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年级美术教案参考

更新时间:2023-06-12 10:45: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1课 美丽的大自然 (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使学生发现大自然的美,并结合自己的认识和联想,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2、通过课堂活动的参与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在活动过程中感受发现美的愉悦,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欣赏、感受、了解大片段的美,增强环保意识,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之情 教学难点:

如何启发引导学生用简短的语言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及爱护的方法。 课前准备:师准备一些自然风景的图片 生准备油画棒、彩色水笔等绘画工具 课堂教学:

一、引导、欣赏阶段: 1、问:小朋友们,爸爸妈妈经常带你们到大自然去玩吗?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风景有哪些?请小朋友来说说 2、生发言

3、师小结:大自然的风景里藏着许许多多的颜色和形状,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

4、师引导学生从图片中找颜色如树的绿、天的蓝、太阳的红、沙的黄等;另外启发学生说说景物中隐藏着的形状和形状,生表达不清师可提示。

5、美丽的风景需要大家一起来保护,你会用什么办法来保护它呢? 二、发展、创作阶段:

1、大自然中有这么美丽的景色,你们想不想把他们画下来? 2、用我们的油画棒和彩色笔就可能做到,你们找找哪些颜色可以用来画大自然的景物?(组织学生找出颜色并说说可用来画什么)

3、学生创作:小朋友们用自己喜欢的颜色画一画你喜欢的景物,也可以画课本里图本中的景物,可以一边画一边小声说:我用什么颜色画什么东西,它是什么形状的,用什么线来画等等。

4、生创作,师指导 三、欣赏、展评:

1、请小朋友向大家展示自己的画,说说自己画的是什么

2、师出示一些绘画风景,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3、师小结:我们在美术课中可以学习很多种画画的方法,不同的方法画出的景物者有美的方面,小朋友画的也是美的,希望大家今后认真的学,勇敢的画 四、布置下课课用具

没有油画棒的小朋友一定要买,跟彩色水笔一起结合用 五、下课。

教学反思:

第2课 动物的花衣裳 (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画动物,让学生初步体验到用线条和色彩来造型的方法。 2、丰富学生的感受,体会花纹的美感,从中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3、通过看看、想想、做做、议议,让学生大胆自由地把所感所想、所见所闻的事物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出来,培养学生的创作力。 教学重点:

观察并了解动物身上花纹图案的规律,尝试用不同的绘画工具绘制动物。 教学难点:

有创意地表现动物的“花衣裳”

课前准备:生准备绘画工具,并收集身上有花纹的动物的图片资料;师准备动物花纹的范画及动物形象的白描图,点状、条状、块状花纹各一张。

课堂教学: 一、引导阶段:

1、上节课我们在大自然中看到许多美丽的风景,在大自然中还有各种各样的动物,它们也是人类的好朋友,你认识哪些动物?(生答)

2、今天有几个动物朋友来到我们的课堂上(出示动物外形白描图),它们遇到了困难,想请小朋友帮帮忙,他们把自己身上的花衣裳脱下来后弄乱了,找不到,请小朋友们帮它们穿上。(请生花纹贴在相应的动物白描图中) 二、发展阶段:

1、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动物的花纹有什么特点

师启发:斑马的花纹是一条条的,瓢虫的花纹是一点点的,长颈鹿的花纹是一块块的。 2、在其他的动物中,有谁的花纹长得像它们呢。

师生归纳:老虎是条形纹;斑点狗、梅花鹿、豹子是点状纹;蛇和鱼、龟身上有块状纹(尽可能出示说到的动物图片)

3、有哪些动物身上的花纹是它们都没有的?(小鸟、蝴蝶等)

4、这些动物身上为什么会长花纹?是因为漂亮才长的吗?谁能说说花纹的用处 生:为了保护自己

5、让我们来帮助它们,把它们的花纹变得更美丽好吗 三、创作阶段:

1、说想法:你打算用什么工具来画?准备画怎么样的动物花纹 2、提要求:A、学生可由画自己喜欢的有花纹的动物

B、选择一个教师提供的动物外形,给动物添加花纹 3、学生创作:可独立、可合作 四、展示作品,互相评价 五、小结:小朋友们画的动物真美,可是真实生活中动物越来越少,我们要怎么保护它们呢?生发言 六、下课 教学后记

第3课 大地是张大画纸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运用身边各种材料进行组合,绘制等方法表现自己感兴趣的造型。2、尝试用不同材料和方法在室外进行美术游戏活动和造型活动。3、初步感受不同媒材的美,培养学生快乐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乐于与他人合作,增强探究意识和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如何利用身边的材料进行造型活动,并有一定的创意。 教学难点:组织学生在室外有序地开展活动。 教学过程:

1、 观察与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上的范图,了解美术创作形式的多样。利用各种废旧物品在地面上摆成各种造型,有的在地面上画画,有的堆砌成形。通过观察,引起学生兴趣。

2、 思考与讨论

教师把学生分为若干组,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开展积极想象,怎样利用手中材料摆出新颖的造型,怎样用彩色粉笔画出丰富饱满的画面。 3、 学生实践

教师把学生带到操场,并提出作业要求:用手中的工具,身边的物品,如:易拉罐,水瓶,铅笔,笔盒等排列组合成一幅有趣的画面或者造型。采用比赛的形式看哪一组最有新意,想象力最丰富。

教师参与学生实践活动,随时给予指导。 4、 作品展示与评价

学生相互观摩,看哪一组有创意。

5、 小结。鼓励学生多实践,体验学习活动的乐趣 教学后记

第4课 撕纸动物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外形特征,从中感受动物的美和可爱,能巧妙运用纸材表现动物。

2利用纸材自由探索、自由创作表现动物的方法。培养学生手脑协调能力。 教学重点:欣赏、感知、探索、表现动物的形、色和动态的美。 教学难点:巧妙运用纸材,撕出有创意的动物形象。 教学难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1、 引导新课。教师引出话题:同学们,大自然里有老虎、狮子、大象、兔子、狐狸等许多动物,咱们去认识一下它们。和它们交个朋友吧。

