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国800mm“多拉”列车炮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5-16 04:5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二战德国800mm“多拉”列车炮

从十九世纪中叶人类开始尝试在铁道载具上装上火炮,以达至可移动作为远程打击力量之目的。随后经过不断改良及增大火炮口径,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更达至高峰,欧美列强均争相发展及拥有自己之铁道炮。德国由于战败关系,直至1933年纳粹党上台,不顾凡尔赛条约重整军备,更将铁道炮进行重点发展及现代化,而K5(E)及21cm之K12(E)则为当其时最新之设计。

管长21.54米口径28cm射程达60公里之K5(E)“多拉”列车炮由前后两组6轴各12个铁道轮之平台车承载,调整主炮之射角则由炮身两旁各一组之液压装置及中央一组之液压缓冲器所负责,加上铁道上之地台转盆,使该炮可作360度旋转,实为最有威力之机动武器。

此列车炮在二次大战东西战线均有其影子,最有名之“安齐奥之役”曾给予过美军部队不少苦头。战后美军更将从“安齐奥之役”所卤获有别名“安齐奥安妮”之称之K5(E)铁道炮用船运回美国,并安放在马利兰州之“亚巴丁”博物馆供游人参观。

一战时的大贝尔莎

列车炮最早的使用记录可以追溯到1862年,同盟国使用过。之后的50年里几乎没有什幺大发展。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开发出了一系列骇人听闻的列车炮,如“Big Bertha”(大贝尔莎)。Big Bertha是一种21厘米口径远程火炮,移动力有限,一般被配置在铁路交*口上的堡垒或特别军事基地内。平时停在隧道内,只在需要开火的时候驶出来。后期型的火炮身管长36米,射程超过120KM。大贝尔莎在战争中一直处于极度保密中,隐藏保密工作做得很好,尽管法国对于“不知道从哪里来的炮火”进行过调查,派出飞机进行搜索,但从没有发现过什幺,一直到战后都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存在。 开发计划

1935年,重新武装的德国开始了新一代列车炮的研制计划,意图在一战时Big Bertha的经验基础上制造出移动力更强,能更有效使用的列车炮。新型号陆续开发出了24厘米口径射程20KM的Theodor Bruno K 西奥多 布鲁诺 K,28厘米口径的K5E,由海军战舰主炮开发成的38厘米口径射程55.7KM的Siegfried K(E)席格佛雷德 K,80厘米口径射程47KM的着名的DORA 多拉。28厘米口径计划最早被提出是一种利用现有的炮管和载具的方案,与21厘米口径的K12一起作为列车炮部队的主力研发。最初的设计工作始于1934年,设计要求是达到50KM的射程。开发过程中广泛地应用了之前所进行火炮理论研究所积累的经验。老牌

厂家克虏伯的设计师们拿出了方案,该方案在各方面取得了很好的均衡性,很好的操作行程,有效荷载下令人满意的口径。又经过对15厘米口径型号的对比实验,最终,口径定为28厘米(28-cm K5(E))。该炮与之前生产所有列车炮相比无疑是最好的。

技术特点:

一般来说,列车炮是由车身前后两部行动机构来承载全部重量,K5的车身前后分别有6轴。每轴荷载18吨。而一部列车炮是由一系列的车厢构成。包括火车头,乘员车厢,补给车厢,弹药车厢等组成。

在使用中,列车炮的发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停到铁道上直接发射,另一种是固定在专门的铁道转盘上。

第一门K5于1936年正式服役,之后一直持续生产直到45年。最终产量不确定,但估计在25到28门之间。从各方面来讲,K5的设计都很经典,简洁的载具,杰出的弹药搬运设备和装弹机构,又细又长的炮身是它呢称schlanke Bertha (苗条的贝尔莎)的来历。K5从生产到使用一直处于高度保密中。到40年2月,已有8门试生产型进入服役。其中一些在汉诺威的HANOMAG工厂制造,该厂在之前制造过28厘米的KURZE和21厘米的LANGE BRUNO(永久的布鲁诺)设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开始的时候出现了一些没有预料到的问题,主要是,该炮一共有12条膛线,咬合出了问题引起炸膛事故的发生。作为解决的方法,一批有更浅膛线的的炮管投入生产。这批炮管没有再发生以前的问题,各方面都很令人满意。于是后来的生产型就采用此种炮管,并没有再出现问题。之后,K5的生产一直在全速进行。对于K5的需求报告来自各条前线。

