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复习思考题 答案

更新时间:2024-04-06 17:2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社会学 复习思考题 答案

第四章 文化与社会运行 1、什么是文化?

答: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东西。

2、文化可以区分为哪些不同的类型?

答:1、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 2、主文化与亚文化。 3、主文化与反文化。 4、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 3、试比较文化中心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

答:文化中心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分别从两种极端的立场看待文化模式,它们都未免失之偏颇,两者都具有明显的形而上学的倾向,而缺少辩证法。 4、什么是文化震惊和文化边际?

答:(1)文化震惊:生活在某一种文化中的人,当他初次接触到另一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混乱与心理上得压力。

(2)文化边际:指文化的边缘地带,或两种文化交界地带。文化边际有两种情况。一是本民族文化特征大大减弱,外来文化影响相对增强,也常出现两种以上文化的混合。二是远离中心文化,也接受不了其他发达文化,因而处于一种不太发达的状态。 5、怎样理解文化的社会功能? 答:(1)文化是社会或民族分野的标志 (2)文化是社会有了系统的行为规范 (3)文化使社会团结有了重要的基础

(4)文化塑造了社会的人

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

1、什么是社会化?社会化概念在社会学史上有哪些发展?

答: (1)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2)在学术史上,“社会化”的含义有一个从狭义到广义的发展过程,并有文化、人格发展和社会结构等三种不同的理解角度。在当代社会学中,社会化研究的内容越来越广阔和深入,原有的三个理论视角也逐渐融合到一起。

2、社会化主要有哪些类型?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答:(1)类型:a.初始社会化;b.预期社会化;c.发展社会化;d.逆向社会化;e.再社会化 (2)各自含义:a.初始社会化 发生在生命早期,是整个社会化过程的基础。 主要任务是向儿童传授语言和其他认知本领,使其内化社会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志,能够正确理解社会关于各种角色的期望和要求。

b.预期社会化 大量发生在青年时期,人们在此过程中学习将来要扮演的角色。

c.发展社会化 成年人为了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学习过程。亦称继续社会化。 d.逆向社会化 晚辈传授文化规范和知识给长辈。

e.再社会化 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3、社会化的生物基础和社会主体各有哪些?各自的作用及特点是什么? 答:(1)生物基础:a.语言能力 b.思维能力 c.学习能力 d.较长的依赖生活期 (2)社会主体:a.家庭 b.学校 c.同龄群体d.工作单位e.大众传播媒介

4、关于社会化的过程和机制,主要有哪些理论?它们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理论:a.库利的“镜中我”理论b.米德的“角色扮演”理论c.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d.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 e.生命历程理论

5、社会化的基本内容有哪些?请简述政治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的内涵、过程和社会功能。 答:(1)社会化的基本内容:a.政治社会化b.道德社会化c.性别角色社会化d.再社会化 (2)政治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的内涵、过程和社会功能 a.政治社会化

内涵:指社会个体通过接触和学习某种政治文化,培养政治立场(包括政治信仰、政治情感和政治态度等)和政治参与能力的过程。

过程:家庭—同辈群体—学校—大众传播媒体—政治组织 社会功能:1.对个体:培养个体的政治参与热情和能力

2.对社会:培养个体对某种政治制度和政治家者的认同、忠诚和责任感 b.道德社会化

内涵:社会成员通过社会互动学习道德规范,内化道德价值,培养道德情操的过程 过程:1.前习惯层次 (1)避罚服从取向 (2)工具相对主义取向 2.习惯层次 (1)乖娃娃取向 (2)法律与法令取向 3.后习惯层次 (1)社会契约条文取向 (2)普遍伦理原则取向 社会功能:1.重要的社会动员、整合和控制功能 2.维护社会秩序、保持社会团结

第六章 社会角色

1.简述什么是社会角色的理论和概念。 答:(1)a.乔治·米德的理论b.拉尔夫·林顿的理论c.完形主义心理学d.社会戏剧论

(2)概念: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2.试述社会角色的类型。 答:(1)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获得角色方式方面)

(2)自觉角色与不自觉角色(承担社会角色时的心理状态方面) (3)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社会角色规范化的程度方面) (4)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社会角色追求方面) 3.试分析社会角色的扮演。

答:确定社会角色,确定自己的实际地位、与别人的关系,从而充当其某种角色;通过布景与道具,衣着、仪表与言谈举止,台前、台后的表现与社会角色表现上的配合,来表现社会角色;经历对角色的期望、对角色的感悟、对角色实践这三个阶段来扮演社会角色;在角色扮演过程中,运用角色距离理论,成功扮演角色。

4.怎样运用社会角色理论?

