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化操作规程

更新时间:2024-05-09 16:5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公司通用交接班制度

班前会

1、提前15分钟列队集合。

2、班长按照本班岗位顺序依次点名,员工在答“到“时声音要洪亮有力。 3、听班长、段长、主任安排工作及操作注意事项。 4、朗颂团队精神及“三不伤害”,声音洪亮。

5、散会后,员工依次列队靠右侧行走,到岗位进行接班。 接班

1、接班者按时到达工作岗位。

2、认真听取交班者介绍当班安全生产、设备运转、检修情况及下班应注意的生产情况。

3、检查检修工具、辅助设备、安全(消防)器材、岗位记录是否齐全完好,并放在指定地点,如工具设备等不齐全,应向交班者了解情况,查明原因,并做好相应记录。

4、检查区域卫生是否合乎规定。若不符合规定,接班者应要求交班者重新打扫,直至达标为止。

5、会同交班人员对所有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无问题后方可在交接班记录本上签字接班。

交班

1、交班前将设备、岗位、环境卫生打扫好,设备见本色。

2、岗位记录要对生产运行情况,设备运行情况及出现问题时间和处理方法,上级指示,工具、安全(消防)器材是否齐全完好,卫生状况,设备润滑状况,下班应注意的事项等情况详细记录。

3、交接班记录填写统一用仿宋体,字迹清晰、整洁,写错用“=”改正,记录本禁止乱涂乱画,记录整洁、准确、全面。

4、工具、辅助设备、安全(消防)器材放在指定地点。

5、会同接班人员对所有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等接班人员确认无误并在交接班记录本上签字后,方可交班。

班后会

1、交班后岗位人员依次列队到规定地点参加班后会。

2、各岗位员工依次汇报本岗位设备运转情况,工艺指标,维修情况、安全情况及遗留问题。

3、听取当班班长对当班生产、劳动纪律及注意事项做总结。 4、班后会结束,依次列队靠右行走,下班。

1

第二章 储运车间岗位操作 第一节 堆取料机岗位操作规程

1.岗位职责

1.1 服从班长领导,完成其分配的任务。 1.2 负责堆取料机及附属设备的正常运行。

1.3 按照煤场管理要求,合理取煤和堆煤,不准堆错或取错煤种。 1.4 负责与厂调度﹑备煤集控室的工作联系。 1.5 配合检修人员进行设备检修,负责试机验收。

1.6 负责操作台,电柜、空调对讲机等附属设备的使用保管清洁和完整。 1.7 定期检查保养设备,使其处于完好使用状态。 2.操作细则

2.1 作业前准备工作:

2.1.1 根据天气预报注意气候的变化,特别注意强风情况,保证斗轮机的安全。 2.1.2 首先抬起锚锭,然后检查电气室各控制柜内的断路器是否全部闭合,电源电压在+5%~-15%额定电压范围内,再将动力电源控制器电源合闸,放松夹轨器,选择控制方式:机动控制:按PLC程序操作;手动控制按下列顺序操作:

2.1.3检查并确认机车所属设备周围无开机障碍,固定装置均松开。 2.1.4设备送电前检查操作台上板把是否在零位。 2.2 操作信号:用电话或对讲机联系。 2.3 堆取料机行走操作方法: 2.3.1 悬臂必须停在±30°以内。

2.3.2 运行人员登机前,首先抬起锚锭,然后检查电气室各控制柜内的电气断路器是否全部闭合,再将动力、控制电源合闸,放松夹轨器,选择控制方式。

2.3.3机车快速行走时,悬臂必须处于轨道中心状态±0°,按快车挡按钮,当快速行走需要停车时,应直接按停止按钮,当快车行走转为慢车行走时,应先按停车按钮,再按慢档按钮。

2.3.4大车慢速行走时,按慢档,停车时按停车按钮。

2.3.5行走过程中,大车未停稳,不得打倒车(特殊情况下例外)。

2.4 若堆取煤选择方式处于PLC 自动控制下,则直接按下自动控制按钮进行堆取煤即可。

2.5 堆料操作方法:

2.5.1中部料斗挡板关闭,尾车升至堆料位,悬臂胶带机堆料运行,尾车胶带机系统胶带堆料运行。

2.5.2堆料升尾车时,先通知调度和皮带人员,不得启动主皮带,然后将悬臂转到轨道方向±0°,先将尾车和大车脱钩,并开到一定位置,升起尾车到规定位置,将机车慢速与尾车对位后,将挂钩挂好,将手柄扳回零位,再将慢车后推或前进,检查挂钩是否完好。

2

2.5.3堆料时,联锁板把扳到联锁位置,将各挡煤扳放在堆煤位置。 2.5.4司机随时注意检查操作盘上电流表指示,做好记录。 2.6 取煤操作方法:

3.6.1堆料完毕转取料时,将尾车摘钩后慢速脱开至规定位置,将尾车下降到规定位置,将机车慢速开到位后挂挂钩,扳手柄扳回零位,再将慢速后退或前进一下,检查挂钩是否完好。

2.6.2中部料斗挡板开,尾车变至取料位,通知调度﹑集控室待胶带机取料运行后,悬臂胶带机取料运行,斗轮机构运行。

2.6.3 联锁手柄扳在联锁位置上,将挡煤板打开到取料位置。 2.6.4随时操作大车行走、变幅和回转机构进行取煤。

2.6.5随时注意煤塌方压住斗轮,一旦塌方压住斗轮,先紧急停机,后升悬臂,待斗轮漏出后,再开斗轮。

2.6.6堆取要注意检查各受料漏斗淤煤情况,及时清理,以防堵斗,作业完毕后,关闭电源。

2.6.7 斗轮机工作结束时,夹轨器加紧,控制、动力电源分闸,锚锭落下。 2.6.8 在停车不在锚锭位置时,大臂应放于料堆上或与地面接触。 3.设备维修保养规程 3.1定期检查与维护工作 3.1.1 日检查

3.1.1.1 齿轮箱.液压系统.制动器漏油情况。 3.1.1.2 各接触器,继电器工作情况。

3.1.1.3 电动机温升情况。

3.1.1.4 输送胶带的损伤及跑偏情况 3.1.1.5 信号和照明灯具完好性. 3.1.2 周,月检查

3.2.2.1 制动闸瓦,销轴,制动轮磨损情况.

3.2.2.2 金属结构变形,裂纹,焊缝等情况;高强螺栓连接情况. 3.2.2.3 各部位螺栓紧固情况,各支架,底座有无脱焊,松动. 3.2.2.4 挤到轴承外面的润滑脂中有无金属磨下的粉末。 3.2.2.5 控制柜,电机和其他电器元件的绝缘情况。 3.2.2.6 各限位开关和安全装置的动作情况。 3.2.2.7 制动轮,联轴器,轴,滚筒有无裂纹。

3.2.2.8 各润滑点润滑情况。 3.1.3 季,年检查

3.1.3.1 校准各种仪表精度。

3.1.3.2 减速箱中油液污垢程度,确属需要,滤清或更换油液。 3.1.3.3 电动机接线头有无松动,其他电气接线端头有无损伤。

3

3.1.3.4 落煤斗导料槽上的衬板及其他易损件磨损情况。 3.1.3.5 电缆卷装置工作情况,主要检查滑环有无损伤。

3.1.3.6 制动器,夹轨器的动作可靠性。

3.1.3.7 检查各减速器齿轮,滚动轴承,滑动轴承的损伤情况,清洗减速器,更换新油。

3.1.3.8 检查结构锈蚀情况,视情况可在2~3年重新涂漆一次。 3.1.3.9 检查大车行走轨道精度是否在管理限界内.

3. 2 润滑

根据润滑点分布和润滑特点,本机有以下四种润滑形式: 3.2.1手动润滑脂泵集中润滑

回转机构,斗轮机构,走形机构采用手动润滑脂泵集中润滑,通过分油器向各润滑点加脂。

3.2.2 使用要求

3.2.2.1 泵的润滑脂补给,必须由加油泵供给从补给口进入。在补给时,须注意指示杆的位置上升到上部红色刻痕,即停止补油。

3.2.2.2 连续扳动手动润滑脂泵,当压力超过限定压力时,压力计指针急剧上升,操作润滑脂泵换向阀手换向。

3.3.2 油嘴润滑

各转动部分(除回转支承,斗轮轴外及行走机构外)均采用分散油嘴润滑,定期用油枪加油润滑。

3.3.3减速箱润滑

减速箱中的齿轮和轴承采用以下方式进行润滑。

3.3.3.1甩油盘润滑,让甩油盘浸在油池中,当甩油盘转动时,把油溅入上方润滑齿轮。

3.3.3.2将齿轮或其他辅助零件浸于减速器池内,当其转动时,将润滑油溅到齿轮啮合处,一部分油通过油沟流入轴承进行润滑。

3.3.3.3轻载开式齿轮,销轮,链轮,链式联轴器采用干油润滑。

减速箱的油面应保持在油标刻面上。在加油中不得混入异种号润滑油。润滑油每6~12 个月更换一次,当使用特别频繁,油容易污浊的场合,根据实际情况提早更换。更换时,打开排油口,待旧油排净后,再加入新油。新减速器投入后,经过4小时运行,要更换新油。

