裂。

(3)俄国的农村公社。俄国的农村保留的土地公有制形式。

民粹派根据俄国仍然在全国范围内保留着较完整的农村公社这一事实,明确提出资本主义不符合俄国的具体国情,俄国的农村公社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在

21

农村公社基础上可以直接建成共产主义。

但民粹派所理解的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种“农民社会主义”。他们认为,在当前俄国社会中,只有农民和平民知识分子,才是最杰出的阶级,俄国的农民是天生的社会主义者。他们从唯心史观出发,看不到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和其所产生的历史进步作用,看不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看不到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俄国农村公社所产生的巨大破坏作用,却以此作为参照系,未考察俄国社会发展的可能途径。总之,俄国民粹派脱离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当的将俄国公社制度和农民理想化,将生产社会化和公有化混为一谈,错误地认为只要

实现了土地国有化或农民集体耕作,就算实现了社会主义。 2.马克思对俄国农村公社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

俄国民粹主义者关于俄国社会发展道路问题的讨论,引起了马克思的极大关注。由于马克思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崇高声望和巨大影响,俄国的一些民粹派的代表人物为了取得马克思的支持和理解,常与他讨论俄国社会发展道路的特殊性问题。马克思对民粹派提出俄国是否必须经过资本主义阶段才能建设社会主义?俄国的农村公社制度是否和社会主义的公有制有内在联系等问题产生极大兴趣。并从1877年到1882年,三次比较集中的较为系统地谈到了俄国社会发展的非资本主义的可能性问题。

(1)1877年11月,马克思在致俄国《祖国记事》杂志编辑部的一封信中,首次比较含蓄的提到俄国有可能走一条不同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批判了俄国民粹派理论家米海洛夫斯基把《资本论》中关于西欧资本主义历史起源的历史进程,歪曲为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的作法。

马克思认为:第一,西欧资本主义道路不能照搬到俄国,俄国的发展道路由于历史环境和条件与西欧不同而具有特殊性。第二,俄国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历史阶段,认为如果俄国能抓住当时历史提供给他的最好机会,就有可能避免遭受资本主义制度所带来的灾难性波折。

※《祖国记事》 1820年在俄国彼得堡创刊。1820——30年间登载俄国工业、民族志、历史学等方面的文章。1839年起成为文学和社会政治刊物。60年代初采取温和保守立场。70年代后成为团结革命民主主义知识分子的中心。民粹派对该杂志产生过较大影响,1844年被沙皇政府查封。

(2)1881年在致俄国女革命家查苏里奇的复信草稿中,马克斯提出了俄国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

22

论述。

第一,马克思具体分析了俄国农村公社所处的特殊历史环境,指出,俄国是在全国范围内把农村公社保留到今天的欧洲的唯一国家。一方面,土地公有制使它有可能直接逐步地把小地块个体耕种转为集体耕作,并且俄国农民已经在没有进行分配的土地上实行集体耕作,并习惯于劳动合作关系,这有助于他们从小地块劳动向合作劳动过渡。另一方面,和控制着世界市场的西方生产同时存在,就使俄国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把资本主义制度创造的一切积极成果用到公社中来。

第二,马克思具体分析了俄国农村公社的二重性及俩种可能性的命运,他指出,俄国公社虽然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但同时又包含着私有制的因素,一方面,公有制以及公有制所造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使公社基础巩固;另一方面,耕地的小块耕作和产品的私人占有又使那种与较原始的公社条件不相容的个性得到发展,由于农村公社的内在二重性矛盾的存在,使得它的发展有两种可能,或者私有制因素战胜集体因素,或者集体因素战胜私有制因素。两种结局都是有可能的,但一切取决于它的历史环境。

第三,马克思具体分析了俄国农村公社跨越“卡夫丁峡谷”的前提条件。马克思认为,俄国农村公社跨越资本主义历史阶段的发展是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但是这种跨越只是一种可能,要使这种可能成为现实,首先必须以俄国发生社会主义革命为前提,即在农村公社没有被其内在的私有制瓦解之前,或者资本主义在俄国的发展没有摧毁农村公社之前,就爆发了社会主义革命。“如果革命在适当的时刻发生,??那麽农村公社就会很快的变为俄国社会新生的因素,变为优于其它还处在资本主义制度奴役下的国家的优势。 (二)恩格斯对俄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论述 1.恩格斯对俄国农村公社命运的关注

1875年恩格斯写下了《论俄国的社会问题》,对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认为,俄国的公社所有制虽然日趋解体,但“如果有什麽东西还能解救俄国的公社所有制,使它有可能变成确实富有生命力的新形式,那麽这正是西欧的无产阶级革命。”

1894年,恩格斯在《“论俄国的社会问题”跋》一文中指出:“现在俄国无论是资本主义的发展还使公社解体都大有进展,在这种情况下,俄国农村公社是否可以挽救,是否可以同西欧的转变相配合,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新起点,这个

23

问题我不能予以回答。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要想保全这个残存的公社,就必须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必须在俄国进行革命。”他还认为:当西欧各国的无产阶级取得胜利和生产资料转归公有之后,那些刚刚进入资本主义生产而仍然保全了氏族制度或氏族残余的国家,可以利用公有制的残余与之相适应的人民风尚作为强大手段,来大大缩短自己向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过程,并避免我们在西欧开辟道路所不得不经历的大部分苦难和斗争。

