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冀教版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09-10 12:3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四 年 级 上 册 科 学 教 案

覃 盈

0 / 33

课题:《生命在于运动》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1课 知识与能够通过分析发现多种动物运动的目的。 技能 2、能够通过比较发现运动前后身体的变化。 三维教学目标 情感态能接受运动对人类健康有好处的观点。 度与价2、能逐渐养成坚持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的习惯。 值观 3、能与同学分工合作完成测量工作。 教学重点 能够举例说出动物运动对其生存的意义。 教学难点 能够举例说出动物运动对其生存的意义。 教学准备 计时工具。学生小组活动用表格。 课的类型 新授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环节 自 主 学 习 时间环节 导案设计 学案设计 预设 一、谈话引入。 二、了解两个名词:心率、呼吸频率。 三、提出个人锻炼计划。 心率 呼吸频率 率两个名词 2、从书中找出心率、呼吸频 1、读一读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导案设计 学案设计 预设 时间授课日期 方法 过程与能利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测量,并对测量和分析的结果进行记录。 1 / 33

三、小组活动:测量每位同学的心率和呼吸频率。 3、测量每位同学的心率和呼展 示 交 流 注意:分工合作,看哪组做得既快吸频率。 心率: 呼吸: 又好。 看哪组做得 测量在安静状态下的情况,不要故提示:分工合作,既快又好。 意做深呼吸等。 及时做好记录。 测量在安静状态下的情况,不四、讨论小结。根据同学们测量的结果要故意做深呼吸等。 发现:...... 4、讨论小结。根据同学们测 量的结果发现: 五、全班集体活动,根据老师拍手的节奏原地跳或跑步。两分钟后赶紧测量此时的心跳,并进行记载。自己重复活动,5、通过刚才的运动你发现了总 结 拓 展 测量运动后呼吸的频率,并进行记载。 六、小结。 1、讨论:现在你们发现了什么? 什么? 自由发言,鼓励积极发表意见看法和提6、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出新问题。 2、引导学生了解坚持体育运动能使身体更强壮,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 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 / 33

课题:《小吊车》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2课 知识与能根据图和文字的提示,制作小吊车模型。 技能 2 能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分析动物骨骼、肌肉与其运动的关系 三维教学目标 情感态能根据图和文字的提示,制作小吊车模型。 肌肉与其运动的关系科学知识度与价2 能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分析动物骨骼、目标 值观 教学重点 举例说出人体的运动是肌肉的收缩和舒张的结果。 教学难点 举例说出人体的运动是肌肉的收缩和舒张的结果。 教学准备 课的类型 新授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环节 导案设计 学案设计 预设 一、激趣启疑,引入新课。 激趣:老师今天给你们准备好了一辆小吊车(出示小吊车)。别小看它呀,它一样可以灵活的提起和放下重物。不信的话 ,看看老师的表演!(教师演示) 激发提问:对于这个有趣的小吊车,你有什么疑问吗? 引出课题:同学们提了很多问题,小吊车工作奥秘在哪里呢?这是我们今天的课题。(板课题:小吊车的奥秘) 二、制作小吊车模型,探究发现其构造和工作原理。 1、读一读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2、小吊车工作奥妙在哪里? 3、学生分组制作小吊车模型。 4、小组代表上台展示作品,表演小吊车提起和放下重物。 师生共同评价。 5、分组有目的的”玩”小吊 车. 注意观察:小吊车工作的几个关键构造是什么? 注意体验:两根牵引绳如何协调作用牵动吊臂? 6、说出我的发现:小吊车工作的奥妙。 时间授课日期 方法 过程与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分析动物骨骼、肌肉与其运动的关系 自 主 学 习 3 / 33

环节 导案设计 学案设计 预设 时间三、通过感受肢体运动,联系小吊车的工作原理,推想动物肢体的运动原理。 7、讨论:你觉得我们身体有哪 些部位可以象小吊车这样提 起和放下重物? 用手臂模仿小吊车提起和放下重物,观8、手臂与小吊车的运动原理察体验手臂的变化。感觉手臂运动过程相类似吗? 中骨骼、肌肉、关节的作用。 9、摸一摸(手臂) 看一看(CAI 提供手臂剖面图)手臂的构造 四、体验肢体的其他运动,进一步认识肢怎么样。 体运动是多个运动器官协调作用的结果 学生类比手臂与小吊车模 1、引导迁移:身体的其他部位运动原10、理是不是一样呢? 型,描述手臂与小吊车相类似 2、学生再体验踢腿等运动,说说原理。 3、帮助学生提升认识:肢体运动需要的构造。 多个 把小组的仿生创意进行仿生制作、制图或科幻绘画。 展 示 交 流 总 结 拓 展 六、小结。 1、讨论: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什么? 自由发言,鼓励积极发表意见看法和提出新问题。 1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4 / 3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tq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