3.3.4其他不分润滑

3.3.4.1没有油脂点的转动部位,应定期用稀油点注到各转动缝隙中。 为拆除方便,防止锈蚀,防护罩等处的螺

3.3.4.2各部件轴承,齿轮及转动缓慢部位按润滑表要求定期加油,保证设备润滑良好。

3.3.4.3每当冬季天气寒冷时,堆取料机停机后,液压系统每小时“开启”一次,

4

开机时要间断升二至三次方可开起,以防冲击过大。

3.3.4.4每年对液压油要更换或视油的清洁度过滤一次。 4.常见故障及处理 零部件 行 走 机 构 故障情况 原因及可能后果 两主动轮直径不相等,大车线速度不等,致使车体倾斜。 传动系统偏差过大。 结构变形。 轨道安装误差过大。 轨道顶面有油污或冰霜。 在工作时跳动,继而损坏机构 齿轮转动时声响异常有跳动现象 齿轮磨损 断键 导致轴颈磨损 不能传递转矩 在机构运行时跳动,切断螺栓 在机构运行时跳动,切断螺栓 清除故障措施 更换车轮 使电动机,制动器合理匹配,检修传动轴,键及齿轮 修正变形 调整轨道,使其跨度,直线度,标高等符合要求 清除油污或冰霜。 更换齿轮 齿厚超过规定值时,更换齿轮 更换齿轮 换新键,保证齿轮可靠的装配于轴上 更换新轴 校正不直度小于0.5mm/m 重新洗槽或换油 换新件 可重新扩孔配螺栓,严重者更换 换新件 可补焊磨损外,并在与旧键槽相距90℃的地方重新开键槽 更换齿轮 啃轨 齿轮轮齿折断 齿轮磨损 齿轮轮幅轮缘和轮毂又有裂纹 键损坏,齿轮在轴上跳动 轴 轴上有裂纹 轴弯曲 键槽损坏 半联轴器有裂纹 联轴器内螺栓孔磨损 齿形联轴器齿磨损或折断 键槽损坏 周期性的颤动声响发生 发生剧烈金属锉擦声的引起减速器振动 齿 轮 联 轴 器 减 速 器 壳体,特别是安装轴承处发热 润滑油沿剖分面外漏 减速器整体振动

齿轮周节误差过大或齿侧间隙超过标准,引起机构振动 通常是减速器高速轴与电动检修,调整同轴承或修整齿轮机轴不同心或齿轮轮齿表面磨轮齿 损不均,齿顶有尖锐边缘所致 轴承安装不良或滚珠破碎,更正轴承,修整齿轮,更换润或保持器破碎,轴颈卡住,齿滑油 轮磨损,缺少润滑油,润滑不良,润滑油变质。 密封坏损坏,减速器壳体变更换密封圈,将原壳体洗净后形,连接螺栓松动 涂液体密封圈,检修减速器壳体,剖分面刮平,开回油槽,紧固螺栓 减速器固定螺栓松动,输入调整同轴度,紧固减速器的固或输出轴不同心,支架钢性差。 定螺栓,加固支架,增大钢性 5

杠杆系统中的活动关节有卡阻现象 润滑油滴入制动轮面上 断电后,不能及时刹住,滑行距离较大 制动瓦磨损 液力推动器运行不灵活 制 动 器 制动瓦与制动轮胶粘 活动关节卡住 不能打开 液力推动器运行不灵活 制动瓦上发出焦味或磨损 制动瓦易于脱开 达不到额定转速 偶 合 器 易熔塞经常熔化 运动不平稳 轴 承 轴承产生高温 工作时轴承响声过大 胶 带 机 胶带跑偏 胶带打滑 胶带打滑 整台电机过热 定子铁心局部过热 电 动 机

制动时制动瓦不是均匀地刹住或脱开,致使局部摩擦发热 调整没有拧紧的螺母 按调整的位置拧紧螺母 电动机有故障或连接不正检查电动机的输出电流,转速确,工作机卡死 和功率,检查工作机,消除卡死原因 充液过多无法达到额定转速 检查充液量,放出适量的油 充液过少 检查充液量,按规定充液 偶合器漏油 更换密封,紧固螺栓 充液量过少 按规定量充液 偶合器漏油 按规定量充液,更换密封,紧固螺栓 安装不当,不对中 重新找正 轴承损坏 根据噪音和振动判断轴承是否损坏,如损坏则更换轴承 基础松动 检查并拧紧基础螺栓 缺少润滑油或安装不良 检查轴承中的润滑油量,使其适量 轴承中有油污 清洗轴承后注入新润滑油 装配不良,使轴承卡煞 检查轴承装配质量 轴承部件损坏 更新轴承 胶带支承拖辊安装不正 用调心拖辊调整,逆胶带运动方向 观察,如向右跑偏,可把拖辊支架左端前移,或右端后移 传动滚筒与尾部滚筒不平行 调整滚筒两端支架 滚筒表面有煤垢 去煤垢,改善清扫器作用 胶带接头不正 重新粘结 给料不正 调整落料装置,使落煤正对胶带机中心 胶带与滚筒摩擦力不够,滚增加张紧力,干燥滚筒起动 筒上有水 胶带张力不够 重新粘结胶带 工作制度超过额定值而过载 减少工作时间 在低压下工作,铁芯矽钢片当电压降低时,减少负荷。清除毛刺间发生局部断路 或其他引起短路的地方,涂上绝缘漆 6

检查是否机械卡阻,并用润滑油活动关节 煤油清洗制动轮及制动瓦 更换制动瓦 检查推动器或其他电气部件,检查推动器油压使用是否恰当 用煤油清洗制动轮及制动瓦 检查是否机械卡阻,并用润滑油活动关节 推动器油液使用是否恰当推动器叶轮和电气是否正常 检修并调整

转子温度升高,定子有大电流冲击,电机在不能达到全速额定负荷下 绕线端头中性点与并联绕组间接触不良 绕组与滑环联接不良 电刷器械中有接触不良 转子电路中有接触不良处 电动机工作时的振动 电动机工作时的振动 电动机工作时不正常 电动机轴与减速器轴之间不同心 轴子磨损 转子变形 滚动轴磨损 键损坏 线圈过载 检查所有焊接接头,清除外部缺陷 检查绕组与滑环的连接状况 检查并调整电刷器械 检查连接导线对接触器或控制器转子电路,触头接触不良处进行修整检查电阻状况,断裂者予以更换 找正电机,减速器的同心度 检查并修理或更换轴承 检查并修整 更换轴承 修整或更换新键 线圈发高热 交 流 接 触 器 及 继 电 器 产生较大响声 动作迟缓 断电时磁铁掉不下来 触头过热,烧灼 触头过热,烧灼 建立不起压力 液压系统 运转时有明显噪声 压力不稳定 液 压 系 统 油压不高油量不足或液压缸柱塞移动迟缓 油压不高油量不足或液压缸柱塞移动迟缓 接头漏洞 电机不能转动或嗡嗡叫 减少可动触头的压力或更换控制器 磁代替可动部分接触不上静清除引起磁体可动部分动作不止部分 正常的原因 线圈过载 减少可动触头弹簧的压力 磁导体工作表面赃污 清除赃污 磁导体弯曲 调整磁导体的位置 磁导体的自动调整系统卡住 清除附加的摩擦 磁导体的动静部分过远 缩短两者距离 器械底板上下部不对中 触头压力不均 调整触头弹簧压力 触头动静块间压力不够 调整触头弹簧压力 触头脏污 清除脏污或更换触头滑块 泵损坏 更换或修理 压力表损坏 更换 电磁阀失灵 更换或修理 溢流阀失灵 更换或修理 活塞配合过紧或卡死,滤油研磨柱塞火掳体使之滑动灵器堵死,油面太低使吸入空气 活,清洗滤油器,油过滤,更换油,加油量应达到规定高度 工作粘油度太大 更换工作油,保持粘度适度 系统吸入很多空气,并在油找出吸入空气的原因并加以处箱中形成很多泡沫 理,拧开某一接头排出空气 溢流阀弹簧永久变形活阀芯拆开阀件清洗或更换 被杂质卡死 溢流阀弹簧压力太小,大量更换溢流阀或更换油泵 油直接流回油箱 液压部件中的密封圈老化或更换密封圈 磨损,造成严重内漏 接头松,密封圈老化或磨损 拧紧接头更换密封圈 (1)没供380v电压 (1)供电源 (2)缺相 (2)换保险 7

泵流量输出没达到要求且噪音增大 油缸伸缩速度太慢 泵发热严重 油缸不能在任意位置停放 系统建立不起压力 油缸不伸缩 (3)电路故障 (4)电机损坏 (1)油箱内油面低 (2)泵反转 (3)吸有口漏气 (4)泵损坏 (1)溢流阀压力没有达到设定值 (2)溢流阀故障 (3)泵斜盘角度小 (4)单向节流阀的开度小 (1)同上(1) (2)同上(2) (3)电机和泵轴不同心 (1)液控单向阀卡住或损坏 (2)电磁阀卡住或损坏 (1)溢流阀的阀芯卡住或阻尼孔堵塞 (2)溢流阀损坏 (3)电磁阀不换向 (4)压力表损坏 (1)电磁阀不换向 (2)电磁阀不换向 (3)油缸严重内泄 (4)节流阀关闭 (3)检查电路并排除 (4)修理或更换 (1)加油 (2)调相 (3)排除 (4)修理或更换 (1)重新调压 (2)按前项方法排除 (3)加大斜盘角度 (4)按第2.3.3条调节. (1)同上(1) (2)同上(2) (3)重新调心 (1)清洗,修理或更换 (2)修理或更换 (1)清洗或捅开阻尼孔 (2)修理或更换 (3)修理或更换 (4)更换 (1)(2)检查供电是否正常,如正常则清洗或更换阀 (3)修理油缸 (4)调解节流阀开度 5. 安全注意事项

5.1 操作工不得擅自离开岗位。 5.2 非检修、管理人员禁止上车。

5.3 不是正副司机,没有订师徒合同,禁止操作,徒工操作时,司机不得离开操作室。

5.4 禁止坐在安全栏杆上休息。 5.5 工作时,悬臂下不许有人。

5.6 六级以上大风或雷雨时,悬臂旋转到适当角度,停顺风方向或开至锚锭架上锁定,并开到安全地点,夹上夹轨钳。 5.7 液压系统油温超过70度停止工作。

5.8 凡是悬臂皮带更换托辊﹑斗轮改向等,悬臂必须停在±45度以内,并在规定的锚锭检修架上,锁定后方可进行。

5.9 走行电机最高温升不超过45度停止作业。 5.10 启动设备事先应发出两次信号。

5.11 严禁从高空往下扔东西,必要时,地面需人有监护。 5.12 配电室内禁止存放其他东西。

5.13检修时,应切断电源,挂上检查牌,拉下事故开关,并通知有关单位,设备

8

检修好,试机前确认安全,取下检修牌,司机方可试车。

5.14因检修需要拆除防护设备,检修工作检修后,必须要求将防护设施恢复。

5.15操作者必须是经过培训且考试合格的专职人员。

5.16严禁超过规定的堆取能力,俯仰角度范围,回转角度范围等其他限位所控制的范围进行工作,禁止用悬臂吊﹑拉重物当起重机使用。

5.17堆取料机正常工作条件在环境温度-20-- +40度,七级风以下才能正常工作。经常检查限位开关的位置是否正确,制动器是否可靠,严禁随意移动限位开关,调整制动器。

