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标准化体系复习题2003

更新时间:2023-09-18 15:10:02 阅读量: 幼儿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农业标准化体系》课程复习提纲 中文名称及相应的英文缩写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国际电信联盟(ITU)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 国际羊毛局(IWS) 危害分析和临界控制点(HACCP) 国际兽医局(OIE) 国际植物保护公约(IPPC) 国际乳品联合会(IDF)

国际种子检验协会(ISTA) 国际葡萄与葡萄酒局(OIV) 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 美国联邦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 全面质量管理(TQM) 第一章 思考题

1. 名词解释:标准、标准化、农业标准化

标准: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标准化: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行为规范的活动。

农业标准化:以农业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为基础,运用简化、统一、协调、选优原理,把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转化成标准,并加以实施,以取得最佳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可持续过程。

2. 简述我国农业标准化的发展历程。请列举有代表性的古代文献。 (一)远古时代朴素农业标准化思想的萌芽

以“可用、可食”作为取舍动植物的标准。人类的祖先在不同地区生活和劳动,使用的器具各具特色,但形状、大小趋于一致,相当于现代的“标准量具”。 栽培作物的区域、时间、技术、管理等也世代相传,成为规范。 (二)古代、近代农业标准化的产生与发展

又如二十四节气!

1

(三)新中国成立前后我国农业标准化的发展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前:

--1949年,中央技术管理局成立,下设标准规格处 --1961年,颁布第一个标准化法规

--1975年,召开第一次全国种子标准化工作交流会 ②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1985年,召开第一次全国农业标准化工作会议 —1991年,召开第二次全国农业标准化工作会议 —1992年,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成立 —1994年,有机食品发展中心成立

—1996年,开始实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 ③加入WTO以后:

--2001年,“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正式启动 --2001年,《有机食品认证管理办法》发布实施

--2002年,农业方面的国家标准112项、行业标准318、地方标准1418项发布实施 --2003年,《农业质量标准》杂志公开发行

3. 农业标准化发展的趋势如何?目前,我国农业标准化主要面临哪些问题? 一、农业标准化的发展趋势

--农业国际标准化

--农业标准化与农业产业化 --农业标准化与绿色农业

(1)农业国际标准的发展趋势

--农业国际标准制定、修订的速度加快

--农业国际标准的重点由生产型标准向贸易型标准转变

--农业国际标准越来越广泛地被采用、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

(2)农业标准化与农业产业化

1、农业产业化 :指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通过实行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的经营方式。

2、农业标准化与农业产业化的结合:温家宝总理指出:“我国传统模式的农业生产可以不要标准化,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产业化是必由之路,而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必须有农业标准化的支持。”

产品的规格化和标准化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特征和基础 (3)农业标准化与绿色农业

1、绿色农业: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指导,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生态、自然资

源保护与农业协调发展为目标,以生产安全优质农产品(即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为主要标志的农业发展模式。

2、绿色农业的特征:开放兼容性、持续安全性、全面高效性、标准规范性

3、农业标准化与绿色农业的结合: 提高对优质安全农产品的认识、

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平衡、 完善三品的保障体系

问题:

--农业标准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

--农业标准体系和监管体系不健全、不完善

2

--农业标准化意识不高、普及率低 --农业标准信息咨询服务滞后

--农业标准化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不够 对策:

--结合农业产业化,系统开展农业标准化 --结合农业标准化,创建品牌农产品 --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推广体系

--加强农业标准化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

--加强农业标准情报信息服务与教育和培训 第二章 思考题

1. 名词解释:简化、统一化、农业综合标准化、农业超前标准化、农业动态标准化 简化就是在一定范围内缩减农业标准化对象的类型数目,使之在一定时间内足以满足一般需要,适应农业发展与社会发展总体需求的农业标准化形式和方法。

统一化是把同类农业标准化对象两种以上的表现形态归并为一种或限定在一定范围内的农业标准化形式。

农业综合标准化就是运用系统分析方法,从农业标准对象的整体出发,以实现农业标准化对象系统的整体最优为目标的科学的农业标准化方法。

农业超前标准化是指根据预测对今后可能成为最佳的农业标准化对象规定出高于目前水平的指标和要求,并根据现实条件在农业标准中的质量分等分级的形式中归总出具有不同实施日期的指标和特性。

农业动态标准化是指以标准化的阶梯原理为指导思想,以制定农业标准时的最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为依据,根据生态、技术、管理等环境条件的变化,按阶段对标准进行修订。 2. 简述农业标准化的原理及各原理之间的关系。 农业标准化基本原理

1、顺应生长原理: 农业生产的对象一旦进入生命过程,就会在自身规律的约束下前进,任何措施只能让这种运动放慢或加速,但不会使运动方向倒转。因此,农业标准化就必须顺应这种运动的本质。

2、环境依赖原理: 环境决定农业生产的质,生物生产的内在质量的高低,取决于该生物对产地生态环境的优适性。这也是农业生产与工业生产的区别所在。

3、不确定原理: 生物生长发育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动态系统,因此农业过程中的措施无法精确量化,在应用标准进行实施时可能出现偏差,这就是不确定性的表现。

4、时滞原理: 农业标准化实施过程中,操作所加的效应表现会在操作停止后一个时间段上逐渐显现,作用结果的消失也是渐去过程,不存在即时效应的结果,这就是农业标准实施上的时滞现象。

5、补偿原理: 农业过程中,生物的生长发育对环境表现出很强的适应性和自适应性调节功能,当其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某种因子的“破坏”性作用(人为的或是自然有害性因素袭击)时,生长势不但不会受损,反而会更加强大,生物学产量会比未受伤的情况下更高,这就是生物补偿现象。