2、 观看大自然的录象。如《人与自然》电视记录片的部分录象, 可以出示一些关于动物的图片照片,让学生从视觉上对动物的形象有所了解。

3、 概括动物的外形轮廓。老师鼓励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概括他所喜爱动物的形象特征,并表达自己的感受。老师给予及时的鼓励。 4、 试一试,玩一玩。(学生作业)小组合作玩“走进自然”撕纸画竞赛游戏。 5、 作品展示。学生相互展示作品,相互欣赏并谈感受和建议。 6、 课后拓展。跟父母到动物园走走看看,感受自然美。 教学后记

第5课 送给老师的爱 教学目的:

1、通过用纸做花体验各种纸张的特性,初步掌握用纸做花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表现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利用身边的各种材料做花,学习掌握纸造型的基本技巧。 教学难点:合理用材已经在制作过程中把握形的完整与美观。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1、 观察导入,激发兴趣。

2、 教师和学生一起做猜节日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

3、 引导学生观察花的特征,唤起学生参与本课学习活动的兴趣。

4、 小组讨论,看看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它们的外形和色彩与真花有什么区别。 5、 老师讲述和示范一种花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6、 学生分组进行花的制作,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探索,在花的外形处理上可以突破真花的造型。

7、 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之间交流感受。 8、 大胆创作,表达情感。

9、 学生互评,谁做得好。装饰我们的教室。 10、下课小结,收拾整理。 教学后记

第6课 泥巴真好玩

教学目的:1、学生把玩各种泥制材料,体验并掌握揉、搓、捏、团、压等玩泥的基本方法。2、通过学生的亲手体验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手脑并用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泥塑的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将泥塑造成各种有趣的立体造型。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1、 摸一摸。引导学生摸一摸泥巴,感受泥巴的特性,以提问、对话引导学生互相交流玩泥巴的感觉。

2、 试一试。学生分小组进行活动,比比哪个小组的玩法多。在学生动手时,教师进行适时点拨、讲述泥巴的玩法如揉、搓、团等。

3、 想一想,做一做。制作时,可以个人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让学生综合各种泥塑技法,随意捏一个造型,进行创作。

4、 赏析作品。看看谁的作品有创意、有趣味,玩的花样最特别,让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及时肯定和鼓励学生进一步设计出更有趣味的形象。 5、 课后总结,课后拓展 教学后记

第7课 《让小棒立起来》 教学目标:

1、了解本课学习所需的自然材料的特性,学会使用材料。 2、尝试用自然材料制作一个简单的立体造型。

3、通过看看、想想、做做的创造活动,体验设计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如何让小棒立起来,并能利用材料设计制作一个简单的造型。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奇妙的设计和制作,使立起来的造型形象成为有意思的作品。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示和引导

1、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和森林,我们用泥巴和木材可以制造些什么? 2、 你玩过小棒吗?你是怎样玩的?玩时有什么感想? 3、 你玩小棒时用它做了些什么?

4、 你玩小棒时,有没有尝试让它立起来?你想过用泥巴把小木棒连接起来吗? 二、讨论和交流

1、 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示范作品? 2、 要使小棒立起来,需要借助什么材料?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合理利用小棒和泥球制作造型。

三、造型与创作

1、 学生以小组合作或个人创作的形式进行造型创作。

2、 教师在巡视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动手,告诉学生不必刻意强调具体的形,可以在表现过程中随意定型,随型想象,随型赋意。 四、交流与评价

引导学生说一说本课学习活动的感受。 教学后记

第8课 我给同学画张像

教学目标:1、在绘画活动中学会观察记忆的良好方法,能将观察到的同学个性特征大胆的画出来。

2、在绘画的过程中通过观察、讨论、交流和表现活动,体会到用美术手段抒发情感的快乐,提高学生的审美表现力,增进同学间的友情。 教学重点:人物脸形特征的观察及其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观察记忆的方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具。 二、导入新课

1、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玩一个“点鼻子”的游戏。 2、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给同学画张像。(板书课题) 三、讲授新课

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几位同学的脸形、五官。

2、 请学生欣赏课本提供的学生作品,看看同龄人是怎样画人物像的。请学生说一说。 3、 教师给一位同学画像做示范,请学生观察教师是怎样画人像的。在演示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的脸形特征一边说一边画,这有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提高。 四、学生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1、 学生用彩色水笔或油画棒给同学画一幅像。可以在画的背景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或花纹。 2、 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在绘画活动中把自己的观察和想法表现出来,同时鼓励学生独立、大胆地作画。 五、小结。

请学生互相欣赏,猜一猜,看一看哪幅作品画的是谁。 教学后记

第9课 《神奇的果树》 教学目标:

1、在学习和感知活动中,体会和表现物体的特征、形状、色彩带给个人不同的感受。 2、学会大地地用线条和色彩进行表现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造型能力。

3、体验人与自然界的依存关系。培养学生亲近大自然、关爱生活的情感以及与人合作的团队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常见水果的外形和色彩特征,学会表现自己喜欢的水果。 教学难点:掌握一两种水果的形状和色彩特征的造型表现方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教师带领全体学生有节奏地拍掌,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2、 提问:

师:你认识什么水果?

生:苹果、草莓、香蕉、水蜜桃。。。。。。 师:它是什么形状的?

生:香蕉像小船、水蜜桃像爱心。。。。。。 师:你吃过什么水果?它的味道怎样? 师:哪个小朋友还知道水果有什么作用? 生:可以治病。

生:香蕉治便秘,雪梨治咳嗽。。。。。。 二、讲授新知

1、 观察自己带来的水果。

师:说一说你带的是什么水果,它的颜色和形状,还有它的作用。 生:我带了苹果,红色的,它可以。。。。。。 2、 让学生尝一尝自带来的水果,说一说体会。

师:小朋友们,刚才你们都吃到美味的水果了,说一说你的感受好不好? 3、师生共同谈谈自己的奇思异想,打算设计什么样的果树?