马克思、恩格斯有关俄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论述把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运用于俄国这样落后的国家,指明了落后国家和民族的特殊的社会发展道路,是对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补充和发挥。 三、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

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不幸逝世,此后恩格斯不仅单独肩负着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的历史重任,而且继续从事着创造性的理论研究工作,他根据变化了的客观实际,极大地向前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 (一).对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补充和发挥

恩格斯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做了十分重要的补充和发展主要表现在: 1.通过对原始社会的深入研究,在摩尔根马克思已取得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恩格斯关于古代社会发展规律的著作。1884年3月底-5月用德文写成。同年十月初在苏黎世以单行本出版。1891年底在德国斯图加特发行第四版。并作了重要的补充和修改,此后被译成多种版本,全书由两个序言、九章正文和一个附录组成。

摩尔根路易斯享利(lewis Henry Morgen 1818 – 1881年),美国民族学家,原始社会史学家,主要著作《易洛魁联盟》《人类家族的血亲和姻亲制度》《古代社会》等。此外,还有《摩尔根的印第安人日记》《摩尔根欧洲旅行日记选》等。 (1)提出了“两种生产”的理论

恩格斯通过对家庭人口和血缘关系在原始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研究提出了“两种生产”的理论,即“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繁衍)逐渐增多或增广。

两种生产的理论,科学地说明了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4

两种生产始终都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制约作用。 (2揭示了家庭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考察了家庭这个社会细胞的形成过程,揭示了人类由杂乱性交和第一种家庭形式血缘家庭过渡的最主要的动因是生产力的发展,恩格斯还依次考察了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制家庭和专偶制家庭的演变过程。 普那路亚家庭 Punaluan family

原始社会群婚家庭形式。从血缘家庭发展而来。又称普那路亚婚、族外群婚。普那路亚为夏威夷语,意为亲密的伙伴。即一群同胞的或血缘较远的姊妹同一群平辈但不是她们的兄弟在内的男子,或一群同胞或血缘较远的兄弟同一群平辈但不包括他们的姊妹在内的女子相互通婚。此后这些女子间不再互称姊妹,男子间不再互称兄弟,而改称普那路亚。这种婚姻形式不仅排除了不同辈的近亲通婚,而且也排除了同辈的近亲通婚,是较血缘家庭有所进步的家庭形式。普那路亚家庭是外婚制的开始。普那路亚家庭由19世纪美国民族学家摩尔根命名,并将该术语用于科学研究,认为它曾普遍存在,而且是氏族制度产生的直接原因。 (3)深刻地分析了私有制和阶级产生的过程

生产力的发展、交换的发展、社会分工的出现导致了私有制的产生,而私有制就是阶级产生的根源和破坏氏族公社的最有力的杠杆,最后三次大分工,最终彻底摧毁了原始公有制社会。 (4)阐述了国家的起源

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国家也随之产生了,国家是阶级矛盾的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国家在本质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暴力工具。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的消灭,国家将自行灭亡。

2.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 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终结》一书中全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互相关系,揭露了费尔巴哈唯心史观的根本局限性,阐明了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特点、基本规律等。 (1)社会发展规律不同于自然规律

自然规律是通过不自觉的、盲目的力量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而社会历史规律则是通过人们自觉的、有目的的活动表现出来的,但这种差别和特点,并不能否定社会历史是一个有其内在规律的自然进程。

25

(2)发现社会历史规律的途径是深入探讨历史上人民群众及其领袖人物动机背后的动因。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没有仅仅停留在对人们行为动机的认识上,而进一步探讨了人们行为动机,特别是人民群众行为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并进而发现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 (3)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规律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阶级斗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物质动因,上层建筑归根结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3. 着重强调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批评了把唯物史观说成是“经济决定论”的错误观点。

(1) 阐明了上层建筑诸因素的相互影响及其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2)政治上层建筑,特别是国家权力对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能动反作用。 (3)论述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对经济基础的能动反作用,是它的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的表现。

(二)对资本主义发展趋势进行了科学的分析

19世纪70年代起,资本主义开始向自由竞争阶级向垄断阶段过渡,恩格斯敏锐地分析了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新趋势和新特点。

1. 揭示了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的必然性指出自由竞争必然导致资本和生产集中,而资本集中必然走向垄断

2.分析了资本主义垄断组织的具体形式及其对未来社会主义的意义卡特尔 托拉斯等分析

3. 揭示了资本主义垄断阶段的一些基本特征。金融资本和食利者阶层人数越来越多,表明资本主义寄生性和腐朽性不断增长。 (三)对工农联盟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问题的重要论述

19世纪90年代,恩格斯针对法国工人党“南特纲领”和德国社会民主党内福尔马等人在农民问题上的机会主义观点对建立工农联盟和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等重大问题做了重要论述

1..强调建立工农联盟的重大意义,工农联盟才能夺取政权

2. 对农民进行了阶级分析,说明无产阶级对农村各阶级的不同态度和立场,并对农民的阶级地位进行了分析,将农民划分为大农、中农和小农三种类型。

26

3.论述了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实现农业合作化的基本设想。

对小农争取志愿的原则加入合作社,积极说服大农和中农,对大土地所有者一般应剥夺他们的土地。

(四)对欧洲无产阶级革命策略的新见解

19世纪最后20多年,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和新现象,恩格斯对此进行了分析,并对无产阶级革命策略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新见解。

