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工作经验交流材料:-春风化雨润蓓蕾

更新时间:2023-03-08 04:59:17 阅读量: 教学研究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小学德育工作经验交流材料:-春风化雨润蓓蕾

近年来,学校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为工作核心,落实“德育就是质量”的理念,以加强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为目标,在夯实德育管理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德育工作途径,创新德育管理模式,营造高品质育人环境,努力构建“感恩教育、文明养成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的德育体系,在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功夫,走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德育之路。

一、创新德育载体,拓宽德育途径 1、传承国学经典文化

书香润泽校园,经典滋润童年。国学是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智慧、文明的结晶,蕴涵着中华人文精神的基因,是中华民族之魂。努力构建经典诵读的校园文化环境,在校园文化氛围的布置上力求给学生更多、更重的与经典接触的空间。精心打造了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达到了自然与和谐的统一,绿化与美化的结合,艺术与育人的融合。校园景观的象征意义和审美取向,力求体现艺术性和人文性,使校园的每个角落都成为学生获得品格熏陶的隐性教材。使学生时刻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沐浴着经典文化的洗礼,从而形成校园人人读经典,时时读经典的氛围。

各班利用朝会、班会诵读《弟子规》、名言警句等国学经典,琅琅诵读声抑扬顿挫,此起彼伏,让古代经典文化充溢校园,让先人智慧的光辉,沐浴着孩子们的心田,开启他们思想、智慧的灵光。组织学生开展“经典与我同行”的诵读心得和征文活动。让学生在经典诵读中领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接受了传统文化的洗礼。

今年三月,举行了盛大的教师诗词朗诵比赛,以促进教师朗诵水平的提高,使教师们也能入情入境、有滋有味地诵读。教师为学生树立了榜样,又触发了学生的诵读兴趣,更提升了教师自身的文化底蕴、道德修养。

2、办好了校园红领巾电视台

第 1 页 共 8 页

以中队为单位实行轮流主持,设置了新闻播报、育才之星、科技知识、文艺节目等反映校园生活学生喜闻乐见的栏目,每周星期四朝会时间播出。红领巾电视台为培养队员们的创新实践能力提供了平台,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成为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

3、评选“育才之星”

走进我校,你会发现每班教室门上的“育才之星”栏目特别醒目,这是为充分发挥榜样激励作用,各班每月根据学生学习表现评选出两名学生授予“育才之星”称号,将照片和事迹展示在教室门上,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星级学生评定成为我校德育工作的一张亮丽的名片。

4、建立了红领巾信箱

红领巾信箱成为沟通学生心灵的桥梁,一封封饱含着少年儿童童心的信件如雪片飞来。不乏言辞犀利的,真诚建议的,我们找学生个别谈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化解他们的心结,给学校建议的转给学校领导,还在红领巾电视台专门开辟栏目公开答疑。这一封封信可以窥见我校少年儿童内心世界的缤纷与多彩,他们具有参与学校管理的主人翁意识,学生的心与学校的发展一同跃动。

二、感恩之情激荡心间,感恩教育枝繁叶茂

学会“感恩”,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今天的孩子大多是独身子女,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公主”父母溺爱有加,使许多孩子养成了唯我独尊,自私冷漠的心理趋势,孩子们渐渐远离了感动,忘却了感恩,以为父母的养育和教育都是理所当然,针对这种道德的缺失,情怀的失落,我们开展了感恩主题教育活动,运用活动引领、细节渗透,文化熏陶等有效的策略,让孩子找回感恩的心,领悟生命与成长的真谛。

1、树知恩图报的意识

学会感恩,先要学会知恩,要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我们利用国旗下讲话、主题班队活动等教育时机,让学生知道什么

第 2 页 共 8 页

是感恩,为什么要感恩,使学生常怀感恩之心,感激和怀想那些有恩于我们却不言回报的每一个人。利用一些特别的节日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感恩教育活动,如“三八”节开展了“我为父母做一件事”(洗一次脚、泡一杯茶、捶一捶背、做一件家务、写一封家书等),“六一”儿童节开展“与留守儿童手拉手”活动,与留守孩子共庆节日,为贫困的留守孩子捐献文具图书,教师节开展了制一张“尊师卡”、写一封尊师信,唱一首尊师歌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从感受最深的身边人、身边事开始,学会感激父母,感激父母给我们生命,感激父母养育了我们;学会感激老师,感激老师为我们导航,感激老师培育我们。从感激父母老师开始,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再引导学会感激他人,感激社会,感激一切为自己的健康成长付出心血和汗水、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

