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文化与海洋文明

更新时间:2023-12-09 03:2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岭南文化与海洋文明

文化是人类历史的产物。它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而产生,并不断地发展。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江河湖海,山地高原,寒温气候,等等,都对文化产生影响,使其各具特色。文化是多种多样,千差万别的。我们把它分门别类,是为了叙述的方便。

初始人群因居住地域不同,而且处于彼此隔绝的状态,其文化一开始就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大致说来可分为内陆农耕文化、高原游牧文化和海岸地带海洋文化等三大类文化。

内陆农耕文化,以封闭、保守、安土重迁为其特征,是一种有根的文化。发迹于黄河中下游的古老的中原文化即典型的农耕文化,在政治上表现为皇权专制和官僚政治。

高原游牧文化,以轻土重财、游荡成性,四野为家为特征,是一种无根的文化。其游牧常有一千公里以上的距离。具有弱肉强食的强权思想,以勇武掠夺杀戮为能事,血液即饮料,人头即酒杯。男人的天堂在马背上和女人的胸脯上。蒙古人之所以一度横扫欧亚大陆,正是源自这种骠悍尚武的文化。

海岸地带海洋文化,具有重商、冒险、开放、进取的特性。海是传播文化的桥梁,易于集纳各种文化,是一种杂交的文化。欧洲学者认为,自希腊半岛、意大利半岛、伊利比亚半岛、英伦诸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欧洲,其腹心地带距海岸线不超过500公里,本质上属海洋文化。海洋文化所孕育的重商、冒险、开放、扩张的精神,则是欧洲人自大航海时代以来能够称雄全球,并创造近代文明的原因。欧洲人因此而引以自豪。

三大类文化的划分,始自德国的哲人黑格尔。学术界多沿用此说。在黑格尔看来,处于南欧海岸地带的希腊、意大利是海洋文化的代表,是文明的故乡。他也承认中国是一文明古国,是文明的摇篮,并向西边辐射。但中国的文明却停留在初始阶段。原因是中国是内陆文明,是保守的、封闭的、苟安的文化,没有海洋文化。

其实,黑格尔的这一看法,是傲慢的偏见。中国是一个半大陆、半海洋的国家。中国有漫长的曲折的海岸线和众多的岛屿,良港纷呈,最适合于自南到北的沿海人群与海洋互动。其创造的海洋文化与其自身的存在一样悠远。南海沿岸的岭南地区尤其如此。

早在四五千年前的高栏岩画,已经记载了香山先民与海洋互动的情景。由于岭南处南海之滨,浮海可与对面环南海周边的弧形岛国作文化交流,进而与各大洋交通。岭南地缘的特点使其处于中国海洋文化的特殊地位。也正因为如此,岭南成为中国具有两千多年海上丝绸

之路的发祥地,东西文化交流的前沿。

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化往往是多元的。唯有文化是多元的,彼此撞击,处于流动的状态,才能避免枯萎僵化,才能保持生机活力。作为一个半大陆半海洋的国家,中国既有大陆性的传统,即具有以农为本,实施官僚政治和皇权专制特点的农耕文化;又有海洋性的传统,即重视商业,富有开放、冒险进取精神的海洋文化。这两种文化在中国既有交叉辐射,又有先后发展的过程。内陆文化的传播经历着从北到南的传播过程;海洋文化则相反,是从南到北。

中国的传统文化亦即内陆农耕文化,一直处于主流地位。而海洋文化虽然不断发展,却历来被边缘化。唯到近一百多年来,海洋文化(就本质而言,即商业文化),才在南方引领潮流,并在岭南酿成近代化和民主革命的成果。海洋文化的故乡岭南,也自然成为近代化和民主革命的策源地。

岭南地区的文化显然也是多元的。其中内陆的传统农耕文化和海洋文化是岭南文化两个重要的基因。经过长期的融合,迄今为止9世纪中叶以后,终结成以海洋文化为主要特质的岭南文化硕果而引领潮流。

一、 岭南文化之我见

就地域文化而言,岭南居南海之滨,有漫长的海岸线,显然属于海洋文化的

范围。

岭南地区是古代越族先人生息繁衍之地。凭借舟楫以渔猎,是他们获取食物的主要手段。当风平浪静之时,便靠竹木筏和独木舟在浅海湾里航行,彼此往来,作部落间的产品交换。因而古来就有“越人擅舟”的雅号。《淮南子》 “人间训”中说:

“九嶷之南,陆事寡而水事众。于是民人被发纹身,以象鳞虫;短绻不裤,以利涉游。短袂攘卷,以便刺舟。”

广东处于九嶷之南,自属所指的范围。这里描绘的越人装束,正是为了适应水上“涉游”活动;所说的“陆事寡而水事众”,意味着在同水、陆的关系中,与水的关系更为密切。这是岭南本属海洋文化的写照。