6、过程多路原理: 任何一个农业生产过程,都不是由一项标准规则来完成,而是多项不同的标准或技术规程互作的结果,而且受到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即显示出农业过程质量控制的多路性。

7、质量多层原理: 即便是应用同样的标准、管理方法和技术过程,农业过程的最终产品也仍然会出现质量多层现象,绝不会象工业产品那样,几乎没有质量差异。

8、互作原理: 在农业操作过程中,不可能在某一个时间或时期应用一项农业标准,而是应

3

用多项农业标准来规范这一过程,这就出现了标准的互作现象。

农业标准化方法原理: 简化原理、统一原理、协调原理、选优原理 简化原理就是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为目标,为了经济有效地满足农业各项活动需要,对农业标准化对象的数量、品质或其他特性进行筛选提炼,剔除其中多余的、低效能的环节,精炼并确定出能满足农业各项活动全面需要所必要的、高效能的环节,保持整体构成精炼合理,达到省工、节本、增效的目的。

统一原理是指为了保证农业发展所必须的秩序和效率,对农业各项活动管理、农产品品质、规格或其他特性,确定适用于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下的一致规范,并使这种一致规范与被取代的农业标准化对象在功能上达到等效。

协调原理是指为了使农业标准化系统的整体功能达到最佳,并产生实际效果,通过有效的方式协调好系统内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为建立和保持相互一致、适应或平衡关系创造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选优原理是指按照特定的目标,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以农业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对农业标准化对象的大小、形状、品质、色泽、气味、生产成本等参数及其关系进行选择、设计、组合或调整,使之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农业标准化管理原理:系统效应原理、结构优化原理、有序发展原理、反馈控制原理 3. 农业标准化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一、简化(Simplification)

简化的定义(掌握):简化就是在一定范围内缩减农业标准化对象的类型数目,使之在一定时间内足以满足一般需要,适应农业发展与社会发展总体需求的农业标准化形式和方法。

二、统一化(Unification)

统一化的定义(掌握):统一化是把同类农业标准化对象两种以上的表现形态归并为一种或限定在一定范围内的农业标准化形式。

三、农业综合标准化

农业综合标准化的定义(掌握):农业综合标准化就是运用系统分析方法,从农业标准对象的整体出发,以实现农业标准化对象系统的整体最优为目标的科学的农业标准化方法。

四、农业超前标准化

定义(掌握):根据预测对今后可能成为最佳的农业标准化对象规定出高于目前水平的指标和要求,并根据现实条件在农业标准中的质量分等分级的形式中归总出具有不同实施日期的指标和特性,即农业超前标准化。 农业超前标准:在农产品开始生产之前,依据预测科学技术发展情况所制定的具有超前指标的标准。

五、农业动态标准化

定义(掌握)以标准化的阶梯原理为指导思想,以制定农业标准时的最高技术水

4

平和管理水平为依据,根据生态、技术、管理等环境条件的变化,按阶段对标准进行修订,即农业动态标准化。应注意问题:1、应以当时的最高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为基准。

2、应随着农业科学技术发展不断修订或废止农业标准。 4. 简述统一原理中“统一”的含义。 ①一定范围的统一

--能够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就必须制定农业国家标准,不要制定农业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

--农作物生产规范方面的标准,因为要考虑不同地域资源状况、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等多种因素,因此不适宜在大范围内统一,而只能在一定范围内统一。 ②一定程度的统一

统一要先进、科学、合理,也就是要有“度”。 ③一定级别的统一

应该在哪个级别范围内统一的,就必须掌握统一的时机制定该级别的标准,而不能依赖其他标准。

④一定水平的统一

指农业标准的指标应定多高和达到什么水平的统一。

技术指标应该以先进、合理、适用为准则。如果指标过高、过严或过低、过宽,不考虑现有农业生产技术条件和水平,就会降低采标率,起不到规范农业生产秩序的作用。 ⑤一定时间的统一

是指农业标准的相对稳定期(有效期)的长短。

农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5年,企业标准则不超过3年。 ⑥一定理想多数的统一

农业标准中的统一不是统一为一种,而是统一为一定理想的多数,以适应社会多方面各种不同的需要。

5. 农业标准化的矛盾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①发展与稳定的矛盾:农业标准化对象的发展是持续的,是绝对的,而农业标准则是在一定时期内需要保持稳定的,是相对的。农业标准化对象的不断发展与农业标准的相对稳定之间,是矛盾双方的相互对立和统一。

②统一与不统一的矛盾:统一与不统一的斗争和转化,是农业标准化统一原理的基础,也是其矛盾性的核心矛盾。农业标准就是在统一占主导方面时才出现的。

③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是生产者与消费者在统一标准时产生的矛盾。因为双方所处地位不同、角度不同、出发点不同、技术水平不同,因而形成对农业标准要求上的对立与分歧。 ④水平高与水平低的矛盾:要制定一个适应农业各有关方面都需要的农业标准,必须正确处理农业标准的水平问题。高标准会出现标准不能贯彻执行的情况,低标准又会制约农业生产的发展。

6.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综合体应包含哪些内容?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综合体应包括的内容

①产地环境质量标准②生产资料标准③生产管理技术标准④产品标准⑤包装标准⑥贮藏、运输标准⑦其他相关标准

第三章 思考题

1. 名词解释:农业标准、农业标准体系

农业标准:为了在农业生产、经营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农业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指导原则或特性的文件。

农业标准体系:指一定范围内的农业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有机整体。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ra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