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阳历史介绍 姓氏

更新时间:2024-01-17 21:3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惠阳历史介绍 姓氏

第一节 概述

惠阳姓氏源远流长,自隋朝设归善县始,经1400多年。据1990年7月1日零时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统计,定居惠阳县内人口共有316个姓氏。人口较多的有黄、张、李、陈、刘、杨、叶等11姓。

1万人以上的有11姓:

黄(45055人)、张(30119人)、李(30076人)、陈(25284人)、刘(24017人)、

杨(22705人)、叶(21978人)、林(17929人)、曾(16366人)、钟(15093人)、

罗(11749人)。

5000人以上至9999人的有11姓:

吴(9821人)、邓(8220人)、严(8198人)、赖(6562人)、邱(6150人)、

佘(5993人)、徐(5765人)、何(5658人)、周(5549人)、王(5547人)、

廖(5131人)。

3000人以上至4999人的有15姓:

卢(4385人)、朱(4211人)、温(4079人)、文(4053人)、郑(3988人)、

翟(3830人)、潘(3706人)、谢(3537人)、胡(3462人)、吕(3440人)、

黎(3337人)、魏(3243人)、练(3129人)、梁(3118人)、郭(3004人)。

1000人以上至2999人的有28姓:

冯(2652人)、许(2626人)、陶(2356人)、丘(2351人)、蔡(2324人)、

肖(2102人)、马(2096人)、骆(2085人)、孙(2060人)、唐(1991人)、

董(1934人)、姚(1929人)、苏(1871人)、袁(1828人)、戴(1748人)、

谭(1735人)、颜(1632人)、邹(1613人)、古(1560人)、方(1536人)、

薛(1482人)、凌(1425人)、高(1409人)、闻(1286人)、巫(1273人)、

童(1251人)、彭(1249人)、欧(1016人)。 500人以上至999人的有7姓:

范(992人)、江(903人)、杜(809人)、曹(772人)、莫(797人)、 田(622人)、袭(526人)。 300人以上至499人的有18姓:

蓝(498人)、涂(482人)、纪(449人)、韩(443人)、洪(443人)、 翁(431人)、简(424人)、香(381人)、赵(377人)、宏(375人)、 石(363人)、汪(356人)、容(340人)、弘(337人)、万(336人)、 汤(323人)、庄(322人)、付(320人)。 100人以上至299人的有26姓:

孔(292人)、沈(282人)、成(274人)、宋(252人)、尹(242人)、 傅(239人)、夏(225人)、陆(223人)、甘(219人)、阮(193人)、 熊(190人)、詹(187人)、饶(167人)、刁(164人)、利(162人)、 游(142人)、伍(135人)、沙(131人)、邬(130人)、秦(124人)、 贺(120人)、房(116人)、钱(113人)、占(111人)、关(103人)、 麦(100人)。

50人以上至99人的有21姓:

雷(96人)、芦(88人)、韦(87人)、程(86人)、卓(84人)、潭(84人)、 包(83人)、毛(80人)、缪(79人)、丁(78人)、蜂(71人)、龙(64人)、 诸(62人)、管(60人)、葛(60人)、龄(58人)、夸(56人)、杨(52人)、 典(50人)、任(50人)、崔(50人)。 10人以上至49人的有73姓:

俞(49人)、樊(49人)、聂(47人)、池(46人)、邝(44人)、岑(43人)

落(42人)、于(40人)、柯(39人)、车(38人)、农(38人)、蒋(38人)、

阙(37人)、殷(36人)、镐(35人)、查(35人)、霍(34人)、段(33人)、

庞(31人)、侯(31人)、姜(29人)、连(29人)、项(29人)、邵(29人)、

官(27人)、金(26人)、覃(25人)、雍(24人)、郝(23人)、符(22人)、

顾(21人)、申(20人)、泮(20人)、蒙(20人)、候(19人)、白(18人)、

带(18人)、倪(18人)、章(17人)、贾(17人)、劳(17人)、卜(17人)、

柳(17人)、史(17人)、冼(17人)、贝(16人)、母(16人)、施(16人)、

宣(15人)、孟(15人)、卿(15人)、娩(15人)、易(14人)、谬(13人)、

华(13人)、英(12人)、兰(12人)、尢(12人)、招(12人)、篮(12人)、

康(12人)、伊(11人)、相(11人)、列(11人)、东(11人)、毕(10人)、

鲁(10人)、艾(10人)、弗(10人)、梅(10人)、路(10人)、甄(10人)、

祝(10人)。

9人以下的有96姓:

9人:尧、耿、区、牟、全、冉、谷、乐、向、滕。

8人:左、曲、逛、伦、五、卫、闫。

7人:虞、幸、季、揭、乔、党、和、壬、廖、戚、禹、武。

6人:舒、贡、齐、克、郎、单、薄、常、浦、柴、薜、毅。

5人:阳、原、钊、雪、顺、寻、云、冠、阿、焦、南、藏、葵、苗、蒲、青、敦、封、亚、苻、盛、裘、师、泰、祖。

4人:饶、逯、岳、屠、辛、番、鸿、布、吉、裴、芳、褚、柏、琴、迟、尚、要、印、景、明、宗、晏、吴、植、桃、君、次、粟、优、仲。 第二节 部分姓氏源流 黄

黄姓在北宋《百家姓》中排第96位。据第四次人口普查(1990年7月1日零时,下同)资料统计,县境内黄姓人口45055人,排全县首位。主要分布在:淡水镇十围矮岭仔,永湖镇麻溪、凤咀管理区,陈江镇石圳村,芦岚镇芦村、黄村,沙田镇新陂村,潼湖镇黄屋、江里、新光村,横沥镇森柏洞村,秋长镇老鸦山村。

姓氏来源

黄姓出自羸姓。黄为羸姓十四氏之一,出于颛顼高阳氏之曾孙陆终氏之后,受封于黄(今河南省潢川县)。公元前648年为楚所灭,黄国子孙散居四方,以国名为姓。

迁徙足迹

据陈江镇欧村《黄氏族谱》载,陆终氏娶鬼方氏之女生惠连。惠连受封于黄,其子孙遂以黄为氏。战国楚孝烈王元年(前262),惠连的后裔黄歇为楚相,赐号春申君,先封淮北十二县,后改封江东(芜湖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之地。西汉宣帝时,黄歇的后裔黄霸任颍川(今河南禹州)郡守,后官至御史大夫、丞相,封建成侯。东汉章帝时,黄霸的后裔黄香居江夏安陆(今湖北云梦),以孝闻名天下,官至尚书令。黄香的后裔遂以“江夏”为堂号。东晋时,黄香的后裔黄正广举家迁至信州(今四川万县东)。唐初,黄正广的后裔黄纶举家从信州迁至福建邵武。五代末[后周广顺年间(公元951~953)],黄纶的后裔黄化迁至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村。黄化的后裔黄君德迁至广东潮州府海阳县丰政都新坡瓦窑口。黄君德的长子黄善庆迁至惠州府兴宁县下堡(后兴宁改隶嘉应州)。明末,黄善庆的后裔黄正两从兴宁县举家迁至归善县都乐飞龙峡下欧村(今属陈江镇)。

又据永湖镇麻溪《黄氏族谱》载,三国时期,黄香的后裔黄权事蜀,官至车骑大将军,光禄卿。蜀亡后,黄权之孙黄广迁至信州(今四川万县东),后又迁至福建汀州(今长汀)府。黄广的后裔黄志迁至邵武府。五代后晋时(公元936~946),黄志的后裔黄肃迁居湖北嘉鱼县。黄肃的后裔黄XX(族谱因兵燹残缺,其人无考)迁至广东嘉应州兴宁县南厢坭坡圩湖芳园。黄XX的后裔黄锦堂从兴宁县迁至惠州府归善县陈尧塘横岭(今永湖镇麻溪)居住。

根出地望

江夏郡,汉高帝置,在今湖北武汉一带,治所安陆(今湖北云梦县)。

祠堂对联

颍川世德 江夏家声

注:颍川——郡名。秦王政十七年(前230)置。辖境相当于今河南许昌一带地区。汉朝时,黄霸曾任颍川大守,深得民心。后官至丞相,封建成侯。

(芦洲镇黄村黄维康,淡水镇黄衍平、黄颂平,永湖镇黄小文,陈江镇黄呈喜等提供《黄氏族谱》)