答:确定社会角色,确定自己的实际地位、与别人的关系,从而充当其某种角色;通过布景与道具,衣着、仪表与言谈举止,台前、台后的表现与社会角色表现上的配合,来表现社会角色;经历对角色的期望、对角色的感悟、对角色实践这三个阶段来扮演社会角色;在角色扮演过程中,运用角色距离理论,成功扮演角色。 5.如何处理社会角色失调问题? 答:根据具体情况处理

第七章 社会互动

1.为什么说人性、自我和社会都是在社会互动中形成的? 答:

2.简述社会互动的含义。

答: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3.请说明意义与互动的关系。 答:

4.二人关系中的互动与三人关系中的互动有什么异同? 答:

5.请谈谈那你对合作与竞争的理解。 答:(1)合作是社会互动中,人与人、 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对方互动各方都有某种益处的共同目标而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为。

(2)竞争是指社会上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对于一个共同目标的争夺。

第八章 社会群体

1.什么是社会群体?社会群体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1)广义上的社会群体,泛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 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狭义上的社会群体,指由持续的直接的交往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

(2)基本特征:a.有明确的成员关系b.有持续的社会交往c.有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 d.有一定的分工协作e.有一致行动的能力。

2.什么叫群体凝聚力?如何分析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各种因素? 答:(1)指群体吸引其成员,把成员积聚于群体中,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

(2)a.成员的共同性b.成员对群体的依赖性c.群体规模的大小d.群体与外部的关系 e.群体的地位f.群体成熟度g.信息的沟通h.领导的能力 3.试析初级社会群体研究的意义

答:(1)初级群体是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桥梁,研究初级群体,有助于全面深入地把握社会过程; (2)初级群体可以看做是社会的雏形。可以通过分析初级群体的结构、过程、与功能,增进对社会的认识;

(3)研究初级群体中人们的心理过程与行为方式,有助于推动社会心理学与行为科学的发展; (4)科学地研究初级群体,有助于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对初级群体的改造和引导,发挥其正功能,以便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并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成员的健康成长 4.试析初级社会群体的基本特征

答:(1)成员有限(2)成员间有直接的、经常地面对面互动 (3)成员间相互扮演多重角色,

表现了全部个性(4)成员间的交往富有感情(5)成员难以替代(6)群体整合程度高 (7)群体控制依靠非正式手段

5.如何分析和认识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初级群体的变化?P163-164 答:(1)从群体成员资格的获取看,现在,人们选择、组合初级群体的自由度有所增加; (2)从初级群体的发展趋势看,在转型期,初级群体日渐衰落

(3)从初级群体日渐衰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来看,既有其积极的一面,又有其消极的一面。

第十章 社会组织

1.怎样理解组织的概念及其特点? 答:(1)概念:广义上的组织,即泛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包括家庭、家族、村社等初级群体;侠义的组织,即相对于初级群体的次级组织形式,也可成为正式社会组织。它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种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形成的社会团体。

(2)特点:a.目标特定而明确b.内部结构相对稳定c.组织成员关系理性化 d.组织成员之间的交往具有片面性和间接性e.组织界限清晰

2.组织目标对社会组织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1)组织目标是组织的灵魂,具有导向性。

(2)组织目标是确定组织活动路线的基础。对内是组织在制定方针、政策和策略时,要以满足目标要求为准绳;对外是向社会大众宣告本组织的宗旨、性质和任务,明确其发展方向,使人们认识并了解这个组织,以便加入该组织或与该组织发生联系 (3)组织目标是衡量组织活动效益与效率的标准 (4)组织目标影响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3.如何理解组织结构中的非正式群体? 答:(1)非正式群体是指一定数量的个人(通常规模比较小)经过长期的相互作用形成的社会群体。

