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IC TSV堆叠技术之发展趋势

更新时间:2024-06-11 20:5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3D-IC TSV堆叠技术之发展趋势

时间:2009-10-06 12:35:17 来源:今日半导体 编辑:许明哲1 詹印丰1 李景贤2 一、引言

半导体技术必须持续发展,以增加IC性能与功能,同时减小芯片尺寸,降低耗电量与成本。目前我们已发展出具创新性、小尺寸、成本效益之三维导线互连技术,可满足以上需求。其中,硅导孔(Through Silicon Via; TSV) 技术由于采取三维互连方法,可加速晶片堆叠技术上之应用,尤其在异质元件整合上,具有重要地位。针对多晶片整合需求,3D 堆叠技术是一项非常有用的解决方案,然而目前仍有许多技术挑战尚待克服。本文将整合最新发表之文献[1~12],探讨现今半导体晶片3D 堆叠技术之发展趋势。 二、封装技术之演进

International SEMATECH (ISMT)于公元2005年开始,将三维硅导孔(3 Dimensional Through Silicon Via; 3D TSV)之金属导线互连技术,列入首要挑战性技术之重要排名榜上。由于电子产品之日新月异,强调多功能、体积小、及重量轻等诉求,促使半导体晶片之功能不断增加,相对应地I/O点数目也快速增加,同时晶片尺寸不断在缩小,以进而提供更佳之性能表现。尤其要将不同性能之组件,如被动元件(Passive)、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进行异类组合,此外,因操作频率(Operation Frequency)增加,导线互连长度(Interconnection Distance)缩短,以及增加新的数位类比(New Digital / Analog)功能(例如:RF),所以封装技术必须持续发展创新以降低成本,满足未来量产需求。而消耗性电子市场不断扩张,则是驱动半导体技术持续进步之主要动力。最新封装技术,包括:(1).晶圆级封装(Wafer Level package; WLP):在晶圆上整合各种功能,作晶圆对晶圆之接合或晶片对晶圆之接合; (2).系统级封装(System in Package; SiP)和系统级晶圆(System on Wafer; SOW); (3).三维集成电路(3D ICs):在IC前段作晶片堆叠。

然而,在此必须强调一件事,晶圆级封装(WLP)与三维技术(3D Technology)是两种截然不同之技术,绝不可相混淆。有许多三维工艺技术被应用于晶圆级封装,但不可归类于晶圆级封装。真正的电子封装趋势,是由二维结构(2D Configuration)进展到三维工艺技术(3D Process Technology),然后发展到三维集成电路,以减少封装尺寸及增加硅的效率(即所有硅的面积与基材面积之比值),并且以更短的导线作电性连接。 三、系统级封装(System in Package; SiP)之定义

系统级封装可以整合不同功能之晶片(Heterogeneous Chips),晶片与晶片之间,可作上下堆叠或并列结合。ITRS-TWG对SiP所作的定义为:针对超过一种以上之不同功能的主动电子组件,可以选择性地与被动组件,或者其它组件(例如:微电子机械系统或光学组件)作整合,以构成单一的标准封装体,与系统或次系统相结合,进而提供多重功能(Multiple Functions)。 SiP一般包括:类比和数字电路,以及非电子组件。SiP具有许多解决方案,它可以使用各种不同的基板,以及不同的导线连接技术,可使用整合或分离式的被动组件,在尺寸及性能上可作各种非限定之变异。SiP可以整合被动组件及其它不同的组件技术,可将数字及类比、CMOS与Bipolar或基频(Base Band)与RF等不同的IC组件整合于一个封装体上。其长远目标是将无线(Wireless)、光学(Optical),流体(Fluid)和生物元素(Bio Element)等作整合,并且具有界面电磁波隔绝保护和热的管理等功能。

SiP最新整合技术,可以将感测组件(Sensor Device)、讯号及数据处理器(Signal & Data Processors)、无线及光学沟通技术(Wireless & Optical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功率转换及储存组件(Power Conversion & Storage Devices)等整合在单一封装体上。目前SiP有许多种分类,其中3D堆叠是属于SiP中之一项技术。