5.18斗轮机只能在风速小于20米/秒以下工作,因为夹轨器和行走机构制动器只能在风速小于25米/秒时,起到制动作用斗轮机一旦被风吹走,再会制动就困难了。为此,必须经常保持夹轨器完好,并定期检查风力报警系统的可靠性。工作应遵守下述规定。

5.18.1当风速超过16米/秒时,警报系统发出报警信号,应立即停止工作。 5.18.2控制室必须注意,当预测风速可能超过20米 秒时,应保证有足够的时间提前把斗轮机开到锚定位置锚固、夹轨,同时迅速将斗轮着地。

5.18.3当风速高达20米/秒时,应立即停止工作,开到锚定位置锚固,夹轨器夹紧,斗轮着地。

5.19作业过程中,突然停电或线路电压波动较大时,司机应尽快切断电源总开关,各控制开关复零位。

5.20作业时,严禁加油、清扫和检修,停机检修时必须切断电源。

5.21工具及备品必须贮放在专门的箱柜内,禁止随处乱放。机上、司机室、电气室内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并应配备干式灭火器。

5.22经常清理梯子、平台上的油垢、雨水、冰雪和散落煤块、煤粉等杂物。 5.23电气部分应有专职人员进行检查和维护并应严格遵守电气安全操作规程。 5.24保持电机和其他电气设备接地良好。

5.25必须按规程作业和进行作业前的准备、作业后的记录工作。

第二节 螺旋卸料机岗位规程

1.岗位职责

1.1 服从班长的领导,完成其分配的任务。

1.2 负责螺旋机及附属设备正常运行,定期检查保养设备,使其处于完好使用状态

1.3 配合检修人员进行设备检修,并负责试车验收。

1.4 负责本岗位责任区卫生及门窗照明等附属设备的使用、保管、清洁与完整。

9

2.操作细则

2.1 开车前的准备:

2.1.1各操作手柄应恢复停止状态。

2.1.2机械各部件应正常牢靠,大车轨道无障碍物,螺旋旋转各部件均无断裂、开焊、变形、松动等不正常现象。

2.1.3检查作业车辆符合规定,车内煤炭若发生板结,应及时处理,联系卸车人员打开车厢门。

2.1.4减速机的固定螺栓应牢固,无松动现象。

3.1.5电气开关应完好,各接点应无严重烧损,电缆应完好。 2.2 卸煤操作:

2.2.1待煤车门打开后,即可接通电源,鸣警铃声后,将螺旋升到规定位置后,即可将小车开到煤车车皮一端200mm处,发信号,下降螺旋接近煤层100mm时,启动螺旋。

2.2.2继续下降螺旋,使螺旋进入煤层400mm,启动大车行走卸煤,待走到车皮另一端间距车端200mm处,大车返回行走,螺旋下降卸下一层煤,由此循环往复卸煤。

2.2.3螺旋下沿下降到距车底50mm时,将螺旋上升到位,鸣警铃开动小车,转入下一车厢作业。

2.2.4严禁作业厚度超过400mm,严禁螺旋挤车厢两头,严禁螺旋卸板煤。 2.2.5机车对位作业时,应及时从车箱中间位置升起螺旋,以防撞坏螺旋。 2.2.6作业完毕后,将螺旋提升到最高位,关闭抱闸,将小车停靠在规定位置,关闭照明灯,切断总电源。

3.设备维护保养

3.1日常保养(由操作者进行)

日常保养应作好下述工作:消除电气设备外部灰尘,清洁操作室和机身上灰尘,油污;手测电机,电力液压推杆制动器,控制器触头,电阻器等发热情况;检查制动之间是否合适;检查轴承温升,联轴器紧固件是否有松动现象,检查链条磨损和润滑情况;检查安全装置是否灵敏,可靠。

3.2一级保养(一月一次,车间维护进行)

除进行日常保养的内容外,应给滚动轴承加油,检查所有电气设备的绝缘设备内部灰尘污物,观察电机炭刷滑磨损情况;对减速机,电力液压制动器油缸的油量进行检查,检查控制器,电阻器,接线座螺栓是否紧固等.

3.3二级保养(每半年一次,车间维护进行)

二级保养由机修工承担,保养内容包过一级的内容,增加检查大车走轮磨损情况,检查金属结构油漆损坏情况,对损坏的部分进行修复。

3.4 每班检查各润滑部位是否有油,发现油变质或油量不足时,及时注油或更换。 4.巡回检查

4.1随时注意各转动部位的运转情况,特别是螺旋叶。 4.2随时注意各紧固件有无松动,链传动部分是否运转平稳。

10

4.3每小时检查各部轴承温升(滑动≤35℃,滚动≤40℃)、电机温度及机械声音是否正常。

4.4每二小时检查各运转部分润滑情况,是否保持良好的润滑状态。 5.安全注意事项

5.1 原料列车进入受料槽前应按指示灯调车,红灯严禁闯入.

5.2 由指定司机操作,其他人员一律禁止使用 , 机电设备失灵,不准操作。 5.3 照明设备必须齐全,以防操作失误。

5.4 与铁牛牵引操作工配合作业时,要加强通讯和信号联系,避开交叉作业,以免发生事故。

5.5 轨道上有车厢运行时,不准开机,卸煤原料车未停稳前,卸车机不准进行工作。

5.6 螺旋机在卸煤时,发生振动等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机检查.

5.7 各部分限位开关要完整,灵敏可靠,不准任意拆除。

5.8 螺旋机集电道上严禁有杂物,禁止在摩电道附近扛着杆件走动。 调车,不允许清车人员进入车厢。

5.9 螺旋机在作业时要响铃,车门未打开,车上有人时,禁止操作,卸车过程中不允许调车,不允许清车人员进入车厢。

5.10 螺旋机返回时,螺旋叶轮升到原位响铃,严禁叶轮在清车皮人员上空走. 5.11 卸车结束后,控制器操作手柄应放到零位,拉下总电源,必要时取出熔断保险器.

第三节 卸煤沟岗位操作规程

1.岗位职责:

1.1服从班长的领导,完成其分配的任务

1.2负责本岗位设备的正常开﹑停顺序。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不得私自开停车。 1.3保证设备的完好,如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并通知维修人员及时处理。不得故意隐瞒或拖延时间。

1.4保证设备及本岗位所负责的卫生区内的卫生清洁,做到无灰尘﹑无杂物无积水,工具摆放整齐有序。

1.5加强责任心,在生产过程中,不得擅自离岗﹑脱岗﹑睡岗等。要对设备细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并找相关人员处理。

1.6本厂来煤时,及时通知堆料机做好准备,通知主厂房化验室取样化验。 2.操作细则:

2.1开车前应做好以下准备

2.1.1下料口和溜槽应畅通无阻塞现象。

11

2.1.2皮带和滚筒周围,不应有堆煤或其它物品妨碍运行。 2.1.3检查轴承、减速箱及各摩擦部位的润滑情况。 2.1.4堆料机及各周转皮带是否开启。

2.2确认检查无误,立即通知堆料机,联系卸煤沟传料。

2.3检查下料口下料情况,严防大块物料和其他物体挤住、划破皮带。 2.4及时清除清扫器下的积煤。

2.5随时和堆料机保持联系,发生异常情况,立即停止给料。 2.6电厂卸煤沟务必把本厂来煤全部传净。 2.7来煤全部运完后,及时通知停车,打扫卫生。 3. 安全注意事项

3.1必须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女同志须将长发压入工作帽。

3.2开机前必须检查所开动机械,电气设备上有无人工作或障碍物,必须先打铃,后开机.

3.3设备检修必须切断电源,挂上“禁止合闸”警告牌并有岗位人员在场监护。 3.4禁止随意摆弄电器设备,电器设施着火时,严禁用水扑救。 3.5禁止机电设备运转中进行清扫、擦试、修理。 3.6禁止坐卧跨越运行中的皮带机。 3.7禁止用皮带机输送工具和其他物件。 3.8皮带跑偏时,禁止用铁棍调偏,已防伤人。

第四节 配煤盘岗位操作规程

1 岗位职责

1.1服从班长的领导,完成其分配的任务。

1.2熟练掌握原盘给料机和配煤电子皮带秤的操作,掌握一般故障的排除方法。 1.3了解各配煤仓存煤种类数量,按照配煤方案正确地完成配煤工作。 1.4及时拣出煤中的杂物。

1.5做好岗位的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和卫生清洁工作。 1.6做好操检和点检,填写好生产操作记录。 1.7认真执行本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定 2.技术要求

配煤准确度波动范围±2% 3.操作细则

3.1开车前的准备工作

3.1.1了解各配煤仓存煤种类数量。 3.1.2按照配煤比确定单种煤的配煤量。

12

3.1.3检查联锁装置是否处于联锁状态。

3.1.4检查机械设备与控制室内设备仪表是否正常,如有故障及时排除或通知相关人员排除。

3.1.5检查各润滑点是否缺油,油标油位是否正常。

3.1.6上煤前必须检查振动器,打带机,电动滚筒螺丝是否松动,大皮带、小皮带是否有损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2正常操作

3.2.1开车后,按配比要求打开给料机,观察煤流量,使各单种煤流量按配比要求保持均匀。

3.2.2开机后,应随时清除分煤挡板上的杂物。

3.2.3不断核对各单种煤的流量,误差较大的应及时调整。

3.2.4接到煤塔顶的停机信号时,对配煤盘皮带进行检查,无煤后停止配煤皮带。 3.2.5微机室停止皮带后,通知1#皮带对煤坑上的铁器进行清理。 3.3特殊操作

3.3.1开机生产过程中,出现异声或皮带撕裂声时应紧急停车,排除故障后重新开机。

3.3.2生产过程中,听到紧急铃声应立即停车。

3.3.3自动配煤系统出现故障时,应改人工配煤,并通知维修人员及时处理。 3.3.4发现煤料堵流时间超过1分钟时应停止配煤,处理完毕再开机生产。 3.3.5在配煤过程中,煤种突然断料时,应立即停止上煤,待煤仓贮煤正常后,方能开机按配煤比上煤。

