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恐怖遗言

更新时间:2023-11-28 11:0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三国谜案系列之“君可自取”:刘备的恐怖遗言

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此句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这是诸葛亮在刘备托孤时说的话,这句话传诵了近1800年,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形象早在刘备托孤时就已经定格。

本文要说的不是诸葛亮,而是刘备的遗言。刘备说了什么,诸葛亮才回应了这句经典台词呢?章武三年(公元223年)春,刘备在永安病笃,把诸葛亮从成都召来,嘱咐后事。刘备说:“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主流的观点,刘备这句话的意思是:“皇太子刘禅要是给力,你就好好辅助他;若他不给力,你就自己当皇帝吧。”在《三国演义》里,刘禅是个扶不起的昏君,在正史中,刘禅也不是一个有大作为的皇帝。于是,诸葛亮又亮了。刘禅不给力,被刘备授权可以篡位的诸葛亮却没有篡位,所以他忠。诸葛亮忠于刘家的节操由此被代代传诵。

但其实,刘备说的“君可自取”,未必是授权诸葛亮可以称帝。汉语博大精深,一个“取”字便可以有很多种解释。可以说是“夺取”,也可以说是“选取”。在这里,笔者不认为刘备是在授权诸葛亮可以称帝。 原因有三:其一,刘备死时,刘禅已经十七岁,刘禅是“才”还是“不才”,刘备心里有数,如果真觉得刘禅不给力,刘备完全可以在弥留之际,将皇位直接禅让给诸葛亮,何必让诸葛亮等一等?待得刘禅血统纯正地继任了蜀国皇帝,诸葛亮再废他,势必引起蜀国内乱;其二,诸葛

亮只是刘备心腹,尽管刘备称帝后,诸葛亮被封为丞相,成为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重臣,但诸葛亮若称帝,却没有政治基础和舆论基础,缺乏“根正苗红”的必然性;其三,刘备称帝的时机是曹丕篡汉后,其实刘备的称帝已经遭到益州知识分子的舆论攻击,但刘备姓刘,为继承汉室正统帝位,倒也勉强说得过去,一旦刘皇帝改成诸葛皇帝,益州必然内乱,那些豪族和知识分子必然不会同意,这一点刘备和诸葛亮都是清清楚楚的。

所以,本文是有一个假设前提的,这个假设就是:刘备说,如果刘禅不给力,那诸葛亮就从刘备的几个儿子里“自取”一个另立。如果这个假设成立,那么刘备的遗言就是非常恐怖的。刘备之死,孕育着一场表面上看不见的血雨腥风。刘备能这么说,也说明益州的贵族们对刘禅即位是有保留意见的,刘禅的皇位并不稳固。

1.刘备究竟有几个儿子?

如果诸葛亮“自取”的话,还能取谁呢?刘备一共有几个儿子呢?答案是:四个。四个可不是四个儿子,而是3+0.5+0.5=4。

3是刘禅、刘永、刘理。第一个0.5是刘封,这是刘备的养子,早在刘备死前,就把刘封赐死了。问题出在第二个0.5身上。这个0.5是谁?下文会说到。在此之前,我们先把刘备儿子的年龄梳理一遍,从刘禅开始。

据《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记载:“(章武)三年夏四月,先主殂于永安宫。五月,后主袭位于成都,时年十七。”章武是刘备称帝的年号,章武三年即公元223年,由此可以推论刘禅出生于公元207年。 刘禅的生母是甘夫人,这一点是没有疑问的,有《三国志·蜀书·二主妃子传》为证。史书记载,刘备在小沛时,纳甘氏为妾。因刘备“数丧嫡室”,甘氏“常摄内事”,随刘备去荆州后,产下刘禅。这和刘禅的年龄对得上,刘备去荆州依附刘表是公元201年的事。

《三国演义》中有赵云七进七出血战长坂坡以及截江夺阿斗的精彩故事。这些故事并不是罗贯中凭空捏造的,而是有历史样本的,罗贯中只是演义了一下,把历史精彩化而已。赵云的努力,保证了刘禅自出生伊始,就没有和刘备骨肉分离。

