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滑轮》教案

更新时间:2023-12-15 08:5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课题:12.2滑轮 教学设计 本节课通过生活现象转动的风车,从而牵引想到滑轮,认识滑轮,知道什么是定设计 思路 滑轮和动滑轮;通过探究性活动“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从理论上解释了滑轮的特点,并从杠杆的角度分析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指导学生组装滑轮组,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知识[来1.初步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了解两滑轮在生活和实际中的应用。 和 2.明确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是变形杠杆。 技能教 学 过程 目 与 标 ][来[来源:学_科_网] 3. 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可以组成滑轮组,达到既省力又能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Z_xx_k.Com] 改变力的方向的目的。[来源:学科网][来源:Zxxk.Com] 1.通过观察,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 2.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重点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及它们的实质 1.动滑轮的瞬时支点的确定方法。 1.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观察能力、概括总结的能力。 重点 难点 难点 2. 根据设计要求,连接滑轮组的绕绳方法。 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教 学 环 节 一 1、 同学们你们玩过风车吗?看到连续转动的风车,请仔细瞧一瞧,它有什么特点? 引入 新课 学生活动 目的 学生通过生活可以创设铁架台、滑轮、长细绳、钩码、滑轮组,直尺 中的现象,情境说一说,有激发

2、许多杠杆组合在一起,连续不断提升重物,这样就制成了一个圆盘,为了圆盘转动更灵活,人们给圆盘又安装了轴,这就制成了我们所见到的滑轮。 一:探究新知: (一)、初步认识滑轮 1.请同学来观察课桌上的滑轮,来说说它有什么结构组成 介绍滑轮的结构:主要部分是能绕轴转动的轮子。 2.你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滑轮?你知道它们起到什么作用吗? 二、 (二) 定滑轮和动滑轮 讲授 1.提出问题:如何把货物运到高处? 新课 做一做:选择提供的器材,试一试能否实现自己的设想。 (新知 观察使用时的情景: a.使用时滑轮轴的位置固定不动;这种滑轮称为定滑轮; 什么特点,学生或者想法 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滑轮 探究的欲望,并为滑轮的引出做好铺垫。 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探究) b.使用时轴的位置随被拉物体一起运动,这种滑轮称为动滑轮。 2.请学生举出生活和生产中应用滑轮的实例,并指出分别是哪一种滑轮。 旗杆顶端的滑轮、塔吊提起重物时下端的动滑轮、电梯上的滑轮等 说明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 学生举例并操作实验

(三)、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 1.按上图所示方式组装定滑轮。 2.在它的左侧挂钩码,右侧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观察比较弹簧测力计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的关系。(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3.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再进行观察和比较。 4.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做上述实验。 补充实验: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再进行观察和比较。 可以发现,当弹簧测力计斜向上拉时,拉力的示数会变大。 实验次数 钩码所受的重力F2/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N 1 2 3 学生通过比较F1和 让学F2的数值 生积(可以有误差) 学生归纳 学生讨论总结 极地参与,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5.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 (四)、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特点

1.按右图所示方式组装动滑轮。 2.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保持平衡态,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并思考这个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的关系。(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3.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做上述实验,进行观察和比较。 实验次数 钩码所受的重力F2/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N 1 2 3 4.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为了既省力又改变力的方向,可以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五、简单滑轮组的设计与组装 组装口诀:单从动,双从定,从里向外绕

三. 生活、物理、社会内容。了解生活中常用的简单机械。 2.学生了解生活中斜面 轮轴等简单机械 生活 中的简单机械 四、 课堂 这节课你都知道了那些知识呢? 小结 12.2滑轮 一 滑轮 1.定滑轮 板书 (1)特点: 设计 (2)实质: 是一个等臂的杠杆。 2. 动滑轮 (1)特点 (2)实质是一种能省力的杠杆。 二. 滑轮组

学生归纳 总结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qj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