张姓是我国人数最多、分布最广的三大姓(李、王、张)氏之一。据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统计,惠阳县张姓的人数共30119人,全县排行第2位。在北宋《百家姓》中列为第24姓。县内张姓人主要分布在沥林、新圩、镇隆、澳头等镇。

姓氏来源

张姓起源有多种说法,现依张氏族谱(亦有分歧,取多数说法)。传说上古时期,中华民族始祖黄帝(据王宗虎、陈明远主编《中国姓氏辞典》,北京出版社1995年版:黄帝是战国以后稷下学派所杜撰的神话人物,历史上实无其人)的孙子名挥,他发明了弓箭,助黄帝打败了蚩尤,挥因此而被封为弓正(制造弓箭的负责人),并赐挥以张姓。张挥便成为张姓的始祖。

迁徙足迹

战国时期,张僎、张仪(仕秦为相国)、张仿三兄弟在河南清河郡建立家庙,张姓成为清河郡望族。

张姓各代始祖后有汉朝的张良、唐朝的张九龄、宋朝的张载,传至南宋张化孙迁居汀州上杭县北乡深井(张化孙有说是一百三十五世,有说是一百三十六世),张氏第一百三十八世张腾瑛迁居连城(今在福建省西部),其子张昭上分迁宁化县中琴堡。第一百四十二世张先伦于元朝至元年间(1264~1294)迁居神泉大埔,其子分迁大埔溪南,第一百五十七世张文道于明朝嘉靖四十四年(1656),由大埔三河坝迁居海丰县河田圩,后于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1606)迁至归善鹤山乡(今惠阳县沙田镇)开基创业。到惠阳后的张姓后代有分迁沙田东坳(约在清康熙八年即1699年后再迁入淡水、莲塘、新桥)、宝安县的坪山马栏头和肇庆、恩平等县市。

南宋张化孙另一支后代,传至张明上则迁居福建永定县金沙居住,其曾孙张先寿转迁武平县岩前盈塘里居住。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张洪恩再迁长乐(今广东省五华县)琴江都大田乡,为长乐始祖。其十一世裔张云政,于清朝顺治年间(1644~1661)迁至归善县产径(今惠阳县新圩镇产径管理区)开基创业,后代散落桔子窝(今新圩镇东风管理区)、黄竹朗(今新圩镇新丰管理区)、宝安坪地等地。

根出地望

清河郡,今河北省清河县至山东省临清县一带地区。

祠堂对联

1.青钱万选 金鉴千秋(此联为沙田张氏祠联)

注:青钱万选——指张骞,唐朝文学家,字文成,自号浮休子。官至司门员外郎,开元中期(唐玄宗年号713~741)流放岭南。时人称青钱学士。

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载:“钟,宋微子之后。桓公曾孙伯宗仕晋,生州犁,仕楚,食采钟离(今安徽省凤阳市一带),因氏焉,子孙或姓钟氏。”又据《姓氏急就篇》载,楚汉分争时,钟离昧为项羽将,其次子接,居颍川长社(今河南省长葛县西),省“离”字单姓“钟”,其后为钟氏。

迁徙足迹

据矮陂镇古村《钟氏族谱》载,汉代,钟接的后裔钟气,居颍川(今河南禹县)。钟气之孙钟文义,居许昌(今河南许昌市)。东晋初,钟文义的后裔钟朝迁居福建中部。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钟朝的后裔钟逵官至谏议大夫,其子钟礼居江西赣州。北宋时,钟礼的后裔钟理居福建汀州(今长汀县)。元末,钟理的后裔钟提龄迁居广东长乐县(今五华),后迁至兴宁县北厢龙归洞大平湖开基创业。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钟提龄的后裔钟国捷迁至广东归善县今矮陂镇古村开基立业。今矮陂镇古村钟姓人口即为钟国捷的后裔。

根出地望

颍川郡(见陈姓)。

祠堂对联

书香传世代 琴韵著家风

注:书香传世代——东汉颍川长社人钟皓,隐居不仕,在密山以诗律授徒千余人。

琴韵著家风——春秋时,楚人钟子期精于音律。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流水,子期听而知之。子期死,伯牙谓无知音者,乃绝弦破琴。

(由矮陂镇古村钟立义提供《钟氏族谱》) 罗

罗姓在北宋《百家姓》中排第75位。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统计,县境内罗姓人口11749人,全县排第11位。主要分布在马安镇湖丝潭村,良井镇松源村,横沥镇森柏洞村,平潭镇乌塘村,矮陂镇罗屋村。

姓氏来源

春秋时,有罗国,自称祝融之后,妘姓。初居宜城(今湖北省境内),后移至枝江(汉置县,在今湖北省南部),为楚所灭。罗国遗族迁至长沙。遂以国为氏。

又据《通志·氏族略二》:“罗氏,子爵,熊姓;一曰祝融之后,妘姓。初封宜城,徙枝江,为楚所灭,周末居长沙。”

又据宋王应麟《姓氏急就篇》:“罗氏,颛顼后,封于罗,今房州(今湖北房县、竹山、保康、竹溪等县地)也,子孙以为氏。”

罗国原出何姓,说法不一。今姑从“妘姓”说。

迁徙足迹

据横沥镇周公塘《罗氏族谱》载,匡正乃祝融之后,出自妘姓,有功于周,受封于罗。后楚灭罗,罗国子孙遂以国为氏。秦末,匡正的后裔罗守陇迁居长沙郡(今安化县地)。汉景帝后元年间(前143~前141),罗守陇的后裔罗珠官至大司农,迁居豫章郡(治所南昌,辖今江西省境)。王莽称帝期间(9~24),罗珠的后裔罗臣恭举家迁居河南(今罗山县地)。唐僖宗期间(874~888),罗臣恭的后裔罗景新迁居虔州(今赣州)太平乡太平里田东。不久又迁至福建宁化县石壁洞葛藤村紫源里。元太宗五年(1233),罗景新的后裔罗伯七任广东潮州府同知,见兴宁山川环绕,田地平坦,遂举家迁居兴宁。明嘉靖年间(1522~1566),罗伯七的后裔罗思序迁居惠州府归善县东江招元约皂夹坑(今名剑坑,属周公塘管理区),后罗思序的子孙在皂夹坑附近购下凹背塘、大长坑、绑弓山(今均属周公塘管理区)等地。今周公塘管理区罗姓子孙即为罗思序的后裔。

根出地望

豫章郡。楚汉之际置。治所在南昌。辖今江西省境。

祠堂对联

探花门第 理学家声

注:探花——宋天圣八年(1030),罗景新的后裔、兴宁县人罗孟郊进士第三(探花),官至谏议大夫。

理学——宋代,罗景新的后裔、兴宁县人罗从彦成为理学家。

(由横沥镇周公塘罗建巨提供《罗氏族谱》) 吴

吴姓在北宋《百家姓》中排第6位。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统计,县境内吴姓人口9821人,全县排第12位。主要分布在矮陂镇新荣管理区,永湖镇彩塘管理区,平潭镇姚屋墩村等地。

姓氏来源

古公父的长子泰伯出奔江南,建立勾吴,定都梅里(今江苏省无锡县东南)。周武王灭商后,泰伯的三世孙周章为诸侯,改国号为吴。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战胜楚国,其子夫差又攻占越国。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灭吴国。夫差的后代为纪念故国。以国名

为氏。

迁徙足迹

据矮陂镇新荣管理区《吴氏族谱》载,夫差的后裔吴起(?~公元前378)初事鲁,后事魏,又奔楚,官至令尹。东汉初,吴起的后裔吴汉辅助刘秀光复汉室,立下大功,官至大司马,封广平侯。三国时期,吴汉的后裔吴班事蜀,为将军。晋代,吴班的后裔吴隐之居濮阳(今河南省濮阳县西南),官至左卫将军、尚书。唐代,吴隐之的后裔吴競居沛州,官至宰相;其次子吴伯芮居长沙。唐末,吴伯芮的后裔吴宣迁居江南抚州府临川县石井屋。宋代,吴宣的后裔吴宥由抚州府临川县迁居福建宁化县;其次子吴坤二迁居龙岩县。吴坤二的后裔吴伯玉迁居广东龙川县。明初,吴伯玉的后裔吴法猷迁居兴宁县。明朝中叶,吴法猷的后裔吴兴迁居惠州府归善县蔗埔透阁岭新兴围(即今矮陂镇新荣管理区一带)。今矮陂镇新荣管理区吴姓子孙即为吴兴的后裔。