首先,对1848年欧洲大革命时期制定的无产阶级斗争策略进行了回顾和反思。

恩格斯认为,当时他们认为1848年革命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大决战,是受法国大革命经济的影响,那只是一个幻想,并认为欧洲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消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因此,即使在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时期。无产阶级的经验也是不可能的。

其次,结合历史条件的新变化,阐述无产阶级斗争的新策略。巴黎公社失败后20多年来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有了新的变化和发展。 ①旧式的起义和街垒巷战大大过时了

②利用普选权和资产阶级民主与资产阶级进行斗争

③务必要警惕反动势力的挑畔,千万不要上敌人的当,在条件不具备的条件下,千万不要进行武装起义抗争。

最后,恩格斯强调要保留革命权,在进行合法斗争时,千万不要认为不需要革命,并强调了无产阶级保留革命权的重要性。

四、德国社会主义民主党内反对伯恩施坦对马克思主义的全面“修正” (一)伯恩斯坦对马克思主义的全面“修正”

伯恩斯坦其人:爱德华.伯恩斯坦。德国犹太人(1850年-1932年),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第三国际修正主义思潮的重要代表人物,出身工人家庭,早年当过银行学徒和职员。1872年加入德国社会民主工党(爱森纳赫派),1878年流亡瑞士,组成苏黎世三人团,鼓吹改良主义右倾投降主义,受到马克思、恩格斯的严厉批判,1881年-90年任德国社会民主党机关报《社会民主党人》主编,曾支持过倍倍尔、李卜克内西等代表的革命派同党内错误路线进行斗争,为传播捍卫马克思主义理论做过大量有益的工作,1895年恩格斯逝世以后,公开篡改马克思主义。

27

1896年-98年在考茨基主编的《新时代》上,以“社会主义问题”为总标题,发表系列文章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性发生怀疑,公开宣称马克思主义“过时”,要求全面“修正”马克思主义,1898年在《崩溃论和殖民政策》一文中,首次抛出“最终目标是微不足道的,运动就是一切”的修正主义公式,1899年发表《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一书,公开、全面地阐述他的修正主义观点,集当时修正主义观点之大成。

在哲学上,攻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主张“回到康德去”。 在经济上,反对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鼓吹资本主义经济的“适应性”,认为垄断组织可以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在政治上,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立构阶级调和、议会道路、主张和平长入社会主义。

侨居国外22年后,1901年回到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以国会议员身份公开支持德国政府的战争政策,堕落成为社会沙文主义者。

苏联十月革命后,反对列宁主义和苏维埃政权,其主要著作《社会主义历史与情况》《德国的革命》《英国大革命中的社会主义和民主政治》等。 1.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修正”

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修正首先反映在他于1896年-1898年在《新时代》杂志上以《社会主义问题》为总标题写的一组文章中,在这种组文章的最后一篇文章《社会主义的现实因素和空想因素》中,伯公开提出用新康德主义指导社会主义运动,用新康德主义改造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并在1899年出版的《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主义民主党的任务》一书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进行了更为全面、系统的修正。

首先,用新康德主义取代马克思主义

所谓新康德主义,它形成于19世纪60年代,它利用当时自然科学发展中的某些因素,结合垄断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上的需要,极力“复活”康德哲学中的唯心主义成分,拼凑出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流派。

伯恩斯坦极力主张用新康德主义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来取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并对新康德主义的鼓吹者,费.阿.朗格的哲学理论进行吹捧。在伯恩斯坦的心目中,朗格完全可以取代马克思,朗格的哲学完全可以取代马克思主义的哲学。 其次,以否定黑格尔的辩证法来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在他看来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最致命之处”就在于坚持了“黑格尔”的矛盾辩证法的“残余”。

28

再次,用折衷的多因素论取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伯恩斯坦首先对唯物史观作出歪曲的解释,他把唯的史观比作宗教的教义,认为“唯物主义者是不信神的加尔文教徒”,伯恩斯坦把唯物史观看作是一种“庸俗经济史观”和“历史宿命论”。

对马克思对唯物史观的表述进行了歪曲,强调用多因素论来取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他所主张的折衷的多因素就是除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外的其他因素,如氏族群体、生活习惯、地域的群集、人口的地区分布和交通等。这些因素都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可见,伯要用这种多因素论来对唯物史观从根本上进行否定。

2.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理论的“修正”

(1) 伯恩斯坦在以《社会主义问题》为总标题的系列文章中,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五个方面进行了“修正”。

①以反对社会主义运动中的“空想主义”为借口,对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中有关“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的论断进行修正,伯恩斯坦认为,马克思设想的,在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之后才可能出现的经济现象,实际上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已经产生了,因此,谈论现存社会“长入”社会主义的问题并不是错误。 ②以19世纪70年代-90年代英国农业发展状况为例,提出了马克思生前对资本主义农业发展趋势的相反结论,即英国农业已经克服了“绝大部分的危机”将重新“站在健康的基础上”。农民作为一个阶级没有分化,农业工人的工资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了。

