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物理方法知识点知识点总复习(1)

更新时间:2023-05-05 09:14: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考物理物理方法知识点知识点总复习(1)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一斜面固定在地面上,木块m和M叠放在一起沿斜面向下运动,它们始终

相对静止,m、M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M、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则()

A.若m、M一起匀加速运动,可能有μ1=0,μ2=0

B.若m、M一起匀速运动,一定有μ1=0,μ2≠0

C.若m、M一起匀加速运动,一定有μ1≠0,μ2=0

D.若m、M一起匀速运动,可能有μ1≠0,μ2≠0

2.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c置于水平地面上,小物块b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

光滑的定滑轮与沙漏a连接,连接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在a中的沙子缓慢流出的过

程中,a、b、c都处于静止状态,则()

A.c对b的支持力减小

B.c对b的摩擦力方向可能平行斜面向上

C.地面对c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D.地面对c的摩擦力增大

.在小滑块A上放一小物3.将一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在斜面上放一小滑块A,如图甲

体B,物体B始终与A保持相对静止如图乙;或在小滑块A上施加一竖直向下的作用力

F,如图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甲图中A可沿斜面匀速下滑,加物体B后将加速下滑

B.若甲图中A可沿斜面匀速下滑,加力F后将加速下滑

C.若甲图中A可沿斜面匀加速下滑,加物体B后加速度将增大

D.若甲图中A可沿斜面匀加速下滑,加力F后加速度将增大

4.两个质量均为m的A、B小球用轻杆连接,A球与固定在斜面上的光滑竖直挡板接触,

B球放在倾角为 的斜面上,A、B均处于静止,B球没有滑动趋势,则A球对挡板的压力大小为

A.mg tanθB.2

tan

mg

θ

C.

tan

mg

θ

D.2mg tan θ

5.如图所示,在水平粗糙横杆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圆环A,用一细线悬吊一个质量为m的球B。现用一水平力F缓慢地拉起B,在此过程中A一直保持静止不动,设圆环A受到的支持力为

N

F,摩擦力为f ,此过程中:()

A.

N

F增大,f增大

B.

N

F减小,f增大

C.

N

F不变,f减小

D.

N

F不变,f增大

6.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叠放着质量相等的A、B两块木板,在木板A上放着质量为m的物块C,木板与物块均处于静止状态.A、B、C之间以及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现用水平恒力F向右拉木板A,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 B间的摩擦力大小不可能等于F B.A、 C间的摩擦力大小一定等于μmg C.不管F多大,木板B一定会保持静止D.A、B、 C有可能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7.如图所示,物体A、B放在物体C上,水平力F水平向左作用于A上,使A、B、C一起在水平地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A.物体A受到三个力作用B.物体C受到六个力作用

C.物体C受到三个摩擦力的作用D.C对B有向左的摩擦力

8.如图所示,三个形状不规则的石块a、b、c在水平桌面上成功地叠放在一起静止不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 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

B .c 对b 的作用力一定竖直向上

C .b 对a 的支持力是由于a 物体发生形变产生的

D .a 对b 的压力就是a 物体的重力

9.如图所示,在倾角为45°的斜面顶端,用线沿平行斜面方向系一个质量是m 的小球,若不计一切磨擦,当斜面体以a =2g 的加速度向左运动,稳定后,线上的张力为

A .0

B .

C .

D .

10.如图所示,三个物块A 、B 、C 叠放在斜面上,用方向与斜面平行的拉力F 作用在B 上,使三个物块一起沿斜面向上做匀速运动.设物块C 对A 的摩擦力为A f ,对B 的摩擦力为B f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如果斜面光滑, A f 与

B f 方向相同,且A B f f >

B .如果斜面光滑, A f 与B f 方向相反,且A B f f >

C .如果斜面粗糙, A f 与B f 方向相同,且A B f f >

D .如果斜面粗糙, A f 与B f 方向相反,且A B f f <

11.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效替代法等。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探究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B .根据速度的定义式,当Δt 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 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建立物理模型法