使用中的改进

1940年,GR35式榴弹开发出来,射程60KM,43年,新型GR42榴弹投入使用,射程62180米。配用GR43型榴弹射程62400米。还有一种改进了炮管的型号K5Vz一共生产了6门。

一些来自前线的改进建议不断提出,德国火炮设计机构对此也很重视。一般来说,所有武器的设计都没有一开始就很完善的,总是在根据前线和实际使用中的要求不断进行改进。K5也如此,一系列改进中包括后来的型号加装了一个炮口制退器,火炮炮尾安装方式由最初德国传统的水平式改为后来的螺扣式,配用弹药经过之后的不断实验也逐渐趋向多样化。最终导致了火箭助推炮弹开始进入服役。此种弹药在炮弹飞行过程中开始下落的时候火箭发动机点火,以此来提供更远的射程。但除了射程远之外,由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此种弹药的精确度并不高,不象现在的火箭增程,主要是由于当时火箭发动机固有的不可*造成的。而且采用此方式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有效荷载的降低,装药量下降。不过在当时也是项有效投入实际使用的技术创新。

已知有一种K5(E)改装使用了一段式炮管(SMOOTH),型号是K5 GLATT。改进的目的是为了能发射佩内明德式火箭炮弹(Peenemunde arrow shell)。这种K5配用RGR4331式火箭助推炮弹,口径达到31厘米,最远射程151KM。这种型号一共下了7门的定单。但众所周知只有两门被制造出来。这两门在1945年被用于在波恩附近的基地向MAASTRICHT开火。还有一种拟议中的方案是在车身两端用没有炮塔的虎王底盘来做行动部分,以在铁路被破坏或没有铁路的地方行驶。方案开发计划被制定出来,但只达到了模型阶段。

K5以其优异的性能受到前线部队的好评。在大西洋墙,K5被海军部队使用来阻止预想的盟军穿越多佛海峡的行动。直到44年盟军登陆一直留在那里。有一门炮甚至被藏到了码头附近的美术馆里。尽管这样,还是躲不过盟军的侦察和轰炸。在另一些地区,出现了一些为K5建造的混凝土碉堡车库,两门配属于特别列车炮团的K5参加了对列宁格勒的围困,稍后又参加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早期行动。北非战役后期曾有计划运

送至少一门在意大利的K5去突尼斯。在随后的安齐奥,可以说“哪里有德军,哪里有K5”。

特别铁道车拉着一门或两门K5和弹药车以及居住车厢的情景在欧洲占领区内经常可以看见。

今天,现存的K5有两辆,一辆在法国大西洋墙博物馆,另一辆在美国阿伯丁列奥波尔多3号车在1940年被运到加莱CALAIS准备拟议中的海狼行动,随后就留在那里。

1942年夏天,希特勒调集237个师的兵力,在苏德战场南部地区发动大规模进攻,妄图一举全歼部署在顿河东岸的苏军,进而攻占着名的高加索石油区。苏军为了抵抗德寇的进攻,在塞瓦斯托波尔战略要地筑起坚固的防御工事和地下弹药库,决心进行持久防御。不料有一天上午,突然传来轰隆隆的巨响,一座秘密弹药库发生意外爆炸。这座弹药库是动员数千军民经过长期苦战建造起来的。为了防御敌机轰炸或炮火袭击,弹药库建造在地下30米的深处,上面覆盖有厚厚的钢筋混凝土,里面储藏了大量武器弹药。究竟什幺原因引起这次爆炸?长期以来众说纷坛。有人分析是德国斯图卡轰炸机扔下了巨型炸弹,有的说是德国派遣间谍破坏的。直到战争结束后很长时间,美国某军事刊物才披露真相,说是在清理废墟时发现有个直径特别大的弹坑,德军使用超重型火炮发射的巨型炮弹击中了弹药库,引起链式反应般的弹药爆炸,毁灭了这座无比坚固的地下建筑物。