四、发展三维整合技术(3D Integration Technology)之驱动力

促使三维整合技术发展的首要驱动力,主要是尺寸的缩小,也就是使封装体尽量缩小到最小体积。然而,使用并列封装(Side by Side)、封装体与封装体之间的堆叠(Stacked Packages)和晶片堆叠(Stacked Die)等方案,其导线连接长度仍然太长。因导线连接长度太长,则会导致讯号传输速度变慢,以及增加电力消耗。所以三维整合技术是解决上述问题之最佳方案。现今市场上之手持式电子产品,例如:手机、数字摄像机、Notebook、PDA及卫星导航等电子产品,皆为三维整合技术发展的最大诱因。目前有许多种基于堆叠方法的三维封装技术,包括:在晶片上进行3-D整合,即在一个晶片上淀积各种功能性薄膜层;晶片到晶片或封装体到封装体之3-D堆叠技术(package-on-package [POP] 或 package-in-package [PIP]); 以及 IC三维整合,其中使用硅导孔(Through Silicon Via; TSV)作晶片到晶片之互连技术,在所有三维封装(3-D Packaging)技术中,TSV技术可以提供最短和最直接的垂直连接。

五、发展硅导孔(Through Silicon Via; TSV)之3D IC方案的四大因素:

图一. 发展TSV 3D IC方案的四大因素

● 形状因素(Form Factor):可减少封装体尺寸和重量,增加封装密度,使单位体积内容纳最多组件。在消费性电子走向轻薄短小的趋势下,各种电子组件,在单位面积与体积下,不断增加IC功能与内存容量,在水平方向的封装已经无法再扩张时,垂直方向的封装密度增加,将为未来发展趋势。

● 提高电性(Increased Electrical Performance):使用垂直互连技术,可以取代二维互连技术,以缩短组件之线路连接距离,进而降低寄生电容(Parasitic Capacitance)和耗电量(Power Consumption)。

●异质组件之整合(Heterogeneous Devices Integration):将不同性质之组件技术(RF、Memory、Logic、Sensors、Imagers)整合在一个封装体上;因此TSV之3D IC方案在性能、功能和尺寸上,可提供极大之优势。

●成本(Cost Driven):根据ITRS /Moore Law所公布,在技术与设备成熟条件下,未来采用3D整合技术会比2D设计准则,将更具成本效益。比起Wire bonding在组件周围绕线,TSV的方法在同样的性能表现下,最多能节省30%的硅基板用量。 六、TSV技术被公认具有的三大潜在优势:

● 连接长度可缩短至与薄晶圆厚度相同,可将逻辑区块(Logic Blocks)作垂直堆叠,以取代水平分布式之导线互连方式,所以可大大降低逻辑区块间导线互连(Block-to-Block Interconnects)之平均导线长度。

● 可达高密度、高深宽比之封装连接,能够整合复杂、多晶片系统在硅晶圆上,可作多次物理性封装,其封装密度比目前先进多晶片模块更佳。

● 可避免共平面式长导线互连所产生之RC延迟,采用立体方式来缩短逻辑区块间电性互连之长度。

截至目前为止以及不久的将来,集成电路封装的发展趋势,首先会将2-D结构提升至3-D堆叠结构(引线、焊球和微导孔);进而应用TSV技术作三维集成电路之导线接合。打线接合(Wire Bond)受到封装密度和性能的限制,而覆晶技术(Flip Chip)无法广泛应用于晶片堆叠。因此为实现封装的小型化和提升性能,将无可避免地会应用到TSV技术。3D- IC的主要目标市场,则包括:快闪记忆体(Flash Memory)、影像传感器(Image Sensor)、RF,以及内存与逻辑组件的异质整合。尤其快闪记忆体和影像传感器,将会是最快使用TSV技术之产品。 七、TSV制作3D晶片堆叠的关键技术:

图二. TSV的典型制作流程

TSV的典型制作流程如图二所示,

图三为TSV的关键技术示意图。

(1).导孔的蚀刻(Via Etch):可以使用雷射钻孔(Laser Drill)或深反应性离子蚀刻(Deep Reactive Ion Etching; DRIE):工艺上强调导孔轮廓尺寸之一致性,以及导孔不能有残渣存在,而且导孔的形成必须能达到相当的高速度需求。导孔(Via)的规格则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而定,其直径范围为5~100μm,深度范围为10~100μm,导孔密度为102到105 Vias / Chip。 其中,TSV导孔的蚀刻,一般采用的Bosch蚀刻工艺,会快速转换SF6电浆蚀刻与沉积聚合物气体(例如:C4F8)两道交换步骤。因为在聚合物沉积与低RF Bias电压条件,其蚀刻对于光阻之选择比较高,在一些情况下选择比可高达100:1[3]。

(2.)导孔的填充(Via Fill):绝缘层(Insulation Layer)、阻挡层(Barrier Layer)和晶种层(Seed Layer)的淀积,铜的电镀填充(Copper Electroplating)、CMP去除多于电镀铜和重新分布引线(Redistribution Layer)电镀,金属层蚀刻与凸块制作。其中,填充材料可分为多晶硅、铜、钨和高分子导体等材料;而填充技术可使用电镀、化学气相沉积、高分子涂布等方法[5]。

图四为TSV微导孔的结构图。

(3.) 导孔的工艺顺序(Via Process Flow Sequence):导孔的工艺顺序可分为,先导孔(Via First)或后导孔(Via Last)两种技术。

先导孔(Via First):在晶圆制造CMOS或BEOL步骤之前完成硅导孔通常被称作Via-first。此时,TSV的制作可以在Fab厂前端金属互连之前进行,实现core-to-core的连接。 该方案目前在微处理器等高性能器件领域研究较多,主要作为SoC的替代方案。Via First也可以在CMOS完成之后再进行TSV的制作,然后完成组件制造和后端的封装。Via First 之直径范围1-10μm,深度范围10-60μm。

后导孔(Via Last):指的是将TSV放在封装生产阶段进行,该方案的明显优势是可以不改变现有集成电路之流程和设计。目前有部分厂商已开始在Flash和DRAM领域采用Via Last技术,即在晶片的周边进行导孔,然后进行晶片或晶圆的堆叠。Via Last之直径范围20-50 μm,深度范围50-400 μm。[3, 4]

(4.)超薄晶圆的处理(Ultra-thin Wafer Handling):为了使封装厚度降低,必须将晶圆进行研磨,当晶圆厚度薄到只有15~50μm时,如何选用合适之晶圆载具(Carrier Wafer),以及完成封装后如何将晶圆与载具分离。并且要考虑如何减低晶圆研磨后之应力,以避免晶圆受损及克服晶圆研磨后之表面结晶缺陷(Surface Crystal Defects)是否会对于其机械强度造成负面之影响。

(5.)晶圆/晶片堆叠、接合与切片技术:堆叠形式(Stacking Method)有晶圆到晶圆(W2W)、晶片到晶圆(C2W)或晶片到晶片(C2C)。结合方式(Bonding Method)有直接Cu-Cu结合、粘接、直接熔合、焊接和混合等。针对C2W结合,对准之精确度要达到 ± 1μm。 (6.)热的管理(Thermal Management):当高效能IC电路的功率密度达到甚或超越100W/cm2的传统冷却极限时,热管理就变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例如将微处理器整合在一个3D封装体上,会加重散热问题。从国际半导体技术蓝图ITRS的计划指出,高效能处理器的最高电力不断的在提高,但另一方面,可允许的接合温度却是愈来愈低。堆叠晶片可以有效的增加每单位面积的功率发散效能,而低介电系数的金属层间介电质(IMD)是属于不良的热传导物,所以散热问题,将是3D堆叠技术进入市场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7.)检查评估技术:针对20μm间距之微小导孔的电极测试技术,如何建立微小区域之检验及技术设备等。

(8.)可供共同设计及摸拟之工具。 (9.)无凸块式之导线互连结构。

这些相关技术对于封装产业来说都是相当新奇,而且要冒很大的风险以进行巨额投资,这就是目前3D晶片为何仍处于研发阶段的原因。然而,这些技术中有许多是引用微电子机械系统所发展出来之技术,目前则广泛应用于3D技术整合上。未来二年将是使用此项技术之关键期,文献中[1,2]已经分析未来手持式电子产品、无线电子和计算应用产品等项目,将会是发展3D IC整合技术之强大的市场驱动力。其中,内存堆叠(例如:NAND、Flash、DRAMs等)、内存在逻辑组件上作堆叠、FPGAs、MEMS、CMOS影像传感器、功率放大器和RF整合被动组件,这些将是第一批大量应用3D IC之市场主力产品。依照所有应用产品来考虑,

