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生物月考

更新时间:2023-07-21 04:56: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石齐学校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卷

时量:90分钟 总分:100分 命题:王文华 审题:邓天庆

第一卷(选择题 共60分)

1. 食团由口腔进入胃后,唾液淀粉酶不再起催化作用,其主要原因是

A.食团进入胃时,淀粉已全部分解成麦芽糖 B.胃内温度与口腔温度不同

C.胃液的pH导致唾液淀粉酶失去活性 D.唾液淀粉酶只在口腔中起作用

2.催化脂肪酶水解的酶是

A、肽酶 B、蛋白酶 C、脂肪酶 D、淀粉酶

3.20世纪80年代初,Cech和Altman分别发现了具有催化功能的核酶,打破了酶只是蛋白

质的传统观念,为此双双获得了198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核酶”是指某些

A.DNA B.RNA C.染色体 D.ATP

4.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具有更高的催化效率的原因是

A.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B.能供给反应物能量

C.改变了反应的途径 D.降低反应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5.通常胃液的pH约为1.4左右,在测定胃蛋白酶活性时,将溶液pH由10降到1的过程

中,胃蛋白酶的活性将

A.不断上升 B.没有变化 C.先升后降 D.先降后升

6.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人体内的酶在不断地更新 B.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只在细胞内起催化用

C.酶催化反应能放出更多的能量 D.强酸、强碱或高温、低温都会使酶永久失活

7.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物体内ATP与ADP之间时刻发生相互转化

B.骨骼肌剧烈运动时收缩所需要的能量直接来自ATP

C.动植物形成ATP的途径分别是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

D.ATP中含有的元素是C、H、O、N、P

8.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直接能源,主要能源和最终能源依次是

A.太阳能、糖类、ATP B.ATP、糖类、脂肪

C.ATP、脂肪、太阳能 D.ATP、糖类、太阳能

9. ATP 之所以作为能量的直接来源,是因为

A .ATP 在细胞内数量很多

B .ATP 中的高能磷酸键很稳定

C .ATP 中的高能磷酸键储存的能量多且很不稳定

D .ATP 是生物体内唯一可以储存能量的化合物

10.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的 ATP 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ATP 虽在人体细胞中普遍存在,但含量不多

B .ATP 在人体细胞中普遍存在,含量很高

C .它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

D .当它过分减少时,可由 ADP 在不依赖其他物质的条件下直接形成

11.在中,②所代表的酶不存在于

A细胞质基质 B.叶绿体基质 C.线粒体基质 D.线粒体内膜

12 .30 个腺苷和 60 个磷酸基最多能组成 ATP

A . 10 个 B . 20 个 C . 30 个 D . 60 个

13.区别于无氧呼吸,细胞有氧呼吸特有的分解产物是

A.二氧化碳 B.酒精 C.水 D.乳酸

14.下列各项应用中,不是利用细胞呼吸原理的是

A.手指受伤时,选择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 B.稻田定期排水

C.光照下适当增加作物环境中CO2的浓度 D.利用葡萄、粮食和酵母菌制酒

15.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各种生物呼吸作用的基本原理都是相同的

B.有氧呼吸第三阶段能产生大量ATP

C.有氧呼吸放出的CO2是由丙酮酸进一步分解产生的

D.乳酸菌的发酵过程中和玉米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都产生丙酮酸

16.下列有关线粒体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线粒体具有内外两层膜,内膜折叠成嵴,使内膜的表面积大大增加

B. 线粒体内膜和基质中含有许多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C.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时必须有氧的参与

D. 细胞产生CO2的部位一定是线粒体

17.在呼吸作用过程中,水参与分解和合成水分别发生在

A.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 B.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

C.第三阶段和第一阶段 D.第三阶段和第二阶段

18. 罐头食品的盖上印有“如发现盖子鼓起,请勿选购”的字样,引起盖子鼓起的最可能原

因是

A.好氧型细菌呼吸,产生CO2和H2O B.微生物呼吸,产生CO2和C2H5OH

C.乳酸菌呼吸,产生CO2和C3H6O3 D.酵母菌呼吸,产生CO2和H2O

19.让实验动物小白鼠吸入混有18O2的空气,该小白鼠体内最先出现含18O的化合物是

A.CO2 B.H2O C.C2H5OH D.C3H6O3

20.用含18O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转 移的途径

A.葡萄糖 丙酮酸水 B.葡萄糖 丙酮酸 氧

C.葡萄糖 氧 水 D 丙酮酸 二氧化碳

21.如果葡萄糖液中有一半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那么每消耗1mol葡萄糖,将产生

A.2mol二氧化碳 B.3mol二氧化碳 C.4mol二氧化碳 D.6mol二氧化碳

22.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下列关于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腔内