3.4停车后操作

3.4.1消除给料机上的煤泥及杂物。 3.4.2清扫工作现场的环境卫生。

3.4.3工作结束后应将本岗位情况向班长汇报。 4.巡回检查制度

配煤工必须有一人在现场巡回检查,注意检查以下各项。

4.1配煤盘运转是否平稳,刮煤板和调节套筒是否有杂物,下部是否稳定。 4.2煤流量是否符合配煤比要求,有无断流情况。 4.3电机温度,各部位轴承温度是否正常。 4.4上下托辊是否脱落。

4.5皮带及其接头有无起毛和开裂现象。 4.6各紧固件是否松动。 4.7观察各润滑点的润滑情况。 5.安全注意事项

5.1 必须穿戴整齐劳保用品,女职工把长发罩在帽内。

5.2 开机前必须和前后岗联系清楚,并确认无人在设备和皮带上后,方可开机。

13

5.3 料仓出入料口应保持畅通,发现煤中有杂物和雷管等应随时检出。

5.4 用钎子捅配煤槽内煤时,脚要站稳,钎子不可对着胸部操作,并要避开捅煤孔,以防煤落下伤人。

5.5 禁止坐、钻、跨越运行中的皮带机。

5.6 运行中突然断电,应切断电源,找出原因后再重新开机。

第五节 粉碎机岗位操作规程

1.岗位职责

1.1 服从班长的领导,完成其分配的任务。

1.2 负责将配合煤粉碎达到细度要求,完成生产任务。

1.3 熟悉本岗位所属设备性能、构造原理,掌握一般故障排除及预防方法。 1.4 熟悉并能正确使用安全装置和工作联系信号.

1.5 负责对本岗位操检和点检,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搞好设备卫生和环境卫生。

2.技术要求

2.1 配合煤粉碎细度小于3mm的占85%以上。

2.2 电机温度: 冬季<50-60℃,夏季<60-70℃,轴承温度<45℃。 3.操作细则 3.1 一般操作

3.1.1开车前,认真检查粉碎机各部位是否完好,润滑油量是否充足,清除粉碎机机内的余煤量及杂物,检查溜槽是否畅通,自动翻板位置是否正确,然后人工盘车2-3圈。

3.1.2启动除尘风机。

3.1.3接到开车信号时,启动粉碎机。

3.1.4在开停机时,应密切注意电流、电压是否正常。出现不正常情况时,应立即采取措施排除故障。

3.1.5在设备运转过程中,要随时注意听电机声音,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1.6接到停机指令后,按2声短铃通知4#、5#皮带、卸料小车,粉碎机内煤全部粉碎空转2-3秒后,才能停机。

3.1.7粉碎机停机后,停除尘风机并清除机内余煤。 3.2特殊操作

3.2.1在设备运转时突然发生停电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开关至停机位置,然后查明原因排除故障。

3.2.2粉碎机工作电流超过规定值时,必须查明原因,采取响应措施。 3.2.3粉碎机运转时,轴承温度不能超过65℃,若超过此温度,应立即停车,查

14

明原因排除故障后方可重新开机。

3.2.4发现出料粒度较大时,应停车查明原因,注意检查锤头和衬板的磨损情况,及锤头与衬板间隙是否符合要求。

4.设备维护制度

4.1轴承每月换黄油1次,每班做轴承温度记录。 4.2半月换向一次,保证粉碎机平衡运转。 4.3定期检查偶合器内油量。

4.4 检查设备各连接部位紧固件,必须牢固完整,发现松动缺损立即处理。 4.5 易损件磨损后应及时更换。

4.6 设备运行中经常检查倾听各部位,发现异常立即处理。 4.7 每周一次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维护和清扫。 5.常见故障及处理

5.1 侧门上的顶丝松动,应立即紧固。

5.2 反击板与转子捶头接触,如为限位损坏,应整理限位,如为反击板调节螺栓松动应紧固螺栓。

5.3 粉碎机电机电流超过额定值。 5.3.1 出料口堵塞应清理出料口。 5.3.2 粉碎机内有杂物应清理杂物。 5.3.3 煤量过大应减煤量。 5.3.4 电器原因,查出电器部分。

5.4 粉碎机振动强烈是因混入杂物或掉锤头,应立即停车处理。 6.安全注意事项

6.1 开机前,应认真检查粉碎机门栓是否紧固,安全防护设施是否完好、齐全。确认各部位正常,方可开机。

6.2粉碎机运转中,严禁打开两侧小门,两侧禁止有人休息和逗留。经常检查和注意机械声音,发现异常应及时停机处理。

6.3 粉碎机运行时,不准站在旋转方向的正面,严禁清扫、修理和擦拭。 6.4遇到堵塞时,应停机处理。

6.5电机和配电设备发生故障,应及时通知有关方面处理,其他任何人不得打开配电箱和配电设施。

6.6 粉碎机岗位检修时,必须切断电源,挂上“禁止合闸”警告牌,岗位人员应在现场监护。

6.7 设备电气着火应用二氧化碳或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严禁用水浇。

15

第六节 煤皮带运输(含配煤仓)岗位操作规程

1.岗位职责

1.1 服从班长的领导,完成其分配的任务。

1.2掌握各种联系信号,按顺序开机、停机,并做好操作记录,认真完成煤的输送任务。

1.2 负责做好煤塔的受煤和贮煤工作。 1.3 熟知各煤仓当前贮煤量。 1.4负责做好煤塔的清扫工作。

1.5熟悉可逆移动带式输送机的结构、性能和操作方法。 1.6了解带式输送机的结构、带速、运输能力等基本知识。 1.7熟练掌握带式输送机的开车、停车等操作知识。

1.8掌握带式输送机的电气设备、托辊、拉紧装置、头轮、尾轮等设备的工作原理及操作知识。

1.9掌握处理突然跳闸、皮带跑偏、撕坏及其它设备故障等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1.10及时拣出运输过程中的杂物。

1.11做好设备维护保养工作,积极配合维修工进行设备检修。 1.12保持好环境卫生,做好交接班工作。 2.技术要求 2.1 配煤仓顶岗位

2.1.1配煤仓一年清扫一次. 2.1.2 每改变煤种清扫一次. 2.1.3 煤仓储量在1/2以上. 2.2 煤塔岗位:

2.2.1 煤塔一年清扫一次.

2.2.2 煤塔存量不少于焦炉昼夜用煤量. 3.操作细则

3.1开车前的准备工作。

3.1.1认真检查皮带接头是否张开,皮带上是否有异物,溜槽是否堵塞,有问题及时处理。

3.2.2检查电机、减速机、联轴器、皮带机头尾轮是否正常。 3.3.3检查各部位的油杯、轴承、电磁开关是否完整无损。 3.3.4检查托辊是否脱落或不转。 3.3.5把皮带清除干净后,开车空转一圈。 3.2 正常操作

3.2.1准备工作就绪后方可回铃通知开车,操作工听到1声铃声做好开始准备。 3.2.2开车的顺序是逆流程程序启动,由后向前开.先开煤塔卸料车、再依次开5#、4#、粉碎机运转正常后、再开3#、2#、1#皮带.

16

3.2.3听到皮带启动信号后,不要靠近皮带,皮带运转时,要及时调速皮带,使之正常运转。

3.3.4 皮带运转过程中,要经常巡回检查,发现皮带跑偏要立即纠正。 3.4.5 4#皮带随时观察煤的水分程度。

3.4.6在输送煤的过程中,要使溜槽保持畅通,随时清扫工作场地掉下来的煤粉。 3.4.7、煤仓满后,煤塔操作工通知停止上煤。停车时按顺流程顺序停车。 3.4.8 1#皮带操作工接停止皮带信号后,必须对下煤坑进行清理;3#皮带输送完煤后,停3#皮带,清理除铁器上的铁器。

3.4.9 4#皮带操作工听到停机信号后,观察粉碎机下料口,下完煤后4#、5#皮带及煤塔卸料车输送完才能停止运行。

3.3特殊操作

3.3.1设备运转过程中,如发现电机轴承温度过高或电机冒烟应立即停车并报告班长。

3.3.2若发现尾轮打滑,要立即报告当班班长,停车后调节拉紧装置。 3.3.3运煤过程中,发现溜槽堵塞或其它故障时,也必须立即停机并报告当班班长,清理完溜槽或故障排除后方可开车。

3.3.4如皮带机因故带负荷停机,须查明原因,消除故障后再开机,如因负荷过大而无法启动时,需组织人员扒去皮带上的部分煤粉后再开机。

现象 皮带跑偏 原因 1、滚筒位置偏斜 2、托滚与皮带架纵向中心线不垂直。 3、皮带架安装不平或变形 1、皮带张紧度不够 皮带打滑 皮带撕裂 2、滚筒外皮磨损严重 3、负荷过大或下料不均匀。 1、挡板损坏、坚硬物料落入皮带空边卡死皮带。 2、滚筒外皮磨损严重,螺栓突出刺破皮带。 3、清理刮板上的橡皮磨损严重,其金属骨架刺破皮带。 4、下料金属划破皮带。 带接头拉坏,造成皮带撕裂。

17

处理方法 调整滚筒 调整托辊架。 垫平基础,校正机架 调整张紧装置 更换滚筒外皮 控制负荷 修理或更换档板。 更换滚筒或滚筒外皮。 更换橡皮条。 调整下料斗。 5、严重跑偏运行,皮带架将皮立即停车,处理皮带跑偏。

轴承温度过高 1、间隙过大 2、润滑油量过多,或油品不对,油内有杂质。 3、安装不符合要求 调整用油油量,换油。 按要求重新安装。 4.设备维护保养

4.1 每周一次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维护、清扫。

4.2 严格执行润滑油制度,减速机油量应保持在油标规定位置. 4.3经常检查设备各连接部位的紧固件,发现松动缺损,立即处理. 4.4 设备运转中经常检查、倾听设备各部位,发现异常停机处理。

4.5 经常检查皮带接头、皮带卡子、清扫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撕裂皮带。 4.7 保持机头、机尾滚筒处无积煤。

4.8 设备检修后,经过试运转后,才能投入运行. 5.安全注意事项

5.1必须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女同志须将长发压入工作帽。

5.2开机前必须检查所开动机械,电气设备上有无人工作或障碍物,必须先打铃,后开机.

