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农工程伦理学心得

更新时间:2024-06-14 00:0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工程伦理学心得

吴倩 201330780120 13森林保护一班

在选修工程伦理学这门课程之前,我刚好看到了李承鹏的一篇写广州的文章,有几段写高架桥的话写得很有趣,“每一个初到广州的人,都会为这座城市排山倒海式的喧嚣混乱所震撼——一条条狭长的老式高架桥似乎永远没有完工;蚯蚓般串连起城市内每个关于金钱蠢蠢欲动的快速想法。”作为一个外地人我对广州的第一印象也确实与那四处盘旋着的高架桥有很大联系,给我一种很压抑很拥挤的感觉,但也没有多想,只把它当成一种个人感受。后来偶然了解到美国波士顿在2003年拆除了城市里所有的高架,很大的原因是由于当地民众的反对,他们觉得“高架路是反人性的,背离“以人为本”的原则。人们为什么要居住在城市?因为城市提供了很多人可以互相交往的一个场所。而高架桥却把城市分解得支离破碎。人在高架桥的面前会有陌生感和恐惧感,所以高架桥并不是现代化城市的标准。21世纪的城市应该是人本主义的。如果城市给人们提供了充足的交往空间,那么这个城市的人们的社会心理是积极向上的,而高架却相反。 “

所以在看到“工程伦理”这几个字的时候就很自然的想起了这两件事。以前从未从道德方面去思考过现代的工程建筑的问题,而“工程伦理”这几个字一出来,恰好就迎合了饱受现代化工程建设下的人民的心理诉求。工程中的伦理道德,范围太广,也太沉重。与工程中

的技术问题相比,工程伦理问题往往具有一种不确定性,即我们往往不能在正确与错误,是与非之间进行抉择。我们通常只能从特定的视角出发,作出不同程度的“应当”或“最好”之类的价值判断。

其实根据网上的资料,工程伦理学的诞生也是出自于对引起社会高度关注的著名案例的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有两起引起全世界关注的案件:一是斑马车油箱事件,二是DC-10飞机坠毁事件。这二起事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而其原因在于从事研发活动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将利润和效率放在了首位,而忽略了对公众的安全、幸福和福祉的关注。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认为总体来说,自己对工程伦理的理解有二个进步,一是从科学和技术的角度看工程,二是从职业和职业活动的角度看工程。

显然,工程伦理还与对伦理的不同理解相关。有位学者认为,“伦理”至少有三种含义。“第一种是通常所说的道德的同义词。第二种指的是一个哲学的领域(道德理论,试图把道德理解成一种理性的事业)。第三种是那些仅适用于组织成员的特殊行为的标准。”他认为,当说到工程伦理时,这里的“伦理”是在第二种和第三种含义上的。 伦理是对道德的研究;它是对第一种含义的伦理的探究。它研究什么样的行为、目标、原则和法律是获得道德辩护的。在这种含义之下,“工程伦理是对决策、政策和价值的研究,在工程实践和研究中,这些决策、政策和价值在道德上是人们所期待的。” “工程伦理”指称在工程中获得辩护的道德价值,但道德价值是什么?什么是

道德?马丁等人认为:“道德涉及到对他人和我们自己的尊重。它包括公平与公正,满足义务与尊重权力,不以不诚实和残忍或傲慢的方式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此外,它还包括人格理想,诸如正直、感激、在危难中愿意帮助他人。”

我们这节课是两位老师为我们讲课的,我记得第一位老师在其中一节课问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在座的同学有没有家里或者认识人的家被拆迁的?”当时教室里没有人回答,尽管也很有可能是因为没多少人听。老师略显惊讶的表情很明显是不相信在一个约150人的大班里会有没有经历过拆迁的。说实话,我也不相信。“拆迁”这一话题无疑是中国近几年来老百姓心中的痛,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直接或间接的接触。而其中时不时会发生的暴力如“8.22”南京翁彪自焚身亡事件,时隔三周,北京天安门金水桥前再度发生安徽青阳县农民朱正亮因不满被迫拆迁而自焚的“9.15”事件,拆迁暴力已成街谈巷议之恶谥,被伦理道德话题所讨论。

对于我们这群正青春的学生群体来说,每当看到这类有关社会建设与人民的问题矛盾是,大多都会有很愤青的思想。但上了工程伦理学着课程后,我却渐渐倾向于一一种理性的思考去看待去判断其中所含的伦理道德。从老师的讲解中我也逐渐去审视这些问题,作为体现一个国家现代化的发展程度和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的城市化,在各地先后激起了大规模的城市扩张和旧城改造。城市扩张和旧城改造,使居民生活的重要条件得到普遍的改善,特别是旧城改造,最初还被老百姓喻为是最大的民心工程。然而,在城市扩张和旧城改造