刘永和刘理也是刘备的儿子。章武元年,刘备称帝后,封刘永为鲁王,刘理为梁王。据《三国志·蜀书·二主妃子传》记载,刘永和刘理都是“后主庶弟也”。他们是刘备的儿子,但不是甘夫人的儿子,年龄比刘禅小,而且刘理和刘永也是“异母”。根据刘永和刘理在传记中的排列顺序,应该是鲁王刘永更年长。刘备入蜀后,娶了吴壹的妹妹吴氏为妻,后来又立其为皇后。《三国演义》里说刘永和刘理都是吴皇后的儿子,这是罗贯中瞎扯,史书白纸黑字地说了,刘永、刘理是同父异母,也就是说,如果吴皇后给刘备留下了血脉,最多只有刘永或刘理中的一个。关于这个吴皇后,我们后文还会再提到,暂且按下不表。

刘备托孤时,刘禅并不在身边,只是给刘禅送去遗诏,但鲁王刘永是在身边的。为什么刘禅没来,而是刘永来了?这也是个谜,我们下文还会再说到,这里依然先缓一缓。

再来看看刘备养子刘封的年龄。关于刘封的年龄,正史没有确切记载,只说“及先主入蜀,自葭萌关还攻刘璋,时封年二十余,有武艺,气力过人……”刘备拔刀相向刘璋是在公元212年至214年。如果此时刘封已“年二十有余”,那他应当出生于公元2世纪90年代,比刘禅年长十多岁。

刘备为什么要收刘封为养子呢?《三国志·蜀书·刘封传》称“先主入荆州,以未有继嗣,养封为子”。这段史料表明,刘禅当时还没出生,刘备收了一个养子以免断了刘家香火,这是可以理解的。问题在于“未有继嗣”怎么理解?刘备在刘封、刘禅之前,是否还有其他儿子?如果没有,一切都顺理成章。但如果有呢?“未有继嗣”不能证明刘备在收刘封之前,没有儿子,可能有过,或是夭折,或是走散!在刘封之前,刘备极有可能是有子嗣的,刘禅并不是刘备的第一个亲生儿子。正是因为这个“儿子”没了,刘备才会急着要一个“儿子”。

刘备这个人,是个英雄,但以当今对好男人的评价标准来看,刘备肯定不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刘备没有和夫人各自飞,而是笨鸟先飞。每当遇到攻击时,刘备从来都是自己先闪人,顾不上家眷。这才有了赵云在长坂坡的神武。刘备抛弃甘夫人和刘禅,并不是初犯,而是屡有前科。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刘备割据徐州时,与袁术相持,被吕布偷袭下邳。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布虏先主妻子”,刘备向吕布求和后,吕布“还其妻子”。这是有史记载的刘备妻子第一次落入他人之手。值得一提的是,据《三国志·蜀书·糜竺传》记载,吕布虏去刘备妻子后,糜竺“于是进妹于先主为夫人”。这个“于是”很重要,这是逻辑。因为老婆没了,所以糜竺才献妹妹,这个妹妹就是“糜夫人”。“为夫人”三个字表明,糜竺的妹妹是正牌,而不是妾。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吕布派人去河内买马,买来的马被刘备中途抢了。吕布大怒,派出大将高顺、张辽攻打刘备。刘备兵败,投奔曹操。高顺打败刘备后,又抓了刘备妻子,送给吕布。直到曹操出兵下邳,击破吕布,刘备才“复得妻子”。这是第二次。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刘备再度割据徐州,留关羽镇守下邳,自己屯兵小沛。曹操亲征,大破刘备。这一战的结局是“曹公尽收其众,虏先主妻子,并禽关羽以归”。这是第三次。

也就是说,在赵云表现神勇之前,刘备的妻子就已三次落入敌手,荆州的抛妻(甘夫人)弃子(刘禅)逃难,是有史为证的第四次。 关键是前三次的“妻子”怎么理解?在古文中,“妻子”有时是“妻子+儿子”的合称。公元200年,刘备又丢了妻子,最终脱离袁绍投奔刘表,然后因“未有继嗣”,收刘封为养子。刘备和吕布互掐时,是打打停停,吕布不会加害刘备的妻子,而且刘备离吕布不远,妻子随时可以送还。但这次不一样,妻子落入曹操的手中,刘备当时和曹操已经彻底翻脸,