岭南的海洋文化,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和特点。上古时代,以渔猎为主,大量的贝丘遗址,说明以海产为食;中古时期,海上贸易不断发展并趋向繁荣鼎盛;近代,始有现

代意义港口的开辟并作初步海滨资源的开发,尤其是中西文化的交流和碰撞益加强烈。总之,岭南海洋文化,是随着中国海洋利用开发的深化,不断吸取海外文化而得到不断地发展的。

但是,岭南本身固有的海洋文化,并没有得到独立地发展,而是受到处于强

势的中原文化的剧烈影响。海洋文化所具有的开放、包容的特性,使其容易吸纳、消融中原文化和其它外来的文化。这是岭南文化富有生机活力的缘由。

岭南文化是经过融汇百越文化,吸纳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而形成的。

先秦时期,岭南并无统一的君长。秦代建立象、桂林、南海三郡,赵佗建立南越国,对各少数族的酋领也没有实行有效的控制。直至唐宋,地方少数族的豪酋,依然拥有强大的割据势力。唐代设置岭南道。这里的道,意味着以道路为控制线,没有道路相通的深山险阻地区,控制力依然薄弱。随着开发的深入,政治管辖才不断加强。

秦始皇发五十万大军经略岭南,揭开了岭南历史新的一页,为岭南吹进中原

文化的新风。赵佗实施的“和集百越”的政策,促进了百越文化的融汇。尔后中原朝廷相继出兵南来征伐,如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路博德率“楼船十万”征讨南越。东汉光武帝建武18年(公元42年),马援率师平定征侧、征贰之乱。这些军事行动必将中原的文化带来。战后留下的部众,以及后来因动乱而先后移入的北方士民,如晋代的“永嘉之乱”、尤其是北宋末年的“靖康之乱”迁入的集团性移民,成为传播中原文化的载体,起到移风易俗,促进岭南人文、制度、民俗的不断内地化的作用。

中原文化向岭南的传播,主要借移民为其载体,并依靠先后开通的三条主要干道:秦汉以越城岭道为主,从京都长安、洛阳南来,沿湘水经灵渠,入漓水,顺西江进广州;六朝主要取骑田岭道(桂阳道),而大庾岭道也日显重要,两路皆入北江顺流抵广州;唐代中叶以后,就以大庾岭道为主了。南雄、韶关一带是大庾岭道移民路线的第一站。

移住岭南的士民带来了中原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但唐代之前,移民主要是因军事南来而留下的部伍,对岭南文化的革新力度不大。岭南应对自然的能力低下,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落后。岭南越人,在古籍上称为南蛮。有蛋、俚、僚等,总称百越,沿溪洞而居,均无君长。除在海河捕捞外,就是“火耕水耨”,诚如西汉成书的《淮南子》所说“陆事寡而水事众”。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其后,《汉书》、《晋书》、《隋书》等史书,都相继有类此的记载。这些史书的记载是泛指江南,或楚越之地。但农业生产发展水平较高的江南地区尚且采用火耕水耨,就遑论相对落后的岭南地区了。据徐陵〈广州刺史欧阳危 (危右边+页)德政碑〉的记载,岭南地区,

于六世纪下半叶,还是“火耕水耨,弥望原野”。这一耕作方法至唐代依然流行未衰。《唐大诏令集》也有相同的记载:“岭南诸州居人,与夷獠同俗,火耕水耨”。事实上,刀耕火种,火耕水耨和初步精耕细作,是三种依次递进的耕作方法,从秦汉至隋唐的1100多年中,一直并存于珠江三角洲地区。

我们从考古发现,粤王墓的建筑,已经雄伟精致得令人惊叹。但不能以此类推,或比附周围社会的文化水平。沿溪洞而居的黎人,是干栏式的建筑;即使作为中国海上贸易中心的广州,还只是边陲少数民族地区的汉人城市,唐代时依然多是茅房,经常闹火灾,后来才逐步改为瓦石结构。

从制度文化看,岭南存在着奴隶制。据文献记载,“岭南以口为货,其著阻处,父子相缚为奴”。“越人少恩,生男子必货视之”。“高凉生口(奴隶)”,至唐代仍然是一出口货。有的地方官将“生口”半价买来再卖,从中渔利。在南朝,这是南海太守的一项收入。凡到南方当长史者,京师权要皆托代购南人为奴。唯孔葵 (葵右边加戈)拒绝代购而将此事记在传中。隋唐期间,俚(黎)族的豪酋以冯冼氏、宁氏势力最强大。冯冼氏控制从珠三角至东京湾东北部的广大地区,控制着当时的海上贸易,包括出口奴隶。