③从人的生存的空间关系的影响和人口数量的增加对各民族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的影响的角度把现代资产阶级国家看成是对空间方向的大扩展和其领土上急剧增加的居民数量进行协调的一种管理组织,认为依靠这种国家,完全可以达到“长入”社会主义的目标

④否认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显著的资本集中趋势,认为小型企业并没有停止发展,大企业增长的趋势,只是工业的“不断运动”中的一种微不足道的现象。

⑤断言资本主义内部已经生长出越来越多的社会主义因素,并认为这一社会制度“崩溃”的可能性不是更大了,而是更小了。

(2)在《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一书中,伯恩斯坦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进行了“修正”。

①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进行了彻底否定,他认为,马的劳动价值论存在

29

严重的“失误”,一是建立在“一系列的抽象和还原”的基础之上,运用这一方法分析问题,价值就失去了任何衡量性成了“纯粹的思维构想”,二是认为马的劳动价值论在经济思想史上早已存在,只不过是“更加系统和规范”罢了。三是马的劳动价值论是“思维的公式”或科学的假设,缺乏“现实可行性”和令人信服的说明力。

否定劳动价值论的目的是否定马的剩余价值理论的科学性,认为剩余价值不过成了单纯的公式,成了一个以假设成为根据的公式。在马克思那里只是一种“道德命题”,并不能从理论上说明资本主义的剥削。

②伯恩斯坦否定资本主义经济中存在着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从而否定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及其历史发展趋势的理论,否认马克思主义资本积累理论的科学性和内在统一性。

③伯恩斯坦以否认资本主义发展新时代的特征为前提,否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现实可能性,进而宣称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是一种“过时”的理论。

伯恩斯坦故意混淆产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和直接原因,曲解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产生根源的论述,认为马克思有时激烈反对把消费不足作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有时却又把消费不足作为一切现实危机的“最后原因”;为了证明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理论毫无根据,伯恩斯坦还阐发了自己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两点看法,一是资本主义信用制度具有的积极作用。信用制度可以自行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性质。二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不可避免性不具有普遍性。伯的论述显然是与马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大相径庭。

3.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修正”

在《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一书中,伯恩斯坦以“社会民主党的任务和能力”为题,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修正”。 这一“修正”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对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背叛

①关于阶级的划分,马克思的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为标准,伯恩斯坦完全抛弃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的这一精髓,一方面避开了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来谈论阶级的划分问题,把阶级的划分完全看作是对人们的财产及其收入的划分。把无产阶级理解成“阶层的混合物”。另一方面完全放弃了以社会劳动组织中人们之间

30

相互关系来划分阶级的正确方法,而主张用现代企业中劳动过程分工体系的等级方法来划分阶级。

②否定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科学的科学性和正确性,指责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是和法国大革命的恐怖时期为典型例子建立的,不具有普遍性,他宣称“无产阶级专政”一词,将随着社会“民主”的发展,随着社会民主党站在议会工作,比例人民代表制、人民立法的立场上而已经过时,已经没有生命力。 (2)对无产阶级政党及其任务的曲解

① 他强调,在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理论中,应该取消用无产阶级社会来代替资产阶级社会的提法,要求德国社会民主党放弃反对和消灭资产阶级的理论纲领。 ② 伯恩斯坦要求德国社会民主党应该成为一个“民族党”,要维护本民族和本国的利益,担负直保障阶级利益和民族利益的任务。并放弃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改变社会主义运动的基本原则。 (3)对社会主义目标和特征的歪曲

①伯恩斯坦对社会主义目标和特征的歪曲是以“合作经营”为中心命题的,他认为在马克思主义文献中,关于合作经营的论述是十分肤浅的。由于马克思囿于“剥夺剥夺者”的公式,因而,不可能以理论上的“公平态度”来对待合作社。在伯恩施坦看来,利用合作经营形式向社会主义过渡存在着极大的优越性,工人阶级依靠合作经营可以不通过暴力革命,就能获取社会财富的很大一部分,它是“各平长入”社会主义的理想模式。

②伯恩斯坦还认为,在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中, 不需要炸毁现存的包括国家机器在内的社会制度本身,现代社会的各种自由制度是有伸缩性的,有变化和发展能力的,用不着炸毁他们只需要继续发展的,而不需要革命专政,社会主义只有在等待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和自由制度得到充分发展以后,才有可能产生。在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中,社会主义运动的任务就是积极地“发展”资本主义民主、自由制度,这样就可以“和平地”而不是借助“暴力的”的专政的方式,达到建成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目标”。

可见,伯的观点是与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就是打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用无产阶级国家代替资产阶级的国家的观点是背道而驰的。

(二)卢森堡、倍倍尔、考茨基对伯恩斯坦修正主义理论的批判 1卢森堡对伯恩斯坦修正主义理论的批判

31

罗莎.卢森堡(1871-1919),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德国社会民主党的领导人,德国共产党的创始人。1890年,进苏黎世大学攻读文学和社会学,1893年参加创建波兰社会民主党,并任党的机关刊物《工人事业》主编。1897年大学毕业移居德国并加入德国社会民主党,投身德国工人运动,1899年反对伯的修正主义斗争中成为左派领导人。1919年参加柏林工人起义,被逮捕并被反动派秘密杀害,主要著作者《社会改良还是社会革命》、《狱中书简》。 (1)对伯恩斯坦《社会主义问题》的批判