完全没有和好的余地。如果刘备有儿子的话,也料定了今世或永无再会之日,加上当时刘禅还没出生,所以刘备才会急着收刘封为养子。 前文推出,刘封出生于19X年,而196年,刘备第一次弄丢了儿子,刘封和这个有可能存在的儿子年龄应该很相近,所以刘备才要了这个养子,来填补一下内心深处的空虚寂寞冷。以刘备的地位,如果想收一个养子,随时可以收。公元201年,刘备入荆州投奔刘表时,已经年逾四十。一个四十岁的男人还没子嗣,这不科学。后来的刘禅、刘永和刘理也足以证明刘备的生育能力是健全的。所以说,如果刘备一直没有儿子,想收养子的话,不可能等到四十岁以后。

《三国演义》神化了刘备集团,诸葛亮是神,赵云是神,关羽也是神,比如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护送刘备的两位夫人“完璧归赵”。但《三国志·蜀书·关羽传》中,只有关羽归刘备的记载,并无关羽护送刘备家眷回归的记载。如果刘备在刘封、刘禅之前,是有过儿子的话,这个儿子多半“丢”了。

我们不能肯定刘备在徐州三次弄丢“妻子”的“子”就是儿子,但结合刘备第三次弄丢“妻子”的时间节点以及收刘封为养子的时间节点来看,刘备极有可能是有过儿子的。这是一个倒推,也是一个假设。否则,以刘备的年龄来看,四十岁才收养子,在情感上说不通。

如果这个假设成立,那么这个儿子就是我们上文所述的第二个0.5。这个0.5没有被《三国志·蜀书》所记载,但并没有消失于历史的视野中。

魏晋年间,陕西西安出了一个史学家名叫鱼豢,《魏略》是其著作的私史。在《魏略》中记载了这么一则关于刘禅的八卦,这段野史也被裴松之注到了《三国志·蜀书·后主传》中。这则八卦是这么说的: 刘备在小沛时,被曹操击败,逃亡荆州。当时刘禅才几岁大,在乱兵中被人拐卖去了汉中。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扶风人刘括避乱去了汉中,买下刘禅做养子,还为他娶妻,这个刘禅还有一个儿子。刘禅早年和父亲失散时,年纪尚小,但记得老爹的字是“玄德”。刘备平定益州后,派了一个姓简的将军去认亲,简将军一看,还真对得上,就把刘禅带回去。然后刘备立刘禅为太子。

当然,这则史料被裴松之推翻了。裴松之认为,时间对不上。刘备兵败小沛是公元200年,如果当时刘禅已经五六岁,就不能在公元223年登基时才十七岁,而应该三十多岁了。再加上赵子龙长坂坡救阿斗、截江夺阿斗的记录,也可以侧证刘禅自公元207年出生后,就没有和刘备失散过。

但是,《魏略》不一定是空穴来风,刘备这0.5个儿子极有可能是存在的,只是被鱼豢弄混了,误认为是刘禅而已。东汉末年,微博还没有发明,刘备不可能把自己儿子的照片晒出来,发动群众一起找。 如果这0.5个儿子是真实存在的,那么相比刘禅,更年长的他才是嫡长子。再加上确定是亲生子的刘永和刘理,刘备遗言中的“君可自取”,就非常可怕了。围绕皇位继承人的争夺,就像一股暗流,在蜀汉政坛涌动!

那么,这位识得刘备那0.5个儿子的简姓将军又是谁呢?他必须符合三个条件:一,他能证明0.5是刘备亲生,就必须在小沛时已经追随刘备;二,必须是刘备非常信任的人;三,至少是个官。那么,这个简将军就可以锁定人选——简雍!

奇怪的是,《三国志·蜀书·简雍传》对这位刘备集团元老的记载,写到刘备入蜀就戛然而止,没有下文了。不过,开启“君可自取”这扇迷宫之门的钥匙,就在简雍手上。

2.阆中谋杀案

简雍在三国迷的印象中,一直是个文官,但这不影响他领“将军”之职——昭德将军。比起糜竺、孙乾、伊籍这些在徐州、荆州时期才加入刘备集团的幕僚,简雍资格更老。年少时,简雍和刘备就是好朋友;刘备受刘璋邀请入蜀时,简雍跟着去了,刘璋很喜欢简雍;再后来,刘备和刘璋闹翻了,兵伐成都,也是简雍去做说客劝降。《三国志·蜀书·简雍传》只写到这里,至于后来简雍怎么样了,则像太监一样——下面没有了。