C .合力和分力的概念运用了极限法

D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表物体的方法叫等效替代法

12.如图所示,质量为M、半径为R的半球形匀质物体A放在水平地面上,通过最高点处的钉子用水平细线拉住一质量为m、半径为r的光滑匀质球B,则

A.A对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B.B对A的压力大小为R r

mg R

C.B对A的压力大小为mg

D.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大小为r mg R

13.如图所示,OA、OB是两根轻绳,AB是轻杆,它们构成一个正三角形。在A、B处分别固定着质量均为m的小球,此装置悬挂在O点。现对B处小球施加水平外力F,让绳OA位于竖直位置。设此状态下OB绳中张力大小为T,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T=2mg B.T>2mg

C.T<2mg D.三种情况皆有可能

14.在物理学习中,概念、模型、方法需要同学们理解与掌握,如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质点、点电荷均为理想化模型

B.合力与分力,合运动与分运动为等效替代关系

C.位移、速度、磁感应强度,电流强度、功均为矢量

D.电场强度、速度、密度等概念的引入均利用了比值定义法

15.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是在想象中进行的实验,它把可靠事实和理性思维结合起来,可以深刻地揭示自然规律。以下实验中属于理想实验的是

A.探究求合力方法的实验

B.伽利略研究力和运动关系的斜面实验

C.用打点计时器测物体加速度的实验

D.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关系的实验

16.下列关于物理学史和物理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根据速度的定义式v=,当Δt取不同的值时,v都可以表示物体的瞬时速度

B.牛顿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得出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牛顿运动定律

C.伽利略借助实验研究和逻辑推理得出了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D.用比值定义的物理概念在物理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例如加速度a=就是采用比值定义的

17.如图所示,在高度不同的两水平台阶上放有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物体,物体间用轻弹簧相连,弹簧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在m1左端施加水平拉力F,使m1、m2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m1表面光滑,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可能处于原长状态

B.弹簧弹力的大小为1cos

m g

C.地面对m2的摩擦力大小为F

D.地面对m2的支持力可能为零

18.物理学是一门实验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重要的物理规律都是由实验发现或由实验验证了的,下列有关物理实验中涉及的思想或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

A.(a)图为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的实验图,该实验利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B.(b)图库伦的扭秤实验装置图,该实验利用了微小量放大法的思想

C.(c)图为伽利略研究落体运动的规律,在该实验中伽利略通过减小斜面的倾角,直接验证了物体下落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D.(d)图为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装置图,该实验利用了控制变量的思想

19.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等。以下关于物理学家及其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牛顿认为自由落体运动就是物体在倾角为90°的斜面上的运动,再根据铜球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这是采用了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

B.根据速度定义式

x

v

t

?

=

?

,当t?非常非常小时,

x

t

?

?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

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

C.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法

D.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20.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维法、类比法、科学假说法和建立物理模型法等,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B.根据速度的定义式,当△t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C.伽利略为了探究自由落体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这里运用了类比法

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微元法

21.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的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为很多个小段,每一小段近似为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方法叫做“微元法”.下面实例中应用到这一思想方法的是()

A.在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过程中,控制物体的质量不变,研究物体的加速度和力的关系B.在计算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时,若电荷量分布对计算影响很小,可将带电体看作点电荷

C.在求两个力的合力是,如果把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是两个力的合力

D.在探究弹簧弹性势能表达式的过程中,把拉伸弹簧的过程分为很多小段,在每一小段内认为弹簧的弹力是恒力,然后把每一小段弹力所做的功相加

22.学习物理不仅要掌握物理知识,还要领悟并掌握处理物理问题的思想方法。在下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中,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方法相同的是( )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丙、丁

23.一倾角为的斜面体固定在水平面上,其斜面部分光滑,现将两个质量均为m的物块A 和B叠放在一起,给A、B整体一初速度使其共同沿斜面向上运动,如图所示,已知A的上表面水平,则在向上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B对A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B.物块A对B的作用力做正功

C.A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mgsinθcosθ

D.由于B减速运动,则B的机械能减少

24.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运用了假设法

B.根据速度的定义式

x

v

t

?

=

?