这就是二次大战中的纳粹德国制造的骇人听闻的超级大炮----800毫米的“古斯塔夫”(多拉炮)列车炮。

希特勒上台后不久,处心积虑地研究征服世界的策略。为了突破法国人构筑的马其诺防线,他下令研究超重型火炮。陆军兵工署提出,这种重炮的射程应在32千米以上,炮弹的威力要能穿透1米厚的钢板或2。5米厚的钢筋温凝土墙。克虏伯兵工厂在接受任务后,对当时所有的野战火炮、铁道炮、要塞炮进行研究后认为,现有武器无法达到要求,至少要用700毫米口径的巨型火炮才能摧毁马其诺防线。1936年3月,希特勒亲自视察了兵工厂,决定试制800毫米的火炮。

1942年初,终于制成了这门超重型巨炮,它被用克虏伯家族的“古斯塔夫”前缀名命名,希特勒本人和军需部长斯佩尔出席的验收仪式,它被700万马可被军方购买,以工程师的妻子的名字命名匿称“多拉”。它的炮管长达32米,火炮在战斗状态的全长达53米,高12米,全重1488吨。这样的庞然大物在装配、运输和射击试验时遇到极大困难。在试验弹道性能时,装弹机还不太完善,只好用一台起重机把4吨重的炮弹吊送到炮身尾部,再用一辆轻型坦克把它猛地推撞到炮膛里。为了把火炮运送到试验场,特地设计了3辆构造特别的巨型运输列车。沿途的桥梁无法承受这样大的重量,列车只好绕过很长的弯路而行驶。到达阵地后,先用2台巨型起重视吊装底座,然后安装炮架、炮管和装弹机构,全部工作由1名少将指挥1400余人奋战3个星期才完成,高矗的巨炮十分雄伟壮观。为了预防苏军飞机轰炸,阵地四局部署了高炮部队和警戒飞机,大量步兵、巡警和警犬在周围10千米内日夜巡逻。一旦发现敌机轰炸,立即由化学兵施放烟幕掩护。参加指挥、操作、警卫的总人数达到4000人以上,它的炮弹也是骇人听闻,每一枚穿甲弹重7.1顿,一枚高爆弹重4.8顿,推进燃料在1.8吨到2吨。

巨炮制成后被命名为“多拉”炮,原计划攻击马其诺防线,可是这时法国已经投降。苏德战场迫切需要重型火炮,于是“多拉”炮被运到黑海之滨,袭击了塞瓦斯托波尔的地下工事,8月中旬又被运往斯大林格勒,但是德国在此战中惨败,9月为免被俘“多拉”又匆匆运回,“多拉”列车炮又会同“卡尔”“洛奇”和“迪沃”等巨型臼炮参与对1944年华沙起义的镇压行动,德军在苏联重兵压境,自身难保的情况下,为镇压波兰人民的反抗,仅不顾弹药吃紧,极其残酷地有组织和分步骤的炮轰和爆破,将华沙全城几乎痍为平地。

1945年4月,德国工程师为免被缴获,拆除的“多拉”,盟国军队缴获了这门巨炮的部件,在德国希尔雷本靶场发现过一根炮管和几发炮弹。

全长 : 42.97米

宽 : 7米

高 : 11.6米

重 : 1,350吨

炮口径 : 800毫米

炮长: 32.48米

炮重: 400吨

射击角度: +53 度 炮弹重 :

7.1吨(穿甲弹)

4.8吨 (高爆弹)

1.8 - 2.0吨 (推进燃料)

炮弹射速:

720米/秒(穿甲弹)

820米/秒 (高爆弹)