《三国志》并不是简雍在青史留名的唯一文献。今天的四川省简阳市有一个叫简城镇的地方,三国时代,此处是牛县。清朝咸丰年间的《简州志》记载:“简雍字宪和,《旧志》(指乾隆年间的《简州志》)昭烈时以昭德将军守牛县,多方招辑,惠泽及人,士民赖之,因名山曰赖简山,池曰赖简池。”昭烈皇帝是刘备的谥号,昭德将军就是简雍。隋

朝时,这里改名为简州,因为山水都有一个“简”字。这说明简雍在牛县是有贡献的,而且贡献巨大,几百年后,人民都还记得他,才会以他的姓命名山水。迄今,简阳市还有一个简雍巷。简阳市还曾有过简雍墓,清朝时被盗了;民国二年,县政府曾出资修复过;但90年代修建成渝公路时,简雍墓被夷为平地。

这些资料证明简雍应该是死在牛县的。简雍贵为一个将军,且有劝降刘璋,兵不血刃拿下成都的奇功,怎么会客死他乡,最终埋骨牛县呢?只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简雍去牛县,是被贬官了,从中央大员被贬为地方官。

那么,简雍为什么被贬官呢?虽然在《三国志》中跃然纸上的简雍形象是“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用魏晋时期的人物品行来看,他是个名士,用当代人物臧否的眼光来看,他就是个坐没坐相、睡没睡容的逗逼,但这些都是小节,什么仇什么怨,会让简雍这样一位开国元老,半辈子追随刘备的心腹重臣,老死在牛县呢?

史书没有记载简雍的“失事”,为其立传,却不交代归宿和子嗣,这便为后世打开了想象之门。真相已经消失于历史的尘埃中,但可以肯定的是,简雍的罪不轻,只是念在他是刘备老臣的份上,才饶其一死。 这种罪名,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在立嗣问题上,简雍太有自己的想法了。如果刘备那个曾被拐卖的嫡长子是存在的,他又是被简雍领回来的,那么简雍就是居功至伟的人。可惜,围绕刘禅的太子党势力已经形成,利益集团已经结盟。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自封汉中王,立刘禅为王太子;章武元年五月,刘禅被立为皇太子。刘备突然又

多出一个儿子,这让刘备、刘禅和太子党都很尴尬,偌大一个蜀国,并不是简雍说了算的。

即使刘备这0.5个儿子继承皇位是名正言顺的,荆州帮的党魁诸葛亮也不会答应。为了让刘禅地位稳固,诸葛亮甚至曾建议刘备杀了刘封。刘封因孟达、申仪先后反叛,丢了上庸回到成都,被刘备臭骂一顿,又是怪他吞并孟达兵马导致孟达反蜀投魏,又是怪他不出兵救助关羽的荆州军。但骂归骂,虎毒不食子,何况刘封还是一位战功累累的猛将,最终刘备赐死刘封后,也是大哭一场。促使刘备除掉刘封的人就是诸葛亮。《刘封传》记载“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这说明诸葛亮已经在担心皇太子刘禅即位后,刘封是一颗定时炸弹,同时也侧证了诸葛亮是亲刘禅派。

荆州帮的丞相诸葛亮是亲刘禅派,而蜀国政治的第二号人物司徒许靖也是太子党。刘备为汉中王时,许靖官拜太傅。刘备称帝后,许靖官至司徒,司徒是三公之一。但刘备伐吴的章武二年,许靖突然死了。太傅这个官职,就是给太子上课的老师,刘禅被立为汉中王太子后,他的老师不是诸葛亮,而是许靖。从这层意义上来说,许靖是不折不扣的太子党重将。但是,许靖早不死晚不死,就在章武二年八月,刘备兵败,永安病倒时,许靖死了。

许靖之死,稍后再说,先说另一位蜀汉重臣之死。诸葛是丞相,是文官一把手,文官二把手是许靖。在武官方面,马超是骠骑将军,张飞是车骑将军,在大将军、卫将军的职位虚设未立的情况下,不论实权,只说官职,马超是第一武官,张飞是第二。但是,就在刘备伐吴前夕,