,当△t趋近于零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

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想

C.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成很多小段,然后将各小段位移相加,运用了极限的方法

D.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中,伽利略猜想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用实验进行了验证

25.如图,有A、B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并排放在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上,B球被竖直挡板挡住,不计一切摩擦,则A、B之间的作用力与竖直挡板对B的作用力之比为()

A

3333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解析】A、M、N一起匀加速下滑,对m: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m受到三个力,M对m的支持力, m的重力,M对m摩擦力,所以一定有μ1≠0,故A错误;

BCD、M、N一起匀速下滑,合力都为零,对m:根据平衡条件知,M对m的支持力等于m的重力,M对m没有摩擦力,故可能μ1≠0,也可能μ1=0;对整体:由平衡条件分析

可知,斜面对M有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故μ2≠0;故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B

解析:B

【解析】

【分析】

b受到c的摩擦力不一定为零,与两物体的重力、斜面的倾角有关。对bc整体研究,由平衡条件分析水平面对c的摩擦力方向和支持力的大小。

【详解】

m gθ,所以不变,故A错误;

A项:c对b的支持力为:cos

b

B项:设a、b的重力分别为G a、G b.若G a=G b sinθ,b受到c的摩擦力为零;若

G a≠G b sinθ,b受到c的摩擦力不为零。若G a<G b sinθ,b受到c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上,故B 正确;

C项:以bc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如图,

根据平衡条件得知

水平面对c的摩擦力f=Tcosθ=G a cosθ,方向水平向左

在a中的沙子缓慢流出的过程中,则摩擦力在减小。

故应选:B。

【点睛】

本题采用隔离法和整体法研究两个物体的平衡问题及B所受的摩擦力,要根据B所受的拉力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大小关系,分析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3.D

解析:D

【解析】

【分析】

加物体B时,可以把AB看出一个整体处理,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即可,但是加力F之后,需要酌情分析;

【详解】

设斜面倾角为θ,A的质量为m,B的质量为M,

A、若甲图中A可沿斜面匀速下滑,则A重力沿斜面的分量与滑动摩擦力相等,即

=,加上B后,把AB看成一个整体,则仍然满足

mgsinθμmgcosθ

()()m M gsin θμm M gcos θ+=+,所以仍然做匀速下滑,故A 错误; B 、加力F 后与加物体B 是一样的情况,故B 错误;

C 、若甲图中A 可沿斜面匀加速下滑,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 θμmgcos θa gsin θμgcos θm

-==-,加物体B 后加速度()()M m gsin θμm M gcos θa'gsin θμgcos θm M +-+==-+,则加速度不变,故C 错误; D 、加力F 后加速度()()mg F sin θμmg F cos θa'gsin θμgcos θm

+-+=

>-,则加速度变大,故D 正确。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能够正确地进行受力分析,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注意加上力F 之后,求解加速度时,物块的质量不变,但是受力发生变化,则加速度会发生变化。

4.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以整体为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根据平衡可知:2?

F mgtan θ= ,故D 对;ABC 错;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物体的平衡,注意整体法和隔离法的应用问题,在平时训练时加强注意。

5.D

解析:D

【解析】对B 受力分析,则B 受重力、绳子的拉力及F ;三力满足应始终处于平衡状态;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在B 上升的过程中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增大,而重力不变,F=Gtanθ,故拉力F 应增大;

以AB为整体受力分析,整体在水平方向受拉力、摩擦力;竖直方向上受重力、支持力;因整体处于平衡状态,故水平方向f=F,因F增大,故摩擦力f增大;竖直方向重力不变,则压力F N不变;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也可以由隔离法求解,但是解答过程较为麻烦;因此在解题时要特别注意整体法的应用.

6.C

解析:C

【解析】

【分析】

当拉力F较小时,ABC都处于静止状态,A、C间的摩擦力大小为零,对木块B受力分析,竖直方向受重力、压力和支持力,水平方向受A对B向右的摩擦力f AB和地面对B向左的摩擦力f DB,由于A对B的最大静摩擦力小于地面对B的最大静摩擦力,故物体B一定保持静止;然后对BC整体和C分别受力分析即可求解.