B.H2O在光下分解为[H]和O2的过程发生在基质中

C.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

D.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是在基质中合成的

23.下列不是以直接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为主要目的的农业生产措施是

A.合理密植 B.间作套种 C.改种单季稻为双季稻 D.中耕松土

24.绿叶中的色素能够在滤纸上彼此分离开的原因是

A. 色素提取液中的不同色素已经分层 B. 阳光的照射使各种色素能彼此分开

C. 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D. 丙酮使色素溶解并且彼此分离的扩散速度不同

25.生长于较弱光照下的植物,当提高CO2浓度时,其光合作用并未随之增强,主要限制因

素是

A. 呼吸作用和暗反应 B. 光反应 C. 暗反应 D. 呼吸作用

26.光合作用过程中不需要酶参与的过程是

A. CO2的固定 B. 叶绿素吸收光能 C. 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D. ATP 的形成

27. 下列哪项是光合作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共有的现象

A.产生ATP B.分解葡萄糖 C.在植物体内随时进行 D.在线粒体内发生

28.光合产物是以( )的形式从叶绿体转移到细胞质中去的。

A.丙酮酸 B.葡萄糖 C.蔗糖 D.乳酸

29.如右图所示,若甲表示CO2和H2O,则:

A.Ⅰ是光合作用,乙是糖类和氧气,Ⅱ是细胞呼吸

B.Ⅰ是光合作用,乙是细胞呼吸,Ⅱ是糖类和氧气

C.Ⅰ是化能合成作用,乙是细胞呼吸,Ⅱ是葡萄糖

D.Ⅰ是化能合成作用,乙是糖类和氧气,Ⅱ是细胞呼吸

30.下图表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能提供给绿色植物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多的过程是5

B.2过程完成了从活跃化学能到稳定化学能的转变过程

C.1、3和4过程产生的[H]都能与氧气结合产生水

D.某植物细胞内1过程产生的O2若参与到5过程中至少需穿越4层生物膜结构

第二卷(非选择题 每空1分 共40分)

31

.根据下面光合作用图解回答问题(13分):

(1)图中编号所代表的物质分别是:

① 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 ;④____________。

(2)暗反应需要光反应提供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3)图中⑤是___________阶段,反应场所是叶绿体的_____________,图中⑥是

_________阶段,反应场所是叶绿体的__________。

(4)试述影响光合作用的几个因素: , , 。

32.如右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C02的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

请据图回答(9分):

(1)在外界氧浓度为10%以下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

是 。

(2)说明无氧呼吸强度与O2浓度之间的关

系 。

(3)实线和虚线相交于C点,对于B、C点,以下叙述正确的有A.C点时,植物既进行无氧呼吸,又进行有氧呼吸

B.C点时,植物只进行有氧呼吸,此时无氧呼吸被完全抑制

C.B点时,无氧呼吸强度最弱

D.B点时,植物细胞呼吸最弱

(4)AB段表示C02释放量减少,其原因是 (2分)。

(5)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代表。

(6)当外界氧浓度为4%-5%时,该器官C02的释放量相对值为0.6,而O2的吸收量相对值为0.4。此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约相当于有氧呼吸 倍(2分)。

(7)由此可见,保存水果、蔬菜,应控制空气流通,使氧浓度保持在33.右图表示生物体内部分物质之间的变化,请据图作答

(9分)。

(1)a~d四个生理过程中,人体不能进行的过程除a外,

还包括__________,原因是缺乏_________。硝化细菌将

CO2转化为C6H12O6时,所利用的能量来自__________。

(2)水稻叶肉细胞内,a过程中H2O→O2的部位是叶绿体

中的__________,伴随该过程的能量转化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2分)。

(3)酵母菌产生CO2的场所是____________。

(4)请填写检测酵母菌呼吸产物时所用试剂和颜色反 应比较表:

34.9分)

(1)若乙装置是对照组,则其和甲装置的区别应为________________(2分)。

(2)测定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

①在甲、乙两装置的烧杯中加入______溶液(NaOH或NaHCO3)。

②将两装置放在适宜的光照下照射1小时,测定红墨水滴的移动距离。

③实验结果:乙装置中红墨水滴向右移动0.5cm,甲装置中红墨水滴向______移动4cm。

(3)测定植物的呼吸强度

①在甲、乙装置的烧杯中加入______溶液(NaOH或NaHCO3)。

②将两装置放在_________环境中1小时,温度与(2)中温度相同。

③实验结果:乙装置中红墨水滴向右移动0.1cm,甲装置中红墨水滴向______移动

1.5cm。

综合分析可知,该植物的实际光合强度为每小时红墨水滴向_____移动_____cm。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pu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