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孙中山传记有感

更新时间:2023-08-05 23:36: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读孙中山传记有感

我是一个不懂得历史的人,更是一个不懂得政治的人,纵向的历史变迁和横向的重大事件,几乎都不能引起我的兴趣。我始终要求我的学生中的女生读历史和科学,因为我常为自己不懂得历史和科学而感到遗憾,并着实认为历史及科学对于一个人或者对于与生俱来对此不感兴趣的女人的重要性,读史可以明智。

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

千万年后,那个拄着手杖,在风雨中疾行的医生,该是怎样的形象?有些人看来,他遥远地背着一座山,茕茕而前行,虽不见前方的一点星光、一个人影;另一些人看来,他在众人的哈哈大笑中摸爬滚打于乱石的河滩上,血、污泥和雨水早已含混不清;还有一些人看来,他左手托起的分明是昆仑之山,他右手举起的手杖分明挥向每一个灵魂中的每一根长辫,而他无声的叹息和沉默的热泪,分明在那黄河与怒海之间,惊涛拍岸;或有一些人看来,他不过是一具医生的骸骨。

走近一些吧,重新想起这个渐行渐远的名字,便会看见那不仅仅是一具屹立的骸骨,更是一个透明的灵魂。即使在漫天的阴霾下,从这个灵魂的一隙之明中,也能看到一排排颠沛流离的妇孺、一列列疲惫孤寂的男子,从黄河两岸矢志不移地走向远方的足迹。在那足迹之上,布满了梧桐枝的灰烬,却从中袅袅升起了火的凤凰——如果说这具屹立的骸骨,承担的是每一个悲剧生命的总和,这具骸骨掩盖不

住的明亮的灵魂,就是昆仑顶上留下的、在每一次黑夜之中轮回的初曙。

这具屹立的骸骨:民族民权民生之骨。这个清澈的灵魂:天下为公之魂。这是一个朴素的名字:孙文,他是一个医生。这具医生的骸骨,这个灵魂的名字,具体又是怎样的形象?

一百多年前,他是少数几个医学博士的一员,这些热门行业走出了一批批青云直上的幸运儿。他可以选择幸运,可他选择的是不幸。他的不幸,并非两袖清风白手起家之艰,亦非九死一生之险、十次惨败之难,而是明明可以用墨写的谎言一时掩盖血写的事实、求得一把手术刀带来的富贵与平安,他却偏偏要折断手术刀,从第一滴沸腾的血开始,抚慰这个民族的伤口,欲图让那些两百多年前已经亡国、两百多年后快要灭种的“国民”——他念念不忘的名字——起死回生,并重新站在昆仑之巅。按过去、现在、将来无论哪一个时代的眼光,这都是疯子般的念头。

可他开始了。“朴学”的故纸堆里追求“立功立言立德”三不朽的红顶子们,亦不乏水滴石穿的勇气,但只有他拿出了最彻底也最不可思议的勇气——以卵击石的勇气。如果说滴石之水,终究会得到历史天平的容纳,那击石之卵,则可能一瞬间形神俱灭,只余下一掊逐渐风干的黄土,才能埋葬那些威名赫赫者的轻蔑。即便在那个过程中,他也有后悔的余地,尚能在异国他乡购置一片养牛场,或者再不济,好歹在那昏浊的尘世中,学那孤芳自赏的天涯客,归隐红尘,终老于东篱渔波。但是,就如同十个、一百个、一千个鸡蛋不停击向那

块奴役的顽石,如同百片、千片、万片飘散风中的绿叶不断敲向那口自吅由的古钟,他毅然决然地开始了:广州起义、惠州起义、潮州起义、钦州起义、南宁起义、河口起义 黄花岗起义,他也失去了:陆皓东烈士、邹容烈士、陈天华烈士、吴樾烈士、史坚如烈士、秋瑾烈士、林觉民烈士、徐锡麟烈士 甚至宋教仁、黄兴在枪声和汽笛声中永远离他而去。