张飞也死了。《先主传》《张飞传》都说张飞是被部下所害,因为张飞动不动就殴打部下士卒,所以被杀了。

从今天的《刑法》来看,张飞是死于仇杀。陈寿在著《三国志》时也是这么认为的,并在字里行间透露出一个道理:性格决定命运。笔者认为,人们对事物的看法不同,常常是因为信息量不够大。陈寿要么是想得太简单,要么是故意不深究,因为这事儿不能说太细,也说不了太细。张飞之死,不可能是一起简单的仇杀,更可能是——政治暗杀。张达、范疆天大的胆子也不敢杀害刘备身边的大红人——开国元勋张飞,其背后一定有他人指使。

张飞死前,屯兵于阆中。今天的阆中,是四川南充市下属的县级市,地处嘉陵江中游。东汉三国时代,江州和阆中都属于益州的巴郡,按照刘备的伐吴计划,张飞应该带着一万多兵马至江州与其汇合。但就在张飞出兵前夕,被部将张达、范疆给杀害,而且死得很惨,张达、范疆“持其首,顺流而下奔孙权”。

此时魏延、马超都在蜀国北疆,防止曹丕入寇,动不得。赵云则是反战派,他不支持刘备伐吴,认为刘备最大的敌人应该是篡汉的曹丕。所以刘备的伐吴将领中,只有张飞是最有战斗经验的人选。别说黄忠,老将军战死伐吴战场,那是《演义》的虚构,早在刘备称汉中王的第二年,黄忠就先走一步了。

谁是唆使张达、范疆杀害张飞的幕后黑手,我们并不知道,但为什么说背后一定有黑手呢?其一,是犯罪动机的问题。就算张飞打了张达、范疆,两个小角色也不至于把张飞给杀了。陈寿在《张飞传》中暗示张

飞之死是性格决定命运,但事实上,就算张飞喜欢殴打士卒是改不了的坏脾气,要死的话,早就死了,张飞有足足半辈子的时间,被杀一百次。其二,是犯罪后果的问题。杀害朝廷命官车骑将军,这可是要诛连全家的,张达、范疆是顺流而下投奔孙权了,他们的家人呢?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最关键的是,杀了张飞,对谁最有利?在无法调动马超、魏延的情况下,刘备集团最有战斗力的名将只剩张飞!除掉张飞的目的是什么? 无非有二。

其一,阻止刘备东征,但这不大可能。刘备从登基第一年,就开始筹划伐吴。赵云劝不动,秦宓劝了被下狱,连诸葛亮都不直接劝阻。刘备可谓是势在必行!

其二,让刘备集团非战斗减员。大战未始,先折大将,从而削弱刘备集团的战斗力,进而增大刘备伐吴失败的概率,甚至不想让刘备活着回来。

先绕一点弯子,说一说刘备称帝后,蜀国重臣的政治背景。我们可以笼统地把蜀国的大臣分为荆州帮和益州帮,其划分标准并不是出生地,而是刘备入蜀前,入仕于谁?入蜀前,就跟着刘备的关羽、张飞、赵云、陈到、黄忠、魏延、诸葛亮、马良、简雍等,属于荆州帮;入蜀后收编的,则是益州帮,如许靖、吴壹、吴班、李严、黄权、刘巴等。 有意思的是李严。严格意义上,李严算是荆州出生的人士,曹操兵伐荆州时,李严流入蜀中,被刘璋启用,刘璋投降刘备后,李严才为刘

备所用。李严的问题,这里先引出来,在“三国谜案系列”中,我们还会重点说,本文先来说说刘巴。

和李严一样,刘巴也是荆州士人,先被刘璋启用,尔后才入仕刘备。但自始至终,刘巴都不买刘备的面子。在荆州时,刘备听说刘巴很有才学,就派当时的神童周不疑去求学,刘巴却以一种很高冷的姿态拒绝了,说我没啥本事,跟着我学不到东西。

曹操攻打荆州后,刘备逃跑,带走了很多荆州名士,刘巴却北上投奔了曹操,这说明刘巴一点儿也不喜欢刘备。刘巴得到曹操重用,派他去招降荆南的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但刘巴命比较背,在执行过程中,不但曹操战败北还,他看不顺眼的刘备还拿到荆南三郡。刘巴只好继续跑路,这一跑,就跑到了交趾(今越南河内,汉朝时隶属交州)。为避风头,隐姓埋名,改姓为张。再后来,刘巴在交州混得不好,就入蜀了,为刘璋所用。