【详解】

当拉力F较小时,ABC都处于静止状态,A. C间的摩擦力大小为零,

设A. B的质量为M,先对木块B受力分析,竖直方向受重力、压力和支持力,水平方向受A对B向右的摩擦力f AB和地面对B向左的摩擦力f DB,由于A对B的最大静摩擦力

μ(m+M)g,小于地面对B的最大静摩擦力μ(m+2M)g,故物体B一定保持静止,B不会受到地面的滑动摩擦力,当F较小时,A.、B.、C保持相对静止,对AC整体分析,B对A 的摩擦力等于拉力F的大小.

故选C.

【点睛】

本题关键灵活地选择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判断,注意F的大小不确定,要分情况讨论.

7.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根据平衡条件,分别对A、B、C进行受力分析,注意B与C之间没有摩擦力。

【详解】

A、以A为研究对象,A受重力,C对A的支持力,水平力F,因为所受合外力为0,故C对A有向右的摩擦力,故A受四个力的作用,故A错误。

B、以C为研究对象,C受重力,地面对C的支持力,A对C的压力,B对C的压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A对C有向左的摩擦力,以A,B,C整体为研究对象,在F作用下向左匀速运动,所受合外力为0,故知地面对C有向右的摩擦力,C受六个力的作用,故B正确。

C、对物体B来说,因其所受合外力为0,故B,C间没有摩擦力,即物体C受到两个摩擦力的作用,故C、D错误。

故选:B

8.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根据平衡条件,依据相互作用力的内容,及力的合成与分解方法,并依据摩擦力产生条件,即可求解;

【详解】

A 、以三块作为整体研究,整体受到的重力与桌面的支持力是平衡力,则石块c 不会受到水平桌面的摩擦力,故无法判断c 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否为零,故A 错误;

B 、选取ab 作为整体研究,根据平衡条件,则石块c 对b 的作用力与其重力平衡,则块c 对b 的作用力一定竖直向上,故B 正确;

C 、根据弹力产生条件可知:b 对a 的支持力是由于b 物体发生形变产生的,故选项C 错误;

D 、a 对b 的压力属于弹力性质,施力物体是a ,a 物体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即这两个力的性质不同,施力物体也不同,故不同用“就是”二字来形容,但是二者的大小是相等的,故选项D 错误。

【点睛】

该题考查整体法与隔离法的运用,掌握平衡条件的应用,注意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注意c 对b 的作用力是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合力。

9.D

解析:D

【解析】小球对滑块的压力等于零时,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由图知,F 合=mgcot45°

=ma , 故a=g,由上图得,当a=2g 时,小球将离开滑块,F 合=ma=2mg 由勾股定理得:

,故选D. 【点睛】该题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直接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判断

出小球离开斜面的条件. 10.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B 、如果斜面光滑,先以A 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m sin A A f g ,A f 沿斜面向上,即C 对A 的摩擦力大小为A f ,方向沿斜面向上.根据牛顿第三定律A 对C 的摩擦力

沿斜面向下,以C 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sin B

A C f f m g θ'=+,且可以看出A

B f f <'且A B f f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

C 对B 的摩擦力B f 方向沿斜面向下,即与A f 的方向相反且大于A f ,故AB 都错.

CD 、同理,如果斜面粗糙,先以A 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m sin A A f g θ,即C 对A 的摩擦力大小为A f ,方向沿斜面向上.根据牛顿第三定律A 对C 的摩擦力沿斜面向

下.以C 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sin B A C C f f m g f θ'=++,其中C f 是斜面

对C 的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B f '沿斜面向上,且可以看出A B

f f <',即A B f f <,牛顿第三定律知C 对B 的摩擦力B f 方向沿斜面向下,即与A f 的方向相反且大于A f ,故C 错,D 正确.

【点睛】

本题的关键是能正确灵活的选择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进而列方程求解;同时也要注意牛顿第三定律在受力分析中的应用.

11.A

解析:A

【解析】

在研究加速度与质量和合外力的关系时,由于影响加速度的量有质量和力,涉及多个变量,故应采用控制变量法,A 正确;为研究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速度,我们采用了取时间非常小,即让时间趋向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作为瞬时速度,即采用了极限思维法,B 错误;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关系,所以合力和分力的概念运用了等效替代法,C 错误;质点采用的科学方法为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的方法,D 错误.