师:小朋友们通过分享,吃到了很多不同的水果,现在如果让你来种果树,你会有什么奇妙的想法?

4、欣赏书上的学生作品,和你的妙想有什么不同之处?谁的想法最神奇?谁的画面色彩最漂亮。

5、 做“找朋友”的游戏:学生带上老师预备的水果头饰,以水果的形状、色彩寻找同类。 三、创作表现

1、 学生根据自己的喜欢,选择表现工具,进行想象画的创作。

2、学生作业,鼓励大胆创新的同学。并表扬那些画面上表现力强的同学。 四、展示评价

1、 学生简单地介绍自己所画的水果作品以及它具有什么样的神奇效果。 2、 学生用剪刀剪下或用手撕下自己画的水果,帖到老师事先画好的大树上。 五、小结,粘贴优秀作品。

教学后记

第10课 小雨点 教学目标:

1、通过将下雨天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情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2、通过创作,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评价能力。 3、通过回忆与交流,表达对雨的认识及感受,对自然现象有科学正确认识。 教学重点:组织学生创作雨中情景的作品。 教学难点:在创作时如何表现人与景的关系。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尝试阶段 1、 提出问题:你知道天上为什么会下雨吗?你了解雨是怎样形成的吗?让学生用自己收集到的信息回答,并允许学生之间讨论。

2、 要求学生用笔画一画自己见过的雨,并对如何表现小雨、中雨、大雨和暴风雨这个内容展开讨论。

3、 教师小结:小雨可用点表现,大雨用细线表现,如果遇上暴风雨还带有大风就要用倾斜的长线。

二、交流、感受阶段

1、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讨论雨中的事情与平时不一样的地方,鼓励学生说出自己观察到的或是自己经历的雨中发生的事情。 2、 请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雨具进行现场表演,启发学生生动形象地模拟表演雨中人物的动作表情。

三、发展、创作阶段

1、 让学生把自己的构思大胆的说出来,教师鼓励创意好的学生。 2、 学生作业,教师巡堂指导。 四、展示、评价阶段

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对自己和别人的作品提出优点和缺点。 五、课后拓展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创作方法?你还能用什么方法和材料表现雨?鼓励学生在完成画上用笔进行添画。 教学后记

第11课《升国旗》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国旗知识,并学会绘画创作的基本方法。

2、通过对升国旗的回忆和体验,培养学生的记忆观察能力、想象创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交流合作能力。

3、了解国旗,尊重国旗,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国旗的知识并能画出升国旗的情景。 教学难点:画面的构思与创作。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回忆体验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升旗仪式,谈升旗时的感受。 二、游戏激趣,学玩结合

做“击鼓传花”游戏。教师击鼓,鼓声停时花在谁手中谁就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以学玩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国旗的基本知识,如国旗的诞生,国旗的象征意义,国旗的故事。 三、设疑思考,大胆表现

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和了解升国旗的时候人们的表情。鼓励学生用口头语言及肢体语言大胆的进行表现。 四、小组交流,畅所欲言

学生分组讨论:准备表现什么内容,怎样画人物的脸部表情和敬礼的姿势,是个人作画还是小组合作。

五、引导审美,启迪思维 欣赏优秀作业,启发学生认识作品的特征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鼓励学生把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及认识与他人交流共赏。 六、创作表现 七、评价提高 教学后记

第12课、有趣的小人 教学目标:

1、通过创作各种有趣的小人,模拟简单的人物动态,掌握一些小制作的制作步骤,能应用一些综合材料,进行一定的造型训练。

2.通过学生的大胆构思、创作,表达学生的思想感受,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并拓展发散思维。

3.通过想想、做做、说说等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与人合作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运用身边的材料,发挥想象,制作出一个有趣的小人。 教学难点:巧妙、合理地利用材料,制作出简单且有创意的小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课前做好的“小人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设问:这是小人居住的村庄,可现在村庄里空无一人,怎么办呢?(制作一些小人放到这个小村庄里,让它们在这小村庄里生活) 二、 小组交流,师生互动:

1.根据教师的提问“你想象中的小人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并发表自己的意见。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制作有趣的小人:看看自己课前准备的材料,想一想怎样才能把静态的物品变成活灵活现的人物,例如怎样把一枝铅笔变成一个文具宝宝。 三、 感知体验,动手制作:

1.教师演示,用铅笔、彩泥、毛线等材料创作一个铅笔娃娃。再引导学生:小人国的童话人物有不同的体态和特征,我们怎么用各种材料去表现呢? 2.鼓励学生小组交流,可以互相借鉴一些好的想法。

3. 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可给全班或者各个小组定一个创作主题,也可让学生自己定,例如制作小人摇滚乐队、小人国的学校,可以围绕创作主题一起创作。

4.在创作过程中,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一些制作细节,例如色彩的搭配、人物各部位连接等,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动手能力。 第二课时

(一) 学生动手制作:

(二) 作业展示:让学生把完成的作品放入老师准备的“小人国”。 (三) 大胆发表,探索质疑:

1.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创作感受。

进行开放式的交流,评价活动。表扬创意新颖、主题鲜明的作品,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材料应用奖、最佳协调奖等。 教学后记

第13课、各色各样的帽子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感受不同的材质,掌握制作帽子设计、制作和装饰的方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快乐、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具有探究意识。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对帽子的了解、设计与创作。 三、教学难点:帽子造型的创意。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新课导入:师生共同参与,把自己的帽子带来参加“帽子展览”。标题:各式各样的帽子。

二、引导阶段:

1、引导学生分析帽子的用途,欣赏帽子的造型。

2、 引导学生分析帽子的造型差异及其原因(因文化、地域、用途的不同造型各异)。 三、 发展阶段:

1、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几何形体的帽子。学生讨论个别发言。教师鼓励构思有创意的学生。 2、 引导学生从准备好的装饰材料入手发挥想象,想象这些材料可以制作什么形状的帽子。学生四人小组相互交流。

