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1

更新时间:2024-07-12 11:1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卢少红

我一直非常欣赏这样一句话:“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从这句话里看到习惯对人的发展很重要。但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掌上明珠成了家庭“小皇帝”、“小太阳”。他们中大多胆子小,不敢冒险,不愿做新的尝试;而且自私心强,做什么事都以我为“中心”,遇事不如意就灰心丧气,精神不振,甚至哭闹耍赖或赌气逃学。他们还随心所欲,有求必应。否则,就大闹天庭,不可收拾,令许多家长和教师一筹莫展。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下面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一、教师为学生树立好榜样。

在校园里,教师是学生相处、交流是最多的长辈了。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低年级是小学生模仿能力最高的阶段。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地上有废纸,很多老师会对学生说:“某某某,把地上的纸拣起来!”可是,这句话只能使学生明白老师是让我去拣纸,可是他们并不明白老师为什么让我去拣纸?为什么拣纸?甚至学生会误解老师为什么偏偏让我捡纸。所以,通常来说,我们会先自己将纸拣起来。这时,学生会产生疑惑“老师把纸拣起来干嘛?”接着,我们把废纸放进垃圾桶里,学生立即会明白老师拣纸的原因。

1

此时,我们可以相机问学生:“老师为什么要拣纸呢?”学生明白我们保持校园卫生也是爱护校园,爱护集体的表现,相信学生会在你的带领下,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因此,作为教师需要时刻提醒自己做好学生的榜样,教师在教育中也应表现出良好的习惯,以身作则,使学生在教育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要批评一个缺点,先表扬两个优点

大人喜欢听好话,小孩也不例外。在批评前先肯定他一、两点成绩,再批评他的缺点,效果会很好。因为这让学生明白,老师不但看到自己的缺点,也看到自己的成绩,是实事求是的。如我班有个女学生,她家庭富裕,父母爱她如掌上明珠,可她身体素质较差,病痛一直影响她的健康成长,从小学一年级就常闹病。因为多病,父母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放松了对她的要求,对她言听计从,百依百顺,她也就因此养成了懒惰和任性的个性。在学校学习成绩一直很差,常借身体不好不舒服而拖欠作业。有一次因没做作业而当堂被老师批评,她竟拿起书包,夺门而出,后因老师到她家多次教育和父母的好言相劝,她才重返学校。针对她这种情况,我找她谈心时就先表扬了她作业书写工整,课堂上也很遵守纪律。她听了之后抬起头,睁大眼睛信任地看了看我,我就趁热打铁,指出:“不按时完成作业这一点就做得不好,不做作业怎能巩固学过的知识呢?你不做作业,老师能了解到你是否掌握了知识吗?再说,别人都有做,就你不做,难道你甘心承认自己不如别人吗?”我利用她爱面子的特点不失时机地将她一

2

军。这时她又低下头,虽没说什么,但我知道她已意识到自己不按时缴交作业是不对的,在课堂上耍脾气更不可取,同学们一定会笑话的。从此,每次作业她都按时上缴,再没出现过因什么事而耍脾气的行为。

三、抓住初次行为,为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打好基础。

我们深知,孩子年龄小的时候,就像一包熔化的铁水,它可以浇铸成各式各样的形状,这个时期对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容易形成;相反如果不及时纠正就会产生不良的习惯,甚至会很难改正。作为教师应当善于发现学生在行为中发生的各种不良行为习惯的苗头,及时与各科教师和家长联系,三者协调共同商讨解决的方法和途径,帮助学生改正刚出现的不良的行为习惯。

在班里,有些学生爱掉、爱丢铅笔、橡皮等学具,掉了、丢了还不知道捡和找,总是有些热心同学捡到后,放到讲台桌上。当老师询问这枝笔是谁丢的,有的学生举起手来说:“可能是我丢的。”等让他前来辨认时,又不敢确认是自己丢的铅笔。甚至还有的学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的说“这枝笔是——。”就这样,最初丢了东西还知道找,可是大家的笔和橡皮等学具都差不多,谁也不敢断定是自己的,有时还为一枝笔是谁的争得面红耳赤。时间一长,就形成丢就丢了,反正家长再给买的想法。特别是到了期末,老师的讲台桌上总能攒出一大把铅笔、一大堆橡皮。