不知他的勇气从何而来,他的力量——灵魂的力量——又如何而来。他的陵墓上镌刻着“天下为公”,意味着他立志做黄帝魂的拯救者——这也许能解释:重扬黄帝旗的同盟会在武昌的一声枪响,十六年的鸡蛋终于一朝撞碎了石头,这个医生却没有摇身变作历史上成百上千画地为隅的枭雄,而是将自己作为最后一片蛋壳,向摇摇欲坠的巨石发出了最后一击——他竟以唾手可得的龙椅,换取鞑虏内部的最后一逼。那一刻,模糊不清的尧舜禅让,被永远定格的现实一刹,赋予了一个医生对一个民族毫无保留的付与。他又怎知,被后世戴上“国父”“革吅命先行者”两顶桂冠的自己,却面临着更多的暴风冷雨?他成了被袁氏清廷余孽四处驱赶的国父,成了被东西两洋栽赃构陷的国父,亦成了被后世肆意涂抹的先行者。而这,究竟是竟辛亥之功的挫折过程,还是用全部的挫折和无止境的奋起,写就的一个民族走向彻底胜利的开始?

他的形象清晰了起来:恢复中华,他胜利了;创建共和,他胜利了;重焕黄帝文化,他胜利了;揭开现代建设,他胜利了;黄埔肇基两岸国防,他胜利了;他的继承者们废除了不平等条约,赢来了港

澳回归,他胜利了 这位医生在天上会怎样俯瞰着这个苦难的民族呢?是依旧忧郁地凝望着她的病痛?是仍然抚摸着被虚骄的讪笑所掩盖的病灶与伤痕?还是悲悯地注视着她膝盖之下被风化已久的盐碱地,恨不能再生人间、再尝一遍俗尘的辛酸,以将她脊梁里潜伏的“强掩弱、众暴寡”的辫子连根拔起,重生那个“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华夏原型,再现她“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华夏姣颜?

前所未有的使命向你我他发出了召唤,泪水早已打湿了我们灵魂的信笺——我们的灵魂,就是黄帝的灵魂,就是中山的灵魂;我们每一个灵魂,不论是过去的、现在的、将来的、呐喊的、彷徨的、遥远的,都早已在黄帝和中山为我们注入的血脉里,回荡着黄河的号角。在这号角中,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不再属于自己,同时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从此属于我们自己。革吅命远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每一个炎黄子孙,正在那具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医生的骸骨下瞻仰着凡十三亿、历八千年的灵光,他告诉我们:从这里开始吧,迈开新的步伐,向一切苦难与耻辱挺进,为了我们所爱的华夏。

不懂历史的人看政治人物传记,颇感困难。读后也有一系列问题萦绕脑间,比如:“孙中山时期”(权且这样不准确地称)即我认为的1890-1925年间中国的政治格局究竟是什么样的?中华民国推翻了长久的满清统治,但是没有统一中国,当时的中国有哪几个政权? 这

些问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得到解答,但是,读完这本书,仍然让自己或多或少的了解了孙先生,没有资历,不能随意发表自己的观点,因此,只能谈谈自己读完《孙中山传奇》后的零散的感受。

读完这本书,在第一时间跟朋友短信交流,朋友说,孙中山是“忍辱负重”的一生,我忽然觉得这个总结跟我的感受是相通的。他革命的一生中,有很多忍让的成分,在海外宣传革命期间,也遭受了很多的屈辱,然而,正因为他确立了一生不变的理想,故背负起革命救国的重任。而我,更愿意用“不屈不挠,屡败屡战”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在辛亥革命之前,孙中山领导了大大小小的十次武装起义,每一次起义,都需要长时间的准备,钱、思想、军队、组织等都成为必须考虑的问题。而这大大小小的起义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有的甚至还没有爆发,就流产于计划中,而屡次失败的结果并没有磨灭孙中山推翻旧王朝,建立新制度的信念,最终爆发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这不屈不挠,不言放弃,为了理想,追求一生的执着就是伟人与凡人的区别吧!