3、 教师出示对称与不对称的帽子,初步了解造型要素与形式美的法则。

4、 学生自主选择各种媒材,进行帽子的设计制作方法的选择。学生可以参照课本范图,也可以自由发挥。

制作方法一:教师和学生可以使用各色彩纸、报纸、吹塑纸等剪贴成各种几何形体,通过剪、折、卷、盘、拧、插、贴、缝等手法装饰、组合。

制作方法二:改造旧帽子、大纸盒、旧灯笼等制作基本造型,用木珠、羽毛、网状材料等作装饰。

制作方法三:利用乡土材料如草编、棕编等去表现,沿海城市的可以用贝壳作帽子的装饰。

四、设计制作:

分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参与其中一个学习小组的学习,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

(一)学生分小组合作,教师巡回指导。

(二) 作业展示:学生戴上自制帽子进行模特表演。学生进行评价与交流。 课堂小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教学后记

第16课、漂亮的染花纸 教学目标:

1、 通过染纸学习活动,体验水、色、纸等材料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 2、 学会掌握简单的点、染方法,并能制作有漂亮图案的染花纸。 3、 体会染纸的乐趣,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品格及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学生如何掌握点染、浸染的方法,并能用这两种方法设计一块漂亮的小方巾。 教学难点:折纸的方法及点、染技法的掌握。 教学过程:

(一)观察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展示课前准备好的方巾和染花纸,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 向学生介绍这种染的方法是一种民间的手工艺。设计教学环节小朋友到瑶寨旅游观光(感知、体验);

3、在瑶寨看到的染花服饰及染花作品(欣赏、比较);

4、以提问、对话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染花纸的方法,唤起学生参与本课学习活动的兴趣。 (二) 小组交流,师生互动:

1、教师示范用纸点染、浸染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点染与浸染方法有什么不同。 2、 小组讨论、交流,学生畅谈自己的发现。 (三) 感知体验,合作探索:

1、学生学习用点染、浸染方法自由地进行制作。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探索。 2、 教师在学生学习探索过程中要指导学生的折纸法、用色和用水量。 3、 鼓励学生之间多交流感受。 (四) 自由表现,小结归纳:

1、引导学生想一想:还有什么折法?在制作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如何解决? 2、引导学生比一比,说一说,看看哪一种折法染出来的花纸最漂亮。 (五) 大胆创作,探究质疑:

1、 在学会染纸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创作。 2、 谈谈谁做得好,鼓励学生进行课外探索。 (六) 收拾整理,全课总结:

1、 引导学生收拾整理好教室环境。

2、 用亲切的笑容和语言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展示作品。 全课总结,请学生课后思考用染的方法还能做什么? 教学后记:

第17课、过节啦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养成亲尊重民族传统的习惯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的品质。 2、引导学生用绘画、拼贴等形式,表现过节的喜庆画面。

3、让学生了解我国民族传统节日和习俗,了解世界上其他一些民族的节日和风俗习惯。

教学重点:

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过节的热闹场面,激发学生热爱生活、表现生活的热情。 教学难点:画面的构思和表现。 教学过程:

课前布置:我国大大小小的节日很多,布置学生了解、收集各种节日的名称等相关资料。 (一) 看图猜节日:

1、谈话导入:我国人口多,民族多,节日也很多,你知道我国都有哪些节日吗?谁愿意来说说?把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展示给大家看一看? 2、学生根据教师展示的图片让学生猜出节日的名称,教师相应地把节日名称在黑板上板书。 (二)了解节日特点:

1、欣赏、交流:教师引导观察我国传统节日,引导学生观察节日的特点,人物的服饰和表情等。在欣赏的同时鼓励学生说出人们庆祝节日的活动方式,如舞狮子、划龙舟、包饺子、放鞭炮等。

2、感受: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喜爱的节日,为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可让学生根据爱好组成小组选择自己喜爱的节日,模拟过节,乐一乐。 (三)表现过节:

1、学生谈感受:互相说说怎样表现节日。教师引导学生大胆地把人物的动态画下,强调表情和色彩,突出节日特点。(合作的同学要做好分工。)

2、实践创作:运用自己喜爱的工具、材料画出过节的场景。也可选择剪贴方法:先画人物,然后把它剪下,帖在另一张色纸上。 (四)展示与评价:

1、 采用学生自评、互评,老师点评的评价方法。鼓励学生大胆介绍自己的作品,并给同学的作品提建议。教师注意表扬好的和纠正不足。

鼓励学生相互说一句节日祝福的话。如:祝你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学习更上一层楼。 教学后记:

第18课、搭房子 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形式的房子,学习简单的搭房子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美术知识、技能的能力以及美术实践能力、探究能力。

2、 本课以游戏、参与、感受与体验为主,在审美体验、探究过程中发现乐趣。 教学重点:选用不同的材料,探究表现做房子的方 教学难点:材料的运用与表现方法的选择。 教学过程:

1、导入:引导学生回忆童年地搭积木的乐趣,开展搭积木的比赛,评一评谁的积木造型最美。用游戏导入法导入新课。

2、引导阶段:学生欣赏课本上的范图。

小组讨论:学生谈谈收集到的有关房建知识或在生活中的审美体验。

教师讲述课本上几种房子(如土楼、蒙古包)的相关知识,重点介绍其中的一种,激发学生学习、探究中外建筑文化的兴趣。 3、发展阶段:

每个学生用一张白纸,尝试用这张纸采用折、剪、插、接、粘等方法制作一间造型独特的房

子,然后教师示范门、窗的剪法、折法。(学生自由选择伙伴交流,观摩,根据反馈意见及时调整作品。)

学生拿出各自准备的材料,自由组合,集体创造制作一间房子。教师帮助学生合理分工,合作的学生一起讨论,一起动手,共同完成作品,并作好小组汇报准备。(学习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评一评哪一个小组的房子最有特色。)

学生拿出课前自制的作品上讲台给全班同学介绍构思、材料运用、制作方法。教师对所有参与此项实践活动的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作品给以肯定,以表扬为主,给以建设性意见。 4、 拓展:

把做好的房子摆成村落,大家一起到村子里游玩。 5、收拾与整理。

6、课学小结:对房建知识的探究、材料运用与表现方法的探究进行总结。 教学后记

《美丽的大自然》课后反思

大自然给人类创造了赖以生存的空间,美丽的自然景色能带给我们美的享受,让孩子们从语言上,图片中,回忆里感受自然,亲近自然美。课本图片的选择从色彩,线条上都有了非常好的表现,所以在讲解中不但让学生感受到色彩之变化,也体会到了各种线条的特点。另外我还开展了有趣的游戏让学生更直观更高兴的去学习线条,大家运用肢体语言来表现横线,竖线,折线,波浪线,斜线,弧线,孩子们从第一节美术课中就感受到了快乐,不但学到了知识还培养了学习美术的兴趣。

绘画的实际操作中我选择了两种方法,一是简单的带画,对于一些没有进行学前教育的孩子不能让他有畏难的心理,二是鼓励创作,这是针对那些有一定绘画基础的小朋友提出的要求。并大力鼓励在作业中有自己想法的孩子。在色彩的运用中让孩子们了解简单的色彩搭配,涂油画棒的方法,并即使进行鼓励展示,孩子们从这些得到表扬的作业中也学会了一些简单的色彩知识。他们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气氛中画画自然很快乐。 《动物的花衣裳》课后反思

本课在通过以学生熟知的动物作为题材教学,通过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对动物的外在形态及外表花纹的欣赏、创作、表现等一系列学习活动,认识各种动物的美丽和可爱、动物与人类环境的密切关系。通过鼓励的语言,大胆的尝试,看似随心所欲的装饰方法让学生感觉绘画是一件很轻松很快乐的事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丰富他们的感受,结合上一节课的线条,点,的运用,简单教孩子们一些装饰的图案。学生对线条有了初步的认识也有了自信,在体验花纹的美感同时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 学生的作业很好的反映出获得的效果,将优秀的作品展示出来粘贴上墙,更能激励孩子们热爱画画的信心,也能让他们知道一幅好的作品要注意的地方。 《送给老师的爱》课后反思

孩子天生喜爱花朵,自然界的植物对其很有吸引力,课前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各种植物花卉,引导学生对它们进行简单的外形、颜色的描述,加深对植物的形与色的印象。并结合情感教育让孩子们热爱老师,热爱父母,将自己亲手制作的花朵献给她们,学会感恩。让学生带着情感来学习手工制作,强调学生的感受,体验和游戏性,让学生把自己原来会的制作方法说说与其他同学共享,充分发挥合作的团队力量。我也介绍了几种简易不同的制作花朵的方法,让学生们自己掌握,选择喜欢的方法来制作,告诉他们,只要是自己用心做的花朵,老师父母一定会喜欢,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

最后一定要强调课堂清洁,做好清洁整理工作,培养学生的习惯养成。 《让小木棒立起来》课后反思 本课是上一课的延续,要求是在动手制作前必须进行简单的设计,要使制作的作品成为一件

立得稳定、造型漂亮并且很有意思的作品。我很喜欢这一课的内容,因此也特别注意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的探索学习,并不急于向他们讲解立起来的方法,而是让他们观察、体验、思考、探索、实践,教师也参与到他们的创作活动中去,与他们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不但教会他们探知的途径还让他们体会合作的力量。建议学生们找出多种的方法,把学与玩融为一体,大量的鼓励,甚至是夸张的赞扬都会树立他们学习的信心和创作的动力。 另外在欣赏原子球博物馆的时候尽量生动,让学生感受到科学与艺术结合的魅力。 《我给同学画像》反思

每天上学,同学们在一起学习玩耍,大家都很熟悉。给同学画像是非常有趣的活动,同学之间互相画像既是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记忆表现能力,又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情。这一课是学生第一次学画人物学生画,我选择通过“点鼻子”游戏的形式将他们带入新课,让他们认识五官,找出特征。介绍三种简单的脸形:鹅蛋脸,苹果脸,瓜子脸,学生自己找找身边的同学分别属于哪一种脸形。第一次画人物老师要做好示范,请出两三位小朋友做模特,选一些五官特征比较明显的同学,并介绍眼睛,鼻子,嘴巴的几种简单的画法。最后,讲清对作业构图的要求,让学生为同学画像。这一课画的是身边的同学,大家的积极性很高,课堂上都很兴奋,我及时的利用并转化他们的兴奋点鼓励创作,在巡视作业时发现色彩运用大胆的同学立刻展示鼓励,激发其他孩子对色彩夸张地运用。教学效果从学生作业上反映很好,能大胆也很大气地作画,我也给予大力的鼓励并粘贴了很多的优秀作业。增添学生的积极性和荣誉感。 《神奇的果树》反思

爱幻想是孩子的天性,奇思妙想的创造活动让孩子其乐无穷。孩子们喜欢水果,熟悉水果,也爱画水果,利用孩子的童年特性和对自然界各种事物的好奇心,让孩子在美术活动中充分发挥爱想,敢想的特点,通过想想,玩玩,画画一系列学习活动,体验造型表现的乐趣。课堂上我先让学生来说说水果对我们人体的益处,具有什么样的功能,让他们知道一些简单的生活常识,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欣赏书中作品,找找他们的优点,你能想出更好的主意设计出更神奇的果树吗?让大家相互介绍自己的想法,完善自己的想法。动手作画之前提示色彩的运用和搭配。老师在巡视的时候发现学生的作业亮点也要及时展示大力鼓励。在这样的氛围下增强学生的创作和表现欲望,用色也大胆了。 教师讨论: 吴静:

选择本课的目的是本课学生比较熟悉,在生活中都是经常可以接触到的事物。在老师的引领下,孩子们会很快融入到课堂中。主动参与实践,大胆表现自己的感受与情智。同时在自由轻松的环境中展开想象。要通过各种鼓励的方式来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要通过小游戏来增强学生的兴趣,要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绘画活动能力。通过这样的课堂活动的学习,学生从被动参与变为主动参与。 苏耀斌:

我觉得整堂课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只要学生有欲望学习,那么会很容易就把水果画出来。