根出地望

延陵郡,古邑名。即今江苏省常州市。

祠堂对联

延陵世泽 渤海家风

注:延陵——夫差的祖父寿梦生有4子,长子诸樊(夫差之父),次子余祭,三子余昧,四子季札。寿梦宠爱季札,欲传位给他,他的三个兄长也都认可。但寿梦去世后,季札不肯为君,认为长子继位是国家的制度。吴国的人坚决要他为君,他只好弃家出走,躲到乡间去种田为生。诸樊只好即位为君。封季札于延陵,人称“延陵季子”。诸樊去世后,余祭继位。余祭去世后,余昧即位。余昧临终前申明,由季札继位。季札不肯,又躲了起来。于是余昧的儿子僚即位为君。季札让国,成为千古佳话。

渤海——《史记·周本纪》载,古公父生泰伯、仲雍、季历3子。泰伯、仲雍出奔东南沿海,在江苏省无锡县东南建立勾吴。因其国滨海,故以代称。

(由矮陂镇新荣管理区吴纯提供《吴氏族谱》) 邓

邓姓在北宋《百家姓》中排第180位。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统计,县境内邓姓人口8220人,全县排第13位。主要分布在马安镇下良村,良井镇楼角、牛草湖村,沥林镇布心村,陈江镇塘下村,以及淡水镇等地。

姓氏来源

商王武丁封叔父曼季建立邓国(今河南邓州),为邓侯。其子孙以国为氏。又因邓氏为曼季后裔,故又云出自曼姓。

迁徙足迹

据淡水《邓氏族谱》载,曼季为淡水邓氏之始祖。曼季的后裔邓文仲(河东县令)于周郝王元年(公元前314)举家迁至河东(今山西省西南部)。东汉初,邓文仲的后裔、南阳郡新野县人邓禹辅助刘秀光复汉室立下头功,授大司马,封高密侯。邓禹的后裔即以“高密”为堂号。北宋末,邓禹的后裔邓大猷(进士)迁至福建汀州宁化县石壁都。南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邓大猷的后裔邓志斋(榜名文渊,进士)举家迁至广东梅州程乡县松口。明末清初,邓文渊的后裔邓枌(字子昴)举家由嘉应州(原梅州)迁至惠州归善县城。清初,邓枌之子邓利生由归善县城举家迁至新安县(今深圳宝安)大鹏城北门外。乾隆年间(1736~1795),邓利生之子邓奕贵(字允芳)由新安县大鹏城举家迁至归善县碧甲司淡水镇拨子园。今淡水邓姓人口即为邓奕贵之后裔。

据马安下良《邓氏族谱》载,邓文渊迁至梅州程乡县松口后,其第三子邓恭又迁至长乐县(今五华)伯塘,再迁至龙川县车田开基立业。邓恭之第四孙邓文甫中进士后移居福建长汀县。邓文甫之第十子邓明暹移居江西抚州,后携次子邓二八移居广东长乐县塔岗。邓二八的后裔邓文鸡由长乐县移居归善县马安下良村担水沥开基创业。清康熙年间,邓文鸡的后裔邓林祚在下良买下一些地皮。今下良邓氏子孙以邓林祚为下良邓氏之开基祖。

根出地望

南阳郡,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置,治所在宛县(今河南南阳)。

祠堂对联

南阳世泽 高密家声

(由马安镇下良村邓学新、淡水镇黄维明提供《邓氏族谱》) 严

严姓在北宋《百家姓》中排第27位。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统计,县境内严姓人数共8198人,全县排第14位。主要分布于水口镇源塘管理区、平潭镇张新管理区、大亚湾西区樟树埔管理区等地。

姓氏来源

严姓是庄姓中分化出来的分支。庄姓为楚庄王后裔(参见“庄姓”),到汉代时,人口众多而为一大姓。但东汉初年,天降大祸。原来,新登基的汉明帝姓刘名庄。按古制,皇帝的名字臣民是不能用的,既然皇帝名庄,那么姓就不能用了,必须改为他姓。要他们放弃祖姓,无异辱没祖先,不改又是抗旨罪要杀头。这时,庄姓中一个叫庄严的人,大胆上书皇帝,恳求汉明帝收回成命。无奈皇帝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尊严。庄严的上书,不但不能如愿,反而遭了杀头之祸。后来又有些人因不愿改姓而遭杀。庄姓人为了纪念这位敢于冒死直言的同族,就改为严姓,庄姓一度消失。如汉代人庄助、庄光、庄青翟等,虽死,史官在写史时也

把他们改为严助、严光、严青翟等,直到魏晋以后,才有一些人复姓庄,而更多的人则以严姓传了下来,这就是为什么严姓出于庄姓而超过庄姓的原因。

迁徙足迹

根据惠阳县水口镇严氏祠堂对联推断:水口镇严姓发祥地在甘肃省天水、陇西以东地区,严光是其祖先。据惠阳县水口镇《严奉公族谱》记载,先祖原居住在南雄始兴县,初世严秀良,原配叶氏、续配柳氏,有一子名曰与敬,为一世。与敬,字德与。元大德四年(1300)庚子岁,由南雄始兴县迁居惠州府归善县东平坊立籍,万历三年(1575)乙亥岁,各孙子出名率族献祖居为县署,始迁源塘、梁化阳背、坦湖仔等处居住,嗣后分居墨湖、大鱼池、田心围、燕田、松坑、永安(今紫金)的上石、义容、骆坑。另今惠州市河南岸,大亚湾西区樟树埔,同前深湖、三角湖、小螺,今博罗的乌石、柏岗、草阳岭、贝塘,永安(今紫金县)的塘面、李高田,新安(今深圳宝安区)的山下,俱公之支派。因宗支世次内多遗失未详。

根出地望

严氏望出天水郡。《姓氏考略》云:望出天水、冯翊、华阴。(1)天水郡。西汉初置。治所平襄,在今甘肃省通渭县西北。(2)冯翊郡。汉武帝置左冯翊,三国魏改为冯翊郡。在今陕西省大荔县一带。(3)华阴。为华阳之误。西汉置华阳县,在今陕西华阴县东;又南朝宋时置华阳郡,在今陕西省勉县西北。

祠堂对联

春山世泽 天水源流

注:春山——严光,字子陵,汉代会稽郡馀姚人。少曾与光武帝刘秀同游学,有高名。秀称帝,光变姓名隐遁。秀派人寻觅,召至京授谏议大夫,不受,退隐富春山。春山——指富春山。天水——指甘肃省天水、陇西以东地区。

(由惠阳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严建平提供《严奉公族谱》) 徐

徐姓在北宋《百家姓》中排第150位。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统计,县境内徐姓人口共5765人,全县排第18位。主要分布平潭镇川龙、红光、新光管理区,水口镇蓬陵管理区,以及横沥、陈江镇。

姓氏来源

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二》载,徐姓,子爵,羸姓,乃皋陶之后。皋陶生伯益,伯益佐禹有功,禹封其子若木于徐(在今江苏省西北部及安徽省东北部)。子孙以国为氏。公元前11世纪,武王又封徐偃王之子宗于徐(今江苏泗洪一带)。春秋时,为吴国所灭。其后为徐氏。

无所受,盗匪敬其名而不敢犯,受乡人敬仰依赖。

御史家声——指翟方进,西汉汝南上蔡人。汉成帝时历任朔方刺史、御史大夫,后封为丞相,封高陵侯。

(由横沥镇翟村翟子明提供《翟氏族谱》) 潘

潘姓在北宋《百家姓》中排43位。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统计,县境内潘姓人口3706人,全县排29位。主要分布在矮陂镇东山埔村、洋圳村等地。

姓氏来源

出自姬姓。据《元和姓纂》,周文王姬昌之子高,封地在毕(今陕西西安、咸阳北),人称毕公高。毕公高之子季孙,食采于潘(毕国之附庸国,在古潘水流域,即今河南荥阳一带),其子孙以潘为氏。但《通志·氏族略》以为此姓并非以国为氏,因为古代实无潘国。今姑从《元和姓纂》。