卢森堡认为,伯恩斯坦在以《社会主义问题》为总题目的系列文章中,提出了许多错误的观点。这些错误的观点必须予以批判。

①批判伯恩斯坦关于信用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作用的错误观点。认为,资本主义信用的发展确实具有促进股份公司产生,加速资本循环,以及“增加生产力”的作用,但是信用发展本身并不是以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更不足以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②批判伯恩斯坦关于企业联合组织性质的错误观点,认为,垄断组织卡特尔对资本主义经济的作用不仅不是消除资本主义矛盾的“适应手段”,而恰恰是加剧它因有的无政府状态,暴露它内含的矛盾,加速它灭亡的一个手段。

③批判伯恩斯坦关于中小企业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作用及发展性质的错误观点,指出,那种认为中小企业会随着大工业的发展逐渐从地面上消失的观点,完全误解了资本主义大工业发展的趋势,中小企业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科技革命有着特殊的作用和影响。

(2)对伯恩斯坦《社会主义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的批判

伯恩斯坦在《前提和任务》一书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种种歪曲,卢森堡对此进行了批判。

①伯恩斯坦把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伦看作是一种“纯粹的思维的构想”。卢森堡认为,伯的这种观点清楚地表明两点

第一,伯根本不懂得马对劳动价值论的“抽象”并不是思维中想象的产物,而是存在于商品经济中的,是一种现实的存在。

第二,伯对马的劳动价值论的错误理解表明,他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伯对马劳动价值论的诋毁,是他修正主义必然的发展。

②伯恩斯坦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二元论”的观点,实际上是意指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存在着“空想主义的残余”,卢森堡认为,这实际上表明社会

32

主义本身对伯恩斯坦来说已经变成了“空想主义的残余”。

③卢森堡对伯恩斯坦反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手法作了揭露,指出,伯在宣扬修正主义理论时先是向马克思学说的各个基本原理进攻,然后公开采用所谓“新的”形式和语言,消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阶级性和革命性。

(3)对伯恩斯坦“修正”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及其原则的理论的批判 1898年10月德国社会民主党在斯图加特召开代表大会在会上,卢森堡对伯恩斯坦“运动就是一切,最终目的是微不足道的”观点的实质及其对党的理论基础和策略原则的危害作了剖析,她认为:对无产阶级政党来说,没有比关于最终目的的问题更加实际的问题了,只有最终目的才构成我们社会主义斗争的精神和内容,最终目的对无产阶级政党来说就是一切。

在批判伯恩斯坦修正主义斗争中,卢森堡始终最坚定地站在斗争前列,他捍卫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思考和某些错误,但他始终是一位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正如列宁所说的那样“鹰有时比鸡得飞低,但鸡永远不能飞得像鹰那样高。罗莎卢森堡虽然犯了这些错误,但她始终是一只鹰”。

2.倍倍尔对伯恩斯坦修正主义理论的批判

奥古斯特 倍倍尔(1840 – 1913)是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最著名的政治领导者,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演说家和彻底的革命家,在德国社会民主党中,他是最先站出来抵制和批判伯恩斯坦修正主义的主要领导人,他在反对伯恩斯坦修正主义理论的斗争中,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和捍卫中有着坚定的革命立场和敏锐的洞察力。

伯恩斯坦关于《社会主义问题》的系列文章发表以后,倍倍尔就明确表示不赞成伯恩斯坦的观点,并认为与他发生公开冲突不可避免。 (1)倍倍尔对伯恩斯坦修正主义理论学说的剖析

①认为伯的思想蜕变和他所处的“环境”有着极大的关系。伯在恩格斯逝世后,所以呼吸的是英国空气,所处的是英国环境,以及“在那里的交往”,使他的观点走向修正主义。

②认为伯思想的蜕变和他加入德国社会民主党前后的思想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伯入党时是爱森纳赫派,几年后在杜林的影响下,成为一个狂热的杜林主义分子,认识赫希伯格以后,又变成了“赫希伯格分子”,恩格斯逝世以后,他在机会主义立场上走得更远,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全面的修

33

正。

(2)倍倍尔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论述

面对伯在《社会主义前提和社会党的任务》中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唯物史观,资本积累理论,无产阶级贫困化,暴力革命理论等所做的全面歪曲,倍倍尔不仅进行了反击,而且在反击中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①对马克思唯物史观论述,认为马克思发现了社会发展的规律,这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②对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观点的论述,倍倍尔集中批判了伯对马关于资本积累理论的否定,从德国的工业和农业发展为例说明资本积累和集中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加剧已是一种趋势。

③对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贫困化的论述。倍倍尔认为在无产阶级贫困化方面提出的财产和收入日趋分散的观点,是极其错误的,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财产和收入并非日趋分散,而是更为集中了。工人的生活水平虽然有提高,但地位没有改变。

④对社会革命的斗争方式问题的论述,在社会革命的斗争方式上,伯总是强调用改良主义的方式代替暴力革命的方式,伯对此进行了批判,提出革命是一项权力,有罪的不是那些奋起使用暴力的人,而是挑动暴力的人。