潘嘉丽:

其实小朋友们为什么那么喜欢上美术课,就是因为美术课可以边“玩”学习,猜谜、找朋友这样的课堂设计充满这欢乐,小朋友们学到了也玩到了,还增长了许多连我们听课老师可能不知道的生活知识。我发现美术课是一门涉及面很广的学科。 乐春逢:

孩子们喜欢水果,熟悉水果,也爱画水果,利用孩子的童年特性和对自然界各种事物的好奇心,让孩子在美术活动中充分发挥爱想,敢想的特点,通过想想,玩玩,画画一系列学习活动,体验造型表现的乐趣。 刘奇鑫:

我发现上美术课还挺不容易的,小朋友们很兴奋,课堂纪律也好控制好。

这节课让他们知道一些简单的生活常识,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通过欣赏书中作品,找找他们的优点,老师的问题“你能想出更好的主意设计出更神奇的果树吗?”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尝试说出自己的想法,培养他们口头表达能力。这节课的综合表现力很强。

《漂亮的染花纸》课后反思

小学生正处于有强烈好奇心、最活泼最好动的时期,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需要艺术的熏陶、需要诗情画意、需要激励求知欲。最近,我在小学一年级美术课《漂亮的染花纸》中进行了探索和试验。在教学设计中,我设计了1、小朋友到瑶寨旅游观光(感知、体验);2、在瑶寨看到的染花服饰及染花作品(欣赏、比较);3、在瑶寨学到了染纸方法与技巧(创作、表现);4、开个小小染花作品展览会(展示、交流);5、染花技巧的运用和染花作品的用途及延伸(思考、探究)等几个教学环节。在教学实践中,我以学生为主体,用活动的形式,把设计的教学环节串成一个完整的过程,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这是一次有意义的旅游活动。下面是我在小学一年级美术课《漂亮的染花纸》的教学实践与感想:

充满诗情画意的美的教学情境,蕴涵着巨大的吸引力,容易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创设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自主主动学习的前提。课前,我收集了大量有关瑶族的素材,在美术课上创设旅游的情境,利用自己制作的头饰及其它小道具,同时把自己模拟成一名导游,学生模拟成旅游观光者。师生高高兴兴地“乘上小汽车”到瑶寨旅游。在这个精心营造的情境里,老师引导学生欣赏沿途优美的风光,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从听觉、视觉等综合知觉中获取美的信息,进而展开丰富的想象。课堂上,我运用许多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教学语言,例如学生在瑶寨看到漂亮的染花服饰及装饰品时,我用激励的语调说:“小朋友们,今天用你们能干的双手也来学做一件漂亮的作品,好吗?”又如有一个环节,我请学生把自己染出来的漂亮的染花作品贴到黑板的白纸上去时,学生兴奋得贴了一张又一张,甚至不愿停下来,我让学生回座位时没有生硬地赶着他们回去,而是带着微笑对小朋友们说:“小朋友们真能干!染了那么多漂亮的染花作品,老师这已经贴不下了,请小朋友把染出来的作品先拿回座位上,课后我们可以拿回家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好吗?”每当我提问时,总是用亲切的笑容和语言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以平和、友善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用热情、朝气与活力感染学生的学习情绪,让学生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都感到新奇与兴奋。

《各色各样的帽子》教学反思

原来孩子们对生活中每一件东西都会感兴趣,对此,我之前是并不知道的,今天,我上的一节手工课《各色各样的帽子》让我深刻感受到了这一点。在备课时,因为一年级的孩子的动手制作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我就打算做点小游戏,小展示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增强孩子们对自己动手能力的信心。我设计上课环节为:展示欣赏——分析引导——方法指导——尝试制作——交流反馈。谁知在上课的过程中,孩子们非常的活跃,对这节课的内容也产生极大的兴趣。积极发言,讲述他们对帽子的了解,以及他们喜爱哪个类型的帽子,他们所知道的一些帽子的制作方法。之后,我具体讲解了新疆帽的制作方法,以及加工装饰方法。但在制作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问题,孩子们的能力悬殊很大,一些能干的小朋友,不仅能很好领悟老师教的制作方法,还能自己创新,做出漂亮的帽子,但有个别孩子就连老师手把手教的简单的新疆帽的制作方法都不懂,要一次次的问老师。这是我们美术老师在手工课上普遍遇到的问题,学生对作业有兴趣,却因为动手能力不足而让他们望而却步,进而也把他们的创新能力局限起来了。在这时,作为老师就要适时鼓励学生,尽可能的保护好孩子们的创新意识。

这节课,每个孩子都做出了自己喜爱的帽子,他们把自己的心血戴到了自己的头上,互相展示自己漂亮的帽子,在镜头前留下了他们灿烂的笑容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一课《蓝天白云》教案 教学目标:

1、认知能力目的: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感受色彩的美,学生能用简短的语言进行评述,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

2、情感目的: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对“蓝天白云”的美感体验评述。

教学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欣赏与评述活动,大胆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想。 教学设计: 一.引导阶段:

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上的图片,图片是“景点”,教师是“导游”,学生是“游客”,人类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人类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蔚蓝的天空,雪白的云朵,起伏的山脉,奔腾的江河,广阔的草原,无边的大海,美丽的田野,茂密的森林 美丽的大自然给我们美的享受,陶冶了我们的情操,激发了我们艺术创作的灵感。

二 发展阶段:

1、 老师带领学生逐一观赏自然风光的图片,着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中天空的色彩变化,学生展开自由的联想和想像。

2、 大家知道白云是怎么形成的吗?简述白云的原理:云是由地面的水蒸气升到高空后,遇冷(高空比地面冷)凝聚成小水滴,聚集在一起而形式的,就好像冬天人们口中哈出来的气一样。天空的变幻无穷,五彩缤纷的形与色,是古今中外许许多多艺术家创作的题材。很多美术作品都以其独特的造型手段和艺术风格向人们充分展示了这一自然景观的无限魅力,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认识和遐想及其情感和兴趣。