5.3设备检修必须切断电源,挂上“禁止合闸”警告牌并有岗位人员在场监护。 5.4禁止随意摆弄电器设备,电器设施着火时,严禁用水扑救。 5.5禁止机电设备运转中进行清扫、擦试、修理。 5.6禁止坐卧跨越运行中的皮带机。 5.7禁止用皮带机输送工具和其他物件。 5.8皮带跑偏时,禁止用铁棍调偏,已防伤人。

第七节 运焦岗位(含晾焦台、振动筛)操作规程

1.岗位职责

1.1 服从班长的领导,完成其分配的任务。 1.2根据出焦情况,完成放焦、运焦任务。

1.3 熟悉刮板机系统设备性能,皮带机、振动筛、放焦装置、水泵等设备性能、构造及其作用。

1.4 及时熄灭焦台上的红焦。

1.5 保养维护好本岗位所属设备,搞好环境卫生。 2.操作细则

2.1熟悉开停车程序及信号,开车时一声长铃,停车时两声长铃,发生事故时连续鸣玲.

2.2开车顺序(1)开车前对单层、双层筛皮带、挂板机系统进行检查.(2)先启动单

18

层筛,再依次启动双层筛、皮带机、刮板机。

2.3放焦由左向右,依次均匀地放焦。

2.4刚熄灭的红焦,必须在晾焦台上晾30分钟放到皮带上.

2.5及时熄灭焦台上的红焦炭,严禁将红焦放到皮带上.在焦台上熄焦时必须对准红焦.

2.6振动筛、皮带机、除尘器启动后,方可启动刮板机放焦。 2.7放焦时应保持焦流均匀,焦层厚度不超过250mm。

2.8放焦时焦台焦炭不能下滑时,不准用水冲,可用铁掀把等工具将焦炭推下. 2.9随时检查皮带托辊、皮带磨损情况及刮板机是否处于良好状态。 2.10应保持筛网处于无损五堵状态,使其筛上、下产品符合要求。 2.11焦台上熄焦水管用完及时关闭阀门。

2.12由焦仓放焦时应检查车底有无漏洞及车门是否关好。 2.13随时掌握焦仓储量,严禁胶仓外溢,严禁压振动筛。 2.14严禁焦仓放空,要保持一定的储量.

2.15焦炭漏在地下时,须及时清理干净,确保线路畅通。 3.安全注意事项

3.1上班前穿戴好一切劳保用品。

3.2开车前按规定信号进行联系,严禁不给信号就开车。

3.3及时熄灭焦台上的红焦,严禁放红焦,停车时皮带上不准有焦。 3.4停车检修时必须关闭安全开关。

3.5放焦时不准将焦台上焦炭放净,以防熄焦车的红焦漏下烧皮带。

第八节 煤焦管理岗位操作规程

1.岗位职责

1.1 服从班长的领导,完成其分配的任务。

1.2 负责煤焦场管理,保证各种煤焦不混堆,及时清理煤焦中的杂物。

1.3 现场指挥接收来煤卸堆,查对车号,制定卸车位置.来煤车清理干净后,方可放行。

1.4 协助堆取料机及班长打煤,不得打错堆。 1.5 做好每天收煤装焦记录。

1.6 负责指挥焦炭的装卸倒运,对放好的焦炭设置标识。 1.7 做好煤焦场卫生工作。 1.8 负责煤焦系统的计量工作。 2.操作细则

2.1 煤场所有煤堆均需设置标牌,注明堆号、煤种、落地日期、检验状态、数量等。

19

2.2 接到进煤通知后,立即到现场指挥进车路线到指定位置卸车。

2.3 来煤卸完后,及时通知质检部门取样化验,并立即组织分类打堆存放,同时记录来煤日期、品种、数量等。

2.4 打完堆后清扫场地,做到活完地面净。

2.5 卸完的车皮必须逐个检查,确认卸净后关好车门。

2.6 焦炭装卸倒运完毕后,必须将地面清扫干净。对放好的焦炭设置标识注明粒度、生产日期、检验状态等。

3.安全注意事项

3.1上班前穿戴好一切劳保用品。

3.2 车辆进入煤焦场前必须检查行车路线是否畅通,如有影响应立即处理. 3.3 要随时注意铲车、汽车动向及时躲让,防止车辆伤害事故发生。注意保持与车辆的距离, 原则上安全距离不得小于10米。

3.4根据煤焦场地情况与保卫科沟通,增减放行车次,控制进入场地车辆数,原则上入场车数不得超过6辆。

3.5车辆运行时,禁止从车辆前后穿过,更不得上下车辆。

20

第三章 炼焦车间岗位操作

第一节 调火工岗位操作规程

1 岗位职责

1.1调火工受调火班长的领导,熟悉炉体构造、加热系统流程、生产工艺流程:了解煤气系统的设备构造;维护好加热系统设备,保证加热系统正常。

1.2制定和执行合理的加热制度,加强焦炉热工管理,准确测定各部分的温度和压力,认真记录及时调节,努力提高各种温度系数,保证焦炭质量。

1.3掌握常用热工仪表(红外线测温仪、热电偶、数字显示仪、玻璃温度计、斜型压力计等)的使用和维护。

1.4掌握与热工有关的各种计算,保证各项有关记录的完整和清洁。

1.5负责维护好煤气管路系统的清洁和严密;负责焦炉停送煤气的操作和特殊情况下的操作及事故处理。

1.6保持所负责责任区的整洁。 2 操作细则

2.1地下室看温度 2.1.1到地下室查看炉温。 2.1.2查看各班出炉计划。

2.1.3 查看测温班交接班记录本、加热制度汇总表,了解中夜班温度情况。 2.2炉顶看火及设备巡检

2.2.1 调火工到炉顶检查立火道、火焰燃烧情况、斜道口变化情况。 2.2.2检查交换考克、加减考克是否到位,是否漏煤气,扳把是否到位。 2.3测量横排温度:

2.3.1每月测横排温度4次,每周测6段,每日测11排。

2.3.2换向后5分钟开始测量下降气流立火道,测量点在斜道口和灯头砖之间的中心处,测温速度要均匀。

2.3.3单排从机侧开始测,双排从焦侧开始测,15分钟测完一个向位,两个向位测完一段:(测温速度应均匀)

2.3.4测温时,每次打盖不超过5个,看火孔盖要随测随盖,打盖时要防止煤粉、杂物掉入立火道;防止用力过猛使看火孔盖掉入炭化室或炉下伤人。

2.3.5测温后及时上帐并画横排曲线。

2.3.6横排调节工作:不合格予以分析并处理,先检查燃烧情况。处理方法:a.捅小孔板及立火道;b.更换小孔板;c.调整进风口盖板;d.调整蓄顶吸力。

2.4测量炉头温度 2.4.1每月测量两次。

2.4.2 换向后5分钟开始测量下降气流火道,从交换机端开始测量,从焦侧开始,机侧返回,两个交换测完全炉。

2.4.3测温点在斜道口与灯头砖的中心处,每分钟应测量10-12个立火道。

21

2.4.4测温时,每次打盖不超过5个,看火孔盖要随测随盖,打盖时要要防止煤粉、杂物掉入立火道;防止用力过猛使看火孔盖掉入炭化室或炉下伤人。

2.4.5炉头温度测量应以炉头焦饼成熟为标准,但不应低于1100℃。 2.4.6准确记录,测完后求平均温度,计算炉头均匀系数并上帐。 2.4.7与平均温度相差±50℃进行分析处理,方法同横排温度处理。 2.5测量小烟道温度

2.5.1取若干500℃玻璃温度计,换向前10分钟插入废气盘上升气流测压孔内,插入深度为250-300mm(水银端位与中心),测量点:空气蓄热室和煤气蓄热室的小烟道。

2.5.2下降气流换向10分钟后开始,从交换机端读数,读数要快,读完数拿出温度计,将测温孔盖盖上,两个交换测完一侧。读数时不能将玻璃温度计完全拔出测温孔。

2.5.3做好记录,上账计算,对超过450℃的进行处理,并记录有关数据。 2.6炉顶空间温度测量

2.6.1准备2m长测量范围900℃以上的热电偶两个,数字显示仪一个。

2.6.2选择不堵眼、不窜漏,炉温正常的炉号,并且炭化室应处于三分之二的结焦时间。

2.6.3拉下翻版,打上升管盖,打开导烟孔盖测量焦线,换带孔的专用盖,插热电偶,开翻版,盖上升管盖,20分钟后开始测量读数。

2.6.4拉下翻版,打上升管盖,取出热电偶,换上导烟孔盖,打翻板,盖好上升管盖,用煤泥将炉盖抹好,清理好现场。

2.6.5将测量的数据整理上帐。 2.7冷却温度测量

2.7.1十人操作,分三组(三人一组),一人测量、一人记录、一人打盖儿,剩下一人看秒表;准备工作;火钩三把、记录表三份、三台红外线测温仪、秒表一块

2.7.2校对所使用的三台红外线测温仪。

2.7.3依5-2串序选择相邻的6个温度比较正常的燃烧室,在下降气流时测量。 2.7.4测温火道为机、焦侧标准火道,一个人测一个火道。测温时一人掌握秒表时间,三台红外线测温仪同时读数,专人记录。

2.7.5交换后20秒(即火焰刚刚消失)即为第一次温度,隔40秒为第二次温度,以后每隔一分钟测一次,测到换向前为止,连续四个交换测完。

2.7.6测温孔只许在测温时打开,测完后立即盖严。 2.7.7测温时,加热制度要严格保持不变,正常出焦。

2.7.8算出每个时间所测温度的平均值,与20秒的平均值相比,其差值即为该时间温度的下降校正值,整理上帐。

2.8测量蓄顶吸力

2.8.1准备好一台斜型压力计,一根40米长的胶管和一根10米长的胶管。

22

2.8.2检查斜压计是否完好,胶管是否漏气。

2.8.3测前检查风门开度是否一致(边炉除外),如有差错应调一致(做好标记)。 2.8.4选择焦炉1/2处的两个蓄热室为标准号,要求标准号直行、横排温度正常,格子砖阻力正常,不漏气、不下火。