从精神文化看,最值得自豪的是岭南不仅是佛教从海上“西来初地”,而且还是六祖惠能独创南宗顿教的故乡。惠能削发开禅的光孝寺、开庭讲法的南华寺,成为佛教文化的圣地。但就总体来说,岭南远较中原文化落后。椎发纹身,短袂攘卷。部落内部通婚,即所谓“嫁娶之法,得取同姓”(唐书南蛮传)。辟居深山的一些少数族,流行杀人祭鬼的陋俗。“贞观(627--649)初,或告盎叛,盎举兵拒境”,盎,即冯盎,洗夫人的孙子。唐太宗下诏将讨之。魏征谏曰:“王者兵不宜为蛮夷动,胜之不武,不胜为辱。”具有汉黎族血统的洗夫人之孙冯盎仍然视之为“蛮夷”。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应对能力是衡量文化高低的一个尺度。岭南自然条件恶劣。《史记》记载:“江南卑湿,丈夫早夭”。《汉书》记载:“南方卑湿,其众半羸“。《后汉书》亦载:“南州(指岭南一带)温暑,如有瘴气,致死者十必四五”。卑湿的自然环境有利于生物的成长,也容易滋生病菌,尤其烟瘴流行,对人体是极为不利的。毒蛇猛兽横行,对人们的活动亦一威胁。就是到了五代南汉时(十世纪中叶),东莞城郊还有群象出没,危害农作物。古代越人干栏式的建筑,正是为适应这种自然环境而建置的。西汉时的南越王赵佗说:“其众半羸”;南宋人周去非也说:人“率皆半羸,而不耐苦作,生齿不蕃”,之所以羸弱,周去非的解释是因为“五谷湿而不甘,六畜淡而无味,水泉腥而黯惨,蔬茹瘐而苦硬”的缘故。可见从赵佗至周去非经历一千余年,人们羸弱的体质并没有多大的变化。有学者估计,魏晋南朝期间,岭南人口的平均寿命约在30岁左右。我们知道,农业生产并非单纯的自然再生产的过程,它是以人类对生物自然再生产过程的干预为其特征的,人类不仅要适应自然,而且要改造自然。而在当时的生产技术条件下,没有强壮和足够的劳动力,莫说推进农业生产力水平,就是单

从量上提高农业生产也是做不到的。今天有人多为患之恐惧,当时却是唯恐人不够多啊!

岭南的经济重心,先是河内附近的红河三角洲,尔后兴起的是珠江三角洲。岭南这两大黄金三角洲,也先后成为岭南的两大文化中心。

岭南文化之所以长期阻滞,是因为南海周边缺乏多种文化的撞击,缺乏如同埃及、希腊、罗马这种各有特色的三种文明通过地中海的交流促进了该地区文化的发展。所以相对中原文化显得落后。

岭南文化发生巨大的变化 是在北宋末年珠玑巷移民之后。

珠玑巷的传说,从明初起,口耳相传,家喻户晓。今已经成为珠三角,包括从珠三角移居海外的华人社区,老少耳熟能详的故事。这是他们先人移住珠三角的集体记忆。这一传说之所以如此流行不衰退,是因为由珠玑巷移民,是集团性的移民,其带来的中原文化(内陆农耕文化)对岭南影响之巨大,非以前的历次移民所能比拟。自此之后,岭南人文冉冉兴起,逐渐摆脱蛮夷习俗,迄明岭南文化焕然一新。诚如潘耒序《广东新语》所言:

“粤东为天南奥区,人文自宋而开,至明乃大盛,名公巨卿,词不达意人才士,肩背相望。”

珠玑巷移民的一个重要成果是,他们带来的中原文化与南越人的文化相融合而形成广府语系文化。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珠玑巷移民的到来所引发的珠三角围垦造田,是湿地农耕的一次革命。先是沿珠江干流修筑堤围,开垦沙田,继而深化开发,实施农业商业化。尤其是他们所创造的桑基鱼塘生态农业,是中国农耕文化的旷世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誉为“世间罕有美景、良性循环典范”。

桑基鱼塘,首先在南海、顺德和高鹤三县交界处出现。万历年间(1573-1620年),顺德龙山乡基塘面积已约占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南海九江基塘面积于明末更高达耕地面积的十分之八。而且九江、龙山、龙江和坡山等4乡,相连成片,形成一个以九江为中心的以蚕桑养鱼为业的商业化专业区。蚕桑区虽受清初“迁海”之祸的惨重摧残,但到18世纪前后,得到了恢复,且有所增进。南海西樵山附近的乡村相继发展成基塘区,形成以九江为中心,包括原有的龙山、龙江和坡山,以及不断发展起来的邻近西樵山的海洲、镇涌、金瓯、绿潭、沙头、大同等在内的连成一片的商业性桑基鱼塘专业区。其生产的广纱粤缎,专为出口贸易提供产品。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sy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