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财毛概期末考试

更新时间:2024-06-28 12:2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因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情况并不完全吻合,并不能直接用来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内涵

(1)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 (2)对中国革命、建设经验进行归纳和理论总结 (3)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用来进一步指导实践 3 毛泽东思想

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的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4 邓小平理论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6 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第二章

1 实事求是的内涵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实事求是的空间维度:一切从实际出发(本地实际) 实事求是的时间维度: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实事求是的理论要求:l理论联系实际 2 实事求是的集体要求

(1)对待过去的态度——解放思想 (2)对待未来的态度——与时俱进

3 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

(1)毛泽东、邓小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都是依靠实事求是基本路线才得以时间成型

(2)实事求是是体现在毛泽东、邓小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中的

第三章

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2 新民主主义为什么要无产阶级领导?

(1)无产阶级是最先进的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历史前进的方向

(2)中国的无产阶级受到的压迫最深重,分布最集中,与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因此革命最坚定。

3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1) 民族资产阶级没有政治权利,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

本主义的压迫,因此具有革命的一面

(2) 民族资产阶级有丰富的财产,因此害怕革命,有反革命的一面

4为什么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

(1) 因为革命的对象和敌人主要分布在城市,而革命的主力军主要

分布在农村

(2) 因为中国的社会矛盾过于激烈,革命力量与革命对象之间没有

妥协的意愿与可能,因为中国没有议会等民主改革的的机制 5 三大法宝及相互联系

(1)统一战线:革命力量相对弱小,革命对象异常强大而且与革命力量之间也有激烈的矛盾

(2)武装斗争: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建设一支无产阶级的队伍 (3)党的建设:革命形势异常复杂,需要从政治上、组织上和思想上建设一支异常强大的无产阶级政党

(4)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两个武器,党的建设是根本

第四章

1为什么要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1) 必要性;社会主义是基本目标,是国际国内政治的发展要求,是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需要,特别是实现工业化的需要

(2) 可能性:共产党的领导提供了政治保证,国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人民群众的支持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持。

2 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什么?

“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进行。 第二,采用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4 社会主义改造的重大意义 (1)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2)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为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政治提供了经济基础

第五章

1 社会主义本质

生产力方面:解放发展生产力

生产关系方面: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社会主义根本任务

(1) 解放发展生产力,发展就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2)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坚持发展科学技术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含义 (1) 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2) 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1) 经济上:生产力落后、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均资源稀缺,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 (2) 政治上:社会主义民主还不完善

第六章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1) 三步走:1990温饱 2000小康 2050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

水平

(2) 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七章

1 改革依据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不适应 2改革判断依据

改革的判断标准:有利益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3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坚持改革、发展和稳定在动态中相互协调和促进;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接受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群众

生活作为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4对外开放策略

对外开放的指导思想——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对外开放的新策略——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率;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第八章

1发展的根本方向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所有制——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生产力关系) 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为主,国家强大的宏观调控 分配方式——按劳动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

(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4分配制度

(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按生产要素分配

(3)注意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4)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5宏观调控具体手段

国有企业——控制公民经济命脉;政策法规——随时调节;货币金融

——发行货币;财政税收——税率与国家投资;国有资源——土地矿产,林业开发 6发展新道路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创新型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世界工厂——新型工业化道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发挥人力资源优势)

投资出口促增长——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推动第二产业——低一、二、三产业协调带动物质消耗——科技进步,劳动素质提高科技创新

第九章

1具体的政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 依法治国的含义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法律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3 依法治国的意义

第一,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第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第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

第四,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4 社会主义民主

共产党的领导,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根本利益高度一致,不搞主权分立,不搞形式民主 5 社会主义自由

坚持党的领导才能自由;人民当家作主,才是最大的政治自由。有生产资料公有制所以有财产自由;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思想自由 6社会主义人权

主权高于人权,集体人权高于个体人权,经济权生存权高于政治权自由权;由于经济权未能完全发展,所以政治权自由权先缓一缓

第十章

1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2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建设根本任务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3 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 (1)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 (2)坚持党的领导

(3)坚持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4)坚持服务群众

(5)坚持批判继承传统与西方文化 4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内容 (1) 树立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2) 弘扬民主精神和是时代精神 (3)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5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文化具体方针政策 (1)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2) 发展教育和科学 (3) 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第十一章

1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

民主法制、公平主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改革开放、民主法制、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党的领导 3 目标任务

(1)民主法制全面发展,依法治国落实 (2)经济迅速发展,城乡差距缩小 (3)就业充分社会保障良好

(4)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提高 4改善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1) 优先发展教育 (2) 扩大就业 (3) 收入分配改革 (4)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5) 医疗保险 (6) 加强社会管理

第十二章

1推动两岸关系发展

(1) 政治上:恪守一个中国,增进政治互信 (2) 经济上:推进经济合作 (3) 文化上: 弘扬中华文化 (4) 社会上:加强人员来往交流 (5) 对外关系:协商涉外事务 (6) 军事上: 结束敌对状态 考试题型

(1) 简答题(4题共二十分)(50字以内)基本抄书 (2) 辨析题(3题共十五分)(80字以内)片面+原因 (3) 论述题(十五分)(200-300字)基本理论+实际 (4) 案例分析(2题共二十四分)理论+解决材料中的问题 (5) 材料写作(二十六分)(800字以上)

复习

重点概念+社会热点 写作

(1) 分析材料,确定写作范围 (2) 提出问题,明确写作主题 (3) 结合社会现实,确定问题 (4) 阐述基本理论 (5) 提出观点和解决方法

(6) 论证观点,逻辑严密,资料充实 (7) 归纳总结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pp3.html

Top