迁徙足迹

据矮陂镇东山埔《潘氏族谱》载,毕公高之子季孙食采于潘,季孙之子孙遂以潘为姓。春秋楚庄王年间(公元前613~公元前591),季孙的后裔潘师叔事楚,历官大夫、太子太师,以楚为家。西汉平帝元始年间(1~5),潘师叔的后裔潘孟贵迁至会稽(今浙江绍兴)。东汉和帝永元年间(89~104),潘孟贵的后裔潘肇迁至中牟(今河南中部、黄河南岸)。东晋初,潘肇的后裔潘若思自中牟迁至扬州临川郡(今江西临川县)。南朝齐初,潘若思的后裔潘均瑞自临川迁至宜黄县大富岗。北宋仁宗(1022~1064)时,潘均瑞的后裔潘尚松迁居福建汀州府长汀县三洲潘坊。元初,潘尚松的后裔潘十三郎(字元智)迁居宁化县石壁乡。至正年间(1341~1368),潘十三郎之孙潘琴迁至广东嘉应州长乐县(今五华)南段。明洪武年间(1368~1398),潘琴之子潘鹏冲移居兴宁县城内。明万历四十六年(1588),潘鹏冲的后裔潘选自兴宁移居惠州府归善县矮陂乡东山埔开基创业。今东山埔潘姓子孙即为潘选之后裔。

根出地望

荥阳郡,三国魏置。在今河南郑州一带。

祠堂对联

荥阳世泽 楚国家声

注:荥阳——潘姓远祖毕公高赐爵于荥阳,食采于潘,在荥阳成为望族。后裔以“荥阳”入对联。

楚国——季孙的后裔事楚,历官大夫,太子太师,以楚为家。

(由矮陂镇东山埔潘新有提供《潘氏族谱》) 胡

胡姓在北宋《百家姓》里排第158位。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统计,县境内胡姓人数共3462人,全县排第31位。主要分布在水口鹿岗,镇隆皇后、澳头衙前、永湖麻溪、芦洲青塘。

姓氏来源

舜帝的后裔妫满被封为陈侯(故址在今河南省淮阳),死后谥号陈胡公,史称胡公妫满。他的后代分为两支,一支以国为姓(陈);一支以谥号为姓,便是胡氏,妫满是胡姓始祖。

迁徙足迹

胡氏发源于河南淮阳,三国时显于魏,居安定,唐朝至北宋前居金陵(今南京市)。宋真宗咸平五年(1002),因金兵南侵,胡旦由扬州府泰州(今江苏泰州)迁居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学前街兴贤里,其第三子与孙(胡宗愈、胡安国)转迁福建建宁府崇安县。至胡有通时,从福建长汀县迁至揭阳黄寨,历经五世到胡澄(诚)的父亲胡文聪再迁至长乐(今五华县)。在长乐繁衍十一世后,第十四世胡深海于清朝雍正元年(1723)由长乐县双头村迁居归善县莲塘围(今属惠东县白花镇)。清嘉庆元年(1796),第十八世胡秀荭迁至归善县沙田约竹笏之(即竹场村,今属惠阳县沙田镇)创业。

根出地望

安定郡,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置,故址在今甘肃省平凉地区及宁夏西部。

祠堂对联

苏湖世泽 淮海家风

注:苏湖——指胡瑗,宋代海陵人。通音律,官至国子直讲,从学者数百人,时人称之为真先生。

淮海——指胡姓发源于河南淮阳一带。

(由淡水镇新桥胡谷提供《胡氏族谱》) 黎

黎姓在北宋《百家姓》里排第262姓。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统计,县境内黎姓人数共3337人,全县排第33位。主要分布于永湖稻园管理区,水口洛塘管理区等地。

姓氏来源

商朝时有黎国,公元前11世纪被周朝所灭,把尧帝的后代封于黎国(今山西省黎城县,据黎氏族谱另一个黎国在山东郓城县西),后人以国为姓。

迁徙足迹

战国时期黎族向西、东、南方向迁徙。南朝齐明帝建武元年(494),黎侨因功被封为永乐侯,成为黎姓的浙江明州(唐开元二十六年即公元738年置,辖境相当于今浙江省甬江流域及慈溪、舟山群岛等地,明初改为宁波府,现宁波市)始祖。黎侨的后代黎度于唐朝期间迁入江西宁都被奉为始祖。其子孙分迁福建建宁一带。宋末元初黎天麟由福建省迁入广东梅县,其后代散居珠江三角洲一带。

黎氏入粤始祖待举公,原居住在江西省赣州府于都府水头里,宋孝宗隆兴二年(1164)进士,因谏章谪贬广州府学正,定居于新会县都会里。其第十世裔黎随迁居惠阳洛塘(今属水口镇洛塘管理区),但据水口洛塘族谱载,其始祖黎裕光是献臣公的十世裔,顺推应是待举公的十一世裔。其第十五世裔黎通济,官授刺史,其后裔居惠阳县稻园(今属永湖镇稻园管理区)。

根出地望

京兆郡,即古时首都长安直辖区,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将掌治京师的右内史改名京兆尹,下辖12个县,相当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以东至华县一带地区。

祠堂对联

赣阳世泽 京兆家风

注:赣阳——指待举公未入粤前居赣州府于都县,地处江西省南部。古时以南为阳。

京兆——指黎干,官授京兆尹,食宋京兆,蔚为望族,黎氏遂以“京兆”为堂号。

(由永湖镇稻园管理区黎石明提供《黎氏族谱》) 练

练姓在历史上的出现较晚,在北宋的《百家姓》中亦无此姓。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统计,县境内练姓人数共3129人,在县内排第35位。主要分布于大岚、平潭、横沥、秋长等镇。

姓氏来源

练氏为帝王赐姓。

唐朝贞观年间(627~649),始祖河原本姓东名河,为总管府录事参军(河内人,今河南省黄河北岸地区,另一说是河南汤阴人,练氏始祖司马富本是晋朝皇裔司马氏的第十代孙,因隋末追杀司马后裔事件,司马遂改姓东名河),跟随李勣征讨高丽,因“精练军戎”(另一说是“献火攻策”)有功,赐姓练,封为岐山侯,练河便成为练姓始祖。也有资料记载,“练姓,其先祖仕闽,食邑于闽之练乡,因氏焉”,但此支练氏已无从考证。

迁徙足迹

武则天执政期间(684~750),练河之孙练友明迁闽之建州(今福建闽江流域建瓯一带)建宁县定居,被奉为闽粤练姓开基始祖。繁衍至二十二世,练诒嘉于南宋隆兴年间(163~1164)迁居江西新淦(在今江西省中部,1957年改名新干县)三洲东山。第二十八世练渊文,又名豪,任宁化教谕,因蔡五九造反攻陷县城,于元朝仁宗丙辰(1316)由宁化葛村避居福建省武平县象洞阳贲村员寨下。宋惠帝建文四年(1402)六月,朱棣发动“靖难”之变取得成功后大肆杀戮异己,株连九族。受御史大夫练宁(名安)牵连,第三十二世祖练元龙先到梅县瑶上避难,于永乐年间(1463~1414)再迁居兴宁县龙归洞甘颛村,为入粤始祖。入粤第五世练文宣,名升恒,于明朝中期迁居归善县横沥圩森百洞。后有第十世练桂卿,字弼茂,在清康熙年间,也迁居横沥圩森百洞。入粤第十世练日明移居淡水秋溪围。第十一世练孔性,于乾隆年间迁居归善县横沥嶂子禄(今惠阳横沥马岔村)。入粤第十一世练稠于乾隆年间从广西阳朔新村迁居归善县平潭。第十一世练成珍于乾隆年间由兴宁甘颛迁居归善县上岚牛栏窝(今大岚建安围)。芦岚、平潭、良井、沙田、淡水、新圩等镇内其他练姓居民均从紫金好义、惠东谟岭、淡水秋溪等地迁入。

根出地望

河内郡,楚汉之间置,故址在今河南省黄河北岸地区。

祠堂对联

岐山世泽 淦水家声

注:岐山——指练河征讨高丽,因军功被封为岐山侯。

淦水——练马宁,名安,明代江西新淦人。进士出身,官至御史大夫,执法公正。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在京起兵攻陷南京,马宁誓不做官,全家被杀。其遗文被后世整理为《金川玉屑集》,并立祠追记。新淦,即今江西樟树市,淦水源于此,流入赣江。