射程 : 28 - 47 公里

列车炮简史

铁路是工业化时代的第一种大规模陆上运输系统,在自走载具(汽车、战车)用公路网发展成熟前,是陆地上最有效的重型火炮运输系统﹔但是因为由于铁路的高度依赖性,所以拥有当时最可怕的陆上武装的武装列车使用弹性不佳,如果要增加它的机动能力和使用弹性,第一步改善只有从密集化、沿伸铁路网络开始下手,但是如此仍无法完全克服这一项先天性的障碍。早期的武装列车(仅有为数还算不少的轻武器当固定武装)演变成后来的列车炮,因为武装开始使用火炮,打击的范围及威力都大幅提升了不少,随着时间的进步,列车炮的口径随着一步步加大、炮弹种类也随着增多,破坏力的扩增也不言可喻地暴涨,使得列车炮只要较少的数量、即可控制以往需要大量炮兵阵地才能控制的广阔地区,让武装列车的战略地位跃升至另一个新的境界,可是武装列车依赖铁路网络的缺点依旧无甚改变。在列车炮的发展过程之中,大多数是由海军战斗用船舰的大口径主炮改装而成,有些甚至于只将舰炮拆下、直接装在列车载具之上,但无论如何这些改装成列车炮的火炮都远超过一般陆军的火炮,重量也比一般火炮重得多!必须装置在特殊设计的铁路载具、炮架之上,少部份甚至于需要以强化的铁轨设施配合﹔在经过如此繁复的改装,以及精密的规划设计其它配套的装备,让列车炮成为比绝大部份火炮都还要优异地重型火炮系统。列车炮虽然极为庞大,可是经由一番精心的设计,配合绵密且适用的铁路网络,仍旧能够快速移动,成为火力无匹、拥有一定地强大机动力的超级武器。

工业革命于18世纪于欧洲如火如荼地展开,十七世纪末已经有粗糙简陋的蒸汽机问世,但是一直都有着热效率不高的问题,直到瓦特(Watt.James)于1784年(十八世纪末)改良出高效率的蒸汽机之后,才开启机械横流的时代。过了十几年,刚进入十八世纪初,才出现所谓的「马车铁路」-由马匹拉着轨道上的台车前进,「马车铁路」在英国普遍地出现,虽然同时期同在英国的杜来比锡有发明了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轨道台车于1804年,但是它的速度比一般成年人的快步走速度还比不上,遑论更有效率的运输(这台车空间几乎都被蒸汽机占去)﹔再过十年,到了1814年在英国矿场从事机械维修的史蒂芬生先生,也因为杜来比锡的影响,在一次英国政府举办的公开征求蒸汽机车设计竞赛中,以他发明在矿场赞助下研发的「波尔加号」蒸汽火车为蓝本,推出火箭号(Rocket)而赢得比赛,然后各国即以火箭号为基础下,高速发展轨道运输。过没多久,1825年9月27日英国出现了第一条实用化的铁路(之前与1814年的铁路只能用在工业区之间的联系,尚无法做有效率的工作),仅仅28年后(1853年)英国就推出了武装列车,这些武装列车跟后来的列车炮族群虽然有很深厚、且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但还是有非常大的差异性,因为武装列车只有步枪、手枪等固定武装或配备在车上的轻武器,攻击力量非常薄弱,基本用途也仅止于运输重要物质(如:金钱、贵重物资等)。

1895年,3~4月间,美国南北战争末期,于南方联邦首府里其蒙(Richmond)攻防战中,北方军将一门320mm口径的巨型铸铁迫炮装载在强化过的铁路载具上,获得相当不错的战绩,正式将超兵器始祖-列车炮的历史揭开序幕。