刘璋邀请刘备入蜀,刘巴是这么说的:“备,雄人也,入必为害,不可内也。”刘璋不听劝告,还是引狼入室。又派刘备去抵御张鲁,刘巴再劝,说让刘备攻打张鲁,等于放虎归山,刘璋又不听,于是刘巴称病不出。直到刘备拿下成都,刘巴没办法,才不得不跟着刘备混。刘巴其实很牛,限于篇幅,本文不展开,只引用一句诸葛亮对他的评价:“运筹策于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远矣。”子初就是刘巴的字。

刘巴不愿入仕刘备,最终出山也是情势所迫,因此刘巴对刘备的忠诚度必须要打问号。高冷的刘巴不但对刘备只是表面敷衍,对张飞更是嗤之以鼻。《三国志·蜀书·张飞传》说张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刘巴

不但是名士,也算是一个君子,《刘巴传》说他“躬履清俭,不治产业”。问题是,张飞爱敬君子,但君子却不爱敬他。《零陵先贤传》记载了一则八卦:张飞去刘巴家拜访,刘巴理都不理他,张飞很生气。

诸葛亮为此劝过刘巴,说张飞虽然是个武人,但很仰慕你,刘备正在收合文武,是为了天下,虽然你很高冷,但还是应该多多少少给张飞一点面子吧。诸葛亮也自讨没趣了,刘巴是这么回复的:“大丈夫处世,当交四海英雄,如何与兵子共语乎?”

刘巴不买张飞账的故事,传得很远,甚至传到孙权和张昭的耳朵里。孙权和张昭在八卦刘巴时,张昭都看不下去了,认为刘巴“不当拒张飞太甚”。

刘巴这句话同样传到了刘备的耳朵里,刘备终于发怒了,他认为自己有平定天下之志,但刘巴专门在背后使坏,他的心根本不在我这里。 神奇的是,在刘备伐吴兵败的章武二年,刘巴和许靖一样,也死了。和简雍一样,在《三国志·蜀书》中没有交代刘巴的子嗣。刘巴是怎么死的,诸葛亮一定知道,刘备也一定知道,但刘备和诸葛亮都已经死了,所以我们不知道。刘巴是正常死亡吗?不好说。

刘璋迎刘备入蜀时,刘巴持反对态度,还有一人也是反对派,是黄权。与李严、刘巴这样出生于荆州的益州帮所不同的是,黄权是土生土长的益州人。刘巴的劝诫,刘璋听不进去,黄权的上谏,如出一辙。刘备和刘璋撕破脸后,益州很多郡县的长官都倒戈刘备,但时任广汉长的黄权却闭城坚守,直到刘璋投降,才归附刘备。

刘备计划伐吴,很多人都劝过,赵云劝过,黄权也劝过。赵云反战的出发点是天下大义,认为刘备最大的敌人该是北方的曹丕。黄权则说得比较实际,他认为孙权的军队善战,蜀国出兵的话,出兵是顺流,撤兵则是逆流,所谓“进易退难”。黄权还说:如果陛下一定要打的话,我来做先锋,您坐镇后方。

刘备不听,还是坚持御驾亲征。赵云反战,刘备没带上他;黄权也反战,刘备却把他带上了。这是为什么?按理说,赵云和黄权二选一的话,自然是赵云。论战斗经验,赵云更丰厚,在入仕刘备前,黄权并不是一位身经百战的将领;论对荆州军事地理的了解,显然是跟随刘备在荆州呆了十多年的赵云更为熟悉。

刘备没有把黄权放在家里,而是带在身边,这说明什么?刘备甚至不给黄权部队和吴军交战的机会,只是把黄权留在江北,防御魏军,这又是为什么?最终刘备战败,黄权失去归路,向曹魏投降。

除了向曹魏投降外,黄权其实还有两个选择,一是向孙吴投降,二是死战殉国。在刘备伐吴时,几名战将坚决不降,比如冯习、张南、傅肜、程畿,都力战而死,赢得烈士美名;投降东吴的将领也有,这里不一一列名。

但黄权两条路都没选,这是为什么?

上文已述,张飞死于阆中。黄权是哪里人?阆中人!

阆中这个地方,为蜀国贡献了很多人才,比如刚刚提到的程畿。刘备撤军后,程畿由水路归蜀,追兵将至,有人劝他乘小船快逃,程畿说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q1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