3.考茨基对伯恩斯坦修正主义理论的批判

卡尔 考茨基(1854–1938年),德国社会民主党的重要领导人,第二国际国内久负盛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从伯发表《社会主义问题》系列文章开始到《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一书出版这一时期,考茨基用伯的修正主义理论展开坚决的斗争,他在由他主篇的《新时代》杂志上发表了大量文章,对伯的修正主义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批判,并论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他在《伯恩斯坦和社会民主党的纲领》一书中,深刻地批判了伯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全面修正。考对伯的批判引起了伯的恐慌和社会民主党党内马克思主义者的高度评价。

(1)对伯恩斯坦“修正”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批判

考认为,在唯物史观的方法论上,伯通过对马克思关于唯物史观中的个别词句的诡辩,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中实的歪曲性演绎,把马的历史观解释成为一种宿命论,解释成为一种机械的自动的必然性理论。

考强调,伯“修正”马的方法论,最集中地表现在对马的劳的价值论的曲解

34

上。

(2)对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理论的批判

①批判了伯的“崩溃论”,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历史趋势的理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是自行“崩溃”,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②批判了伯对马关于“剥夺剥夺者”理论的歪曲,进一步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内在趋势理论。

③批判了伯关于股份公司的发展阻碍了资本集中的论点,论述了资本主义股份公司发展的性质,指出,股分公司和股票不仅不阻碍资本集中,反而是一种加速资本集中的手段。

(3)对伯恩斯坦和社会改良主义思想的批判

伯的社会改良主义思想在现实中表现为多种言论,“如要改良,不要革命”,“阶级对立正在减弱,社会革命再必要”,革命正是一种过时的,野蛮的手段等。

①批判伯“要改良,不要革命”的观点

针对伯的这了一观点,考阐述革命与改良的关系,改良不能克服生产力与现存所有制之间的矛盾,不能改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造成的各种后果。

②批判伯“阶级对立还在减弱,社会革命不再必要”,指出,社会革命的时代没有过去,无产阶级只有通过社会革命和能夺取政权。

③批判伯“革命是一种已经过时,野蛮的手段的错误观点

指出革命时代正在到来而不是过去,取得政权的道路是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要坚决摒弃那种用反动资产阶级结盟的机会主义政策,由此可见,在批伯的修正主义理论时期,考作为德国马克思主义者,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做了巨大贡献,但后来即一战后期却堕落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叛徒。

第四讲 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与列宁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一、普列汉诺夫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与发展

普列汉诺夫生平简介:格奥尔吉·瓦连京诺维奇·普列汉诺夫(1856—1918)是第二国际著名的理论家和活动家。俄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团体——“劳动解放社的创建者。”出身于俄国唐伯夫省一个地主家庭。19世纪70年代参加民粹主义运动。曾俩次被捕。1880年被迫侨居瑞士,逐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脱离民

35

粹主义。

1882年翻译俄文版《共产主义宣言》,1883年创立解放社(与查苏里奇),1889年出席巴黎第二国际代表大会并发表关于俄国工人运动的演说,同年赴伦敦会见恩格斯。1900——1903年同列宁一起主编《火星报》和《曙光》杂志。1905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反对列宁路线。后成为俄国孟什维克的领导人。1883——1903年,普列汉诺夫写下了大量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代表著作。如《社会主义与政治斗争》,《我们的意见分歧》,《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等,这些著作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思想,为反对伯恩斯坦修正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俄国传播做出了贡献。 (一)普列汉诺夫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阐释

普列汉诺夫在批判伯恩斯坦修正主义理论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了深刻地论述。

⒈对修正主义哲学理论的深刻批判

面对伯的修正主义把唯物主义混同于唯心主义,认为辩证法是“陷阱”,应该“回到康德去”的错误观点,普写下了《唯物主义还是康德主义》《伯恩斯坦与唯物主义》等文章,在对抗的哲学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揭露了伯对“哲学的无知”。揭示了伯的修正主义哲学理论实质就在于用康德主义代替唯物主义,调和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俩个根本对立的派别,抹煞他们的界限。 ⒉对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论述

⑴普在论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时,始终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起来,以物质和精神“谁解释谁”来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使划分的标准含有认识论的意义,这是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刻理解和充分发挥。

⑵普还为“物质”下了一个定义,即“我们所说的物质的对象(物体)就是那些不依赖于我们的意志而存在的对象,这些对象在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是唤起我们一定的感觉。而这些感觉反过来又成为我们关于外部世界,即关于这些物质对象及它们相互关系的观念基础。”这个“物质”定义后来被列宁所发展。

⑶普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他认为,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要素,是马克思主义体系的灵魂,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这一革命性转变正得力于辩证法。

36

⒊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论述

⑴ 普研究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揭示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是对历史做出科学说明的唯一理论,他使人们可能把人类历史当作有其自身规律的过程来理解。

⑵ 他还考察了社会结构和发展动力,对马克思关于社会结构的生产力、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三层次和引起社会结构变化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的历史唯物主义经典公式作了论证,提出了社会结构的“五项因素公式”。强调了社会结构的客观性,体现了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原则。 ⑶ 普还深入探讨了社会发展规律与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的关系。他把历史规律和人的自由看作俩个不可分割的问题。因此,他认为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看,人的意志自由不仅不排斥历史必然性,而且还以历史必然性为基础,那种把人的个人意志自由同历史必然性绝对对立起来的观点,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十分错误的。

