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论

更新时间:2024-06-13 19:2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 道德,就是以善恶评价为形式,依靠社会舆论和个体良心来调节

人与其他存在物(包括人或非人)之间关系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行为活动的总和。

2、德性,亦即人之为人的内在规定性,在现实生活中突出表现为道德人格或品德。

3、德育即育德,又称品德教育,是以道德价值(善与恶、是与非、应当与不应当)为核心的德性教育。

就学校教育而言,德育是指教育者通过有目的的、系统的和持续的努力,引发或促进学习者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诸方面产生变化的社会活动。

4、反德育的社会活动有着几种突出表现:强制灌输式教育、庸俗功利主义教育、形式主义教育、价值相对主义教育。

5、德育的功能:(一)德育的个体功能:1、促进个体品德的社会化和个性化;2、满足个体自我完善的需要;3、激发和调节个体的智能发展;4、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二)德育的社会功能:1、为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培养合格公民;2、传播和倡导为社会稳定与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意识、观念和舆论。(三)德育对教育活动的导向功能。 6、学校德育的缘由:教育目的的内在要求、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要求、学校职能的体现、学校的组织特性。

7、我国小学德育的基本走向:学校德育朝着儿童化、生活化、综合化、全方位性、一体化的方向推进,是小学德育改革与发展的总体趋向。这种趋向主要反映在:

在德育观念上,由道德教学观向道德学习观转变,注重教师指导和儿童自主学习的有机结合,使德育既能够促进儿童享有现实的圆满生活,又可以为他们适应未来的生活做准备。

在德育目标上,注重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道德感受能力,特别是把培养儿童初步的观察、思考、判断、选择能力和自主解决社会生活问题的能力置于突出地位。

在德育内容上,从儿童的社会生活出发,以符合儿童现实发展需要的一些规范或准则、价值观、行为方式或技能等为重点,兼及其他适应儿童未来发展需要和成人生活的各种规范或准则、价值观、行为方式或技能,并充分关注传统美德的现实价值和时代精神的教育意义。 在课程建设上,加强理论指导,突出课程标准的统整性和指导性,注重核心价值的意义,注重品德发展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尤其注意考察专门的德育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之间、与学校诸种活动之间的差异性、关联性,一球构建出有特色的、行之有效的学校的与课程体系。

在德育方式、方法上,改变以灌输、外在控制位显著特征的教育教学方式,注重尊重和发挥学生的道德主体性,注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作为道德主体的交往、对话、沟通、理解、重视学生作为道德学习的各种自主活动对于品德发展的意义,重视教育者由管理者、训导者

想指导者、合作者、示范者的角色转变,重视各种方式、方法的综合运用,并探求它们在小学阶段的适用性、有效性。

在德育的整体性上,注重小学各阶段、小学与初中阶段之间的衔接和统整,注重学校、教师和家庭、家长以及社区、社会各界人士诸方面教育影响的系统性、连续性、一致性,注意有利于促进道德生长、德性养成的社会运行体系、管理制度和其他内外环境的建设。 8、品德即道德品质,是一个人长期的道德行为所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一贯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9、品德的特征:社会性、复合性、稳定性、层次差异性、自主性。 10、品德的结构(四分法):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11、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生物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教育因素、个体活动因素。 12、品德发展理论

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把儿童关于社会关系的知识和判断看作是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将儿童由他律到自律的道德认知发展水平划分为四个阶段: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公正阶段。科尔伯格有关道德发展的观点:品德发展的根本在于道德判断能力的

发展,提出“儿童是道德哲学家”的断言;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三水平、六阶段).