一直到二次世界大战前,各国都以英国的武装列车为基础,发展出各式各样的自制研发的列车炮,这些列车炮被列强国家大量使用,甚至于俄国红色革命时期,红军与白俄罗斯都拿列车炮互轰﹔法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了预先防御德国日后可能的攻击,建筑了马其诺防线(Maginot Line)*注1.,也布署了大量的列车炮,如M1870/84、M1890、M1895、M1917、M1920等等,甚至是520mm的超级列车大炮,让法国成为当时名副其实的列车炮王国,但是在德国入侵后,都被德国掳获,最后用来充当大西洋长城的岸防炮。英国也在一次世界大战的阴影下加强列车炮的火力,为了抵御德国以海军渡过英吉利海峡和多佛海峡,甚至有超越当时海军任何火炮口径的列车炮出现,英国史上最巨大的列车炮─18英吋/457mm的18-inch Mark I列车炮*注2,英国为了它成立于1943年11月成立『超级炮兵团(Super Heavy Artillery Regiment)』,但是它们不论大小与否,都被戈林的空军压制而无法参与多少战争。德国的列车炮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因为占领区的海岸线极为深长,为了确保它们的安全,也布署不少的列车炮以防卫这些领域,某些列车炮如着名的多拉(Dora)、还支援打击东部战线,甚至是执行反游击的任务。

19世纪初,美国及欧洲列强的优良且绵密的铁路网络已经渐渐成形,非常有利于列车炮的发展,其中法国的列车炮发展的最完整,甚至能外销到美国,美国和英国虽然拥有的列车炮不论是种类或数量都不在少数,但是由于这些庞大的怪物动辄两、三百吨以上,缺乏有效的方法及载具能将他们运过大西洋和英吉利海峡,所以将它们部署于机动海防单位中,因为它们与其它岸防武器相比火力大小及射程长短都优秀得多,所以担任与现今岸防飞弹相同的任务型态,至始至终几乎都『躺在』岸防掩体的巨大碉堡中沉眠。英、美两国的列车炮打从制造伊始,绝大部份时间都处于备役的状态,不如同时期法国同胞的活跃﹔英国的列车炮在欧战白热化后(约1940年开始)才重新组装制造堪用者,部署于海峡沿线的阵地﹔美国的情况更差,到了1941年才开始机动化和重新布署,1944年攻入法国后,为了强化对于德国本土的进攻火力,原本打算将406mm的海军舰炮改装成重型列车炮,但是后来发现空军的轰炸及密接支援火力效果超乎预期的好,而取消这类计划。

反观属于欧陆强权得德、法、苏等国的列车炮就活跃得多,因为他们的铁路网络腹地广大,列车炮逐渐成为优良的长程、威力火力支援系统,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交战双方都大量使用来互轰﹔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虽然空军的高速发展使得列车炮及同类武器发展倍受限制,但仍然在某些战役有满不错的表现,尤其是德国的列车炮系统,在德国发达的进步弹道学、弹药技术、材料技术和创意十足的设计下,将列车炮的发展推向颠峰。

列车炮在炮兵武器发展史中,是一种极为有趣又十分重要的一个系统,它最早出现于美国的南北战争,虽然现代科技的长足进步让此类的巨型火炮显得相对落伍,但是在以往不算短的时间中,列车炮除了扮演火力支援、长程攻击的重要角色,也带动了不少科学理论基础的进步(高层大气弹道学、外弹道特性学、热力机械应力学等等)。由于当时列车炮的机动性相较于传统火炮强,而较长的射程和重型炮弹使得它拥有打击大型要塞碉堡、超级掩体的破坏能力,故对付拥有超强防御力的战略性质目标的战斗力极佳,也因为攻坚能力非常,所以也有不少国家将列车炮当成海防炮兵的的常备机动武力,以用来支援固定式海防火炮。德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及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用列车炮最频繁的国家,其配备及配套发展的一切都颇具创意及巧思,所以往后会将针对德国所使用的情形和一些还能查到较完整的列车炮作介绍。

1895年,3~4月间,美国南北战争末期,于南方联邦首府里其蒙(Richmond)攻防战中,北方军将一门320mm口径的巨型铸铁迫炮装载在强化过的铁路载具上,获得相当不错的战绩,正式将超兵器始祖-列车炮的历史揭开序幕。