2、感恩行为生动呈现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汶川地震发生后,开展了以“悼念地震遇难亲人”为主题的队活动,通过向地震中遇难亲人默哀、献花以及说句心里话等形式,充分表达出大家对遇难同胞的哀悼、对救援者的敬重,使学生更加刻骨铭心地体验到生命的珍贵和易逝,从而更加珍惜生命的价值。全校上下踊跃捐款,点滴之爱汇成浩瀚江海,全校师生共捐款达十三万元。每一分钱都闪耀着学生的爱心,凝聚着老师们对学生的教育,我们都经受了一次情感的升华。使学生体会到了爱心付出后的愉悦,更使他们认识到在身边有更多的人需要帮助,要把更多的关爱投向这些人。昨年的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又重现了两年前一幕幕感人的画面。西南地区遭遇了特大旱灾,开展了“我为灾区捐一瓶水”的募捐活动,爱的暖流在涌动。为山区儿童援建“爱心书屋”,开展了“我为山区孩子献一本书”募捐活动,仅两个年级的学生就捐献各种有益的课外读物共700多本。我县遭受洪灾、旱灾之时,学生们也积极行动起来了,学生先后为白血病患者粟秦诗、邱彦榛、宗博晨同学和黄艳君老师捐资近十万元,为他们的生命接力;爱的种子播撒在学生的心上,开出了爱的绚丽花朵。

第 3 页 共 8 页

3、心怀感恩心,传唱感恩情

开展了“校歌及感恩、奋进”大家唱活动,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强化了感恩奉献的意识。激情洋溢的演唱、优美动听的歌曲、节奏明快的旋律、童心飞扬的表演,令人如痴如醉。通过活动,让每位学生明白了要学会感恩社会、感恩家庭、感恩师长、感恩朋友。把爱心献给社会,温馨献给家庭,孝心献给父母,诚心献给朋友,用实际行动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激和为社会尽责尽力的决心。

4、励志感恩演讲震撼心灵

学校先后邀请了团中央“知心姐姐”心理健康教育全国巡回报告团,四川省家庭教育讲师团作报告。尤其是昨年,特邀了中国时代之声艺术团著名演讲家王海童老师,作了《让生命充满爱》的演讲,三千名师生及家长饱含热泪,爱在长辈和子女、教师和学生心中升华。王海童围绕“爱祖国、爱老师、爱父母、爱自己”的主线,将“爱”字诠释得淋漓尽致。他摆脱简单苍白的说教,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感人细节,丝丝入扣,情理交融,让大家在不知不觉中顿悟。在演讲过程中,学生与家长真情互动,现场学生纷纷热情响应,真情流露,场景感人。现场的孩子与家长相互拥抱,对家长说出了许多父母一辈子都没听过的“爸爸妈妈,我爱你!”,“爸爸妈妈辛苦啦,我爱你们”。孩子们的大声呐喊,让家长们感动的潸然泪下;二千名学生大声的喊出“老师您辛苦了,老师我们永远感谢你。”在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中,同学们纷纷涌向自己的班主任老师,师生紧紧相拥,泪如雨下。

经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全校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营造的充满爱心的大环境中,从“受爱”到“施爱”,从知恩到报恩,从感性的品评,到理性的思考,再到心灵的碰撞,孩子们经历了深刻的体验过程,心中不禁蓄满了深深的感恩情结,释放出了积蓄已久的感恩之心。

三、强化礼仪教育,收获文明之果

第 4 页 共 8 页

我们把文明礼仪教育落实在以“文明在心中、文明在口中、文明在手中、文明在脚下”为内容的活动中。具体细化为,文明在我心中培养学生从小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孝敬父母、善待他人;文明在我口中引导学生使用文明用语、正确使用称呼、不讲脏话粗话等;文明在我手中教育学生不乱扔乱甩、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不乱涂乱画、不乱抹乱刻、爱护公物、节约水电等;文明在我脚下教育学生文明行走、文明乘车、文明游园、文明如厕等。

1、加强宣传和活动

我们充分利用广播、校园电视台、橱窗、黑板报、国旗下讲话、主题班队会等各种载体,积极组织师生大讨论。查摆陋习、分析原因、深讨危害、探索克服对策。安排人员带着摄像机“暗访”班级、功能室、办公室等区域,然后在教师大会上用投影仪展示和在红领巾电视台播放,在众目睽睽之下曝光,师生们面对平时司空见惯的现象,而今看起来却十分扎眼的镜头,引起了老师的共鸣。还开展了“让垃圾回家,还校园洁净”、“我是‘八无’好学生”、“讲文明,树新风,争做新时代好少年”、“讲卫生,保健康”等一系列主题班、队会。并配合相关部门开展义务宣传,多形式、多渠道的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师生的文明卫生意识和素质,形成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

2、加强监督检查

编写了《育才小学学生礼仪常规》、《育才小学学生一日常规》和《育才小学学生文明十要十不要》,安排三年级以上优秀学生组建的大队委担任学校校园文明卫生的检查评比任务,大队部对这些同学进行培训后,让他们以学校小主人的身份参加学校的校园文明卫生建设的管理工作。红领巾监督岗成员又身兼文明劝导员在校门、操场和每个楼层执行文明劝导和文明监督任务,对不文明现象进行劝导和监督。建立了流动红旗评定公示栏,每周对清洁、教室文化检查等评定等级,及时进行公示。在无声中激励学生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养成了保持环境卫生的好习惯。