社会学习论是以行为研究为主线探讨品德问题的理论,该理论着眼于儿童、青少年的问题行为的预防及矫正提供帮助。社会学习论的有关思想主要体现在1963年班杜拉和沃尔斯特合著的《社会学习和人格发展》以及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等著作中。

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替代性学习)、榜样示范、强化在品德培养中的作用。

13、德育的根本目的:在完善德性、健全人格精神指引下,以善为指向,同时又交融着真和美的追求,努力促进社会个体成为有道德的人,成为在道德上尽可能完善的人,由此实现社会个体作为自然人、社会人和精神人的统一。

14、人们把教育者借以表达教育要求或意向、传授或呈现德育内容所依赖的工具、载体,如语言、榜样、情境、环境与氛围、纪律和规则、奖励和惩罚等,称为德育手段。

15、德育方法是为了达成德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形式的总和,包括教师影响学生、促进其品德形成的方法和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我教育的方法。 16、一些基本的德育方法:

(一)训练道德思维、提高道德认识的方法:、说服法、道德故事讨论法、价值澄清法;

(二)增进道德体验、培植道德情感的方法:

角色扮演法:是一种使人暂时置身于他人的社会位置,并按这一位置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以增进人们对他社会角色及自身原有角色的理解,从而更有效地履行自身角色的心理学技术。

情景体验法是自觉地发现和创设教育情境,通过儿童直接或间接的道德体验,使他们在思想和道德情操方面受到感染和熏陶的方法。情境体验法具有非强制性、愉悦性、隐蔽性、潜移默化性、意识与无意识交互作用等特点。

17、学校德育的两种基本方式:德目主义和全面主义。

德目主义亦称直接的道德教学,主要是指通过开设专门的道德课程和进行直接的道德训练来落实道德教育;全面主义又称间接的道德教育,即把道德价值、规范渗透到各科教学、各种活动以及学校整体生活之中。

18、德育模式是在一定的德育理论或观念指导下,对品德培养过程及组织形式、活动方式、操作程序、实施策略、评价机制等所进行的框架构想和方案设计。

19、当代西方几种主要的德育模式: (一)认知—发展模式

科尔伯格以其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为指导,通过多年的教育实验,归纳出以下两种基本的道德教学模式:

1、 新苏格拉底模式:该模式根据苏格拉底“产婆术”式教学原理

而得名,其核心思想是在德育过程中应用各种问题和情境,为他们提供相互交往和角色承担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发道德思考,在自动探究中提高道德水平。课堂道德讨论(包括两难问题的讨论、情境问题的讨论等)既是该模式在德育组织过程中的直接反映,也是该模式在德育实践中运用的最基本方法。

2、 新柏拉图模式:该模式在德育实践中除了继续使用课堂道德讨

论法以外,更多的是采用公正团体法,在创设公正团体中利用公正的机制来提高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培养他们的公正观、集体观,承担道德责任和实践道德行为。 (二)体谅模式

体谅模式的道德教育目的重在提高儿童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引导他们通过学会关心、学会体谅来形成完整的、与他人密切关联的自我形象,并在关心、体谅之中获得快乐。 (三)社会行动模式

社会行动模式是从注重公民行动、培养公民参与社会事务能力的角度来探讨教育问题,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将个体的道德发展与市民积极、主动参与社会变革联系起来。 (四)价值澄清模式

价值澄清模式以两个理论假设为前提。其一,当代儿童处于价值观互相冲突的社会之中,

这些价值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发展;其二,在当代社会中,根本就没有一套公认的道德原则或价值规范体系。

一、基本定义:价值澄清模式是德育模式的一种,目的在于塑造人的价值观。

基本假设:当代社会根本不存在一套公认的道德原则或价值观可传递给儿童,当代儿童生活在价值观日益多元化且相互冲突的世界, 在每一个转折关头或处理每件事务时,都面临选择。

基本原则:

1.关注生活 2.尊重自己和他人 3.提倡反省 4.培养能力 价值形成的阶段论(三阶段七步骤): 1.选择

1 ) 自由的无强迫的选择; 2 ) 从多种可能中选择; 3 ) 慎重考虑后果后的选择 2.珍视

4 ) 珍视自己的选择; 5 ) 乐于公开承认自己的选择并愿与他人分享 3.行动

6 ) 把选择付诸行动; 7 ) 重复这种行动,进而使之成为自己的生活方式 九、实施方法(价值反应法)