3、 你看到的天空是什么样子的?你想到了什么?教师启发学生用简短的语句表达所见所想,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4、 我们什么时候都能看见蓝天白云吗?教师启发学生初步理解蓝天白云与人类、与保境保护的关系,让学生知道保护大自然的道理。 三、 强化阶段:

1、 教师展示教具,把几幅范画贴在黑板上,画上是各种各样形状的云,这些云在天上飘啊飘,飘到了小树林上,飘到了草原上,飘到了村庄上,把画的另一半展示出来。 2、同学们说说我们的云还可以飘到哪些地方呢? 四、 欣赏阶段:

欣赏小朋友表现蓝天白云的美术作品,教师提问:作品中有什么?你喜欢吗?为什么? 五、 表现阶段:

1学生尝试表现一幅蓝天白云的作品。 2、教师巡堂指导。 六、评价阶段:

展示学生作业,师生互评。 教学反思:

第二课《五彩缤纷的花朵》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大自然里的五彩缤纷的花朵,了解花朵的色彩和形状,感知花朵的自然美、艺术美、能够运用媒材与多种手法进行花朵的创作表现。 2、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验欣赏美、感受美、发现美的愉悦,激发对花朵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欣赏,观察花卉的颜色和形状,感受花的颜色和形状的美,并会用画、押印或剪贴的方法表现花朵。

教学难点:学生用简短的语言表达对花朵颜色的感受,对色彩的感觉变成理性感知。 教学活动:

课前准备:收集各种花卉的图片。 一、 引导阶段: 1、同学们喜欢春天吗?在你的眼里,春天是什么样的?同学们一块来找找教室里有什么春天的信物。

2、 欣赏寻找到的花的实物和图片,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各种花的颜色和形状,让学生感受花的美。

3、问:你知识这些花吗?你喜欢它的颜色吗?它的形状像什么呢? 二、 发展阶段:

1、 同学们喜欢什么花呢?从形状和颜色上引导。

2、 教师引导学生赏析课本上的范图,让学生了解不同的美术表现方式和美的多样性。

三、 示范阶段:

教师展示押印花朵的技法,并出示绘画、剪贴等方法表现五彩缤纷的花朵。 四、 表现阶段:

1、学生自由选择创作表现方法,表现五彩缤纷的花朵,可自己完成也可小组完成。 2教师巡堂指导。 五、评价阶段: 1、学生自评。 2、师生互评。 教学反思:

第三课《诱人的水果》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用彩泥塑造立体的水果造型,让学生初步认识并掌握泥塑的制作方法。 2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材料塑造立体的水果造型,发挥自身的创造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环保意识的教育,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讲卫生、讲文明、不乱扔果皮垃圾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用彩泥塑造多种水果的造型。 教学难点:色彩搭配及水果的装饰与美化。 教学过程:

一、 导入阶段: 1、 游戏。 猜谜:

弯弯儿不是镰刀,翘翘儿不是牛角,一量抓它在手,撕开脸皮就咬。(香蕉); 看看圆,摸摸麻,包着一肚小月牙。(桔子); 粉脸红唇模样美,偏偏是个大歪嘴。(桃子);

远看玛瑙紫溜溜,近看珍珠圆溜溜,掐它一把水溜溜,咬它一口酸溜溜。(葡萄) 红红脸圆又圆,亲一口脆又甜。(苹果)

2、 让学生猜谜的同时,出示相关的水果图片。 3、 让学生观察教师制作的“水果篮”,说一说里面的各种“水果”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 二、 发展阶段:

1、 教师展示水果实物,让学生观察水果的外形、色彩特征。 2、学生回忆我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水果。 三、 强化阶段:

1、教师用彩泥示范制作一两个水果造型。

2、学生思考可以给制作好的水果造型添加什么装饰美化的东西。 四、 表现阶段:

1、学生以人个或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制作。

2、 教师在巡堂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并提示学生用色要大胆,采用对比强烈的色彩进行搭配,色彩要鲜艳、简洁。 五、 评价阶段: 1、 小组评比 2、 全班评比 教学反思:

第四课《我想飞上天》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想像,创造性地表现“我想飞上天”的情景,体验艺术与科学的统一。 2、锻炼学生的想像与创作表现能力。

3、培养初步的科学技术意识,体验绘画乐趣,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合理诱导和启发学生的想像,学生能够大胆地进行表现。 教学难点:表现过程中画面的合理组织。 教学设计: 一、引入新课:

讲述飞天小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嫦娥奔月、孔明灯等等)问:你想飞上天吗? 二、 启发深化:

1、 你曾经上过天吗?你是用什么工具飞上天的? 2、 出示一组图,有:飞机、热气球、翅膀、魔毯。

问:如果把这些工具帮助你飞上天,带着不同的工具,你会看到什么不同的景象呢? 3、你还可以用什么工具飞上天呢?可尽情发挥自己的想像。 三、 学生作画,老师巡导。 四、选取典型作品师评、生评。 1、 构图美的作品

2、 构图不够饱满作品

3、 构图内容丰富有趣的作品

五、 收作业,布置下级节课所需物品。 教学反思:

第五课《我和动物交朋友》教案 教学目标:

1、 感受和了解动物的美和可爱,了解动物与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用图画把和动物交朋友的趣事表现出来。

2、 培养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激发自信心和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欣赏和想像,表现和动物交朋友的情景。 教学难点:在画面上表现和动物交朋友的情景。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

(一) 导入:今天老师带了几个自己的好朋友过来,它们很特别,同学们看看它们特别在哪呢?出示几张动物图片:金鱼、小狗、小乌龟。 (二) 内容深华:同学们,你们最想和什么动物交朋友呢:在黑板上贴几张小动物的图片。有这么多小动物可以和你成为好朋友,那你想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快乐的做什么事情呢? (三)激发创意:贴几张小朋友与动物在一起生活,玩耍的图片,激发学生的思维。 今天呀,我们就来画一画你和动物交朋友,(板书:我和动物交朋友)请打开书看看书上的小朋友都和它的动物好朋友在干什么(欣赏范图,请生评) 我们在画的时候请注意构图,把你和你的动物好朋友画在纸的中心(一边说一边画示范画)再添加背景。