的同时,由于主管部门的法律意识淡薄、急功近利、形象工程的原因,也引发了诸多的伦理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长期以来,为了经济的发展,我们习惯于通过制度和强制性行政手段来解决社会问题,从而忽视了制度的合理性、公正性以及公共行政的道德化。因此,这也更加引起了我对工程伦理的重视。

我的专业是森林保护,是一门与自然科学有关的学科,所以我也比较注重环境、资源方面的工程伦理问题。在资源问题、环境问题日益紧迫的情况下,工程与自然的关系自然成为工程伦理的关注焦点。

后来偶然看到一本《尊重自然:一种环境伦理学理论》的书,他的作者美国学者保罗·泰勒他认为每一个有生命之物都具有自身的善;具有自身善的存在物就拥有“天赋价值”;为了有生命之物的利益而关怀其善就是尊重自然。泰勒提出了环境伦理规范的4条基本原则是:[2]1、不作恶原则。不伤害自然环境中那些拥有自身利益的实体。2、不干涉原则。不干涉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不限制有机体追求它们的利益;另一方面对自然界自发的一切抱着 “袖手旁观”的态度。因为自然界所有的物种都拥有同等的天赋价值。3、忠诚原则。要求我们不要打破野生动物对人类的信任,停止打猎、设陷阱和垂钓等行为。4、补偿正义原则。要求那些伤害了其他有机体的人做出补偿。如果我们伤害了一个有机体,减少了一个种群的数量,或是破坏了一个生态系统,那我们就有义务恢复该有机体的生活或是生存。泰勒认为,生活于工业时代社会中的每一个人的福利都是以牺牲地球上其它生命的利益为代价换来的,因此所有的人都对保护和恢复生态平衡负

有义务。

生态整体主义环境伦理观把道德关怀的视野从生物个体扩大到生态联合体。它有三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地伦理学,自然价值论和深层生态学。

简而言之,大地伦理学扩展了道德共同体的边界,使之包括土壤、水、植物和动物或它们组成的整体:大地。代表人物利奥波德提出伦理演变次序的三个层次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处理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处理人和大地之间的关系。大地伦理学的伦理道德原则是:“一件事情,只有在它有助于保持生物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的时候,才是正确的;否则,就是错误的”。

自然价值论的核心理论是:自然界承载着多种价值,包括内在价值、工具价值、生态系统价值。代表人物罗尔斯顿认为,即使所有意识突然消失,自然本身的某些价值仍将留在自然界中。罗尔斯顿所确认的自然生态系统的客观内在价值,为人类环境文化、循环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道德依据。

[2]深层生态学也可称为生态智慧,是当代西方环境主义思潮中最具革命性和挑战性的生态哲学,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度追问;是对解决现代环境问题的深层答案;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的深刻解读。如果说生态学是从物质层面研究生态系统,深层生态学则是从精神层面研究生态系统;因此生态学是自然科学,而深层生态学是哲学。深层生态学不仅破除以人的利益为中心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而且用清晰的语言表达坚定的生态中心主义哲学世界观,将生态学发展到哲学

与伦理学领域,提出生态自我、生态平等与生态共生等重要生态哲学理念。代表人物阿伦·奈斯提出了深层生态学两个根本原则是:第一,每一种生命形式都拥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若无充足理由,我们没有任何权利毁灭其它生命。这里的生命不仅指人类和其他有机体,也涉及他们赖以存在的生态系统:河流、山川和大地。第二,随着人类的成熟,将能够与其它生命普遍共生。要把人的自我实现与包容宇宙一切的生态大自我实现相结合。

在《工程伦理导论》一书中我们也能看到很多能够支持泰勒的环境伦理思想的案列。[1]泸天化(集团)有限公司和四川天华股份有限公司从改进工艺、技术人手,对氨氮冷凝液进行回收利用,实现清洁生产;宜宾天原股份有限公司在污染治理工作中不断创新,发明了专利技术,是自产的电石渣100%综合利用生产水泥,同时改进ADC发泡剂生产工艺,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从源头控制氨氮污染物的生产,既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降低了成本,又解决了污染问题??

在这些书籍的阅读和老师的讲解中,我也深深的感受到,生产性活动是人类利用自然资源求生的第一个环节。当然人们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是生产活动的最终动力,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是每个社会成员对人类社会负责的选择。但在目前情况下,改变生产性活动中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时扭转环境危机的最急迫最有效的途径。显然,人类不能通过不生产、不发展来解决问题,而是要通过科技手段来解决问题。工程技术人员是担当这一使命的主力军,在工程界,已经有不少有责任感的工程技术专家明确的提到这一点。而工程活动中的伦理

问题,“工程造福人类”原则的实施困境,工程师的责任,严谨认真精益求精,工程师的团队精神等都值得我们当代青年深思,最终做出真正能够照福社会的事。

参考文献:

【1】《工程伦理学导论》 肖平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10 【2】《尊重自然:一种环境伦理学理论》 保罗·沃伦·泰勒(Paul warren Taylor)【美】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t3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