⑷ 普还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社会发展的原因分为一般原因、特殊原因和个别原因,一般原因和特殊原因结合在一起决定着社会历史发展的方向,个别原因则使历史事变具有“个别的外貌”。 (二)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论证

普既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宣传者,也是马克思经济学说的捍卫者。他在批判伯恩斯坦修正理论及俄民粹派的经济理论的过程中,用大量事实论证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⒈ 在批判伯恩斯坦修正主义理论中,论证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⑴ 在论证无产阶级相对贫困的问题时,普指出,伯的所谓财富分散,有产者人数增加的理论完全是杜撰出来的,实际上股份公司的出现并未使财富分散而是集中,贫富差距扩大。马克思的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理论完全正确。 ⑵ 在论证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与社会革命的问题时,伯的没有经济危机就没有革命的说法是不正确的。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经济不平衡现象的发展和无产阶级状况的恶化,必然导致经济危机。即使不发生经济危机,工业萧条引起失业、贫困和痛苦,也完全能引起阶级斗争尖锐化,而发生社会革命。

37

⑶ 在论证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问题时,揭示伯的“崩溃论”是伯主观臆造并强加给马克思的。不管怎样说,生产力超过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限制,就必然消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就要让位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⒉ 在批判民粹派的理论过程中,论证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在俄国的运用。

⑴ 批判民粹派关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形成基础是西欧的经济关系,它不适用于俄国的观点,揭示马经济理论是以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为典型,但从典型中抽取了一般的规律,他对一般规律的揭示正是以对各国具体情况的研究为基础的。

⑵ 在批判民粹派把俄国与西欧的资本主义对立起来的做法时,普论证了俄国自然经济转变为商品经济、资本家——企业主阶级和无产阶级——工人阶级的发展过程。

⑶ 在批判民粹派否认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作用时,正确的评价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作用,认为从历史的观点出发才能给资本主义经济一个公正的评价。 (三)普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学说的贡献

⒈在批判俄国民粹派的理论中传播和阐述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⑴普指出,民粹派的理论存在着相当多的错误和俄国的现实极端不符。与俄国社会生活进程发生严重冲突。民粹派的理论已是空想和反动的理论,只有科学社会主义的学说才是真正的科学,是与俄国的社会生活进程相一致的,是最伟大最革命的理论。

⑵针对民粹派提出的农村公社是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重要环节的观点,普指出,农村公社实际上是封建统治的支柱,并且现在正在分化瓦解,变成富农剥削贫农的工具,依靠农村公社过渡到社会主义是不可能的。

⑶针对民粹派提出的知识分子领导农民是实现社会主义的主要力量的观点,普指出,农民是正在分化和没落的阶级,只有无产阶级才是最革命和最有前途的阶级,只有他才能担当起消灭资本主义,建设共产主义的历史重任。

⑷ 针对民粹派认为当时俄国就可以立即实行社会主义的观点,普强调,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是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的组织性,由于俄国的矛盾还只是经济的个人性与最主要的生产手段之一的土地归村社占有之间的矛盾,因而俄国还不

38

具备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

⑸ 针对民粹派提出的政治斗争是少数人密谋活动的观点,普强调政治斗争的重要性,无产阶级必须通过政治斗争,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才能实现社会主义。

⒉ 在批判伯恩斯坦修正主义理论中捍卫和论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⑴ 针对伯关于暴力革命是“无理的生存牺牲”,无产阶级是“低级文化”的谬论。揭示这些都是从资产阶级学者那里抄来的,就连伯恩斯坦的“最终目的是微不足道的,运动就是一切”也是从舒尔采·格弗尼茨的《论社会和平》一书中抄袭来的。伯反对暴力革命,但马恩普不一般的反对暴力革命。普对恩格斯晚年提出的利用合法手段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论断作了阐释。

⑵ 针对伯反对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普论证了无产阶级建立自己的专政的必要性。他一针见血的指出,只有那些完全丧失了“最终目的”的任何概念,而只想着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方面“运动”的人,才会认为工人的指示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是一句空话。

⑶ 针对伯反对阶级斗争的修正主义理论,普认为,“凡存在阶级的地方,阶级斗争就不可避免,凡有阶级斗争的地方,相互斗争者的任何一个阶级,都必须而且自然的力求的对敌人的完全胜利和对敌人的彻底统治。

总之,在普还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时,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他还是有一些理论方面的不彻底性致使他后来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占到机会主义的立场上去。反对列宁、反对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二、列宁早期的理论活动

弗拉基米尔·伊利奇·乌里物诺夫(列宁)于1870年4月20出生于伏尔加河流域的辛比尔斯支域。1887年进入喀山大学法律系学习。不久,即因参加反对沙皇政府的学生运动而遭逮捕流放。一年后,列宁返回喀山,加入一个马克思主义小组,由此开始了他的职业革命家的生涯。在这时起,他以校外生资格取得大学毕业文凭。1893年列宁移民彼得堡,开始了早期理论活动。 (一)对民粹派的批判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阐发