价值反应法主要是指教师对学生的言行做出反应,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以澄清他们的理解力、目的、感情、抱负、信仰等促使学生审视自己的行为。

(五)品格教育及其模式 20、我国小学德育模式的构建: 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

尊重儿童的道德主体性,关注儿童的自主发展; 注重主题之间的交往和互动;

此外,从品德培养的角度看,小学德育模式的构建该必须基于一些“核心价值”,即一定时期内符合社会要求和发展趋向、社会普遍公认的基本价值或规范。德育过程的组织,则应当更加能够体现出这样一种倾向,即融入人格品质的培育、道德实践力的发展于道德情感唤起、行为习惯养成、公民训练、团体建设之中。 21、小学德育课程的基本类型:

认知取向型德育课程:该类课程以提高道德认识、发展道德思维、培养道德认知能力为主要目标。

行为取向型德育课程:以行为训练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为中心任务的德育课程。

情意取向型德育课程:该类课程以增进道德情感体验、提高道德情感敏感度为重点。

综合型德育课程:即从知、情、意相结合的视角来设置德育课程。 整合型德育课程:将道德教育与公民教育、社会性教育价值教育、精神教育等相联系,以求促进学生的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 22、道德教学的基本原则:

道德教育与生活教育、公民教育相结合原则; 知情行相统一原则;

示范性与拓展性并举原则; 主体互动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

因材、因时、因境施教原则。 23、小学常用的道德教学策略:

1) 故事叙述:讲故事是以故事情节或主人翁的形象去感染、教育儿童的活动方式。

2) 资料搜集: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围绕一定的学习主题,借助图书、报纸杂志等媒介,搜集相应的新闻、故事等,然后将搜集到的资料按要求或以儿童熟悉的方式进行展示或交流。

3) 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根据一定学习主题及内容要求,设置或模拟出一定的仿真性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或者根据生活情境中的具体表现或情节来创设模拟情境,让学生扮演相应的角色,再现某种经历,从而体验、感受、领悟道德价值。

4) 现场调查:组织学生亲临现场,通过观察、访问、谈话等方式,获得直观的印象,以求提高道德认识、增进道德体验。 5) 参观访问:通过利用各种校外教育资源,让学生到社会中学习、实践,以开拓眼界,增长知识,扩展兴趣,发展实践能力。如参观博物馆、科技馆、工厂、农村等。

6) 观摩、作品欣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围绕一定学习主题,通过阅读、观摩、欣赏具体的作品来感受和体验道德价值。 7) 问题讨论:是通过学生主体的互动学习来激活道德情绪、培养道德认知能力的基本方法。 24、各科课程中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第一、知识本身为善。各科课程的核心是知识,而知识是人类社会对自然界、对社会、对人类自身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和把握,知识总是与人类的需要、与人类实践有关,知识既源于人的需要,源于人类实践,也为了满足人的需要、服务于人类实践,因而也就具有真善美的性质,属于广义上的好或善。各科课程旨在通过教学来传递或引发知识,而知识的传递与引发离不开一定的感情、态度乃至知识信仰,诸如尊重知识、坚持真理、启迪智慧等,这些情感、态度、价值

观体现着人之为人的内在规定性。概而言之,追求知识本身就是道德的,也是在道德上值得追求的。

第二,传递或引发知识的过程蕴涵着善。传递或引发何种知识,如何传递或引发知识,以及如何去把握、运用知识,都蕴涵着人类的价值选择与意义追求。同时,各科教学中的质疑、问难、讨论、判断等,以及为了获得正确的知识而孜孜以求、不懈探索、精益求精的精神品质,也同样反映着人作为人的内在规定性,是人的德性的重要体现。