(2)非正式群体的产生是由于在正式关系中,人们不可能做到完全的非人格化。因而在组织中经常接触的个人有可能基于相互同情、钦佩、兴趣和趣味相投等而在他们正式关系中加入某些非正式的行为模式。

(3)非正式群体的功能:a.正功能:对成员:减轻单调、厌烦和疲劳;获得非正式地位机会;情绪反应的充分表露;提供独立的机会;对管理工作:有助于完成工作任务;减轻管理者的工作负担;提供工作满意度。b. 负功能:抵制变革;目标冲突;遵从行为问题;谣言问题。 4.简述科层制及其应用过程中的问题。 答:(1)科层制是一种以正式规则为主体的管理方式,这种组织具有细密的分工和复杂的规章制度体系,其特征包括:明确的分工;明确的职权等级;明确的规章制度体系;私人关系和公务关系的分离;量才用人;管理权力依附于职权,而不依附于个人。

(2)问题:既无力应付内部环境的整合要求,也无法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出有效的反应,容易滋生官僚主义问题。

5.简述组织理论给我们的启示。

第十一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1.马克思主义是如何看待社会分层现象的?

答:马克思主义阶段理论的基本结论是:资本的私人占有即以此为核心形成的各种生产关系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的最深刻根源,因而也是社会冲突的主要根源。以资本主义现有的生产力水平,一旦消灭私有制就有可能大大缩小整个社会的不平等差距,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相对平等。 2.如何正确对待西方社会学的社会分层研究?

答:西方分层理论有明显的缺陷与不足,对于这些理论我们不能盲目照搬,但也要有选择的借鉴西方分层理论中有价值的东西,为我所用。其合理性在于:a.西方分层理论是以维护资本主义社会正常运行为目的的,它所指导的一些社会政策或措施确实对社会运行起到某种协调作用。b.西方分层理论的核心概念是社会不平等。c.西方分层理论创造了一整套研究方法,用以把握各社会层次之间的差异、它们的动态发展趋势以及社会分层结构对社会运行的影响,这些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3.我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对社会分层有哪些影响?

答:(1)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劳动分工体系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推动着原有职业结构的不断改变:劳动力从农业向工业转移,产品生产者向服务行业转移,增加了一批劳动强度较低而技术含量较高的新兴职业,非体力劳动者的比例不断上升。

(2)新兴职业要求自获性成就,因而更加依赖于教育和训练。类似的职业将获得大体相同的报酬。教育,职业声望及收入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社会经济综合地位构成社会分层的基本指标。

(3)职业结构的变化催生了一个庞大的中间阶层,使整个社会的贫富差距逐渐缩小,从而缓解了社会冲突,促进了社会稳定。

(4)职业体系日益开放,社会自由流动空间扩大,从而能够依照经济发展的需要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总起来看,由于现代化以科技和效率为导向,在现代化推动下,教育系统成为重要的职业分配机制,整个社会的职业一般会出现结构性向上流动趋势。

4.如何认识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我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 答:(1)我国的经济转轨是由国家主导的,渐进的,和平的改良过程。国家逐步引入市场机制,不断提高市场化程度,从而形成一种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混合体制”。“混合体制”意味着社会不同部分的转轨是不同步的,非均衡的。

(2)自上而下的市场化转轨意味着市场并不是由经济关系的发展而自发形成的,而是在政治权力的干预下创造出来的。在这种市场化转轨中,权力阶层可能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和维护者,又是具有自身特殊利益取向的行动者。“经济市场化”很可能伴生出“政治市场化”即财富和权力有可能互相交易。

(3)“混合体制”不是纯粹的市场经济体制,原有的“再分配“体制中的主要成分如所有制形式,产权关系,户籍制度在很大程度上被保留下来,仍然是影响社会分层的制度性要素。

(4)市场化导致“体制外“经济成分的逐渐扩大,市场机制的作用不断扩展,出现了“自由流动资源”和“自由活动空间”,在社会分层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影响。