39

民粹主义是19世纪60年代俄国社会发展的独特产物。其理论实质是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否认工人阶级是实现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否认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幻想在旧的农村村社等生产形式基础上避开资本主义而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早期的民粹主义者多是反对封建沙皇制度民主主义斗士,为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做出过贡献。他们放弃优越的城市生活,以人民“精粹”和农民“代表”的名义,奔赴农村宣传自己的主张,民粹派由此而得名。但自80年代以后,民粹派逐渐丧失了革命民主主义精神,与自由派同流合污,90年代以后成为伯恩斯坦的追随者和信徒。严重的阻碍了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和发展。 俄国的马克思主义先驱普列汉诺夫及其“劳动解放社”虽然率先开展了批判民粹主义的斗争,但影响大都在国外,而在国内民粹主义仍具有较大影响。 这时列宁担当起在国内批判民粹主义的任务。列宁在《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供给社会民主党人?》一书中对民粹主义的一些观点进行了严厉的批判。

在批判民粹派代表米海洛夫斯基的理论观点时,列宁首先把他所称的民粹主义“主观社会学”同作为“人类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的唯物史观”对峙起来,无情的揭露了以“人类天性”为出发点观察社会历史问题的陈腐论调的唯心主义实质,同时着重阐发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物质关系决定思想关系的原理,论证和捍卫了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科学意义。

其次,为了汇集民粹派对历史辩证法的攻击,驳斥那种认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结论是套用黑格尔之段式推论得出来的谬论,列宁阐明历史辩证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他强调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客观现实的反应,不是单纯的证明工具。

第三,列宁还批判了民粹派的英雄史观,阐发了人民群众和个人的历史作用的原理。针对自封的“人民之友”对社会民主党人的攻击,列宁进行了分析、批判、捍卫和丰富了历史唯物主义,使他赢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称号。 最后,列宁还清算了“合法马克思主义”的客观主义,揭露了他的主观唯心主义实质及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康得哲学结合的折衷主义手法,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党性原则。

40

⒉ 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国际化与资产阶级利益民族化的矛盾统一的观点考察帝国主义,认为国际化趋势首先表现为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的发展,表现为各国经济联系的扩大和深化。其次表现为国际垄断组织的产生。

⒊ 从帝国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角度论证帝国主义只是一种形式,现代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的基本特征是无政府状态,它表现为世界性的工业危机和战争。

(三)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的提出

1916年列宁写下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对帝国主义作了全面的研究,对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特征作了分析。

列宁帝国主义论的立脚点集中表现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特殊历史阶段”的科学概括上。列宁认为,这个特征分三个方面: ⑴帝国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

⑵帝国主义是寄生的或腐朽的资本主义 ⑶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

这是对帝国主义经济、政治本质及其历史地位的深刻揭示。

⒈ 帝国主义就其经济实质来说是垄断资本主义,它的基本经济特征是垄断。 ⒉ 帝国主义的政治特征是对内全面反动对外侵略扩张,明确提出帝国主义就是战争。

⒊ 确定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指明它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即它是寄生的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 五、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理论

(一)在研究了帝国主义问题以后,列宁揭示了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理论。 ⒈ 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绝对规律,这一规律导致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帝国主义战争是无产阶级有可能在薄弱环节上突破。

⒉ 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一国取得胜利,这也是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作用的结果。⒊ 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需要有一定的主客观条件。 ⒋ 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无产阶级专政。

⒌ 无产阶级必须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争取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⒍ 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是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46

(二)对马克思主义国家与革命理论的阐述与发展

列宁在1917年8月——9月之间,写下了《国家与革命》一书,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与革命的理论。

⒈ 阐发了恩格斯关于国家起源和本质的理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是阶级统治和压迫的机关和暴力组织。

⒉ 通过暴力革命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一般规律,强调无产阶级国家代替资产阶级国家的历史必然性,并系统阐发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⒊ 国家消亡的经济基础只有到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才具备。 (三)论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落后的俄国胜利的可能性

按马克思恩格斯设想,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那些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发生并获得胜利。而列宁通过对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帝国主义时代情况的变化的研究,提出比较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可能首先获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⒈ 首先他认为俄国作为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已具备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

⒉ 其次他认为俄国的无产阶级虽然人数少,文化水平低,但政治上成熟,斗争经验丰富,有农民作为同盟军,使俄国无产阶级在争取革命胜利的斗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⒊ 再次,沙皇残暴统治,日益孤立失去民众的支持,使无产阶级能担当起推翻沙皇统治的重任。十月革命的胜利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47

马克思主义主义发展史

主讲人:廖小明

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

2013年2月

48

P2 导 论

一、课程简介及学习要求

二、马克思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的历程 四、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理论与现实 P3

一、课程简介及学习要求

(一)“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对象 (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分期 (四)学习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意义

(五)学习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方法与考核方式

P4 (一)“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既是一门历史课,又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从其学科体系看,它是一门历史课;从其社会功能看,它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

2.课程任务:资政育人

49

把握一个主题:什么事马克思主义,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贯穿一条主线: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懂得“三个选择”:历史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P5

(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对象 1.马克思主义及其构成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由其后继者所继承和发展了的思想观点的科学体系。 (2)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 ?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基础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要内容 ? 科学社会主义——核心 P6

2.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及其研究对象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指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运用、发展、创新和建设的历史过程及其一般规律。——客观历史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指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运用、丰富和创新的历史过程及其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学科

2)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对象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及其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5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u8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