经我调查,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家里的独苗苗,家长认为孩子小,回到家里就一切包办。还有的家长说孩子不听话,只听老师的。因此,要培养孩子及时收拾用具的好习惯,除了在校严格要求,还需

3

要家长的配合。特别是“绿领巾”和“安全小黄帽”的佩戴,开学初班内学生接二连三地出现忘戴领巾或小黄帽的问题,被“小蓝帽服务生”记录,以至影响了每次的流动红旗的评比。怎么办?于是,我们围坐下来讨论如何解决此问题,大家各抒己见,出谋划策,最终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每天放学回到家,将小黄帽放进书包里、将领巾系在书包带上,这样每天上学就不会忘戴了。接下来,我们又开展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活动,不让爸爸妈妈插手,自己管理自己的事情。如:每天晚上做完作业或复习、预习功课以后,自己削铅笔、收拾书包;看完书报放回原地收起来;睡觉前,将自己的衣服叠整齐,放在床边;开抽屉拿完东西要随时关上等等。

四、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培养习惯。 著名的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在改造中国教育的实践中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他非常重视在做中学,主张在做中养成习惯,即实践中养成习惯。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关鸿羽也说:“习惯培养的最主要的方法是训练。”为了促进每个学生的能力全面发展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我校把行为习惯的“三大方面,12个重点指标”融入到了学校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如成立了“红领巾科学研究院”、“文艺策划大本营”、“红领巾小交警”、“环保小卫士”等,并建立了“动植物种养植(殖)基地”,到工厂、到农村、到社区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等,使每个学生在活动中锻炼,锻炼中成长,在活动中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了一些良好的习惯。

例1:“减少垃圾,从我做起”环保活动。

4

“请每个学生就‘减少垃圾,保护环境’这方面,提出自己的想法”。

学生的回答有多种: (1)阐明环境保护的意义。

(2)阐明每个人都有爱护环境的责任。 (3)阐明怎样保护环境——“奇思妙想”。

如:“神奇的垃圾桶”、“未来厕所”、“新型垃圾车”、“神奇的树”等。

经过此项活动后,学生三方面有明显变化:

①更加讲卫生;②更注意去观察生活;③更加敢于创新。

例3:举办“快乐美食节”活动,今天我也当一次采购,当一次厨师、推销员??

让他们在体验活动中,不但感受到了劳动的艰辛和成果的来之不易,也培养和强化了学生的劳动习惯,消费习惯,卫生习惯,并学会了怎样与人交往等。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教育无处不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各自现有教育资源,结合各种教学活动,把“做人、做事、学习”的正确习惯的培养融入平常的教学活动中。持之以恒,自然成习惯。

五、从培养人才观着眼,要求家长步调一致积极配合

5

孩子的任性是家长惯出来的。现在好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制怕委屈了子女,而且也能供得上,所以孩子要哭闹耍懒之下也无可奈何,只得答应他们的要求。几次三番,孩子便找到了规律,掌握了制服父母达到要求的“秘密武器”。这种武器非常有效,屡试不阻,孩子就养成了任性的个性,不达到目的,决不罢休,会使尽一切手段逼迫父母就范。因此,要纠正孩子任性心理的原因,就得提议家长在孩子任性时采用冷却法:就是任凭孩子施展各种手段,只要不合理,家长就置之不理,使他的手段不能奏效,自讨没趣。几次下来,他就会认识到任性是无效的手段,不能满足他的愿望,他就会放弃,而努力调整自己,使自己的要求合理化。这是纠正孩子任性的关键,也需要家长横下心来,积极配合教育。如上述这个女学生,我就先跟她家长进行交流,把孩子任性的原因和任性的方法讲给他们听,并指出应趁早改掉这个毛病,要不以后越来越难对她进行教育,这会贻误孩子的一生。家长听后觉得有道理,后来就跟老师积极配合,才慢慢改掉其孩子任性的脾气。

总言之,教育学生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教好一个学生不容易,教好几十个学生更费心思,但只要我们能抓住其共同点进行研究探索,不断地积累经验,就能找到更科学更合理的教育方法,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6

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新塘小学:卢少红 2008.8.15

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p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