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常规检查情况通报

更新时间:2023-12-13 09:3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学常规检查情况通报

月假期间(10月28日—11月1日)学校16位行政管理人员开展了教学工作的调研活动,重点了解老师们的备课、作业布置和批改的情况。活动为期5天,查阅教师备课笔记180多本,学生各类作业簿400多册,教学辅助练习的讲义、试卷1000多份。随后参与检查的同志对调研获得的材料进行了认真梳理和总结,现将基本情况通报如下。 一、总体印象

1.教师敬业、勤勉。工作时间长,课业负担重,工作投入、到位。 2.教学行为规范、有序、比较严谨。提供的教学常规资料齐全、及时。

3.教师的备课:

①教学目的明确,教学过程清晰,环节基本齐全,形式比较规范。 ②基本无缺漏,尤其是新授教学内容。 ③有不少教师坚持撰写教后感,注重教学反思,把教学活动作为研究过程实在难能可贵。如语文组高一年级的丁传林、沙维煜、牟艳丽、宋振燕,高二年级的李晓燕;数学组高一年级的李军焰;英语组初中部的石爱玲,高一年级的刘加焕、张翠玲;物理组的吴金福、石心春、彭俊波;历史组高一年级的黄娟娟;地理组的郭园园等。

④态度认真,一丝不苟。如语文组初一年级的袁文华、高一年级的徐新华、高二年级的薛德银、徐可可,数学组高一年级的李志明、李军焰、高三年级的关德祥;英语组初中部张洪波;物理组的朱红霞、王怀玖;化学组的石心春、王

琴、徐 明、姜雪岩;政治组初三年级李传秀、高一年级吕亚莲、高三年级刘伟宏;历史组黄守金、岳长凤、张

钊等。他们的教案书写工 整,有的还以不同色笔突显重点,标注备课和授课时间无一遗漏,十分注重教师的教学准备和学生的预习环节。 ⑤课改理念在部分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得到了体现,尽管人数不多,课改要求的贯彻和实施的程度也有限,但仍然觉得不易和可喜。如语文组初一年级的袁文华、生物组梁启荣等老师注重引导学生改进和拓展学习方法,备课中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教学活动中突出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互动,关注教学有效性的检测和反馈。

⑥两考意识明确。两个毕业年级的备考复习工作抓得切实有效,高三年级的省级高考综合考试的应试准备工作井然有序。 ⑦团队精神(高三英语备课组) 4.作业布置与批改: ①作业量基本恰当。 ②批改及时认真。 ③注重订正和讲评。

④作业形式多样。随堂作业,同步训练,单元归纳,专题练习,月度检测,综合测试;有巩固性练习,有拓展性练习,也有综合运用性练习。 ⑤教师自行设计的针对性作业占有一定比例。

⑥写作能力的培养得到了高度重视。各年级语文教师都能重视学生“周记”;的写作指导;高二年级张文传老师在任教班级中开展了作文同题多作的尝试;高一年级的徐新华老师作文备课认真具体,写作训练的体系完整,命题、指导、讲评、示范等各教学环节切实、到位,开学以来指导学生作文5次,课外练笔9次,全部作了精心的批阅和修改。

二、突出问题

1.极少数教师工作责任心不强,缺乏敬业精神,敷衍塞责。未按规定时间提交教学资料或提供的教学资料不完整,不齐全。 2.缺乏教学研究的氛围。

3.忽视团队精神的建设。教师们之间老死不相往来,资源不能共享,优势不能互补,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活动还是靠单打独斗。

4.教学实践活动与课改理念的严重脱节。 5.教师的备课:

①对“备课”概念理解的模糊、狭隘。

广义的备课:为教学活动的实施、展开所进行的一切准备。

狭义的备课: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和实施所进行的设计。无论是新授还是复习,无论是练习讲评还是考前辅导;语文学科无论是阅读还是作文,无论是文本研习、问题探讨还是活动体验,都得认真备课,都应该把教学设计以文本的形式予以呈现。 ②教材处理中暴露出教师课程意识的缺失和教学基本功的薄弱(文本解读、教学设计、书写表述等)。教材不等于课程,它只是实现教师心目中的课程目标的凭借和依傍。教材的剪裁、补充、增删,教学要求的调整、确定都必须服务和服从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师勾画的课程目标。而不是机械、死板地照搬、灌输教材内容。 ③备课缺漏,备课的教学课时与实际教学课时以及自查表中反映的内容严重不符。甚至有网上下载现成教案现象。高二年级张恒峰,教学时间59课时,完成了1个模块20篇课文的教学任务,实际上只编写了14篇课文的教案。高一年级仇

丽老师,教学时间56课时,自查表中反映新授课教学37课时,实际编写教案只有24课时。

④备课形式不统一、不规范。(不标注备课、教学时间;不划分课时;) ⑤备课认识上的偏颇。语文组有部分教师以教材解析代替教学活动的规划和设计。

⑥忽视课前预习、旧有知识的重温和新授导入等教学环节的设计。 6.作业布置与批改:

①作业量轻重不一。语文组高一年级有2位老师,开学以来才指导学生完成作文1次;数学、物理、生物学科有些年级或班级作业量严重不足。

②作业批改马虎、草率,有的只标注查阅时间或签写一个“阅”字,有的教师作业批改不及时,不重视错题订正和测试讲评。

③补充练习不成系统,零碎、随意,大多质量不高,加重了学生课业负担,浪费了学生时间,且有的班级有有的班级无。

④作业的要求和数量机械刻板,一刀切,一锅煮。

⑤作业有布置,无设计。缺乏针对性、层次性、个性化强的自编习题。 ⑥作业的量、批改要求、批改符号和形式不统一不规范。如化学组的作业或测试批改中,有的教师打等第,有的教师百分制,有的扣分,有的加分。 三、建议和要求 1.增强规范意识。 2.正常教研活动。 3.落实课改精神。 4.大兴学习之风。 5.倡导团队协作。 (2006年11月4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pq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