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和培养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更新时间:2023-11-02 21:2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如何引导和培养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但在目前的教学中,学生提问的能力令人担忧。相当部分的学生在课堂上没有问题意识,只满足于听懂教师讲课,有的即使有问题,也不愿大胆地提出来。作为一线的数学老师我感觉到,学生主动积极地提出问题,那是教学有效、成功的表现之一,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那么教师如何引导和培养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呢?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一点想法。

一、改进教学方法,创设学生提问的机会

以前的教学模式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没有发言权,学生机械的接受来自教师的填鸭式的知识,老师说什么,学生就接受什么,学生从来不会有异议。教师在备课时往往只注重分析教材,注重课堂结构设计的环环相扣,无形中把学生这个活生生的随时可变的个体给忽视了,把学生当成了一个机械的东西。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困惑的时间被老师占用了。有的老师虽然也安排让学生提出问题,但只是象征性地在课堂小结之后,腾出一两分钟让学生提问题。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一般要求学生循规蹈矩,要发言先举手,如果教师没有同意,即使有再多、再大的问题也不能提,禁锢了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

1

为了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在平时教学中,我尽量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留下提问的余地。要让学生充分利用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动手操作等多种方法,通过思考,提出问题,推动多角度、多方向的探索活动,培养创新精神。比如,我在教学因数和倍数时,让学生找一个数的因数时,我是让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先自己找一个数的因数,在找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然后和学生一起商量解决办法,找到最佳的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效果还不错。1再比如,我前不久在听一位老师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老师出示了 23

和 谁大谁小,老师把问题抛给学生,你想怎样比较他们的大小?接8

下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比较的方法,学生几人一组,找出了很多种解决的办法,然后让组里派代表解说自己组里的方法,让学生提出问题并逐一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解题方法,还从中学会了如何与同学交流,在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学生有的方法真的很好,是老师所意想不到的,老师根据学生罗列的方法,及时的加以总结,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设计课外作业时,教师还要着眼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适当设计开放性作业,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参加实践,在实践活动中结合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

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设立“提问卡”,记录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可以把预习或自学中一时想不通的问题,写在“提问

2

卡”上。教师课前收集卡片,进行综合、归类,在课堂中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自己探索或在教师的指导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比如,教学《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时,学生的“提问卡”上就记录了一些很有价值的问题:一张纸是不是长方体?如果是的,它的高是多少?如果不是,那么几十张纸的书为什么就是长方体?长方体有六个面,为什么装火柴的盒子五个面我们也认为是长方体的?在不断地积累中学生的提问意识才能得到提高。

二、转变教学观念,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

教师首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是学生的的课堂,学生的课堂学生自己做主,给学生自己学习的机会,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提问的勇气。亲近学生,以真诚的尊重和发自肺腑的爱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对待那些数学学习稍差一些的学生,老师多给予指导性的建议,建立起他们的自信心。其次需要引导学生消除对教师、教材的崇拜和迷信,敢于对教师的讲解、书本上的内容提出疑问。有时,教师还可故意“犯下”一两个错误,引导学生质疑,挑刺,以培养学生敢于挑战、提出问题的勇气。

三、“授之以渔”,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学生有了提问题的勇气和自由的时空,并不等于就能提出问题了,教师还要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第一、鼓励阅读,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

3

发现问题。例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时,教师让学生自学课本提出问题。结果一个学生大胆的质疑: “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有几种情况,什么情况下需要通分?”教者立刻意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价值,并顺势将问题抛给了其他学生进行讨论,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思维。

第二,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提出问题。数学来源于生活。只要我们积极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和物,就能提出许多数学问题。如:桌子晃动了,为什么斜着钉一个木条就很牢固了,这一问题引发了学生课余钻研数学的热情。

总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非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创设最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最大限度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的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这样既贴近学生的思维实际,更能调动学生探究的兴趣,激发他们创新的精神,获得成功的体验。

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t5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