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18届九年级语文4月统一测试(一模)试题

更新时间:2023-10-19 11:1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北京市西城区2018届九年级语文4月统一测试(一模)试题; 1.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27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考 试时间150分钟。 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姓名和学号。 须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知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一、基础·运用(共16分)

暮春时节,学校举办“春光作伴好读诗”系列活动。九年级的同学开展了“美丽《诗经》”专题活动。

有同学查阅资料后,写出关于《诗经》的一段文字,请你参与完善,完成1-3题。

中国是一个爱诗的国度,中国人是一个爱诗的民族。我们从祖先三千多年前留下来的《诗经》里,依然可以找到我们今天所渴望的生活的样子。

三千年前的《诗经》不曾离开过我们。“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孟德在《短歌行》中对《诗经·郑风·子衿》的化用显得如此自然真切;“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太白表达离愁别xù( )的神来之笔,也语出《诗经·小雅·车攻》。 1 。 ○

三千年前的《诗经》不曾离开过我们。探讨研究学问,我们会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赞美崇高品德,我们会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表达思念2 。 之情,我们会说“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

三千年前的《诗经》不曾离开过我们。“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的名字yuán( )自《诗经·小雅·鹿鸣》;“靡不有初,鲜

1

克有终”,习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3 。 会上讲话的用典出自《诗经·大雅·荡》。 ○

历经三千年沧桑岁月而沉淀下来,《诗经》无需唤醒,它一直在。那些蕴藉.风流的句子,道尽我们无法言说的情愫,早已 了我们的血脉, 着我们的容貌, 着我们的思想,让我们在《诗经》中追寻民族的文化基因,拥抱那最美的诗和远方。

1.文中括号内应填写的汉字和加点词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离愁别(序) (缘)自 蕴藉(jiè) B. 离愁别(绪) (源)自 蕴藉(jí) C. 离愁别(序) (缘)自 蕴藉(jí) D. 离愁别(绪) (源)自 蕴藉(jiè)

2.为更加明确地表达文意,将下列各句放在文中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2分) 【甲】《诗经》,它本存在于我们的诗书传承中 【乙】《诗经》,它本烙印在我们的家国文化里 【丙】《诗经》,它本活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1【甲】○2【乙】 ○3【丙】 B.○1【甲】 ○2【丙】 ○3【乙】 A.○

1【丙】 ○2【甲】 ○3【乙】 D.○1【乙】 ○2【甲】 ○3【丙】C.○ 3.在文中最后一段的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塑造 淬炼 融入 B. 融入 淬炼 塑造 C. 融入 塑造 淬炼 D. 塑造 融入 淬炼

4.传统楹联常引用《诗经》中的语句。济南历下亭有一副对联,上联就引了《诗

经》中的语句,将这副对联补充完整,恰当的一项是(2分) 春光大不同,看 ,抱荷无与青山老 风气何其古,闻诗声朗朗,

A.雨雪霏霏 把盏犹吟名士多 B.杨柳依依 把盏犹吟名士多 C. 杨柳依依 掩卷常思绿水绕 D.雨雪霏霏 掩卷常思绿水绕 5.下面各句中加点的成语均出自《诗经》,这些成语在句子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2

(2分)

A.人的一生难免有得有失:得之,不必洋洋得意;失之,不必耿耿于怀。 ....B.好朋友遇到困难,他却爱莫能助,不能施以援手,他感到十分遗憾。 ....C.他违反了校规,受到了严厉的批评。他山之石,我们要引以为戒。 ....D.上回蒙他相助,我才渡过难关。这次我投桃报李,定要助他一臂之力。 ....6.请将《蒹葭》的诗句补充完整,体会《诗经》重章叠句的形式之美。(2分)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7. 2017年9月,全国首个以“诗经”为主题的特色小镇“诗经里”开园迎宾。小镇的建筑、景观等名字都富有“诗经”特色,如“国风广场”(右图)“关雎小巷”等。请你为园中某建筑或景观(亭子、池塘等),起一个具有“诗经”特色的名字,并说明理由。(2分)

答:

8.下列关于儒家经典著作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祭祀的歌谣。 B.《左传》相传为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一部编年体的史学名著,也是文学名著。《曹刿论战》一文出自《左传》。 C.《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为“四书”。 D.《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之一,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 二、古诗文阅读(共16分)

3

(一)古诗文默写(共2分)

9. 人恒过然后能改,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分)

10.《饮酒》中表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原因的诗句是: 。(1分)

(二)古诗词阅读(共6分)

阅读李白的两首送别诗,完成11-13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踏歌]唐代广为流行的民间歌舞形式。这种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注】○

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1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运用想象遥寄深情,请结合诗句加以说明。(2分) 答:

12.上面两首诗都有对于声音的描写,请你从“子规啼”和“踏歌声”中,分析诗人不同的心情。(2分) 答:

13.古诗词中有许多送别诗,请你再写出两句表达送别之情的诗句。(2分)

4

1○

, 。(写出连续两句)

(三)文言文阅读(8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4-16题。

【甲】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核舟记》魏学洢)

【乙】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ro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