图五为根据Yole Development之研究数据预测,在2012年以后,应用3D IC制作之晶圆数量会达到一千万个单位[1]。 八、本文结论

虽然TSV堆叠技术在目前仍有许多挑战存在,但是韩国的三星电子和IBM已先后公布其最新发展技术,进而加速此项技术在市场上之应用。在2006年4月,三星电子公布其使用晶圆级堆叠封装(Wafer Level Stack Packaging;WSP)方法,来堆叠高密度之内存晶片,其采用雷射穿孔技术来制作TSV之导孔。

如图六所示:为堆叠8个NAND Flash Memory之照片,总厚度为560μm,内存容量可高达16Gb;

此外,在2007年4月IBM也宣布将TSV技术导入晶片制作之工艺中,可将数据传输距离(Data Travel Distance)缩短1,000倍,而且比2D晶片多出100倍的通道(Pathway)。 使用3D IC技术会大大影响一般标准半导体之工艺,IC之前段与后段之分界会更加模糊,

然而无论如何我们所处理的终究还是晶圆,如何将技术发展成熟,进而降低生产成本,则是未来大家持续努力之目标。

作者:

许明哲 (David Hsu):弘塑科技公司(Grand Plastic Technology Corporation; GPTC ) 专案经理,毕业于成功大学材料所。

詹印丰(Jesse Chan):弘塑科技公司总经理,从台湾工业技术学院电子系获得学士学位,并在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哥伦比亚校区获得MSEE。

李景贤(Daniel Lee):弘懋光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半导体设备与材料之市场营销规划多年经验。

参考文献:

1. Dr. Eric Mounier, Yole Development, Lyon, France, Global SMT & Packaging July 2007.

2. Bioh Kim, Semitool, Kalispell, Mont, Semiconductor International, February 2007.

3. M. Puech, JM Thevenoud, JM Gruffat, N. Arnal, P. Godinat, Alcatel Micro Maching Systems, Anecy, France, Fabrication of 3D packaging TSV using DRIE, 2007.

4. Steve Lassig, Lam research, Solid State Technology, December 2007. 5. Process integration for through-silicon vias S. Spiesshoefer, Z. Rahman, G. Vangara, S. Polamreddy, S. Burkett, and L. Schaper Journal of Vacuμm Science & Technology A: Vacuμm, Surfaces, and Films -- July 2005 -- Volμme 23, Issue 4, pp. 824-829.

6. J.-Q. Lu, Y. Kwon, J.J. McMahon, A. Jindal, B. Altemus, D. Cheng, E. Eisenbraun, T.S. Cale, and R.J. Gutmann, in Proceedings of 20th International VLSI Multilevel Interconnection Conference, T. Wade, Editor, pp. 227-236, IMIC (2003). 7. Ramm, P. et al., “3D System integration Technologies,” Materials Research Society Symposiμm Proceedings, San Francisco, CA, 2003, pp. 3-14. 8. Klμmpp, A. et al., “Chip-to-Wafer Stacking Technology for 3D System Integr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53rd Electronic Components and Technology Conference, New Orleans, LA, 2003, pp. 1080-1083.

9. Khan, N. et al., “Development of 3D Stacked Package Using Silicon Interposer for High Power Applic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56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and Technology Conference, San Diego, CA, 2006, pp. 756-760. 10. Kunio, T. et al., “Three-dimensional Shared Memory Fabricated Using Wafer Stacking Technology, ” IEDM Technical Digest, 2000, pp. 165-168.

11. S. Spiesshoefer and L. Schaper, ??IC Stacking Technology Using Fine Pitch Nanoscale Through Silicon Vias, ??Proceedings of the 53rd ECTC, 2003, p. 631. 12. Takahashi, K. et al., “Process Integration of 3D Chip Stack with Vertical Interconnection,” Proceedings of the 54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and Technology Conference, Las Vegas, NV, 2004, pp. 601-60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pr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