12.B

解析:B

【解析】A 、把AB 看成一个整体,对整体受力分析得整体受重力和地面对整体的支持力,整体对地面的压力即是A 对地面的压力等于(M +m )g ,故地面对整体没有摩擦力,即A 对地面没有摩擦力,否则不能平衡,故A 错误;B 、C 、D 、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有cos mg F θ=, tan T mg θ=,其中cos R R r θ=+, ()

22tan R r R θ+-=,故得R F mg R r =+, ()22R r R T mg +-=,;故B 正确,

C 、

D 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关键是采用整体法和隔离法,受力分析后根据平衡条件列式分析.

通常在分析外力对系统作用时,用整体法;在分析系统内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时,用隔离法.有时在解答一个问题时要多次选取研究对象,需要整体法与隔离法交叉使用.13.A

解析: 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A、B处的小球均处于平衡状态,由于绳OA位于竖直位置,因此,A处小球仅受重力mg和绳OA的拉力T1作用,此时AB绳中无张力,再对B处小球受力分析,小球受重力mg、OB绳的拉力T和水平外力F作用,其受力示意图如下图所示,根据

必与T等值、反向,根据图中几何关系可以解得T 共点力平衡条件可知mg与F的合力F

=mg/sin30°=2mg,故选项A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物体的受力分析、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以及整体法与隔离法的灵活运用问题,属于中档偏低题。

14.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物理学中的质点、点电荷等均为理想化模型,A选项不合题意,故A错误;

B.物理学中用到大量的科学方法,建立“合力与分力”、“平均速度”、“合运动与分运动”采用等效替代的方法,B选项不合题意,故B错误;

C.位移、速度、磁感应强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功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电流强度虽然有方向但是不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因此是标量;C选项符合题意,故C正确;

D.比值定义法,就是在定义一个物理量的时候采取比值的形式定义。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概念在物理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比如速度、密度、压强、功率、比热容、电场强度等等,D选项不合题意,故D错误。

故选C。

15.B

解析:B

【解析】A、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采用的是“等效替代”的思想,故A错误;B、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抓住主要因素,忽略了次要因素,从而更深刻地反映了自然规律,属于理想实验,故B正确;C、用打点计时器测物体的加速度是在实验室进行是实际实验,故C错误;D、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关系的实验是实际进行的实验,不是理想实验,故D 错误.故选B.

【点睛】对理想实验的掌握情况,要注意理解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在物理中的应用,不断渗透对科学态度、以及科学方法的体验与应用.

16.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 根据速度的定义式v =

,当Δt 趋近于0时,v 都可以表示物体的瞬时速度,选项A 错误;

B.牛顿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得出了牛顿运动定律,但是牛顿第一定律是不能通过实验来验证的,选项B 错误。

C.伽利略借助实验研究和逻辑推理得出了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故C 正确;

D.公式是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不是采用比值定义的。故D 错误。 17.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 .对m 1隔离分析,在水平方向上合力为零,拉力F 等于弹簧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力,可知弹簧处于伸长状态,A 错误;

B .对m 1在水平方向上有sin F F 弹θ=,则弹簧弹弹力为sin F F θ

=弹,故选项B 错误; C .把m 1和m 2看成一个整体分析,地面对m 2的摩擦力大小等于F ,故选项C 正确; D .物体m 2在水平方向上平衡,可知m 2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摩擦力,则支持力不为零,D 错误。

18.B

解析:B

【解析】A :(a)图为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的实验图,该实验利用了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故A 项错误。

B :(b)图是库仑的扭秤实验装置图,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时利用了放大法的思想。故B 项正确。

C :(c)图为伽利略研究落体运动的规律,伽利略猜想自由落体的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未直接进行验证,而是在斜面实验的基础上的理想化推理。故C 项错误。

D :(d)图为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装置图,该实验利用了等效替代法的思想。故D 错误。

点睛:知道物理学史,知道物理学家的成就和相应研究中的物理方法。

19.A

解析:A

【解析】

【详解】

A .伽利略认为自由落体运动就是物体在倾角为90°的斜面上的运动,再根据铜球在斜面上

的运动规律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这是采用了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选项A 错误,符合题意;

B.根据速度定义式

x

v

t

?