三、 生作画,师巡导。

四、 选区部分典型作品评析。 1、 构图好。 2、 内容有趣。

3、 构图不够饱满的。

五、 收作业,布置下节课需要带工具。 教学反思:

第六课《我的好朋友》教案 教学目标:

1、 认识同学之间应友善相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重要性,学会以绘画的方式表现我和好朋友之间快乐、美好的事情。 2、 能大胆地画出记忆或想像中的我和好朋友一起学习或游戏的情景,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

3、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增进学生间的友谊。 教学重点:自由、生动地表现和好朋友们在一起的美好经历。 教学难点:如何避免画面概念化表现。 教师活动

一、引导阶段:

1、 引导学生说说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引出朋友。

2、 引导学生记忆并讲述和好朋友的故事,向学生提问:请问:我们的生活中可以缺少朋友吗?

二、深化阶段:

1、 提问学生:你的好朋友有什么特征?向全班提问:你能猜出他的好朋友是谁吗?(引导学生从脸型、眼睛、发型来观察分析同学的长相,从身材高矮胖瘦来观察好朋友的外形特征)。

2、 出示范画 a. 脸部特征 b. 发型特征 c. 身材特征

从以上三方面讲解画人物特征的方法。 三、 表现阶段:

作业要求:根据自己的记忆或想象,把和好朋友在一起的有趣故事画下来。 四、指导阶段:

对创意好的绘画形式及时给予肯定。对不善于表达、表现的孩子给予引导和帮助。 五、 评价阶段: 1、 学生自评; 2、 师生互评 教学反思:

第七课 《自己来打扮》教案 教学目标

1.用身边各种材料制作有生活气息的小饰品,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2. 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设计制作的乐趣,表达热爱生活之情。

3. 通过利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形态各异的饰品,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以及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同时通过自然、愉悦、真情流露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以及创造美的兴趣。

教学重点:合理选择利用身边材料,通过各谐的搭配、组合来设计制作。 教学难点:在色彩和造型上突出新意。 教学过程

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小饰品,说一说这些东西有什么特别之处,向学生介绍饰品,加深学生对饰品的印象:

1. 生活中的——比较朴实 2. 舞台上的——比较夸张 (二) 发展阶段 1. 学生讨论:说说自己平时看到妈妈和阿姨打扮时戴的首饰,或者少数民族过节时的打扮。 2.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一些饰品,来打扮自己或同学。 3. 教学展示一些制作首饰的实物,让学生佩戴燕展示。

4. 学生参观这些饰品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教师展示一种小饰品的制作方法。 (三)表现阶段

1.学生说一说自己准备的材料和制作首饰的设想。 2. 动手制作,教师巡堂辅导。 (四) 评价阶段 举行“饰品展示会”,学生将自己制作的饰品佩戴起来,并说一说它的制作方法及特别之处。学生评出自己最喜欢的饰品。 教学反思:

第八课 《剪折的花边》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花边的知识,利用剪纸的形式设计制作花边,并学会应用到学习、生活中。

2. 通过学习花边图案的设计、制作、应用,感受剪纸造型艺术的美,领略民间艺术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点:了解花边的知识,学习剪花边的技巧。 教学难点:如何用剪纸的技巧创造新的花边图案。 教学设计: (一)导入阶段

1.教师出示一件有花边的服装。

2. 提问:说说头巾和衣服上哪个图案是花边? 3. 知道花边有什么作用吗?(装饰)

4. 知道花边有什么特点吗?(连续排列的单独纹样) (二)发展阶段

1.你在生活中见到过花边吗? 2.找找你身边的花边图案。 (三)强化阶段

1. 教师展示剪好的花边。想一想:你将怎样剪花边? 2.学生分小组练习剪折花边。 3.教师演示剪折花边的方法: ① 将纸反复折(纸边对齐)。

② 在折好的纸面上画简单的线条或者画图案(剪去部分涂黑)。 ③ 剪好后打开。 (四)尝试阶段

1 你还能用什么折法剪出新颖的花边?

2. 教师启发学生了解剪纸花边的制作技巧。 3. 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学生将做好的花边装饰身边的物品,看看怎样摆才更美。 教学反思:

第九课 《阿姐的衣服真漂亮》教案 教学目标

1. 能利用各种工具材料绘制出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服饰; 2. 了解少数民族服饰的独特性及其装饰美感;

3. 通过初步认识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情操。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少数民族服饰的装饰美感及其文化,利用合适的材料绘制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服饰。

教学难点:

区分少数民族服饰与普通服饰的差异;绘制的少数民族服饰的整体效果及民族特色。 教学设计:

(一) 导入阶段:教师向学生展示少数民族服饰的图片,介绍少数民族服饰美的特点,激起学生对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学习兴趣。 (二) 发展阶段 1. 同学们,知道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吗?你见过少数民族他们穿什么样的衣服?你觉得他们的衣服漂亮吗?

2. 你觉得少数民族服装和我们的服装有什么不同呢? (1) 服装的外形 (2) 服装的色彩

(3) 服装的花纹和图案 (三)强化阶段

教师展示少数民族服饰的制作方法:

(1) 构思:想一想,我要做哪个少数民族的服饰; (2) 画草稿:画出上衣的整体形状; (3) 剪大形:用剪刀剪出上衣的大形;

(4) 添画装饰:在上衣的领口、下摆、袖口处添画装饰; (5) 整理完成。 (四) 表现阶段

1 学生小组合作制作。 2.教师巡堂指导。 (五) 展示评价阶段

开展“时装秀”让学生展示时装。 教学反思:

第十课《绿色新世界》教案 教学目标:

1、 认识绿树及绿化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了解树生长的基本知识。 2、 能表现绿树或植物的场面。

3、 让学生在创作活动中体验愉悦感,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树、绿化与人的重要性,表现植树的场面。 教学难点:画面的组织与表现。 教师活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rb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