(据大岚镇练文杰、练绍明各自提供《练氏族谱》) 郭

郭姓在北宋《百家姓》中排第144位。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统计,县境内郭姓总人口为3004人,排第37位。主要分布在陈江镇陈江管理区,马安镇,良井白石,沥林镇君子营、迭石龙等地。

姓氏来源

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后,封其叔虢仲于东虢(在今河南省荥阳县东北)。周平王东迁以后,强行把东虢划归郑国,引起诸侯不满,楚庄王率先起兵问罪。周平王害怕,遂将虢仲的裔孙序封于阳曲(今山西省太原市北)作为补救。古代“虢”与“郭”两字相通,音相同,故虢仲与序亦称郭公,其后人以郭为姓,尊虢仲为始祖。

迁徙足迹

东汉时,河南、安徽等地已有郭姓族人繁衍。唐朝中叶开元、天宝年间发生“安史之乱”。郭氏第六十世郭子仪世居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因平定叛乱,中兴唐室,封为汾阳王,食邑汾阳,被奉为汾阳一世。郭氏汾阳第五世郭瞿,字元明,因避黄巢叛乱,由金陵(即今南京)乌衣巷徙居江西吉安府泰和县(治所在今江西省泰和县西三里)龙泉乡十善镇隐义岗。其次子郭延嵩由十善镇迁居同区竹村(改名郭符竹)。汾阳郭氏第十世郭东鸿任莆田县教谕,迁居福建上杭县。汾阳第十五世郭恕迁回江西泰和县云牵乡。汾阳第二十世郭大郎迁居江西赣州府攸镇(元朝设置,明改为驿站)。汾阳第三十一世郭朝玉领兵征战有功,置田产于江西信丰县锦石里龙头岭下。其孙(第三十二世)郭彦英迁居江西安远县(治所在今江西省宁都县南)阳象,被奉为阳象一世。其第五世郭纯侨从安远迁居潮州大埔县。其第七世郭百一由大埔迁居嘉应州程乡(今梅县)丙村大坑。第八世千四郎郭海乔由程乡分迁镇平(今蕉岭)县石寨。第九世念七郎郭少吾徙居东莞厦村乡开基另起支派,称为东莞一世。其第二个孙子(东莞三世)郭朝仰于明朝迁至归善县鸭子步白云山(今属惠阳县陈江镇陈江管理区)开基创业。其长孙后裔移居广州和石龙;其第三孙子移居惠城区。

根出地望

太源郡,秦朝庄襄王四年(公元前246)初设置,治所在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境域相当于今山西省武台以南、霍山以北地区。

祠堂对联

汾阳世泽 虢国家风

注:汾阳——指郭子仪,唐代华州郑地人,玄宗时任朔方节度使,在平定安史之乱中,功居第一,一人系时局安危达20年,官至太尉、中书令,封汾阳郡王。他的8个儿子皆当朝显贵,郭氏后裔以汾阳为堂号入对。

虢国——指郭姓发祥地虢国及始祖虢仲。

(由陈江镇郭洪胜、郭松来提供《郭氏族谱》) 马

马姓在北宋《百家姓》中排第52位。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统计,县境内马姓人口共2096人,排第44位。主要分布在横沥、芦洲、芦岚等镇。

姓氏来源

马姓出自赢姓。战国时期,赵国的赵奢,原是地方的小田税官。后因办事得力当上了总管全国田赋的官,同时又因带兵大破秦军成为赵国的名将,受封于马服(今河北省邯郸市西北),人称马服君。其子赵括死记硬套兵书,赵奢很是忧虑,嘱其不可带兵。结果赵括违背父命,连累40万赵军被秦军活埋,成了“纸上谈兵”的典故。赵括的儿子耻于父亲的行为而钦佩祖父赵奢的远见卓识,就以赵奢的封号为姓,即马氏,奉赵奢为马姓始祖。

迁徙足迹

东汉时马援、马融皆为朝中显贵,世居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后世子孙遂以“扶风”为堂号。马援的后代于唐朝初期迁居博州茌平县(今山东省茌平县内),唐文宗大和元年(827)迁福建清流。唐昭宗大顺二年(891)徙长汀县(今属福建省)。南宋初年,马七郎迁居福建宁化县安乐乡,为闽汀派马氏始祖。其后代分支多在鄞江(在福建宁化西南,又名白石溪)一带居住。马七郎的第七代裔马仲四,因其侄马得辛任广东潮州知府而跟随奔走官场,买田筑室于长乐(今五华)县油田约,被奉为长乐始祖。长乐第十一世马羲吉,名煜,号霅斋,由长乐县油田约迁至归善县下岚新田围(今属惠阳芦岚镇岚中管理区)开基创业。

根出地望

扶风郡,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设置,是首都长安直辖区三辅(汉武帝将左右内使、主爵都尉改为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同治长安城),辖境相当于今陕西中部地区,习惯上称这一地区为“三辅”之一。三国魏时改为扶风郡,在今陕西省长安县以西地区。

祠堂对联

扶风世泽 绛帐家声

注:扶风——指汉代马姓显贵多,子孙在扶风成为显赫望族。

绛帐——指马融,字季常,汉代扶风郡茂陵人。官至南郡(治所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太守。才高博学,为当时通儒。常有学生千人,他高坐堂上,用赤色帐幕相衬,后面配有女乐手奏乐。

(由芦岚镇办公室提供《马氏族谱》) 许

许姓在北宋《百家姓》里排第20位。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统计,县境内许姓人数共2626人,全县排第39位。主要分布在芦洲、芦岚、平潭等镇。

姓氏来源

古代有个孤竹国,国君临死前遗命幼子叔齐为国君。叔齐认为不能破坏长子继位的规矩,要其兄长伯夷继位。兄弟俩因不愿继位一起逃避民间。周武王灭商后,兄弟俩因耻食周粟,就躲进首阳山以野菜度日,最后双双饿死。周武王赞赏其兄弟气节,把许国(今河南省许昌市东)封给其后人文叔,称为许文叔。许国弱小,常遭大诸侯欺负。公元前576年,许国迁叶(今河南省叶县西南),公元前533年迁城父(今安徽省豪县东南),公元前529年复迁叶,公元前524年迁白羽(今河南省西峡县),公元前506年迁容城(今河南省鲁山县东南)。战国初,许国为楚国所灭,许国的后人以国名“许”为姓。

迁徙足迹

据惠阳县岚派《许氏家谱》载,先祖原居住在汝宁府光州固始县。唐僖宗光启元年(885)正月,许邦旭跟陈元光(一说跟刺史王绪)到达漳州后,定居于闽(今福建省)漳州武安县西,被奉为闽粤许氏一世祖。不久移居同在一州的翰林。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再迁居漳州石铭鸬鹚乡。其第六代许钦贵于明朝末年为避兵乱,流离转徙到归善县岚派乡(今惠阳县芦岚镇岚派管理区)。

根出地望

高阳郡,本是战国时高阳邑,北魏置青州高阳郡,位于今河北省保定、高阳、蠡县一带。

祠堂对联

高阳世泽 祭酒家风

注:祭酒——指许衡,字仲平,元代河内郡(今河南省黄河北岸地区)人,好程朱理学,官至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元朝时从三品,掌教之教令,以德高望重者来担任)。

高阳——指许姓唐代的郡望。高阳因许敬宗由县治升为郡治,他少年时候有文名,是唐高祖时的“十学士”之一,高宗龙朔年间(661~663)出任宰相。当时高阳的同族人许围师亦为宰相,许姓因此在高阳昌盛。

(由市电台台长许文雄提供《许氏族谱》) 陶

陶姓在北宋《百家姓》里排第31位。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统计,县境内陶姓人数共2356人,全县排第40位。主要分布在平潭镇长岗垅村、房坑村、金星村,马安镇严凹村等地。