总之,我国当前正处在经济体制向市场化转轨的过程之中,这一过程尚未完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因而社会分层结构也处于急剧变化之中,两种体制的并存是解释我国社会分层模式变革的基础。

5.社会流动与社会分层之间存在着何种关系? 答:对立统一关系。(1)合理的社会流动能缓解社会分层带来的消极影响,促进社会各层次之间的沟通和协调,缓解社会隔阂,社会冲突,促进社会的良型运行。

(2)社会分层也能有效激发人们的内在潜能,能促使人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兴趣,才智,发展个性,促进社会流动。

第十二章 社会设置

1.什么是社会设置?社会设置由哪些要素构成?

答:(1)社会设置是在特定的社会活动领域中所创设和形成的一整套持续而稳定的规范体系,它是制约社会行动的重要结构框架。

(2)要素:a.社会价值观b.社会规范体系c.权威与地位结构d.社会机构与设施 2.社会设置有哪些特征和基本类型? 答:(1)特征:a.可重复性b.集体性约束c.自我维护特性

(2)基本类型:a.从社会设置的历史过程看:本源设置和派生设置

b.从人类活动领域看:经济设置、政治设置、教育设置、文化设置、宗教设置、家庭设置 c.从社会设置确立过程来看:自然形成的社会设置、计划地建立的社会设置 d.从制度发挥作用的方式:无形的社会设置、有形的社会设置

3.试述考察社会设置功能的不同角度。

答:(1)从社会设置的功能耦合网的角度考察。

系统内部要素是互为因果、互为条件、互相支持、互相调节的,社会设置对各系统要素的功能也就形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功能耦合网,因此考察一项社会设置的功能要深入到整个系统的设置体系内部,注意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关联。

(2)从设置潜功能的角度考察

社会设置的潜功能既可能作为正功能存在,也可能起负面的影响,因此考察一项社会设置的功能,尽可能的揭示该种社会功能的的潜功能,充分利用其社会正功能,避免其负功能。

意义:认识社会潜功能(潜功能转化为显功能),其本身就可能改变设置的作用方式。揭示设置的潜功能,可以使我们避免实践中盲目性。

(3)要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社会设置的功能性质问题。 4.导致社会设置功能变迁的因素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答:(1)因素:a.设置环境的制约b.设置创新(设置内部出现了创新活动)

(2)举例:a.设置环境:一国的宪法,一些规章制度(一系列用来建立生产、交换与分配基础的政治、社会和法律的基础规则) B.设置创新:企业利益分配改革

5.试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产生了哪些方面的经济设置的变迁? 答:(1)所有制结构 高度的公有制——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国有企业改革 产权不清——建立现代企业设置

(3)其他的一些:证券交易设置、公司设置、反不正当竞争法等

第十六章 社会问题概述

1.构成社会问题的要素是什么? 答:(1)社会性 (2)紊乱性 (3)破坏性 2.为什么说社会问题具有普遍性?

答:社会问题的普遍性是指社会问题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的特性。社会问题的普遍性特征是指社会问题的存在是绝对的,社会问题的性质是客观的,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是复杂的。

3.试以我国当前存在的某一个具体的社会问题为例,分析该问题产生的社会原因及其特征。 4.何谓“文化堕距”?

答:即文化滞后,指文化中的物质部分首先变迁,其次是文化的精神部分,最后是文化中的风俗、习惯发生变迁。

第十七章 主要的社会问题分析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形成原因、特点和社会后果有哪些?需要采取哪些政策对策? 原因:一是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出现的较低生育率。为了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减轻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压力,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由此大大降低了全社会的生育水平。另一方面是经济的快速增长、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医疗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类在健康和长寿方面已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人口寿命大大延长。

特点:1、速度快。2、绝对数大。 社会后果:

1、带来家庭结构、社会关系、价值观念以及社会生产和消费结构的变化。 2、老年人口增多,特别是高龄老人越来越多。

3、年龄结构不平衡,其他年龄组的群体在社会系统中的角色、位置会发生一些变化。

政策对策:

1、调整产业政策和就业政策以应对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劳动力结构和经济活动带来的影响。 2、是完善相应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政策,以应对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 二、试比较分析社会学阐释环境问题的几种理论模式。 1、结构功能主义模式