=

?

,当t?非常非常小时,

x

t

?

?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

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选项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法,选项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选项D正确,不符合题意。

20.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建立物理模型法,故A错误;

B.通过?t非常小可知应用了极限思想,故B错误;

C.将自由落体转化为“斜面实验”,将落体运动转化至斜面上,来延长运动的时间,再通过斜面倾角的逐步抬高,得出相同结论,从而合理外推至落体运动(即斜面倾角为90°)的情况,实现了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和谐的结合,应用了转化法,故C错误。D.每一小段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应用了微元法,故D正确。

21.D

解析:D

【解析】

试题分析:在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过程中,控制物体的质量不变,研究物体的加速度和力的关系,此方法为控制变量法;在计算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时,若电荷量分布对计算影响很小,可将带电体看作点电荷,此方法为模型法;在求两个力的合力是,如果把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是两个力的合力,此方法为等效法;在探究弹簧弹性势能表达式的过程中,把拉伸弹簧的过程分为很多小段,在每一小段内认为弹簧的弹力是恒力,然后把每一小段弹力所做的功相加,此方法为微元法;故选项D 正确.

考点:物理问题的研究方法.

2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学习平抛运动时,通过比较平抛运动与自由落体运动,来研究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运动的规律;

观察桌面的微小形变和测定万有引力常量的实验中,通过平面镜的反射,反射光线发生较大的角度变化,从而扩大了形变;

研究加速度与质量、力的关系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详解】

图甲:比较平抛运动与自由落体运动,来研究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运动的规律,用到了比较法;

图乙、丙:观察桌面的微小形变和测定万有引力常量的实验中,通过平面镜的反射,反射光线发生较大的角度变化,从而扩大了形变,该方法称为物理变量放大法;

图丁:研究加速度与质量、力的关系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所以,乙和丙具有相同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方法,故选项C 正确,ABD 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物理方法的应用,要注意处理物理问题的思想方法是物理学史的一部分,对该部分的知识,要有足够的重视。

23.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根据整体法求出AB 共同的加速度,将加速度分解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隔离对B 分析,求出A 、B 之间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详解】

解:A 、对整体分析,其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可将此加速度分解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再隔离B 分析可得,故B 定会受到A 给B 水平向右的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则物块A 受到B 的摩擦力水平向左,故A 错误;

C 、对整体分析,其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可将此加速度分解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水平方向上

的加速度1cos sin cos a a g θθθ==,竖直方向上的加速度22sin sin a a g θθ== .隔离对

B 分析,A 对B 的摩擦力1sin cos f ma mg θθ== ,所以

C 选项是正确的;

B 、D 、先对整体分析,有沿向下加速度为sin g θ.再对B 分析,(把A 对B 的摩擦力和支持力看作一个力),重力沿斜面的分力产生的加速度为sin g θ,重力的另一个分力与把A 对B 的作用力平衡,所以B 对A 的合力垂直于斜面方向,不做功,所以B 机械能不变.故B 、D 错误. 24.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运用了理想模型法,A 错误;

B .根据速度的定义式x v t ?=?,当△t 趋近于零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 时刻的瞬时速度,

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想,B正确;

C.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成很多小段,然后将各小段位移相加,运用了微元法,C错误;

D.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中,伽利略猜想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但没有直接用实验验证,D错误。

故选B。

25.C

解析:C

【解析】对A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A、B之间的作用力等于A球的重力沿着斜面的分量,为:F1=mgsin30°;

B球与竖直挡板间的作用力F2,方向与挡板垂直,把A、B看作一个整体,即:

F2=2mgtan30°;

故1

23

F

F

故选:C。

点睛:先对A球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列式求解B对A的支持力;再将A、B球作为一个整体,根据平衡条件列式求解竖直挡板对B的作用力。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u1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