姓氏来源

陶姓是上古尧和禹两位圣帝的后裔。据传说尧帝13岁帮助其兄挚帝治理天下,因功封在陶丘(故址在今山东省定陶县西北),15岁时改封于唐,所以史称尧为陶唐氏,他的后

代有一支以他的最早封地为姓。

另外,西周时,舜帝的子孙中有个叫虞阙父的当了管理制陶业的陶正,其后代以官为姓,这是另一支陶氏。

迁徙足迹

现居住在惠阳县平潭镇的陶姓族人,来自广东省南雄石井头七星街珠玑巷。明朝洪武年间(另一说是明嘉靖年间),陶能从珠玑巷远移惠州府归善县平潭长岗垅居住。惠阳县陶姓奉陶能为一世祖。他的儿子陶仲义、陶仲达留居长岗垅,后再移居房坑,其妻带5个儿子走散,在吉隆圩瑶埠乡定居(今属惠东县)。陶能第七代孙陶俊祖移居沙井;陶渊祖移居述古屋。

根出地望

济阳郡(晋惠帝于290~306置),后废,故址在今河南省兰考县一带。

祠堂对联

八卅世泽 五柳家风

注:八卅——指陶侃。东晋庐江浔阳人,字士行(或士衡),初为县吏,渐升至郡守,荆州、广州刺史,后加征西大将军、荆江二州刺史,都督八州诸军事,以勤慎、廉正著称。

五柳——指陶渊明,东晋大诗人,一名潜,字元亮。曾为彭泽县县令。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弃官归隐,宅旁有五株柳树,故自号五柳先生。其艺术风格平淡爽朗,语言质朴精练。

(由平潭镇述古屋村陶启顺提供《陶氏族谱》) 丘

邱、丘姓在北宋《百家姓》中排第151位。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统计,惠阳境内丘姓总人口数为2351人,排41位;邱姓总人口为6150人,排第16位。主要分布在镇隆镇特墩、黄毛埔村,陈江镇牛岭、河树岗村,平潭镇田布村,横沥镇柯树排村,永湖大坑、彩塘村,淡水镇新桥、塘背、牛牯湖村,新圩镇元洞村,以及霞涌、芦洲等镇。

姓氏来源

周初,姜太公辅助武王父子打败商纣王,建立周朝,以首功被封于齐,建都营丘。由于姜太公的才干,齐国很快成为诸侯国中的大国,就把都城从营丘迁到临淄。公元前481年起,田氏动手取代姜姓齐国。姜姓子孙只好四处避难。姜太公第三子姜穆本是留驻营丘,其后裔避居河南,以旧邑名为氏,就是丘氏,奉丘穆为始祖。

丘姓一直延用到清朝入关后,在雍正时期,为避孔子讳(孔子字丘),雍正下令将“丘”加邑旁成邱姓。民国以后,一些邱姓族人又恢复了丘姓。故丘、邱两姓实出一源。

迁徙足迹

丘姓发祥地在营丘(一说在今山东淄博市东北临淄镇北;一说在今山东昌乐县东南,汉朝为营陵县治)。第二十八世丘和,字信惠,春秋齐庄公时封为吏部天官,兄弟5人一齐迁居河南开封府林村。第三十一世丘茂千,字浮基,于西汉平帝二年(2)迁居福建省汀州上杭。第四十七世丘宏达,字灵汶,于东晋永和年间(345~356)迁居四川。第五十五世丘正,号伯显,南朝梁武帝时封为淮王,迁回河南居住。第五十七世丘和,由河南洛阳迁居眉州(今陕西眉县东北)。第五十九世丘崇,于唐朝乾封二年(667)由世袭父爵武卫将军降为虔州(今江宁都)指挥使,随任家居于江西宁都灵村。第六十六世丘国宗,游学福建省邵武(今福建邵武市),其长子丘平湖迁居福建莆田开基。第七十世丘三郎,又名法言迁居福建宁化石壁丘家坊。第七十四世丘惟福迁居潮州大埔县黄沙埠虎头沙。第七十六世丘留安于宋末元初之间迁居广东潮州府程乡(今梅县)溪南三图水田碧开基创业。第八十四世丘积粮约于明嘉靖年间迁居惠东松坑,其孙丘孔先于明万历年间迁居惠州府城横江(今惠城区惠州军分区一带)。第八十八世丘启玉于清康熙年间迁至归善县镇隆特墩(今属惠阳县镇隆甘陂管理区)开基创业。

丘氏另一支后裔自江西入闽南,由上杭迁到嘉应州长乐(今五华)县,近祖丘法福居黄埔,其弟法禄居大田,奉丘法福为始祖。这一房系的第四代丘宗贤于清朝前期迁到归善县矮陂黄沙洞(今属矮陂镇黄沙洞管理区)开基创业。第七代丘世望约于清雍正年间(1723~1735)迁居新安(即深圳宝安),其长子丘振麟居锦田横台山;次子丘云麟居九龙井栏村;三子瑞麟居赤桂大潭。

丘氏惟福宗支系第八十五世丘受文迁居淡水横排塱(今淡水镇新桥管理区)。惟禄宗支八十八世丘继潘迁居淡水塘背(又名横排塱)。

丘氏第88嗣孙丘德伸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携家及舅子迁至归善县横沥云林开基,其子丘奇华,转迁至房坑新田埔开基创业。

根出地望

河南郡,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将秦朝的三川郡改为河南郡,境域相当于今河南省境内黄河以南,洛水、伊水下游一带。

祠堂对联

河南世泽 渭水家风

注:河南——指丘姓远祖食邑于河南南阳县西,吕尚(也就是姜尚)生于河南汲县。

渭水——指吕尚(姜子牙)隐居地,姜子牙渭水钓鱼遇文王后,被称为军师,佐周灭商,封为齐侯。

(由镇隆丘计麟提供《丘氏族谱》) 姚

姚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之一,在北宋《百家姓》中排第101位。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统计,县境内姚姓人数共1929人,排第46位。主要分布在水口镇龙津管理区,淡水镇大门埔等地。

姓氏起源

舜出生在姚墟(故址在今山东省河泽濮县及河南省范县一带)。他行孝很得尧帝的赏识,把两个女儿娥黄和女英都嫁给他,后来又把帝位让给他。舜以地为姓,其后代大部演化成妫、吴、胡、陈、田、王等姓,但有一支一直以姚为姓,奉舜为姚姓始祖。

迁徙足迹

周朝武王灭商后,封舜帝第三十四世胡公妫满为陈侯,建立陈国,治所在宛丘(故址在河南省淮阳)。陈宣公时(公元前672~648),陈国太子被怀疑谋反遭杀害,第四十四世完公名敬仲因跟太子很要好,害怕祸及己身,逃到齐国,改姓田,人称田敬仲。故春秋战国时,田氏即陈氏。齐桓公敬重他的贤名和品德,把田邑封给他,田敬仲成为田氏始祖。战国时期公元前391年,第五十五世田和赶走了姜氏齐国君,自立为王,史称为田氏齐国。齐国灭亡之后至西汉昭帝时(公元前86~公元前74),第六十七世田渊因父被迫害自杀,逃至吴兴(今浙江吴兴南),居于云溪,改姓卜。其孙即第六十九世卜平始恢复姚姓,成为吴兴地方的姚姓始祖。第九十世姚敬文于武则天周朝时迁居光州(今河南潢川县)。第九十六世姚天明迁居蒲福。第一○四世姚正夫在宋朝时考试得福州经、赋两榜榜首。其次子姚荣翁由蒲阳韶溪迁居江右(江西省别称)吉水(县)上兰溪。其孙姚寿昌由上兰溪迁居南雄(县)黄沙乡珠玑巷。其曾孙姚宗卿于宋朝嘉二年(1057)官授广东提刑。宋熙宁年间(1068~1077),隐居番禺簸箕堡(今广州市东山区杨基村),不久,转迁博罗宿鸾冈哈塘面,后再迁增城山下。第一○八世(宗卿第五子)姚达智从增城龙头村迁到归善县莫岗村(今惠阳县水口镇姚村管理区)开基创业。其后裔有分迁海陆丰、梁化。水口系的第九代姚振迁淡水。

根出地望

吴兴郡,三国吴宝鼎元年(266)置,今浙江省临安县至江苏省宜兴县一带地区。治所在乌程(今浙江省吴兴县南)。

祠堂对联

吴兴世德 舜帝家声

注:吴兴——指姚姓早期发祥地,并在此地成为望族。

舜帝——指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姓姚,名重华,史称舜帝。尧命其摄政后,他挑选贤人,治理民事,并挑选治水有功的大禹为其继承人。