(1)价值观的扭曲驱使人类向自然开战,过度役使自然环境与资源,从而导致环境状况恶化。 (2)具有物质主义和贪婪的本质的西方文化与环境问题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3)环境问题是某种社会过程的自然结果。

(4)社会系统是在对于环境的不断适应中进化的。

(5)转变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对于促进环境保护和维护社会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2、社会冲突论模式

(1)社会中的权利分配是不平等的,精英影响着社会事件。

(2)环境问题的产生源于有利于精英利益的社会安排使得环境问题不可避免。 (3)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必然制造环境威胁。

(4)全球环境危机正是全球财富与权力分化的直接后果。 (5)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是促进资源在全世界的公平分配

3、建构主义模式

(1)对于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理解是一种文化现象。

(2)这种文化现象通过特定的、具体的社会过程,经由社会不同群体的认知与协商形成。 (3)“环境问题”一次是不同群体表达自身意见的一个共同符号。 (4)环境问题实际上反映的是不同群体之间意见竞争的暂时结果。

(5)对“环境问题”进行结构很有必要。

(6)解决特定环境问题的关键是利用科学知识、大众传媒、组织工具以及公众行动成功地建构环境问题,并使之为其他人群所接受,进入决策议程,最终转变为政策实践。 三、简析贫困文化论与贫困处境论的区别和联系。

联系:都承认穷人偏离了主流社会,他们与主流社会在行为方式与价值观念等方面都有许多差异。

区别:1、贫困处境论强调穷人所处的特殊处境对于形成贫困亚文化的作用,这种文化是穷人无从选择的结果;贫困文化论强调贫困亚文化的内生性和自我延伸性。

2、贫困处境论认为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体系中,穷人所表现出来的亚文化并不一定一致;贫困文化论认为世界各国的穷人都具有大致相同的文化特征。 四、试析社会转型与中国城市贫困的关系。

答:1、随着城市改革的不断深化,“城市新贫困层”出现并扩大,使中国城市贫困问题凸现出来。

2、当前中国的城市贫困问题具有明显的转型期特征:一方面,由于经济体制转轨和经济结构转型,市场对于劳动力的需求发生很大变化,导致相当一部分人处于实际的失业状态,一些新增劳动力就业也发生困难,从而通过就业保障基本生活的机会减少;另一方面,由于各种社会保障体制尚处于不断改革和完善的过程中,难以有效地为居民提供生活安全保障,甚至加重居民的负担。与此同时,由于个人和单位的关系发生变化,而将个人与社会重新协调起来的新的社会组织形式还没有确立,很多居民失去了社会组织的庇护和支持,无助感增强。 3、城市贫困已经成为妨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五、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犯罪问题有哪些长处和不足?

长处:它是一种分析方法,能对各种各样的人类行为做出一种统一的解释。从“理性人”的人性假设出发,认为犯罪是犯罪人“利益最大化”选择的结果。用不着以道德的颓废、心理机能的欠缺和遗传特征等因素来解释犯罪行为。

不足:经济分析的三大假设与现实社会生活并不完全吻合,现实局限性很大。

第十八章 社会控制

1.社会行为是如何受到制约的

答: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手段和方式。通过组织控制手段如组织指令、组织规章;制度控制手段,如政权、法律;文化控制手段,如伦理道德、风俗习惯、信仰信念和社会舆论。

2.社会控制与个人自由的关系

答:社会控制规范个人的行为,社会控制越强,个人自由度越小;反之,个人自由度越大,社会控制就越弱

3.何谓适度的社会控制

答:对于一个具体社会来说,在符合历史条件并确保社会稳定的前提下,该社会里的社会成员的程度越高,该社会体系越与“适度社会控制”相吻合。换言之,适度社会控制就是能最大限度允许社会成员的社会控制形式。 4.试分析社会越轨的功能

答:正功能;破除阻碍社会发展的陈规陋习推动社会发展 负功能;破坏社会运行的正常秩序,侵害社会有机体 5.试以失范理论分析我国当前社会的社会越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qb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