第 5 页 共 8 页

3、把签名化作一份承诺

先后举行了“‘除陋习,树新风’活动启动签名仪式”发出了《除陋习,树新风,做文明育才人》倡议书,全校师生在“小手带大手,全民齐动手”的巨型横幅上郑重签上自己的名字。,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表彰了76名“环保小卫士”,并且进行大张旗鼓地宣扬,“环保小卫士”表示,通过他们的言行举止带动更多的学生,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开展“三个捡一捡”活动

“三个捡一捡”(遇到纸屑捡一捡,遇到果皮捡一捡,遇到落叶捡一捡)活动开展以来,我们时常会看到学生主动捡拾走廊、公区的垃圾纸屑,学生弯弯腰,伸伸手,捡一捡,收获心灵上的快乐。各班开展“金手指”回收活动,用专门的纸箱或口袋对废塑料瓶和废纸进行回收,由专人负责管理和变卖,所得收入用作班费开支。我们规定二至六年级设置一本文明储蓄本,记载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各种良好文明行为的具体表现,促进学生内化文明卫生意识,形成良好的文明卫生行为习惯。

5、开展“小手在行动”文明劝导活动

建立了红领巾文明劝导岗,队员们穿好校服,戴好袖章,打好校旗,搭建了醒目的宣传台,印发了宣传资料,对责任区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巡回劝导和环境综合治理宣传活动,还利用广播对来往行人进行了宣传,成为了街道上一道靓丽的风景。

6、催开文明之花

把活动延伸到家庭和社会,与“小手牵大手,文明一起走”活动相整合,让队员争做父母的文明劝导员和家庭监督员,向家长发放《以身作则,当文明家长》《拒绝陋习、文明登山》等倡议书,编印了“拒绝陋习、牵手文明”互促卡,专门规范学生在校表现,在家表现,在社区表现,规范学生的日常文明语言和文明行为,并开展“三问”,督促学生在校内外的表现;让学生家长与孩子一道,按

第 6 页 共 8 页

照“三管住、十不”的要求,通过教师带学生、学生带家长、家长带家庭、家庭带社会,带动、影响家庭成员以及社会每个公民改掉陋习、讲究卫生。

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推进爱国主义教育 1、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

认真组织开展了以“学抗震英雄少年和奥运健儿”为主题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把学习抗震救灾优秀学生的感人事迹与学校的日常德育工作相结合,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将弘扬民族精神的教育由浅入深、坚持不懈地贯穿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感受英雄少年在地震灾难面前表现出的超常勇气和力量和坚强勇敢、临危不惧的精神。教育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进而树立为祖国为人民奋斗的远大理想。

2、在活动中培育

举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启动仪式”,向少先队员发出了《弘扬民族精神,做育才阳光少年》的倡议,各中队以高涨的爱国热情和昂扬的精神状态参加了这项活动。充分发挥学校主课堂、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利用朝会课和品德课,讲抗震小英雄的故事;借助红领电视台、黑板报等宣传媒体,宣传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的先进事迹,用英雄事迹激励少先队员奋发向上、健康成长;创办了以“感师恩、学习抗震救灾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为主题的黑板报;积极开展“学习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和奥运健儿精神”为主题的班队活动;组织少先队员观看红领巾电视台录播的弘扬民族精神的节目,第二周观看了《开学第一课》和《“抗震英雄少年”颁奖晚会》,第三周观看《圆梦20**》;

撰写了向“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学习心得体会,举行了“迎国庆、颂祖国、树理想”演讲赛,各班选手经过精心准备,激情表演,表达出对抗震救灾中涌现出来的小英雄敬佩之情,并纷纷立志向他们学习,把舍已救人、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传承下去。*、“

3、红领巾心向党

第 7 页 共 8 页

启动“红领巾心向党”纪念建党90周年系列教育活动,从少年儿童日常的现实生活和学习时间出发,通过各种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载体、方式,培养少先队员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基本认知和朴素感情,加深对党对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

带领少先队员通过访谈、观察、摄影等途径,特别是通过新旧对比,了解在党的领导下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我们拟组织开展“十个一”的活动通过看一部爱国电影、读一本红书、唱一首红歌、参观一处革命纪念地、走访一位老党员、办一期手抄报、讲一个新时代党员楷模故事、奉献一次爱心、开展一次主题队活动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党、爱国教育。

映日荷花别样红。特色教育和活动为我校的德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像春风,唤醒了一颗颗正待发芽的心灵,她像春雨,滋润着一朵朵欲放的蓓蕾。展望未来,勇争一流的育才人将坚守着德育事业,在德育探索的征程中永远向前。

第 8 页 共 8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s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