(由水口镇姚畅东提供《姚氏族谱》) 谭

谭姓在北宋《百家姓》中排第293位。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统计,县境内谭姓人口共1735人,排第53位。主要分布在矮陂镇增湖村,霞涌镇上角村,水口镇龙津管理区等地。

姓氏来源

谭姓出于轩辕、颛顼、伯益后裔。伯益为舜臣。伯益十七世孙契有功于商,封于谭国为食邑。春秋时,周庄王十四年(前公元684年),谭国被齐桓公吞并,谭侯逃到莒国,其子孙散居各方,以国为姓,成为谭氏。

迁徙足迹

谭国故址在今山东省济南市龙山镇附近。汉朝时,谭闳(被遵为中世祖)为河南弘农郡郡守,子孙世居弘农,谭氏逐成为弘农望族。至唐朝武则天执政期间(684~705),谭可奕携次子谭守禄从弘农迁居湖南湘潭东部茶陵县,被奉为湘粤谭氏始祖。其第四世谭进锋,字裔生、兴邦,于后梁太祖二年(908)出任江西虔州(隋开皇九年以南康郡改置,南宋绍兴十三年改为赣州)府总制,后迁居虔化县西俊村(另一说是吉安府庐陵县西俊村)。其子谭宏政为避宋大祖建隆元年(960)陈桥兵变之乱,迁居广东南雄珠玑巷下沙水村,后又转迁韶州仁化里,事变后复回虔州。谭宏政被奉为入粤始祖。入粤第三世谭纯,又名伯仓,号松雪,于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由南雄迁居仁化(今广东省仁化县)平山里。其子(第四世)谭朝瑞,字可詹,曾任江西提刑观察史,是高明仓步麦待郎的女婿,由仁化县迁居高明仓步(今高明城青玉、璧玉、仓玉等处)。入粤第九世谭宝益,任江西广信府弋阳县令,随任居弋阳长兴里育贤巷太平庄。入粤第十三世谭瑞奇于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至三十年(1156~1160)携家眷由江西弋阳迁到归善县驯雉里(今属惠阳县矮陂镇增湖村)。孙子分支本县水口龙津、霞涌外,远播广州、番禺、新会、顺德、丰顺、梅扬、茂名、高州、紫金、兴宁、河源、鹤山、阳山、新宁、惠东等县地。

根出地望

弘农郡,西汉元鼎四年(前116)设置,治所在弘农县(今河南省灵宝县东北故函谷关城),唐朝武德年间废。

祠堂对联

1.尚书纪绩 东海明堙

2.弋阳支派 东海家声

注:尚书——指谭纶字子理,明朝嘉靖进士,初任台州(今浙江临海)知府。嘉靖四

十二年(1563)巡抚福建,率戚继光、俞大猷等平定境内倭寇,后主持兵事30年,与戚继光共事齐名。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太保。

东海——指春秋时谭国所在地,即今山东省章丘县西,谭国被齐灭掉后,谭国公子逃避到莒国,亦在山东省内。古时黄河口至东海,统称为东海。

弋阳——指江西省弋阳县。

(由横沥镇横沥中学谭桥顶提供《谭氏族谱》) 薛

薛姓在北宋《百家姓》中排第68位。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统计,县境内薛姓人数共1482人,全县排行第58位。主要分布于矮陂镇南门管理区,卢岚镇沙尾村,永湖镇彩塘管理区、吊沥管理区等地。

姓氏来源

夏代车正奚仲受封于薛(故址在今山东省微县南部),春秋后期薛国迁至下邳(今江苏邳县西南)。战国时被楚国所灭,楚怀王赐沛地(今山东省微山西北)给他的后代作食邑。他的后代就以封邑“薛”为姓。

迁徙足迹

晋朝永嘉之乱时(309~311),薛推自河东(今山西南部)避居江左(芜湖至南京一带,古时称江左,也叫江东)。经历二世薛贺为中散大夫迁居于闽晋安郡(辖今福建东南部,治所在侯官即今福州市)湿麻西里孝义乡,至薛京又迁至漳州。历数世以后,薛伯肇由漳州迁居广东潮州,被奉为开基祖,其第九世薛汝贲由潮州迁居长乐(今五华)县大岭约。其第十九世薛启柱于明末崇祯十四年(1641)由长乐迁到归善县永湖暇蝲塘龙盘窝(今属惠阳县永湖镇彩二管理区)。

根出地望

河东郡,秦朝初年设置,故址在今山西省黄河以东夏县一带。

祠堂对联

1.乡贤世德 理学家风(此联是永湖镇彩二管理区薛屋的祠堂对联)

注:理学——指薛勣,明朝河津(今山西)人。字德温,号敬轩,官至礼部右侍郎,明代理学家,著有《读书录》。

2.河东衍泽 漳水流芳(此联是矮陂镇南门薛氏祠堂对联)

注:河东——指薛收,字伯褒。唐代河东郡汾阴县人,12岁能写文章,唐高祖时任秦王府(李世民)主簿,天策(李世民曾被封天策上将军)府记室参军,后封汾阴县男爵。

(由永湖镇薛屋窝薛玉生提供《薛氏族谱》) 高

高姓在北宋《百家姓》中排第153位。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统计,县境内高姓总人数为1409人,排第60位。主要分布在秋长、淡水、横沥等镇。

姓氏来源

高姓来源出自姜姓。姜太公六世孙齐文公吕赤之子受封于高邑(今河南省禹县),称为公子高。他的孙子名傒,以其祖父封邑为氏,称为高傒。他的后代以高为姓,尊高傒为始祖。

迁徙足迹

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第一二○世,高日广跟随朱熹讲学于“武夷精舍”,家居于邵武(治所在今福建省邵武市)。第一二四世高崇武迁居汀州宁化县大田里正丰村。第一二五世高琰,迁居漳州府南靖县。第一二八世高成,号立桂,元朝泰定年间(1324~1328),官授广东分巡驻潮州兵备参议,随任迁居潮州湖寮村。其孙高必英于明朝洪武(1368~1398)初迁居惠州府兴宁县刁坊埔,被奉为惠州一世。高氏惠州第七世高世俸,号龙山,于明朝万历年间(1578~1620)迁居博罗县安山约大坑村(约在今杨村柑桔场一带)。高氏惠州第十世高如玉于清朝康熙年间(1662~1722)从博罗迁至归善县长兴约三角塘村(今属惠阳秋长镇白石管理区)。

据淡水镇常柏田高屋《高氏族谱》载,高必英由福建迁广东大埔亲远都湖寮村。高必英的后裔高道庸(号继湖)由大埔迁兴宁县合水镇溪唇村万全围。高继湖的后裔高伯常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迁至归善县淡水常柏田。今常柏田高姓人口即为高伯常的后裔。

根出地望

勃海郡,西汉时置。在今河北省、辽宁省的渤海沿岸一带。

祠堂对联

渤海家声远 龙塘世泽长(秋长白石对联)

继后维传千代远 承先大振柏田图(淡水常柏田对联)

注:渤海——渤海是高姓族人早期地望,高姓在该处兴旺发达,成为当地望族。另外,也指高季兴,字贻孙,五代十国,后梁太祖时(公元907~912年)官拜荆南(唐、五代方镇之一,治所在荆州,今湖北江陵县)节度使,后封渤海王。

龙塘——指归善县长兴约三角塘村,即今惠阳县秋长镇白石管理区三角塘村。

(由秋长镇白石村高山、淡水镇常柏田村高嵩山提供《高氏族谱》) 巫

巫姓在北宋的《百家姓》中排在第220位。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统计,县境内巫姓共1273人,全县排第62位。主要分布在新圩镇周康围村,沙田镇桔子塱村,以及芦洲镇。

姓氏来源

传说上古黄帝时的巫彭,把草药和巫术结合起来为人治病,使人的寿命延长而被人们神化,其实他是中医界的鼻祖。因此有功被黄帝封侯,他的后人就以他的职业为姓,巫彭为巫姓始祖。