职业革命人,是孙中山在立志投身于拯救中国的革命事业时给自己的定位。我也第一次明白了职业革命人,或者说把“革命”作为一个“职业”和“事业”的含义。既然孙先生是把“革命”之事作为自己的职业,既然从政,领导人民均是一种职业,那么我忽然发现,“革命”与“教书”,与“行医”在职业分工上,似乎并没有太大的等级区分,它们的分别只是在职业功能上,(当然,我很怀疑自己的这个认识)然后我就可笑地认为,其实,伟人的伟大和平凡人的平凡工作,差距

也并无太大,取决于个人的奋斗罢了,原来平凡人也是有机会成为伟人的。

国家的命运比自己的命运更重要,人民大众的生活比自己的生活更重要,这是我看到的孙中山先生最闪光的精神世界。孙先生不同于之前的任何一位帝王,因为他并非要为自己打下江山,他所革命的一切,都是为国民的。他所提出的“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是为国民大众谋福利的,他屡次发动武装起义,也都是为人民而战。因此,他是真正的革命人,而并非君主、帝王、军阀,因此,他为后人所敬仰和缅怀,纵观我所了解的历史,但凡被后人怀念的人,都是不为己而为人的,诸如夏商时期、诸如汉唐盛事、诸如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都是为民而战,是为社稷而非江山。所以,我似乎也领悟到,大爱、大德,为公、为人才是长久和永恒不变的。

结合自己周遭的生活,在读完《孙中山传奇》后,也有一些即时的心得,没有经过推敲。

第一:改变由内而外。孙中山的革命是不彻底的,即使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的统治,却没有推翻帝国主义的侵略,也没有彻底改变中国社会。而孙中山革命前期屡次起义失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的革命活动多依靠海外、各路会馆、各自有着不同目的组织。他奔走与各国求援,募集革命经费,他曾经试图联合各方势力,但因为多方势力各怀鬼胎而终告失败。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失败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不重视群众力量。他没有意识到他力图改变的人民生活现状要依靠人民自己的力量而不是外援或者某一个领导者、领导组织。当

然,外界的帮助是必要和必须的,但是,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力量是最根本,最重要的思想和途径。

因此,我就想到,实际的工作中,任何一个想法,一个计划的落实,都要由内而外的实施,由实质到形式的实施。比如,在班级推行一种制度,落实一项要求,都应该从学生着手,提高学生的认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动学生参与,组织学生动脑筋,想办法,指导学生管理、落实。而不仅仅是通过老师、家长的外在力量来实施教育。在学校管理中也是一样,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必须依靠教师,调动教师,从学校内部发展力量,从调动学校最基层的教师开始,积蓄力量,冲出校园,获得实力的提高,而不仅仅是学习、运用、借助外在的理论、力量。

第二:宽容不能无度。孙中山的个人成长经历,决定了他拥有敦厚、宽容的个性。孙中山出生于广州、后求学于香港,接受基督教思想,赞成克鲁泡特金的“互助论”,在他寻求实施“三民主义”的道路上,宽容,似乎成为他用人,对人的一个基本态度,但是不无遗憾的看到,从最初的广州起义中的杨衢云到袁世凯到陈炯明的叛变,一直到晚年生活中的蒋介石,期间与孙中山同道革命的诸多人物中,有很多,都从根本思想上与孙中山有别,从行事中,也有诸多不妥之处,但孙先生先前都对他们采取了宽容的态度,当然,政治不是我所想象的那么简单,但我隐隐感到,宽容,的确是要有立场和原则的。宽容和批评、支持和反驳都同样具有力量。因此我想到,在教育的过程中,宽容有度也非常重要。

有感而发,随性而为之,所以,只能读读罢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su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