2.8.5调好斜型压力计水平、零位、换向后5分钟开始测量,正端连接标准蓄热室,负端连接其他蓄热室。

2.8.6下降的蓄顶吸力与标准蓄顶吸力不超过±3pa. 2.8.7测完后清理现场,做好记录并上帐。 2.9看火孔压力测量

2.9.1准备好斜型压力计一台,长180㎜直径16㎜的铁管一根,50米胶管一根。 2.9.2调好斜型压力计水平、零位。

2.9.3由交换机端开始,换向后5分钟开始测量上升气流标准立火道,两个交换测完全炉。

2.9.4清理现场,做好记录并上帐。 2.10蓄热室阻力的测量 2.10.1每年测量一次。

2.10.2准备斜型压力计一台,长50米的测压胶管两根,φ16㎜长100㎜的铁管一根。

2.10.3调好斜型压力计的水平、零位。

2.10.4交换5分钟后,由交换机端测量下降气流蓄热室,斜型压力计的正端与蓄热室测压管相连,负端的铁管插入小烟道测压孔内,垂直于气流方向,所测压力差即为蓄热室阻力。

2.10.5认真记录,测量完毕与上次结果比较,做出蓄热室格子砖阻力情况分析,分别计算机焦两侧蓄热室上下压力差的平均值,整理上帐。

2.11炭化室底部压力测量

2.11.1选择吸气管正下方炭化室进行测量。

2.11.2装煤后,换上专用炉门,由炉门测压孔将长1200mm,直径φ12mm的铁管插入炭化室水平向右,使铁管接近炉墙,但不准碰上。插管时,管端部用石棉绳堵住,防止堵塞。

2.11.3用钎子捅掉铁管端部的石棉绳,待冒黄烟后,外部用石棉绳堵住。 2.11.4测量前与上升管工联系,不准打开所测炭化室上升管盖管。再用钎子捅透铁管端部的石棉绳,用胶皮管连接斜型压力计正端,推焦前20分钟测量读数数据,记下集气管压力。

2.11.5炭化室底部压力过大或过小,可调整集气管压力(以结焦末期吸气管下方炭化室底部压力不小于5pa为标准),记下调整后集气管压力。

2.11.6测完后拔出铁管,用丝堵堵好炉门测压小孔。 2.11.7清理现场,整理上帐。

23

2.12五点压力测量

测量燃烧系统五点压力是为了检查焦炉燃烧系统实际压力分布情况和各段阻力情况。

2.12.1准备三台斜型压力计,长度100mm、直径16mm的铁管2根;长180mm、直径φ16mm的铁管1根。

2.12.2选择燃烧室温度正常,炉体严密,燃烧系统调节装置完善,并处于结焦中期的蓄热室进行测量。

2.12.3分别调好三台斜型压力计水平、零点,校正蓄热室走廊的两台斜型压力计的差值,蓄热室的两台斜型压力计的正端分别于上升气流或下降气流蓄热室顶部相连,炉顶斜型压力计正端与该两个蓄热室相连的同一燃烧室的标准火道相连。

2.12.4交换后5分钟开始测量,测量时专人站在外面联系3个表同时计数,由联系人看时间,间隔1分钟读一次,连续三次,然后蓄热室两台斜型微力计分别测量上升及下降气流小烟道测压孔处的压力。

2.12.5交换后再按上述方法测量三次。

2.12.6测量后,求出三次平均值,利用蓄热室顶部与小烟道处压力差求出小烟道处的压力,绘制燃烧系统压力曲线图,记录加热制度。

2.13观察出焦。

2.13.1在炉顶或焦侧记录所看出焦的炉号。 2.13.2观察并记录焦炭成熟情况。

2.13.3准确把握焦炭均匀成熟好坏的位置,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14处理工作 2.14.1更换孔板;

2.14.1.1关闭需要更换号的加减考克。

2.14.1.2松开孔板盒顶栓,取下手柄上的螺栓,扳开手柄,打开压盖。 2.14.1.3取出弹簧夹和孔板。

2.14.1.4将弹簧夹上的焦油清扫干净。 2.14.1.5将弹簧夹和新孔板放入孔板盒内。 2.14.1.6检查胶垫,不完整的进行更换。

2.14.1.7关上压盖,板上手柄,将手柄螺丝穿好,压紧压盖顶丝。 2.14.1.8开正加减考克。

2.14.19检查并确认不漏气后到炉顶看火,并将更换孔板型号上帐。 2.14.2.清扫小孔板

2.14.2.1将加减考克关死,打开要清扫号的丝堵,对小孔板进行清扫。 2.14.2.2堵好丝堵,开正加减考克。 2.14.3更换小孔板

2.14.3.1测量新孔板内径是否符合需要。

2.14.3.2关闭加减关克,用管钳将煤气支气管上的活节(内装小孔板)松开,取出

24

小孔板,换上新的小孔板并测量原孔板内径。

2.14.3.3上好新的小孔板,用管钳紧好接头,开正加减考克,在该排上升时,检查并确认是否漏气,后到炉顶看火。

2.14.3.4填好原始孔板记录。 2.14.4废气盘清扫

2.14.4.1备好清扫工具,在上升气流废气盘中进行。

2.14.4.2打开风门盖,将废气盘中的杂物全部清出,从风门取出,禁止清到烟道内。 2.14.4.3用扁铲将进风门盖板放回原处,进风门开度需符合原尺寸。 2.14.5砖煤气道清扫

2.14.5.1关闭加减考克(最好在下降气流进行)取下所需清扫的火道的下丝堵。 2.14.5.2伸入钎子,上下捅透,如果钎子卡住要慢慢拉出以防折断,依钎子伸入长度,判断并确认砖煤气道捅透。

2.14.5.3清扫完毕,拉出钎子防止烫伤,不准将热钎子放在靠近煤气管道的地方。 2.14.5.4安好丝堵,开正加减考克。 2.14.5.5钎子要求整根。 2.14.6清洗交换考克

2.14.6.1准备煤油(或柴油)、3#锂基脂、扳手,在下降侧进行。

2.14.6.2交换后关闭加减考克,卸下压簧用的螺丝,取下垫圈,弹簧和扳把。 2.14.6.3按顺序取出阀芯用煤油清洗,油污、焦油等用棉丝擦净;清洗考克外壳和除炭孔。

2.14.6.4均匀地将黄油抹在考克芯上,按照原样装好考克芯,安装扳把调整弹簧螺丝,防止过松或过紧。

2.14.6.5检查无误时,打开加减考克于上升气流时检查并确认是否漏气。 2.14.6.6清理现场卫生,随后在上升时到炉顶看火。 2.14.7清扫横排管

2.14.7.1准备好50米风管一根、煤气管两根。

2.14.7.2清扫时将加减考克关闭,将横管拆下,同时有人拆下小孔板处的活节,将横管抬出地下室,拆开两端法兰盘,并清扫干净。

2.14.7.3首先点火开煤气,其次开风管进行吹扫,待吹扫干净后将横管冷却,上好两端法兰,抬入地下室装上。

2.14.7.4装好后打开加减考克,检查法兰、活节是否漏煤气,检查1米管顶部密封情况 ,如漏气立即处理。

2.14.7.5收拾工具清理现场卫生。 2.14.8清扫加减考克

2.14.8.1关闭加减考克,另一人平拿木棍(铜棍),外缠棉线堵住阀口,透捅阀及短管。

2.14.8.2木棍(铜棍),小阀芯孔截面透捅时人应站在侧面,防止煤气中毒。

25

2.14.8.3清扫完后,退出木棍关闭加减考克,安装出管,随后打开加减考克,检查法兰并确认不漏气。

2.14.8.4禁止相邻阀同时进行清扫。 2.14.9更换四角链条

2.14.9.1在交换间隔进行,与交换机工、调火工联系好。

2.14.9.2换钱要仔细检查并确认更换的新链子完好,长度符合要求,销钉、垫圈、开口销齐全,以保证在一个交换内完成换链工作。

2.14.9.3更换交换机端链子时,应在无负荷的一侧进行。

2.14.9.4更换非交换机一端链子时,要在负荷方向用手拉葫芦拉紧。

2.14.9.5将需要更换的松紧放松,取下连杆和链子连接处的销钉,然后取下旧链。 2.14.9.6将新链子放好,用销钉将链子和连接杆插好,再用开口销插好,紧好松紧口。

2.14.9.7通知交换机正常交换。

2.14.9.8如不能在一个交换内换完,要向主任汇报,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 2.14.10煤气、废气换向设备的检查

2.14.10.1每日检查煤气、废气换向设备,其行程不得超出技术规定范围。若有超出者应及时进行调节。

2.14.10.2每日检查煤气、废气的拉条和大链条松紧,润滑及清洁情况,检查并确认废气角轮有无损坏。

2.14.10.3检查并确认交换考克开正,板把无脱落,过松或过紧,加减考克、交换考克的刻印和中心方向吻合。

2.14.10.4定期进行交换考克加油和清洗。

2.14.10.5每日检查并确认废气盘小链、砣杆、扇形轮及各处连接情况完好。 2.14.10.6每季度检查一次砣杆提升高度,超出规定者进行调整。 2.14.10.7每月用纱布打磨砣杆两次,保持废气砣顺利提起。 2.15煤气加热设备的维护

2.15.1检查并确认煤气主管和支管连接处严密,无泄漏,每日检查一次煤气主管水封槽确认存满水,水封各管道阀门正常,地下室煤气管道放水管畅通。

2.15.2各活动部位应经常加油润滑 2.15.2.1总阀门每月加油一次

2.15.2.2主管阀门、各放散管阀门每周加油一次。

2.15.2.3换向传动机构的四角轮和废气拉条、托轮每周检查加油一次。

2.15.2.4废气交换连杆转动部位每周加油一次,废气翻版调节扇形轮每周加油一次。

2.15.2.5水封和地下室煤气管道放完水后及时关闭,以免漏煤气。 2.15..2.6定期清扫地下室的水沟污泥,定期用泵排出地下室积水。 3 特殊操作

26

3.1处理交换考克着火

3.1.1准备活口扳手、棉丝和3#锂基脂。

3.1.2上操作台先将着火炉号的加减考克关闭,再用扳手拧下交换考克的弹簧压盖,放到安全位置上,严禁放到管道或孔板盒上。

3.1.3两手一前一后向里推交换考克取下,用棉丝擦干净考克芯,再均匀的抹上3#锂基脂。

3.1.4按卸下的方式再安上(注意考克除炭口位置:上升、下降) 3.1.5打开加减考克后到炉顶看火焰燃烧情况。 3.2地下室煤气管道漏气和着火处理

3.2.1先找出漏气地点迅速用石棉绳、黄泥、铅油等堵住裂口。

3.2.2如堵不住可稍微降低管道煤气压力,但不得低于500pa,如仍不见效,须停止加热,向管道内通入大量蒸汽,再进一步降低煤气压力(100-200pa)然后进行堵塞,煤气管道着火时,一定要保持管道正压,使用蒸汽或灭火器灭火。

