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期末试题(14-15学年第二学期)

更新时间:2024-05-07 15:4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在开国大典结束后,毛泽东说:我们用28年的时间仅做了一件事。这“一件事”指的是( ) ( )

A.政治上不直属中国中央政府管辖 B.与原宗主国(英、葡)还有政治经济联系 C.香港澳门人的国籍不变 D.享有高度自治权,原有的社会制度不变 12.1980年,我国决定设置经济特区,打开对外开放的窗口。下列城市中属于经济特区的是 ( )

① 香港 ② 深圳 ③ 珠海 ④ 厦门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3.1980年,我国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1980年,开发14个沿海城市;1985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划海南岛为经济特区;1992年,决定开放内地部分省会城市、沿江沿边城市;2001年,加入WTO;2013 A.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立了新中国

B.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开始了新的历史征程 号 C.取得了反抗西方侵略者的完全胜利,洗刷了民族耻辱 考D.取得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完全胜利,振奋了民族精神 2.“钢魂铁血铸军徽,保家卫国救邻危”“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正忙”两句所述史实发生在( ) A.解放战争时期 B.新中国成立之初 C.三大改造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3.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集中力量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意图在于( ) A.建立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B.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C.发展农业,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D.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4.标志着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并为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奠定基础的事件是( )

A.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 B.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 C.1958年“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1978年改革开放的实行 名5.有一本名为《老孙归社》的旧连环画,其中第9页的文字是:“土地全部入了股,人工按劳地工帐;牲口姓每日五分工,社里再贴草料粮。”据此可知,这本连环画记叙的主要故事发生在( )

A.土地改革运动中 B.农业合作化运动中 C.“大跃进”运动中 D.“文化大革命”运动中

6.“稻粒超黄豆,黄豆像地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有人大;花生像山芋,山芋超冬瓜,蚕长猪样长,猪牙如

象牙。”这首民谣反映的是( ) A.“一五”计划成就巨大 B.三大改造进展迅速 C.农业“大跃进”如潮涌 D.改革开放气象更新

7.他工作勤勤恳恳,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甘当一颗螺丝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刻苦钻研,“干一

级行爱一行专一行”;他从不乱花一分钱,却把积攒的钱捐给灾区。他为人民群众做了数不清的好事,正是这一

班件件平凡的小事,塑造出一个共产主义战士的光辉形象。他是( )

A.焦裕禄 B.雷锋 C.王进喜 D.邓稼先 8.建国后,民主法制曾一度遭到巨大破坏,这主要发生在( ) A.解放初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9.“……全国范围的大规模的揭批林彪、四人帮的群众运动已经基本上胜利完成,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应该从

一九七九年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些文字最有可能出自( ) A.《中共七大会议公报》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共八大会议公报》

10.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毛(泽东)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小平)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材料中所说的后一个“改变组织方式”指的是(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深入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C.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D.实行土地改革运动

11.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分别成立了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这个“特别”的内涵是

年,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以上史实主要说明了我国( )

A.扩大开放融入世界 B.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C.体制改革走向深入 D.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14.从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的组建等内容 中,提炼出一个学习主题,其名称应是( )

A.中国的工业化历程 B.近代的科学技术和文化 C.新中国的国防建设 D.现代的社会生活

15.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中国航天员驾驶神舟十号踏上与“天宫”的相约之旅,这是 我国在空间技术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追溯历史,上世纪70年代,我国在同一领域 取得的成就是( )

A.第一颗原子弹实验成功 B.“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C.第一颗氢弹实验成功 D.中近程地地导弹试飞成功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二、材料解析题(共 20 分) 16.材料一:“一五”期间成绩辉煌,但它本来应只是一个新的工业化时代的开端。只是, 由于政治上的种种失误第一个五年计划意外的成了新中国经济史上一个特殊的标杆,“一 五”成了中国大工业的开端,成了建设的象征,再次看到如此的奇迹还要再等上20年。 材料二:流行语收集 A.农民翻身得土地 B.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C.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D.多快好省,赶英超美 E.一化三改 F.改革开放春风来

G. 科学发展奔小康 H.特区建立谋发展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⑴列举两例“一五”期间我国取得的成就。(2分)接下来由于政治上的哪些失误,使得“再 次看到如此的奇迹还要再等上20年”?(2分) ⑵在材料二的这些流行语中 ,发生在20世纪五十年代的有哪些?(4分)其中使“农民

翻身得土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2分)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负面作用的

流行语又有哪些?(4分)从这些失误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经验教训?(2分)

⑶请你思考总结一下,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发生的几次重大变革是什么?(4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tx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