迁徙足迹

在商朝,巫咸治理国家有功,巫氏居山西夏县成为望族。传至暹公,为避东晋末年战乱迁至衮州(古代九州之一,在山东省),转徙入闽剑津(今福建南屏县东)。到隋朝大业年间(605~618),昭郎公率子罗俊再迁福建黄洞(今宁化县)。传至十三世志乾公迁居宁化三都龙湖,其子太一郎居上杭九泰茶地厦科,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偕7个儿子迁居粤东韶州(今曲江县)。至大一郎的第三子迁惠州金鸡塔,其后裔由揭阳霖田都迁到惠阳县麻畲径。太一郎裔孙巫禧于南宋绍熙年间(1190~1194)由曲江杨梅转迁兴宁罗岗洋塘,被奉为开基世祖。其第五世巫贵甫由兴宁罗岗移居五华县油田约鲤子塘,第七世巫京山由五华鲤子塘移居同一县的黄莲塘。其后代散往兴宁黄沙溪、罗塘桕桥头、司城等地。他的后代巫贵甫移居长乐(今五华)县油田,子孙分迁至归善县宝石台、金坑、淡水等地。

兴宁罗岗第十二世巫法明从五华县黄莲塘迁到惠阳县新圩长埔周康围(今属新圩镇长布管理区)开基。第十一世巫显缓由五华油田约鲤子塘迁至归善县长埔黄竹场开基(今属惠阳县新圩镇新联管理区),第十五世巫九洪由黄竹场移居新坡围(今属新圩镇长布管理区)。

根出地望

平阳郡,三国魏置,治所平阳,在今山西省临汾县西南。

祠堂对联

平阳世德 商相家声

注:平阳——指巫姓始祖巫咸及后代,世居山西平阳府夏县,巫姓遂成为当地望族。

商相——巫贤是商朝大臣,其位相当于宰相。

(由新圩镇巫伟民提供《巫氏族谱》) 田

田姓在北宋《百家姓》中排第156位。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统计,县境内田姓总人口622人,排第71位。主要分布在永湖镇老围下管理区、沥林镇企岭管理区、镇隆镇山顶管理区、淡水镇洋纳管理区沥尾等地。

姓氏来源

周初,周武王封舜帝的后裔胡公妫满为陈侯。传至陈桓公时,其弟佗乘陈桓公病逝之机,借蔡侯的兵杀死太子免而篡其位,就是厉公。太子免的两个弟弟又找机会杀掉厉公,相继为君,即庄公和宣公。后陈宣公怀疑太子御冠谋反而把他杀掉。陈厉公的儿子田完,字敬仲,与御冠很要好,因怕受牵连便逃到了齐国。齐桓公佩服敬仲的贤能,于是就把田邑封给了他,人称田敬仲。他的子孙以封地为姓,就是田氏,奉田敬仲为始祖。

迁徙足迹

春秋时期,田敬仲封邑于田,地址在妫,今山西永济县南,即水入黄河口一带。春秋末期(公元前480),田完七世孙(齐国相国)田成子杀死齐简公,另立简公之弟为君(即齐平公)。田成子把握了齐国大权,田氏的封邑扩大到安平(今山东临淄东南)、琅邪(今诸城东南)一带。齐康公十四年(公元前390),田和把齐康公放逐到海岛上,自己实际上成了国君。5年后,周天子正式册封田和为诸侯,田氏正式取代姜姓齐国。秦灭齐国后,田姓后代的流徙失考。从郡望来看,秦汉时在雁门郡成为望族,其族人当在今山西代县一带繁衍。据《田氏族谱》记载,有田真、田庆、田广三兄弟分财传说,田真是汉代朝城人,朝城县是古县,地址在今山东省西部,后撤销划分在现今的范县、辛县境内。至唐朝,田丞嗣居河北。

宋朝时,田宅中,又名万六郎、田大郎,字镇钢,任福建汀州(治所在今福建长汀县)知府,随任居宁化县胜运里风阴寺则。田宅中先祖从弘农郡(治所在今河南省灵宝县北)迁至浙江处州(治所在今括苍县,今浙江丽水市东南)定居(称原籍),后迁居江西兴国县(北宋大平兴国七年即982年,分赣县置),其长子田宗符,字复兴,号梅坡,任梅州教谕,由福建宁化迁居梅州罗衣村,被尊为广东田氏一世祖。第六世田福全移居博罗石霸官村围,其第三子田法强的后裔迁居归善县沥林企岭(今属沥林镇企岭管理区)。第八世田积贵原住长乐县石径,后裔移居淡水沥尾(今属淡水镇洋纳管理区)。第九世田丰,字以明,迁居永安(今紫金)蓝塘下陂,被奉为永安始祖。广东田氏梅坡第十世田裕尧,为避讼诉,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秋举家由永安蓝塘迁居归善县莲塘埔(今属三栋镇霸山口管理区),其第三子田飞龙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由莲塘埔迁居白芒花圆仔岭三角塘,其第四子田起龙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初冬由莲塘埔迁至永湖山周围(今属永湖镇老围下管理区)开基创业。

根出地望

雁门郡,战国时赵武灵王设置。秦汉沿袭,辖境相当于今山西省代县一带。

祠堂对联

书楼世德 荆树家声

注:书楼——指田锡,宋朝嘉州洪雅县(在四川省中部)人,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进士。累官至起居舍人兼知制诰、兵部员外郎、侍御史、右谏议大夫、史馆修撰等职。曾在任睦州(治所在今淳安西南,北宋宣和三年改为严州)知府时,建孔庙,奏请准以“九经”赐给众生员,使该地方向学文明成风。

荆树——指田真、田庆、田广三兄弟,汉代朝城县人,他们正准备分家划分家产,想将堂前一棵花繁叶茂的紫荆树,砍掉分成三份。次日,紫荆树却枝枯叶萎。田真说:“我们兄弟如同此树,枝叶连根而生。树尚不忍分拆,何况我们兄弟?”于是兄弟同居合灶,那紫荆树无人整理,次日花枝叶再活,花更灿烂。

(由永湖镇老围下田伟才提供《田氏族谱》) 简

简姓在北宋《百家姓》中排第382位。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统计,县境内简姓人数共424人,排第79位。主要分布在陈江镇东新村、矮陂镇中洞村、秋长镇移民村等地。

姓氏来源

春秋时代的晋国,出自周武王的儿子唐叔虞,原跟当时周朝天子同姓姬。晋国大夫狐鞫居,受封于续邑,死后谥号为“简”,也称“续简伯”。他的后代以谥号“简”为姓,奉狐鞫居为简姓始祖。

迁徙足迹

五代后梁时(907~923),为避契丹兵祸,简一山从范阳郡(今河北省涿县及北京市昌平、房山一带)到广东南雄求仕途,定居于南海县黎涌乡,简一山被奉为迁粤始祖。传至简承直,于南宋初年由南雄迁居番禺县鹿步司永泰乡,后改为东陂乡,其次子简志广于南宋隆兴元年(1163)迁至同乡的黄村。其曾孙简松茂,号国桢,由黄村迁居增城县简村,繁衍至第九世的简元直迁居归善县(今惠阳县)。

宋理宗年间(1225~1264),简祖季为谋仕途也从山东济南府迁居广东东莞罗村,后转迁大井头,衍伟至第六世的简祖康分迁惠州归善县,增城简村房第九代简杏溪以卖布为生,明朝时由增城简村迁居东莞县东岸乡,其孙简聘俊因东岸常遭水灾,于清朝初年由东莞县东岸乡迁至归善县鸭子新屋乡(今惠阳县陈江镇东升村简屋)开基创业。

南宋乾道二年(1166),简会益由江西清江县石壁里迁居福建汀州上杭县,被奉为迁闽粤一世祖。其第三世简德润迁居南靖潭头。其第十五世简宗逸由南靖县迁居广东惠州永安县城(旧称金城)。其第十九世简斌良迁居归善县白薯约石塘乡,其第十九世简受荣,于清朝初年由永安(今紫金)县上黄沙约蕉坑迁归善县大埔约坪昌甲,简德华亦迁居归善县埔心约来

福岗。以上三处的简氏迁惠阳的地方,今属深圳市龙岗镇。

根出地望

范阳郡,三国魏黄初七年(226)改涿郡为范阳郡,在今河北省涿县及北京昌平县、房山县一带。

祠堂对联

岭表开宗 神州世胄

范阳重望 季汉家风

注:岭表——即岭南。神州——中国别称。世胄——贵族后裔。

季汉家风——指简雍,字宪和,三国时蜀汉涿郡人。随刘备到荆州,任从事中郎,官至昭德将军,性格滑稽,善于讽刺,为刘备所器重。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rv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