第三,教学活动本身蕴涵着道德意义。教学活动是一种经由“知识”这一中介进行的人际交往活动,这种特殊的人际交往活动不仅影响知识的学习效果,而且也直接影响着学习个体的人格生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热爱和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既能够激发他们对知识本身的学习兴趣,也能够帮助他们学会尊重、学会关心、学会做人。

25、班级德育是指从学生的发展需要与可能出发,通过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与教育,促进学生个体的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从而发挥班级群体的育德功能。

26、所谓班,指的是按照一定年龄、学业程度、师生比例所分编而成的、相对稳定的学生群体,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班的划分往往与学年、学级相联系,因而通常称为班级。

27、在我国中小学,为了凸显班主任的角色地位和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专门性,原国家教委版本的《小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和《中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对班主任的指责、工作原则和方法、任职条件和待遇等作出了具体规定。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更是明确提出:“要完善学校的班主任制度,高度重视班主任工作,选派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 28、班主任的指责:

引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人格健全; 全面负责班级日常管理; 组织班级活动,建设班级文化; 开展个别指导;

协调各方教育力量,整合各种教育影响。 29、班级德育的内容与方法:

1) 了解和研究学生:了解和研究班级群体或班级个体。如班级成员的基本构成、班级群体的学业状况等;

2) 健全班级组织和规范:第一,要进行班级组织机构的设计,其核心是班委会;第二,要培养、选拔干部;第三,为了加强班级管理与教育,形成班级教育网络。

3) 确立班级目标:包括班级教育目标和班级管理目标。 4) 开展班级活动:有效的组织和开展各种班级活动,有利于班级文化的形成。

5) 营造班级气氛:在班级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必须始终注意引导正确的班级舆论,促进优良班风、班级传统的形成,使之朝着有利于体现尊重、平等、真诚、友爱、合作诸种品质的方向发展。

6) 引导自我教育:自我教育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激励等方面。班主任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首先要引导学生个体进行自我教育;其次,班主任要组别引导班级群体进行自我教育。 30、班级德育中班主任的素质:

1) 品德素质:包括个人道德修养和职业道德两个基本侧面; 2) 专业素质:包括德育意识、德育知识和德育能力。

3) 身心素质:班主任作为班级德育的主要承担者,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自尊、自信、豁达开朗等,更是不可忽视的。

31、学生不良品行的类型:

1) 过失型:主要由不良或不当的需要或好奇、好动、畏惧等心理引起,或者由于社会知识缺乏,经验不足而采取的不当行为方式,这类行为具有较强的偶然性、情境性、盲目性。 2) 不良品德型:由不良或不当的需要引起,但受到个体某些不良意识倾向或个性特征所支配,有意识地采取有害的行为方式而产生的不良行为。这类行为具有明显的意识性、经常性、倾向性。

3) 攻击型:主要由挫折造成的愤怒、不满等情绪引起,在与人发生冲突时产生的对立、发泄、反抗、迁怒、报复等行为,一般带有公开性、爆发性的特点。

4) 压抑型:指由挫折造成的焦虑引起,随着时间的推移所产生的逃避、郁闷、自暴自弃等行为,一般带有隐匿性、持续性的特点。

32、代币治疗法:是一种比较系统的行为矫治方法,它是在一个接受指导治疗或教育环境中,教育者通过代币作为后援强化物,以增加期望目标行为,减少不良行为的方法。代币治疗法的基本精神就是,对不良行为者出现的行为进行记分处理,出现期望目标行为就加分,出现不良行为就减分,达到一定分值再施以后援强化物,如玩游戏、购买期望的礼物等。 33、家庭德育的特点:天然性、感染性、弥散性、基础性、终身性。

34、小学阶段家庭德育的特点:

1) 配合学校增强道德观念,养成道德行为习惯; 2) 指导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3) 把家务劳动作为必修课;

4) 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道德意识和个性品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s3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