一直到二次世界大战前,各国都以英国的武装列车为基础,发展出各式各样的自制研发的列车炮,这些列车炮被列强国家大量使用,甚至于俄国红色革命时期,红军与白俄罗斯都拿列车炮互轰﹔法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了预先防御德国日后可能的攻击,建筑了马其诺防线(Maginot Line)*注1.,也布署了大量的列车炮,如M1870/84、M1890、M1895、M1917、M1920等等,甚至是520mm的超级列车大炮,让法国成为当时名副其实的列车炮王国,但是在德国入侵后,都被德国掳获,最后用来充当大西洋长城的岸防炮。英国也在一次世界大战的阴影下加强列车炮的火力,为了抵御德国以海军渡过英吉利海峡和多佛海峡,甚至有超越当时海军任何火炮口径的列车炮出现,英国史上最巨大的列车炮─18英吋/457mm的18-inch Mark I列车炮*注2,英国为了它成立于1943年11月成立『超级炮兵团(Super Heavy Artillery Regiment)』,但是它们不论大小与否,都被戈林的空军压制而无法参与多少战争。德国的列车炮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因为占领区的海岸线极为深长,为了确保它们的安全,也布署不少的列车炮以防卫这些领域,某些列车炮如着名的多拉(Dora)、还支援打击东部战线,甚至是执行反游击的任务。

19世纪初,美国及欧洲列强的优良且绵密的铁路网络已经渐渐成形,非常有利于列车炮的发展,其中法国的列车炮发展的最完整,甚至能外销到美国,美国和英国虽然拥有的列车炮不论是种类或数量都不在少数,但是由于这些庞大的怪物动辄两、三百吨以上,缺乏有效的方法及载具能将他们运过大西洋和英吉利海峡,所以将它们部署于机动海防单位中,因为它们与其它岸防武器相比火力大小及射程长短都优秀得多,所以担任与现今岸防飞弹相同的任务型态,至始至终几乎都『躺在』岸防掩体的巨大碉堡中沉眠。英、美两国的列车炮打从制造伊始,绝大部份时间都处于备役的状态,不如同时期法国同胞的活跃﹔英国的列车炮在欧战白热化后(约1940年开始)才重新组装制造堪用者,部署于海峡沿线的阵地﹔美国的情况更差,到了1941年才开始机动化和重新布署,1944年攻入法国后,为了强化对于德国本土的进攻火力,原本打算将406mm的海军舰炮改装成重型列车炮,但是后来发现空军的轰炸及密接支援火力效果超乎预期的好,而取消这类计划。

反观属于欧陆强权得德、法、苏等国的列车炮就活跃得多,因为他们的铁路网络腹地广大,列车炮逐渐成为优良的长程、威力火力支援系统,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交战双方都大量使用来互轰﹔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虽然空军的高速发展使得列车炮及同类武器发展倍受限制,但仍然在某些战役有满不错的表现,尤其是德国的列车炮系统,在德国发达的进步弹道学、弹药技术、材料技术和创意十足的设计下,将列车炮的发展推向颠峰。

列车炮在炮兵武器发展史中,是一种极为有趣又十分重要的一个系统,它最早出现于美国的南北战争,虽然现代科技的长足进步让此类的巨型火炮显得相对落伍,但是在以往不算短的时间中,列车炮除了扮演火力支援、长程攻击的重要角色,也带动了不少科学理论基础的进步(高层大气弹道学、外弹道特性学、热力机械应力学等等)。由于当时列车炮的机动性相较于传统火炮强,而较长的射程和重型炮弹使得它拥有打击大型要塞碉堡、超级掩体的破坏能力,故对付拥有超强防御力的战略性质目标的战斗力极佳,也因为攻坚能力非常,所以也有不少国家将列车炮当成海防炮兵的的常备机动武力,以用来支援固定式海防火炮。德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及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用列车炮最频繁的国家,其配备及配套发展的一切都颇具创意及巧思,所以往后会将针对德国所使用的情形和一些还能查到较完整的列车炮作介绍。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tk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