3.2.3若横管着火,应立即关闭加减考克,着火时,禁止全部隔断煤气来源,以防止回火爆炸。

3.2.4直径小于100㎜的管道着火后可以直接切断煤气灭火。

3.3当遇到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立即停止加热,并协助测温工做好停送煤气的工作。

3.3.1当鼓风机停止运行时。 3.3.2煤气主管压力低于500pa。

3.3.3换向系统发生故障,不能正常供热时。 3.3.4烟道翻板(闸板)折断影响烟道吸力时

3.3.5煤气管道阀门、翻板严重损坏,威胁操作安全时。 3.3.6有计划或者其它事故造成长时间停止推焦。 3.4停止加热步骤

3.4.1有计划停风机时,应在接到调度通知后,及时组织人员按停止加热步骤来进行作业,并保持煤气主管正压,再关闭主管阀门。

3.4.2无计划停止加热(停电)时,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手动换向,手动换向时用改锥顶住煤气电磁阀:有1-2人用手摇泵换向,同时观察行程是否到位。

3.4.3当主管压力低于800pa时,关闭主管阀门,关闭加减考克,关下液(预热器下液、主管下液)水封阀门。

3.4.4若停煤气时间长,关机、焦侧分烟道吸力,若停煤气时间过长,可关总烟道翻板。

3.4.5将废气盘进风口小铁板盖住,留5㎜缝隙。 3.4.6停止加热期间保持水封的正常水位。

3.4.7停止加热期间交换机正常交换废气,若交换机不能正常工作应用导链进行人工交换。

27

3.4.8停止加热期间要有专人监视主管压力变化:停止加热后,停止推焦操作。 3.5送煤气步骤

3.5.1停止加热原因消除后,接到风机启动运转正常后,方可向炉内送煤气。 3.5.2待风机启动后,总管压力达到4000pa以上,主管压力不低于1500pa时,若停煤气时间较短,而且煤气主管压力没有达到过零,可直接送煤气:若停煤气时间较长,压力没有达到过零,可用煤气吹扫。

3.5.3若停煤气时间较长,煤气管道压力管道曾达到过零,应先用蒸汽吹扫,同时打开放散管:待放散管冒出蒸汽5分钟后,再停止供蒸汽通入煤气吹走蒸汽:等放散管冒出煤气10分钟后,取样做爆发试验,至连续三次合格为止。

3.5.4班内人员分工明确,做到统一指挥。 3.5.5检查交换机及其附属设备是否正常。

3.5.6检查水封槽是否保持满流,计量仪表是否正常。

3.5.7将机、焦侧废气盘进风门小铁板恢复到原工作位置:将机、焦侧总烟道、分烟道吸力调到正常加热时的吸力。

3.5.8当煤气主管压力保持在5000pa以上时,有专人看管压力,依次逐渐打开加减考克,同时不得让主管压力低于1500pa。

3.5.9恢复加热并检查燃烧情况正常后,通知调度、三班开始出炉。

3.5.10通知调火值班人员协助交换机工根据温度高低,加减压力和吸力,调整炉温。

4 仪器的使用与维护

4.1使用红外线测温仪时应注意以下内容

4.1.1测温仪镜头应保持清洁,必要时用酒精擦拭,测温仪不用时,要把镜头盖盖好。

4.1.2使用时应将提带缠绕在手腕上,防止测温仪从手中滑落,防止磕碰。 4.1.3测温仪长时间不使用时,应该将电池取出,防止腐蚀电池盒。 4.1.4仪器存放不得放在湿热的地方。 4.2热电偶和数字显示仪

4.2.1检查并确认热电偶两级金属丝牢固或不断缺,热电偶与数字显示仪配套。 4.2.2将热电偶插入被测点,用石棉绳堵严。

4.2.3放平数字显示仪,将其正负端分别与热电偶正负端连接。

4.2.4如果热电偶与数字显示仪之间用补偿导线连接,在数字显示仪上直接读数即可。如果无补偿导线,应在热电偶端部用水银温度计测量冷端环境温度,测点为热电偶冷端与显示仪接触处,冷端环境温度与数字显示仪温度相加即为实际温度,冷端环境温度与数字显示仪温度同时读出。实际温度:A=A1+A2(A1豪伏计读数℃,A2:冷端温度℃)

4.2.5热电偶和数字显示仪应轻拿轻放,经常检查与校正防止潮湿防腐。 4.3斜型压力计

28

4.3.1使用前检查并确认酒精够用,水平仪与旋塞好使,胶皮管严密,玻璃管的倾斜度正确。

4.3.2稳定好斜型压力计,调好水平度,垂直度和零点,接好胶皮管。

4.3.3测正压时,测压管和宽广容器相连:测负压时与斜型管相连:测压差时,把较高压管与宽广零器相连,把低压管与斜管相连。

4.3.4读数以液柱凹面为准。

4.3.5不读数或超过液面时立即关闭旋塞。 4.3.6轻拿、轻放、防止碰坏玻璃管。 5 测量周期 测量项目 测量周期 横排温度 4遍/月 炉头温度 2遍/月 小烟道温度 1遍/月 炉顶空间温度 1遍/月 蓄热室顶部温度 4遍/月 炭化室墙面温度 2次/年 冷却温度下降值 2次/年 蓄热室阻力 1次/年 看火孔压力 1次/月 炭化室底部压力 2次/年 蓄热室顶部压力 1次/月 6 技术要求 工作项目 标 准 标准火道 直行温度标准火道为第8眼和第25眼 燃烧室温度 各燃烧室测温点温度在换向后20秒,最高不得超过1450℃,最低不得低于1100℃ 焦饼中心温度 保持1000±50℃,上下温度差不能大于70℃ 炉头温度 正常不得低于1100℃,它与平均温度相差不能超过±50℃,与标准火道温度相差70-120℃ 炉顶空间温度 三分之二结焦时间时,炉顶空间温度为800℃±30℃,最高不超850℃ 蓄热室(硅砖)不得超过1320℃,不得低于900℃ 顶部温度 小烟道温度 小烟道温度不得超过450℃,不得低于250℃,分烟道温度不得超过350℃ 29

炭化室墙面温度 集气管温度 集气管压力 看火孔压力 α值 煤气主管压力 氨水压力 蓄热室吸力 上下部温度差不高于70℃。 按照公司规定进行保持85-95℃。 必须保证吸气管正下方炭化室底部压力在结焦末期不小于5pa 15-30pa 焦炉煤气加热时为1.20-1.25,用贫煤气加热时为1.15-1.20 不得低于500pa 不得低于0.25Mpa 全炉各下降气流蓄热室温度顶部吸力与标准蓄热室顶部吸力之差不超过±3pa(两个标准蓄热室顶部吸力之差不超过±2pa) 预热后煤气温度 保持在45-55℃,贫煤气温度不高于35℃。 6.1有计划变更结焦时间规定如下: 原结焦时间(小时) 每昼夜允许延长最每昼夜允许缩短最大量(小时) >30小时 28-30小时 26-27小时 ﹤26小时 6.2计算公式

6.2.1直行均匀系数(昼夜) k均=(2M-A机-A焦)/2M

式中:M:燃烧室数(检修炉及缓冲炉除外)

A机:机侧测温火道温度与平均温度相差±20℃(边炉±30℃)以上的个数。A焦:焦侧测温火道温度与平均温度相差±20℃(边炉±30℃)以上的个数。

6.2.2横排系数K横 K横=(N-A)/N 式中:N:考核火道数 A:不合格的火道数

a)对于每个燃烧室,实际火道温度与标准线相差±20℃以上的个数。 b)对于10排燃烧室,横排平均温度与标准线相差±10℃以上的个数。 c)对于全炉,横排平均温度与标准线相差±7℃以上的个数。 6.2.3炉头系数 K炉头=(W-n)/W

式中:K:机侧或焦侧温度测温(立)火道数。

30

大值(小时) 3小时 2小时 1小时 0.5小时 4小时 3小时 2小时 1小时

n:炉头温度与平均温度相差±50℃以上的立火道数(边炉除外)。 7、安全注意事项

7.1上岗前劳保要穿戴齐全,工作服、劳保鞋、劳保手套、安全帽、口罩等要穿公司统一发放的劳保用品。

7.2单人不能进入地下室工作,煤气区域严禁吸烟。

7.3地下室煤气管道、蓄热室封墙应严密,工作地点CO含量不能超过30㎎/m3(24ppm)。

7.4看火钩必须有横梁,防止掉入燃烧室。 7.5打盖看火时,要站在上风侧,防止烧伤。 7.6炉顶测温时,要注意导烟车行走,防止撞伤。

7.7检查蓄热室时,要注意头上、脚下,防止撞伤、摔伤。 7.8严禁坐卧在机车轨道上和栏杆上休息。 7.9严禁向下扔东西。

7.10清扫横管小孔板时,管钳不准放在横管上,防止掉下砸伤人。 7.11进行煤气设备操作时,需侧脸,以免放炮伤人。

7.12不准带煤气操作,如必须进行时,要有领导批准,并做好防护措施。 7.13煤气区域动火时,必须有动火证,动火前准备好防火工具。 7.14地下室严禁放易燃易爆物品,不准晾晒衣服。 7.15非工作人员未经调火班长同意,不准进入地下室。 7.16停送煤气时,附近禁止动火和闲人逗留。 7.17要掌握消防器材和防毒面具的使用方法。 7.18煤气区要备齐消防器材。

第二节 铁件工岗位操作规程

1 岗位职责

1.1铁件工受综合班长的领导,执行其工作指挥和命令。

1.2维护调节好护炉铁件,保持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以延长护体寿命。 1.3认真测量,准确记录和计算,保存好原始记录。 1.4掌握更换拉条、弹簧、钢柱的特殊操作方法。 1.5熟悉炉体结构,熟练掌握设备构造和用途。 2 操作细则 2.1炉柱

2.1.1炉柱曲线变化不能过大,对曲度变化大的炉柱,要查找原因,分析处理。中期以前小于20㎜,中期以后平均曲度小于30㎜,每年的炉柱曲度变化不得超过2㎜。

2.1.2炉柱曲线的测量

31

2.1.2.1生产期间一般采用三线法测量炉柱曲度,利用焦炉上横铁、下横铁、篦子砖等标高处的固定测线架拉钢线进行测量。

2.1.2.2三条钢线应位于同一垂直平面,若三条钢线不位于同一垂直平面但平行,测出的数据必须加以校正。

2.12.3测量用钢线直径0.8㎜-1.5㎜为宜。

2.12.4测量时钢线必须绷紧,并且不能与任何障碍物接触,不能打折。

2.1.2.5用钢板尺分别测量出每个炉柱与钢线的距离,读数以钢线内侧为准,测量时钢板尺必须与炉柱垂直,测量点固定并有标记。

2.1.2.6炉柱曲度按下式计算: A=(a-b)+(c-a) ×D/E 式中:A:炉柱曲线㎜

a:上横铁处炉柱正面与钢线距离㎜ b:下横铁处炉柱正面与钢线距离㎜ c:篦子砖处炉柱正面与钢线距离㎜

D:上横铁处的钢线与下横铁处的钢线距离㎜ E:上横铁处的钢线与篦子砖处的钢线距离㎜

式中D、E为固定常数,a、b、c为实测值,补强板厚度已加入C值中。 2.2弹簧

2.2.1必须使用合格弹簧,每个弹簧必须编号、试压、编制换算表。

2.2.2炉柱与保护板的间隙,一旦超过小弹簧顶丝的调节极限值,必须要更换顶丝。 2.2.3每根炉柱上部左右两侧大弹簧的负荷要保持基本一致,相差不能大于0.5×10KN。

2.2.4弹簧垫不得变形,否则更换弹簧垫板。 2.2.5弹簧负荷的调节

2.2.5.1测量弹簧的高度,并按换算表换算成相应的压力。

2.2.5.2测量弹簧负荷时,测点一定要对准标定标识,钢板尺要与弹簧中心线平行。 2.2.5.3相邻两次测量数据,相差值超过0.5×10KN的一定要重测。 2.2.5.4每次弹簧放量不能过大,每次松量不超过0.5×10KN。

2.2.5.5调节弹簧负荷时发现始终偏大或偏小,应及时对拉条和弹簧检查处理。 2.2.5.6定期检查弹簧有无失效,一旦失效必须及时更换。 2.3纵横拉条

2.3.1横拉条直径细至原直径3/4时应补强,细至原直径2/3时应更换,更换时必须采取技术措施。

2.3.2拉条沟保持严密,防止着火以及荒煤气、水腐蚀拉条。

2.3.3横拉条每半年抽查一次,抽查量不得少于一个笺号,抽查点为上升管根部和除尘孔处。

2.3.4炉顶纵拉条应保持平整。

32

2.4保护板

2.4.1经常检查保护板是否有损坏,如发现保护板断裂,要采取防止断裂处出现错台的有效措施。

2.4.2及时调节上、下大弹簧和小弹簧的负荷,确保炉柱与保护板上、下端压力。 2.4.3炉柱与保护板间隙的测量。

2.4.3.1测点:机、焦侧操作走台往上约1.5米处,并明确标识。 2.4.3.2用钢板尺测出炉柱边缘与保护板的垂直距离D㎜。 2.4.3.3炉柱与保护板间隙=D-炉柱厚 保护板倾斜量:A=B-C 式中:A----倾斜量㎜

B----机侧或焦侧上横铁处膨胀值㎜ C----机侧或焦侧下横铁处膨胀值㎜

当保护板倾斜量发生明显变化时,应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以保证紧贴靠焦炉砌体。

2.5操作台

2.5.1经常检查操作台与支柱的滑动情况,出现异常及时汇报。 2.5.2操作台支柱垂直偏斜量的测量

2.5.2.1测量时在支柱上端水平支出一线架,固定位置吊一线锤。 2.5.2.2分别测出支柱上端、下端与垂线的距离g和h. 2.5.2.3偏斜量的计算公式:x=g-h 式中:x-----支柱垂直偏斜量㎜ g-----上端支柱内侧面垂线距离㎜ h-----下端支柱内侧面垂线距离㎜

2.5.2.4每次测量时,测点要固定并有明显标识。

2.5.3操作台支柱偏斜量发生明显变化时,要找原因,采取措施。 2.6炉体膨胀

2.6.1炉体伸长量的测量

2.6.1.1测量炉体伸长量的测线架与测量炉柱曲线的测线架为同一装置。 2.6.1.2每个炉室伸长量的测点在保护板上要固定,并有明显标识。 2.6.1.3每个炉室的伸长按下式计算: 伸长值=冷态测量值-本次测量值

2.6.2焦炉膨胀值只能是正值,若出现负值或相邻两次测量增长值在2㎜以上应查明原因,重新测量。

2.6.3焦炉伸长量,伸长率可按下式计算:

炉体伸长量=(上横铁处焦炉伸长量+下横铁处焦炉伸长量)/2 炉体伸长率=年伸长量/设计炉长×100% 2.6.4焦炉炉体沉降

33

2.6.4.1焦炉炉体沉降状况,应请专业测量队测量,投产第一年每季度测量一次;二年后每半年测一次;三年后每一年测量一次,并做好记录。后期焦炉可适当延长测量周期。

2.6.4.2焦炉炉体沉降测点;炉端炭化室机、焦侧附近的焦炉基础顶板边梁侧面上共四个固定标识。

2.7抵抗墙

2.7.1抵抗墙垂直倾斜量的测点:机侧端、中心、焦侧端

2.7.2抵抗墙垂直倾斜量的测量:从抵抗墙顶部吊一垂线,分别测出上、下部抵抗墙至垂线的距离。

2.7.3抵抗墙各测点,垂直倾斜量的计算方法:x=i-j 式中:x----抵抗墙垂直偏斜量㎜ i----抵抗墙上部至钢线距离㎜ j----抵抗墙下部至钢线距离㎜

2.7.4抵抗墙垂直偏斜量发生明显变化时,要查找原因,采取措施。 2.8五炉距

2.8.1按炉号顺序依次测量五个炉号,炉柱的同侧边缘间距。 2.8.2对测量结果要进行对照比较,相差较大时要分析原因。 2.9焦炉测量基准点

2.9.1应保持抵抗墙顶面焦炉中心标识完好。

2.9.2抵抗墙机、焦侧的测线架底座要牢固、支杆无变形。

2.9.3测线架挂线处应有明确标识,挂线位置距焦炉中心线距离应有记录。 2.9.4每三年要由专业测量队对焦炉的测量基准点,测量架进行测量校正。 2.9.5变更测量线架的位置,必须经总工程师或技术主管领导批准。 2.10在下列情况下要测量弹簧负荷,检查炉柱 曲度是否变化,检查保护板,炉门框是否断裂。

a闷炉时,b下暴雨时,c结焦时间变化大时,d更换加热煤气种类时 2.11特殊操作

2.11.1炉顶横拉条的检查和补强更换:定期检查横拉条直径,小于规定尺寸的拉条应进行补强更换,发现断开的拉条立即组织人力更换。

2.11.2检查新拉条的长度、直径、平直度、螺纹长度、大螺母及焊接强度是否达到要求。

2.11.3将工具带到现场,并与有关人员联系。

2.11.4将所换拉条两端的钢柱用两个10*10KN手拉葫芦通过钢丝套固定,防止外移。

2.11.5推焦车的启门架对准所换拉条位置,搭好脚手架,切断电源,新拉条拉到大车上。

2.11.6取下机侧上部大弹簧,并将其吊好,固定横铁防止掉下伤人。

34

2.11.7检查焦侧所换拉条以及相邻拉条的螺母,保持30㎜厚连接板平直。 2.11.8拆除盖砖,将旧拉条割断,从拉条沟取出,条沟清扫干净,保持平直。 2.11.9新拉条的一端架在脚手架前的钢管上,顺着拉条沟向焦侧推进,要防止丝扣碰坏,炉顶人员用铁丝将所穿入 的拉条提起来,与机侧人员配合。

2.11.10拉条放好后,将焦侧30㎜厚的连接板及螺母紧好。 2.11.11机侧将横铁大弹簧穿好,加压至要求的吨位。

2.11.12卸下手拉葫芦,砌好拉条沟,第二天再检查一次大弹簧的吨位,如不合要求,再次进行调整。 3 技术要求 工作项目 炉柱平均曲度 标 准 中期以前小于20㎜,年平均增长值小于2㎜,中期以后小于30㎜,任一钢柱曲度大于50㎜时,应予处理。 炉顶横拉条任一断炉顶横拉条任一断面直径不小于原直径面直径 的75% 大弹簧的负荷 上部:投产2-3年的焦炉可按照14.5~15×10KN保持,晚期或炉柱状况较好的焦炉可适当放大。下部:投产2-3年的焦炉可按照12.5~13.5×10KN保持,晚期还可适当加大。 小弹簧的负荷 1-7线小弹簧保持吨位为1.1~1.5×10KN×2,其他各线均保持0.5×10KN×2 蓄热室各线小弹簧主墙部分:一线1~1.5×10KN,二线1~1.5负荷 ×10KN 炉体伸长率 单墙部分:一线1×10KN,二线1×10KN,三线1×10KN 投产两年后的焦炉,炉体年伸长率一般不 超过0.035% 4.安全注意事项

4.1上岗前劳保要穿戴齐全,工作服、劳保鞋、劳保手套、安全帽、口罩等要穿公司统一发放的劳保用品。

4.2严禁炉门、炉门框、焦炉各处煤气窜漏以及不正当等原因造成着火,烧坏护炉铁件。

4.3严禁往护炉铁件上泼水。

4.4严禁集气系统的焦油、氨水及水滴漏在护炉铁件上。 4.5未经允许,严禁割焊护炉铁件。

3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s8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